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成本核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成本核算范文1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创新;意义;策略
医院成本主要包含有医疗成本与药物成本两大类,主要是指医院在进行诊疗活动或其他相关医疗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和成本耗损。医院成本核算不同于普通企业成本核算,从医院本来来看,医院成本核算属于内部经济管理项目,且项目开展形式丰富多样,开展过程也可以依照对象不同进行明确分类,比如可分为医院总成本核算、科室成本核算、科研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等。依照成本使用项目不同来分,又可以划分成诊疗支出成本核算、员工薪酬福利成本核算以及家庭补贴成本核算等。单从医院成本核算来看,其不仅关系到医院运营发展效益,还是医院经济管理水平的直观体现。
一、医院成本核算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
医院属于特殊组织机构,其财务成本管理是医院内部管理的重中之重[1]。因此,对医院来说实现成本核算创新既可以让医院所有工作人员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减少隐形浪费,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和诊疗服务质量。任何组织机构在运营中都会有一定风险,而通过实现成本核算创新可以医院成本控制能力,促使医院能够更好面对各种经营风险,具有更广阔发展空间。
(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能力
现阶段,医院在激烈医疗市场竞争中的重点在于医疗服务产品质量和成本竞争,因此实现成本核算创新对提高医院核心竞争能力来说意义重大。医院在追求高质量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成本支出,若医院在经营过程中一味重视效益运营、轻视财务管理,势必会造成市场核心竞争能力下降,而通过加强成本管理,实现成本核算创新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三)确保医院健康有效运行
医院通过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管控系统,可以更好适应市场需求,以此来促使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结构更加趋于健全,完善内部控制结构,在面对市场风险使可以更好预防和抵御。并且,通过加强成本管理还可以确保医疗资源得以合理支配,明确医院市场主置,这对确保医院科学、健康、有效运营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充分发挥成本运用价值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核心,而成本管理又是财务管理的关键内容,加强风险防范并在医院内部创新成本管理和控制方法,可有效确保医院运营合法权益[2]。医院通过进一步强化自身内部成本管理和控制,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节约型组织机构的建立,避免医院出现盲目浪费的情况,促使医院在运营过程中能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成本自身价值。
二、医院成本核算创新策略
(一)树立成本核算创新意识
树立成本核算创新意识是推动医院成本核算创新迈上战略发展道路的第一步。对此,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活动过程中应首先明确自身责任,在日常财务活动开展中树立创新意识,在遵守医院《财务制度》的基础上精心制定成本核算方案,准确把握医院成本动态走向,为医院领导提供准确、真实的财务数据,为成本核算的创新奠定基础。财务人员应加强医院成本走向的把控,确保每笔资金都能够得到合理运用,加强对医院各项成本开支的管理。同时,事后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及时发现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措施解决,以此来避免财务风险发生。除此之外,医院全体员工都应树立成本核算创新意识,积极配合财务人员财务工作开展,与财务人员同心协力实现医院成本核算的创新。
(二)采用适当成本核算方法
现阶段医院成本核算主要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核算法、设备成本核算法、病种成本核算法及项目成本核算法等。在长期实践中可以发现,不论是哪一种成本核算方法都各有优缺点,但是难以准确判定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之间孰优孰劣。其中使用最普遍的成本核算方法就是项目成本核算法,即根据患者医疗服务项目不同进行成本核算,这种成本核算方法的优势是在操作上较为简单,核算所需时间较短,但在进行核算过程中必须要以医务人员为对象,不能充分考虑患者情况,也难以确定各个医疗项目使用是否科学合理。医院属于半公益性组织机构,是为全社会提供医疗服务,其在经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需要自身来承担的成本,医院对此则需合理运用收入来弥补[3]。但若成本核算方法使用不当,便有可能出现在社会效益、医院效益和职工效益之间择其一的情况,难以做出正确判断。而从国外医院情况来看,其使用较为普遍成本核算方法是病种成本核算,这种核算方法的优势是能够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考虑到患者是否能够承担医疗费用,能够起到降低医疗费用作用。医院要想实现成本核算创新,必须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科学、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
(三)建立成本核算责任体制
