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少年强则国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少年强则国强范文1
邢川
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新视听组编导、摄影。热爱影像,并致力于让更多的爱好者加入到影像表达的团体中来。
主要参与作品:
大型历史纪录片:《北京》
大型文献纪录片:《人民大会堂》
系列微纪录片:《二十四节气》
寻找追梦的少年
Q:介绍一下《追梦中国》这部纪录片的创意想法,一共打算拍摄多少集?
A:《追梦中国》是一部系列纪录片,这次海南之行拍摄的是它的第一集,我们计划在全国各地征集这样的作品,在不同的地方寻找这样的人,把海南放在第一集是考虑为全片定一个基调,让这部纪录片看上去有意思一点。
创作起源是我们当时想拍一部关于年轻人的纪录片,反映时下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在开讨论会的时候,最开始想把关注点放在大城市里,反映那些在城里生活的年轻人,是否只有在大城市里生活的年轻人才能活出我们想要的生活状态?带着这些问题,我的摄制组先做了一些前期采访,采访对象就是他们身边的朋友。通过采访他们的生活状态,我发现很多年轻人都不是这样的,城市里的巨大压力迫使他们没办法追梦,但通过我们去海南,看到那些在海边生活的人,其实他们之前都在些大城市有一份比较稳定而工作,但是后来他们觉得这不是人生中最想要的东西,就果断放弃了工作来到这里生活。
之所以选到了海南这块外景地也有些机缘。之前在拍摄上一部系列纪录片《24节气》的时候,拍摄“大暑”“小暑”这个部分为了抢拍选景去了海南,在这途中认识了一批人,当时拍摄了水下镜头就向他们学习了潜水,合作的非常愉快还互留了联系方式,想着以后可能有机会还能为他们做点什么,结果这次题材正好合适他们。他们这批人都很有正能量,而且海南这个地方就比较能象征正能量阳光、沙滩、被晒黑的皮肤,鼓励人们积极向上、热爱生活,同时也符合片中需求。
这次我们的关注对象主要是年轻人,但实际上各个年龄段都拍了一些,潜水教练是其中最年长的已经三十多岁了,两个教冲浪的年轻人都是八零后,而开大排档的两个人都有点偏九零后了。
通过发掘他们的故事也让我们对这几项运动增进了了解。潜水教练在来海南之前是一名画家,有一次带着学生到海南写生接触到了潜水运动就一发不可收拾,决定留在海南。最开始只是个人爱好,后来聚齐的人越来越多就形成了一个小团体,到现在已经成为公司化运作了,他们的组织叫“中国潜水”。通过教授潜水培养出很多潜水员,让更多的人认识海洋、了解海洋,通过这种公益运动让更多的人切身体会海洋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在热爱海洋运动的同时又倡导了公益。
Q:这次拍摄的摄制组班底有几个人?有什么拍摄感受?
A:我们这次摄制组一共四人,两男两女,我负责导演和主机位拍摄,使用一台索尼NEX-FS700,还有一位男同事负责现场制片兼职做司机,两位女同事一位负责录音,另一位使用一台5D HarkⅡ辅助拍摄,大概就是这样的配置。虽然当前的剧组一直在强调轻装简行,我们的设备变轻了、机动性更强了,但真正操作起来还是挺累的,因为还是免不了带很多附件,好比这次我们带了一套小型轨道、一套LED灯,设备虽然轻便但依然需要用大箱子盛放,外出拍摄怎么都不方便。
我们拍摄的机动性非常强,到了海南当地租了一辆车,绕着海南岛转取景,从三亚到博鳌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这次拍摄我们拍到了不少漂亮的镜头,拍摄冲浪时的高速镜头算是一个惊喜;在拍摄大排档的时候,当时因为大排档人多且乱,普通手法拍摄出来的画面与之前的构想有不小的差距,于是我大胆启用高速拍摄手法,将镜头对准炒菜的厨师,当炉灶里火慢慢升腾起来的时候、当厨师翻炒的时候,被放慢了十倍的画面感觉非常震撼和奇妙,即使是手持拍摄,因为画面被放慢也几乎看不出抖动。
