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四数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四数学范文1
一、因式分解解题思路
目前因式分解思路所能使用的方法众多,除教学中常见的公式法、十字相乘以及公因式提升等外,待定系数、添(拆)项或换元等也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例1已知x=3+3,y=3-3,求xy-yx的值.
分析由于xy-yx=x2-y2xy=(x+y)(x-y)xy,故只要求出x+y、x-y,xy的值,代入即可.
解 x=3+3,y=3-3,
x+y=6,x-y=23,xy=6.
xy-yx=(x+y)(x-y)xy=6×236=23.
二、配方解题思路
配方解题思路主要是指借助于恒等变形方法将式子之中一些项配成数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之和,随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题.
例2超市中出售一种成本是60元的不粘锅,为了获取合理利润,超市经营者除了确保折后价格不能低过成本,并且利润小于45%.随后通过一段时间销售后可知,该不粘锅销量y与售价x二者关系构成y=ax+b这一函数式.此外,已知当售价x为65元时,销量y是55个;当售价x为75元时,销量y是45个.假设超市销售不粘锅获取z元利润时,其和售价x会构成怎样的关系式?并且超市要想获取最大利润,售价x应是多少元?此时最大利润是多少?
解题思路由题目所提供条件来看,y=ax+b、x=65,y=55以及x=75,y=45可以将销量y的解析式算出来.而单个不粘锅利润为x-60,因此超市销售利润z=y(x-60).
解 由题意可知,y=ax+b,x=65,y=55以及x=75,y=45,
55=65a+b ①,45=75a+b ②.
由①②解得a=-1,b=120,即y=-x+120.
单个不粘锅成本为60元,售价为x元,
单个不粘锅利润为(x-60)元.
超市不粘锅销售利润z=y(x-60),即z=-x2+180x-7200.
配方变为z=-(x-90)2+900.此外由题意,可知折后价格不能低过成本,并且利润小于45%,即60≤x≤60×(1+45%),解出60≤x≤87.这就意味着当单个不粘锅售价为87元时,超市所获利润最大.此时将x=87代入到z=-(x-90)2+900,得到最大利润z为891元.
三、换元解题思路
换元解题思路主要指在某个复杂性较大的式子中,通过运用一个新的未知变元将式子中复杂部分替换,这样一来大大地简化原有式子,有助于有效地解题.
例3解方程3(a+1)a2+1+a2+1a+1=4.
解题思路根据对题目3(a+1)a2+1+a2+1a+1观察可知,该式子中a+1a2+1与a2+1a+1二者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该题解题中只需将它们其中一个设元,随后将整个式子换元化简即可解出该题.
解注意到左端两个分式之间存在的倒数关系,假设b=a2+1a+1,那么原式方程可变为3b+b=4.
去分母可得b2-4b+3=0,解得b1=1,b2=3.
将b1=1,b2=3分别代入b=a2+1a+1,解出a1=0,a2=1,a3=3+172,a4=3-172.
四、建模解题思路
建模解题思路是指学生在面对某些难度与复杂性极大的题目时,并且采取常规方法难以解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理清题目基础上就问题予以建模,化槭熘的形式,不但有助于他们提升解题效率,同时解题正确性也大大地提高.
例4小明家要购买空调,淘宝中有两款功率不同的较为喜欢,其中节能空调价格为3000元,功率是150瓦,而普通空调价格为2000元,功率是200瓦,假设电费恒定为每千瓦时0.5元.那么如果小明家购买节能空调时,这两款空调使用年龄超多久最合算?
解题思路该题目中涉及条件较多,常规方法是难以有效地解题,对此应从问题着手,小明家购买节能空调时,这两款空调使用年龄超多久最合算?即核心意思在于那款空调最后总价最低(总价=价格+电费),此时学生只需构建两款空调不等式模型即可解出.
