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范文1
关键词:财政支出;问题;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F810文献标识码: A
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背景
上世纪80年代,财政部、审计署、水利部、原国家计委等开始研究建设项目的投资评价问题,提出了有关评价指标和方法,建立了项目评价方法和参数。一些地方财政部门纷纷建立了投资评审中心,对政府投资的基建项目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工程造价,压减工程预算降低财政支出。从1999年开始,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财政支出管理改革:一是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有效解决财政“越位”和“缺位”问题;二是实行部门预算、综合预算、零基预算,对基本支出实行定员定额管理,对项目支出实行项目优先排序管理;三是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管理,减少资金滞留、挪用和损失浪费。财政支出改革必须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在对财政支出管理机制进行规范性、安全性的构建后,工作重点是进一步解决支出的绩效问题,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按照政府行为的效益、效率和效果原则,以政府行为的成本效益分析为核心的综合指标体系与标准行为作为评价依据,对财政支出的成本和产生的效益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政府配置资源的合理性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进行考核,是对政府职能实现情况进行的评价。
2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已在部分省市开始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试点工作,但由于实施的时间短,在绩效评价机制建设方面还有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环节,并且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2.1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建设不完善
虽然我国财政法制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但迄今还没有出台全国性的规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财政部虽然制定了一些具体财政支出领域的绩效评价办法,但在法律约束力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各个绩效评价办法的要求不尽相同,绩效评价的内容、指标和标准设计、绩效评价的操作规程、评价结果的应用等方面规定得不详细,造成了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中无法可依,工作开展不普遍、不规范。
2.2绩效评价的标准设计不规范
由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新的工作,我国还没有建立绩效评价数据库,积累的分类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数据不丰富,造成设计的绩效评价标准对实践的指导性不足,需要经过绩效评价实践进行完善。目前,我国还未真正建立财政绩效管理和考核,在项目预算中缺乏科学的项目论证,有些还局限于先确定资金,再论证项目的现象;财政管理上只管拨款,不问效果,部门和单位只管要钱、不讲绩效的现象仍存在,这使得财政资金在分配和使用中无效绩的现象和损失浪费很难避免。这些问题使违规操作成为可能,而且严重损害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影响了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绩效标准是管理部门或评价人员对实际效果进行衡量或评价的鉴定要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被监督单位或项目支出绩效高低的尺度。由于缺乏一套科学、统一、完整的指标体系,对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支出评价,测算模型难以确定,制约了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诚然,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绝非易事。Jean.Tirole在其《政府内部组织》一文中分析认为,与企业追求财富最大化相比,政府组织追求了太多的公共目标(经济的、政治的、自由的、安全的、环境的、社会的等),且其中多数目标都很难衡量。也可说,公共支出目标的多样性和难衡量,是其评价标准难以建立的根本原因。
如何从科学角度,突破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手段、认知和主观决策限制,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和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综合评价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政府绩效,是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重要目标,也是当前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难点。
2.3绩效评价队伍有待加强
绩效评价工作涉及面广,具有较强的技术性,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既熟悉财政支出方面法规,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又要非常深入地掌握一定的宏观经济决策、经济管理以及与财政支出相关行业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我国现有的财政监督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与开展绩效评价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1)财务会计实务知识较多,而理论基础薄弱,且普遍缺乏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2)对传统检查技术较熟悉,擅长长期使用的各类查账方法与手段,而对现代技术较陌生;(3)现场作业经验丰富,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部分人员的政策理解水平、业务技能欠缺。这些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影响了绩效评价的质量。
2.4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需要加强
当前,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使用做得不够。往往是绩效评价工作完成后束之高阁,或者即使交给被评价对象,各有关部门对此也重视不够。部门和单位对绩效评价结果不重视,主要是因为绩效评价结果的约束力不强,责任追究机制不到位。财政部门在分配财政资金中很少参考绩效评价结果调整各部门的预算,绩效高与低的政府部门或单位在获得财政资源配置上没有大的差别,使用绩效低的单位与责任人很少为此承担责任,“交学费”成为一些人解释财政资金绩效低的代名词。
3 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解决方案
3.1充分认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财政支出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活动,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提高支出的效率。而事实上目前各级政府(包括全国)缺乏财政支出绩效的相关制度,使财政资金分配后缺乏充分的监督、评估与反馈,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在财政支出过程中的效率低等问题。检验财政资金使用是否高效,就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也就是要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适合地方实际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可以有效地对财政支出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判定各项支出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是否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目标相一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强调财政支出必须重视支出结果,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监督和制约下,有助于推动各预算单位建立责任机制,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体制,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因此,必须全面认识和高度重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
