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四大盆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国的四大盆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国的四大盆地范文1

《三级阶梯上的国土》是北师大版小学品社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可爱的祖国》主题一《我们生息的国土》第五课。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地图学习、收集资料、进行探究等学习方式,对我们伟大的祖国形成比较全方位的了解,从而由衷地产生爱国之情,发自内心地对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本课是主题一的第五课,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多样的地形地貌,知道我国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地势特点,从而让学生感受我国疆域的广阔,由衷地产生民族自豪感,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和搜集资料的能力。《三级阶梯上的国土》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可爱的祖国》主题一《我们生息的国土》的第五课。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对祖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于祖国的地形、地貌等抽象的知识还不是很了解,而且无法把自己的生活与这些知识找到连接点,因此学生无法在头脑中形成有关的知识体系。根据这些情况,在上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方面的资料,初步知道有关概念,初步从图片上认识有关地形,是学习好本课的基础;课堂上,通过大量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建立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桥梁,建立教材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纽带,化抽象为形象,这是学好本课的关键。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真正学到知识,能真正感受到祖国的辽阔,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紧扣泉州市教科规划“十二五“(第一批)立项课题《贴近生活的德育实践教学研究》子课题《整合生活德育 提高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进行实践研究,课标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因此,在预设中我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使课堂内容生活化。在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三级阶梯的地势、多样的地形之外,我还穿插了大量的课外资源,如大量的风景图片、地形图片、识图小歌谣、古人的诗句、生活的实例,视频等,从而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生动,色彩斑斓,美不胜收。而整节课中,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基础,既为学生提供“去想、去做、去活动”的空间,又力求使学生“想有方向、做有目的、动有收获”。在快乐的体验和愉悦中去探索和思考。

【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多样的地形地貌。

2.知道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

4.培养学生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图训练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地势的三级阶梯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搜集家乡的地形、地貌,风景名胜及风土人情。

教学过程:

一、吟诵古诗,质疑导入:

师:这里有一些与地形有关的诗句,请同学们来读一读。

1.出示古诗: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大江东去,浪淘尽,数风流人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从这些诗句中,你发现了什么地理现象?为什么?

2.板书揭题:

师:从这些诗句中说明我国的地势有什么特点?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祖国多样的地势地貌――共同探讨《三级阶梯上的国土》。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朗读古诗,并从诗中发现有趣的地理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使课堂内容鲜活化。】

二、漫游中华 国土寻秘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它有着辽阔的疆域,漫长的海岸线;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宝藏。今天,好朋友虎子将和我们一起继续展开“漫游中华”的寻秘活动,进一步了解我们这片辽阔的国土。

(一)察颜观色辨地势(认识地势)

师:国土寻秘第一站:察颜观色辨地势

1.学习图例

师:这是什么?

师:同学们,学习地图,看懂地图上的图例是很重要的。谁来说说从这个图例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

师:你知道这些数字表示什么含义?

师:这个高度指的就是海拔高度,是指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师:这个图例告诉我们什么?

师:在我国,海拔就是指陆地上的某个地点高出黄海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这个垂直距离越长表示这个地区的海拔越高,颜色也越深。(课件演示)

2.识图练习

师:现在请你结合图例告诉我们的信息,仔细观察这张中国地形图,你发现了我国的地势有什么特点?(板书:地势)你从怎样看出来?

师:怎么称呼这三大台阶呢?你能在地形图上指出它们分布的范围吗?

师:同学们通过地形图上这些颜色的变化,发现了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板书)(课件展示)这样的地势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形成了每一级阶梯不同的风貌。师:不知虎子也发现了吗?我们来听听看。

课件:“我国地势总的特点是西高东低,从西向东逐级下降,十分像三级阶梯 “但是同学们要注意,一般我们讲的台阶,是把最低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高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在认识祖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时,是把最高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低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最低的叫做第三级阶梯。”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学习图例,探究其颜色的含义,培养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生动,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

(二)火眼金睛觅地形(认识地形)

第二站――火眼金睛觅地形

师:在地形图上,颜色除了表示海拔高度外,它还有其具体的含义呢?请看这首歌谣。

出示歌谣:

地图上的色彩

平原、低地用绿色,

高原、山地用黄棕色,

河湖、海洋用蓝色,

雪线以上用白色,

密集的小点是沙漠。

师:全班齐读。同学们,歌谣中的这些地形在地形图上都有分布。请各位小组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每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再找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

1.识图练习:(课件出示要求)(教科书第44页图)

要求:请你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每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再找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

⒉小组交流

⒊汇报(预设)

师: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找到了什么?