初四数学范文2
学生已有的经验有: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这些方法是帮助学生学习笔算除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将它灵活运用在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以前的老教材中总会出现一些计算法则之类的话语。而现在新教材却没有出现。那么是不是现在新教材学生就不需要在其计算过程中注意计算法则了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请教了一些老教师,他们告诉我计算法则不出现在课本上是防止学生死用法则,套用法则,而没有去真正理解算理。
有了以上的指引,在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过程中,我努力做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理解算理。在教学42÷2=?时,我设计了让学生分小棒的实践活动。同时为了防止学生上课玩小棒,分散注意力,我安排注意力集中的同学相互监督。学生在以前的加法、减法、乘法中,习惯了从个位算起。而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打破了学生原来的计算顺序和习惯,学生会很不习惯,也很难理解。在这堂课上,我抱着从实践出发的原则,让学生复习口算的方法,再按口算的方法来分小棒,循序渐进地发现算理,理解从高位除起的算理,为今后学生学习一位数除三位数、一位数除多位数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凭着这样的教学理念,一定会让数学课更生动有趣、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的。
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以及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我发现如下需要改进的地方:
1.语言亲和力不够,表扬的语言不够丰富。
2.自我展示环节,对学生表现力的激发还不够。
3.进一步加强指导学生4+3课程模式中讨论环节的讨论方法,各个环节时间分配略显不足。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但个别同学对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的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每一个环节的把握,我也要力争做到更精准。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算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基本的运算思路和竖式写法。但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是很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想通过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在教学例1时,通过让学生动手把42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人,看看每人分到几根?让学生想着分一分并用口算说一说怎么算,然后通过课件演示:先分整捆的每人2捆,再每人1根,让学生用口算说出分的过程;40÷2=20 2÷2=1 20+1=21。接着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解决42÷2,我把学生尝试的竖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有没有问题。但是,这正是孩子们所困扰的地方,不知如何下手,竖式的书写方式是他们的困惑,不能把竖式各部分与小棒对应起来,导致孩子们对算例明白,但不知怎样写。发现问题后,我赶紧用课件边演示边讲解竖式每部分表示的意义,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我想这部分既然是学生的难点,教师要是引领孩子一起学写竖式,一开始就让孩子明确竖式写法,比发现问题再纠正要好。
另外在例1发现问题后,我没能应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只想着让学生跟例2对比一下,可能会更容易理解,但结果却是相反的,孩子更加糊涂了,如果当时能针对例1进行练习,使孩子能够及时巩固算法更好一些。
正因为前面出现了问题,所以后面的练习没能解决。另外,在导入环节用时也稍长了些,复习的内容稍多了些。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笔算除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并且学习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数是两位数、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这一课时的内容是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或者三位数的笔算。力求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了解除的顺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初步掌握笔算除法的方法。
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尝试、操作、交流、实践……,在多种数学活动中学法笔算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和算理的理解。
先以解决“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为例,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探索42÷2怎样算。在学生独立探索后,交流自己的方法。有的学生通过分小棒,知道结果;交流活动展示了学生探索的成果,也显示出学生对笔算方法的不了解。因此,我提出:“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明确学习内容。通过课件再现分小棒的过程,并以师生对话教师板书的方式,共同经历笔算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笔算除法的顺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
接着,请学生解决“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笔算除法。在这里,先让学生用竖式计算52÷2,并告诉学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写竖式”。我们看到,有的学生动手分小棒,有的学生直接写竖式,每个学生都在认真探索。1分钟过去了,我请写完的同学和同桌说一说,是怎样算的;2分钟过去了,请学生向全班展示,师生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展示后,课件动态显示分小棒和笔算52÷2的过程,并在黑板上再现除法竖式,理顺思路,提升了学生对除法笔算过程和算理的理解。然后,老师特意请学生回忆比较42÷2与52÷2的笔算过程“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突出52÷2的第二个计算过程,即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继续除,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的笔算方法。