3.2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对象虽然是财政资金的支出,但由于这些资金的流向分布于各部门和各行业,分布的范围较广,涉及的部门较多。因此,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不单单是财政部门的事。它既涉及到支出前的预算,也涉及到资金运用过程中的监督,还涉及到资金运用后的绩效评价以及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等环节和过程。对于这样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财政、统计、审计、人事、监察等部门的配合和协作。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构加以组织和协调。西方许多国家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都设有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机构,作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执行主体。目前在我国缺少这样一个有权威性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综合管理机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只能分散在各管理部门进行。而各部门又主要是从技术性能、项目工程管理等方面进行,其指标、方法和组织程序差异大,难以形成统一的、全面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因此,要实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必须首先建立和完善这方面的组织领导机构。当前最为迫切的就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建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工作机构,改变目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的状况。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真正形成对计划、决策、管理的监督和制约。同时,要做好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单位)、审计和财政监督机构、社会中介机构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职责和业务分工的划分等制度建设,从多方面强化和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3.3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配套改革措施
实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整个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预决算等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建立和完善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必须与财政的其它改革措施配套进行。如果由它“单兵作战”,独自推开,是很难取得预期的、良好的效果。因此,什么时候出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出台时与哪些财政配套政策相协调,财政改革与政府职能规范化是什么样的关系,在某方案出台前,需要对财政专业人员进行怎样的培训等等,都是要在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中所必须考虑的。而当前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法律的配套。从国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发展实际看,这项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得到立法的支持,而且要制度化、经常化。而我国公共投资部门虽然也提出要完善项目投资决策程序,对国家重点投资项目要从立项决策、建设决策、竣工验收直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但迄今为止,我国还尚未出台统一的有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法律法规,使这项工作缺乏法律约束和制度保障。
3.4加大对评价结果的运用,增强评价结果的约束力
如果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不加以充分运用,不仅会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流于形式,而且影响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制约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必须硬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约束力。一是要研究和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管理办法,对评价结果的运用目的、范围、程序、权限等做出具体规定,以指导和规范各部门和各级政府;二是各公共管理部门要结合各自的特点,研究制定本部门运用的具体实施办法,为提高资金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参数;三是要建立健全有关法律规定,对具体执行行为和各有关责任人实施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同时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反映出的问题,要依法进行处理,以增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
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范文2
>> 吉林省农业信息资源配置策略 网络信息资源绩效评价刍议 吉林省二级中医医院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吉林省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 吉林省科技基础资源评价研究 吉林省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吉林省旅游地资源灾害风险评价 公共工程绩效评价研究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2012年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方案 吉林省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模式研究 吉林省旅游文化资源SWOT传播模式分析 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创新研究 EVA绩效评价模式研究综述 吉林省发展低碳经济模式研究 吉林省村镇银行发展模式研究 吉林省社会化养老模式研究 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与军费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之比较 浅议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荐应用“校内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8-06-24.
[2]夏义.公共信息服务的社会选择_政府与第三部门公共信息服务的相互关系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03).
[3]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M].科学出版社,2007.
[4]杨玉麟.公共信息资源与政府信息资源的概念及特征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7(06).
