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语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南怀瑾语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南怀瑾语录范文1

[关键词]《选读》 问题 对策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它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途径,以扩大学生发展的选择空间。高中语文选修课共五个系列,《论语》选读属于“文化论著选读”。

开设高中语文《论语》选修课是一项新尝试,目前,可借鉴的教学资料不多,对广大语文老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需要一线老师在实践中持之以恒地探索和总结。

(一)《选读》教学的困惑

《论语》自东汉起就长期被奉为经典,宋代之后更成了科举时代每个读书人必读的教科书,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源头、一块基石,孔子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带给后人以深远影响。教学《选读》,笔者发现有不少的问题:

1.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语》语言虽然具有通俗的口语语体特点,但是它和当前的生活毕竟有2500多年的距离,学生理解文本本身具有相当的难度,怎样缩短与圣人的时空差距,克服学生的心理排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产生对文本深入探究的欲望?

2.《选读》的教学单位――篇,虽经编者按主题进行材料重组,但语录体的文体特征使得它依然不如其他作品那样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而更多的是记录孔子与弟子们生活的侧面、思想的断片,材料零散,学生比较容易断章取义。

3.《论语》具有经典性与可读性,历经千年读者的解读,常读常新,比较具有轰动效应的如台湾学者南怀瑾的《论语别裁》、首都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百家讲坛《论语心得》等。如果说老师在课堂上试图要给学生一个权威的解释,那无疑是荒唐的,而对今天的高中生而言,在准确目标定位的前提下,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并融入自我的生活体验,以辨证的眼光对《论语》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二)《选读》教学的对策

那么,针对上述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突破,进而增强学生对《论语》的探究意识与学习的兴趣?下面是笔者的学习思考与教学实践的点滴体会,以抛砖引玉。

1.还原式诵读――激发学生对文本深入探究的欲望。《论语》中有不少具有生活场面特征的语录,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还原式诵读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对具有生活场景特征的语录的诵读,最大限度地还原生活的本真――接近2500年前孔子生活原生态。

孔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一说起孔子,人们通常会浮现出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模样,那个闪耀着仁者、智者与勇者的人格魅力的孔子是一个万众敬仰的圣人形象,给人以神圣与敬畏的感觉。

指导学生进行还原式的诵读,提供说话的背景、言语的情境,模拟说话者的语气、语调甚至表情、神态、动作,学生读到的是一个具有真性情的、能爱能恨、有悲有喜、有血有肉的鲜活形象。比如朗读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7、5),让学生了解发出这一感慨的背景是在孔子周游列国后、理想不获实现时,而此时孔子已经是一个鬓发苍苍的老者。从“矣”、“也”等语气词和主谓倒装的句式,学生感受到了孔子对岁月催人老的感慨之深,对周代文化的推崇与向往之至。

孔子学生颜渊死了,孔子发出“噫,天丧予!天丧予!”的悲叹,颜渊是孔子最为赏识的学生,英年早逝,孔子的悲痛不言而喻:“老天真是要了我的命了!老天真是要了我的命了!”学生还原出来了当时的孔子垂胸顿足、呼天抢地的情状。

对于学生的教育,孔子给人的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大教育家的形象,而通过对《论语》有关章节的还原式解读,学生则更多地读出了孔子的真性情来。比如关于“三年守孝期”的讨论,宰予提出了“三年太长”的异议,孔子虽然并不同意宰予的看法,但是没有直接而明确地反对,宰予出去后,孔子对他表示了不满:“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孝,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父母乎?”学生说,孔圣人竟然也会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斥责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那语气有点类似今天的老子骂儿子:“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老子不说也罢!”温文尔雅的孔圣人也会对自己学生震怒而大动肝火? 通过还原式诵读,学生对孔子的反映感到了很大的意外,对宰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也有了更强烈的探究意愿。通过还原式的诵读,学生读出了走下圣坛的孔子,不是一味板起面孔说教的老夫子,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十全十美的神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悲有喜的性情中人,是一个有着深邃思想和崇高人格同时也有缺陷与不足偶尔还喜欢耍些小性子的凡人,是一个处处碰壁却有着美好憧憬的固执而又可爱的老顽童,让人倍感亲切,这比预期的丰满许多。还原式诵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深入解读《论语》的兴趣。

2.整体性解读――避免学生对文本孤立片面的理解。《论语》的组合形式是“篇”和“章”,所谓“章”是一个个相互独立的段落;“篇”则是若干“章”的集合。章与章之间没有严密联系,尽管《论语》选读的编者按主题对语录进行重组,但语录体的文体特征使它依然不如其他作品那样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比较零散,这要求老师指导学生对分散于不同篇章的内容进行整和,即作整体性解读,以避免断章取义。

