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环境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景观环境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景观环境设计

景观环境设计范文1

从实际出发,根据社会的需求,结合人类生活情绪、审美能力、文化水平、地域或民族特征,以生态造景和植物造景为基本原则,采用现代风格的景观空间形态,以求达到人与自然、景观与情感、科技与文化的相互渗透。学校通过优美而充满个性的景观环境设计塑造,科学构建了其具有教育意义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特色校园,其不仅能够使校园景观生态和谐、品位高雅,而且可以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2设计的基本思路

2.1传承文化,力求推新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它的历史文化沉淀。在景观设计中,学校要做到将历史文化的承接与现代化新校园相结合。科学的做法应当是老校区在改建和扩建时,要在保持传统校园特色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元素;新校区则应该结合现代人的审美理念和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创新性设计。

2.2注重生态,关怀人文

校园既是文化空间也是使用空间,学校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要做到人与自然的有机和谐,有效营造出能够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和关怀人的绿色生态校园。

2.3科学划分景观功能区

学校在进行校园景观规划时,要按照学校教育教学功能科学合理地划分教学区、图书馆、足球场场、篮球场以及多功能活动区等。

3主要文化景观节点设计的构思与探讨

为了有效贯彻教育部关于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原则,学校应当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努力反映时代特点,促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要合理使用校园空地兴建综合建筑,要将学科文化建设与校园景观建设相结合,切实满足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多方需求。

3.1以雕塑小品烘托深厚文化底蕴

雕塑小品是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雕塑无论是在教育上还是在人文上都可作为一个标志性的景观。它们对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理想情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学校可以根据校园学习氛围和学生思想特点设计“梦想之翼”系列校园雕塑,以帮助学生树立和坚持心中的梦想,明确他们前进的目标,增强他们奋斗的力量。

3.2以园林小品增添校园文化情趣

学校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园林小品来增添校园文化情趣。例如,亭子不仅可供人休息之用,而且可以给校园带来古代建筑的文化气息;秋千可帮助学生在课余时间快乐地玩耍,放松心情;喷泉既给校园增添生命流动之感,又能成为校园靓丽的风景线。

3.3以植物造景展示生态文化

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校园景观建设,可以突出育人环境,将学科、专业特点融于校园绿化中。例如,淮北地区的学校在校园规划设计中可以将乡土树种作为绿化的主要树种,多选用玉兰科、樟科、乔木类等植物,以反映所处的气候特征。还可以在校园内多栽种不同季节的花卉,让校园更丰富多彩,让师生感受每个季节的气息,欣赏到每个季节独有的特色风景。

4结语

景观环境设计范文2

“洋葱圈”理论

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建筑工程设计部主任建筑师何嘉欣引用“洋葱圈”理论将医院景观环境一层层剥开,清楚地剖析了各层关系:第一层交通与院区,在两者间利用松柏、灌木、草皮等四季绿植将空间分割,既方便患者出行,又保证院区内相对私密和安静的环境;第二层医院院区内的景观环境,达到美化院区内环境,调养患者情绪,保持院内宜人环境氛围的目的;第三层医院建筑内环境,标识导向、医院风格景观、独特的观景空间以及建筑内绿植等室内景观,均为患者营造了良好的疗愈环境氛围。

室内景观

从整体到细节

医院的室内空间为人流主要集中区域,环境注重亲切宜人的尺度。谈到室内景观的设置,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环境艺术设计所所长陈亮从整体到细节做了如下分析:

整体,自然搭配。设计之初,室内环境应注重整体,协调自然环境与设计的合理搭配,将天然因素如自然光、自然风等恰如其分的引入室内。

组合,屏蔽人流。适当的景观环境设计还起到屏蔽人流的作用,例如北京医院老北楼重建工程,是为某部分特定人群使用的医疗场所,室内应避免大面积人流的交叉。而在4层~9层的病房区,每两层设置一个开放且便于交流的花园空间,将病房和单元区隔开。

细节,突出无障碍性。室内的景观环境不同于室外大铺大开的绿色带,在其美观的装饰上,更多应考虑室内景观的无障碍性。例如,在道路的设置上,考虑乘坐轮椅的患者,要保证两辆轮椅能够并排通过,一般宽度在1.8m~1.9m,这是最小间距;植物的选择上避免高大茂盛,防止患者发生危险时医护人员无法及时看到。这些细节对于设计有很大的制约性,要求设计师将功能和美观相融合。

将人和人的行为作为设计元素

天津医院副院长薛铁军认为:“室内景观环境的设计应以人为主体,将人和人的行为作为设计的一个元素,以设计的手法将其融入到营造的环境和氛围中去。”疗愈空间的室内景观环境设计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适宜的尺度。根据空间尺度的分级配以不同尺度的景观元素,利于营造空间的层次感,让人感受到不同空间过渡的暗示。

