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寄宿生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寄宿生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寄宿生管理

小学寄宿生管理范文1

一、加强寄宿生管理,要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行为准绳,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严格遵守,人人都必须照章行事。有了对学生的各种管理制度,学生就可以对照制度约束自己,知道怎么做对,怎么做不对,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制定出《寄宿生日常行为规范》,就使学生养成了自觉遵守纪律,主动帮助舍友,安静午休,夜里按时安静就寝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制定了《宿舍管理公约》,学生就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宿舍里的各种公共物品,知道要爱惜和保护宿舍物品。制定了《宿舍卫生管理制度》,学生就养成起床自觉整理内务、打扫宿舍、清洁个人卫生等良好的卫生保洁习惯。制定了《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学生便增强了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有事必须离校时,学生会主动给老师签字请假,有什么问题也会主动向老师报告,学生还提高了自我约束能力,增进了舍友之间啊感情。制定出《学生就餐制度》,就规范了学生就餐行为,使学生养成了文明礼让就餐,不挑食,爱惜粮食等良好生活习惯。

教师要坚持遵守《查宿登记制度》、《寄宿生离校登记制度》、《交接班签字制度》、《填写“日常管理日志”制度》等等,做到每项工作都有记载,有据可查。同时要明确操作流程,明确职责,实行责任到人,责任追究。这样,教师就能对寄宿生进行精细化管理,既规范了教师管理行为,也统一了工作标准,还解决了教师如何相互配合问题,避免造成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不明,出现管理真空,互相推诿责任等现象。制度也像一面镜子,便于教师对照着总结工作,查缺补漏,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效率。

二、加强寄宿生管理,必须使学生心灵有所慰籍

小学寄宿生还都是孩子,在校时间越长,就意味着离开父母的时间越长,学生缺少亲情,很容易产生孤独感,特别是那些留守儿童。面对这种现实,教师首先要承担起父母的责任,用“三心”——爱心、耐心、责任心来开展工作。一要教师用爱心呵护学生心灵,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关心他的冷暖,使学生感到虽离开了父母却并不缺少爱。二要教师用高度责任心帮助解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他们感到虽离开了父母,生活仍有依靠。三要教师像父母一样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要耐心的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切不可简单粗暴的训斥学生了之。

其次,努力构建“温馨小屋”,给寄宿生一个温馨的“家”。制定《“温馨小屋”评比办法》,使学生参入到“温馨小屋”评比活动中来。教师引导学生一对一的“结对子”,相互发现对方的优点,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关爱,使舍友变成朋友和亲人,凝聚学生的爱心,激发集体荣誉感,使学生手拉手,努力把自己的宿舍营造成一个温馨的家。

第三,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毕竟无法替代,教师要建好“亲情接待室”,利用电话使学生定期与父母通话,以缓解学生心灵上的渴盼。教师还要建好“心理辅导室”,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使学生脆弱的心里变的坚强起来,能适应校园生活。

三、加强寄宿生管理,一定要使学生感到生活无忧

小学寄宿生管理范文2

一、探索生活保育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由于学校布局调整,2003年,我校便成为一所寄宿制学校。在2006年集中了全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到2010年集中了全乡全部学生,学生大多数都得住校。这些住校生中小的只有六七岁,大的也不过十一二,这就给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但同时也为教师对学生实施生活教育与管理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寄宿生管理实际上是教育与教养的全方位管理。寄宿生管理工作从表面上看是负责学生的衣、食、住、行,实际上是教育与教养都包含在管理工作之中的全方位管理。根据我校寄宿生的特点,我们对不同年龄段年级的学生,制定出了各年级阶段的管理目标。然后,依据各年级的管理目标,因时、因地、因人随机地进行生活管理教育,按照确定的目标为学生讲授生活常识、卫生知识以及劳动技能等。

我校在寄宿生管理方面,成立了寄宿生管理小组,配备了专门的生活老师来管理学生住宿,年小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教师包间管理,高年级学生协助管理,也就是我们实施的“手拉手,大托小”计划。即每位教师既是老师又是保姆,从学生的学习、到学生生活细节都要过问,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汇报;但由于一些年幼的学生刚入学时,晚上还不习惯单独入寝、经常半夜生病等,遇上这样的情况,我们也是难以照顾周到,因此我们采取的是:发动一些责任心强的高年级学生,让他们和这些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小学生结对子,负责教会小学生一些独立生活技巧,特别是晚上,临睡前要时刻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等。对于这些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与其说是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不如说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既增长才干又提高了责任心。

