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中的较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夏令营中的较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夏令营中的较量范文1

------读《夏令营中的较量》有感

记得有一位社会学家曾预言过:若干年后,日本会再次侵略中国。当时我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一个笑话。而今天,我读了《夏令营中的较量》这篇文章,心情却不得紧张起来。

文中讲了77个日本孩子与30个中国孩子一起去大草原探险。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是挺着走了下去。中国孩子怎么那么脆弱呢?日本孩子病了没有放弃,而是坚持到底。特别是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使我汗颜:“我是来锻炼的,当了逃兵是耻辱,怎么回去向老师和家长交代呢?我能挺得住,我一定要坚持到底!”中国孩子怎么就没有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心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呢?

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来了,却在艰难路段把孩子拉上了车。日本孩子能自己做饭并会与他人分享,中国孩子只会坐着等饭吃。

多么鲜明的对比呀!读完全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中国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锻炼,不爱劳动,意志薄弱等等都一一表现了出来。想当年爆发时,全国人民同仇敌忾,艰苦奋斗赶跑了日本侵略者。特别是那些少年英雄们,如:刘胡兰,王二小,小兵张嘎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像现在的孩子一样要穿华丽的衣服吗?他们像现在的孩子一样咬住漂亮的房屋吗?他们像现在的孩子一样要美的蛋糕吗?不!没有!他们有的是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现在的孩子只要是谁碰了他一下,豆大的事,有的甚至把家长都喊来。

其实,中国孩子有这样的表现跟家长的责任是分不开的。家长们太溺爱孩子了!只要是孩子洗碗打破了盘子,家长就再也不会让孩子做了。家长们只知道让孩子上补习培优班,一天到晚都在说:“学习,学习,学习是最重要的,你只管学习,其他的什么也不用做。”真的吗?学习比自理能力重要吗?学习比高尚的情操重要吗?学习是至高无上的吗?记得某报刊刊登过一则消息,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由于自理能力差,被迫退学在家。

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我们这些肩负着祖国希望的少年们,将怎样去建设和保卫自己的祖国呢?

夏令营中的较量范文2

爱国,是我们熟悉的词汇,从小学入学伊始,我们就开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因为爱国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情感,就如同爱家、爱父母一样,爱国是与生俱来的事情,我们必须时时接受这样的教诲。

但在多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我们有没有仔细想过,爱国究竟与自己有何关系,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国呢?一个台湾校长曾说:“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短短八个字,道出了爱国的分量。作为学生,学习是我们的天职,但即使如此,“国家”也不应该是一个空泛的名词,因为我们的爱国不应该只停留在浅薄的口号上。爱国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应该想想,自己的行为对国家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们的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爱国很遥远,它应该发生在建功立业、保家卫国之时,应该是战死沙场、收复疆土。这是错误的。新的时期,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但是涉及国家利益的“战争”,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且有些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在我们自己身上。

二十年前,发生在中日两国儿童之间的“夏令营中的较量”,让我们看到了两个国家的新一代在个性品质方面的差距。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是否可以说,再来一次夏令营,我们一定会比日本的儿童优秀呢?我们并没有把握。但如果你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你一定会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锤炼自己的品格,以便在未来无处不在的竞争中,去赢得所有的较量。这样,你今天的所有努力,虽然没有跟“国家”两个字沾边,却都是最好的爱国行为。

爱国,是我们必须肩负的责任。前段时间,有几个中国人在埃及旅行时,在古老的遗迹里留下了“到此一游”的痕迹,招来国际社会的耻笑。同学们,如果其中的一个游客是你,你就在“爱国”的记录薄里留下了永难抹去的污点。而像这样的事件,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令整个中华民族的形象遭到严重的损毁。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如果我们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国家,那就让我们为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出点力吧,要知道很多最平凡最简单的举动,都可以凝聚成巨大的爱国力量,都可以建塑成一个强大的、令外人敬畏的民族。

夏令营中的较量范文3

劳动是光荣的,爱劳动的人永远焕发出美丽动人的光彩。我们不仅要尊重劳动人民,爱护劳动果实,还要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一年之计在于准,一生之计在于勤”,我们切末辜负了这人生的春天,要把一生的希望花在勤劳上。让我们勤奋学习,努力进取,把我们中华民族辛勤劳动的传统美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我是来锻炼的,当了逃兵是耻辱。我能挺住,我一定要走到底”,这话只有勤奋的孩子才说的出。这就是孩子的任务,心灵的呼唤。这话触动了我心灵,勤奋类的目标:一定要做个勤劳的好孩子,从我做起,从小做起!!!

以前,学校组织春游或秋游活动等,我们都是走的去的。一走到目的地,就随处找个地方,一屁股坐下来管自己吃东西。只要平时勤劳一点路,以后就会习惯了。一想起当年老时的艰苦岁月,眼前的一些困难就不算什么了。勤劳是幸福生活的主要因素,自己是辛勤劳动的重要配件。

五上年级,我向别人借书,都是一个星期后才还别人。因为学校里有空我不看,家里做完作业通常疯狂地玩耍,哪有那闲工夫去看课外书?现在,有点厚的书,我最多一个星期归还;稍微薄一点的书,一两天归还。所以,我一次就借两本,看完后一次性归还。这就是我整整一个寒假细细地琢磨出来的勤奋的缺点。

夏令营中的较量范文4

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

王少卿:习惯的养成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等途径,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习惯的教育和培养应占据怎样的位置?

