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精彩小游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精彩小游戏范文1
一、游戏活动法
《小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指出: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英语游戏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各种游戏形式,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整个语言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语言训练的行之有效的一种形式。将游戏活动运用于复习课中,避免了死板的读与写,效果也比较明显。在复习课上,笔者经常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复习活动中。
1.游戏。在复习职业类的单词时,笔者采用了“Brain storm”“The first letter”(把单词的首字母给出,如d-driver,f-farmer…让学生来补全整个单词)等方式,以便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
2.动手。在复习水果类单词时,笔者采用了“Draw and colour”的形式,让学生适当地动动手,也给他们一些做“小动作”的机会。这样,学生不仅复习了水果类的单词,还复习了颜色类的单词,可谓“一箭双雕”。
3.竞赛。小学生一般都好胜心强,喜欢表现自己。根据这一特点,在复习课中,笔者多次采用组与组比赛的形式进行看图说单词、猜单词、写单词,抽签唱歌、读书、背诵,回答问题等。这样既全面复习了知识,又充分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同时,竞赛还能增强学生与其他同学的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也会驱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复习,为小组争光。
二、实践操作法
小学生天性喜欢动手,对于自己参与动手的东西,尤其感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求知的愿望,是他们力求认识事物、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意向活动。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兴趣为作用力,上好复习课。例如,在复习5A第九单元Shapes时,笔者就在上课开始时让学生用所学过的形状进行拼图,比比谁的拼图最美,看看他(她)各用了哪些形状。学生很积极地拿笔开始画,有的学生拼成了宫殿,有的拼成了机器人,有的拼成了家电等。然后在汇报中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对形状的单词及句型进行复习巩固,同时在学生拼图过程中补充了几个书本上所没有的形状,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
三、故事表演法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有表现欲,喜欢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的才能。当学生的这个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而推动他们更有信心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创造,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复习课中对于A部分的内容可采用讲故事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才能。这个部分往往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对于这样的内容,可以事先让学生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在小组内合作表演,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改编,然后在课堂上秀一秀各组的口语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及编剧能力。在学完半本书的复习课上,笔者往往会利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对话表演比赛。在比赛前两天笔者会让学生根据需要自由组成4人到6人一组,并且选举一位组长,由组长到笔者这里来抽签表演的主题,如Asking the way,On the farm,Sports day等。然后,由学生自己利用时间进行编写、排练、表演,取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四、中西对比法
学习英语一定要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并在交流中自觉运用,才能使交流达到水融。如在复习6B第七单元A letter to a penfriend时,笔者先让学生根据之前的学习说说中文书信格式及英文书信格式,然后笔者拿出了读书年代和英国笔友的书信,使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了中英文书信的区别。另外,在节日的复习课上,笔者专门利用flas让学生先以视觉直观形式对比西方国家最隆重的节日Christmas和中国最隆重的节日Spring Festival,然后让学生在图片的引导下把所了解的尽量用英语表达出来,同时对比中国人习惯把礼物拿回看,而西方国家习惯当面拆开礼物以示对赠送者的尊重。
五、成果刺激法
