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就地城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就地城镇化范文1
黔东南州因历史和现实原因,产业化水平不高,城镇化率和人均收入偏低。因此,要突破地域、民族山区贫困弱势,加速城镇化建设,必须发挥民族山区资源、地域特色优势,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产业化促进人口就地城镇化。
一、发挥黔东南六大特色产业优势,解决人口就地城镇化问题
从黔东南州城镇化的实践看,在贵州省九个市州中,无论是发展阶段、区域布局,还是人口素质及城镇扩张方式等都有着不同于其它八个市州的特征。因此,黔东南州解决人口就地城镇化问题,不宜简单照搬其他地区的做法,应探索一条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城镇化之路。党的十以来,黔东南州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探索,积累了民族地区人口就地城镇化的相关经验: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食品加工业。充分发挥洞藏青酒品牌作用,青酒集团加快了扩能改造,2017年白酒生产能力预计可以达到5万吨以上;同时,着力打造黔东南白酒品牌,制定地方白酒标准,力争到2017年米香型白酒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以上;做大做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市场潜力的食品加工业,大力发展以酸系列、道菜、茶叶、腌制食品等产业,按照食品安全标准,打造特色食品品牌。到2017年,黔东南特色食品加工业生产总值预计可以达到8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0亿元,解决就业2万人。
二是大力发展民族医药产业。整合民族医药研究所等科研力量,加大新品种引进和良种培育力度,以万潮对台合作药业园区、碧波工业园区药业园区、凯里开发区药业园和黎平天香谷等为重点,扶持现有制药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批药业品牌,力争2017年培育上市企业5户以上,形成以民族中成药生产为龙头、带动中药材种植、加工、药品辅料生产及医疗器械生产等相关产业发展的民族药业产业体系。到2017年,黔东南民族医药产业生产总值预计达到20亿元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5亿元,解决就业0.5万人。
三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和旅游商品制造业。充分利用我州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依托现有的文化产业园区,积极引进文化创意团队,着力提高旅游商品设计和加工水平,建立和完善地方标准,扩大销售规模,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建立集设计、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旅游商品产业体系,促进旅游商品规模化、品牌化。通过三年的努力,到2017年黔东南每个县市培育扶持旅游商品制造企业100户左右,一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解决就业1万人。
四是大力发展有机农产品加工业。学习借鉴台湾农会经验,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园区,以“有机、绿色、生态”为品牌特色,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肉禽加工、精品水果、优质蔬菜等农副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培育一批产业链条长、市场份额大、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到2017年,有机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1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亿元,解决就业0.5万人。
五是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业。积极推动纺织业向服装制造延伸,形成原材料、织造、针织、印染、服装的产业链,加快发展无纺布、羽纱、粘合衬等辅料产品,实现上下游产业配套,延长产业链。到2017年,黔东南纺织服装业总产值预计达到4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亿元,解决就业2万人。
六是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着力提升林产品精深加工水平,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基地林,加快推进苗侗民居工厂化建设,支持全成木屋、章氏家具、园方林业等重点企业发展,大力发展以优质木屋别墅、生活家具、食品级医药级活性炭等为重点的终端产品。到2017年,黔东南林产品加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16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0亿元,解决就业1.5万人。
总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黔东南民族地区产业化只能依靠地域、土壤、气候等特色条件,依托自身资源,大力发展资源性的特色产业,解决人口就地城镇化问题。
二、探索梯次转移方式,以农业现代化促进山地特色城镇化发展,实现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
黔东南州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可以探索梯次转移方式,走老城区加新城区加新社区的路子,新社区就是今天的新农村。实践证明,为了城镇化率而城镇化,靠政府将全部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不仅不可取,而且不可行。部分农村人口搬迁到城区后由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将难以在城市生存下去,城镇化往往不可持续。必须以产业化带动城镇化,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政府扶贫搬迁,将不适宜人居住的地方人群,梯次转移到产业基础、城镇软硬环境配套的中小城镇,让他们搬得来,留得住,能致富。
黔东南州炉山镇的农村人口梯次转移实践,就是针对山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域环境差距大,其整体水平不高所做出的现实选择。梯次转移可以探索实施不同的方式,比如以地域差异或以年龄结构不同的梯次转移。对于有较强自我发展能力,自愿搬迁到城镇或条件较好区域的农户,先转移到城镇。同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农民搬迁意愿不同,实现梯次转移。民族地区的贫困山区因历史传统和现实环境的原因,农业现代化水平低,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未能发挥规模效益。农业生产主要采用传统生产工具,如犁头、耕牛、锄头等,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捆绑在农业生产上。因此,民族地区城镇化道路必须是以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为基础,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所以,农业必须在产业化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以武装,并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促进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这对民族地区的贫困山区实现农村人口梯次转移,提高城镇化水平尤为重要。
