归去来兮辞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归去来兮辞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归去来兮辞序范文1

2、《逍遥游》,作者是庄周。

3、《劝学》,作者是荀子。

4、《过秦论》,作者是贾谊。

5、《鸿门宴》,作者是司马迁。

6、《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

7、《蜀道难》,作者是李白。

8、《陈情表》,作者是李密。

9、《兰亭集序》,作者是王羲之。

归去来兮辞序范文2

关键词:陶渊明;接受史;陶诗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019-01

一、陶渊明生平与陶诗

东晋后期政治黑暗,贵族腐败,门阀制度森严,阶级矛盾尖锐,出生于破落仕宦家庭的陶渊明诗、赋、文皆很出色,但受门阀制度的排挤,无法施展其政治抱负。归隐后开始了诗歌创作,写下了许多千古传唱的诗作。

任何作家、艺术家都是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之中进行创作的,研究、评价作家、艺术家作品时不能忽视所存在的特定的背景。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时局动荡,他一直处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斗争中,这在他的诗中多有体现。在《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他叹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诗中蕴籍着他太多的失望和悲慨,可以看出他也曾为是否归田有过徘徊和犹豫,但终究选择了归隐田园。

二、历代对陶渊明诗歌的评价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颜延之是第一个解读陶渊明的人,也是陶渊明接受史上的第一人。他在《陶徵士诔》中盛赞渊明“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刻己之操”,而对陶诗的文学创作只有“学非称师,文取达指”八字。“沈约撰《宋书》,为他立传,传入《隐逸传》而不入《文苑传》,传文对渊明行事序之甚详, 而于文章则无评语。”且沈约的《宋书・谢灵运传论》谈及宋代文学时,惟独忽略陶渊明。由此可见当时对陶诗文学价值的忽视。

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的《诗品》仅列陶诗于中品,评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可见对陶诗的不甚重视。 “文体省净, 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道出了陶诗在艺术风格上的追求,并看出了陶诗蕴涵的“风华清靡”的审美特质。

对陶渊明作品最早做出较高评价的是萧统,他对陶渊明在文学史上地位的确立有着重要意义。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其文章不群, 词采精拔;跌荡昭章,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 ,“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可见萧统对陶诗的喜爱, 对渊明的安贫乐道的品格十分推崇。此外,王僧达、鲍照模仿、效法陶彭泽体,奉陶诗为楷模,也可说明陶诗在当时的盛行。

(二)唐宋时期

初唐以后直至宋代,陶诗日益受到重视,对其评价也越来越高。初唐田园诗人王绩多次退隐田园,在不自觉中接受了陶诗的影响。闻一多曾说过王绩是“是继承了陶诗这一嫡系真传的”。盛唐诗人孟浩然把陶诗的“真”趣和平淡清远的审美范式熔炼成自己诗歌的艺术生命;王维箸取陶诗清新、深厚、淡远的艺术精华;李白诗歌创作中大量引用陶句、陶事;杜甫以“”类比,认为陶诗合乎《诗》《骚》的诗学精神,并接受陶渊明田园诗中“真”的美学精神。

在宋代,士大夫对渊明的喜爱已成为普遍风尚。欧阳修盛赞《归去来兮辞》:“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王安石曾说:“渊明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已”。苏轼对陶诗的评价极为精准,揭示了陶诗平淡深粹淳厚的艺术风格。在《与苏辙书》中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由于欧、王、苏在文坛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及他们的极力推崇,陶渊明接受成果有了突破性进展,对进一步确定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无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朱熹曰:“陶潜诗平淡,出于自然”;南宋诗人辛弃疾留下的词作中吟咏、提及、明引、暗引陶诗陶文的有60首,“千载下,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揭示了陶诗清真、淳朴的特质。

(三)近现代

朱光潜先生认为陶诗“恰到好处,适得其中”,达到 “化境”的最高艺术境界。

鲁迅先生曾说过,“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说其诗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

钱钟书先生最早从接受史角度来研究陶渊明,他提出了“渊明在六代三唐,正以知希为贵”、“渊明文名,至宋而极”的精到论点。

国学大师王国维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纳入“无我之境”之类,认定陶诗最为高妙。

三、总结

前代史家、文学批评名家,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学倾向都影响到陶渊明作品的接受程度。陶渊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诗名不显,文学价值一度被忽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他的作品还未受到读者足够的重视;在唐代,其形象和地位得到充分的肯定;宋以后有了非常大的突破,文学地位日益巩固,表明陶渊明得到了文学界、文学理论界的接受。

归去来兮辞序范文3

1、“而”字主要的用法如下:

一、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2、“以”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①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逍遥游》)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罚所及,则无以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二、用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如: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如: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来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三、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3、“于”字主要的用法: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一)、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从”“自”“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如: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二)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三)、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师说》)

(四)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例如: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勾践灭吴》)

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例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4、“为”字主要的用法: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

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一、用作介词。

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可译为“向”“对”等。

例如: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

可译为“替”“给”等。

例如: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可译为“当”“等到”等。

例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可译为“为了”“为着”。

如: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

可译为“因为”“由于”。

(六)表示被动关系。

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例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二、用作助词。

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例如:如今人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5、“其”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她)的”“它的”(包括复数)。

如: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勾践灭吴》)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二)第三人称。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

可用作写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我(自己)”。

如: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勾践灭吴》)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

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

二、用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如: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

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

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如: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6、“则”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

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二)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不是表示两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二、用作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7、“所”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如:

二、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如: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三、复音虚词“所以”。

“所”和“以”连用,文言文中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

如: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8、“且”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

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二、用作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黔之驴》)

9、“莫”字主要的用法:

用作无指定代词,充当主语。

(一)代人时,相当于“没有人”“没有谁”。

如: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五纳谏》)

(二)代物时,相当于“没有什么”。

如:

二、用作否定副词。

(一)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如:

(二)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劝戒或禁止,相当于“不要”“不能”。

如:

10、“盖”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副词。

“盖”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下边说的一些话,是带有推测性的断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表示这种意思的“盖”也有用于句中的。)

如: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将伐颛臾》)

一、用作连词。

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

如: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11、“然”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

如: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

如: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

如: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代词。

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

如: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三、用作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中“……地”。

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二)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

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遥游》)

四、“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的“是的”“对的”相似。

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

如:(触龙曰)“……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触龙说赵太后》)

成然之。(《促织》)

12、“虽”字主要的用法

“虽”作连词,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

一、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意,可译为“即使”。

如: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二、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事实,下面再转入正意。

可译为“虽然”。如: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复音虚词“虽然”主要的用法:

现代汉语用“虽然”的地方,文言只用一个“虽”字。

文言的“虽然”,“虽”是转折连词,“然”是指示代词,结合在一起,有承上转下的作用,相当于“虽然如此”或“话纵然这么讲”。

如: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13、“乃”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副词。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于是”“这才”等;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

如: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今其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如:王曰:“善。”乃下令……(《邹忌讽齐王纳谏》)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一、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

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二、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如: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三、“乃”有时还可作连词用,释为“如果”“至于”等。

14、“既”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完结,可译为“……以后”“已经”“完全”等,

如: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烛之武退秦师》)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有时“既已”连用,可译为“已经……之后”;

也可表示在隔了一段短时间以后,发生了某事,可译为“不久”,

有时“既而”连用,意义不变。

二、用作连词,连接词与词、分句与分句,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或者由前一分句的事实引出下一分句的推论。

常和“且”“则”“又”等词前后呼应。

如: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15、“即”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

有在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让步,可译为“即使”“纵使”;或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与妻书》)

二、用作副词。

用在动词前,表示前后两件事紧相衔接,或表示两种情况紧相联系。可译为“立即”“马上”“就”等。

如:(樊)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鸿门宴》)

三、用在判断句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如: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治平篇》)

16、“之”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揉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或补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或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的”或“得”,有的可不译。

如: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三)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四)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17、“何”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疑问代词。

(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且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二)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三)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如: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副词。

(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如:何以战?(《曹刿论战》)

18、“因”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如: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

二、用作连词。

归去来兮辞序范文4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天天挂在我口中。那就是许多人行走,他们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师。这句让我收益非浅的诗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贤孔子之口。这句之所以能让我受益非浅,是因为它包含着一个哲理:“能者为师,虚心请教。”你见过高山吧?它是那样雄伟绵延!你见过大海吧?它是那样壮丽无边!山之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阔,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是否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收他人的点滴长处呢?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哲理”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拿我们班来说吧!在这个57人的集体里,就有我许多的良师益友:作文天才徐嘉远;唱歌能手周知奕;小书法家沈楠杰;管理专家王亲云……他们的才华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学习。这样我不就可以在这万顷绿田中增添自己更多知识的养分吗?这正是《论语》孔子传与我的做人学问的道理呀!

真的,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有许多的岔道,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有人会来提醒你,它就是国学就是经典诗文,因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瑰宝。而且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来说读诵经典,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优雅的人格。读诵经典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我们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诗文就是那阳光、惠风和细雨。只要你愿意时时刻刻去吮吸去领悟去诵咏,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艳持得更久。

那我们就继续诵读吧!好好地拥有它,记住它。让它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它来耕耘我们心中的土地,提升我们的品位,弘扬中华民族之精髓,更让它引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向成功迈进吧!