五觉的感受。人在视觉方面的认知是有限的,设计师可以综合调动使用者的听觉、触觉、甚至嗅觉感官。比如在疗养室内播放柔和的音乐,并增设散发淡淡怡人香气的植物,利用空间引入温暖的阳光,都会充分调动人的五觉,深入心灵。

正能量空间。疗愈环境具有融合异质物的暗示作用。不论是挫折或压力,疗愈环境都可以用一种生活状态展现出来,令人身在其中充分放松身心,更加宽容地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事物。疗愈环境通过空间美学与环境心理学的整合,采用空间组合、色彩、声、光等方式提供给患者正能量的空间感受。

唤起认同感。疗愈的环境应该在景观小品的选择、光线、色彩、设备设置等各个方面让使用者产生认同感,患者只有产生舒适与安全的认同,才会将感受转化成个人归属感。

体现当地文化。环境中的标识、器具、设备与装饰应能呈现出所在地的文化与自然特色。在环境中体现更多的自然元素,让患者感受到生命的能量,进而形成鼓励的暗示。

室外景观

体现医院主题

薛铁军认为,室外景观设计应体现医院的主题,做到整体化的设计,从院前广场、院区道路、景观绿化的设置形成整体体系,并在风格、元素、空间、色彩等方面协调一致,这样设计出的空间会体现统一的主题感。

重视地域性与季节性

陈亮认为,室外的景观较室内的景观更为复杂,室内环境的湿度和温度相对恒定,室外景观就要根据所处的环境和地理位置来进行调整。比如,北方地区四季的温差大,不仅要考虑植物的搭配及空间的合理性,还要重视对整个医疗环境的营造。而南方地区在这方面相对简单,温度变化不是很显著,植物的生命力相对更旺盛。

景观设计案例

医疗景观的设计还不同于其他景观的设计,除了注重功能外,好的景观环境设计会对整个医疗环境起到一个好的烘托,或者是一个品质的提升作用。

陈亮以某军区总医院为例进行了分析,该院位于繁华城市的主要街区,有着80多年的建院历史,设有床位1650张。随着整个医院基建设施的逐步改建完善,对于建筑外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设计将现有门诊楼、病房楼和办公楼间的绿地进行整合,形成主题明确、功能完整的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起到改善空气质量、营造宜人的绿色景观空间的作用,而且更加凸显室外景观环境的功能性。

整体协调,精神感召

景观的作用除了本身观赏的功能外,对于患者精神上的影响更为重要。医疗景观设计不用过于花哨,恰到好处,能让患者心情放松就好。

该院内科楼南侧为绿地,东侧为正在建设的发热门诊,未来也将成为人流密集区域,在此位置设计多处人性化设施,方便病患休息停坐。C字型波浪座椅,半围合状态,可供多人围坐休息。L型木格栅遮阳架在绿树掩映之中,可乘凉,可休息,木制材料,质地柔和,尺度适宜。另外,还可采用日本的枯山水的做法,用一块石头代表一座山,用一片卵石代表一片海,更加的抽象,不仅能节约造价、美观环境,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

配合整体,烘托环境

景观环境的设计不可脱离整体的建筑环境,应起到烘托环境的作用。例如该军区总医院整体是由几栋楼组成,结合当地多雨等客观条件,特设计加入多条连廊,将连廊的形象和功能紧密结合,以此作为景观环境的一部分。所以医疗环境首先要保证其功能之后再体现适度的观赏性。

又如该院办公楼前绿地,以开敞广场为主,点缀椭圆型地台树池和草坪。高大乔木退让于建筑北侧,强调广场的空间感。铺地图型运用直线折线,强调知性、条理、严谨的风格,在地面嵌入条形灯砖,给夜景照明带来丰富的变化。

细节设计,疗愈为主

屋顶花园,一般以方便移动的盆栽为主。由于受结构和建筑的限制,屋顶楼板应防水,不能设置大面积的覆土,只能设置一些灌木或者小型花卉,均以盆栽的方式出现。另外,水景环境也需要引起重视,水中细菌传播繁殖较快,应尽量避免污染。

室外景观环境内每隔30m~50m宜设置休息座椅,患者走动会比平常人更易劳累,如有需要可考虑加入平躺座椅,甚至应备抢救设施,以防紧急情况。国内医院经常在景观中设计无障碍坡道,且有的坡长达40m,而中间没有停缓区,单凭患者自身较难爬坡,在此细节上更应为患者多作考虑。