二、加强思想行为教育,提升学生基础道德水平

组织学生学习《守则》《规范》。每学期开学第一周,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采取“一读、二议、三背”的方法,让学生边读、边议、边理解,把行为规范的内容灌输到学生头脑中,然后通过“出勤、纪律、卫生”评比活动,规范学生的行为。

在学科中渗透德育。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德育资源,特别是《思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的德育教育,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教育和文明礼仪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发挥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功能。每日做到校园环境“六无”;做到文明校园“六不”;搞好校园之夜;定期举行“祖国在我心中”等活动;组织指导学生走进生活,探究、思考人生发展的道路,感悟生活中的欢乐和苦恼,促使学生不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开展“献爱心”等活动。针对当前少年儿童普遍缺乏爱心和团结协作精神的现象,教师运用爱去感染学生。教师的爱是情感教育最重要的内容,教师处处关心学生,学生会从自己亲身感受到的爱护和关怀中,学会怎么去关心人,为他人着想。如:组建学雷锋小组到敬老院做好事,学生主动带同学上医院看病,主动帮父母做家务事等。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

三、强化学生生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寄宿生基本以独立生活为主。童年就离开家庭,离开父母,过上相对独立的寄宿生活:保管财物、统筹开支、刷碗倒水、洗衣叠被、抹桌扫地以及看病服药等,自己的事自己做。为让这些在家时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在群体共处中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在自理中学会生存,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开学初,班主任和生活老师根据新生不懂生活自理这一实际情况,及时做好新生入学生活自理的培训工作,认真细心教他们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引导学生懂得审美,学会生活,按规定要求摆放好各种生活用品。发现学生不会叠被子就教他们叠被子。发现学生的纽扣掉了,就教他们缝纽扣。对个别随地乱扔果皮纸屑的学生,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督促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时关心学生的生活。教师经常到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住宿情况、生活情况,为他们排忧解难。这样一来,学生能安心学校生活,觉得学校就是自己的家。管理中教师的行为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

小学寄宿生管理范文3

目前,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集中办学,提高办学效益已成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大趋势。因此学校的寄宿制顺应而生。但中小学生的寄宿给学校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住校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确保校园一方平安,让孩子们健康成长,使校园真正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结合我区实际,区教育局于2011年4月――2012年5月组织开展"农村中小学安全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的安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 实验成果显著,很有推广价值。 现就"农村中小学寄宿生安全教育现状与管理策略"这一方面的实验收获谈谈我的体会,与同行们共勉。

一、农村山区中小学住校生的安全现状及成因

1.交通安全隐患

虽然学校对寄宿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管理,但我区寄宿制学校,客观上还存在安全隐患:农村学校住校生大多来自边远的自然屯,交通极为不便,学生每周往返学校,在路上要走几个小时,住校生往返学校成为了学校安全第一大隐患。

2.食品卫生安全隐患。

3.学生自我保护方面存在隐患。

4.校舍简陋带来安全隐患。

5.消防安全隐患。

6.来自校外的非法侵害。

7.学生早恋现象存在隐患。

8.自然灾害存在隐患。

9.发生踩踏事件。

二、农村中小学寄宿生安全教育管理策略

(一)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1.加大安全知识培训力度,提高全体教职工安全教育教学水平。

2.开设安全知识教育课。

3.增强责任意识。

4.增强"防范"意识。俗话说的好:"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学校教职工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责任重如山"。要及时排查学校各种安全隐患。学校要高度树立警戒思想,克服麻痹思想,防范于未然,建立系统高效的安全防范体系,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预案,把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贯穿于学校全部工作的始终。

5.增强家长安全监护意识。家长是子女的直接监护人,家长对子女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因此,要加强对家长的安全教育,提高家长安全意识,促使家长加大对子女的监督力度,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寄宿生安全工作。

6.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学校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护自救能力。学校应加强学生自救自护能力的培养,特别要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住校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二)建全安全防范机制,确保安全措施得力

1.建立安全责任机制是落实住校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要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各方要明确责任内容,树立责任意识,真正履行安全职责,形成良好的安全责任机制,在这种责任机制下促使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各项工作全面开展。

2.建立安全管理监督机制是落实住校生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力保障。建立校领导督查制度,学校领导检查教学常规时坚持做到必查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建立值日督查制度。值日教师坚持每日检查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学生到校情况、食堂卫生、寝室卫生安全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消除隐患。

3.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是住校生安全防范工作的有力措施。建立住校生安全日查日报制度;设立住校生安全信息员,通过信息员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凡重大突发事件、重大险情、疫情、重要案件等,都必须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上报当地政府、主管部门。