比如,“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仁”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00多次,分散于《论语》的全书中,而比较集中的体现在“克己复礼”“仁者爱人”等章节。《论语》选读中对“仁”的集中阐述有: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2、1)②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30)

孔子的“仁”的思想既是对人内在道德修养的要求,也是对外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绳;而加强自我道德品质修养(修己)是前提和基础,只有提高自我修养,方能做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爱人)。

对于“仁”,孔子不仅停留于理论层面的阐述,也有实践层面的论述:①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 “赐也,非尔所及也。”(5、12)②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5、8)

在孔子看来,“仁”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无论是他的学生子贡、冉有,还是公西华都没能达到“仁”的标准,孔子甚至谦虚地认为自己也没有能够做到。但是他始终没有停止对“仁”的实践与追求。在另外一个场合,他又提到了“仁”:“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7、30)既然“仁”如蜀山,高不可攀,孔子为何又说“仁”并不遥远,只要我想要“仁”,那么“仁”就会到来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学生颇为疑惑,通过统观前后章节,整体解读相关文本,学生感受到了前者是孔子对人格修养的高标准、严要求,后者则是对主观态度、努力程度侧重关注:只要心中有强烈的意愿,有迫切的需求,有足够高远的理想与目标,那么就会千方百计、永不停息地前进,那么“仁”离我们就越来越近了。由此可见,只有综合散布在各篇中的语录,对“仁”进行整体解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不失偏颇。

3.个性化解读――关注学生个体审美的差异性。阅读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对于同一作品,不同的读者由于认知水平、成长经历、情绪体验等的不同,得出的结论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异,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典作品《论语》历经千年读者的解读,常读常新。台湾学者南怀瑾解读《论语》,他以独特的视角、渊博的学识和幽默的语言带给读者会心的微笑;于丹教授面对亿万观众对《论语》进行了生活化的故事性解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更能迎合普通观众的口味。

作为21世纪的读者,面对圣人留下的这样一座“大宅子”,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目标定位?《论语》选读《前言》部分明确指出,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目标已经明确,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呢?笔者以为,我们不妨做贪婪的“拿来主义者”,一是将学者专家的经典解读拿来,作为学生对照解读的借鉴材料,让学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二是对《论语》文本本身的拿来,当然不是全盘吸收,而是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放开眼光,自己来拿,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并赋予时代与个人的因子,将之改造成新宅子,即做具有独特的个人体验与感悟的个性化解读。

比如,上文提到的“待贾而沽”章节,笔者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在当前的社会,你认为“待贾而沽”是否已经过时了?如果你正面临着择业问题,你会选择“待贾而沽”还是“毛遂自荐”?学生兴趣盎然,课堂上学生各执一方,或引经据典或以事实说话,辩论甚是激烈。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以广阔的发挥空间。阅读的过程不仅重视学生阅读体验的差异性、独特性,还注重学生对文本意义达成的共识:无论是选择“待贾而沽”还是“毛遂自荐,必须具备的一个前提就是具备“真才实学”。

又如,教学“知其不可而为之”时,笔者抛出了一个问题:你对孔子的这一行为如何评价?它引起了怎样的联想? 下面是课堂片段的实录:

生1:明知道是行不通的,为什么还要“呆呆往前冲”呢?这是无谓的浪费资源。从当前追求生活高质量与高效益的角度,我不同意孔老夫子的做法。

生2:面对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对照文中其他隐者,我认为孔子的的行为应该肯定,他的精神值得称道。

生3:如果说前面就是死胡同,你为什么不绕道而行呢?孔子真的很固执也很迂腐。

生4:“知其不可”应该是一种“主观的意识”而不是“客观的存在”,没有去反复的尝试,又怎么得知一定行不通呢?是否有可能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况呢?

生5:我听于丹教授讲了一个故事:说日本有一位茶师根本一点武功都不懂,却以内心的勇敢战胜了武功高强的武士。看来,这世上没有“不可能”,只要你内心足够坚强。

生6:我想起了一句话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人需要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和勇气,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人人都学长沮、桀溺,个个都隐居山林,那社会还谈何进步?

课堂的气氛异常热烈,处于思维的兴奋点上,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他们的表现大大超出课前预想。课后的反思使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其实,很多时候,课堂上缺少的并不是学生的灵气与睿智,而是缺少老师的引导启发,缺少老师对学生“表达欲望”的调动。