过去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明显职责划分不明的情况,许多员工认为“法不责众”,即便是追究下来也不会落在自己头上,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医院成本核算责任体制没有落实,或责任体制力度不强,难以起到监督、督促的作用,导致一些不必要经济损失的产生。因此,医院要想对自身成本核算进行创新,必须要制定有效的成本核算责任体制作为保障,明确成本核算责任主体,在制度约束下各个责任主体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任务和目标,确保医院整个成本核算系统高效运行。另外,医院还可以在财务部门制定“医疗费用差异”账户,将所有责任主体账目囊括其中,清晰、准确、有序地列出各个责任主体医疗费用差异数,加深他们对成本预算情况的了解程度,从而总结自己在各个预算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保证医院成本核算的顺利进行。
(四)实施弹性成本预算管理
成本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质量不仅对财务管理工作影响巨大,还能够直接对医院整个管理质量及运营情况产生影响[4]。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包括有医院各项成本开支、物资采购、经费收入、项目投资及科研投资等内容,先由各分级部门逐层向上级汇报预算情况,再交由财务部门进行统一核算规划,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再分发到各个部门,各部门则需严格依照预算方案执行,以此来确保医院成本预算管理质量和效率。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医院成本预算需在零基预算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弹性预算。零基预算能够准确分析医院每年度整体预算情况,并对下一年预算进行精准预测,但大数据下繁琐的数据难以确保全部项目都能纳入到零基预算中,因此在零基预算基础上还应进行弹性预算,对医院整体成本预算进行综合编制与管理。
(五)重视财务人才能力提升
成本核算创新对医院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管理方法,还需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能够灵活运用成本核算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具备一定统筹能力、应对能力和判断能力。因此,医院必须要重视创新性财务人才的培养。第一,医院可扩大财务人才引入途径,招入一批掌握统计知识、成本管理技能的财务人才,以此来实现医院成本核算管理高级分析模型的构建。第二,医院应针对自身财务人员实际情况制定人才评估方案和培养方案,借助人才评估方案来明确人才培养范围和培养标准,重视成本管理人才的培养。第三,医院还可以聘请一些成本核算及管理专家来院进行培训讲座,让财务人员能够掌握先进成本管理理念和核算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知识和技能水平。另外,医院还需定期对财务人员专业能力进行考核和评比,对专业过硬及工作表现好的财务人员予以一定奖励,在院内形成良好学习风气,促使医院财务人员综合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医院成本核算创新并非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医院应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对自身成本核算内容进行总结创新,同时善于借鉴其他医院优秀成本核算方法,学习国外现金成本核算模式,并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改革,构建一套与自身相符的成本核算体系,实现医院成本核算创新。此外,医院还需根据国内医疗体制改革及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对自身成本核算体系进行优化调整,确保医院成本核算的有效性和优质性,为医院经济运营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金家鑫.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成本核算工作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1):149-150.
[2]乔欣.医院项目成本与病种成本核算创新研究[J].当代经济,2016,(19):76-77.
[3]王成,许涛,孙磊.加强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几点思考———基于北京市的调研[J].卫生经济研究,2016,(1):14-19.
信息成本核算范文2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成本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5月8日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财政体制各项政策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十多年前制定的医院会计制度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绩效管理的需要,在运行中显露出如下突出问题:
(一)滞后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我国自本世纪初逐步实施的各项财政改革政策很多都涉及到会计核算方法的调整与改进,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缺乏与这些改革政策全面有机的衔接,给医院执行各项财政政策带来不便。
(二)医疗、药品收支核算不配比。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将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支出分为医疗收支和药品收支,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主要按照医疗人员和药品人员的身份来界定,管理费用期末分摊方法不合理。
(三)医疗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缺乏对医院医疗成本核算对象、核算范围、核算方法和口径合理统一的规定,难以为政府部门制定医疗改革政策、医疗收费价格以及实施医院绩效评价等提供依据。