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范文3
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始于21世纪初,经过近10年的探索,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逐步实现了从“过程管理”到“效果管理”、从“事后考评”到“事前设定绩效目标、事中实施绩效监控、事后进行绩效评价”全过程绩效管理的转变。各部门、各预算单位绩效理念和效率观念初步形成,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组织领导体系日臻完善,支出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所提高。2012年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得到财政部的通报表扬,2013年在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考评中成绩排名第2,考评结果为优秀。制度建设方面,印发了《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预算项目成果管理和绩效考评的通知》,初步明确了绩效考评的组织管理、工作程序和结果运用,确立了由水利部统一组织、各单位分级实施的绩效考评分工体系。目前,按照水利部党组的统一安排,起草了《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工作方案》,对下一步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指标体系建设方面,针对“948”计划、科技推广及标准化、防汛业务费、干部教育培训、基本科研业务费、水利工程建设稽查、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水质监测业务以及血吸虫病防控9大类项目,初步构建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分标准,并在2013年水利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中得到实际应用。绩效目标管理方面,2014年部门预算中填报绩效目标的项目预算资金占项目支出预算总额的67.54%,提前实现了财政部提出的到2015年达到50%的目标。试点项目绩效评价方面,2014年建议纳入绩效评价试点的项目预算资金占项目支出预算总额的23.23%,占公共财政支出规模的10.16%,也提前实现了财政部提出的到2015年达到10%的目标。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理论研究,完善制度体系
理论研究是制度创新的基础。2005年,水利部启动了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理论研究工作;2009年,组织开展了“水利部直属预算单位行政事业类项目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课题研究工作;2012年,将“水利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研究”列为年度重大课题。通过一系列课题的实施,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理论研究工作得到明显加强,解决了水利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中的多个难点问题。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2012年,水利部启动了“三项机制”建设工作,于该年年底颁布实施了《水利部预算项目储备管理暂行办法》《水利部预算执行考核暂行办法》《水利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暂行办法》,并于2013年印发了3个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2013年年底,水利部党组研究部署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做出建立具有水利特色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指标体系的决策。
2.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
2012年,成立了水利部预算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财务工作的副部长担任组长,相关业务司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初步构建了“财务搭台,多方参与”的预算绩效管理体制,由财务司会同业务主管司局,共同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在项目绩效目标、指标和指标值的确定方面,首先报项目负责人(业务主管司局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业务分管部领导)审核,然后由财务司汇总后统一报部领导审定,最后再上报财政部。同时,绩效评价工作机制也不断创新。2012年首次探索实行了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先期开展绩效调研审核、再由专家组进行复核打分的管理机制,2013年探索了由各项目单位自评价与第三方中介机构现场复核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为下阶段进一步探索由第三方中介机构独立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积累了经验,有效地保证了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
3.全面推进工作开展,扩大绩效管理范围
财政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中对绩效目标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围绕相关目标要求,水利部部门预算项目逐年扩大绩效目标管理范围,至2014年,2000万元以上的前三类预算项目全部填报了绩效目标和指标,在2015年项目储备中,要求所有的新增项目填报绩效目标和指标,并对其进行审查、修改与完善。同时,逐年扩大绩效评价试点项目的范围,从初期2006年的2个项目增加到2013年的9个,再到2014年的14个,项目数量逐年增加,预算资金总额也逐年提高。此外,启动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在2014年部门预算中,选取了2家部属单位作为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试点单位,开展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
4.加强宣传培训,夯实工作基础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需要广泛共识作为基础。自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以来,每年的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会都将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学习;定期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绩效管理培训和经验交流;同时,还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积极宣传预算绩效理念,增强绩效意识。为加强水利财务管理,水利部开展了水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该系统把绩效管理作为一个重要模块进行建设,建成后将在为实现对水利财政资金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监控提供技术保障的同时,也为实现水利预算绩效的全过程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5.配合抓好财政专项资金评价工作
专项资金是水利财政资金的重要组成,为配合抓好专项资金评价工作,水利部先后配合财政部出台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绩效考评暂行办法》《中小河流治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并组织开展了绩效评价工作。目前,正在会同财政部拟订《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与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全国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下阶段,拟会同财政部对中央财政补助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情况开展检查评估。这一系列专项资金考核评价办法的制定对于提高其使用效益和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尚未健全