精彩小游戏范文2
[关键词]采油厂 成本管理 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石油产业也不断地与世界接轨。但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何才能持续不断的发展,成为石油企业的关键问题。只有通过成本管理减少成本的投入,从而获得最大效益,才能持续发展。
一、采油成本管理的概念
成本是财务工作中的主要工作之一,它是一个经济概念,只要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会有成本的存在。在不同的环境中,成本具有不同的含义,在采油厂中的成本只要是指为了完成采油工作而在采油的过程发生的所有支出项目,包括开采石油的一切经济投入。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对企业进行科学的成本管理,从而实现低成本投入。在采油厂的成本管理就是为了实现采油产品的低成本投入而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系列管理方法。
二、采油厂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采油成本管理目标不明确
采油成本管理目标在采油企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各个管理目标实施管理,从成本水平上可以了解到企业的发展能力。采油厂的成本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是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二是实现成本的补偿功能,使企业可以长时间的维持发展。但是,实现两个目标需要有一定的资金规模和一定的成本管理措施。所以,采油厂一定要明确其成本目标,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实现最大利润。
2.采油成本管理机制
管理者是实现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责任人。成本管理最重要的就是管理者的管理方法,在采油企业中为了实现成本管理的功能,可以在企业的内部实行金字塔的管理模式,设立公司、厂、矿、对、站的内部单位管理,并指定相应的管理人员负责管理。通过责任者的职务能力进行决定成本管理的目标、方式和结果,其决策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往往一个企业的管理责任人的行为就关系到企业的发展。
三、采油厂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
1.研究成本的动因,并采取相应方法
采油厂的采油成本就是发现成本、开发成本和生产成本等,其主要影响因素有资源、设计、生产管理等。石油的资源影响主要是地质条件、原油的特性等;其设计主要是指对开采石油的生产能力的设计,这一条件一定要在技术条件等因素之上,设计决定生产过程中的设计方案、开发手段、生产方式和组织等,从而确定固定资产和员工规模。生产管理就是在开采石油的过程中进行有序的管理活动,对于每一项的成本支出要对应每一项的管理活动,从其开始采油到结束,都要消耗成本,其成本的数额受生产方式和工艺的影响,所以,在开采的过程中要明确其成本动机,从而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减少成本投入。
2.改革成本管理机制
采油企业的管理方式是自上而下的管理,其成本支出可以使原油的产量提高,所以,每个管理人员都希望自己可以支配更多的成本。在采油企业中的成本管理主要是实现最大利润,所以在分配成本时要逐级分解,采用各种形式的预算。完善成本管理机制就是指在各个部门进行权、责的调整,做到权责平等,并在集权和分权中选择一个适当的度,使成本的支配与管理相统一,从而实现成本管理目标。在实际中要减少管理层次,把一些相关的科室合并到一起,对业务的流程进行调整,从而对成本管理进行合理的管理。在采油企业中通过业务的重组,使管理更加精细化和主业化,这是采油企业中实现成本管理必须进行的一项改革。
3.实行激励管理者的方法
人是生产中的重要因素,掌握着企业的兴衰。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使管理者实现生产目标。采油企业可以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从而激励管理者的积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管理机制,一是控制制度,用一些规则、政策、制度等约束管理者的行为,使其正确的看待管理目标,从而与管理目标保持一致;二是实行激励制度,使激励制度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成本目标进行结合,从而引导管理者与成本目标一致。前者的实施要谨防出现失控的现象,不能让管理者的个人利益从权利中获得,可以实行一些处罚措施,从而保证管理上不失控;后者在管理上要让贡献者得到相应的回报,以免激励乏力的现象出现,可以实行利润提成等措施,对于不完成工作的人员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罚,或者是引咎辞职等。在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采油企业要根据社会的形式发展,适时的进行制度改革,从而加强管理。
总结:
总之,采油厂要实现最大经济效益,就要对企业实行成本管理,对石油开采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企业的基本情况适当的采取相应措施,改革和完善成本管理机制,促进管理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减少成本投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荣胜.采油厂实现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探讨[J].大众商务,2009,(08).