三、结语
“十二五”以来,黔东南的城镇化率得到了较快提升,从2011年至2013年,全州城镇化率从28.2%提高到33%,新增城镇人口12万人以上。当前,黔东南城镇化进入关键时期,黔东南要根据自身特点、资源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链,逐步实现人口、资源、资金、技术集聚,使人口就地城镇化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反过来又带动产业化的进一步升级。
就地城镇化范文2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吉林 农民 就地转化
近几年来看,我省城镇人口增加了1.8%左右,而城镇建设用地却增加了25.5%,无疑土地带动的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结果,一方面造成农民进城后,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和保障措施农民享受不到,缺乏城镇化的实质内容,失地农民返贫现象不断发生;另一方面也造成某些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开始显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的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其实质就是人的无差异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而不是建高楼、征土地、建广场。要想提高城镇化的质量,目前更重要的应该是在城乡一体的基础上推动农民就地转化。
一、吉林就地转化的现状、原因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
2012年吉林省主要作物播种总面积为5315.14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4610.30千公顷,占主要作物播种总面积87%;粮食作物中玉米播种面积为3343.00千公顷,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73%。不难看出吉林省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占绝对优势。而在玉米的深加工和转化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主要淀粉制、白酒、酒精、饲料等。2012年吉林省玉米总产量为2578.78万吨,同年玉米加工量为1024.70万吨,占玉米总产量的40%。大部分玉米仍然处于粗放形式流入市场,转化能力较低。
(二)吉林省缺少有吸引力的乡镇
2012年吉林省共有乡镇620个,拥有人口1491.76 万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序前100名乡镇排名第一的安民街道办事处人均纯收入为15800元,与南方是实力乡镇相比较相差甚远,也是农业劳动力流出的主要原因。据《吉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中统计,镇区城镇人口超过3万人的镇只有63个,超过5万人的镇只有34个,这说明吉林省乡镇企业发展滞后很难带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经济实力较弱的乡镇不可能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和工资待遇,必然出现劳动力的流失。
(三)基础设施薄弱,限制了经济社会发展
由于资金短缺等问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瓶颈。吉林省现有村民委员会9314个,自来水受益村5974个,通汽车村9291个,通电话村9293个。可见汽车、电话已经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是自来水等基本设施仍然是薄弱,自来水受益村占64%。虽然吉林省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政策倾斜,但是与南方发达城地区相比较仍然任重道远。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不但限制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限制了外来资金的投入。
(四)制度需要进一步深化
农民就地转化和经济发展也需要农村相应制度的配套支持。目前长期制约农村的户口制度改革已经见到曙光,但是平衡城乡二元体制的差异待遇仍然需要较长的路要走。与之相比,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更加迫切,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是提高土地经营的规模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化的关键一步。在目前的农村土地制度,农民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土地经营,加之农业补偿和农业产出效益的增加、农村机械化的发展和普及,使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也在增加,目前的土地制度不但限制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而且限制了对农业资金的投入。
二、吉林省农民就地转化的对策分析
(一)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打造品牌乡镇
实现农民就地转化,就是要农民就地转化为工人或者乡镇居民,这就需要加快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要通过突破制度限制,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制度保证;要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加快金融支农制度改革和政策落实,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优惠的资金支持;加强技术支农措施,为乡镇企业和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乡镇企业的发展要瞄准地方优势,根据地方资源情况打造高质量的乡镇企业,如产粮地区可以扶持粮食流通和深加工企业,旅游地区可以打造旅游集团,自然资源丰富地区可以打造专业的资源开发和贸易公司等。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基础上打造品牌乡镇,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流入,加快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吸收更多劳动力,实现农民就地转化。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设施发展起来了,才能够更好地吸引资金、技术的投入,才能够实现农民就地市民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除了需要省里给予资金、政策支持外,也要发挥地方县城的辐射优势,以县城基础设施的延伸带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农村基础设施既有农业产业发展灌溉等设施的不足,也有农村自来水、用气等方面的落后,这些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统一规划,加快发展。
(三)加快制度改革
