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移动通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移动通信范文1

1.1系统的结构

基于SMS的移动通信网络自动监控系统所采取的是分布式体系结构,该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终端监测仪、监控中心和移动短信息服务中心。其中,终端监测仪的功能主要是对系统中的特定内容进行监测,并在此基础上将监测到的数据以短信息的方式发送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短信的方式,与各个终端实现信息数据的传输与共享,并以此为依据,对终端监测仪的工作参数进行科学设置。同时,监控中心还可以为移动通信用户提供查询和报表功能。而移动短信息服务中心的功能则主要是完成系统中终端监测仪和监控中心的短消息互发。

1.2系统的功能

如果想要将自动监控系统的各项功能顺利实现,对于终端监测仪的设置,除了要确保其满足系统的运行需求之外,还应该设置一套与之配套的软件系统。就目前终端监测仪的功能来看,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①通信质量参数的采集,这是终端监测仪的一项基础功能,通过对不同位置通信质量参数的有效采集,可以对通信整体质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针对不足之处,采取合理的优化措施。②通信质量参数的报送,系统在完成通信质量参数的采集之后,需要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该环节是系统运行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能够确保传输质量,根据系统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报送方式是不容忽视的。目前,比较常用的报送方式有三种,即自报式、应答式和自报/应答兼容式。监控中心也是自动监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监控中心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终端监测仪的参数进行修改;②打开和关闭选定终端监测仪自动发送采集数据功能;③通话质量等级测试;④拨打掉话频率测试;⑤修改自动监测仪上传采样数据的控制中心号码。

2终端监测仪的设计

2.1终端监测仪的硬件组成

就目前终端监测仪的硬件组成来看,主要包括了51系列单片机和GSM模块等。其中,为了进一步满足系统需求,GSM模块往往采用标准的移动通信模块,最常见的就是SiemensMC35,该模块可以提供标准的AT指令,在指令的控制下,可以一次完成6组数据的采集。也就是说,可以一次采集六个不同基站的工作参数。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单片机通过串口向GSM模块发送AT指令来控制模块的工作方式以及读取采集的网络参数,然后按照设计的协议将数据打成格式化的数据包再交给GSM模块,发送数据每个GSM模块中有一张SIM卡,监控中心通过每个监测仪的SIM卡号对它们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

2.2终端监测仪的软件设计

给出的是终端监测仪的软件流程示意图,从图中我们能够看出,该软件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部分,其中,中断服务子程序这部分可以视为前台行为,利用函数完成相关操作这部分则可以视为后台行为。结合系统运行的特点和需求,终端监测仪的软件设计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①自动发送通信质量参数和实时报警;②终端监测仪工作参数的设置和修改;③解决监控中心收到的通信质量参数延时问题;④防掉电功能。只有具备了上述功能,才能够进一步满足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需求。

3SMS和通信协议的设计

3.1移动短消息服务

移动短消息服务是GSM的一项重要业务,通过GSM所提供的网络平台,可以向监控中心传输固定长度的数据信息。与传真业务相同,都是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的主要电信业务。就目前该服务所涉及的业务类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点到点短消息业务,另一种是小区广播短消息业务。

3.2SMS的特性与优点

之所以采用SMS为基础来对移动通信网络自动监控系统进行构建,主要是因为SMS具有诸多优点,这些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存储和转发功能,在进行短信息发送的时候,信息的渠道并不是由发送者直接到接收者,而是发送者———短信中心———接收者。②传达确认,当短信息成功传达至接收人之后,发送者会收到确认信息;③主叫号码自动显示,SMS中自动包含发送者的电话号码,接受者容易知道发送者并回复。

3.3通信协议的设计

通信协议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通信协议的数据格式和协议的算法。在自动控制监控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同环节对于数据格式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设计人员应该结合系统的特点,设计一套完整的通信协议,以此来满足系统中数据的交互。采用移动短信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可以实现监测仪的任意布置投资成本小,运行维护费用低。

