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矿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紫金矿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紫金矿业

紫金矿业范文1

融资性黄金租赁交易性金融负债投资收益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899,以下简称紫金矿业)隶属于贵金属行业,2011年末营业总收入397.64亿元,净利润69.11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26元。据中国黄金协会统计,我国2011年生产黄金360.957吨,其中矿产金301.996吨,紫金矿业2011年度生产黄金86.17吨,其中矿产金28.62吨,占全国矿产金产量的9.48%;全国黄金企业实现利润(含非黄金利润)335.258亿元,紫金矿业实现利润总额92.76亿元,占全国黄金企业实现利润(含非黄金利润)的27.67%,为中国矿产金产量最大、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

据紫金矿业2011年度财务报表显示,公司融资创新实现突破,开辟办理融资性黄金租赁业务和境外发行美元等融资手段,为生产经营提高可靠地、低成本的资金保证。所谓黄金租赁是指公司从银行租入黄金,通过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卖出所租黄金融得资金,到期日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买入相同数量和规格的黄金偿还并支付约定租金,租赁期为33天到1年不等。

据同行业上市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告显示,除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600489)外,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600547)、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002237)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600459)都开展了融资性黄金租赁业务,但其产生的负债的财务处理并不完全相同,核算科目包括短期借款和交易性金融负债。其中,贵研铂业核算科目为短期借款,因融资性黄金租赁产生的短期借款为1748.84万元,占其短期负债的0.3%;恒邦股份核算科目为交易性金融负债,因融资性黄金租赁产生的交易性金融负债为1.85亿元,占其短期负债的3.5%;山东黄金并未披露因融资性黄金租赁产生的负债金额及核算科目;紫金矿业核算科目为交易性金融负债,因融资性黄金租赁产生的交易性金融负债为34.89亿元,占其短期负债的24.44%。由此可见,融资性黄金租赁在贵金属行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紫金矿业年报中声称的开辟性并不存在,但像紫金矿业这样如此大规模地采用此融资手段的现象并不多见。

1紫金矿业融资性黄金租赁业务的发展

2011年10月18日,紫金矿业召开临时董事会(通讯),通过了《关于办理融资性黄金租赁业务的议案》,同意通过有资质的金融机构办理融资性黄金租赁业务,2011年度黄金租赁的额度不超过上海黄金交易所定义的标准黄金10吨,并根据资金需求情况及资金市场动态分批实施,租赁期限不超过1年。

据2011年报显示,紫金矿业因黄金租赁业务所受到的现金为34.89亿元,占其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的22.59%,同期短期借款38.15亿元,占其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的24.70%。融资性黄金租赁和短期借款基本持平,成为紫金矿业筹措短期资金的主要方式之一。

2开展融资性黄金租赁业务的原因

融资性黄金租赁实质是筹措短期资金的方式之一,通过变现租入的黄金资产达到融资目的,其融资成本包括以下几方面:(1)买卖黄金的交易费用;(2)向租入黄金的金融机构支付的租金;(3)为规避黄金租赁业务所产生的黄金价格波动风险,按照未来需偿还的黄金数量、规格和偿还期,签订的黄金远期买入期货合约;(4)黄金价格波动导致的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其中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变动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既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紫金矿业开展融资性黄金租赁业务的原因无非是这种融资方式的成本低于短期借款的融资成本。但公司年报中并未披露融资性黄金租赁的融资成本,因此无法将其与短期借款成本进行比较,只能从以下几方面推测公司开展此业务的原因。

2.1黄金价格下降,融资性黄金租赁成本降低

2011年10月18日,公司临时董事会(通讯)通过了融资性黄金租赁业务议案,据上海黄金交易所行情月报显示,2011年10月起黄金价格呈下降态势。2011年10月-2011年12月,Au(T+D)收盘价分别为350.34元/克、350.69元/克和319.49元/克。融资性黄金业务的开展,使紫金矿业2011年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609.45万元,其中黄金租赁业务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99809亿元,黄金远期买入期货合约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92715亿元。