初四数学范文3
一、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申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的。我每教新的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时,我先复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35+25=60中得出:60-25=35;60-35=25。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后两个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二、抓好概念教学,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概念是整个数学知识结构的基础,数学概念的内涵和严格的外延最鲜明地体现数学深刻性的本质,学习数学概念如果只限于文字表象,“走马观花”,流于肤浅,则势必导致基础空乏,造成解题漏洞百出。
例:判断正误:异面直线就是A在空间中两条不相交的直线。B分别位于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C不同在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对照定义,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完全具备“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这一本质属性,因而都是错误的,但不少学生或因忽略了定义中“任何”一词的极端重要性,或因缺乏空间想象能力而对“任何”一词理解得空乏,狭窄,从而导致辨析中的困惑。
要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在概念教学中运用正面讲述、反面质疑、多方举例等方法将概念充分展开,使学生能发现和辨别事物的本质属性,从中揭示隐蔽的条件,并发现最有价值的因素,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为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深厚的基础。
三、一题多解,培养辐合思维
辐合思维是把发散思维的结果与原来的思维任务相对比,并从大量的各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做出最合理的选择,得出前所未有的思维。要选择出最佳方案,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思考问题,从不同的知识范围,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做到一题多解,然后通过对各种不同的方法的比较,最终探寻最佳解题途径。
例如:“某小学组织学生观看两部动画片,第一部长585米,放映了19.5分钟,第二部长720米,要比第一部多放映多少分钟?”学生找出已知条件、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逐条分析。层层分析,最终得出以下五种解法:
①720÷(585÷19.5)-19.5
②(19.5÷585)×720-19.5
③(720-585)÷(585÷19.5)
④(19.5÷585)×(720-585)
⑤19.5×(720÷585)-19.5
再引导学生对这些解法加以比较,看哪些解法思维灵活,计算简便。这样通过不同途径,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促进了学生求同思维的发展。
四、“巧妙布疑”,诱发学生主动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通过多层次的布疑引探,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解决问题。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妈妈把一块月饼平均切成了10块,胖胖吃了其中的4块,胖胖吃了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很显然,这道题是为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学生进行巩固练习而设计的。学生很快答出是4/10。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提出新的问题:“如果剩下的平均分给爸爸和妈妈吃,爸爸和妈妈分别吃了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呢?”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纷纷议论,得出爸爸和妈妈各吃这块月饼的3/10。正当学生享受成功快乐的时候,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胖胖吃了这块月饼的4/10,爸爸和妈妈各吃了3/10,谁吃得多?(胖胖吃得多)谁吃得少?(爸爸和妈妈吃得少)如果你是胖胖,你是自己多吃些,还是让爸爸和妈妈多吃些?(学生齐答:让爸爸和妈妈多吃些)那么,你认为胖胖应吃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就能让爸爸和妈妈既吃得一样多,又吃得比胖胖多些?”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都在帮胖胖想办法。积极思维之后,有学生回答出胖胖应吃这块月饼的2/10,爸爸和妈妈都吃这块月饼的4/10。主动、积极地投入使学生获得了思维的愉悦情感。
教师两次巧妙的设问,较好地挖掘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拓展了思维的空间。有效渗透了分数意义,分数与单位“1”的关系,简单分数加减法和分数大小比较等相关知识,虽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学生却成功地把6/10从“1”和“4/10”之间找出来,再平均分成两份,得出两个“3/10”,在教师引导下进行4/10和3/10的大小比较后,又去重新分配单位“1”{10/10},当想到其中可包括一个2/10和两个4/10之后,豁然开朗,实现了探疑的目的。此时,学生的兴奋心情是可想而知的。这样的教学,既做到了巧妙布疑,一题多练,又激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效果非常明显。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中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就可以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孔慧英,梅智超编著.现代数学思想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初四数学范文4
反思是教师自我适应与发展的核心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机械的“照本宣科”,对着文本宣读。单行线的、就范式的和接受式的单向传递知识是教师传统教学的特点。这种现象在本区初二、初三的课堂教学中尤为严重。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理念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以及运算、空间观念、统计、解决问题等数学能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和谐的发展;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