师:有哪几个平原?(课件闪动三大平原)

师:同学们把这三个平原读一读。三大平原你们还了解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有关三大平原的资料。

小结:(课件展示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遍布优质的黑土。华北平原地势平坦。这两个平原气候干旱,适合种植小麦。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第三大平原,这里水汽充足,是我国典型的“水乡”、“鱼米之乡”。)

师:你找到了哪几个高原?请同学们把这四大高原读一读。(课件闪动四大高原)你对高原还有那些了解呢?

小结:(课件展示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高,号称世界脊梁,多雪山、冰川,气候寒冷。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适合放牧。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地方。云贵高原坝子较多,这两个高原的地形适合种植玉米。)

师:盆地有哪些特点呢?因为有这样的地形,所以气候比较特殊。

师:谁来说一说你所了解到盆地。

小结:(课件展示四大盆地:准葛尔盆地比较荒芜。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它干旱荒漠,但矿产丰富。四川盆地水汽最充足,美丽的九寨沟就位于这里。)同学们把这四大盆地读一读。

师:通过你们的寻觅,谁来告诉老师我国的地形主要有哪些?(高原、盆地、平原 、丘陵、山脉)

师:是的,我国面积辽阔,地形多样,只要是海拔在500米以上的,我们都把它叫做山地。同学们,仔细观察地形图,(课件出示五类地形图)你们发现吗?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板书:山地多,平原少。

【设计意图:通过 “找一找”识图训练活动,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多样的地形地貌,并结合不同地形图片的展示,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感性地认识到祖国疆域的辽阔和多样。】

(三)眼疾手快画地图

第三站:“眼疾手快绘地图”

师:刚才,我们跟随虎子一起寻秘,发现了我国的地势和地形的特点。第三站我们将迎来一场大考验,有信心吗?

课件出示要求:

请你用三种不同的颜色画出我国地势的特点,并标出主要地貌。

师:小组要注意分工合作,看谁配合最默契,找得又快有准。比赛开始!

⒈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

⒉生展示交流。

(四)妙语连珠赞家乡(提升认识)

国土寻秘第四站:妙语连珠赞家乡

师:同学们,胜利的曙光就在前面,一个新的挑战也在向我们发起,你们敢接受吗?

课件出示要求:

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小组交流自己家乡在祖国的哪一级阶梯上,属于什么地形区,有哪些奇特的风景名胜,人文风情?

⒈小组交流

⒉汇报展示(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在进行资料的补充,用课件来展示。)

小结:正是由于这样的地势地形,才孕育了祖国五十六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特色;造就了祖国神奇壮丽的山川锦绣,也才有了课本中所描写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浙江之潮》、《五彩池》和《三峡之秋》等美丽的景色。

【设计意图:通过 “画一画”、“说一说”等一系列有趣的动手、动嘴等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由浅及深地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地势地形,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从而感悟到祖国的广阔多样的疆域和壮丽山河,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观看视频,增强民族自豪感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感受这“三大阶梯”神奇的魅力吧!

观看视频:《中国地形》――三级阶梯

师:看到这一幅幅的美景,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师:同学们,我们祖国多样的地势,孕育着幅员辽阔的土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了祖国神奇壮丽的山河。让我们为生活在如此美丽的祖国而自豪。和虎子向祖国深情地说一声:“祖国我爱您!”(课件出示背景,全班齐说,。)我宣布漫游中华,国土寻秘取得圆满成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看视频,提升学生的认识,再次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使学生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板书设计:

三级阶梯上的国土

我国的四大盆地范文2

2、我国的人口及民族的分布;

3、我国地形的特点,主要山脉及其走向,主要的高原、盆地、平原,地震与火山等;

4、我国天气的表示符号,我国冬夏两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和温度带,降水分布特点和干湿地区,我国气候特征和三种灾害性天气。

第一章:疆域与行政区划

主要知识点:

1、我国的半球位置与海陆位置、我国的面积、四至点。

2、我国的四个边缘海、主要岛屿、半岛,领海与内海。

3、陆上邻国(15个)、隔海相望国家(6个)。

4、我国三级行政区

5、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省会。

6、特别行政区。

识图

1、我国疆域示意图,相邻的国家

2、我国省级行政区轮廓图

第二章: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主要知识点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占世界的比重。