虽然在资产负债表日反映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并不直接表现为现金流入,但对营业利润带来了正面的影响。若在到期日黄金价格低于融资性黄金租赁业务发生时黄金价格,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负向变动将直接减少公司货币资金的流出。由此可见,预期黄金价格下降的前提下,融资性黄金租赁业务形成的交易性金融负债将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给营业利润带来正面影响或减少货币资金流出,降低融资成本。

2.2融资性黄金租赁偿还压力较小,融资更灵活

据临时董事会公告和2011年度财务报告,在租赁期内,公司拥有租入黄金的控制权和使用权,到期日以相同数量和规格的黄金偿还并支付实现约定的租金。因此,公司可以根据资金需求情况和资金市场动态分批实施,在出售黄金和短期借款两种融资方式间进行权衡,选择有利时机出售黄金融得资金,以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灵活度。

另一方面,开展融资性黄金租赁业务形成的交易性金融负债偿还压力较短期借款小。融资性黄金租赁业务以偿还相同数量和规格的黄金并支付租金的清偿方式,大部分采用实物资产而不是货币资产清偿。到期日公司既可以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买入相同数量和规格的黄金,也可以通过存货生产相同数量和规格的黄金,还可以两者结合清偿负债。2005年以来,紫金矿业存货一直处于增长状态,2011年下半年以后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截至2011年末,存货为71.60亿元,到2012年一季度末达到83.28亿元。由此可见,融资性黄金租赁带来的偿债压力小于短期借款。

2.3筹措生产经营资金,缓解短期借款压力

紫金矿业在境内借入外币资金、人民币资金或境外借入人民币资金时采用质押借款方式,其中大部分为存单质押贷款,对公司货币资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2011年末,紫金矿业以金额为人民币3.62亿元的银行定期存单作为质押,向中国银行龙岩分行借款人民币3.60亿元;子公司金艺铜业以金额为人民币2.06亿元的定期存单向中国银行东京支行借款人民币3.00亿元。

另一方面,短期借款成本上升。2009年,公司短期借款利率为1.03%-5.47%;2010年利率为2.29%-6.39%;2011年短期借款利率进一步上升,为2.9%-7.54%。对货币资金需求的增加和短期借款成本的上升,使公司短期借款偿债压力增大。因此,公司可能采取融资性黄金租赁业务来缓解短期借款压力。紫金矿业2008-2010年短期借款呈上升趋势,2011年融资性黄金租赁业务开展后,短期借款有所减少,为38.15亿元。

3融资性黄金租赁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上面的分析表明,融资性黄金租赁可以在黄金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实际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交易性金融负债和短期借款不同的账务处理,融资性黄金租赁还可能造成财务费用下降,融资成本被再一次降低,但这并不是实际降低融资成本,只是账务处理带来的假象。虽然融资性黄金租赁实质上也是一种短期借款,但交易性金融负债和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并不相同。前者计提应付利息时,借记“投资收益”,贷记“应付利息”,而后者计提应付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应付利息”。紫金矿业财务费用已由2005年的654.28万元上升至2011年的4.96亿元,上升了7486.92%,其中2010年财务费用同比上升了328.48%,2011年财务费用同比上升了160.19%。若融资性黄金租赁业务产生的34.89亿元资金采用短期借款,利率以3%计,产生的财务费用接近1.05亿元,2011年财务费用将高达6.01亿元,同比上升了214.70%。

开展融资性黄金租赁业务后,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利息被计入投资收益。利息的账务处理虽对公司营业利润不产生直接影响,但直接降低了财务费用。在公司借款金额增加而同期财务费用降低或增速变缓时,可能会给市场造成公司融资成本下降的假象。

4结论

交易性金融负债的财务处理比短期借款复杂,涉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两个损益类账户,对企业营业利润的影响也更复杂。

紫金矿业范文2

尽管紫金矿业的黄金资源储量排名第一,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也远强于中金黄金和山东黄金,但大股东手中并无现成可注入的黄金资源,而且估值偏高。尤其上市初每股面值仅0.1元的超低价格和高达100倍的收益,也是“大小非”急于套现的重要诱因。