(三)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制度落实

1.加强交通安全管理。落实家长监护职责和接送子女制度;严格规范乘车,家长雇用的个体私营运车,必须报请有关车管部门检查核准;努力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加强校园进出管理,监控学生外出。

2.加强饮食安全管理。加强对食堂卫生管理督查工作,切实按饮食卫生标准操作;组织对食堂工友及采购人员健康体格检查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饮食管理水平;严把定点采购关;确保餐具管理符合卫生标准;严格按餐具存放要求,生熟分开、荤蔬分开,隔地放置,腐烂变质食品要及时处理;排查学校周围小卖部,严禁"三无食品"和劣质食品进入校园;及时打扫校园环境卫生,清理污水沟、墙角,不留卫生死角。

小学寄宿生管理范文4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有效管理;习惯培养

一、出现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新住校的学生文明礼貌差,和同学发生冲突时,不能主动谦让,力争高低,动手打架。刚住校学生卫生习惯养成也比较差,与寄宿制学生半军事化管理要求和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学习习惯方面,学习主动性不够好,学习目的不明确,课堂讨论发表意见不积极,课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差,不能经常阅读课外读物,反映了学习习惯差,学习成绩提高不明显。

二、问题及原因分析

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三个方面,部分学生品德行为、学习、卫生习惯较差,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与下列因素相关:

(一)与家庭教育相关

1.有的学生和别人交流中还没形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尤其是课后和校外;有的学生还没养成讲卫生的习惯,造成这种结果,一方面由于学生家庭环境多处于边远贫困的地区,有的刚解决温饱、有的还在贫困线以下,部分家长对学生卫生要求、使用礼貌用语要求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家长自身不良行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较差。

2.有的学生和同学发生冲突时不能谦让,甚至动手打架,学生对有困难同学不能主动帮助。问题的原因在于受不良影响、不良家庭教育影响,由于家长自身修养水平参差不齐,常有同学之间发生一点小冲突,家长却不能正确对待的现象,树人树德需要潜移默化,日积月累。

(二)与教师教育观念有关。学生自我主动学习意识薄弱。究其原因,既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关,还与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转变有关,教师中或多或少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有重视优生,忽视差生的现象,这些现象与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因此倡导新课改理念,转变教师正确的学生观是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让师生深刻了解新课改的重要意义。

(三)与学校常规教育相关。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教育往往是堵的多、疏导的少,说教批评多、引导少。长此以往,导致学生说话不诚实,自我约束能力差。而良好行为习惯是做人的基础,如果能有效抓好学生常规教育,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习惯,对提高教育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我校寄宿制学生管理的几点做法

我校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的教育管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月月抓,天天抓,时时抓。上下形成合力,常抓不懈。根据学校实际,我们制订了《寄宿制学生管理制度》《寄宿制学生操行评分细则》,进行每日行为规范记录评分,紧紧围绕“一日常规”展开训练,并着重从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良好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作了的探索和实践。

(一)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及行为习惯的培养

1.加强寄宿制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学生在家里都有父母照顾生活,到学校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切都得自己料理,刷牙、洗脸、叠被、打扫房间、洗澡、洗衣服,妥善保管自己东西,还要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寄宿制师生几百人在一起学习生活,犹如一个小社区,拓宽了小学生的群体交往,因此通过班级组织、寝室小集体及兴趣小组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交往,使学生在交往中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2.实行目标管理。在寄宿制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分别给学生制定出系列性的养成规范,是使学生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结合我校的实际拟订了《寄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寄宿制文明班级评比制度》《文明住校生制度》《文明寝室评比制度》使学生个人、班级集体、寝室集体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制度全面,基本包括了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学生无论走到哪,无论什么时候,都有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而每一种制度规范,要求都具体细致、丝毫不得马虎。

(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但体现了寄宿制学生的文明程度,而且还影响整体素质。特别是我校地处山区,由于学生的卫生意识不高,卫生习惯不好。因此,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自从寄宿制学校新校园建成以来,学校更加重视对寄宿制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1.开展以卫生知识、文明举止、保护环境等为主题的班队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教育。要求各班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以良好卫生行为习惯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如“爱我学校,美化校园”“讲究卫生,从我做起”,把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同美化整个校园环境联系起来,并且通过班队活动引领学生自觉地实践。

2.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示范班级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活动,有力地调动寝室、班级、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卫生认识上升为卫生行为表现。