2、我国的人口线与我国的人口分布。

3、我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重,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政策。

4、华侨与外籍华人的概念,“侨乡”。

5、我国的人口政策。

6、我国民族的分布状况与分布特点。

7、我国的民族政策与风俗习惯。

识图

1、我国人口分布图

2、我国民族分布图

第三章:中国的地形

主要知识点

1、中国地势的主要特点,三个阶梯的界线及主要地形单元。

2、地势对我国交通、水力等影响。

3、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各类地形的比重。

4、我国的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我国的第一高峰。

5、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典型特征。

6、我国三大平原的特征和主要丘陵。

7、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地震带。

8、我国火山的分布。

识图

1、我国地势阶状分布示意图

2、我国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分布示意图。

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主要知识点

1、怎样根据卫星云图上的颜色来判断各地的天气。

2、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说明形成原因,00等温线所经过的地区。

3、我国五个温度带的分布与耕作制度。

4、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冬夏季风与降水,我国降水的年、季变化。

5、我国四个干湿地区的分布。

6、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7、我国的三个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其危害。

识图

我国的四大盆地范文3

地理虽然是文科,但是与理科是比较接近的,所以很多同学都学不好地理,但是只要复习好,一样能考出好成绩,所以列好复习提纲就很重要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1.1中国的疆域

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东、北半球,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辽阔的疆域:

陆地大国:①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②陆界20000多千米③陆上邻国14个。

海洋大国:①辽阔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②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③隔海六国 印尼 马来 文莱 菲律宾 日本 韩国

最北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4度N;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135度E。最南曾母暗沙4度N。最西帕米尔高原73度E。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总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位。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我国领海的宽度是22.22公里(12海里)。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平方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

§1.2中国的行政区划

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现行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乡(乡)级。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教材:八年级上册第8页

§1.3中国的人口数量

世界第1:

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1/5。目前人口数为13亿。

增长速度较快:1人口基数大2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平均寿命延长,人口死亡率有大幅度的下降。

分布疏密不均:腾冲——漠河,我国分布人口的疏密。人口多处特点人口少处特点东部地区人口多;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平原、盆地人口多;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汉族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山地、高原人口少;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我国人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4中国的人口:

56个民族: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汉族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被称为少数民族。

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民族风情: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泼水节;中华民族——端午节。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2.1中国的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山脉纵横交错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海拔4000米以上;

第二阶梯在青藏高原的北边和东边海拔迅速下降到1000-2000米有的地方不足500米

第三级阶梯:第二级阶梯以东的地形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在这里,众多东流入海的江河,将携带泥沙沉积下来形成依山傍海、纵贯南北的冲积平原。

阶梯分界线:

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形复杂多样: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是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

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2中国的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

气温分布: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降水时空分布:从地区分布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多、冬春少。

我国气候类型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最为辽阔。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大陆性特征。

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多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2.3中国的河流

外流区为主: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区域。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

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

中国最大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中国最大湖是:青海湖。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滚滚长江: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上游:源头——宜昌;中游:宜昌——江西湖口;下游:江西湖口——注入海口。中游段被称为“九曲回肠”。因通航里程长、货运量大被誉为“”。

滔滔黄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径流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上游:源头——河口;中游:河口——旧孟津;下游:旧孟津——注入海口。因从中游的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使下游河段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3.1自然资源概况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我国自然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自然资源由于受大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他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均匀的。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3.2中国的土地资源

x月25日世界土地日

x地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舞台。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类型齐全: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我国草地面积广达、居世界前列,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一亿公顷。

我国土地类型:耕地、沙漠、林地、草地、戈壁、高寒荒漠、石山。

区域差异明显: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珍惜每一寸土地: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3.3中国的水资源

x月22日 世界水日

地区分布悬殊: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时间分配不均: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有必要兴修跨流域的调水工程。x黄济青x水北调x于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有必要兴修水库。x江(2个)x河(3个)x本途径是。

§3.4中国的海洋资源

多样的生物资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两万余种,其中鱼类30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70多类。

、、和 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最大渔场是舟山渔场。

丰富的矿产资源: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我国的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

巨量的化学资源:我国海洋生产发展很快。

最大盐场,南方最大盐场 ()。

保护“蓝色国土”: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巨大成就,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4.1秦岭——淮河线