进一步深化和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缩小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待遇差异,推动城乡待遇一体化。加快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变革,推进农民承包土地合理流转,保护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权益,加快推动土地经营规模化。加快健全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加快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改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落实农民工培训指导,提供农民工 把廉租房政策和农村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农民住房问题。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教育部“春晖计划”科研合作项目“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吉林省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Z2014019)
就地城镇化范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房地产特征;潜在机遇;隐性挑战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8207
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核心
1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在不同学科领域内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有着不同的认知,比如说经济学家认为,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人类生产活动从农业向非农业转换,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过程是城镇化;农村人口不断转变为城镇人口,这是人口学家认为的城镇化;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城镇化是人类生存环境由农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地理学家认为,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在空间地域上的转换是城镇化;社会学家认为,一个传统条件落后的乡村生活方式转变为现代化城镇生活方式的自然转变过程,可以称为城镇化。
上述理论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地区的转移,二线、三线产业不断向城镇的聚拢,城镇规模逐渐扩大,城镇数量日益增加,农村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城镇生活方式的一种历史过程。
12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必须解决农村转移人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农村人口的市民化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需求。”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重点为提高城镇化质量,动力是体制结构的创新,必须着力于改善农民工的身份转变,个人价值观的认同等问题,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121重视民生内涵
从生活需要的角度出发,充分改善民生条件。民生内涵的两大核心目标是幸福城镇化和平等城镇化。幸福城镇化的目标是安居乐业,可以体现在提高农民的收入、保障其基本权益,实现农村居民收入普遍提高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改善城乡差距和缩小贫富差距。平等城镇化的关键内容是统筹一体,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收入分配制度平等创新、户籍与土地制度、农民工市民化。尽量满足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获得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比如住房、生育、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的基本权利。
122重视可持续发展内涵
绿色城镇化和转型城镇化是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核心内容。绿色城镇化的关键就是低碳环保,低碳经济应注重“低排放、低耗能、低污染”式的转型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紧要工作,其成果显示在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的优化,以及区域内碳排放量的下降。结构的升级是转型城镇化的关键,体现在产业结构优化、梯度层次化、产业链条高级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规模化等几方面。
123重视质量内涵
质量城镇化的内涵分为健康城镇化和集约城镇化。健康城镇化的关键目标在于生态条件的提升,具体体现在能源消耗量的降低、食品安全、环境质量的提升和市民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节约集约利用城乡土地,高效利用城乡各类已经建成的设施是实现集约城镇化的关键,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发挥人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2房地产基本特征
房产与地产的统称是房地产,也称为不动产。从事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开发、经营、管理以及房地产中介服务等的产业总称是房地产业。房地产业与房地产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房地产业的基础是房地产,房地产业开发经营、服务管理的对象都是房地产。二者也是有区别的,房地产业是由房地产项目形成的产业,是由人参与的工作活动,而房地产只是属于不动产财产。
房地产具有区域性特点。该特点可分为地理方面和经济方面,房地产不能像普通商品一样自由移动到其他地方交易,导致他的位置区域局限性;又因为房地产的位置固定,房地产的发展速度通常受制于该区域的经济水平,使其具有经济区域性特点。在我国,由于东部沿海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快速,其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速度也要高于西部内陆地区。
房地产业的商品涉及教育、医疗、金融、科学等各行各业,关系到生产、消费、流通的环节,为日常生活提供遮阳挡雨的场所,是工作空间条件的物质载体,并且与影响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紧密相连,比如说钢材建材、设计装修、日常家电、照明设备等,因此房地产也具备基础性的特点。
一个房地产的竣工,通常需要一年至几年的时间,涉及项目的审批、选址、设计、施工和销售阶段。由于开发周期较长,在生产过程中又要保证资金流转,因此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同时他具有位置区域性,就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回收期。房地产开发还要承担自然环境风险和市场政策风险,所以说房地产是具有高风险高投资的行业。
3新型城镇化对房地产市场带来的潜在机遇