医院作为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一方面医院具有公益性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另一方面医院又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仅靠政府财政补助远远不能满足医院庞大的支出需求,医院为了生存要有自己的创收途径,从这一方面讲,医院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但现实是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医疗服务费和药品加成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因而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靠收取高额药费维持现状的情况将被改变,为保证其正常运转,公立医院加强成本费用的核算与控制,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迫在眉睫。
二、新旧会计制度成本核算差异比较
(一)药品成本核算的不同。在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医院的药品采用售价核算方法,药品的售价与进价的差额在“药品进销差价”科目中核算,药品部门的采购费用及管理中支出的费用在“药品支出”科目核算。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药品按实际取得的成本入账,在售出和领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或者加权平均法确定发出药品的实际成本。新方法的设定使得药品成本的制定更加规范,减少了医院虚增收支的现象,同时也杜绝了医院“以药养医”的情况。
(二)成本核算对象不同。在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医院的成本核算对象只包括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经营成本,人员成本并没有包括在里面,这并不是全成本核算,从而导致了手术费用的低下,进而变相地贬低了医生的价值;另外,由于药品加成计算使得药费、材料费相对较高,这是不太合理的。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中,医务人员的劳动得到了承认,人员成本作为医疗业务成本的一部分进行核算,这意味着医院的人员成本会有所提高;随着药品加成制度的取消,药品卫生材料成本会有所降低,使成本核算对象的内容更全面,也更准确。
(三)收支核算与管理的不同。在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中,设有“医疗收入”、“医疗支出”、“药品收入”、“药品支出”、“药品进销差价”等科目分别进行医疗和药品收支核算,规定按照加成法确定药品的销售收入,现行制度规定成本与费用的发生全部记入支出类账户中,导致成本与费用的界限不清楚,不利于医疗服务的定价。因为公立医院要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指令性任务、医疗救助等公益活动,在一般情况下,各公立医院都将这些支出作为成本予以反映,从而造成成本不实、结余失真。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中,一方面取消了“药品收入”科目,把药品收入并在“医疗收入”科目内,并且规定按照进价法确定药品的销售收入;另一方面把旧制度中的“药品支出”、“医疗支出”合并新设“医疗成本”科目,取消“药品进销差价”科目,这样做有以下三层含义:(1)药品不再是医院的一种赚钱工具,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药养医;(2)药品成本仅仅是医疗服务成本的一部分;(3)为医疗服务合理定价提供基础。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成本信息的局限与改进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成本信息的局限
1、准确核算医疗成本是确定医疗服务价格的基础,医疗服务价格不低于成本才能补偿提供服务过程中的投入和资源消耗的价值。医疗服务价格定价不应低于成本,但又不能完全取决于成本,价格过高,老百姓承受不了,如果单纯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医疗服务质最,也违背了医疗体制改革的初衷。
2、新医院会计制度统一了药品核算方法,要求对药品采用个别计价法核算。如果按此要求,势必会使医院发药效率低下,这是因为,同一种药品的生产批次不同,价格可能不同,同次发药可能发出了不同批次、不同价格的药品。
3、新制度中费用类的设置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其他业务支出”、“其他费用”科目所涵盖的内容过于笼统,如:医院可能发生的罚款、医疗赔款在旧制度中明确列支在“其他支出”科目下,新制度却未予以明确规定;(2)“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科目之间发生的费用界限也较模糊;(3)医院在发生公益性支出后,如果从政府财政部门获得部分补偿的,该补偿费用将如何核算,是直接冲抵原公益性支出,还是列入财政补助收入。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成本信息的改进
l、针对医疗服务定价的问题,可以采用“以成本为基础,差别定价法”,也可以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实行“统一价格,差别买单法”来确定医疗服务价格。前者虽然有利于社会公平,但不利于医疗机构的独立运营,容易混淆政府和医疗单位的职责,后者可以使得医疗机构按照符合成本补偿原则的理念提供服务,由政府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解决付费和社会公平问题。
2、为了解决医院发药效率低下的问题,可以对药品采购按实际成本法计量,而具体每种药品的计量应采用移动平均法进行计量。
3、医疗成本核算可以采用变动成本法,只将变动费用计入医疗成本,从而防止旧制度中公立医院片面追求医疗服务数量,便于进行本-量-利分析和编制弹性预算,有助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
4、完善费用类明细科目设置,使科目设置更完善统一,涵盖的内容更加明确。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鲁娜.新《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变化之利弊浅析[J].卫生软科学,2010.6.