孙云晓:中国俗语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之说,其含义之一就是儿时的习惯可以影响孩子的未来。

前几年,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时,曾有记者问一位科学家,他在哪所大学学到最重要的东西。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我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讲明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

用一个日本教育学家的话来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作为父母,尽管口头上不一定承认习惯教育的重要性,实际上,每一个家长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孩子的习惯,每个孩子都有家庭的烙印,习惯是家庭教育最本质的东西。

王少卿:现在家长有一种看法,认为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孩子长大以后也许会吃亏。比如按理说,家长应该教育孩子讲诚信,但是家长担心社会险恶,把孩子培养成一只羊,在狼群中难免被狼吃掉。

孙云晓: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觉得有良好习惯的人生存能力更强,机会更多。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之所以能在20多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件小事: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一下子赢得了设计师的好感,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他大为感动,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

我们可以用木桶理论来解释良好习惯对于人发展的意义:一只木桶盛水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不是最长的那块,这块木板,就是习惯。

好习惯以健康人格为目标

王少卿:对普通家庭来说,在培养孩子习惯方面有哪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和规律性的东西?

孙云晓:最大的误区就是家长只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忽视做人、做事的习惯培养。现在有一种观点对家长的影响很大,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把家长们弄得非常紧张,孩子还不会走路就习字,一上幼儿园就上各种特长班,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重视孩子之间的沟通。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现在的孩子80%都带有攻击性,在与人相处中不顾别人的感受,只顾自己,这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我认为在这个方面,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认识到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与孩子取得共识。比如要按时起床,这是孩子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对于没有这种习惯的孩子,家长应该即时提醒,刻意培养。

第二,要使孩子产生情感。告诉孩子很多英雄人物和他们喜欢的人都是这样做的,让孩子也自觉地跟随。

第三,要形成意志。取得好习惯的认识,必须教育孩子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需有一定的行为规范。

第四,要持之以恒地训练。如果一种行为能持续20多天,就可以说离形成习惯不远了。

第五,要进行评估指导。孩子做得怎么样,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和评价,这样孩子才知道做得对不对。做得对,给予奖励,做得不对,给予纠正。长期下去,孩子的好习惯慢慢就养成了。

王少卿:人的习惯有一定的层次性,这一点对于孩子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您能详细说一下吗?

孙云晓:低层次的是生活习惯,比如要勤洗澡,每天要刷牙等。第二是学习习惯,比如说看书的习惯,思考的习惯等。第三是品德,如待人诚实,关心别人等。习惯的培养有一定的规律,3岁前,主要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比如按时吃饭,按时起床,对自然的兴趣,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等。因为这个时期给孩子讲大道理不容易讲通,而从细微的生活习惯着手反倒容易让孩子接受。3岁之后则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事大家在一起商量,有玩具大家一起玩,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使习惯变成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培养孩子的习惯要以培养健康人格作为目标,即做人要有爱心,做事要遵守规则,学习要创新,还有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团结友善,敢于负责等。一位俄罗斯教育家说,习惯是人生的道德资本,有了一个好习惯,一辈子都会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而一旦有了一个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

孩子童年时期养成的习惯一旦形成了,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

为孩子改变成人世界

王少卿:中国传统教育非常注重习惯的训练和培养。您能谈谈家长习惯与孩子习惯的关系吗?

孙云晓:良好习惯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志。然而,习惯教育在中国是壶烧不开的水,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只把水烧到50度,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后面的50度,就是如何把一个良好的行为转变为一种习惯。比如我们告诉孩子,你应该这样做才是对的。然后问孩子:“你明白了吗?”孩子说:“明白了。”我们的教育往往到这一步就完了。其实我们还应该告诉孩子,你应该如何做,做完了还要让他多重复几遍。只有到这个时候,我们才能说把水烧开了。

夏令营中的较量范文5

关于教育需要爱这个观点,广大教育工作者均已达成共识,在此不必赘述。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得深思下一个问题--怎能去爱?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长期受到无微不至的爱,吮奶经历竟达八年之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以至二三十岁了都还不会系鞋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昵?难道溥仪没有得到爱吗?事实恰恰相反,他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爱",本来应该溥仪自己做的一丁点儿小事都有人替他代劳。正是这无微不至的"爱",使溥仪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由此可见,爱不能越俎代庖。