4结语

移动通信范文2

1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在20世纪80年新专业写作QQ98708184T15972119560代初提出的,它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起源于90年代初期。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在1996年提出了GSMPhase2+,目的在于扩展和改进GSMPhase1及Phase2中原定的业务和性能。它主要包括CMAEL(客户化应用移动网络增强逻辑),SO(支持最佳路由)、立即计费,GSM900/1800双频段工作等内容,也包含了与全速率完全兼容的增强型话音编解码技术,使得话音质量得到了质的改进;半速率编解码器可使GSM系统的容量提高近一倍。在GSMPhase2+阶段中,采用更密集的频率复用、多复用、多重复用结构技术,引入智能天线技术、双频段等技术,有效地克服了随着业务量剧增所引发的GSM系统容量不足的缺陷;自适应语音编码(AMR)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系统通话质量;GPRS/EDGE技术的引入,使GSM与计算机通信/Internet有机相结合,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15/384kbit/s,从而使GSM功能得到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尽管2G技术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但随着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频率资源己接近枯竭,语音质量不能达到用户满意的标准,数据通信速率太低,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满足移动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2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主要是话音和中低速数据,码率为384kb/s(局域网可达2Mb/s),因而可传送比目前GSM(第二代移动通信)更高码率的信息。随着多媒体业务的发展,2Mb/s的码率将越来越不能满足用户各种新的宽带业务的需要,因此国际上已开始研究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一步目标是10Mb/s以上。我们国内则尚未启动。因此需尽早开始研究其关键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有:宽带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频段、多址方法、无线接入技术、软件无线电的硬件和软件、多载波调制和OFDM技术、自适应天线阵、高效信道编码技术(如Turbo码)等。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也称IMT2000,是正在全力开发的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单元将成为基本功能模块,支持话音和多媒体数据通信,它可以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例如高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如WCDMA的传输速率在用户静止时最大为2Mbps,在用户高速移动时最大支持144Kbps,所占频带宽度5MHz左右。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标准共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分支,共同组成一个IMT2000家庭,成员间存在相互兼容的问题,因此已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通信和全球通信;再者,3G的频谱利用率还比较低,不能充分地利用宝贵的频谱资源;第三,3G支持的速率还不够高,如单载波只支持最大2Mbps的业务,等等。这些不足点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需要,因此寻求一种既能解决现有问题,又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的新技术(即新一代移动信:next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是必要的。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特点:(1)全球统一频段,统一标准,全球无缝覆盖和漫游。(2)频谱利用率高。(3)在144kbps(最好能在384kbps)能达到全覆盖和全移动性,还能提供最高速率达2Mbps的多媒体业务。(4)支持高质量话音、分组多媒体业务和多用户速率通信。(5)有按需分配带宽和根据不同业务设置不同服务等级的能力。(6)适应多用户环境,包括室内、室外、快速移动和卫星环境。(7)安全保密性能优良。(8)便于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移动通信平滑过渡。(9)可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融合,包括蜂窝、无绳电话和卫星移动通信等。(10)终端(手机)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价格较低。

3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范文3

 

关键词:移动通信;3G;发展;展望

  一、引言

  伴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更高性能的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享受更为丰富和高速的通信业务。第二代移动通信运营商发展速度趋于缓和而竞争越加激烈,为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发展数据业务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业务类型,需要3G的支持。同时由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无线频率资源日趋紧张,已不能满足长期的通信需求发展需要。

  二、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起源于90年代初期。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在1996 年提出了GSM Phase 2+,目的在于扩展和改进GSM Phase 1及Phase 2中原定的业务和性能。它主要包括CMAEL(客户化应用移动网络增强逻辑),SO(支持最佳路由)、立即计费,GSM 900/1800双频段工作等内容,也包含了与全速率完全兼容的增强型话音编解码技术,使得话音质量得到了质的改进;半速率编解码器可使GSM系统的容量提高近一倍。在GSM Phase2+ 阶段中,采用更密集的频率复用、多复用、多重复用结构技术,引入智能天线技术、双频段等技术,有效地克服了随着业务量剧增所引发的GSM 系统容量不足的缺陷;自适应语音编码(AMR)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系统通话质量;GPRS/EDGE技术的引入,使GSM与计算机通信/Internet有机相结合,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15/384kbit/s,从而使GSM 功能得到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尽管2G技术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但随着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频率资源己接近枯竭,语音质量不能达到用户满意的标准,数据通信速率太低,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满足移动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也称IMT2000,是正在全力开发的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单元将成为基本功能模块,支持话音和多媒体数据通信,它可以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例如高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如WCDMA的传输速率在用户静止时最大为2Mbps,在用户高速移动时最大支持144Kbps,所占频带宽度5MHz 左右。