资料显示,公司大股东陈发树及其控股的新华都实业截至目前已减持紫金矿业股份套现超52亿元。尽管陈发树并不是紫金矿业直接管理者,但作为自然人第一大股东,在董事会有一定话语权,据了解,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不少战略决策大事都找陈发树商量。因此其减持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紫金矿业战略布局。

如果说陈发树减持并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管理层抛弃公司,那么陈景河和其他高管的减持还是让投资者看到高管的“不厚道”。陈景河去年上半年就套现2.52亿元,并将其中的2100万股以9.15元/股的价格售给了10位高管,这10名受让对象此前均未持有过紫金矿业股份,且在公司身居要职,因此此类变相股权激励被看作分散套现。

一个典型的事例是,这10位高管中的监事郑锦兴,刚以9.15元受让了陈景河100万股股份后,6月17日便向紫金矿业递交了辞职报告,并获得批准。

大股东及高管疯狂减持紫金矿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超高收益的驱使。一般上市公司若股价涨至10元,“大小非”们获得的收益便是10倍,但同样10元的股价,对紫金矿业的限售股东来说,收益却是100倍!

原因是紫金矿业上市之初每股面值仅0.1元,正是这一特例,使得紫金矿业成为其限售股东们一座特别富有的金矿。高达100倍收益率,使各方股东似乎就再也无法耐心继续等下去了。“股东的投入获得了足够大的、超额的回报,那么选择减持也就合乎逻辑了。”公司一名高管表示。

紫金被大股东减持的另一原因与其行业有关。作为一只黄金股,黄金价格1000美元每盎司的价格,人们对黄金股追捧同时对黄金价格的意见也有分歧,公司股东也存在一定分岐,大股东对于黄金价格前景判断上的分歧,也体现在是否选择抛售上。

第三个原因是尽管紫金的黄金资源储量、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强于同行中金黄金和山东黄金,但大股东手中并无现成可注入的黄金资源,相比之下,央企中金黄金的控股股东中国黄金集团一直在给上市公司注入矿山资产,其未注入保有黄金储备约720吨,若全部注入,中金黄金储量超过紫金。山东黄金的母公司山东黄金集团也不断向其注入矿山资产。目前山东黄金集团尚未注入上市公司的保有黄金储备约500~600吨,是其已上市黄金资产的3倍多。

紫金矿业范文3

关键词:尾矿渣;河流底泥;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引言

2010年9月在广东茂名登陆的“凡比亚”台风给当地带来了强降雨,致使位于茂名信宜东部的紫金矿业银岩锡矿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大量含有重金属的尾矿渣被暴雨冲刷进入尾矿坝下游的黄华河流域。含重金属的尾矿渣进入黄华河水体后,重金属会沉积进入河流底泥,随后可能再发生解吸等迁移转化活动。多数重金属具有毒性,进入河流之后在水体、底泥以及水生生物之间发生迁移转化,可能会逐步危害整个河流生态系统[1-2]。河流底泥是河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底质,为此,在溃坝事故后开展黄华河流域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影响后评估是有必要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该研究主要根据尾矿渣进入的黄华河流域范围内水系特点来设置河流底泥样品采样点(见表1),其中W1是背景参照点。分别于2011年3月、7月和12月各进行一期样品采集。

表1 采样点设置情况

1.2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河流底泥样品的监测项目主要为铜、铅、锌、锰、砷、钼。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采集、保存样品;采用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砷含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铅、锌含量,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锰含量,采用催化极谱法测定钼含量。

1.3 评估方法

河流底泥环境评估方法包括污染负荷指数法[3]、沉积物富集系数法[4]、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5-6]等。该研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河流底泥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瑞典学者Hakanson[5-6]为了评价水体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提出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该方法从重金属的生物毒性角度出发,不仅反映了水体沉积物中单一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而且可以反映出多种污染物对环境的综合影响。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的计算公式如下:

将计算得到重金属潜在风险系数和多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应表3划分各个监测断面的底泥环境生态危害程度。

表3 生态危害程度级别划分

2 结果与分析

样品评估结果见图1和图2。大部分断面河流底泥重金属元素的生态危害程度为轻微,铜和钼在个别断面的生态危害程度出现了“中等”和“强”的情况。12月份的潜在风险系数评估结果显示,铜在W2和W5处依然有一定的生态危害,而钼在各断面的生态危害程度大幅降低。

