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多彩的活动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多彩的活动作文范文1
姜堰市实验小学康华校区四(9)班沈婷
“叮铃铃……”下课了,同学们像一匹匹骏马飞奔出教室,涌向操场。
平静的操场顿时沸腾起来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有的玩警察捉小偷,还有的拍皮球……
你看那是什么?多好玩呀!一群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教室外的走道上吹泡泡,他们吹的泡泡形状不一,有圆形的、有水滴形的、有扁圆形的……实在是太神奇了!他们吹的泡泡有时飘向天空,有时落向大地,还有时漂浮在空中。我伸手想摸一下落向大地的心形泡泡,谁知泡泡真像一个调皮的小朋友一样,一点也不听话,我手一碰到它,它居然“自杀”了。
你快睢!那边孙晟和李阳正在PK乒乓球呢。孙晟先发球,“他发的球真猛呀”,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李阳肯定接不到了”。谁料李阳也不慌不忙拿起拍子对着乒乓球使劲一打,乒乓球打到了桌子上,立即“反弹”了回去。他们俩谁都不甘示弱,不肯认输,就这样,他们你来我往,不分上下。
你看,还有打篮球的呢!只见一个同学右手拍打篮球,用眼紧盯着篮球框,正准备投篮球框,可是突然又有一位同学跑了出来,挡住了他的去向,那个同学急了,猛地蹦起来,就在那一刻,他把篮球投进了篮球框里。
多彩的活动作文范文2
但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走入了误区:重技巧轻立意,重形式轻内容。为了应试往往只教给学生一些审题、构思、表达等写作技巧,解决的是“怎么写”的问题,但这样做的效果并不理想,其结果是造成了低效高耗的局面。笔者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认为,在教学生“怎么写”之前,应该先让学生知道“写什么”,不然我们的写作教学就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现阶段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无趣。没有一个学生不想把作文写好,可一到作文课,很多同学往往唉声叹气,因为他们拥有的仅仅是老师教给的各种方法技巧和老师整理下发的各类作文素材,而这些并非出于自己的生活实际,只能用老师教给的技巧胡乱地“嫁接”,凑满字数,从而让写作这样一个本该激情四射的活动变得了无生趣。
(二)教师无奈。也没有哪一个老师不想把作文教好,但很多学生一无写作兴趣,二无写作能力,老师能给学生的也仅是一些写作技巧,或者印发一些素材。一年两年教下来,学生作文不见长进,于是老师一头雾水,深感苦恼与无奈。
长此以往,学生缺乏写作热情,教师缺乏作文教学的成就感,作文教学陷入困境。
二.作文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郁。
校园文化是学生身边的文化,最能影响学生的作文心理,不少学校的文化仅仅是口号式刻板而陈旧的标语,学生很难收到熏陶渐染,也就很难激发起写作热情。
(二)作文教学长期处于无序状态。教师以应试教育为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任性”式的作文教学占据主导,教师出题,讲解指导,学生写作,课堂完稿,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和灵气。
(三) 作文教学过多地注重技巧训练,忽视对学生心灵的关照、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锻炼。
要走出当前作文教学的困境,学校就应该在大力开拓文化建设等方面多动脑筋,教师就应该在训练的方向和内容等方面做出深刻思考和及时的调整。
三.让作文教学走出困境的良策
学校文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幽雅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学风校风都是学校文化的范畴。先进的学校文化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笔者研究发现“活动” 作文教学建立了开放的作文教学环境,着眼于人的发展,尊重学生主体的需求。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激发了学生写作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写作训练。
基于以上理解,笔者认为深化高中作文教学改革必先立足学校文化建设,巧妙实施活动作文。在实践中,我们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立全体师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无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学校文化不断影响着师生生活,激活师生的创造热情,同时学校文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被师生不断利用与创造。因此,教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起到设计师的导向作用。中学生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富于创造精神,对社会文化信息反应迅速,在他们身上蕴含着极大的潜能和创造力, 应当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如果把师生的这些潜能和创造力开发出来并应用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就能极大地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比如校园文化标语牌上的内容可以向全校师生征集,因为身边的榜样最具号召力;学校景点的命名可以由师生讨论完成,因为身边的风景只有他们最能发现其中蕴藏的内涵……