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标准共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分支,共同组成一个IMT 2000家庭,成员间存在相互兼容的问题,因此已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通信和全球通信;再者,3G的频谱利用率还比较低,不能充分地利用宝贵的频谱资源;第三,3G支持的速率还不够高,如单载波只支持最大2Mbps 的业务,等等。这些不足点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需要,因此寻求一种既能解决现有问题,又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的新技术(即新一代移动信: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是必要的。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特点:(1)全球统一频段,统一标准,全球无缝覆盖和漫游。(2)频谱利用率高。(3)在144kbps(最好能在384kbps)能达到全覆盖和全移动性,还能提供最高速率达2Mbps的多媒体业务。(4)支持高质量话音、分组多媒体业务和多用户速率通信。(5)有按需分配带宽和根据不同业务设置不同服务等级的能力。(6)适应多用户环境,包括室内、室外、快速移动和卫星环境。(7)安全保密性能优良。(8)便于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移动通信平滑过渡。(9)可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融合,包括蜂窝、无绳电话和卫星移动通信等。(10)终端(手机)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价格较低。?

移动通信范文4

【关键词】 移动通信 室内覆盖 优化

导言

在零九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都得到了由工业部及信息化部发出的3G牌照,于此中国便全面进入了3G网络的时代。这个形势下用户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高,保障好室内覆盖优化工作便是保障了用户的便捷,由此用户忠诚度及满意度将大大提高。所以,室内覆盖优化工作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运营商在3G市场竞争中成败,搞好移动通信室内覆盖优化工作,提高室内信号覆盖质量是一项极其重要工作。

一、室内分布系统

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包含以下几个部分:信号源;室内布线;干线放大设备、耦合器、功分器以及室内天线等。在室内覆盖主要考虑因素是环境,同时,多径衰弱以及建筑物高度都会对无线信号覆盖造成影响。例如,楼层的阻挡为20dB、隔墙的阻挡为5-20dB、家具或其他物体的阻挡为2-15dB等,各式各样的室内环境对于信号减弱和阻隔都是十分明显的,这些都是在工程的设计以及覆盖优化时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

二、室内覆盖的改善

2.1室内信号分布系统的使用

室内信号分布系统是一种将无线信号通过有线引导来布满每一个房间,直接且有效,可以大幅度消除室内覆盖盲区存在,并且抗干扰能力也很强。室内用户可以享受到足够稳定的信号带来的便捷与高质量通信。所以,目前室内信号分布系统是解决覆盖问题效率最高的手段。该方案设计时需注意信号线的稳定性,保证信号不外漏到室外地带而造成的网络干扰及信号干扰等问题。

2.2室外信号覆盖加强

室外信号加强是一种简单快速且成本较低的解决室内覆盖盲区的手段,它的工程工作量相对室内信号分布系统较低,无需布线,所以建设速度将对较快,不过前期准备工作需要频率规划,甚至有时需要对网络进行频率做出大幅调整。该方案是在存在室内盲区建筑物附近建设直放站或者直接将覆盖该地的基站信号发射功率提高,提升了信号强度,电磁波自然足以穿透整个建筑物,那么盲区自然也就消除了。

三、室内覆盖优化

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便是日常维护以及优化工作。在当今社会,大多数的现代建筑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为建筑的主要材料,并且在外装修的设计上几乎都采用了全封闭式的外形,无线信号在穿透过程中被渐层衰弱严重,某些房间甚至直接被屏蔽了信号。现代建筑物也大多都是高层,高层建筑物中电梯必不可少,而电梯这种全金属的封闭空间结构同样会带来信号的屏蔽,进出建筑物与电梯时信号波动剧烈,这里对于微蜂窝的切换参数以及重选便要进行仔细设置。