一方面,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尚未形成体系。绩效管理工作还处于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状态,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基层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还存在“不愿管”的现象。另一方面,虽然初步构建了水利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距离财政部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观指标多,客观指标少,指标值确定的随意性较大。同时,由于部分业务工作缺乏规程与标准,或规范化程度不高,致使绩效评价结果的质量受到影响。
2.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机制尚未建立
虽然每年水利部均根据财政部的批复,及时向二级预算单位分解批复各单位的绩效指标,反馈绩效评价结果,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机制约束,评价结果既未与单位的预算安排挂钩,也没有与单位领导班子的考核挂钩,很难引起基层单位的重视,“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思想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3.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还比较薄弱
一方面,目前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还没有独立的绩效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绩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业务工作基础数据缺乏,绩效评价实施的主体单一,还没有按照财政部的要求组织第三方中介机构独立开展绩效评价。另一方面,由于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基层预算单位对绩效管理工作的理解与把握还不全面,还存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会管”的现象。
4.转移支付的绩效管理工作还比较滞后
一是职责不明晰。财政部预算司相关文件规定,转移支付地方资金的绩效管理由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负责,而财政部经建司、农业司在具体项目绩效管理办法和实际工作中又明确由财政部和主管部门共同负责。二是工作不均衡。一些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尚未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或已制定办法的需根据新形势适当调整。三是形势不明朗。目前财政部正在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进行清理、整合,并调整相应的管理体制,今后业务部门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的管理形势还不明朗。
四、加强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
1.加快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的顶层设计,按照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稳步推进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工作,包括制定关于推进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工作规程、实施细则、考核办法等,构建一套具有水利特色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同时,继续细化绩效目标,完善水利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绩效目标和指标数据库,尽可能多用客观指标,减少主观指标,健全和完善水利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保障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准确,切实提高绩效评价质量。
2.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强化结果应用
系统总结国内部分省市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探索实践,为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与方法参考,提高水利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权威性,进而提升水利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此外,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各预算单位,并结合预算执行考核机制,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同时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给人事主管部门及监察部门,作为实施行政问责的重要依据。
3.进一步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
一是继续扩大绩效目标填报范围,在现有绩效目标填报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编报绩效目标的水利预算项目和单位,逐步扩大绩效目标填报的覆盖范围,最终实现预算资金的全覆盖。二是进一步扩大绩效评价试点范围,按照统筹规划、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原则,一方面扩大绩效评价试点项目的范围,由重点评价向全面评价转变,力争在未来几年将所有的水利预算项目纳入绩效评价,另一方面扩大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范围,逐步实现对所有单位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评价。三是鼓励二级及以下预算单位开展自评价工作,逐步实现水利预算绩效的分级评价。
4.进一步夯实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
尽快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的组织机构,增加绩效管理专职人员,完善绩效评价的主体。同时,结合水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各种基础数据动态采集机制,逐步实现对各单位机构职责、编制、人员、资产、工资及津补贴标准、业务范围及工作量等基础数据的动态管理,实现对各项目对应工作对象的数量、规模、性质、种类、分布等基础数据和信息的动态管理,提高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此外,逐步建立健全专家学者库、中介机构库及监督指导库,探索和推动由第三方中介机构独立完成预算绩效评价工作。
5.推进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绩效管理
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范文4