精彩小游戏范文3
关键词:机采系统 效率测试 调平衡 低冲次 变频
1 前言
机采井是中石化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主要耗电设备,是采油厂的耗电大户。2010年完成机采系统效率测试503井次,分别为常规测试、节能四新项目对比测试及技改项目对比测试等。根据测试数据统计分析,采油厂平均机采系统效率为32.8%,最高51.65%,最低5.02%,10%以下井21口,效率为10%-20%井84口,效率为20%-30%井293口,效率为30%以上井144口。
前期采油厂经过永磁电机配套变压器改造、机采井优化设计及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机采系统效率已达到胜利油田较高水平,但仍有部分区块由于产能不足,液量低等原因,导致系统效率较低,机采系统仍有很大节能潜力。
2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测试方法
2.1现场测试
目前机采井系统效率测试主要分为电参数测试及示功图测试,两种测试同时进行。其目的主要是测试输入功率及光杆功率,计算地面效率、井下效率及系统效率。
2.2 测试数据采集及分析
测试电参数,测试时间3分钟,测试参数主要有输入功率、功率因数、功率平衡度、电参数曲线图等。以GO2-9-51井为例,见图1-图3。
3 机采系统评价指标及达标情况
机采系统评价指标主要有功率因数、平衡度、系统效率、百米吨液耗电等四项指标,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石油行业机采系统评价指标见表2。
表1 2010年孤东采油厂机采系统测试数据
表2 石油行业机采系统评价指标
由表1、表2可以看出,采油厂机采系统已达到或超过石油行业评价指标。
4 现场应用分析
4.1调平衡试验及分析
针对功率不平衡井进行了调平衡试验,选取了5口抽油机井进行功率平衡度调整,并在调整前后进行了测试(见表3)
表3
机采系统调平衡对比分析表
此次调平衡试验5口井中,有3口井有节电效果,有2口井不节电。
2口井不节能原因:
(1)采用测试数据时间过长,抽油机工作状况发生了改变,平衡调整适用于工作状况稳定的抽油机井。
(2)分析电能参数曲线图可知,由于负功出现在曲柄转角0°及360°,此种抽油机调功率平衡度见效不大,不能有效降低负功,所以节能效果不理想(见图4)
图4 电参数曲线图
4.2 降低冲次,电机中间轴改造实验及分析
对于一些供液不足、动液面低、产能低的抽油机井对启动能力要求高,小功率电机无法正常启动。这种类型的井对冲次要求低,一般在2~3次/分左右就能满足生产要求。如果安装大功率电机,虽然满足了启动要求,但会造成大马拉小车现象,功率因数低,浪费电能。对此采油厂进行了节能技术改造,采用原电机安装中间轴方法,既满足了启动要求,也降低了冲次,改造费用也不高。2010年采油厂挑选60口抽油机进行了中间轴节能技术改造(见表4)。
表4 低效机采井改造前后系统效率测试数据表
安装后中间轴工作状况稳定,由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改造后节能效果较好。冲次降低了1.8次/分后,液量变化不大,不影响正常的原油生产。输入功率下降了2.49kW,单井日节电60kWh。系统效率提高了5.05%,吨液百米耗电下降了0.841kWh/hm·t,综合节电率达29.8%。该项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议今后将对符合条件的抽油机井继续推广应用该项技术改造。
4.3 单井变频改造试验及分析
孤东采油厂有100余口油井间隙出油,该类型的油井,在正常生产时油井液面较高,产液量也大,油井生产负荷也较大。但在间隙期时,油井液面较低,油井不产液,此时抽油机相当于空载,生产负荷极轻,电机功率因数低,抽油机平衡度低,系统效率下降快,此类抽油机电机作负功,无功损耗极大,电能浪费严重。对此,采用了单井变频技术,应用油井变频后,可以实现抽油机的软起动、软停止,能有效地控制电机的运行和保护电机,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该技术能将负功转化后回馈电网,既节约了电能,也不会造成电网的污染。同时还可通过频率调整,实现抽油机生产参数的自动调整,提高抽油的负载率及负载平衡度,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2010年,选取了2口抽油机井进行了改造试验(见表5)。
表5 单井变频节电效果对比测试表
分析测试结果可知,改造后液量变化不大,输入功率下降,功率因数有了明显的提高,综合节电率分别为29.61%和4.93%,节能效果较好。
4.4 电磁调速电机改造及节能效果预测