秦岭与淮河: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东西绵延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海拔多为1500-2500米。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洪泽湖,然后主流经高邮湖南入长江。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他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八年级上册第77页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北方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

北方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青藏与西北地与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4.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概述:北方地区指我国东北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汾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文化: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农作物: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

温带水果: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

矿产:煤、铁、石油等,两大工业基地()和()。

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地势:本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

农作物:水稻、生猪、柑桔、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

矿产:有色金属。

两大工业基地()和()。

§4.3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概述: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由“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

宗教:藏传佛教。

地势:山岳纵横,冰川广布,交通十分困难。

公路: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

西北地区:

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总数的4%。

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牧区作物:肉、奶、皮、毛等;

矿产资源:稀土矿、镍矿、煤、石油、褐煤。

§4.5补充总结

北方地区

地形特征 高原、平原为主

气候特征 夏:高温多雨 冬:寒冷干燥

主要河流 黄河、黑龙江

主要矿产 煤、铁、石油

主要农作物 小麦

南方地区

地形特征 盆地、平原、高原、丘陵

气候特征 水热充足

主要河流 长江、珠江

主要矿产 有色金属

主要农作物 水稻、甜菜

青藏地区

地形特征 海拔最高

气候特征 日照充足,气温低

主要河流 长江、黄河源头

主要矿产 钾盐、石油

主要农作物 青稞

西北地区

地形特征 高原、盆地

气候特征 干燥,日照充足

主要河流 塔里木河

主要矿产 煤、石油

我国的四大盆地范文4

一、以多媒体展现我国大好河山,激情导入

在导入环节,老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收集了大量的祖国风景名胜的图片,配以优美婉转的音乐,让学生感觉畅游了祖国大好河山。再将画面转换成中国地形图,配以教师的深情述说:俯视祖国大地,她就像一只威武的雄鸡,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她又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千百年来,我们中华儿女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从而自然揭示课题《江山多娇》。这样的多媒体运用,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课堂的容量,也很好地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以多媒体呈现我国阶梯式的地形地貌特点,突破本课的重点

在这一环节,教师将中国地形图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观察它有几种色块,猜想不同的色块代表的意思。在学生猜想完成的基础上,教师将做的链接点开,不同的色分块链接不同的地形地貌。从而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了中国地形特点为西高东低,并且分布着不同的地貌,具体为: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现中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主要河流、主要岛屿等等。让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能掌握得很轻松。最后再在不同的地形地貌上链接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重在展现了解我们家乡的地形地貌特点。老师最后小结:我国幅员辽阔,世界上五种地形都有,这样就给我们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平原为我们提供了耕地,高原为我们发展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山地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矿藏等等。这些都能够从各方面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样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很好地让学生掌握了知识点,而且印象更深刻。

三、以多媒体播放母亲河视频,以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我国的四大盆地范文5

【一、中国的地形】

1、我国地形的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有利影响:①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②山区森林、草地、旅游、矿产等资源丰富,不利影响:耕地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不利于农产品等山区资源外运。

2、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的特征的有利影响是: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促进农业发展;另一方面使我国的江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内陆地区的大开发。第三,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往往建在高一级阶梯与低一级阶梯交界处,这是因为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水利资源丰富。

3、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掌握:课本

4、五种基本类型都有,山地占1/3,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2/3

5、我国的主要山脉:

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海拔3997米)是我国东部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6、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的大高原。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写照。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我国被称为“日光城”的地方是拉萨。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黄土高原呈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的状态。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形,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我国的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的盆地,盆地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的沙漠。准噶尔盆地纬度位置最北,柴达木盆地在青海省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号称“紫色盆地”,成都平原“天府之国”。我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的平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素有“水乡”“鱼米之乡”之称。

【二、中国的气候】

1、认识我国的三大火炉(重庆,南京,武汉),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这是由于海拔高度高而造成的。我国夏季气温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认识我国的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区)

2、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特点: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的空间分部的规律是南多北少。根据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我国四类干温地区是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东多西少降水最多(火烧寮)和最少(托克逊)的两个地方。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全年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降水的10%。夏秋多,冬春少。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大。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3、我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是我国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4、秦岭准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一月份0度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北方和南方的界线。

5、我国重要的气候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显著。

6、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界线东南受夏季风的影响,属季风区,界线西北夏季风很难到达,属非季风区,全年都较干旱。我国东部的降水主要由夏季风带来的,主要降水类型是锋面雨。