一、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理念尚未完全树立。近年来,各部门开始重视绩效管理工作,初步树立了绩效管理理念,但长期形成的“重分配、轻绩效”的痼疾观念还没有根除,导致对开展绩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部门之间难以形成合力,推进阻力较大。目前,县级层面的绩效管理工作还停留在事后绩效评价阶段,事前绩效目标管理、事中绩效运行跟踪监控还处在探索阶段,绩效管理理念尚未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二)缺乏统一完备的制度支撑。目前,从国家层面还未出台有关预算绩效管理的法律、法规,县级财政仅依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和办法来开展具体工作,由于缺乏相关激励约束和长效机制,推进工作的法制支撑不足,改革面临较大的阻力。(三)专业技术力量欠缺。财政绩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含量较高,需要熟练掌握预算、绩效管理、项目管理、财政财务知识、文字表达能力及相关政策法规并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当前,县级财政和主管部门均缺乏专家型的绩效管理人才,尤其缺乏既有一定理论素养、实践经验又懂技术操作的复合人才。(四)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财政支出范围广泛,使用层次不同、领域不同、性质不同。在国家没有统一规范、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情况下,县级层面制定的评价指标仅依据上级精神与借鉴外地经验而来,标准设置较为粗糙,评价方法单一,影响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适用性,造成绩效评价结果大多停留在反映情况和问题的层面,评价质量不高。(五)评价结果未得到有效利用。绩效评价工作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优化财政资源配置,调整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而从目前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看,评价结果没有与项目安排、预算编制等有效结合,应用不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二、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建议
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范文5
关键词:预算绩效 事业单位 管理
预算绩效管理是将绩效管理理念、绩效管理方法融入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使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一起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以绩效目标的实现为导向,以绩效运行监控为保障,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关键,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目的的预算管理模式。
一、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绩效制度尚不完善
由于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尚没有相关法律对预算绩效管理做出明确规定。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也没有涉及此项内容。尚没有成熟的、统一的绩效指标体系,从而制约了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
2.预算绩效管理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目前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主要是由各自单位的财务部门负责,而单位领导和其他业务相关部门并未真正的参与进来。
3.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存在困难
在绩效目标管理、审核过程中由于还未建立健全完备的工作机制,造成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预算执行中未建立专门的跟踪控制机制,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督促预算执行进度中,在预算执行进度的压力下,对于财政资金使用是否合理、是否取得的最大的效益关注不多,疏于对绩效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在绩效评价过程中评价方法单一,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过多的选择了定性指标,往往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对评价对象缺乏客观的描述,评价质量也有待提高。
在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上,往往由于相关的奖罚机制尚未建立或奖惩力度过小,评价结果运用缺乏硬性约束,评价结果往往得不到有效应用。
二、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建议措施
1.建立完善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制度体系
预算绩效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调,具有一套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一是要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最好是以立法的形式在《中国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加入有关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内容,使预算绩效管理做到有法可依。二是要加强各单位的规章制度建设。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系统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流程及操作实施细则,明确预算相关部门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工作要求,以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进行。
2.树立绩效理念以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观念宣传,培养讲求绩效的工作氛围。在实际工作中,各事业单位是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责任主体,要把绩效评价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要加强事业单位的责任观念,把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3.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管理是全过程。
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在整个预算绩效管理中处于龙头地位。预算部门原则上应对全部财政性资金都编制绩效目标,但就目前情况来说还做不到,下一步要不断扩大绩效目标的编制范围,争取做到财政资金全覆盖。同时还要加强对预算部门绩效目标的审核工作,并及时、有效地指导预算部门修改完善绩效目标。
预算绩效运行监控是全过程绩效管理的关键。要做好对绩效信息跟踪监控工作,绩效跟踪监控属于事中控制,可将风险控制提前,有利于掌握预算执行中的第一手数据,当发现预算支出等绩效运行与原绩效目标不一致或发生偏离时要立即采取相关措施,及时制止、纠正,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
预算绩效评价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可做为本级预算部门的评价组织机构,联合本单位的相关业务部门利用决算数据认真分析,对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拟定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实施具体绩效评价。
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落脚点。绩效评价结果反馈要及时,还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如对于绩效评价优秀的单位在资金安排上要给予优先支持;对于在绩效评价中发现问题或绩效结果较差的单位在资金安排上要从严控制。同时还要逐步建立绩效问责制,由于故意或过失等原因造成财政资金失效或低效的单位及个人要给予责任追究。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对国家财政资金使用及运行效率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在预算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事业单位从“重分配”向“重管理”、“重绩效”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璐.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探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年11月15日第71页.