(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动机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渴望丰富的精神生活,学校如能顺应学生的这一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校园文化活动要系列化、特色化、常规化。如升旗仪式、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歌咏比赛等。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使整个校园生活充满生机,充满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氛。在开展各种活动的过程中,语文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获取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走出“无米之炊”的困境,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三)精心设计活动,重视写作指导
活动作文教学应包括“活动”和“写作”两个阶段,而很多老师往往过于重视“活动”的轰轰烈烈,忽视了活动后的写作指导,这是主次颠倒的做法。其实,活动后的指导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活动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活动后的写作阶段,是学生将活动中的认识、情感等转化成书面文字的过程。活动只给学生写作提供素材,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对活动中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加工(比如小组交流活动过程和心得),学生才能发现材料中的亮点,产生写作冲动,理清写作思路,进而将内部的语言转化为条清缕析的作文。
多彩的活动作文范文3
一、开放式思维
1.拓展题目范围,由“千人一面”到“个性发展” 。教材中的作文命题往往是单向和单一的,或者只有一个固定题目。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懈怠的态度。为此,作文教学就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想写。教师在引导学生英语写作时,拟题应该自由活泼,灵活多样,并且从多角度选材立意,引导学生跳出相同思维的圈子。
2.开放作文评判方式,由师改到自改、互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在高中写作教学中,让学生互改、自改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写作实践,真正体会到自己写作过程中出现的或未出现的问题,在修改过程中又将根据自己的评判来修改,个性得到了体现,还能掌握一些写作要领,无形之中也就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互改、自改作文是提升自我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良好途径。
二、生活式思维
1.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引导学生由被动模仿到积极思考。当前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是毫无新意的。部分教师在上作文课时,片面要求学生背范文、模仿作文,忽略思维训练。学生只有走入生活、融入生活,参加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后,将社会生活作为积累,才能有自己的感受,学生对生活有了确实的体会之后,写出的作文才会言之有物,内容才会丰富生动。为此,在进行课堂学习的同时,要努力创造机会,使学生走向社会,亲身去观察、体验、思考生活,让学生自己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锻炼学生的自由表达能力。
2.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悟性,提升作文水平。学生体验生活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真正要去有所感悟。教师在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悟性,引导学生步入社会,评议时事,关心社会热点,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用心体会,感悟生活,感悟人生,萌发写作激情。
三、活动式思维
多彩的活动作文范文4
【关键词】丰富作文形式;体验;说写结合;指导细节;列提纲
在进修学校做教师培训工作,一线老师教学中的困惑是我工作的入手点。就我县老师在作文教学方面学生无内容可写,作文指导无从下手等共性的问题,我深入一线课堂,用自己的行动来解答老师们在作文教学中的困惑。《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的写话指导和习作指导有明确的要求,如:
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
我通过课内和课内外的有效融合,让学生在体验中享受快乐的作文课堂。
1.课内教学:丰富作文的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观察,搜集写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1.1 小游戏。“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在于让小学生作文就像游戏一样,在“乐写”中体验作文的乐趣。