目前采油厂在用的电磁调速电机有80多台,其主要应用于稠油井、泵深井,目的是为了降低冲次,提高启动力矩。在测试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此类抽油机井输入功率高、功率因数低,致使系统效率不高,属于电机配套不合理。统计82台电磁调速机的测试数据汇总分析,平均输入功率11.55kW,平均功率因数0.44,系统效率只有13.89,对此进行改造将有很大的节能潜力(见表6)。
表6 电磁调速电机统计分析表
为此,经过调研,对此类抽油机井可进行永磁电机的改造,并配套使用中间轴减速器,这样既达到降低冲次、提高启动力矩的目的,也能提高系统效率、节能降耗的目的,改造后节电率将达20%以上。
5.5 永磁电机功率因数问题分析
在测试过程中,部分永磁电机存在功率因数过低的现象。初步分析原因可能是永磁铁退磁引起的,但根据胜利油田关于永磁电机永磁铁退磁试验结果分析,目前在用的永磁电机产品质量可靠,不存在退磁问题。后来分析测试数据得知,永磁电机工作状况主要与工作电压有关,在测试电机中有82台永磁电机功率因数低于0.85,分析其工作电压,普遍存在偏高或偏低现象。技术人员研究后得知,永磁电机对工作电压精度范围要求很高,必须在一定范围内。由于部分井工作状况或线路进行了改变,而电压发生了改变,所以导致永磁电机功率因数低,功耗高,工作状态不稳。因此,在今后的技术管理中要根据测试数据及时调整电压,提高永磁电机效率。如电压仍达不到要求,则应更换新型的永磁电机专用变压器。
5 结束语
提高机采系统效率是一项系统工程,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老油田基础设施改造的力度,对能耗高、制约老油田开发水平提高的站内设施、管网、设备进行调整、更新、改造,应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同时,要通过实施油层改造,补充能量,完善注采关系,提高油井供液能力。
作为能耗大户的机采系统,目前仍有许多节能工作可以做,节能工作仍有很大潜力,只有依托完整真实的测试数据,分析系统的能耗损失,找出节能降耗点,采用先进的节能新技术,才能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达到创建节约型采油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革胜,李成荣,李华君,郭兰梅,李中华; 提高机采系统效率技术 [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5年04期
2、石油工业节能技术 石油工业出版社 俞伯炎等 2000.5
精彩小游戏范文4
关键词:铁矿开采;境界优化;效益分析
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open-pit mining to underground mining smooth transition convergence, to ensure that the mineral rational 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and shorten the infrastructure cycle appropriate to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open-pit mining is very necessary to expand the open pit mining reserves. This article from the open-air expanding sector with the side to help plus steep economic benefit analysis.Keywords: iron ore mining; realm optimization; benefi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概述
某铁矿始建于1987年,1994年二期扩建后,矿山年生产能力为采剥总量500万t,年处理矿石量122万t,生产铁精粉40万t;2008年初进行深部资源勘探,同时选厂进行二次扩产改造,2008~2009年相继完成了碎矿系统中、细碎和筛分工序的扩能改造,2010年完成了采场破碎干选站建设,目前某铁矿采矿生产规模为采剥总量560万t/a,采出矿石量245万t/a,共有456、468、480和492四个生产台阶,矿床已开采至456m水平。截止2010年6月底某铁矿露天开采境界内剩余矿石量1427万t,按采矿245万t/a的生产规模,矿山还可服务5.9年,矿山急需进行露天扩界及转地下的前期工作。
2露天开采境界优化的必要性
截止2010年6月30日某铁矿境内(原设计露天底部396m标高以上)保有矿石量1427万t,若按原设计不扩帮生产(即按原设计开采至396水平后再转入地下开采),则需剥离岩石量1467万t。按回采率90%,废石混入率12%进行计算,露天按原设计开采至396m水平时矿山可采出矿石量1460万t,按245万t/a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矿山还可以服务5.9年。