生态风险指数是多金属元素生态危害的综合评价,3月份和12月份的结果比较,W3和W4处河流底泥的生态风险指数有降低的趋势,但在W5处有上升的趋势,说明溃坝点剩余的尾矿渣和在W5处淤积的泥沙对环境仍有较高的生态风险,下游各断面的生态风险指数较小。7月份的结果较为特别,估计是由于当地正值雨季,溃坝附近水土流失相对严重,雨水冲刷两岸,使得两岸泥沙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沉积在河底,掩盖了尾矿渣。

3 结束语

从时间上看,黄华河流域的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整体上呈减弱的趋势,但重金属元素间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如铜和铅的污染有加重趋势,铅在W2和W5处的污染加重趋势尤为突出。7月是信宜的雨季,降雨导致河流较为浑浊,水中悬浮物增多,而重金属主要是吸附在悬浮物上迁移,因此,雨季湍急的河流加强了重金属向下游迁移的能力,这虽然可以减弱上游局部地方的重金属污染,但也扩大的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范围,导致了下游(W6-W9)在雨季出现了重金属污染加重的情况。

从空间上看,河流底泥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W2-W5(溃坝点至何家寨)段,下游尚未受到严重污染,但重金属随河流向下游迁移的趋势明显,因此,应及早加强上游河段底泥环境的重金属修复措施,防止其向下游迁移,不然,最终会出现全流域“均摊污染物”而使得流域河流底泥环境重金属污染减弱的情况。此外,W2和W5处河流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相对严重,铜、铅和砷等对环境危害较大的重金属也在这两处出现了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

参考文献

[1]苏斌,傅开道,钟荣华,等.澜沧江-湄公河干流底沙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化及污染评价[J].山地学报,2011,29(6):660-667.

[2]雷鸣,秦普丰,铁柏清.湖南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与分析[J].环境管理,2010,2:62-65.

[3]徐争启,倪师军,张成江,等.应用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攀枝花地区金沙江水系沉积物中的重金属[J].四川环境,2004,23(3):64-67.

[4]王国平,刘景双,汤洁.无尾河下游湿地重金属污染评价[J].农村生态环境,2004,20(2):50-54.

紫金矿业范文4

[关键词] 广西财经学院;大学生;金融投资;金融专业

[作者简介] 聂勇,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副教授,博士,广西 南宁,530003;黄秋惠,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广西 南宁,530003;陆艳莎,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广西 南宁,530003;李灿恒,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广西 南宁,530003;李维婷,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广西 南宁,530003;苏 博,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广西 南宁,530003;覃燕媚,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广西 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 F83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11-0024-0004

一、前 言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大学生投资和消费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金融投资活动中,金融专业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的金融投资行为应该更加引起我们的关注。因此,全面了解大学生投资状况,提倡健康合理的投资观,对大学生养成良好投资习惯和树立正确价值观有着深远意义。本次调查中,课题组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对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学生发放问卷360份,收回352份,回收率达97.7%。

二、金融投资现状分析

(一)有无金融投资经验

调研显示,该院学生有无金融投资经验比例分别为29%和71%。各年级学生有金融投资经验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为30%、15%、23%、41%,无金融投资经验比例分别为70%、74%、77%、53%。结果表明,各年级无金融投资经验学生比例均高于有金融投资经验学生比例,并且大二年级学生有无金融投资经验学生结构占比差异最大,大四年级学生差异最小。

(二)有金融投资经验学生金融投资资金来源情况

“父母支持赞助”和“积攒零用钱”是该院学生进行金融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其次是“打工赚来的钱”和“金融投资赚来的钱”,较少部分学生依赖“奖学金”和“借款等其他方式”(见图1)。从图1来看,大一学生金融投资资金主要来自父母,采用借款等方式较少;大二学生对各种资金来源途径期望都比较高,但该阶段的学生几乎没有通过借款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投资需求;大三学生对各种资金来源途径期望差异明显;大四学生主要资金来源途径较集中于父母、自攒和打工,这跟该阶段学生面临就业形势等有相关性;“父母支持赞助”和“积攒零用钱”两种资金来源途径在各个年级表现差异不是很明显,其他四种资金来源途径差异较明显。