城镇化水平与房地产市场发展关系紧密相连,与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和开发等各项指标密切相关,新型城镇化的开展,最终结果都是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集聚和转移。城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镇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使住房需求日渐上升,导致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鼓励农民定居落户城镇,进城的农民需要住房保障,有购房需求,这可以带动房地产发展。新增住房总需求可以包括拆迁需求、改善性需求和新增人口购房需求。总理曾经在中国城镇化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新型城镇化“3+X”的发展路径,即“促进约1亿农民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农业转移户口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可以有效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跟不上城市快速发展的问题,保障了转移人口及其子女的享受教育、医疗等权利,逐步解决在城镇就业,但还未落户城镇人口公共服务的问题。这些政策的推动,使农民进城落户变得容易,拥有跟本地居民均等化的社会保障也会吸引人们定居城镇。
农村人口可以顺利落户城镇,并且被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使得房地产市场迎来机遇期。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之一可以概括为以城市群为主体,推动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这样可以分散大城市居高不下的购房需求,避免出现房价高涨、资源匮乏等现象。加快中小城市发展,要求在产业分工上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相得益彰,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将大城市周边的重点镇发展成中小城市,使其通过大城市输出的制造产业和服务业,而获得大城市的辐射效应,农村人口转移快速增加,将会衍生出大量的住房需求。
城镇化也将为商业地产快速发展带来机遇。农民市民化后,商业消费需求增加,不仅需要建造大量商铺商场,而且公共交通、储蓄邮政、社会保险以及各种公共服务的配套设施都要相应跟上。这些公共服务机构的办公环境都是以建筑物作为物质载体,必然会给各种非住宅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城市建设,将改变房地产行业过去的经营方式。构建绿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等自然资源,促进能源的循环使用,控制消耗,提高效率,推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增加保护生态和环境的绿色节能建筑、低碳节能环保型住宅,提升住宅的耐久性、舒适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完善绿色建筑标准认证体系、扩大执行范围,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这些措施都将为房地产行业发展带来革命性变化。
4新型城镇化对房地产市场带来的隐性挑战
通常情况下,我们理解的城镇化就是把中心重点城市不断扩张,将小城镇做大,建造更多的高楼大厦,铺宽敞的马路,修建广场等,但却忽略了刚搬迁落户城镇的农民是否拥有稳定的工作收入、是否已经享受到城镇居民的福利待遇。一般来说,从乡村转移到城镇生活的人口,劳动生产率较低,而且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迅速提高。这要求房地产市场在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时,也要切实降低人居成本,降低城市运行的商务成本。使落户城镇人口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承受力相适应,让转移人口的生活成本不至于过高。
新型城镇化在原来城镇建设基础上,要求合理改造老城区,注重改造更新与保护修缮,提升中心城区的功能。加快老工业城区的搬迁改造,大力推进棚户区、危旧住房及城中村的改造。同时要求规范新城区建设,严格控制建筑用地规模,房地产开发商应合理规划开发,并且必须以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为依托,发展房地产业。
在新型城镇化实施进程中加强城市社会治理,强调对“质”的要求,利用绿色能源开发绿色建筑,建设绿色城市、人文城市等住宅房屋。改变过去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难以开展,套型单一,周边商业网点、大型超市、停车场、绿化等配套服务满足不了居民需要的问题。新型城镇化突出对人的重视,实施的一系列发展规划,吸引了人口来到城市并安心地住下来,因为对“质”的重视使生活在城中的居民拥有更好的生活水准,它们给房地产业在发展中提出了新的要求。
5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协调发展的建议
我国依然存在大量人口需要城镇化,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这无疑为房地产发展提供了需求动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同时也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在大量转移人口有购房需求时,仍出现房地产剩余现象,体现出当前房地产发展的不良现象。要想改变现在的不良状况,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51注重发展中小城镇房地产业,拓展区域规划
十工作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都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促进产业、城镇融合、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全面放开中小城镇落户限制,严格控制大城市人口数量,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些政策是房地产发展方向的指路灯,提醒我们关注以中小城镇为主体的城市群建设。更加注重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避免以往摊大饼的扩张模式,将更多资金投入推进老城区、旧厂房和城中村改造,棚户区规划问题,还有扩大保障性住房的规模。通常棚户区、城中村以及旧城区改造都在主城区,地理位置优越,只要房地产商能实现农民与政府之间利益的合理分配,就会发现商机、创造效益。
52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慎重选择投资项目
房地产商应积极参与新农村社区建设,结合当地环境,合理规划社区,促使农民可以就地就近实现城镇化。多元化开发新农村,突破现有观念,与旅游业结合,建设特色休闲基地、旅游度假村、生态公园、农家乐等旅游房地产项目。也可以结合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新农村规划建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养老地产。将公益性和营利性相融合,在为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发展壮大自己的产业。房地产业正面临着转型、调整期,处理不当有崩盘的可能,过去高速度、高利润的快速增长期将一去不复返。在这种形势下,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既为农村人口城镇化找到了快速方法,也为房地产发展开辟出新的领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
参考文献:
[1]时国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房地产业的机遇与挑战[J].西部学刊,2014(5):33-35
[2]尹伯成,黄海天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房地产业的发展和调控[J].学习与探索,2013(4):81-85
[3]周海成我国房地产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路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就地城镇化范文4