如果用户位于城市中心地带或繁华地带,这些区域一般基站多且密集分布,站与站之间的距离平均不超过1km,这便导致了用户进入建筑物或室内时信号不稳定且过多过杂现象。在该环境中,手机通话时容易产生切换过频,极容易导致掉话或通话质量差等现象。由于3G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大部分重要建筑物(如写字楼、大型场馆、交通隧道、大型溶洞、交通中心及各类综合娱乐场所)都建设了室内分布系统,但是并非百分百的普及,部分地方也有因为建筑物的结构或设计缺陷问题无法安装,或者建筑物业主不同意的情况等从而无法做到3G覆盖。而用户一旦离开了WCDMA的主要覆盖面积区域的时,WCDMA的边缘地带甚至是无覆盖的区域将无法提供正常通信服务和业务上需求。所以,在GSM覆盖良好的区域,需要用户尽快切换至GSM网络,这样才能保证用户享受到良好业务服务以及通信上的便捷。

结语: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覆盖面积、网络信号的质量以及容量都是运营商在市场竞争中核心竞争力,决定着竞争的成败与否。在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建设设计环节,室内覆盖面积和质量是规划与设计重心工作,错综复杂的各类室内装修环境是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重点。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3G技术已然十分普及,人们对于移动通信服务需求以及移动信号覆盖都有着不同往日高要求。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时代进步发展,室内覆盖面积和质量都将有着显著提高,解决室内覆w盲区种种问题方法和手段也必然会更多样化,也必然会变得更加快捷、高效率、低成本以及低工程量。

参 考 文 献

[1]杨利华.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的优化[J].电子世界,2012,14:85-86.

移动通信范文5

根据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的调查,32%的移动用户希望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以中国5亿移动用户计算,相当于1.6亿用户,这与我国现有互联网用户数恰巧吻合。互联网用户迫切希望能够通过移动通信终端访问互联网内容。

“互联网对移动运营业是一种冲击,但也是一种机遇。事实上,互联网对价值链各方都是如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谁能够够更好地抓住机遇,如果没有抓住时机进行针对性开发,那么冲击就会大于机遇。”中国移动技术部总经理周建明如此看待这一一问题。

就像互联网对所有行业所做的那样,它抹平了由信息不对称激发的产业生态,又重新塑造了信息对称或接近对称下的新新型生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对所有基于信息交换的行业都冲击巨大,举凡物流、出版、媒体,无不如是。

而现在,一场由互联网力量主导的移动通信行业生态塑造即将展开。海外运营商已经先期开始了,一场对传统“围墙内内花园”模式的拆墙运动,国内运营商也将紧随其后。

移动互联网的未来

移动互联网的提法并不是第一天出现,但是技术的进步与市场需求的演进,使得今天的移动互联网与传统的移动互联网看起来有很大不同。

iPhone的出现展现了这种不同。传统的以WAP为基础的互联网结构在移动方面的应用一直存在处理能力的局限,iPhone通过其Safari浏览器,把互联网完全开放地展现在用户的面前。“这使得互联网对固网的冲击会复制到移动网络上。”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副总裁吴斌表示。

在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形态上,业界已经形成了共识。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认为,移动互联网并不是一个单独为移动通信创造的互联网,而是通过移动通信手段接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将与互联网获得统一的用户体验。这拆掉了移动网相对互联网的“围墙”。

海外运营商已经开始面对这一变化。沃达丰(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浩表示,为了满足其20%用户希望看到互联网上内容的需求,沃达丰正在经历这样一场“拆墙运动”。

当然,由于移动通信自身的特点,移动互联网并非是互联网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简单复制。就终端而言,手机除具备PC的媒体化特征外,自身还在向多用化方向发展,如支付功能或专用芯片的引入带来的手机支付功能,GPS芯片引入带来的手机定位功能,各种遥感芯片引入带来的手机遥控遥测功能。这些都是PC所不具备的,其与互联网的结合势必衍生出更多新的互联网应用。“移动互联网将是互联网发展最重要的方向。”周建明表示。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沃达丰提出了“为移动制造”的思路。

冲击何在

Web力量的入侵,带来的首先是传统业务开发模式上的变革。

华为技术高级副总裁车海平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今天电信业务所遵循的供应商开发、运营商运营、慢但可靠的业务开发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业务发展和服务模式。

车海平认为,互联网时代的移动通信业务创新将迎来“永远的Beta版”时代,根据Web2.0的业务开发机制,当设备和程序连接到互联网时,程序已经不是软件作品了,它们是正在展开的服务。新功能以每月、每周、甚至每天的速度被加入进来。业务通过不断地在线维护和优化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个性化需求。而用户则成为共同开发者。实时地监测用户行为,来考察新特性的用户使用情况,将成为一种必须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Web的本质是免费,现在WAP上大量的收费业务将面临危机。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战略总监杨进认为,在互联网中,用户用难以预测的方式来创造和消费内容,需求呈现“长尾”特性,而现在的移动通信业务模式难以抓住这种长尾需求。周建明则表示,现在的有线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非常多元,未来的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也将是从完全免费到运营商控制区间中的一种,这才是一个健康的产业。