信息成本核算范文3
摘要:在新医改的推动下,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原有的《医院会计制度》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主要体现在成本核算方面。本文通过新旧制度的比较,提出在成本核算方面的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新医改 医院会计制度 成本核算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财政体制各项政策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十年前制定的医院会计制度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绩效管理的需要。并在运行中显露出如下突出问题:
1、滞后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等财政改革。我国自本世纪初逐步实施的各项财政改革政策很多都涉及到会计核算方法的调整与改进,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缺乏与这些改革政策的全面、有机衔接,给医院执行带来不便。
2、医疗、药品收支核算不配比。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将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支出分为医疗收支和药品收支,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主要按照医疗人员和药品部门人员的身份来界定,管理费用期末分摊方法不合理。
3、医疗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缺乏对医院医疗成本核算对象、核算范围和口径、核算方法等的合理、统一规定,难以为政府部门制定医疗改革政策、医疗收费价格以及实施医院绩效评价等提供依据。医院作为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一方面公立医院具有公益性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质量为核心,另一方面医院又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仅靠政府补助远不能满足医院庞大的支出需求,医院为了生存要有自己的创收途径,从这一方面讲医院要参与到市场竞争。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靠收取高药费维持的现状将被改变,为保证其正常运转,公立医院加强成本费用的核算与控制,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迫在眉睫。
二、新旧制度对成本核算的差异比较
1、药品成本核算的不同
在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医院的药品采用售价进行核算,药品的售价与进价的差额在"药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采购费用及管理中支出的费用在"药品支出"科目核算。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药品按实际取得的成本入账;在领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或者加权平均法确定发出物质的实际成本。新的方法的设定使得药品成本的制定更加规范,减少了医院虚增收支的现象。
2、成本核算对象不同
在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医院的成本核算对象包括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和药品经营成本核算,同时人员成本是没有算在成本里面的,这并不是全成本核算。这导致的手术费用是相当低的,由药品加成计算产生的药费、材料费则相对较高,这是不太合理的。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医务人员的劳动得到承认,人员成本作为医疗业务成本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医院的人员成本会有所提高,使成本核算的对象的内容更全面,更准确。
3、收支核算与管理的不同
在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中,设有“医疗收入”、“医疗支出”、“药品收入”、“药品进销差价”、“药品支出”等科目分别进行医疗和药品收支核算,规定按照加成法确定药品的销售收入。现行的制度成本与费用的发生全部记入支出类账户中,导致成本与费用的界限不清楚,不利于医疗服务的定价。对于公立医院要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医疗救助等公益活动,各公立医院将这些支出都作为成本予以反映,从而造成成本不实、结余失真。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取消了“药品收入”科目,把“药品收入”并在“医疗收入”科目内,并且没有规定按照加成法确定药品的销售收入。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成本信息的局限与改进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成本信息的局限
1、如何确定医疗服务的价格。准确核算医疗成本是确定医疗服务价格的基础,医疗服务价格不低于成本才能补偿提供服务过程中的投入和资源消耗的价值。医疗服务价格定价不应低于成本,但又不能完全取决于成本,价格过高,老百姓承受不了,如果单纯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医疗服务质量,也违背了医疗体制改革的初衷。
2、新制度统一了药品核算方法,要求对药品采用个别计价法核算。如果按此要求,势必会使医院发药效率低下。这是因为,同一种药品的生产批次不同,价格可能不同,同次发药可能发出了不同批次。
3、新制度中费用类的设置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其他业务支出”、“其他费用”科目所涵盖的内容过于笼统,如:医院可能发生的罚款、医疗赔款在旧制度中明确列支在“其他支出”科目下,新制度却未予以明确。(2)“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科目之间费用的发生界限较模糊。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成本信息的改进
1、针对医疗服务定价的问题,可以采用“以成本为基础,差别定价法”,也可以在成本计算的基础上实行“统一价格,差别买单法”来确定医疗服务价格。前者虽然利于社会公平,但不利于医疗机构的独立运营,容易混淆政府和医疗单位的职责,后者可以使得医疗机构按照符合成本补偿原则的理念提供服务,由政府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解决付费和社会公平问题。
2、为了解决医院发药效率的低下,可以对药品采购按实际成本法计量,每种药品的计量应采用移动平均法进行计量。
3、医疗成本核算可以采用变动成本法,只将变动费用计入医疗成本,从而防止旧制度中公立医院片面追求医疗服务数量,便于进行本-量-利分析和编制弹性预算,有助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
参考文献:
信息成本核算范文4