关键词:快速城镇化 人地关系 巢湖 供给侧
1、序言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受地形、降水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影响,巢湖流域陆续出现水质污染、洪涝灾害、岸线崩塌、湿地消失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2011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巢湖成为合肥市的“内湖”。随着今后一段时间合肥“大湖名城”的加快建设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巢湖周边乡镇将迈入快速城镇化行列,人地关系将受到严峻挑战。
2、研究区概况
2.1研究区范围
研究范围涉及巢湖湖体、巢湖岸线5公里范围涉及的合肥市蜀山区、包河区、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巢湖市共6个县(区)的28个乡(镇、街道),总面积为2921.18km2。其中,湖体面积786.67km2,岸线周边乡级行政区面积2134.51km2,为研究区范围。
2.2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约为2134.51km2。农用地、建设用地、其他土地占比分别为75.65%、22.00%和2.35%。
3、研究区人地关系分析
3.1人口密度高于合肥市平均水平,集聚与分散凸显
近年来,合肥市大力推进“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以新区开发、老城提升、组团展开、整体推进,从多层面开展“大合肥”建设,促进人口的快速集聚和增长。从多年户籍人口的统计数据来看,合肥市人口整体呈上升趋势,从1949年的182.28万人增至2014年的712.81万人。2014年,合肥净流入常住人口56.8万人,比上年增加7.2万人,其中市区净流入常住人口124.5万人。从人口密度来看,截止2014年底,合肥全市人口密度为673人/平方公里,其中市区人口密度为4166人/平方公里。
数据来源:2014年安徽省县级常住人口调查成果。
研究区总人口规模155万人,占巢湖流域总人口的13.9%,占合肥市总人口的20%。研究区平均人口密度达726人/平方公里,略高于合肥市平均水平673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双桥河附近,主要是合肥和巢湖的市辖区,湖体东西两侧人口密度较高,临湖管委会、凤凰山街道人口密度大,达6000和3628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低的散兵镇仅有338人/平方公里,相差十倍之多,反映出流域核心区人口分布的不平衡。
3.2非农化率总体不高,东西两侧高值集聚
“大合肥”建设,促进人口向城市的快速集聚和增长。非农人口比重从1980年的19.4%增长到2014年的35.2%。截止2014年底,合肥市城镇化率69.1%,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非农化率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与城镇化率的差值越来越大,行政区划的调整是主要的原因。
研究区非农化程度不高,平均非农化率仅为27%,低于合肥市区,略高于县区的平均值,非农化率较高的行政单元集中在合肥市区和巢湖市区,与人口密度的高值相吻合。
3.3经济发展与人口分布相对应,重心在城市周边地区
2005~2014十年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虽增速呈现逐年放缓的趋势,但经济规模不断加大。2014年达到了5180.56亿元,占安徽省总量的1/4。
近年来,巢湖流域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显著提升,是安徽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重要板块,研究区承载着巢湖流域重要的生态、环保功能,核心区的合肥和巢湖的部分行政单元也是巢湖流域重要的经济支撑点,2014年,研究区的各县区经济总规模达2487.66亿元,占合肥市的48.02%,占安徽省总量的11.93%,人均GDP达到了5.77万元,处于工业化的中高级阶段。
3.4农用地比重大,建设用地空间集聚
对研究区的28个行政单元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总面积约为213451公顷,现有的土地结构中,农用地161468公顷,占比75.7%,建设用地46958公顷,占比22%,其他土地5023.7公顷,占比2.35%。农用地占了3/4,耕地占总用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从耕地的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巢湖市和庐江县,占核心区总量的64.79%。
从人均耕地指标来看,研究区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1亩,靠近合肥和巢湖的街道,人均耕地更是不足1亩,其中,最低的凤凰山街道仅为0.02亩。
从研究区的用地统计来看,建设用地总规模为46958.75公顷,占区域总面积的22%,而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占总面积的19.25%,占建设用地的87.48%,交通运输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面积8.21%,水利设施用地占4.31%。
“十二五”期间,随着巢湖流域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沿河开发占用了大量的农用地、湿地资源。合肥市行政区划调整以来,2012年农用地面积由828665公顷下降到827654公顷,减少了1011公顷;建设用地面积由209495公顷增加到210719公顷,增加了1224公顷,其中城镇及工矿用地增加了721公顷,交通用地增加了515公顷。可见,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占用了大量的农用地,两者矛盾尖锐。另外,从人均耕地面积来看,合肥市也从1980年的1.30亩/人下降到0.66亩/人,人均耕地严重不足。
4、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研究区的人口、产业以及资源的分析可知,经济持续快速平稳发展,资源环境瓶颈作用越来越明显。土地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重点和焦点。研究区现有耕地110130.79亩,人均耕地1.1亩,人均耕地严重不足。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研究区的国土开发空间基本格局不会改变,现代化建设速度不会放慢,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要求也不可能降低,工业农业争地、城镇农村争地、生活生产生态争地不断加剧,土地资源紧约束的局面将更加凸显。
近年来,巢湖流域建设用地扩张迅速,侵占大量生态用地,湿地、林地等重要生态功能用地,特别是环巢湖地区,受水位人工调节、围湖造田、建设用地拓展等因素影响,湖滨湿地减少,湖滨生态系统污染自净能力显著下降,加重污染入湖负荷。加之,近年来,巢湖流域是安徽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重要板块,尤其是研究区承载着巢湖流域重要的生态、环保功能,核心区的很多乡镇(街道)是巢湖流域重要的经济支撑点,现在仍处于工业大发展的重要节点,传统的产业基地和新的业态不断涌现,各县(市)区农业发展基础较好,工业化水平快速提升,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据核心地位,工业经济发展迅速,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与提升,建设用地占用仍将持续存在。保民生、促发展,各行各业各地竞相用地矛盾加剧。此外,城镇化的快速推动,人口逐渐向研究区集聚,人口集聚和城镇化对水环境保护形成较大压力,资源供给侧的刚性约束将长期存在。
参考文献
[1]王慧芳,周恺.2003-2013年中国城市形态研究评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4(05).