(三)如果进行金融投资,有关金融投资工具选择情况

该院学生对金融投资方式的选择与其专业所学课程内容安排先后和深浅度有关,主要以储蓄、债券、股票、基金、保险、理财产品、期货、黄金等投资工具为主,但对于信托、外汇等投资工具,由于学生进入该市场的局限性和自身经济能力等问题,对其选择学生比例相对小(见图2)。

年级越高,对专业知识学习就越深入,其对金融投资方式的选择就越向所学专业领域靠拢。从大一到大四,选择储蓄投资方式的学生比例逐渐减小,而选择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理财产品、期货、黄金等投资方式的学生比例逐渐增加,说明了金融专业大学生会根据自身条件的不断成熟而拓宽其金融投资工具。

三、影响大学生金融投资行为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选择金融投资工具的因素分析

1.金融投资工具本身的特性

调研显示,影响该院学生金融投资的因素主要是本金安全和收益等,交易门槛和手续费等对其金融投资行为影响也比较突出。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对保本的硬性需求程度越降低,相反更注重风险与收益的权衡,而既想保本又希望利用较低风险实现基本收益的学生比例在各年级表现几乎无差异化,但风险因素在大二阶段表现得较敏感。

2.投资理念

调研显示,该院学生稳健型、保守型、风险偏好型、风险中性型投资者所占比重分别为52%、18%、16%和14%。越往高年级,保守型投资者所占比重逐渐减少,稳健型投资者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大一阶段,风险中性型与风险偏好型所占比重持平;大二阶段,有一部分风险偏好型投资者过渡为风险中性型投资者;大三阶段,一部分风险中性型投资者转变成了风险偏好型投资;大四阶段,风险中性型和偏好型投资者所占比重达到持平。表明其投资理念随着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等而做出改变。

3.金融投资心理诉求

该院有28%的学生以实现本金收益最大化为目的,46%的学生以不亏本为前提,26%的学生以获取投资经验为首选因素,这部分学生普遍认为,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他们还没有毕业前事先体验自己毕业后的投资生活,比别人更早获得其中的经验。但是,大部分学生把金融投资当作赚钱的途径,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影响大学生金融投资决策与业绩的因素分析

调研显示,该院有6%的学生期望投资年报酬率为2%~6%,34%的学生期望年报酬率为6%~10%之间,29%的学生期望年报酬率为10%~13%,20%的学生表明其期望年报酬率为13%以上,只有11%的学生表示不明确其金融投资年报酬率(见图3)。

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其金融知识面越宽广,金融投资技能也越高,因此对金融投资期望年报酬率越趋明确。

(三)影响金融投资结果因素分析

影响该院学生金融投资决策和业绩的主要因素是投资经验和知识的不足,其次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环境,但受幕后交易和虚假信息等因素影响较少。调研结果反映出金融类专业学生能比较理性看待自身金融投资决策和业绩与自己内在因素息息相关,但对国家政策、市场信息、交易规则等方面的了解欠缺主动性。调查数据表明投资经验和知识不足一直是制约该院学生金融投资的主要因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幕后交易、市场环境等因素对大一、大二学生表现得不是很敏感,但对大三和大四学生影响则比较突出,反映了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学生对金融投资市场信息了解的主动性与程度会加深。

(四)投资计划分析

该院43%的学生表示未来投资计划主要视工作情况而定,明确将增加投资的学生有32%,表示“维持现状”、“减少投资”和“逐步撤出”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6%、5%和4%。从大一到大四,表示“增加投资”和“逐步撤出”的学生比例逐渐增大,在这个过程中,达到预期收益的学生不断增加投资,达不到自己预期收益的学生则减少投资;表示“维持现状”、“视工作情况而定”和“减少投资”的学生比例逐渐减小。表明金融专业学生随投资经验的成熟而不断增加投资,部分学生则根据自身情况而逐步撤出,说明金融专业学生进行金融投资决策随年级的增长而逐渐理性化。