不过这次拍摄也有些遗憾,因为摄制组只有四个人,小团体创作,加上时间比较紧,拍摄出的内容虽然从视觉上看起来很精美,但在作品内涵上就稍微欠缺一些。四个人各司其职几乎没有空余时间,导致我们也没有非常充足的时间周期与被采访人沟通,我觉得想拍好这样的作品必须要融入到他们的生活里,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深挖出人物故事,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才能在屏幕里立得住。这次我们用十天时间交叉拍摄三个人物,从视觉上看有潜水、冲浪、大排档、各种新奇的画面,但作为一部纪录片,由于缺乏人性的内核,本片还有待精雕细琢,希望在这部系列片的后续拍摄中能有所提高。影像记录追梦之旅
Q:水下摄影是如何拍摄的?常规摄影的部分有什么小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
A:水下摄影我们使用了两种方式,一种是将5DMarkⅡ套上防水罩做主机位拍摄;另一种是用GoPro套上防水罩拍摄。
对于GoPro这款小型摄像机我们已经有不少使用经验了,玉树地震的时候我进入灾区拿的就是一台GoPro HERO一代,去年拍摄《24节气》的时候我使用了一台GoPro HER02,但画质一般,只能作为一些特殊拍摄场合的特殊视角;到了这次海南拍摄我用了一台最新推出的GoPro HER03黑版,也就是配置最好的那一款,感觉画质相当出色,已经可以当成常规机位拍摄了。
在拍摄大排档的时候有两个灯光上的小技巧可以与大家分享,我们在堪景的时候发现大排档里的光源都是白色的日光灯管,在结合轨道拍摄时如果摄像机低照性能不好就容易出现拖尾现象,于是我我们就使用了LED光源补光,LED光源可调节色温,我们把色温调整到跟日光灯色温相当的5200K左右,既保证了照度又不穿帮。
在博鳌拍摄时有一个外景地咖啡厅,这个叫“海的故事”的咖啡厅在博鳌当地十分有名气,内部设计是将咖啡厅整个设计成一艘老渔船,每张桌子上面都摆放着老式的煤油灯。后来我们在拍摄夜戏的时候发现这个气氛虽然好但是照度不够,使用LED灯为全景照明看上去又太假。于是我让人从宜家买了很多暖光源的小灯笼,支在桌边上做底光,拍摄出来的效果特别好,既保证了渔船一般的气氛,还有些随风摇曳的烛火光源落在被摄物体上,烘托了整场的氛围。
Q:如何拍摄冲浪?
A:本次使用一台索尼NEX-FS700做主机位,搭配多款佳能镜头和四支索尼A卡口镜头,为了通过高速画面拍摄此运动。由于在船上拍设备不稳定,我们选择了在岸上拍摄的方式,通过将镜头推上去对准冲浪选手跟拍,另外还在他们身上、滑翔伞伞架上安装了GoPro H ER03佩戴式摄像机,希望拍到一些主观画面和非常规镜头。
Q:录音和后期是如何处理的?
A:为了方便携带这次我们使用了台H4N便携式录音机,为了既能拾取人声也有不错的环境音拾取效果,在拍摄水面潜水一场戏时我将挑杆伸到最长对准海面,摄像机正面扣拍,给人一种从海面中心拍到潜水员们下潜之前的讨论场景,但仍然能获得清晰的声音。后期方面,因为本次素材量大、封包不同,我选择使用兼容性比较强的EDUIS6.0完成后期剪辑,使用达芬奇校色。
Q:这次为什么选择用NEX-FS700拍摄?
A:主要考虑两点:第一,轻便,FS700的每个部分都是可拆卸的,相比于北京台里那些笨重的2/3成像器的广播级摄像机,轻便了许多:第二,画面效果好,在拍摄《24节气》的时候我们就发现FS700拍摄出的画面给人的直观感受比一般的广播级高清摄像机好很多,无论是饱和度、色调、景深范围,观众喜欢眼见为实的直观感受,而FS700就能迎合观众的感受。
另外,FS700自带了四档中灰滤镜,在海滩这样光比非常大的外景地,省去了外挂灰片的烦恼,机内就可以完成减光操作,现实意义巨大。
通过收视人群调查,我们的频道定位是一些高端的、高收入、高知识水平的男士,于是我们筛选节目更倾向于自然类、科学探险类、军事类的相关纪录片。
Q:纪实频道运营体系中,像您这样的外拍小组有多少?