若扩帮生产(按拟设计开采至372m水平后转入地下开采),截至2010年6月30日,矿山扩东帮后372m水平以上保有矿石量可达2101万t,按回采率90%,废石混入率12%进行计算,仍可采出矿石量2118万t,按245万t/a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矿山还可以服务约8.6年,即优化境界后可延长露天开采年限2.7年。
矿山扩帮后增加矿石量658万t,增加剥离岩石量1738万t,增加的矿石剥采比为2.7t/t,平均剥采比2.6t/t。
3露天开采境界优化
3.1露天开采境界的圈定
―――按照境界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的原则,采用3Dmine软件进行露天开采境界的初步圈定;
―――以3Dmine软件初步圈定的露天开采境界为基础,根据边坡岩体稳定性研究成果及矿山各区段扩界工程实际情况,对扩帮境界进一步进行优化。
3.2经济合理剥采比的确定
该矿山矿体延伸较深,露天转地下开采不可避免。因此采用动态分析法,确定经济合理剥采比时采取如下原则:选厂磨选能力220×104t/a为固定值,因此,采用两种开采方式分别按其贫化率确定采矿规模,确保选矿厂每年获得等量的经破碎、干选后的粗精矿,按磨选单位原矿所获得盈利相等计算经济合理剥采比。
按确保选矿厂每年获得220×104t/a经破碎、干选后的粗精矿计算:地下开采生产规模275×104t/a;经济合理剥采比计算公式为:
式中Nj―――经济合理剥采比,t/t;Cd―――年地下开采成本(包括破碎干选)Cd=275×75=20625万元;CL―――年露天采矿成本(包括破碎干选)CL=244.4×26=6354.4万元;(ALAd)―――年精矿销售收入差额为1697.4万元;
(Bd-BL)―――年安全费用差额为1222.4万元;
(EL-Ed)―――消耗资源造成的差额为416.6万
元。
经计算经济合理剥采比为6.4t/t。
3.3露天扩界最终边坡角的确定
通过进行现场点荷载试验、边坡风化破碎带测试、边坡结构面调查及岩体质量评价及边坡岩体稳定性计算研究,确定某铁矿优化露天开采境界后最终边坡角为52°(原设计为48°)。
依据露天矿工程设计规范(GB50197-94),服务年限10年以上的非工作帮边坡安全系数要求达到1.2~1.3,即使临时性的工作帮边坡安全系数也要求达到1.1。各当前边坡安全系数均大于1.30,达到规范要求,当前边坡稳定性良好。根据以上边坡稳定性研究成果,结合目前矿床开采实际,确定设计某铁矿最终边坡角为52°
3.4根据采场边坡稳定性研究成果对开采境界进行优化
3Dmine露天境界优化软件给出的露天扩帮境界是理想状态下的理论最优解,根据该矿山现有边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设计对计算机优化给出的露天扩帮境界调整如下:
―――露天底标高。3Dmine露天境界优化软件给出的露天底标高为360m,该分层的走向长为360m、宽仅为25~30m,开采工作面非常狭窄。
难以保证在闭坑之前保持较高的生产能力,顺利完成露天开采向地下开采的过渡。因此,确定将露天底标高提高到372m水平。
―――西边帮。西边帮最高点位于4~8勘探线之间,现有边坡最大高度已达167m,边坡角44°~48°。3Dmine露天境界优化软件圈定的理论最优境界,将西边帮外扩了2~15m。
―――南端帮。本次设计南端帮685~420m,标高边坡高度为265m,边坡角52°,虽然偏大,但目前国内大量露天矿山通过边坡研究后将原设计边坡角提高,节省了大量剥离费用,建议矿山委托有资质的研究单位对该矿山边坡进行研究,以求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北端帮。北端帮的扩帮是矿区范围扩大后的北扩部分(3线以北),紧邻地下开采拟设的主井工业场地。该矿段在地表有露头,矿体厚度较小,适合露天开采的深度不大,因此确定为地下开采的首采矿段。地下开采投产前该矿段的露天开采必须结束,并且为该矿段留下不少于一年的开采矿量。因此,设计按经济合理剥采比并综合考虑了露天和地下开采的衔接,确定将516m平台北推至11线,将516m标高以上矿体全部采完。露天开采结束后,将516~504m矿体爆破松动作为地下开采的矿石垫层,并用露天剥离废石堆至530m标高,作为地下开采的废石垫层。
―――东边帮。经进行开拓方案的比较,确定该矿山开拓系统采用直进―折返式布线方式,固定坑线布置在露天采场的东边帮。因此,在计算机优化境界的基础上,考虑运输坑线的布置,调整平台参数并适当外扩。根据以上调整,重新圈定的露天开采境界为:
西边帮边坡不扩,东边帮布置运输平台后向外扩约30m,南端帮向后回退约40m,扩至高陡崖的边缘;北端帮考虑了露天和地下的衔接重新圈定露天开采境界。圈定的露天扩帮境界最低开采标高为372m,露天底长390m,宽30m。扩帮境界内矿石可采量为:2430.7499×104t,岩石剥离量3790.1789×104t,平均剥采比1.56t/t。根据矿方提供的生产资料,矿山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共开采矿石量345.5332×104t,岩石量584.8208×104t。
扣除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开采的矿岩量后,截止2010年6月30日境界内保有矿石量2085.2167×104t,剥离岩石量3205.3581×104t。
按回采率90%,废石混入率12%进行计算,矿山可采出矿石量2132.6080×104t,按245×104t/a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矿山还可以服务10年(包括3年减产期)。
4经济效益分析
4.1露天扩界经济效益分析
―――露天开采成本。矿岩采剥直接成本按9.9元/t计算,安全、维简及资源税费28.9元/t计算,总成本为42736.6万元。
―――地下开采成本。地下开采直接成本按65元/t计算,安全、维简及资源税费32.9元/t计
算,总成本为64418.2万元。
―――入选品位降低造成的精矿收入差距。年精矿销售收入差额按下式计算:
AL-AD=(aL-aD)×ε/β×Q×900=4646.5万元
式中AL、AD―――分别为露天和地下开采的精矿销售收入;aL、aD―――分别为露天和地下开采的入选品位;ε―――选矿回收率;β―――精矿品位;Q―――开采矿石量。
精矿售价900元/t,露天开采比地下开采增加经济效益为:地下开采成本+露天开采比地下开采增加的精矿销售收入-露天开采成本=64418.2+4646.5-42736.6=26328万元。
4.2边帮加陡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扩帮前后东、西、南三面边坡角及边坡高度变化差:由于边坡角由原设计48°改为52°后所形成的减少岩石量分别为东边帮为4239268t;西边帮为4030214t;南边帮为3374783t;三面边坡角总计为1164万t。
精彩小游戏范文5
当前中国市场经济下的大部分经销商经营方式与管理方式相对粗放与落后、管理制度并不完善、经营规模大都在几百万到几千万之间,这样的经营方式都是没办法跟正轨的大型企业相比较。可是正规的大型企业也是从那种粗放模式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他们曾经的人才经验还是值得经销商去学习与借鉴。同时虽然本文题目中提到“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其实可以将两者合并来看,因为两者是相通并相辅相成的。吸引并留住人才,无非是下面以下几点:
首先是高薪留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利益是驱动人才的最直接因素。优秀的人才也要生活也要生存。经销商天天给他们讲理想、将未来,就是不讲薪酬,这样的经销商没办法留住人,毕竟大家都不是傻子。有的经销商心里就开始心里打起算盘来了:“高薪留人?!那我的运营成本该有多高啊!”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大有人在,这种想法没有错,作为老板当然要考虑成本和利润,可是从长远来看优秀的人才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经销商所付出的成本。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培养1名新人所付出的成本是保留1名老人的8倍”,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否真正科学,但至少说明留住人比重新选择人成本要高很多。
其次是文化留人,这里的文化主要是指企业文化。谈到企业文化很多人会觉得是一种虚的东西,在经销商这里确切的说,应该叫“草根文化”。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经销商当前的团队是一种“草根团队”,靠的是一家老小、一帮兄弟。在经销商这里更多的是一种“江湖习气”,正是靠的这种文化经销商才有了今天的规模。要让优秀的人才喜欢这种“江湖习气”,认同这种习气,从而逐渐成为经销商中一名核心的一员。让优秀人才喜欢这种团队的氛围显得非常重要。
精彩小游戏范文6
关键词:采区系统;优化;集约化生产;
Abstract: Based on the Sangshuping coal mining area of the South a system of analysis and study, proposed mining area system optimization program.