疏导交通,功能分区

景观环境设计范文3

疗愈景观环境的发展历程

自古以来,人们就认识到自然景观与健康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均有利用自然景观来促进康复的历史。但进入20世纪以来,伴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疗愈景观环境的发展却经历了“失落期”与“重整期”。

*失落期

以心电图(1924年)、抗生素(1929年)、B超(1955年)、CT(1972年)等重要发明为标志的现代医疗技术和设备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医疗方式。但与此相应,医院却变成了高效运转的治疗机器。在许多场合,自然景观仅仅作为装饰品被移植到医院中(图1),而疗愈景观环境所具有的强大治病功能渐渐被人淡忘[6],蕴含在其中的精神价值也在慢慢消逝[7]。

*重整期

George L. Engel于1977 年批判了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8],指出医学必须建立在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基础上。该模式特别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为疗愈景观环境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后的大量研究证实了自然景观能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促进人类健康,且疗效更多地体现在精神层面。

近年来,为弥补现代医疗技术在治疗精神病、生活习惯病及儿童疾病方面的不足,疗愈景观环境在欧美发达国家日益受到重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如何创造出自然(natural)且赋有精神感知(sacred)的环境。

疗愈景观环境的概念及理论

*基本概念

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疗愈景观环境的概念,如图2所示,J.Westphal认为,疗愈景观环境可从生理、心理和精神3个方面或其中的某一方面来帮助人们提升健康[12]。Eckerling认为,疗愈景观环境以康复为目的,为人们带来安全感和舒适感,并可缓解压力[2]。R.Ulrich认为绿色植物、花和水等自然元素对人们情感和生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4]。P.J. Knop则认为无论罹患疾病与否,每个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例如轮椅患者会受到疾病的严重制约,脚扭伤者会受到暂时制约,而老年痴呆者的症状会逐渐加剧。因此疗愈景观环境不应只为特定的患者设计,而应尽可能满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

*相关理论

首先,压力缓解理论与注意力恢复理论。Roger Ulrich认为优美的自然风景有助于缓解压力,Kaplan夫妇认为自然环境也有助于消除疲劳并恢复注意力。在此基础上, 许多学者提出了疗愈景观环境的设计原则[5-6],主要内容为:

提供充分接触自然并能开展各项运动的机会;

提供远离日常烦琐生活的新鲜环境;

既提供私密、可控的空间,又提供社交与聚会的场所;

具有良好的空间及场所可识别性;

具有积极向上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场所精神与精神感知理论。C. N. Schulz于1979年提出了“场所精神”的概念,认为“场所精神”对一个地方的特质起决定性作用[10]。若缺乏场所精神,人们便难以与自己所处的空间建立真正的联系,场所感将不复存在[7]。场所精神理论曾广泛运用于城市设计及公共建筑设计领域;但营造疗愈景观环境时也需要赋予所在场所一定的精神意义。

场所精神只有被人感知时才能体现其意义[7]。为了易于被感知,疗愈景观环境必须符合一定的秩序。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挖掘自然界中所蕴含的秩序[7]以及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并将其运用于疗愈景观环境的设计中。

疗愈花园(Healing Garden)是近年来在美国兴起的最重要的一类疗愈景观环境。图3总结了J.Westphal提出的疗愈花园的主要类型,图4概括了张文英提出的设计要点[1]。结合上文的设计理念,我们选取了3所有代表性的北美医院案例进行分析。这3所疗愈花园分别附属于黎巴嫩社区医院、俄勒冈烧伤中心以及瑞迪儿童医院,主要指标见表1。

黎巴嫩社区医院疗愈花园

该花园借鉴了多种日本造园的手法,强调从室内看花园时富有距离感的视觉体验以及漫步于花园中身临其境的动态感受(图5)。

*花园类型——疗养花园

该花园的设计目标是通过精心营造的自然景观,为所有使用者缓解压力,进而恢复身心平衡,强调在医院的各空间都能直接看到花园。如图9所示,埃门希泽中心的灌注治疗室,临接鲤鱼池,患者与自然花园的美景之间仅隔一层通透的落地玻璃窗,室内外空间宛如一个整体。此外,在医院的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景观各异。从灌注治疗室可看见叠水瀑布(图8),为癌症患者带来舒适、积极的自然感受,可有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野外自然景观

该花园试图为漫步其间的人们营造一种野外自然景观。花园采用不对称布局(图7),各类植物沿蜿蜒曲折的花园小径布置(图10),阻挡了视线,可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公共空间与专用空间

该花园既允许公众的使用,同时也留出了患者专用空间,使患者、医护人员、来访者都可在同一时间使用花园而互不干扰。

*设计元素

该花园的主要设计元素包括:3个小型瀑布、两个凉亭、露台、手工长椅、照明、常青树及落叶树。尽管借鉴了日本造园原理,但非简单套用其形式,所以该花园的环境仍让患者感到熟悉亲切而不陌生,这样有助于提高治愈效果。