关键词:事业单位 成本核算 创新发展 问题与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愈发的快速,其中事业单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数的社会领域发展都和事业单位的支撑和服务分不开。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保证将事业单位应有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将成本核算做到位便显得尤为重要。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存在显著的不同,事业单位在实现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项资金在使用与来源方面均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但是对于资源使用中的规定相对较为欠缺。所以,事业单位只有对成本核算实现创新发展,这样才能有效的推动事业单位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成本核算在事业单位中的核心价值
第一,进行成本核算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能够有效的实现对人力资源与社会资源配置的更为合理与高效,从而使整体效益更高。第二,事业单位开展成本核算能够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使事业单位综合效益得到提升。第三,成本核算可以辅助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质量考核,这对国家进行监督和管理非常的有效。第四,开展成本核算对于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非常的有利。第五,成本核算能够有效的促进事业单位改革的_展,使单位内部人员编制更为合理,推动事业单位逐渐发展成为精简与高效的事业单位。
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能够发现,事业单位在进行成本核算过程中依旧存在部分问题,之所以存在问题,主要的原因在于单位领导的思想意识不够,可将问题总结成为如下两个方面:第一,成本管理意识欠缺。事业单位在整个运营过程中使用的资金,大多数资金是由政府部门提供,使单位领导不会担心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没有危机意识,致使部分事业单位存在工作效率偏低的问题,根本不能满足社会对事业单位的需求。这是由于没有资金的后顾之忧,造成部分人员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不进行成本节约,没有充分的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最终导致事业单位经济效益无法得到提升,甚至有的出现亏损状况。第二,管理理念落后。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事业单位实际的服务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但是与快速进步的社会相比,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中的成本管理理念相对较为滞后。例如单位内的管理层并未充分的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对于财务人员也存在成本预算较为粗略、没有良好的成本意识的现象。在目前这个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及时对先进的管理方式加以学习,如果事业单位没有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必然会制约事业单位的发展,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倒退现象。
三、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创新发展措施
(一)完善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制度
古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想要对事业单位内部成本核算状况加以改善,最为核心的工作便是完善成本核算的制度。完善的财务制度作为开展成本核算重要的前提条件,同时要保证实际操作中能够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不会发生特权状况。对此便要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全额管理方面的制度,对于存在的超额情况作出细致的分析,从而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类似情况加以有效的解决与处理。第二,完善财产登记方面的制度,不同的单位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按月、按季或者按年度实现对盘存的处理与使用。第三,完善内部价格方面的制度,要保证每个月的月末对存货与材料等实现相应的采购与销售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摊。第四,强化原始记录管理方面的工作,保证原始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能够有效的统一成本核算方面的流程,使成本核算愈发的规范化。
(二)规范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方法
1、规范单位开展成本核算的流程
第一步,对各项费用成本进行审核,明确其是否满足开支条件,并判断指出成本费用所属项目;第二步,按照权责发生制将该月成本支出纳入当月账目,根据相关原则对分摊和预提进行相应的区分来核算成本;第三步,分配与收集相应的成本费用,保证各类产品与服务费用得到精准的计算。
2、根据单位内部实际的成本进行集中核算
首先,严格对各类成本支出进行归纳与整理,诸如人员支出、办公费、差旅费、通讯费、水电燃气、培训费、会议资料、材料用品等日常相关费用根据实际支出进行确认。其次,对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过程中可以结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根据选择适合本单位的折旧方法,如采取直线法、加速折旧法以及工作量法等。最后,在完成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从而在保证优质廉价服务的前提下,将单位员工积极性加以充分的调动,这样既能为单位增收,又能保证被服务者得到更多的实惠。
3、在以收定支的基础上,励行节约并在事后实现相应的审核与考核
首先,按照预算对收入进行相应的确定;其次,划分全部支出项目成本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将直接成本直接纳入到成本之中,而将间接成本进行分配,对于超出限额的支出成本,将有负责人自行解决;再次,通过对收支作出相应的决算,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与总结,将优势逐渐的扩大,对不足加以不断的改进;最后,应该利用第三方进行相应内容作出绩效考核,绩效考核能够最大程度推动节约,而审核能够推动成本使用更为精细。
(三)强化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工作