四、大学生金融投资实践中存在问题

(一)金融投资风险认识能力不高

该院53%的学生将炒股作为金融投资的首选工具。作为学生,即使是本专业类学生,其主观意识仍不够成熟健全,客观方面资力经验不足。他们凭借自身一些专业知识及高昂的热情和充分的自信欣然跃入市场,他们的资金来源多由父母支持,他们金融投资决策受羊群效应、个人偏好、专业推动、满足欲望等因素影响,并且期望投资年报酬率高。因此,他们倾向于选择高风险投资工具,甚至不惜采取借款、拖交学费等方式满足其投资需求。投资失败的结果不仅给学习生活造成一些负面影响,还会滋生不良思想等。

(二)金融投资行为缺乏理性

74%的学生明确其进行金融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赢利,这样的投资观念容易使他们形成投机的心理,时刻让投资市场的变动左右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只有少数表明赚钱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可以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实践化,并获取一定的金融投资经验。为了追逐利益,40%的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自身金融投资结果,认为导致自己投资失败的不是自身专业技能不足、投资心理素质欠佳等因素,而是受政策、市场等因素的不利影响。投资失败的学生容易促其产生赌博的心理,投资成功的学生则容易表现出自大的心理。

(三)对自身权益相关信息了解的主动性不强

22%的学生表示,如果金融投资过程遇到权益受损则不会进行维权,42%的学生表示对与维权相关信息完全不了解。从一定程度上讲,即使金融专业学生,也并非能充分利用自身对该市场的基本了解进行自我权益的维护,甚至有部分学生采取默许的态度。这种被动式维权表现不利于学生自我观念的发展。

(四)学校、培训机构有关金融投资的指导更多停留在理论上

30%的学生表示,学校、培训机构等开展的一些与金融投资有关的讲座,更多地是停留在金融投资理论层面上,对于金融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真正的心理诉求是提高金融投资技能和实践能力。

五、相关政策性建议

(一)以学业为主,强化自身专业知识

金融类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厚实的专业基础,注重培养经济意识,提高理财能力,合理调配学习和参与投资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金融投资大厦的根基。

(二)培养理性的金融投资思维

金融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制定理性金融投资计划的能力,在掌握金融投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主动了解各种金融产品,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注重自身投资技巧、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虚心求教于经验丰富、投资技能高的投资者,逐步培养主动的投资意识,确立理性的金融投资理念。

(三)提高自身获取投资资金的能力

调查发现,67%的学生金融投资资金来源于父母的资助,但大学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双休日和寒暑假求职、社会兼职等方法进行资金积累,在提高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减轻父母的负担。

(四)积极参加学校、培训机构等开展的有关讲座与活动

通过参加学校、培训机构等开展的有关讲座与活动,实现金融投资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培养正确的投资理念,提高风险意识、避险能力。在拓展自身金融投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金融投资能力,减轻金融投资带来的负面效应。

(五)主动了解与金融投资有关的市场信息

作为金融类专业学生,应该养成时刻关注财经时事的习惯,提高对影响金融投资市场变动相关信息的嗅觉力。例如,提高自身对国家经济政策、市场竞争环境与幕后交易、市场虚假信息等因素的分析辨别能力,有助于提高自身金融投资的决策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斌,郭迎欣,李晖.大学生投资倾向及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0,(6).

[2]刘靓.对大学生炒股的理性分析[J].新财经(理论版),2010,(4).

[3]谢楠,陈鑫,牟昕盼,刘思伟.当代大学生投资意识及行为分析——以北京高校在校大学生为例[J].现代商业,2010,(12).

紫金矿业范文5

摘 要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发展,煤矿企业必须要建立起完善而有效地资金管控机制,创新资金管理理念,促进企业资金管控结构的不断优化,最大化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煤矿企业的资金管理活动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从而实现我国煤矿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

关键词 资源型的企业 煤矿企业 资金管理 结算手续

一、绪言

作为资源型的企业,受包括行业特点在内的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煤矿企业在长时期以来一直都实行的是粗放式的管理。管理者并不太重视对资金的有效控制,资金的使用效率非常的低下,也出现了大量的浪费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下的市场环境,所以,作为企业主来讲,在当下必须要认识到对资金加强管理的重要性,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不断的加强资金的管理和控制,控制资金的有效流动,从而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资金管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较为分散,利用率比较低