俄勒冈烧伤中心的疗愈花园

*花园类型——康复花园

俄勒冈烧伤中心的疗愈花园不仅可为烧伤患者提供户外的康复运动空间[3],同时也为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提供减压休憩的场所(图11)。烧伤患者,尤其是腿部烧伤的患者,通常需要通过步行来促进身体康复,为此花园中设置了环绕大部分花园、且具有不同路面材质及坡度的步行道(图16)。为保护患者自主行走,有坡度的步道单侧配有扶手。路面交替使用了沙砾与混凝土两种材质,可提供不同的触觉感知,从而丰富了患者的步行体验。

*感官体验丰富的种植

在植物配置上,特别选取了多种香味宜人、色彩和谐、花期不同、质地各异、高度错落的植物,可丰富来访者的感官体验。另外还种植了大量的多年生植物,由于生长周期较长,可充分观赏它们的成长过程。

*受众人群

烧伤患者对阳光很敏感,为此花园里设有钢结构凉棚(图15)及爬满藤蔓植物的格架,花园内外的树木也提供了大面积的遮阳树荫,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户外休憩场所。

*室内外空间的连续性

对于伤势严重、卧床不起的烧伤患者,病房窗户的位置与尺寸都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躺在床上也能观赏到花园景色。

瑞迪儿童医院的莱西塔克家庭疗愈花园

建筑师TopherDelaney是一位乳腺癌幸存者。由于经历过生与死的较量,她认为除自然景观外,患者还需要能引导他们乐观向上且易于产生共鸣的设计元素。因此,该疗愈花园的设计宗旨是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充满想象力且富有深刻寓意的童话世界(图17)。

*花园类型——体验花园

该花园中有许多独具匠心的设计。设计者确定色彩、造型、纹理及尺寸时,均充分考虑了儿童的物质与心理需求,并利用动态的水景、光影的变化及可移动的景观家具等手段积极鼓励患儿与花园互动。如花园设置了海星状的凳子、彩色风车;带遮阳伞的可移动长椅可让患儿坐在椅子上参与各类活动(图20);动物图案墙上的用彩色金属板拼出的动物造型,可随着光线移动改变影子形态及长短(图21)。

*赋予设计元素特殊的意义

花园主入口设有一只名为山姆的恐龙(图22)。它的命名来自于一位做过27次手术的住院儿童,恐龙的高大形象寓意了该患儿与疾病搏斗不服输的顽强精神。恐龙的腿上爬满了藤蔓植物,并饰有白色小灯,夜间也能展示它的生命力。另外,镶嵌着玻璃的蓝色围墙象征着星空,每颗星星象征着一名儿童。

*带来感官体验的种植

园中所有植物品种都经过精心挑选,不仅有宜人的颜色、形态和气味,也含有众多生命的隐喻,可使患儿及其家人在精神上得到宽慰。

*受众人群

该花园既是患儿的游乐场,也是家庭聚会的场所。瑞迪儿童医院建造这座疗愈花园的初衷是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一个远离病房压力的、自然、安全及有趣的场所,希望每位来访者离开花园时都能焕然一新且更有力量。

疗愈景观环境设计展望

当前,我国的医院建设发展很快,但普遍存在重医疗设施与设备,轻疗愈环境设计的现象。特别是一味扩大医院规模以及盲目提高医疗设备档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在医院设计时,若能适当借鉴疗愈景观环境方面的设计手法无疑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当前的不足。但我们必须注意到,由于这方面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基本上都是舶来品,能否适合我国的国情尚存在许多疑问。另外,如何将这些理论与方法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也有相当大的难度。为此,当前特别需要建筑、园林以及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展开通力合作,争取早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疗愈景观环境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文英,等. 设计结合医疗——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J].中国园林,2009(8):7-11

[2]雷艳华,等. 疗愈花园研究现状及展望 [J].中国园林, 2011(4):31-36

[3]蒋莹. 西方医疗性园林的两个实例[J].中国园林, 2009(8): 16-18

[4]Ulrich R S. Effects of Gardens on Health Outcomes: Theory and Research[M]// Cooper-Marcus C, Barnes M. Healing Gardens: Therapeutic Benefits and Design Recommendations. New York: Wiley, 1999: 27-86

[5]Kaplan R, Kaplan S. Human scape: Environments for People[M]. Duxbury Press, 1978

[6]Cooper-Marcus C, Barnes M. Healing Gardens: Therapeutic Benefits and Design Recommendations[M]. New York: Wiley,1999