南怀瑾语录范文2

王小波,汉族。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黑铁时代》等。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我现在四十多岁了,师长还健在,所以依然是晚生。当年读研究生时,老师对我说,你国学底子不行,我就发了一回愤,从《四书》到二程、朱子乱看了一通。我读书是从小说读起,然后读四书;做人是从知青做起,然后做学生。这样的次序想来是有问题的。虽然如此,看古书时还是有一些古怪的感慨,值得敝帚自珍。读完了《论语》闭目细思,觉得孔子经常一本正经地说些大实话,是个挺可爱的老天真。他自己那几个学生老挂在嘴上,说这个能干啥,那个能干啥,像老太太数落孙子一样,很亲切。老先生有时候也鬼头鬼脑,那就是“子见南子”那一回。出来以后就大呼小叫,一口咬定自己没“犯色”。总的来说,我喜欢他,要是生在春秋,一定上他那里念书,因为那儿有一种“匹克威克俱乐部”的气氛。至于他的见解,也就一般,没有什么特别让人佩服的地方。至于他特别强调的礼,我以为和“文化革命”里搞的那些仪式差不多,什么早请示晚汇报,我都经历过,没什么大意思。对于幼稚的人也许必不可少,但对有文化的成年人就是一种负担。不过,我上孔老夫子的学,就是奔那种气氛而去,不想在那里长什么学问。

《孟子》我也看过了,觉得孟子甚偏执,表面上体面,其实心底有股邪火。比方说,他提到墨子、杨朱,“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如此立论,已然不是一个绅士的作为。至于他的思想,我一点都不赞成。有论家说他思维缜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基本的方法是推己及人,有时候及不了人,就说人家是禽兽、小人;这股凶巴巴恶狠狠的劲头实在不讨人喜欢。至于说到修辞,我承认他是一把好手,别的方面就没什么。我一点都不喜欢他,如果生在春秋,见了面也不和他握手。我就这么读过了孔、孟,用我老师的话来说,就如“春风过驴耳”。我的这些感慨也只是招得老师生气,所以我是晚生。

假如有人说,我如此立论,是崇洋,缺少民族感情,这是我不能承认的。但我承认自己很佩服法拉第,因为给我两个线圈一根铁棍子,让我去发现电磁感应,我是发现不出来的。牛顿、莱布尼兹,特别是爱因斯坦,你都不能不佩服,因为人家想出的东西完全在你的能力之外。这些人有一种惊世骇俗的思索能力,为孔孟所无。按照现代的标准,孔孟所言的“仁义”啦,“中庸”啦,虽然是些好话,但似乎都用不着特殊的思维能力就能想出来,琢磨得过了分,还有点肉麻。这方面有一个例子:记不清二程里哪一程,有一次盯着刚出壳的鸭雏使劲看。别人问他看什么,他说,看到毛茸茸的鸭雏,才体会到圣人所说“仁”的真意。这个想法里有让人感动的地方,不过仔细一体会,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在内。毛茸茸的鸭子虽然好看,但再怎么看也是只鸭子。再说,圣人提出了“仁”,还得让后人看鸭子才能明白,起码是辞不达意。我虽然这样想,但不缺少民族感情。因为我虽然不佩服孔孟,但佩服古代中国的劳动人民。劳动人民发明了做豆腐,这是我想象不出来的。

我还看过朱熹的书,因为本科是学理工的,对他“格物”的论述看得特别的仔细。朱子用阴阳五行就可以格尽天下万物。虽然阴阳五行包罗万象,是民族的宝贵遗产,我还是以为多少有点失之于简单。举例来说,朱子说,往井底下一看,就能看到一团森森的白气。他老人家解释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此乃太极图之象),井底至阴之地,有一团阳气,也属正常。我相信,你往井里一看,不光能看到一团白气,还能看到一个人头,那就是你本人(我对这一点很有把握,认为不必做实验了)。不知为什么,这一点他没有提到。可能观察得不仔细,也可能是视而不见。对学者来说,这是不可原谅的。还有可能是井太深,但我不相信宋朝就没有浅一点的井。用阴阳学说来解释这个现象不大可能,也许一定要用到几何光学。虽然要求朱子一下推出整个光学体系是不应该的,那东西太过复杂,往那个方向跨一步也好。但他根本就不肯跨。假如说,朱子是哲学家、伦理学家,不能用自然科学家的标准来要求,我倒是同意的。可怪的是,咱们国家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出不了自然科学家。

现在可以说,孔孟程朱我都读过了。虽然没有很钻进去,但我也怕钻进去就爬不出来。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说,这点东西太少了,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我们知道,旧时的读书人都能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随便点出两个字就能知道它在书中什么地方。这种钻研精神虽然可佩,这种做法却十足是神经病。显然,会背诵爱因斯坦原著,成不了物理学家;因为真正的学问不在字句上,而在于思想。就算文科有点特殊性,需要背诵,也到不了这个程度。因为“”里我也背过语录,所以以为,这个调调我也懂一一说是诵经念咒,并不过分。