"溥仪现象"毕竟是历史,我们更关心的是现实。令我们痛心的是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却正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扮演着太监和侍女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生活上,有的家长对子女总是采用"抱养"的方式,代子女洗衣、叠被、穿鞋,甚至出现老师布置劳动,家长奋勇代劳的怪现象;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一味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代学生"拾柴"、"烧火"、"做饭"、甚至于出现了代学生"品味"的怪做法。教育者(广义)将无微不至的关怀,方方面面的照顾,多种形式的包办代替视为无私的爱。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势必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失去了自理能力,失掉了自立意识,丧失了自强精神。这些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社会责任感;在人格道德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发 生了许多闹剧。诸如"鸡蛋无缝无法剥"、"鸡蛋外壳很脏,洗干净后放在太阳下曝晒"、"拿麦苗当韭菜"的笑 话以及高分低能现象。从1995年关于"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的热烈讨论,可以看出我们的孩子在生活实际中缺乏生存能力、责任感以及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和毅力,往往因失败而颓废,从而失去了进步的勇气。尽管事情已告一段落,但它的冲击波是永存的,警钟是长鸣的。如果我们不引起高度重视,那么,我们便会有比夏令营之忧更忧的经济之忧、事业之忧、未来之忧。

其实,解忧的方法也可以从溥仪后半生的转变中得到启示。解放后,溥仪成了秦城监狱的囚犯,什么都得自理,经过多年的劳动改造,终于变成的自食其力的公民。倘若溥仪继续过他的皇帝生活,继续受到应有尽有的"爱",恐怕到不惑之年也未必会系鞋带,更不要说自食其力了。看来人的能力是靠锻炼培养起来的,不锻炼就会丧失起码的能力。我们应该懂得爱不能强迫,不能包办,更不能代替。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任务不在于交给下一代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在于引导并帮助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去创造新的世界。"因此,我们再次疾呼:家庭、学校、社会一定要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练出多种能力,千万不能像侍从们对待溥仪那样过分溺爱孩子。倘若溺爱,那是走溥仪前期之路,是走断送人才之路;倘若放开手脚促其自理,那才是走溥仪后期之路,是走培养英才之路。社会给了溥仪锻炼的机会,使他由皇帝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公民,我们的孩子能否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我们在教育中能否下决心,下狠心,不为其"送饭",不为其"穿衣"、不代其"品味",让他们多参加实践锻炼。 实践锻炼是要使每一个孩子在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先进科技中得到锻炼;实践锻炼要引导孩子在实践中进行全面素质的训练,全面发展;实践锻炼要重视孩子的实际,因材施教,通过活动来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身体素质,动手能力和社会观察力;实践锻炼,要在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能引导学生学习,绝不能越俎代庖。

夏令营中的较量范文6

一、 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1.学校是教育改革的中心,科学探索的中心。这就意味着,学校的传统功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学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而且日益成为探究的中心,新课程探究将成为新型学校重大特征。而教师成为提供学习机会,师生互动工程中的组织者。

2.课程是经验。把课程作为经验来处理,就要求学生利用一切资源,扩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丰富自己的生活世界,最大限度地获得多方面发展。

3.教材是范例。即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识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本范例。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是引导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构建的中介。

4.教师即研究者。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首要前提是教师正确定位,即按现代教育理论建立“倾听与共舞”式的民主、平等型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培养学生的思维,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才能使课堂出现一种海纳百川的新气象。

二、诱发参与动机,强化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强化学生的动机和兴趣,关键在于学生必须有“饥饿感”,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强烈要求,因此,教学中设计种种问题情境,将课堂搬进社会,使学生获得多种体验,使学生认识到“未来世界”,培育求知欲,创造“饥饿感”。这样,不仅调动了 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主体意识,学生潜能得到了发挥,而且在创造力施展中学到了知识。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轻松乐学

优化课堂教学是教学创新和提高教学效益的前提,这也是课改的关键所在,也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重要体现。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活课堂。利用表演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学生好奇、好动、好模仿、好做游戏,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表演,能使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表现,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情境,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教师要讲述的知识。如在讲授“如何保持快乐情绪”一节时,我指定几名同学到讲台前做表演,他们搞笑的动作和风趣的故事,使全班同学受到了感染,课堂上形成了热烈欢快的气氛,让学生在此情此景中,讲述自己经历过最开心的事情,由此导出知识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精心设疑,巧妙引导,激活思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教学能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创设学生认识需要与自己已有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使其想知道可一下子又弄不懂,在这种学生萌发了高涨的学习情绪和对知识要求的状况下,再引导学生拾级而上,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导入时,能以设疑激趣为先导,就能营造良好的气氛,把学生引入一个想学、爱学、又能积极思考的学习天地里。

四、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德育明理的作用

1.导入新课,铺垫明理。引人入胜地创设道德情境导入新课围绕教材内容,有意地将道理渗透进去。例如在讲“意志”这一内容时,用多媒体播放《夏令营的较量》,学生看材料思考问题,从而认识意志坚强的重要作用。

2.讲述主教材,情感渗透明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是提高认识的过程,也是培养情感的过程,情感渗透必须做到以情激情,理随情出。例如在讲“公民在家庭关系中权利和义务”一节时,我让每位同学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多少,教师抓住时机提问:你父母是怎样关心你的?学生纷纷发言,回答得生动感人,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使学生懂得了关心父母,教师就此引导他们长大成人后 孝敬父母。

3.丰富表象,感知明理。表象是感知思维的必要环节。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表象领悟道德信念,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讲“自尊自信”这一 内容时,利用伟人理发的典型材料,强化学生感知,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使学生 知道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使学生自觉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