二、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方法
(一)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
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交往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要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 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与同学共同操作、互相讨论、交流中促进学习进步和智力发展。通过合作,有利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讨和思考问题,培养其参与意识、创造意识,产生创新思维。
(二) 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创设动画情境:学生对于形象的动画卡片、投景、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非常感兴趣,他们的思维也就容易被启迪、开发、激活。对创设的问题情境产生可持续的动机,这种直观是一种催化剂,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一定的生活色彩。不仅对创设情境产生表象,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的培养,必将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2、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3、创设故事情境:学生都很喜欢听故事,而且可以从故事中得到更多的数学启示。
4、创设挑战性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情境,能有效的激趣、导疑、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创设游戏情境: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稳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较差,教师可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及增强学习效果。
6、创设发现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不是都让学生去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去发现,这种发现本身就是创造。
7、创设实践情境:学生的第一发展水平和第二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创造“最近发展区”。注意适时、适度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可以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
初四数学范文5
试算平衡是根据各会计要素间的平衡关系来检查各类账户的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验证方法。在检查账户的记录是否正确时我们需要编制“试算平衡表”,该表编制的时候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发生额平衡法”,另一种是“余额平衡法”。采用发生额平衡法编制试算平衡表主要利用下列等式:ni=1Σ全部账户借方本期发生额=ni=1Σ全部账户贷方本期发生额(1)我们一般认为,当该等式成立,账户的登记基本正确;当该等式不成立,账户的登记一定有错误。但是有些学生会提出一些质疑:“谁说账户登记正确了,该等式一定成立?”所以,我们必须先让学生们相信:只要账户登记正确了,该等式一定成立。为证明该命题,我们就要运用数学中“等式的基本性质”和归纳法。1、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等式仍旧成立(等式可以是一个数)。2、归纳法设p(n)是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如果:当n=1时,p(n)成立。假设n=k(k芏1,k∈N)成立,由此推导出n=k+1时p(n)也成立。根据以上可得出结论,对一切正整数n芏1,p(n)都成立。下面,笔者举例(见表1)来说明如何运用数学思维来解答学生们的提问。证明:在这里,n表示第几笔业务,p(n)表示等式(1)。当n=1时,账户借方本期发生额=10000,账户贷方本期发生额=10000,显然命题p(n)成立。假设n=k(k芏1,k∈N)时,p(n)也成立,此时有:ki=1Σ全部账户借方本期发生额=ki=1Σ全部账户贷方本期发生额则当n=k+1时,由“等式的基本性质”知上述等式的两边都加上800000时,等式仍旧成立。显然此时有:k+1i=1Σ全部账户借方本期发生额=k+1i=1Σ全部账户贷方本期发生额即当n=k+1时p(n)也成立。根据以上可得出结论,对一切正整数n芏1“,ni=1Σ全部账户借方本期发生额=ni=1Σ全部账户贷方本期发生额”都成立。
二、日记账的登记依据
日记账包括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库存现金日记账,其中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依据是银行存款收款凭证(简称“银收”)、银行存款付款凭证(简称“银付”)和库存现金付款凭证(简称“现付”),现金日记账的登记依据是库存现金收款凭证(简称“现收”)、现付和银付。通常情况下,教师只是通过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库存现金日记账的登记依据进行归纳总结,而没有采用一些逻辑推理过程来加强学生的领悟和记忆。笔者在讲课的过程中运用了数学当中的反证法完成了这一过程。反证法所依据的是逻辑思维规律中的“矛盾律”和“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为真,至少有一个是假的,这就是逻辑思维中的“矛盾律”;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假,简单地说“A或者非A”,这就是逻辑思维中的“排中律”。反证法在其证明过程中,得到矛盾的判断,根据“矛盾律”,这些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为真,必有一假,而已知条件、已知公理、定理、法则或者已经证明为正确的命题都是真的,所以“否定的结论”必为假。再根据“排中律”,结论与“否定的结论”这一对立的互相否定的判断不能同时为假,必有一真,于是我们得到原结论必为真。笔者在这里仅说明“库存现金日记账”的登账依据。库存现金日记账就是反映库存现金的收支动态和库存余额的账簿,所以该账簿所涉及的经济业务一定会引起库存现金的变化,换句话来讲,某凭证要想作为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的依据,它所反映的经济业务一定与库存现金有关。大家知道,记账凭证可分为现收、现付、银收、银付和转账凭证。转账凭证是用来记载不涉及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变化的业务,所以它记录的经济业务一定不会被过到账簿中去,即转账凭证肯定不能作为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的依据。