而服务内容的不同使得整个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方向也在面临调整。黄晓庆表示,如果说过去移动网络的建设重视的是覆盖和语音质量,那么在互联网里,则应该重视内容和用户体验。如何实现端到端的、以用户体验为最终标准的网络结构,成为运营商思考的核心。

坚守阵地的三种重要能力

周建明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必须具备三种重要的能力:通过Mashup获得应用和内容聚合能力,通过SaaS获得业务展现能力,以及海量信息下的搜索能力。“移动互联网不仅要求这三种能力,但这三种是最重要的能力。”周建明说。

按照维基百科的解释,Mashup是一种将从多个不同地方获取的数据,整合到一起而形成的具有统一体验的互联网网站或应用。在中国移动主办的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移动展示了其即将推出的首个Mashup(聚合)应用――mSpaces个人定制门户。用户可从该平台下载个性化的手机应用、上传自己的照片、音乐等信息,还可以通过平台自行定制喜爱的内容,Mashup使得运营商可以为用户提供极具个性化的服务。

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简称,它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不用再购买软件,而改由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以前软件收取的费用是一次性收取,运营商具备SaaS能力后,用户可以通过访问移动互联网,来使用运营商提供的功能。

移动通信范文6

[关键词]移动通信基站 基站设备 维护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TP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07603

1.移动基站的维护

1.1日常巡检

对于移动通信设备的日常巡检工作需要按月进行定期检查,检查时需要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安全状况进行一定的了解和处理。巡检的范围主要包括基站的主要设备、基站的直流电和交流电配电设备、基站的空调和蓄电池运行状况、基站的传输和动力环境监控设备、基站机房的安全性能及天馈线系统的状况等方面。巡检的项目包括基站工作的电压和电流情况、基站设备的连线及运转情况、基站的环卫及有无告警状况等。

在对基站主设备进行检查时要观察基站各个模块的指示灯和它们之间的连线和接地线的牢固状况,对防尘网进行清理或更换。在对直交流配电设备检查时需要对其各个部分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参数进行测量,并对其接地线和各个开关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同时对变压器、熔丝、闸刀等设备也要进行一定的检查。基站空调在基站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站空调的巡检主要是测量以下空调空座的电压电流情况,了解下空调的冷凝器的清洁状况和制冷剂是否泄漏,对空调的排水管状况也要做一定的检查、蓄电池的检查主要检查其在停电情况下的容量以及性能,以及各个单体的电压和电流情况,对于连接体处的腐蚀情况和外壳的渗漏变形情况也要进行检查。基站的传输和动力环境巡检主要是考察传输设备清洁状况和梳理状况,以及传输光缆或光纤的标签完好状况和防静电手环可用等,动力环境巡检主要检查传感器和告警器的运行状况。天馈线系统的巡检主要包括天线馈线的接地状况和分散接收以及驻波比的数值状况。机房安全主要是检查基站周围是有易燃物出现,墙体是否完好、防盗、防水、设备时候能够达到标准等。

二、基站故障处理

一般的故障可分为以下几类:基站硬件故障、基站软件故障、交流引入故障(短路、断路、更换开关、熔丝、更改室内外走线、停电后恢复供电等)、直流故障(更换开关、熔丝,更换整流模块,更换监控模块,修改开关电源参数等)、蓄电池故障、空调故障、基站传输排障、基站动力环境监控设备故障。

1.当基站出现断站故障时:首先考虑电源、传输及温度问题,通过监控查看基站交流、直流供电电压,可初步判断断站原因。

2.当传输中断引起断站时,则要仔细分析传输中断原因,导致传输断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供电、光路、电路。检查传输障碍时,要做到谨慎、细致、保持清醒的头脑、仔细观察、不要轻易动手。