Keywords: mining area systems; optimization; intensive production;
中图分类号:TD21文献标识码:A
一、采区概况
韩城矿业公司桑树坪煤矿南一采区作为矿井主力采区,截止2008年12月底,南一采区上山北翼已经回采结束,南翼只回采了中部一个2号煤工作面(3208炮采面),正在回采2号煤3210炮采面、3号煤3308综采面;下山采区北翼还未进行回采,南翼正在准备中部一个2号煤工作面(3212综采面)南一采区南翼能布局12个条带进行联合开采,总计能还能布置24个回采面,2号煤可采储量189万吨,3号煤可采储量1030万吨。南翼回采结束后开始回采北翼剩余区域。
根据整体采掘布局,确定目前南一采区南翼生产能力为60Mt/a,可服务25a。南翼结束后开始回采北翼工作面。
二、原采区系统优化的必要性
(一)原采区系统
1.运煤系统:
南翼上部采掘面的原煤通过370中巷、南一皮带上山巷道运至采区煤仓,再经采区煤仓由南一280大巷采用矿车运至井底煤仓,最后通过大皮带运至地面;南翼中部采掘面的原煤采区南北翼煤炭通过中部280皮带巷运至南一皮带上山,再经采区煤仓由南一280大巷采用矿车运至井底煤仓,最后通过大皮带运至地面。
2.辅助运输系统:
南翼上部采掘面的材料、设备运输全部从平峒运输斜巷运至394回风巷,再经过斜巷运至工作面。南翼中部采掘面的材料、设备通过南一280大巷运至280轨道巷,再经过斜巷运至工作面。
3.通风系统:
南翼上部采掘面污风通过上部斜巷进入394回风巷,再经过385总回进入南一风井。南翼中部采掘面污风通过南翼280专回汇入南一皮带上山,经过385总回进入南一风井。
(二)采区系统优化的必要性
1.煤炭经过皮带运输后,还需导入南一煤仓,采用矿车运至井底煤仓,采区运煤系统环节较多,设备、人员投入过大,运输效率底,制约采区原煤产量。
2.系统巷道,尤其是南翼上部巷道,受周围小窑动压影响,破坏严重,虽然巷道经过多次维修,但依然在变形收缩,不满足通风、行人要求。
3.南翼上部工作面的材料、设备运输,主要依靠394回风巷及斜巷,随着采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该巷道已经无法满足大型机械化设备的运输。
4.作为矿井主要采区,南一采区目前煤炭运输能力仅50万吨,随着矿井升级改造的逐步实施,现有运输能力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三、采区系统优化改造技术分析与优化设计
(一)采区优化
1.南一采区南翼上部系统优化
运煤系统:首先北翼中部在边界处施工一条皮带斜巷与北翼280皮带巷沟通;其次南一上山两部皮带更换为一部皮带,将拉上山皮带,改为拉下山皮带,南一中部采用两部皮带搭接,直接将煤炭运至井底煤仓,通过大皮带运至地面;最后在370水平3号煤层中做一条煤层巷道,承担南一采区南翼上部采掘面的煤炭运输。
辅助运输系统:南翼上部将原370皮带巷改造成370辅助运输巷,承担采掘面材料、设备运输,以及行人通风。
通风系统:在370水平,3号煤层中做第二条煤层巷道,与南一回风上山联通,承担南一采区南翼上部采掘面回风。
2.采区优化后系统对比
3.主运输系统对比
前运煤系统:
南翼上部:工作面370皮带巷南一下山皮带南一大煤仓南一280大巷井底煤仓1号主皮带巷地面
南翼中部:工作面南一南翼280皮带巷南一上山皮带南一大煤仓南一280大巷井底煤仓1号主皮带巷地面
后运煤系统:
南翼上部:工作面南一南翼上部皮带巷南一下山皮带南一280皮带巷井底煤仓1号主皮带巷地面
南翼中部:工作面南一280皮带巷井底煤仓1号主皮带巷地面