告诉你们,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我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经典”虽然看上去年纪一大吧,其实火力旺盛的很。他流传了千百年,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将降大任与斯也”,从《归去来兮辞》到《兰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天天挂在我口中。那就是许多人行走,他们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师。这句让我收益非浅的诗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贤孔子之口。这句之所以能让我受益非浅,是因为它包含着一个哲理:“能者为师,虚心请教。”你见过高山吧?它是那样雄伟绵延!你见过大海吧?它是那样壮丽无边!山之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阔,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是否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收他人的点滴长处呢?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哲理”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拿我们班来说吧!在这个57人的集体里,就有我许多的良师益友:作文天才徐嘉远;唱歌能手周知奕;小书法家沈楠杰;管理专家王亲云……他们的才华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学习。这样我不就可以在这万顷绿田中增添自己更多知识的养分吗?这正是《论语》孔子传与我的做人学问的道理呀!

真的,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有许多的岔道,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有人会来提醒你,它就是国学就是经典诗文,因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瑰宝。而且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来说读诵经典,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优雅的人格。读诵经典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我们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诗文就是那阳光、惠风和细雨。只要你愿意时时刻刻去吮吸去领悟去诵咏,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艳持得更久。

归去来兮辞序范文5

一、订好学习任务

有些学生早读也很努力读书,但目标性不强,一会儿读这,一会儿读那,早读结束,什么收获也没有。如果提前制订好早读任务,学生一到教室就知道读什么,那么效率就提高了。比如今天要学习《离骚》这篇课文,它难度大,生僻字多,语意深奥,可以让学生在早读时先把课下注释读熟,这样老师讲解时就轻松多了。学习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在早读熟读课文,完成相关背诵任务,这样,对课文的学习就起到了良好的巩固作用。再比如今天要评讲作文,早读时可以先发放一些范文,让学生熟读,思考文章的优点,这样在正式评讲前学生已有了知识储备。总之,让学生带着任务来读书会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能提高早读的效率。

二、加强监督抽查

有些学生惰性比较大,尽管有早读任务,他也不一定会落实很好,这就需要老师不时抽查来督促学生完成任务。比如早读复习《赤壁赋》,老师可以抽查学生背诵,如果背得很流利,老师予以表扬,学生会带着愉快的心情完成当天的学习;如果背不下来,老师应予以指导、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的责任,当然,抽查的对象应有所选择,那些学习很主动的学生没必要抽查,他们会很努力地完成早读任务,抽查时间也不能过长,太长则影响学生早读,会耽误他的时间,抽查应该不定期,不定人,让学生随时有学习的紧迫感。

三、实行读练结合

早读时间比较长,学生读书读得疲惫了,就会懈怠,老师可以在早读接近尾声的时候,设计一些练习,活跃一下早读氛围,巩固早读成果,比如,复习《归去来兮辞》,可以设计默写练习题,以小纸条的形式发给大家,当堂练习,也可以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默写,其他学生评价纠错。比如复习《陈情表》,可以选几个翻译句子,让学生一起进行翻译练习,设计这些练习时针对性要强,形式要新,时间要短,不能把学生的早读时间变成做练习时间。

归去来兮辞序范文6

【摘要】生命意识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高中生在学习含有生命意识的诗词时,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以便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生命意识;高中生;诗词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4页》)生命是人类历史存在的前提,而生命意识自然是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发展所关注的话题之一。在文学的世界里,文人对生命意识的探讨也是俯拾皆是。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课中,一共近20处诗词直接涉及到了生命意识,教学中老师应该点拨引领学生正确地对待这些诗词,这会使学生保持阳光健康的心理,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业。

1 对比中叹时光似箭应珍惜青春年华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感叹与大自然相比,人生短暂而暮年已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在季节和今昔的对比中暗示出:古代的战争年代无情地夺走了老兵人生中最黄金的岁月,而今身在和平时期的人们应该很好地珍惜韶光年华;“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滕王阁序》)王子安感叹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在有限的大好光阴里,人们更应该分秒必争,力求奋进,不浪费丝毫时间。刘希夷、关汉卿看到了花开花落,分别写出了“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代悲白头翁》)和“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常富贵,安乐是神仙。”(《窦娥冤》楔子);李太白看到了繁华易逝,写出了“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王羲之看到了开心的事物俯仰之间而成陈迹,写下了“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在对比中,古代文人伤感时光似箭,这种情感会让我们产生一些共鸣,但我们要明白时光不会因为伤感而停下脚步,我们能改变的是自己的生活内容和节奏。作为高中生要为此增强时间观念,倾力而学,切莫“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 比喻中易伤岁月如流,应把握似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