随着重工业的蓬勃发展,煤炭企业也呈现出了令人欣喜的发展态势,但是企业的内部资金却因为长期的结构扩张显现出了过高的分散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对资金的管理缺乏有效性,大多数仅仅只是靠一张贴在墙上的毫无约束力的制度去管理,真实的管理状况比较失控;其次是投资过程中显现出了过大的随意性,并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考察,仅仅只是注重于上新项目,但失误投资的比率也大幅增长,本来就局促的资金状况更是雪上加霜;最后一种情况是资金的沉积比较严重,对库存的占用率高,对流动资金的占用率也比较高,资金周转艰难,煤炭企业的贷款信誉也不断下滑。

2.缺乏准确地流量预算,大量的错误信息影响决策

虽然很多煤矿企业也实行了全面化的预算管理,但是由于最为基本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资金预算的编制非常的粗糙,而且缺乏强硬的执行力,很多企业集团的财务工作者对于资金预算根本没有加以重视。从另一个层面来讲,集团公司缺乏完整且一致的资金调控计划,银行与企业系统之间也缺乏科学有效的对接,相关的资金信息传递过程收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不畅通。与此同时,各个下属的分公司为了各自的利益,甚至不愿意将准确有效的信息提供给集团公司,人为地阻碍信息的正常流动,从而造成信息出现严重的不对称和不集中,在这种态势之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根本没有办法实现对资金的有效管控和决策。

3.企业资金管理过程缺乏信息化辅助手段

当下,绝大多数的煤矿企业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信息化系统,但是这样先进的系统由于受固有观念的影响并未完全的进入资金管理领域,煤矿企业的资金信息化管理时至今日也没有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平台供各个分公司开展交流活动,二手这种情况影响,各个分公司往往不能及时有效的共享相关的信息,煤矿企业的资金信息化管理程度非常的低下,这种信息化管理手段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企业信息传递的渠道受阻,相关的数据和结算信息没有办法高效的集合起来,使煤炭集团的资金管理大多数情况下处于一种静止和事后的状态之下,而企业的相关决策者也没有办法及时的掌握企业经营的有效信息,这对企业加强对资金的有效控制与管理,是一种极大地阻碍。[1]

三、完善煤矿企业资金管理控制的策略

1.加强资金管理的有效性

就目前情况来看的话,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一般情况下可分为四种,分别是以报账为中心的模式、以结算为中心的模式、内部银行的模式和财务公司的模式。譬如说有的矿业集团建立了自己的资金结算中心,下属分公司、子公司在资金结算中心设有内部结算账户,收支都通过资金结算中心来进行。这种先进的资金管理模式通过对集团公司的资金进行统一化的管理,从而提高了资金的运转效率。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煤炭企业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加强资金管理的有效性,杜绝资金过度分散的状况发生。

2.必须要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从而加强对资金流向的监督

煤矿企业想要将现金的流量管理贯穿到企业生产以及管理的各个有效环节,就必须要重视在资金流通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风险,也要对现金流量的出入关口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对资金的筹集、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流通都要进行科学的监督与把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煤矿企业下属的各个分公司各自经营的具体状况并不一致,所以在决策过程中,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搞一刀切的模式,从而最大范围的增加资金的投资效益。[2]

3.实行全面化的预算管理

随着外部经济形势的日趋严峻,企业的生产成本压力也在同步扩大,在这种态势之下,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强化对资金的有效管理,科学有效的安排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实行全面的预算管控措施,特别是针对先进的具体流动,要辅助以严格有效的管控体系来完成。具体来讲,首先我们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覆盖面广的现金预算体制;其次,每月、每季度都要提供实时的现金流预估机制,在这种预估机制下,结合实际情况,对预算太高的部门做出适时地调整;在此要加强对现金流量的有效分析,形成一种科学有效的分析体制,在科学的分析过程中,总结资金流动的各种规律,从而提高煤矿企业的资金的利用效率;最后,依托财务公司的结算中心与金融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在企业内部建立起集团资金的集中管控,将各个分公司的资金进行有效的整合,优化资金使用过程,从而帮助子公司开展对外融资。