[7]Paterson, Douglas. The Power of Now: Returning to a sense of sacred in the public realm. Retrieved in 2011

[8]Engel, George. The need for a new medical model: a challenge for biomedicine [J]. Science, 1977(196): 129-136

[9]Alexander, Christopher. The Nature of Order[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0]Norberg-Schulz, Christian 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M]. New York: Rizzoli, 1980

景观环境设计范文4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景观环境设计;公共开放空间

Abstract:urban waterfro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rigin ofhuman civilization city,the development of city has brought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to the waterfront ,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leads to many new problems ,such as, disorder of the city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cological imbalance. Therefor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for landscape ecology, re-examine the precious resources of waterfront city, strengthen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waterfront city, make it become a organic combination part of city landscape ecological system, all of them have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Urban waterfront ; Landscape design ; Public open space

中图分类号:TU97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开发综述

城市滨水地区是由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要素共同塑造的丰富的城市滨水空间环境,具有自然滨水景观要素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因子,与人类的城市文明起源密切相关。回首城市发展历史,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水滨,几乎所有现代国际大都市也多借水滨的区位优势而得以逐步形成、发展与成熟。

人的环境离不开水的环境,人的生活呼唤水的景观。水对于各阶层的人都具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无论是节日庆典、宗教礼仪,还是娱乐活动,人们总喜欢选择滨水地区,以滨水地区作为活动的场所。正因为城市滨水区的无形魅力,这里常成为开发建设的热土。

2特色创建

滨水地区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有许多文章可做。滨水景观涉及面较广,包括绿地系统、建筑形式、景观小品、水岸等等方面。国外的一些滨水景观设计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建筑形式多样化,但需保证视觉上的通透性。滨河地带是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并不能简单地被高楼大厦包围。成功的水滨开发往往反对只顾单体建筑的“视野开阔”,而阻挡城市通向水边的视线走廊。美国巴尔的摩内港区经改造后,周围分布着音乐厅、水族馆、购物中心、剧院、办公居住等一些高层建筑,形式多样,建筑高低有致,保障了视觉上的通透性。

在绿地景观规划上,点线面结合,既有沿河的“绿化长廊”,也有一些主题公园,并将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有机结合。上海世博园区的绿地景观设计,其滨水绿带的处理偏重于自然形态,但绿带也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在有的地方塑造一些地形,如坡地绿化;而作为面布置的各片区主题广场更是形态各异、各具特色,它们与几个绿地公园有机衔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驳岸处理注重自然形态与亲水性。如芝加哥、加利福尼亚等都很反对把岸线划归某些单位或个人所有,应为全市居民所享有,且注重生态化的驳岸。加利福尼亚在驳岸处理上,完全是为了创造一种临水而居的人间仙境,水边堆石头,人与水面可充分接近。

3 存在问题

中国许多滨河城市,在城市空间经历了一个急剧的外延式扩展之后,内涵式提高也越来越迫切。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城市滨水地区作为城市中地理位置最为优越,开发潜力最大的地段之一,其开发建设成为城市新的建设热点,但已完成的规划设计项目存在很多问题。

3.1生态水体的严重污染

现今城市建设中,由于对河流复合生态功能缺乏认识,多局限在从河道整治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单纯的环境保护,而对城市河流水系如何合理利用考虑甚少,致使河流复合生态功能未能得以充分发挥,综合生态效益不能被体现和认可。一定程度上造成在城市开发中,当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生态总是被放在第二位,水体遭到侵蚀与破坏。同时,有些滨河城市由于城市发展导向的偏离,滨河沿线土地利用不合理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滞后,致使河流复合生态功能被埋没,有些内河甚至遭到严重侵蚀与破坏,面临消失的危险。另外,水体面积存在逐年减少的趋势,部分河流或驳岸被硬质化或水面被填埋盖板,甚至成为城市排污通道。

3.2缺乏尺度适宜的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布置适宜的公共服务设施,是滨水地区吸引人流的关键所在,不同滨水地区针对其所服务的不同人群应有其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如黄浦江外滩沿线,其服务的对象以观光游览客居多,观景平台上应以开敞空间为主,且缺乏适量的休憩设施以及小型商业服务设施,同时对周围商业餐饮设施的配置需求也非常迫切。

3.3缺少形式与功能之间的紧密联系

景观环境设计不应只停留在完美的平面几何构图和植被设计层面,更多的应关注其是为谁设计、建设。可达性差及尺度失衡常造成一些滨河地区景观设置的公众参与性不尽如人意,也就造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绿色荒漠”。城市公共空间不仅要具有观赏价值,更重要在于公众参与和活动的价值。如大片的草坪不是用来体验,而仅仅是观赏。为了保护草坪的完整性和观赏价值,有益的告示禁锢了公共属性的体现,居民游客们常常被隔离在草地之外。然而,没有了公众的参与性,公共空间也只是徒有虚名。