A:目前只有我们一个小组,叫“新视听”小组。我们小组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探寻时下最新的拍摄技术,然后通过这些技术去做一些和纪录片有关的工作,带给观众新的视听体验。比如在这期间我们尝试过带有环绕5.1声道的纪录片制作,3D被炒的很热的时候还用一体机拍摄过3D短片。我们拍摄的3D作品跟苏宁电器合作,被放到卖场里的电视中做展示片。
Q:近十年来影像行业发展飞快,您作为资深影像人,从创作角度和技术角度有什么体会?
A:2007年的时候我在北京拍摄一个大型纪录片,当时使用的还是索尼F900这款机型,拿到设备的时候我兴奋异常,感觉它拍出来的每个镜头我都喜欢,当时最爱做的事情就是看它的菜单,然后自己在那儿鼓捣,对比不同效果拍摄出来的样子。两年之后,突然涌现出大量使用5D HarkⅡ拍东西的人,这股风潮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消退。后来随着像C100、C300的争相出现,让人觉得行业变化实在太快了,作为从业者,如果只是单纯地追求技术很难感伤技术革新的脚步。我们不是厂商,无法制定游戏规则,只能根据厂商创造出来的产品去发现它的玩法。但对于像我这样的纪录片拍摄者来说,轻便、小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当然画质肯定也要求越来越高。4K技术离我们越来越近,虽然目前的4K应用还停留在画面分切、数字推拉等比较初级的阶段,但我相信在它们的基础上肯定能发展出更多、更好的玩法,其最根本的目的还是方便大家创作。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文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洋洋洒洒数十言,百多年间激励了多少中国少年人,他们有梦寻林、追梦,在年轻的战场上战斗不止。
时下,党和国家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弘扬民族精气神,振兴沉睡的巨龙之魂,用正能量和进取心完成我们的中国梦,不正是要由我们少年人来实现的吗?
责编/周宇龙
追梦后记
从理想回归现实总是平淡的,但完成中国梦的正能量传递不正是一个个脚踏实地的平凡人手递手接力完成的吗?
Q:《追梦中国》系列纪录片的后续动作是什么?
A:在后面的拍摄中我打算增加一些摄制组人员,使用设备可能也会有变化。同时,我们正在积极展开同爱奇艺的合作,在网站上做了个“追梦中国”系列短片征集活动,号召各地的年轻人都来拍摄,通过爱奇艺的手机客户端,用手机拍摄然后直接上传,APP中还有不少滤镜可以套用,增加你拍摄短片的趣味性。大家可以分享把作品分享到社交媒体上,和所有人分享,最后还有个评奖的环节。
另外,我们成立了一个微信的公众平台叫“纪实联盟”,想从现有的这些优秀的纪录片作品里提取出一些有意思的知识,然后用纪录片去讲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纪录片、多关注纪录片。当下社会人都比较浮躁,即使在网上看视频都会选择看一些比较短的,所以我们又开发了一个叫“两分钟纪录片”的版块,把纪录片中那些有意思的桥段精编出来,也是为了适应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
后续的拍摄方案中我们依然会继续围绕那些追梦中的年轻人来寻找场地,外景地可能是沙漠,也可能是关于登山,也可能是贫困山区那些支教的老师,虽然画面上不如这次海南行那么漂亮,但更贴合“追梦”的主题,也更考验导演的能力。拍出震撼人心的好东西是需要功夫和运气的,首先要让采访人不怵摄像机,敢对着镜头说实话,这就需要摄影师提前进入采访人的生活,带着摄像机和他一起生活,让采访对象有一天忽略镜头的存在。