7、阿拉伯半岛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位置大体相同,气候和景观差异很大的原因是:两者的海陆位置不同,后者地处亚欧大陆东岸,深受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的影响。

8、我国季风气候带来的各种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三、中国的河流】

1、我国河流大多数分布在东部的外流区内。这里河流多且长,夏季易形成汛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河流易结冰,普遍有结冰期。我国水量河是长江,汛期最长的河是珠江,含沙量最多的是黄河。结冰期最长的河是黑龙江。我国的一条惟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额尔齐斯河。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2、我国东部外流河汛期变化的规律是:自北向南汛期越来越长。我国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中的天是巴颜喀拉山,海是渤海。凌汛出现在黄河的上、下游河段。黄河之害主要在于下游河段的地上河决口改道,洪水泛滥。

4、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入河,河水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变慢,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床,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面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冲刷严重。

6、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工程,在下游加固堤防,也是根治黄河的重要手段。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7、长江是水能宝库,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1/2。其水能主要蕴藏在上游河段。从玉树到宜宾流经横断山区,河水落差极大,长江流经重庆,江水深切巫山形成水流湍急的三峡。现在正在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即位于此。

8、长江是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自宜宾以下四季通航。为发挥长江的航运价值,治理了“九曲回肠”的荆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滩多流急的川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疏浚了航道,加强了港口的建设。

9、长江上中游分界线是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湖口,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线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旧孟津。

10、季风气候的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13、我国最长的内河流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于昆龙山、天山的冰雪融水。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

我国的四大盆地范文6

一、引言

地名不仅仅是一种地理实体的语言符号,它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当地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点,镌刻着代表当地自然、历史、文化等的深深烙印。对地名的研究已经很多,但针对山东省的地名研究还没有。通过对山东省乡镇地名语源类型与地理环境要素关系进行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地理环境因素对乡镇地名形成的影响,进而在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得出山东省乡镇地名的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

二、山东省概况

山东省,简称“鲁”,省会济南,古为齐鲁之地,别名齐鲁、东鲁、鲁东等,是中国儒家文化发源地。位于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从北至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地势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紧邻韩国和日本,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临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三、山东省乡镇地名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据统计,山东省乡镇地名的自然地理要素共有7种,分别是:地形、水文、植物、动物、资源、天文、气象。6种语源类型的数量差距很大,最多的是地形和水文,分别约占总数的39.1%和34.5%;最少的资源,只占总数的1.4%。

(一)地名与地形

地形,就是指高山、丘陵、盆地等地面起伏状况。中国地势差距悬殊,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大致的地形是西高东低,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因此中国地名以地形命名的颇多,例如:山西,这里的山就是太行山,因其在太行山的西边而得名。山东省各个地级市均有地形地名的存在,但数量多少不一,从图1看地形地名在临沂市最多58个,在聊城最少,只有2个。

(二)地名与水文

水文,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支流、小溪等等。我国是世界上河湖众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的黑龙江省是一个典型的水文名称。山东省乡乡镇地名中的水文要素和地形要素有相同的特点:在各个市都有分布,同样在临沂市最多36个,莱芜市最少3个。

(三)地名与植物、动物

植物、动物作为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在地名中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气候变化多样,每个地方都有其特有的动植物种类。动植物经常附加在地形、水文、建筑等地理要素上,来表示地名。例如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的马头崖乡、如费县的竹园乡。山东省乡镇地名中的动植物地理要素的数量不算多,大约只有地形和水文的1/4。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看出:山东省各市乡镇的动植物要素地名的数量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临沂市的最多,20个,滨州市和莱芜市的最少,只有1个。

(四)地名与资源

无独有偶,资源也是地形和水文的附加产品。资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地、矿产等。我国的地名中以资源命名的很少,并且很隐晦,山东只有不到10个,例如: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的东阿镇,就因这里盛产东阿阿胶而得名。

四、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山东省乡镇地名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有着很深的关系。山东省一个乡镇地名中可能包含了一种或者几种地理环境要素;同一种地理环境要素又存在于不同的乡镇地名中。

临沂市地形和水文地名最多,说明这里的地势较高,分布山川河流,自然也成为了动物和植物的栖息地,所以此地的植物地名和动物地名也是最多的。

山东省一个乡镇地名中可能包含了一种或者几种地理环境要素;同一种地理环境要素又存在于不同的乡镇地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