就地城镇化范文5
关键词: 阿拉善左旗; 城镇化过程; 土地资源利用问题
1.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1.1 保o耕地数量的需要
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开发建设与保护耕地的博弈局面愈演愈烈,农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远快于农民城镇化的速度,同时征地过程中出现“人地分离”、“超规模占地”问题,造成了大量失业农民和闲置浪费的土地。土地出让主体不明确,使用监管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借农民土地大搞土地财政,随意改变土地用途,变相开发建设,进而损害农村集体利益。怎样保障国家划定18亿亩耕地“红线”,合理利用稀缺土地资源,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1.2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土地利用还存在以下问题:(1)过度开垦,后备资源不足。目前已开发全国土地总的面积的70%,可以说大部分土地已经利用,其中,耕地,林地,草地和城镇用地开发利用,普遍存在低效率问题。(2)土地性状在利用过程中的被动改变,包括土壤侵蚀,土壤荒漠化,加速土地盐碱化,土地污染等。(3)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尖锐。人多地少是突出的基本国情。尤其是近年来经济建设和城镇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4)用地结构不合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和社会效益,在使用过程中逐渐丧失的土地较多。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发展阶段,势必增加大量的建设用地,我们必须重视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可持续利用。
1.3 解决土地利用矛盾的需要
处于社会转型关键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并不乐观。工业建设急剧扩张,但资本集中程度低,投入产出比不高。同时这部分土地处于价格保护状态下,导致企业大量进行受让和囤积,失去了物以稀为贵的束缚,不可避免地存在浪费情况。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新项目贪大求洋,大广场和商业街,土地利用率低,土地利用不平衡。旧城区土地利用不合理,而城镇与郊区结合部土地利用比较混乱。类似情况可能或大或小的存在于我国的各个城镇,于是,解决土地利用问题,任重而道远。
2. 阿拉善左旗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2.1 土地供应总量减少,存量用地供应增幅较大
2010年~2014年建设用地供应量如图1所示,2014年之前建设用地供应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主要以出让和划拨为主,2014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全盟累计供应各类建筑用地236宗2428.50公顷,同比减少6.8%。其中,工矿仓储用地供应479.61公顷,同比减少3.88%,占年度土地供应总量的19.74%,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141.72公顷,同比增长45.72%,占年度土地供应5.84%;其他用地(主要为交通运输用地)供应1807.16公顷,同比减少10.07%,占年度土地供应总量的74.41%。年内全盟累计新增建设用地1819.40公顷(全部占用往年用地计划指标的新增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74.92%,同比减少11.80%;建设用地供应609.09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5.08%,同比增长12.19%1。
2.2 土地出让总量增加,划拨用地比重下降
全盟2014年出让用地面积611.78公顷,同比增加4.06%,占年度土地供应总量的25.19%。其中,以招拍挂方式出让用地577.60公顷,占出让用地面积的94.41%,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划拨用地供应总量1816.72公顷,同比减少9.97%,占季度土地供应总量的74.81%①。
2.3 土地供应结构变化明显
图2为2010年-2014年三类用地供应结构图,由图2可以看出,2014年其他用地供应减少幅度大,工矿仓储用地同比减少3.88%,其他用地(主要为交通运输用地)同比减少10.07%。由于受宏观经济下行、经济结构调整及投资回落等影响,交通运输用地等基础设施投资放缓,供应划拨用地减少①。
2.4 房地产用地明显增加
房地产用地增加,土地出让金增幅较大。全盟共供应各类房地产开发用地141.72公顷,同比增加45.72%。其中,商服用地67.19公顷,同比增长88.29%,占房地产开发用地的47.41%;普通商品房用地74.53公顷,同比增加21.04%,占房地产开发用地的52.59%(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用地55.88公顷,占普通商品住宅用地的87.21%,占房地产开发用地的39.43%);经济适用住房用地8.65公顷,占房地产开发用地的6.10%。全盟实现土地出让价款10.17亿元,同比增加92.96%①。
2.5 土地供应区域集中于阿左旗
从2014年度土地出让金区域分布图和土地供应量区域分布图中可以看出,阿左旗、阿右旗、额济纳旗、阿拉善经济开发区、腾格里经济开发区土地出让金所占比重风别是10.99%、3.51%、14.37%,62.17%、8.96%;盟境地供应总量分别占全盟季度内土地供应总量的比重为58.71%、6.62%、23.19%、5.22%和6.26%。但从全盟年度内整体土地供应分布的总体情况来看,阿左旗仍然是土地供应的主要投向地区。主要原因是阿左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供应交通设施用地占供应总量的73.79%;其次,作为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全盟煤、盐等主要化工基地,地区经济发展加大了对土地的需求①。
(数据来源:《阿拉善盟国土资源局关于2014年度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分析报告》)
3. 阿左旗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环境恶化、土地退化严重
阿左旗气候干旱,戈壁滩沙漠广布,3.4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地区,占总面积的29%;戈壁面积约910多万公顷,占全盟总面积的33.7%,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2。在环境自适应性下,产生一个平衡却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但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和经济效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盲目扩大建设用地,使生态环境加速恶化,土地退化十分严重,特别是,城镇居民点附近的草地退化,大面积的荒漠化现象,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严重影响。
3.2 水资源严重缺乏
阿左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多风沙,冬天寒冷、夏天炎热。受东南季风影响,雨季多集中在7月~9月。从东南向西北降雨量由200mm递减到40mm;蒸发量从东南2400mm向西北递增到4200mm。常年西北风,平均每年约70天。由于干旱的气候和强烈的蒸发,一般的大气降水很难形成地表径流。地下水资源非常贫乏,由于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此外,中国西北地区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自古便是严重缺水地区,而人类活动导致用水量逐年增加,水资源短缺已成为阿左旗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
3.3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发展比较滞后
近年来阿左旗尽管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但受制于区位,全旗经济水平和经济规模与区内其他旗县相比差距较大。交通投资的相对缺乏,水利,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差,发展相对滞后,某种程度上也制约着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此外,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目前很难摆脱畜牧业生产的被动局面。而在农业发展方面,在已经开发的农业用地中,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以及缺水的问题。其次就是缺少防范极端灾害天气的生态保障。
3.4 土地有效利用率较低
阿左旗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总面积是全盟的32.16%,是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县域面积5倍~8倍,但不可利用土地面积大,可利用土地分散。2011年底旗境内有0.61万公顷未利用地,占阿左旗总数的38.59%,而除了未利用土地以外的两种用地面积和占总数的61.41%,即土地利用率刚过60%②。