四、加强对企业资金流通的监控,保证资金的安全

1.引进“会计委派制”,加强资金控制

在对集团财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识到的一点是,由于各个公司成立的背景并不一致,而长久以来使用的管理模式也不相同,特别是作为财务管理这一环节来讲,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为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将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和财务管理积极经验有效的移植到各个分公司,我们应该培养和寻找一批对煤矿企业集团文化和理念持认同态度的财务管理人员来担任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从而辅助子公司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在管理过程中,还可以完成对子公司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影响。[3]

2.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事前和事中控制环节

企业的内部控制事实上是一个贯穿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较为完整的流程,作为煤矿企业来讲,应该结合自身的企业发展具体状况,对有榜样意义的各种先进的企业内控制度进行完整的分析,然后成功的将其本土化,移植在本集团的管理活动之中,从而制定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控制模式。在具体的控制活动中,应该告别以往只注重事后监督的弊病,将监督的关口向前移,投入精力专注于对事前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对事中进行控制上,从而保障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能有序的进行。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必须根据企业的具体发展状态,不断地调整相关的规章制度,与时俱进的开展管理与控制活动,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

五、结语

作为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管理活动,对资金的有效管理,包括资金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制度,必须要随着企业内部运营状态的切换做出适时地调整。作为煤矿企业来讲,必须要建立起完善而有效地资金管控机制,创新理念,促进企业资金管控结构的逐步优化,最大化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煤矿企业的资金管理活动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最终实现我国煤矿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义国.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下的省级电信企业资金管理研究.天津大学学报.2011(8).

紫金矿业范文6

作者:王海英 单位: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监督不力,缺乏对财务事项的严格监控目前不少企业中,所有者对企业、母公司对子公司、公司管理层对各资金运动环节普遍存在着监控不力的问题,许多企业尽管设置了一些监督职能,也制定了相应的监督制度,但因种种原因,并未产生实质性作用。尤其在重大投资等问题上,尚未形成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领导个人意志仍起决定作用,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财务监督流于形式。二、优化企业资金管理的具体途径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合理支出资金资金预算管理体现了企业管理者的经营思想、经营目标和经营决策,它的核心功能在于对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进行全面的整合和规划,从源头开始,沿着资金流的方向,以满足需求为原则,有效配置资源,使企业的生产收支和投资活动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这是企业资金管理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为此,应成立企业最高负责人参加的资金预算管理委员会,领导全员参与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强化筹资管理,平衡企业的资本结构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有很多方面需要资金的筹集,如筹集资本金、偿还债务、调节资本结构、扩大生产规模等。加强筹资管理,要注意合理匹配资金筹措结构,切实做到企业筹资中自有资金与对外融资的结构合理,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有机协调,投入与产出比例匹配,商品变现与偿债时间数量的同步。在筹资过程中,应当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的需要量,在计算各种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基础上,分析各种筹资方式所存在的风险,通过比较各种筹资方式的成本和风险,从而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

加强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合理调度资金,盘活闲置资产,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和收益率资金集中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先进方式,有利于发挥资金整体效益,提高资金利用率,使有限的资金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可设置专门的资金管理结算部门,实行资金的统一筹划,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实现资金的集中、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降低风险。要重视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尽量减少资金闲置,努力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应收账款和存货在流动资金中所占资金比重较大,其循环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流量,为此,企业要着力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缩短资金回笼期限,及时处理呆滞积压物资,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资金的占用。

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监控力度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严格监督、考核企业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强化监督约束机制,确保资金流信息真实的保障。为此,企业应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监督机构,配备专门人员,确立其地位,明确其职能,并健全内部审计监督考核制度,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要加强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执行情况的过程性审计和监督,前移监督关口,变过去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和适时监督,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年度预算,对企业投融资、资金流向、财务状况变动等情况实施全过程的跟踪和监控,定期检查,及时反馈预算执行中的突出问题,并给予纠正和处理。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要围绕资金管理这个主旋律,从企业经济管理内在要求出发,努力提高财务部门的参谋决策能力,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特点的新型资金管理模式,以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