要想使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加强,便要采取如下措施加以有效的改善。第一,降低人员支出,从而实现减员增效作用,人员支出始终是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过程中的重心,通过建立有效的临时工制度能够很好的控制人员费用支出,并且制定最佳的分配制度,将员工无限潜能与积极性加以充分的调动。第二,将成本考核与分配实现管理过程中加以整合,对以往单一通过收入指标实现职工分配机制加以改善,采取绩效工效挂钩全新的成本分配制度。单位在对员工做出相应的考核过程中,保证所有的人员都能够参与成本合理使用之中,最终实现节约成本。第三,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存货及材料收发、退还与领取方面的制度,严格遵守单位内部领用材料的相关审批程序,根据既定的成本目标对领用与发放做出严格的规范。第四,要对流动资产加以重点的管理,尽可能使资金利用率得到提高,比方说政府以及主管部门应该按照事业单位实际的流动资产管理效果对其今后的经费补助做出相应的调整,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在整个运营与发展过程中,既要承担经济效益,也要肩负社会效益。通过对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发展情况来看,要想使事业单位有效的实现发展目标,便要对成本核算创新工作加以重视,结合单位实际状况,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成本核算机制,从而有效的保障事业单位所有的资源得到最加的利用,防止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通过采取有效的创新措施才能使事业单位得到更好的发展,为社会传造出更多的社会效益,并使单位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石丽岩.浅谈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会计报表体系改革[J].财经界(学术版),2013
[2]岳岩岩.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
[3]黄晓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发展与会计监督重要性的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5
信息成本核算范文5
关键词:新《医院会计制度》 成本核算 影响
由于医院成本核算的复杂性,各个科室的性质不同,收入来源结构不同,支出范围不同,造成了医院的成本核算很难有统一的标准,为了加强医院的成本核算职能,全面推进全成本核算,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以及一些会计处理的规定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这些调整为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不断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首先,新《医院会计制度》提出了权责发生制的概念,这是借鉴企业会计所提出来的概念,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以往的成本核算多采用收付实现制,这虽然简化了会计核算流程和方法,但是造成的结果就是收入成本不匹配,应该在本期确认收入成本的项目没有在本期确认,应该在本期发生的支出和费用也没有在本期发生,这就造成医院当期的收支是不配比的。引入了权责发生制以后,凡是当期应该确认的收入和支出都必须在当期确认,使得医院的成本核算更加规范科学,为医院的成本核算打下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新《医院会计制度》为了加强成本核算,对部分会计科目进行了变更,使之更能准确的核算医院的收入成本。如新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应该计提累计折旧,增加了“累计折旧”会计科目,为了核算固定资产报废、毁损处理等原因转入清理的资产,新增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固定资产的残值和变价收入都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又比如为了适应新医改的要求,对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在会计科目上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这个科目,医院购入的药品全部按照进价销售;对医院发生的对外投资,借鉴了企业会计的做法,明确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等等。这些成本科目的变化使得医院的成本核算更加准确,更能在会计账面上反映出医院真实的成本状况。
再次,新《医院会计制度》加强了对医院预算管理的要求,旧制度下医院对预算的管理不是很严格,财务部门也没有对医院的预算引起足够的重视,每年的预算编制都基本上是在上年的收入成本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比例简单的测算,这样得出的预算既不准确也不科学。新制度规定医院的财务情况说明要对医院预算情况进行说明,也就是说每一项成本项目的预算都要说明原因,并且与医院的实际情况相比较,看成本项目是否合理。同时新会计制度还规定医院要出具科室成本表,同时年底的会计报表还需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这也就为医院的成本核算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医院成本核算的规范化。
最后,新《医院会计制度》也为医院日常的成本核算会计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医院的收支业务的会计处理并没有要求明细到每一个相关科室,医院财务部门核算收支情况只是一个总账的概念,然后经过医院的核算部门负责对医院的成本项目进行分解,明细到各个科室,从而核算出医院各科室的成本,而新的会计制度要求医院每一项收入费用必须明确到各个科室,在会计日常账务处理的时候就要把每一项收支项目进行明细处理,这无疑增加了记账人员的工作强度,因此为了符合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必须借助相关的会计核算软件来加强各科室的成本核算,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的一些新要求为医院的成本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有些规定不是特别明了,也给医院的成本核算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对于会计制度中医疗收入和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等科目中提到的医疗服务,这种服务成本的确定难度很大,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等的现金流量中的开展医疗服务活动收到的现金等,制度上没有明确加以说明什么属于医疗服务活动,什么不属于医疗服务活动,这就使得在日常的会计处理过程中,会计人员的主管随意性较大;还有一些成本科目的明细项目设置过于笼统,比如医疗业务成本和管理费用的其他也没有明确说明用法,不利于会计的日常核算。
其次,新《医院会计制度》对有些成本项目的规定缺乏灵活性导致了医院成本核算可能不准确。比如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累计折旧,医院规定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计提,但是由于医院的固定资产大多是价值比较高的医疗设备,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院的医疗设备被淘汰的风险是很大的,单纯的通过直线法或者工作量法无法弥补这种加速折旧的风险,如果可以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就可以尽快的收回成本,也避免了医疗设备落后被淘汰的风险。