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是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正式批复的北京地区有线传输的高清频道,是全国唯一一个全部以高清格式播出,同时兼有杜比环绕声和3D制作技术的专业纪实频道,是北京电视台新技术试验的平台。频道将凭借自身优秀的渠道资源与内容资源将自身打造成为以纪录片为龙头,以广泛的纪实节目为主体,具有全球视野的,传播主流文化价值的专业纪实频道。
少年强则国强范文2
见证着国旗的升起
见证着中华的振兴
我们不是东亚病夫
我们不是傻瓜笨蛋
我们是炎黄的子孙
我们是中华的儿女
我们要为祖国之崛起而读书
我们要为胜利的果实而奋斗
要把振兴中华四字铭记于心
要以振兴祖国为荣
要以出卖祖国为耻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奋斗,则国崛起
我们不是斗败的公鸡
因为我们有志气
我们不是丧气的小狗
因为我们有精神
我们是青少年
祖国的未来就靠我们
所以我们不能够颓废
我们要为祖国而奋斗
从现在做起
好好读书
报效祖国
让中华子女以这点为中心
我们要让中国的国歌更响亮
我们要让中华儿女斗志昂扬
我们要振兴中华要挺起胸膛
让祖国更加的宏伟要更加强
我的祖国
我的中华
我们是祖国的花骨朵
我们会为我们的花堡
守护到底,绝不放弃
会为我们祖国的崛起
少年强则国强范文3
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灾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为了充分反映少年儿童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的突出表现,中央一套拨出的大型公益片<英雄少年> ,我看了不禁泪流满面.沉着镇定 .勇于救人. 临危不惧的英雄少年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其他比自己危险的人,把生死置之度外,其中最小的只有8岁.这些英雄少年们在灾难面前像个老师,让我们感动,因为他们表现出常人所没有的乐观性格和坚强意志.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9岁的林浩,一个2年级2班的学生.在地震来临时,在地动山摇时,在大地咆哮时,林浩迅速跑出教室当他已经脱离危险时,可是教室里的同学一个也没出来.他想到自己是一班之长,他又冒着生命危险冲进教学楼.当看到同学昏迷在地毫无知觉时,他毫不犹豫的跑上前把两个昏迷的学生托向生命的出口.房屋还在剧烈的摇晃,还在不断坍塌,林浩没有退缩,没有害怕,而是一次一次冲向教学楼.可就在这时,一块突如其来的砖头砸中了林浩的腿,林浩跌倒在地上.可是他没有返回安全地带,而是坚强的站起来拖着受伤的腿继续救大楼里的同学。
这是一段充满艰辛的路程.林浩的手上全是伤,但是他却像一个男子汉没有哭,十天都没有联系上自己的父母林浩也没有哭,而是用笑去面对.他的笑向阳光一样灿烂,向水一样清澈,让人看了不禁心酸.在第十天的中午,林浩终于见到思念已久的父亲,他哭了,他在父亲怀里放声痛哭倾诉着多日思念的担忧。
在六一儿童节上,主持人问林浩:当时你为什么去救同学呢?林浩用稚嫩的声音说:“我是班长如果班上的同学没有了我怎么当班长?”我听了眼泪在眼眶里滚动.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懂事的孩子,就是因为这小小的原因,使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他想继续当班长,不想失去同学。
记得刚开学,我们7年级新生有为期两天的军训.在第一天军训时,我生性懦弱,从来作什么都退缩.在军训时,我腿酸的都走不动了,累的气喘吁吁.我很想退缩,随便找个理由做在旁边休息,可一想军训是锻炼我们意志的,我一定要坚强.地震中的林浩被砖头砸中腿,他却还是坚强的走进危险的教学楼,救出一个个同学,况且他是一个9岁的2年级学生而我,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我怎么能退缩呢?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决不能退缩!