把小游戏引入作文课堂,不断更新游戏的内容。如击鼓传花、画鼻子、正话反说、猜谜语、掌声的魔力等,以《掌声的魔力》为例,把宝藏藏起来另一个同学寻找,当他接近宝藏时掌声强烈当他离目标远时,掌声变弱。要求学生1.仔细观察 寻宝人的动作、台下同学神态2.用心倾听(掌声的大小变化、其他声音)3.认真思考活动的诀窍、收获的知识。
为让学生把活动过程写得详略得当,我设计“活动脱口秀”1.细说动作不重复。(如看、走、摸、翻、伸……)2.观察神态有一手 (镇定、慌张、开怀……)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
在游戏中观察感悟,生动有趣的游戏极大地调动学生玩的积极性,进而让学生说写的兴趣变得强烈,游戏作文教学成了学生的期待,学生对游戏有一种期待,也是对作文有一种期待。丰富多彩的游戏情景给作文教学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在快乐游戏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教师巧妙地予以语言的引导,让他们的兴趣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就会,作文也就水到渠成了。
1.2 做实验。如鸡蛋浮起来了、热胀冷缩、纸锅烧水、针的沉浮、辨别生熟鸡蛋等,这些有趣的科学实验,孩子们兴趣大增,观察实验的过程,感悟有趣的科学现象,做一个小小的科学家,学生做得有滋有味。例:《鸡蛋浮起来了》,随着我一勺盐一勺盐的加入,鸡蛋由原来的“懒洋洋”的沉入水底,慢慢的浮上了一点,水也由原来的清澈透明,变成了乳白色,有同学还把指头伸进水里,用舌头舔一舔,把鸡蛋拿出来舔一舔外壳,当放了两勺盐之后,鸡蛋还没浮起来,是怎么想的,说说你的想法。我指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作了详细的说明,包括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实验中新的发现等都作了具体的说明。每一个实验的步骤都放慢节拍,让学生仔细的观察,用心去体会,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有了这实验的过程,学生们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1.3 变魔术。自从刘谦在春晚上的魔术闪亮之后,班里的孩子对魔术充满好奇。我把魔术搬到作文课堂,孩子们欢呼雀跃。如:剪不断的细线,巧取纸币等,让孩子们看一看,试一试,猜一猜,想一想。他们仔细的观察你做魔术的每一个动作,把你的每一个动作写的传神!把自己激动、好奇的心情流露出来,把文章写得有声有色。
1.4 做手工。用纸杯做一个小企鹅,做贺卡、做麦比乌斯圈、做树叶贴画等 ,每一个步骤的动作,引导学生细致的写出来,做手工过程中有同学们的合作的快乐!有做成功的喜悦!有写作的表达!
1.5 零食、水果进课堂。为了引导学生观察,如可比克薯片、水果等都是我们写作的素材。如《可比克薯片》,我给孩子们买上他们爱吃的可比克薯片,先让他们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摸一摸,尝一尝,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体验!写出自己的感受。
……
2.课内外融合,引向生活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和孩子们一起做红薯丸子,才会有《飘香的红薯丸子》佳作,长豆芽,观察豆子每一天的变化,写观察日记等,户外课,和孩子一起去打枣,挖红薯,摘草莓,和孩子们一起下地收麦,收玉米等,有了这些切身的体验,孩子们体验的是收获的快乐和写作成功折快乐!写《最敬佩的一个人》不但关注自己身边的人,还可以是电视上的小人物大英雄,我是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热点事例和热点人物为例来拓宽学生的思路的,如最美妈妈吴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张丽莉,普通的杭州司机吴斌,在风口浪尖上的刘翔的越挫越勇等,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做文与做人达到完美的融合。
有了这些体验和观察,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去观察,去想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情感体验肯定丰富了不少,学生也有了强烈的表达欲望,作文的动力。
在这些过程中,指导学生把看到的说一说,说写结合,把所做的,所想的抓住细节,写得详略得当。并把每一次写作做好全程的指导,列好提纲,教会学生谋篇布局,详略得当。
在作文教学中,多用一些心,和学生一起享受作文课堂,就会让作文课堂其乐融融,课堂因体验而快乐,因生成而美丽。
参考文献
[1] 巢宗祺等,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2] 大鼻子李教授新体验作文系列
[3] 邵军,经历体验积极对话,小学语文研究,2005年第1期。
[4] 做生活的歌手,教育科研论坛2012第7期
[5] 《青年教师 2012第06月刊
多彩的活动作文范文5
一、关注生活,积累语言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然而,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习作中有很多雷同的地方。不是他们的每一次经历都相似,而是他们忽视了身边的很多细节。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如一个场景、一次聚会、一次争吵等。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举办各种比赛活动,让学生观察同学的神态、动作,联想同学的心理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从这些活动中寻找细节并运用到习作中。
二、掌握方法,写好细节