旗镇苏木嘎查和工矿建设用地面积广,使用效率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表现在: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过大,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有大量的闲置土地,宅基地浪费现象严重。工业用地容积率普遍较低,单位面积投资金额不高,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和闲置并存。
阿左旗人少地多,这就造成无论是农业用地还是建设用地,其人均占地面积都会偏大。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率不高,尤其在高成本的旧城改造,导致城镇规划区土地利用率低,布局分散,设施建设标准低,使建设用地无法充分发挥其潜能,并且依然在增加用地面积。农业和牧区定居点分散。总的土地利用率低,已使用土地中土地质量低且数量很少,分布在荒漠绿洲灌区,而在利用过程中粗放经营的现象依然明显。
3.5 用地制度不健全
在已利用土地中,部分单位和个人依法用地意识淡薄,同时受建设用地报批周期长、程序繁杂的影响,以及急于开工的要求,一些企业和单位没有事先的批准,自己动工。土地空间相对分散,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低,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规划的权威性不强,存在规划跟着项目走的现象,规划管理制度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交通、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多方面对土地利用的影响。阿左旗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不大。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乱采,滥挖,存在地质环境破坏等现象,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和对土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4. 阿左旗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的解决措施
对目前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土地资源利用问题,要坚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旗区实际情况进行土地管理,科学指导,加强土地利用的统筹和协调控制,提出以下几项解决措施:
4.1 保护自然资源,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严格按照“_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等,既要利用又要维护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加强草地资源、森林资源的营建和保护,因地制宜布局和调控各行各业用地,有效控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已破坏环境,要重建和恢复,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让各类型用地发挥其生态保障功能。综合利用与建设的关系,践行科学发展观,及时地开展土地综合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破坏性的土地利用方式。采取宏观调控手段,积极推动环境治理工作。优先解决影响和制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停止和逆转的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促进社会各要素协调统一。
4.2 开源节流管理水资源,实现土地优化配置
水是生命的源泉,解决水资源短缺,首先要开源,进行跨流域调水等工程增加水补给方式。其次是推广节水意识和节水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合理配置,进行科学的调度。逐渐完善土地市场的管理机制,采取宏观手段,持续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根据政策,保持压力,以土地整理重点项目需求为主,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不符合土地利用方面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发挥好土地宏观调控能力。
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机制,实现土地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按照旗区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有针对性的土地政策,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化土地利用调控功用,积极地达到利用目的,制定完善的土地政策,提高土地利用率。
就地城镇化范文6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体系;产业集聚;机制创新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部地区将步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如果中部城市能抓住机遇,选择适宜的战略对策,便能在此轮发展后脱颖而出,成为耀眼的明星城市。宜昌是中部地区具有一定发展基础和潜力的代表性城市,对其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对于探索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宜昌市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现状
(一)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宜昌市城镇化进展明显加快,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41%提高到2010年的48%,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及推进速度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能力明显提高,五年转移农村人口近30万人,全市城镇人口达到200万人,2010年市域人口变为净流入。
(二)“大宜昌”框架基本构筑,城镇体系不断优化
宜昌市已初步形成了以主城区为龙头,县(市)城和中心镇为支点,沿江城镇为纽带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主城区加快做大做强,常住人口由74万增加到123万,步入特大城市行列;宜都、当阳、枝江3个小城市发展加快,外出人口呈现回流趋势;远安等5个县城和枝城等60个建制镇综合功能进一步提高,农村新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加快。
(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年均增长5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等主要城建技术指标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率先进入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行列,位居全国百强城市第73位。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秭归、兴山新县城和宜都市相继荣获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和国家级园林城市(县城),安福寺镇等6个镇跻身全国重点镇行列,枝城等9个镇成为全省重点镇,夷陵区龙泉镇等10个镇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镇,涌现出了龙泉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明星镇,问安关庙山村等一批环境优美的中心村。
(四)一体化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建设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要素加快向乡镇流动。五年完成通村硬化公路1万余公里,改造农村危房12912户,建设县城及集镇污水处理厂16座,实现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全覆盖,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8.88平方米增加到32.23平方米。
二、宜昌市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而言,宜昌市城镇化建设在过去一个时期,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省域副中心的定位要求及先进地区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1、城镇化落后于该市经济发展水平