二战期间,有一位美国将军深入敌后,不幸被敌人堵在了地窖里,敌人在头上翻箱倒柜,他的一位随行人员却咳嗽起来。将军给了随从一块口香糖让他嚼,以此来压制咳嗽。但是该随从嚼了一会儿,又伸手来要,理由是:这一块太没味道。将军说:没味道不奇怪,我给你之前已经嚼了两个钟头了!我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四书五经再好,也不能几千年地念;正如口香糖再好吃,也不能换着人地嚼。当然,我没有这样地念过四书,不知道其中的好处。有人说,现代的科学、文化,林林总总,尽在儒家的典籍之中,只要你认真钻研。这我倒是相信的,我还相信那块口香糖再嚼下去,还能嚼出牛肉干的味道,只要你不断地嚼。我个人认为,我们民族最重大的文化传统,不是孔孟程朱,而是这种钻研精神。过去钻研四书五经,现在钻研《红楼梦》。我承认,我们晚生一辈在这方面差得很远,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四书也好,《红楼梦》也罢,本来只是几本书,却硬要把整个大千世界都塞在其中。我相信世界不会因此得益,而是因此受害。

任何一门学问,即便内容有限而且已经不值得钻研,但你把它钻得极深极透,就可以挟之以自重,换言之,让大家都佩服你;此后假如再有一人想挟这门学问以自重,就必须钻得更深更透。此种学问被无数的人这样钻过,会成个什么样子,实在难以想象。那些钻进去的人会成个什么样子,更是难以想象。古宅闹鬼,树老成精,一门学问最后可能变成一种妖怪。就说国学吧,有人说它无所不包,到今天还能拯救世界,虽然我很乐意相信,但还是将信将疑。

南怀瑾大师为什么要推动儿童读经运动?这首先基于他对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出现断层的深刻危机感。无论是在著作中、讲堂上,还是在与学生或友人的言谈中,南老师都表达了对民族文化发展命运的深切关怀。他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亡掉了。这就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我们只要看看犹太人就知道。自摩西出埃及,到现在二、三千年来,犹太人在世界上始终是第一等人。在几千年以后的现在又重新建国。犹太人几千年来的教育,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始终保存他自己的文化。可是世界上的人忽视了这一点,尤其我们中国人更不注意。

南老师无限感慨地说: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如今却像个乞丐一样,向西方讨文化的饭吃。”这是因为中国历史进入近代后,经济、科技和军事等许多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国家,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负和侵略。一些知识分子寻找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结果把账算到了文化传统的头上。他们以为是旧的文化、特别是孔子的儒家学说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拖累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尤其是“五四”运动时的一班人,为了使中国走向现代化,提出打倒“孔家店”,旧文化。可是,他们分不清什么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经过几千年考验积累起来的精华,什么是后来人穿凿附会、肆意曲解,加进去的糟粕,结果就把精华与糟粕一起抛弃,就像倒洗澡水把小孩一起倒掉了。旧文化了,新的中国文化是什么,并没有建立起来,就这样把中国文化传统拦腰砍断。

他们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教育,提倡接受新的教育。传统教育以人格的养成为贯彻始终的精神。新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于开启国民知识和普及教育的效果,的确迥非前代可比,但知识并非就是学问。人格的养成和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并非有了知识就能成功。我们现在的教育大体上都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并没有真正顾及到国家民族承先启后的百年大计。现在的教科书变得只学语言,没有文化。小孩子上学读的是“小猫叫,小狗跳,猫叫狗跳好热闹”,没有任何文化内涵。这种教育方法一直沿用到现在,造成的流弊与祸害是很大的。这一代的中国人变得没有文化根基,文化断层很严重。

南老师多次意味深长地说: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凝聚力,始终像一盘散沙。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创造力,只会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模仿。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其实,中国经过几千年考验形成的文化如果丢弃,绝对是人类的巨大损失。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对人类进步都有巨大的积极意义。现在,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已出现很多社会病。这些社会问题依靠西方文化本身已很难克服。很多有识之士反而从中国传统文化、从东方文明中寻找解决的办法。而我们中国人反而妄自菲薄,看不起自己的文化,月亮也是西方的圆,这不是开放,而是浅薄。二、寄希望于儿童,寄希望于未来半个多世纪以来,从大陆到台湾,从美国到香港,南怀瑾大师漂泊天涯,但一直苦心孤诣地为重整中国文化断层在奔走、在呼号。近年来,南老师更强调文化重建要从儿童抓起。他说,“像我们这个年龄层,七、八十岁的人快要死光了,将来要想靠我们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把国家民族文化保存下来是几乎不可能的了。”而从三、四十岁的人,从小就没有打好中国文化的基础,不中不西,不今不古,很难担当复兴民族文化的重任。这一代没有办法了,只有寄希望于儿童,寄希望于未来。趁我们接受过传统文化教育的老一辈还在,极力培养下一代,把中国文化的薪火传下去,使得命如悬丝、不绝如缕的文化传统得以保存,进而发扬光大。南老师经常动情地说:“我是看不到小树成长的那一天了,但我相信,小树是一定会成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