细节是文章的灵魂,而很多学生的习作平淡无奇,无法打动人,究其原因是文章缺乏细节,泛泛而谈。指导学生写好细节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
1.再现生活情景。生活是无数个细节的总和。写作时,让学生回忆生活场景,让真实的生活融入习作中,学生的习作一定能打动人。学生经常会在习作中这样描述:“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在这个过程中,“我”如何一次又一次地练习?掌握了哪些动作要领?遇到了哪些困难?采用了哪些方法?如果在习作中,学生用语言、动作描写再现当时的情景,我想学生的习作一定会有许多精彩的细节。
2.想象创造细节。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学生都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再现。但有的细节是学生没经历和体验过的,学生只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如写看图作文的时候,学生能够直观感知的就是几幅静止的图。图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完全靠学生自己想象。
3.完善习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这里所说的细节特指那些具体形象的场景描写、动作描写或心理描写。除了写好这些细节以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关注习作中标点符号的使用、词语的搭配、句子的过渡等,并主动积极地去完善。
三、实践行动,润色添彩
大多数学生的文章都需要润色,所以教师在讲评作文之后可根据习作的特点和习作类型选出高、中、低档三类作文,以优秀的做范文,以中档的为引子,以低档的为训练点进行语言训练。
润色习作课的教学模式:引入主题―出示片段―方法指导―仿写评改―习作应用。这种模式要根据年级和要润色的作文类型决定,作文可以是本班学生的也可以是其他同龄人的。方法指导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仿写,继而全班交流评改,将所学的方法或者所写的段落运用到习作中。这种专题课例,教师每学期要开展四五次,让学生将方法运用到习作中。那么有哪些润色方法呢?
1.字和词的润色,即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使用不同词语表达同一语义,使词语具体生动。使用不同的词语也能表达出基本语义,但表达效果不同。如果修改一个词效果还不够理想,就要考虑增词或者删词了,比如“又大步跨向前”,如果把“大步”删掉,改成“一个箭步”,效果就更好了。
2.句子的修改。作文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避免使用主干式句子,应着力训练他们通过扩充修饰语来增强句子的信息量,丰富语言的内涵,使句子枝繁叶茂,表达充分。学生的阅历和词汇是有限的,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从扩写一句话开始,向扩写一段话过渡。
3.修辞方法的使用。教师要强化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训练。恰当巧妙的修辞不仅能增添文采,而且能使事物的形象更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比喻使句子生动形象,拟人能使事物带有人情味,排比能增强语势,教师要让学生学以致用。
4.整体把握,展现细节。教师要明确习作的要求:认真观察,将细节写具体,用事实说话,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教师要训练学生运用眼、耳、口、鼻、手,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明确观察内容和目的,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针对学生习作平铺直叙,缺少生动形象的描写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如写人的文章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等细节来写;写事的文章要运用周围环境来衬托,起到渲染的作用。
5.在对比中吸收。教师可圈出习作中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在班上展示,让学生把这些优美词语、句子、段落抄写出来粘贴在学习园地里,这样,学生的价值就得到了体现,也能从中借鉴写作方法。
多彩的活动作文范文6
关键词:练笔;生活作文;感受;积累
小学高年级作文训练虽然也是练笔的性质,但也应该有所为而作,树立生活实践的观点,走“生活作文”的道路,练笔育人,才能摆脱传统作文的桎梏,走出误区。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高年级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思维已经逐步形成,抽象思维能力也在迅速发展,高年级学生应该说已经有了相当独立的意识,对生活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生活作文,主要是指学生的作文材料来自学生自身的生活,进而将生活实践变为写作内容。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生活作文”训练以及在教学上进行这方面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小学高年级习作训练中最困难的是没有材料。学生习作时,“无从下笔”,“无话可说”,写起来总是寥寥数语,而且内容不是胡编乱造,就是抄袭他人之作,久而久之,学生视习作为负担,从而形成了怕写,不会写和无话可写的恶性循环。