按照世界经验,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城镇化率会超过50%,达到55%左右;201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500美元,城镇化率为50%;2010年,宜昌市人均GDP接近6000美元,而城镇化率为48%,改市的城镇化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2、城镇化滞后于我市工业化发展水平
2010年,宜昌市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接近90%,而城镇化率不到50%,城镇化水平低于工业化中后期应该具有的均值(60%),且城镇化提升速度(1.4%)远低于非农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16%)。
3、城镇化落后于先进地区发展水平
宜昌市城镇化现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仅与东部发达地区相去甚远,而且与部分基础相近城市的差距开始拉大。以江西省九江市为例,“十五”末城镇化率低于宜昌3个百分点,两年前启动了“三年决战200亿工程”,2010年两市的城镇化水平已经相当,且发展态势强于宜昌市。
(二)城镇结构规模不够协调
1、主城区规模远低于省域副中心的定位要求
现状主城区常住人口虽然达到123万人,但低于全国地市级及以上城市的平均规模(2008年,130万人),与省域副中心的定位要求差距巨大(2015年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要达到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00万人)。主城区规模较小,制约了集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导致对资本、人口等要素的吸引有限,对宜荆荆及鄂西南地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限,与“宜荆荆”中心城市、鄂西南核心增长极的定位要求差距较大。
2、县级市和县城的支点作用体现的不充分
全市没有一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没有一个县(市)城达到中等城市规模等级,城镇人口超过10万人的县(市)城仅2个(枝江、当阳),最少的县城仅为1.3万人(五峰)。各县的城镇化率均在40%以下,最低仅为24%(长阳),部分县域经济发展不够,吸纳农村人口转移能力较弱,多数县仍为人口净流出。
3、建制镇规模普遍偏小
全市50%的镇域人口不到3万人,镇域人口达到6万人的建制镇仅有2个(百里洲、枝城);75%以上的镇区人口不到1万人,镇区人口达到3万人的建制镇仅有1个(枝城)。建制镇规模普遍偏小,导致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建设投入、功能完善的良性循环机制无法建立。
(三)制约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各类因素客观存在
1、建设需求扩大与要素供给偏紧的矛盾客观存在
宜昌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对建设用地、资金等核心要素的需求急剧扩大,与此同时,核心要素的供给量总体偏紧、使用成本急剧增加,导致城镇化推进难度不断加大。
2、制约城镇化加快推进的体制机制问题客观存在
一是经营城镇理念不够,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不够完善。二是政策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土地管理、人口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建设滞后,制约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加快转移。
三、加快推进宜昌市城镇化的对策思考
“十二五”时期,是宜昌加快推进城镇化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宜昌市已经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列入了“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了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我们据此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如下对策思考。
(一)加快完善“大宜昌”城镇化战略格局
围绕2015年宜昌市城镇化率达到54%以上的发展目标,坚持“一主三副一带”的总体格局和“大小多少”、“三个层次”的城镇化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科学城镇体系。加快把主城区做大做强,推进建成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00万人;积极推动“宜荆荆”城市群建设,切实加强主城区与各县级市、县城的城际交通联系。加快宜都、枝江、当阳三个市域副中心扩容提质,推动其城市规模在2015年达到20万人。完善县城、中心镇功能,推进沿江重点城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使其成为接纳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节点。逐步归并和减少村镇数量,提高建制镇集中度,建设宜居小城镇和村庄,缩小城乡人均住宅占地规模。
(二)积极推进城镇产业集聚
优化城镇产业布局,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推进以宜昌高新区为龙头的沿江开发区建设,做大园区规模,打造深圳工业园等四大千亿元级园区。按照(下转第152页)(上接第150页)产品品牌化、生产集约化、产业集群化的思路,大力发展装备制造、化工、食品医药、电力等支柱产业,突破性发展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装备制造、化工、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千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着力打造柑橘、茶叶、蔬菜、畜牧、水产、食用油等百亿产业。
(三)统筹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着眼区域发展全局,统筹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制定“大宜昌”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完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及村庄发展布局规划,注重编制的科学性,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功能设施布局和建设。主城区坚持新区拓展和旧城改造并重原则,以骨干道路类、配套设施类项目建设引领新区骨架拓展、功能完善,以民生改善类项目建设推进旧城提档升级。深入推进城际快速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构建辐射“宜荆荆”、鄂西南区域中心城市,高效连接市域中心城市、县城、重点中心镇的运输走廊。积极实施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着力建设宜居城乡。强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全面提高市政公用设施水平和运行效率。
(四)着力推进城乡建设政策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深入推进城镇经营,建立多元投融资体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统筹市县城建融资平台建设与管理,整合各类政府资产,着力推动重点投融资平台做大做强做实,强化投融资效益评估,提高融资平台经营水平;加强城镇土地经营,推进城镇设施经营,规范城建规费收缴。加大市县公共财政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建立资金投入与经济增长、城镇化推进同步机制,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投融资体制。二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又好又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立适应“大宜昌”城镇化战略格局的土地管理机制,建议实行城镇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供应、统一监管”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待遇差距,推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精简高效、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新体制,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规划建设管理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郑祖武.“十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陆化普.解析城市交通[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3]戴慎志.城市工程系统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辜胜阻.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热点问题探索[M].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