少年强则国强范文4
刘春迎 新闻传播学院
翻开历史的画卷,有古老文明的璀璨星河,有丝绸古路的盛世高歌,有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也有谈判席上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峥嵘岁月,透过历史的眼眸,站在历史的肩膀上远眺,唯有那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亘古长存。
鲁迅曾说过:“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请法的人......这就是中国脊梁。”言之精辟准确不觉令人深思,是啊,中国的脊梁,是由多少各行各业辛勤的大众搭建而成的,是由多少仁人志士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铸就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千疮百孔的中国,林则徐把挽救国家危亡成了他一生所求。“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料济世穷。”在日本求学之路上,创造此诗以激励自己努力奋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腾飞而努力。“五年回国路,十年两弹成。”钱学森的爱国情怀让人动容,在刀光剑影、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他的牺牲精神足以激励我们自强自立,为祖国的昌盛繁荣、国富民强而立志成才!记得电影《牧马人》中,有这样一句话:“你舍不得这高高的祁连山,你舍不得这茫茫的大草原,你舍不得这生你养你的母亲!”是的,因为舍不得,所以难以忘记。忘不了革命先行者先生的悲惨遇害;忘不了在狱中写下让所有中国人都为之动容的《可爱的中国》;忘不了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英勇就义;忘不了鲁迅先生那思索着中华民族命运的神情。
唯有这些人的自立自强,才使得历史的长河变得流光溢彩,才使得五星红旗得以高高飘扬,才使得我们有信心去打开国门,加入世贸,跨步走向改革之路,才使得我们有勇气去申办奥运,承办世博,让一双手一次又一次托起“神舟号”在宇宙中翱翔!
少年强则国强范文5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少年强则国强。
亲爱的同学们,众所周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1900年,梁启超写下《少年中国说》,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搜狐2009年教育盛典主题论坛也是“中国百年:少年强则国强”;2010年,我和同学们在长城上高歌《少年强》,做为“开学第一课”晚会的主要曲目。所以,在今天,“少年强,则国强”这已经成为不需要证明的道理,所有人都知道的道理。未来的几十年我们这些少年该如何强?在座的同学们需要做怎么样的努力?最强的少年又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第一,要学会做人。很多教育专家提出要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这是最重要的,做人要做到在家孝顺父母、在校尊敬师长、在外关爱他人,这就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我们,老师父母教育我们,让我们从小就明白学会做人很重要。不会做人,学问做的再好,最后出的问题就会越大。古时候讲忠孝、忠孝,我们现在做人对父母要孝,对国家要忠,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这个就是做人的问题。第二,要做好学问。光做人做的很好,学问一塌糊涂,这也是不行的,所以学问要做的很好。首先要博览群书,打好基础,再思考怎么做学问比人家更有特色。清华、北大自主招生,很多学校推荐的学生不仅学问做的好,还是班里的干部,平时为大家服务,同时还是学生运动会上的尖子,全面发展,做好学问。第三,要学会健体。一个民族的健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最重要。近20年,中国大陆青少年身体状况持续下降,如体力、承受力、耐力等方面。国家对这个很重视,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青少年需要睡眠8小时等,保证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我们不能在影响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进行死读书。第四,要学会创新。这是少年强则国强的核心问题,中国现在要成为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关键还是看我们这些少年,如果我们少年没有敢于思考、敢于创新、敢于提出不同观点,中国就出不了大批的创新型人才。我觉得我们中国少年,应该是一个快乐的少年、一个开心的少年、一个充满活力和充满各项活动创新的少年。不久的将来,我相信中国的本土上也会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只有成为有孝心的少年、有爱心的少年、有诚信的少年、不怕失败的少年,就算我们不一定成为精英人才,但只要是人才,各行各业无数的少年强,这样的少年强了、我们国家也就强了。
少年强则国强范文6
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力去做的事情。
复兴,复兴,说明中国曾经强大过,但是也曾经衰落过。中华上下五千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从远古时代说起,我们的祖先最早走出丛林,学会了使用工具,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到了唐朝,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那时候中国与外国就有很多的文化交流了,从张骞走出的丝绸之路,到文成公主进藏和亲,再到玄奘历尽千辛万苦到印度取经。。。。。。这些都是中国强大的证据。但是到了清朝,因为清政府的腐败,中国的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贫富差距太大,在皇宫的慈禧太后,一顿饭有二百个菜,可是老百姓连一碗粥都合不上。在后,中国更是不堪一击,签订了许多不平等的丧权辱国的条约,还背上了东亚病夫的称号。
如今,世界太平了,中国要复兴。说一些大话套话是没有用的。我们小学生又可以做些什么呢?也许,对于国家大事我们无能为力,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做好一个小学生应当做的事情,好好学习。我们只有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报效祖国。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少年,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
六年级:林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