[2]陈卫东.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10月25日第44页.
[3]安志刚.财政部关于印发《经济建设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规则》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3年21期
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范文6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出,各省级人民政府要编制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并组织实施。该《规划》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要负责指导所辖市县落实本辖区在国家和省级层面主体功能区中的主体功能定位和相关的各项政策措施,负责指导所辖市县在市县功能区划分中落实主体功能定位和开发强度要求,负责指导所辖市县在规划编制、项目审批、土地管理、人口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中遵循全国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各项要求。同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就省级人民政府在当地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了19项具体的职责要求。
资料显示,继2007年5月国务院召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各地相继召开了各省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开始启动和安排本省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时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的陈德铭在会上表示,要在2007年和2008年两年内完成国家主体功能区和省级主体功能区的规划。
大部分省区相继在2007年下半年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出台了各自的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及相关的文件通知。各地的编制工作方案均明确了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及主要任务。此外,大部分地区明确了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分工,成立了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以求协调解决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
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国家和各地方在“十一五”时期确定的重大任务,目的在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与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区域调控。在大部分地区已经出台的各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要求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划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从资料的情况来看,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全部覆盖辖区内的国土空间。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原则上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禁止开发区域按照法定范围或自然边界确定。依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的情况,各地将本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规划期设定至2020年。
甘肃省要求,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从甘肃省实际出发,具体落实纳入国家规划的有关主体功能区,对未纳入国家规划的省域其他国土空间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与规划。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由省人民政府会同市、州、县(区)人民政府编制,主要任务是:1.进行省域国土空间的分析评价,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2.划分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明确省级四类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布局,包括各类主体功能区的数量、位置、范围以及各功能区的定位、发展方向、开发时序和管制原则。3.研究提出主体功能区政策及措施。4.搞好各类规划的衔接,做好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市、州、县(区)的衔接落实工作,使各类主体功能区数量、位置、范围、功能区定位相一致。5.加强规划实施和试点工作。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的试点工作,探索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区域发展政策。依据动态调整原则,探索和建立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及监管的评估和考核机制。
辽宁省要求,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由省政府组织各市、县和省政府有关部门编制,主要任务是:1.根据国家提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建立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基础数据信息平台,形成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相协调配套的数据信息系统。2.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方案规定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将全省除国家级主体功能区以外的全部区域划分为4类省级主体功能区。3.按照国家提出的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政策框架,在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管理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和绩效评价与政绩考核体系等方面的专项研究工作,提出全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导向政策。4.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做好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相邻省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协调衔接工作。
根据2008年甘肃省发改委确定的主体功能区划初步方案,兰州市四区和白银市白银区将被列为优化开发区;黄河沿岸地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城镇相对密集地区及陇东的煤炭和油气资源基地列入重点开发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天然林保护的范围列入禁止开发区;其余地区为限制开发区。其中,兰州市四区未来将致力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构建兰州都市经济圈,将作为甘肃经济的核心地带。
时间进入2010年,部分地区已经制定完成并出台了各自地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广东当地媒体《羊城晚报》的《广东拟规划四大主体功能区》一文,介绍了已经出台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年)》的主要内容。该文章指出,广东将根据不同国土空间的自然属性确定不同的开发内容,并确定一种主体功能,或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或提供农产品、生态产品。根据主体功能的不同,确定可承载的人口和经济规模以及适宜的产业结构。据此,广东国土空间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生态发展和禁止发展四类区域;按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三类;按层级分为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广东将根据不同功能区的分类给出不同的绩效考核体系:“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弱化对经济增长的评价,像广州、深圳、珠海主要考核人均GDP增速、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高科技产业比重、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等;“重点开发区域”实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优先的绩效评价,突出承接产业和人口转移方面的考核;“生态发展区域”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弱化对工业化城镇化相关经济指标的评价;“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