4.辅助运输系统对比
前辅助运输系统:
南翼上部:主平硐平二运料下山平二回风石门394回风巷横穿工作面
南翼中部:4号井南一280大巷南一280轨道巷横穿工作面
后辅助运输系统:
南翼上部:4号井南一280大巷南一280轨道巷横穿工作面
南翼中部:4号井南一280大巷南一280轨道巷横穿工作面
5.通风系统对比
前通风系统:
南翼上部:工作面工作面回风斜巷394回风巷385总回风巷南一风井
南翼中部:工作面工作面回风斜巷南一280专回南一回风上山南一风井
后通风系统:
南翼上部:工作面南一南翼上部专回385总回风巷南一风井
南翼中部:工作面南一280专回南一回风上山南一风井
(二)采区优化后效果分析
1.采区南翼上部系统跟平峒系统分离,不再受到小窑动压影响,生产系统相对稳定,采掘面不再受到系统的影响。
2.南一280集中运输巷安装两部皮带,南一皮带下山安装了一部皮带,原煤运输实现了皮带集中控制,简化了运输系统,280大巷不再使用矿车运煤,彻底解决了运输效率低的“瓶颈”,为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奠定基础。
3.南翼上部采掘面辅助运输系统实现了集中运输,不再通过平峒分开运输,为大型设备运输创造了条件。
4.在采区生产系统得到简化的同时,供电线路和风、水管路也大大缩短。
(三)采区工作面优化改造技术分析与优化设计
1.原采区工作面优化的必要性
1)原工作面布置
采区南翼工作面从南一采区中部280大巷处分开,采用上山和下山开采,上、下山可同时准备和回采工作面。
2号煤层工作面采用留煤柱回采,通风方式采用”U”加“L”型通风。
2)工作面优化的必要性
采掘接续紧张。每个2号煤工作面至少要掘进2条顺槽,才能满足回采需求,但现有掘进单进速度无法满足工作面回采需求,造成接续紧张,采掘工作面相互影响,严重影响原煤产量。
设备利用率底。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发展,2、3号煤工作面全部采用机械化回采设备,每个工作面回采1200m左右需进行搬家倒面,设备需要升井检修维护,一般影响时间为4个月。由于工作面布置限制,搬家倒面次数较多,造成综采设备利用率低下。
煤柱损失严重。南翼2号煤工作面留煤柱回采,每个工作面至少损失了0.8wt的原煤,3号煤每个工作面同样至少损失23.9wt原煤。
2.工作面设计优化
1)将南翼上山和下山拉通布置工作面,进行联合夸大巷开采,工作面过大巷时对巷道进行补强支护。
2)号煤工作面2号进风巷采用沿空留巷施工工艺,实现无煤柱开采。回采面通风方式改为“Y”通风。
3.工作面优化后效果分析
1)缓解了近远期接续紧张局面。2号煤工作面采用沿空留巷施工工艺,每个工作面由原来的必须准备两条顺槽减少为现在的只需施工一条顺槽,就可准备出一个2号煤工作面,一条巷道得到两次利用,降低了百万吨掘进率,缓解了近长期采掘面接续紧张的局面。
2)减少综采设备搬家倒面次数。采用上下山拉通夸大巷开采,一个工作面可以服务2.4年,将搬家次数减少了一倍,为原煤生产腾出了时间。
3)彻底消除主采煤层瓦斯突出灾害。通过2号煤层保护层无煤柱开采,消除了卸压角内突出危险区域,保护了采面后方的两趟瓦斯抽采管路,使得本煤层瓦斯抽放更加有效,彻底解放了主采煤层。
4)减少了煤柱损失。2号煤工作面无煤柱回采,工作面之间不存在留煤柱;3号煤工作面可以将原来的32m煤柱减小到20m, 2号煤每个工作面减少损失0.8wt的原煤,3号煤每个工作面减少损失9.3wt原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