3.加强卫生检查监督力度。值周教师和值周学生负责全校卫生监督工作和班级卫生包干区的监督工作,并且进行记录通报,和文明班级评比挂钩,通过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督促全校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管理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校园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小学寄宿生管理范文5

一、用父母的身份去全面了解学生

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灵,摸清学生的心理特点,体会他们的内心要求。刚接手一个新班时,如果能在很短时间内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说出其家庭住址、父母名字。对学生来说,就是很高兴的事。这样,既能证明他们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又能说明老师在工作上,对学生的态度上是认真负责的。无形中既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努力学习的信心,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班主任工作就很好开展了。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还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了解学生家庭环境条件,掌握哪些是爱学习的,哪些是其他兴趣爱好的,哪些在生活上需要帮助的,哪些在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学生等等。

二、用朋友的身份多听听学生的声音

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的事特别多,从日常小事到课堂学习都需要班主任面面俱到,所以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的每件事上,班主任不要轻易下断言,要多听听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态度如何;这样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总比耳提面命有益得多,既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也增强了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感。学生们的感知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开阔得多,他们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需要表达和交流,尤其需要来自师长的疏导和劝慰,控制他们的思想发展无异于想要捆住鲜花的绽放,总把自己的理念强加于学生身上的做法形同犯罪。在班里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意见和建议的机会,是一项善举,它将惠及一颗颗绿意盈盈的心灵,免得他们成为一块块石头。在班务工作的每个环节上,班主任都应当尊重学生的选择。组建新的班委,推举学期佳俊,要组织学生民主选举;周会选什么话题,每周朗读什么诗词,对早操不跑的学生应怎么办,对三餐乱扔饭菜的学生怎么办,也要最后由学生“拍板”。班主任的“退隐”,会使每个学生成为班级文明的建设者,班级荣誉的维护者。自然这种“退隐”并非就是撒手不管,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班主任开阔的胸襟,睿智育人的境界。尊重学生的选择,目的在于养成学生遇事多动脑筋的习惯,在于养成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豁达包容,积极向上的精神,有利于养成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像同桌一样在生活、学习上用爱心关爱学生

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有意无意通过外部流露出来,在平时生活和班级体活动中,班主任要有意识地通过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情感,达到与学生心灵交流的目的。我认为,关爱自已的学生应从以下三方面去实施。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要施以爱心:在学习上,班主任热爱学生对做好教育工作十分重要,热爱学生不仅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面且是做好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班主任应爱生如子,用一颗严父慈母的心去关心呵护他们。班主任要对全体学生施以爱心,不能只关爱纪绩好的优秀生,而对“后进生”不去关爱。要一视同仁,因为“后进生”更加需要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爱。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要期以耐心:作为班主任,神圣的职业本能要求我们,要用比父母更宽广、更深厚的胸怀去面对学生。没有班主任的爱,学生好似幼苗没有阳光;没有班主任的爱,学生身体、品格和智慧就不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所以说,班主任给学生的关爱要期以耐心。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要持以恒:师德中在“关爱学生”的条目下也提出“对学生要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们班主任贯彻和实施这一规范时应做到对学生的爱要发自内心,真实自然地体现在班主任与学生相处的分分秒秒中,出自崇高的目的、持久而深厚的爱。这种爱以恒心的关爱严格要求班主任要保持相对稳定,经常督促检查,反思自我,绝不能时热时冷,时紧时松,一曝十寒;要常指点,把要求落到实处,要不然,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平时我都能放下身价来与学生平等相处,自觉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心中装满学生,满怀激情地去关爱学生,了解他们所思所想,能与学生朋友般地交换彼此的看法和认识,与学生建立亲密关系,相互信任,让双方明晓共同点和差异性,求同求异,相互理解。

小学寄宿生管理范文6

【关键词】小学寄宿制;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凉山地区

前言

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打破了传统的农村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量的向城市输入,虽然带来了城市财富向农村的转移,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也破坏了几千年的家庭结构。四川是劳务输出大省,民族地区务农人口进城务工致使大量留守儿童滞留农村,寄宿制小学不仅承担了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更担负了家庭教育的责任,因此发展寄宿制小学自身责任重大。寄宿制小学发展的好坏会影响到未来儿童的成长成才,必须要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既要掌握良好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也要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做人道理的知晓。