传输问题并不仅仅影响一个基站。看好并确认标签,不要动与本次障碍无关的设备和线路;轻拿轻放,光纤非常脆弱,不要弯折,开关综合柜门时,不要用力撞击,防止振动导致其它线路连接松动,将障碍扩大。现在用的传输不论是光路还是电路都使用收、发两条传输线。通常可用光功率计对光纤进行受光功率测试,这样可立刻判断出是光路问题还是电路问题。在排除供电原因后,根据传输拓扑结构,看是单个基站传输断还是相关联的基站传输都断,若是单个站断,检查本站及上端站传输设备的工作状态;相关联的多个基站传输断,一般为光缆问题或两端节点站问题。请传输机房值班人员配合在传输网管上查看光端机是否有光R-LOSS告警,有告警并且当地或上端站未停电,一般为光缆故障。排除光路问题后,检查电路即我们平时说的2M。首先在DDF架对交换侧进行环回,即用终端塞对光端机出来的2M信号分别进行环、断,询问机房传输状态,若正常,说明故障点在基站侧;若原来的状态未改变,说明故障点不在本基站侧,可能是传输机房跳线或电路状态被改变所导致。基站内问题可以逐段排查。

3.温度异常导致断站通常都是机房空调故障引起,当环境温度超出安全范围(0-55℃)时设备板卡将会出现异常,一般在监控机柜下方有一个温度传感器,当局部温度超出安全范围,设备自动保护,造成BTS或光端机退服。冬季的应急措施是先用电吹风对传感器加热,对基站设备进行复位,恢复基站运行,再采取升温和保温措施,出入时关严门,避免冷风直接吹到机柜。夏季开门通风降温,尽快修复空调故障问题。 4.基站告警:与BSC联系确定告警类别及告警代码。根据告警代码分析障碍原因。出发前需要根据告警来准备相应的备件和工具,避免由于没有备件而导致障碍处理超时。经常遇到的告警主要有:分集接收或驻波比告警;RU硬件故障;IDB数据库问题;温度超出安全范围(0-55℃)[正常范围5-45℃]。

5.分集接收或驻波比告警:对分集接收和驻波比告警的处理方法基本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分集接收是接收路径上发生的问题,驻波比是发射路径上发生的问题。分集接收丢失告警可能是TRU、CDU、CDU至TRU的射频连线或天馈线故障引起的。现网运行的基站天馈线接错的可能性不大,用OMT读取告警,使用SiteMaster进行测量,可以检查CDU前1/2馈线至天线段是否有问题,当驻波比值大于1.4,通过故障定位查出故障点,根据距离判断故障点,一般小于6米时是室内接头问题,主要检查柜顶接头和室内尾纤与7/8馈线接头、CDU至TRU的射频连线主要检查接口是否松动、连接是否正确。对TRU或DXU复位后,分集接收告警会消失,这并不表示故障解决了,半小时或一两天后还会出现。分集接收告警是当告警计数器达到门限值后才提示,所以必须要找到原因并彻底解决。

6.有很多故障并非基站硬件故障,而是因为BSC的参数设置不对。如果参数设置错误,发射机也将无法工作,所以,基站维护人员一定要掌握必要的BSC知识,这样对故障的判断才能迅速、准确。基站内出现的告警可能会各种各样,掌握了基础知识,处理起来就避免了盲目性。

三、安全生产管理

以预防为主,对现存的危险和能预知的危险要及时处理,消除基站各种安全隐患。例如:及时的铲除基站周围的杂草,防止火灾。检查交流市电引入,馈线引入部分防水,避免,雨水入户造成设备短路。定期测量基站地阻,检查防雷接地系统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另外要做好巡检人员和车辆的安全管理,杜绝各项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维护资料管理

当每天基站巡检和抢修结束后都要做好工作记录,基站内安装、拆除或扩容工程结束时须及时的对基站设备进行登记,登记包括:基站主设备、基站电源设备、基站传输设备、天馈系统、基站环境监控设备等,将所记录的数据编辑成基站数据库,为日后故障处理和优化做准备。并将日常巡检记录、开关电源设置数据、接地电阻测试、蓄电池放电测试、天馈普查或调整数据及各项抢修记录等汇总成册存档,便于以后查询。

通信维护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涉及到的学科较多,如电力、电源、传输、无线等专业,而且日常琐事也较多,所以维护人员不光需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这样才能将通信维护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罗文茂.移动基站设备的原理与维护[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