总之,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强化了成本核算,使得财务部门可以从更新的理念和高度重视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因此财务人员应该深刻体会新制度中所包含的基本理念和会计处理方法,加强与兄弟单位会计部门和医院内部相关科室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按照新制度的有关要求,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成本核算体系,以保证医院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推进医院成本核算及时、科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包伟青.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和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 2006
[2]赵水长.医院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方法分析[J].财会月刊. 2011
信息成本核算范文6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成本核算 影响
一、存货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
(一)存货采购成本范围变化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存货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取消了原准则中商品流通企业发生的运输费、保险费、装卸费、仓储费、包装费等费用归入期间费用的规定。
(二)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
在原准则下,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采用不完全列举形式,可采用的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及后进先出法等。而新会计准则仅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及个别计价法,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并且缩小了选择空间,原因在于后进先出法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存货的实物流向,成本核算记录的信息流与实物流不一致,同时可遏制企业通过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变更来调节利润。
(三)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通常有按生产工人工资、按生产工人工时、按机器工时、按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按直接成本及按产成品产量等,企业具体采用哪种分配方法由企业自行决定。与原准则不同之处有两点:第一,企业选择分配方法更灵活,更强调合理性,企业可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多种方法并存使用;第二,将产品产量改为产成品产量,使标准更加明确化。
(四)周转材料摊销方法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周转材料)应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取消了分期摊销法,缩小了选择空间,从而防止人为地利用摊销方法的变化操纵利润。但是,取消分期摊销法后可能造成部分以前采用分期摊销法的企业在不同期间发生产品成本波动:当从分期摊销法变更为一次转销法,领用期产品成本上升;当从分期摊销法变更为五五摊销法,领用期和报废期的产品成本上升。在作成本分析时一定要考虑摊销方法变化的因素。
(五)存货期末计价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中,对存货可变现净值的概念进行了明确,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另外,新会计准则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账务处理也与原准则不同。原准则下,“存货跌价准备”对应的科目是“管理费用”;新准则下,对应的科目是“资产减值损失”。
二、固定资产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
(一)对计提折旧的影响
固定资产对成本核算的影响主要变现为生产设备、厂房等与生产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变化。
第一,新会计准则中对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引入了“现值”的概念。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原准则不要求按现值计量。
第二,确定固定资产原值时还应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部分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废弃时会发生一定的支出,新会计准则要求在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对这部分支出应予以考虑。
以上新会计准则的变化都会影响固定资产原值,从而影响计提折旧的金额,影响成本金额。
(二)对固定资产修理处理的影响
按原会计准则,生产性固定资产发生的修理费,应计入产品成本(制造费用);而按新会计准则应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等期间损益,也不再采用预提或摊销方式。这样,从管理上来看,对生产性固定资产使用与维修的责任考核要求越来越高。
三、无形资产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
原会计准则规定,研究开发费用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而新会计准则则是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对研究开发费用予以“费用化”和“资本化”。另外,原准则所有无形资产摊销金额全部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新准则允许部分符合条件的无形资产摊销金额计入成本,使产品成本更加完整。
四、职工薪酬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从薪酬的本质出发对薪酬的范畴进行了重新定义,凡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或付出的所有代价(对价)均属于职工薪酬的范畴,即不论货币性还是非货币性,不论提供给职工本人还是提供给其配偶、子女,不论是直接的常规性薪酬还是以权益工具为计量基础的新型薪酬,都属于职工薪酬的范畴,与原准则相比范围更广。同时,新会计准则还取消了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的做法,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历史经验数据确定计提比例。以上准则的变化使进入产品成本的人工费产生变化。
综上所述,新会计准则对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解决了原会计准则中的一些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成本核算的要求。制造企业应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成本信息的质量,并提高成本分析、成本管理的水平,从而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
[3]黄毅勤,何昊.成本会计[M].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