3.4环境小品与城市文脉联系不强

环境小品往往是空间内最具韵味、最显特色、最富艺术性的设施。滨水地区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其在体现城市特色方面有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然而国内滨水城市在此方面的关注却仍有些欠缺。如一些滨水城市的环境小品的设置大多雷同一致,随处可见的雕塑、造景、盆栽,只是没有生气的景观装饰品,缺乏了城市底蕴的充实。

4解决方法

4.1塑造特色公共空间

滨水区在空间上一直是城市中的特殊地带,是塑造特色公共空间的重要地段,其景观环境设计应注重发掘所在区域的潜在资源。如今,人们开始以新眼光去审视废弃的滨水历史建、构筑物,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发掘历史建筑与景观保护改造的内在经济潜力。例如悉尼邻近港湾的岩石区( The Rocks),不仅很好地保护了历史遗存,而且还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物质景观有效地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另外,还可结合开敞空间建设少量超大规模滨水建筑,如度假宾馆、文化娱乐设施等,在提供便捷优质公共服务的同时,为一个城市塑造独具特色的魅力城市滨水景观。

4.2 构建通达的内外部交通

现代城市中人们选择休闲地点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交通。加大基础设施, 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投入,是促进滨水区开发的重要举措。 但穿越滨水区的交通干道会阻碍其与市区的联系, 并形成破碎的空间, 它大大降低了人们步行前来观光的意愿。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尽量减少穿越滨水区的主要交通干道对滨水区的影响,而通常做法就是地下化或高架处理。如奥斯陆滨水区项目把繁忙的交通干道用隧道方式穿越用地,而上海世博园区则是通过高架步行道路与地面机动交通分流,并对地面进行了详尽的环境设计。

4.3形成优良的生态环境

现代滨水城市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范围的扩大,人口集聚的加快,致使河道环境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城市环境生态性的矛盾由此变得尤为突出。因此,滨水公共空间的生态环境质量对整个城市生态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构建城市人、水、绿、建筑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创造这个载体需要提高它的生态性,恢复城市滨水生态环境中的生物链,使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庭伟,冯晖,彭治权. 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

【2】、林焰.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的建设与保护[J ].中国园林, 2003(12) :30 - 32.

【3】、邹德慈. 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J ]. 城市规划学刊, 2006(5) :9 - 12.

【4】、陈伟. 城市经营中的滨水区开发与经营[J ].规划师, 2004 Vol. 20No.8:10 – 12

【5】、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城市规划,2001(7) :41 —46

【6】、陈玉娟. 中外城市沿河地带功能开发比较研究. 城市规划, 2000 ,(9) :23—26

景观环境设计范文5

关键词:景观小品;园林环境

园林中的景观小品是指体量小巧、功能简单、造型别致、富有情趣、选址恰当的精美构筑物。其不仅具有简单的实用功能,还具有装饰性的造型艺术特点。既能美化环境、丰富园趣、为游人提供文化休息和公共活动的方便,又能使游人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良好的教益。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园林中的景观小品被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对其要求既有技术上的,又有造型和空间组合上的。因此,在园林中其造型取意均需要经过艺术的加工、精心的琢磨,力争与园林整体环境协调一致,实现其多元化的意义。

1 景观小品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

园林中的景观小品虽属小型艺术装饰品,但其影响之深、作用之大、感受之浓的确胜过其他景物。一个个设计精巧、造型优美的景观小品,对提高游人的游憩情趣和美化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广大游人所喜闻乐见的点睛之笔。总结起来,景观小品在园林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1 组景的纽带

景观小品在园林空间中,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把环境中的景色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具有诗情画意的场景。这时,景观小品在园林空间中就成为了一种无形的纽带,在引导引人们由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的同时,还导向和组织着空间画面构图。既能使人们在各个不同角度都看到完美的景色,又营造了充满诗意的意境。

1.2 美感的表达

景观小品作为一种艺术品,其本身就具有美感价值,其色彩、质感、机理、尺度和造型的丰富,加之造园者成功的布置,使其自身就成为园林环境中亮丽的一景。对景观小品进行空间形式美的加工,是造园者提高园林审美价值的一种重要手段。而景观小品自身的装饰性,不仅能够增添园林的观赏性,更重要的是给人传递一种艺术的享受和美感的表达。

1.3 造型的景观化

园林中的景观小品除了具有组景和美感的作用之外,还在实用功能满足的前提下发挥着景观化的作用。桌凳、地坪、踏步、标示牌、灯具等功能作用比较明显的小品被予以艺术化、景观化。一组休息的坐凳、一块导向的标识等等,如果涉及新颖、处理等当、富有一定的艺术情趣形式,就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园林环境更具感染力。