在小学高年级“生活作文”的探究中,笔者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创设情境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参与这些生活的全过程,在参与过程中,发现生活的感受点,练习表达、主动表达、充分体现学生在作文训练中的主体地位。
一、观察感悟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古人认为作文“萌一意,出一言”,“哥有思”,“哭有怀”。即作文是在人对生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有所感悟所抒发的自己的情感。故古人主张“有所而为”。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学生虽然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为什么作文时却空洞无物呢?其关键就在于指导学生观察自己的生活不够,他们不能对自己周围的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生活有感、有所悟。不善于发现可引发自己感悟的亮点或细节,从而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因为学生生活空间的狭窄,生活阅历的局限以及思维能力的制约,使其发现不了,感知不到。因此引导他们从易于发现感知点的生活中开始,这些感知点一旦被感知,就会有所悟,迸发出情感的火花,有感而作就形成了,然后再逐步深入生活的各个层面,使其逐步形成善于发现感知点的能力,有了这个能力,才能在貌似平常的生活中发现自己的感知点,达到有感而发。
(一) 扩大生活视野,丰富写作题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现实生活,热爱生活,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喜闻乐见的生活实践活动,尽可能地扩大他们的生活视野。如让学生走向大自然,开展春游、野炊、爬山、游泳、观景、赏月等活动,是他们的“情”与大自然的“景”达到相互交融。如春游时组织学生游当地的三仙洞、五彩山、大峡谷等,由于新奇而导致的感悟,有个学生写《神秘的大峡谷》,写了大峡谷的神奇传说,峡谷中罕见的奇水,绿草的奇特,由于学生从来没看到这些奇异的景物,因而游玩时情绪高涨,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问一问,想一想,最后发自内心的感慨,大峡谷真是个神秘的世界啊!如果离开了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何心灵感受,是不可能写出如此精彩动人的作文的。
(二) 引导观察事物,教给观察方法
学生感受生活的兴趣再浓,如果不会观察,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为了从根本上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我们应从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入手,学生观察事物常见的毛病是东看一眼,西看一眼,笼统粗糙,因此,老师应做有心人,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如在春游时,引导学生观察河边柳树的形态、枝条、叶色,对这方面有感受。野炊时,注意观察学生们是怎么样弄饭做菜的,他们的动作、神态怎样。课间时,师生一起看天象,观云彩,看校园花坛里的小草,一起观察其他学生的活动等。
二、提倡大量阅读,形成写作技能
观察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前提,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材料是丰富的,但得有双慧眼去发现,有颗慧心去感悟,通过观察,可获得亲身的体验。积累丰富的表象材料,写作时就能得心应手。学生可准备一个小本子随身带,及时记录,一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搜集;二是规定一定时间阅读、筛选。这个阅读作文的阶段正是学生潜入海底,寻觅珍宝的过程,也是激发兴趣的过程;三是摘抄优词优句,并写出自己摘抄的理由,我为每个人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有的叫“大海拾贝”,有的叫“小水滴”,有的叫“浪花集”,老师定期检查评议,学生整理的好的,在全班展示,这样学生积累的兴趣越来越浓。
三、培养写作兴趣,形成练笔习惯
课堂教学的空间是有限的,只有到广阔的课外空间去实践,才能更好的增长才干,使学生额直接兴趣转化为持久的间接兴趣,并发展为学好语文的兴趣爱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因此,要多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组织各种竞赛以及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乐之”的兴趣激发出来,作文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爬山虎的脚》这课时,我先布置学生回家预习课文,根据课文没人做一个小制作,听师生共同评议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爬山虎的茎、叶、根的特点,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学生们兴致盎然的时候,我布置学生习作,学生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刷刷的写起来,学生大多有话可写,连平时不会动笔的学生也写得比较好。
四、鼓励大胆想象,扩大感悟空间
小学生联想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的心理特点,所想象的内容常常以某种具体的东西作为直接依据。想象力是智力结构的翅膀,想象力越强,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