一、寄宿制小学

我国农村艺术教育长期存在着教育资源分布散乱,教师能力水平不高,教育质量能以满足群众需要的客观问题,这在少数民族地区显得尤为严重。凉山地区以山区环境为主,自然环境复杂,交通不便,孩子们上学难问题由来已久,再加上父母外出打工比较频繁,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不仅会影响孩子未来发展,也会影响我国关于建设社会主义人才强国的战略。凉山地区较早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于2003年出台了《凉山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管理办法》对寄宿制小学教育做了良好的引导,促进了凉山地区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二、凉山地区寄宿制小学存在的问题。

凉山地区少数民族占了人后的半数以上,加上地理外置偏僻,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与东部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彝族的在人们的生活中根深蒂固,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孩子们在入学之前长期说自己的方言,缺乏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只有进入到小学之后才开始接触正学的汉语学习,因此学习能力与汉族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少数民族孩子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兴趣爱好,也更愿意与自己有着同样文化背景的孩子们交流,这样也不利于彝族孩子们的语言学习能力。家长角色的不足也是影响孩子们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多是多子女家庭,加上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会受到来自观念上和经济上的影响。学校教育也扮演这重要的角色。语文老师普通话是否达标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是少数民族孩子接受汉语的第一个窗口,如果早期汉语教学不标准后期将很难改变。

三、如何加强小学生们基础知识学习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决定一个孩子语言水平的高低往往不来自于一时的教育,而是来自生活氛围的营造。凉山地区小学生们汉语口语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处在良好的汉语环境中,因此要在寄宿制学校营造一个说汉语的良好环境。小学寄宿制学校要合理招收学校学生,保持汉族学生达到一定的比例,不能一个学校仅有极少数的汉族学生,这样的学生比例是不合理的,不利于良好汉语环境的营造。要在学校里养成以汉语为荣的氛围,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汉语,加强汉语测评的分量,使孩子们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

(二)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鼓励兴趣式学习。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尤其当孩子们处于小学阶段,这个阶段是孩子们可塑性最强的阶段,这个时期如果能是孩子们对汉语学习保持旺盛的精力,将是汉语学习能力有一个质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们往往是一板一眼的教授拼音、读写能力,对于年少好动的小学生而言他们虽然有着旺盛的精力,但他们缺乏持续的注意力,传统的课堂教育往往是乏味无聊的,加上孩子们没有汉语语言基础,因此对于他们而言这种教学放大并不能够很好的提高孩子们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在课堂上要不断地给学生们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调动学生们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是汉语学习有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能够使孩子们在积极欢乐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

(三)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一直存在,这就需要学校严格教师选拔标准,汉语基本能力不能只依靠语文老师,每一个老师都应该具有良好的汉语读写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同的课堂上强化汉语学习能力。语文教师首先要承担起汉语教学的重任,汉语课堂可能是少数民族接触汉语的第一堂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早期汉语教学不标准,后期的改变将会很难。语文老师要树立崇高的责任意识,教师职业不是一份简单的职业,身上肩负着培育祖国外来栋梁的重任,教师只要认识到自己身上责任的重要性,并贯彻落实现实的行动中,才会真正促进寄宿制学生的汉语学习能力。其他教师也有尤其注重汉语教学,少数民族孩子自身的语系使得他们在学习汉语时面临的障碍要比汉族学生们苦难的多,因此要全方面的注重汉语读写能力,不同专业的老师也要肩负起传播汉语的责任,共同促进寄宿制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创新学习形式,积极开展汉语听写能力竞赛活动。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书写文字越来越少,引起了人们对汉字听写能力的担忧,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央视快速反应只做了一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过节目的形式呼吁大家关注文字书写能力的下降,通过具有影响力的形式引导人们更好的学习汉语。寄宿制学生学习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定期举办汉语听写能力大赛,设置不同的奖项鼓励孩子们参与到汉语学习中来。通过一些这种形式的活动激烈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五)发挥孩子天性,进行启发式教育。寄宿制小学生的生活绝大部分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要鼓励孩子们之间积极主动的用汉语进行交流,在自然地交流环境中、默默促进汉语读写能力。老师们要多关注孩子们的生活,而不能只依靠课堂教育的成果,毕竟生活也是孩子们学习的课堂,孩子天性热爱交流,寄宿制正好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同时小学生对于单纯的课本教育往往缺乏兴趣,这就需要老师们进行启发式教育,引导孩子们通过一个名词学习到另一个名词,从一个意义延伸到另一个意义,进行启发和拓展式教育。

四、总结

凉山地区加强小学寄宿制教育的发展,其目的最终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保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在基础知识的教研课改上要立足少数民族孩子们的个性特点,同时鼓励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在不断地课改中着实提高小学寄宿制学校学生们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我的读书心得

下一篇字谜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