2 园林中景观小品的类型

基于艺术家创作思路的无穷无尽,现代园林中的景观小品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根据不同的角度对其分类页不尽相同,这里按照景观小品的功能和造型将其分为以下3类:

2.1 建筑类景观小品

建筑类景观小品是指在园林中起到供休息、照明 、展示、导游、装饰、服务及管理等作用的小型建筑设施。主要包括园椅、栏杆、园林展览牌、园林景墙及窗门洞、园灯、垃圾箱、饮水池、洗手钵、日规等。

2.2 雕塑类景观小品

雕塑类景观小品泛指带有塑造、雕凿意义的物体形象,且具有一定的三度空间和可观性。雕塑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造型艺术,雕塑类景观小品来源于生活,它能够美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并赋予园林鲜明而生动的主题、独特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

2.3 奇石类景观小品

我国园林历来将石作为一种重要的造景材料,这里所说的奇石类景观小品往往以其造型千姿百态,寓意隽永,而使人叹为观止。中国人欣赏石,不在于石的形似而在神似,欣赏奇石千姿百态的意趣美。正所谓“园可无山,不可无石”,因此在中国传统园林环境中,奇石类景观小品的艺术地位是不可小觑、不可估量的。

3 景观小品在园林空间环境中的设计要点

景观小品是构成园林环境众多形体单元的一部分,园林环境是景观小品广阔的背景空间。优秀的景观小品可以烘托出优美的园林空间,任何一个极小的景观小品都会影响到整个园林环境的总体效果。因此,在景观小品的设计中必须认识到其与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在此从以下5个方面来谈论景观小品在环境中的设计要点。

3.1 构思与布局方面

构思要有较高的思想境界,任何简单的模仿都会削弱景观小品的感染力。在艺术意境的创作上达到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才是景观小品与空间环境融合的最高境界。有了立意,景观小品的布局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无论是用于点景还是组景在空间布局上都要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在位置上要彼此呼应顾盼、距离避免均等。景观小品的摆设、背景的选择都要与地形、建筑、植物、水体协调一致,另外人流的走向,空间的开阔封闭都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景观小品的设置如果不看条件,不区别对象,同环境不协调,其艺术的感染力是难以发挥的。

3.2 比例与尺度方面

美的东西就是要“恰到好处”。功能、审美和环境特点是决定景观小品尺度的依据,正确的尺度应该满足功能、审美的要求,并与环境相协调。景观小品的尺度是否正确,很难定出绝对的判定,不同的艺术意境要求有不同的尺度感。在园林中究竟取何比例为宜决定于与环境配合上的需要。

3.3 色彩与质感方面

色彩与质感的处理与园林空间的艺术感染力有密切的关系。色彩和质感是景观小品材料表现上的双重属性,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只要善于发现各种材料在色彩、质感上的特点,并合理地利用它去组织节奏、韵律、对比、均衡等构图变化,就有可能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提高景观小品的艺术感染力。

3.4 多样与统一方面

景观小品设计要统一于总体艺术风格,统一而不单调,丰富而不零乱。景观小品的设计既要有变化、自己的风格,又要统一于整体环境。在不同的环境中,景观小品的形式有所不同,根据功能、性质和观赏的要求,来处理构图,在设计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和因情制宜的合理布局和设计构思,这是实现景观小品多样统一的前提。

3.5 功能与技术方面

绝大多数景观小品均具有实用意义,除艺术造型美观上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实用功能及技术的要求。在景观小品的设计中应注意在满足装饰要求外,更能够满足技术与功能方面的要求。

4 结语

景观小品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虽不像植物那样在园林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仍具有特殊的优势,形态长存,不随季候变化,可以长久地在园林中应用,妙趣横生。恰当地运用景观小品,不仅能充分体现它的艺术价值,还能够对园林环境的营造有所裨益。笔者认为,景观小品的设计方法不仅要巧于立意耐寻味,更应该与自然浑然一体;造型既要新颖紧跟时代,又要体谅得当、功能技术相符。在满足装饰、审美功能的同时,更好的运用现代技术,为园林营造提供丰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楠.城市元素・细部设计系列:景观小品[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2] 高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城市景观小品[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3] 刘弘睿.景观小品工程――造园丛书[M].中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景观环境设计范文6