现收和现付从名称上看一定与现金有关,故一定能作为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的依据。现在只需要考察银收与银付了,在此我们借用数学中常用来证明命题的反证法。其一,假设“银收能作为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的依据”成立,考虑到银收主要反映银行存款的增加,则意味着银收凭证中涉及的库存现金一定减少,因此有:借:银行存款××××贷:库存现金××××(2)如果我们单纯考虑会计分录(2),根据我们已掌握的知识“当涉及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间的相互划转业务时只填付款凭证”,则(2)应该编制现付凭证。这个结论和假设导致的“(2)出现在银收中”相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即银收不能作为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的依据。其二,假设“银付能作为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的依据”成立,考虑到银付主要反映银行存款的减少,则意味着银付凭证中涉及的库存现金一定增加,因此有:借:库存现金××××贷:银行存款××××(3)如果我们单纯考虑会计分录(3),根据我们已掌握的知识“当涉及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间的相互划转业务时只填付款凭证”,则(3)应该编制银付凭证。该结论与假设导致的“(3)出现在银付中”相吻合。所以,假设成立,即银付能作为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的依据。综上所述,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的依据是:现收、现付和银付。同理,可得出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依据是:银收、银付和现付。
初四数学范文6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的反思,就教师的“教”的反思来说,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可分为教学前的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及教学后的反思三个反思阶段。就学生的“学”的反思来说,主要包括作业的反思及测后的反思。所谓作业反思就是指要求学生针对做题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去反思自己在课堂、课后的学习行为。所谓的测后反思就是指在测验之后根据学生测验的成绩和答卷情况来测验范围内教学的得失。下面笔者就如何做好“教学”反思谈谈几点看法。
一是教学前的反思
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行为的一种关键方法就是对在每一节教材内容教学之前进行反思。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编排者的编排意图,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以往已获得的经验,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使自己所写的教案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以学生为本”这一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去搜集有关图案、数据及资料等,让学生走出课堂的束缚,真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前应创设情境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比如:假设要探究“如何测量旗杆的高度”这一问题时,有的学生想到用最简单而又最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有的想到把升旗绳拉成斜线后构成直角三角形求解等,有的学生想到的是用立小棍及阴影和旗杆及阴影的比例关系来进行求解。学生求法各异,各有想法,这时,教师就应该发挥他的职能在教学中积极与学生探索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选用其中的一种方法承接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中来,从而进行完美衔接。创设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从生活到教材,由教师引领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使学生自己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趣味和意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断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
二是教学过程的反思
在教学中及时、自动地进行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虽然在课前对教案作了精心的设计,但仍会存在有些课前没有考虑到的因素,换句话说,课堂教学中仍会有突发事件产生。如果发生学生未按教师设计的思路走这种事时,教师强行打断学生而推出自己的思路,这样就会造成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得后果,又因心中的疑问没有解决,就必然会影响听课效率,时间一长就会降低学生参与的热情,导致出现学生上课能听懂但是作业不会做的现象,学生没有主见就更谈不上创新,只能被动接受。比如在讲解反比例函数y=1/x,当x1 0时,在每个象限内,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进行讲解就会发现当讲完这道题目时,很多同学都会用迷茫的眼神看老师,这时,教师就应该及时调整思路,采用特殊值法,这样不仅能使学生顿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也能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有真正的理解。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思维,做到以一反三,不仅会做这一题,而且会做这一类型的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后反思
1、是对教学行为的反思。
从“得”的方面来说,重点要反思这堂课的特色是什么。从“失”的方面,也要去审视去查找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是否是哪一环节设计的不合理或者哪一个问题设计的不科学等等;除此之外也要思考如何避免下次再出现类似的问题等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
2、是比较反思。
教师要善于向别人学习,这就必然要求教师要经常去听同行们的课,尤其有必要听那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以此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对比,从而发现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升自己。
3、是学生“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