【关键词】现代生态环境;活动环境设计;园林景观;生态型园林

引言

现代城市活动区域经常引进颇具当地地域特色自然山水生态景观作为活动环境设计的重要部分,将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活动环境进行高度统一和融合,既体现了当地风景园林地域特色,又符合人们渴望山水、亲近自然的本质需求,还有效地改善了人们活动的生态环境,可谓一举多得,并已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代人们活动环境设计时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且在设计布局和具体景观表现手法上一定要得体和适宜;一定要有利于实现人和山水以及自然的亲和,满足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一定要有利于人们活动环境由自然生态景观的引入而具有自然的生态美;一定要满足人的各种户外活动小气候环境的宜人和安全。要想将自然生态园林景观类型和谐、得体地应用于现代人们活动环境,尚需要园林景观设计师从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上做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

一、“以人为本”的活动环境设计的一般要求

随着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在活动休闲时,除了考虑活动区域的位置、休闲设施和安全管理的合理性因素外,更注重环境的综合质量。活动环境的质量,主要包括绿色景观环境,人文环境、交通环境等,具体要求如下

(一)设计应尊重地域环境,营造地域特色

现代人们活动环境设计应尊重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尽可能避免大开大挖,这是当今开发商和设计师的公识。尊重环境不仅指用地的地形、地貌、植被,水体,气候等自然环境,还应重视包括地域文化,遗址,历史名胜、民俗风情在内的人文环境。

(二)“人车分流”以满足活动区域交通环境设计的要求

近年来国家对公路,桥梁和交通工具的改良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交通系统正在迅谏发展。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的消费观念也是在日趋超前,汽车消费和旅游消费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如何解决好小区机动车行驶与停放,已成为当今现代活动环境设计中的一个新课题。活动区域环境设计所要追求的是安全、宁静、清新、自然、充满人情昧和生活气息。其中安全是首位,因此笔者认为“人车分流”是解决交通环境问题最理想的办法之一。在水平上乘的方案中,几乎都采用“车在周边行,人在中间走”的分流方式,人们可不受机动车的干扰,真正留给人们一个安全宁静的“以人为本”的绿色共享空间。

二、园林绿化景观是活动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

社会发展到今天,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城市污染的增强,人们日益渴望回归自然,对绿色环境渴望之极,而园林化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它也是将来绿色活动环境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这里所说的“园林”是指宏观的,大尺度的,正向大地景观,郊野景观和生态景观等方向发展。任何活动区域的园林化设计,都要有一条明确的主景轴线或中心花园,并由此轴线或中心来组织整个小区的景观设计,贯穿整个小区的始终。

近年来,设计的园林景观大多采用的是围绕这个主景轴线(从大门到中心旱地喷泉公园的轴线),将主要的活动空间环境和各个小空间连成一片,组合成完整的绿色景观环境,以满足人们对绿化景观的需要。

(一)活动环境设计应尊重居民的生活习惯

人们活动环境设计应充分尊重当地的地域风俗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应把活动区域作为一种生存生活载体来整体设计考虑,营造极具当地地域特色的现代活动区域。因此,在人们活动区域环境设计中应解决好以下问题:

1.首先要提升环境设计的理念。

对活动区域的环境设计要放大设计空间,走出居室,走出住宅的围墙去领会人和自然的关系。 活动区域的规划设计不但要考虑环境的优化,而且还有考虑绿色生态环境和周围城市大环境的对接、过渡和协调,否则这个活动环境就是不全面的活动环境,就是与城市这个大家庭格格不入的“异类”。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有机环境效应,将是重中之重。

2.要认真搞好规划设计

对大、中、小地的人们活动环境应统一考虑,一开始就要有“全局在心、局部人手”的创新手法。大的活动环境规划应与周围的自然、地形、地貌、景观、交通、人文、历史、经济环境进行对接,使活动环境融入城市整体规划中去。整个活动区域内部的环境要力求构筑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氛围,实现城市大环境到小环境的自然、流畅、协调的过渡与对接。这就使得环境互相对接,彼此沟通,容为一体,又处处遵循正常生活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和行为规律,满足人们在工作之余能享有一处轻松、安逸、环境优美的舒适场所。总之,在规划设计中,要遵循以活动者的行为活动规律为主线,以日常生活项目的停留时间为节点,划分各功能空间。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生态园林景观已成为现代人们活动环境最重要的部分,可以直接反映出环境的优劣,因此,应加强活动区域的生态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以改善和提高人们活动休闲的环境水平。

三、园林景观设计在现代活动环境设计

(一)生态活动环境设计的范围和原则

生态活动环境规划设计的范围主要从两个方面界定;一是以整个在城市环境中的布局为主要考虑对象,针对活动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综合考虑方位、地址、周边环境情况、气象等因素,对活动区选址进行规划设计。二是以活动区内的生态规划布局,如广场、道路、院落、主题建筑物、小品等为目标进行规划设计。

1.自然协调原则

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协调,保持和维护景观、各功能区之间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