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女心理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女心理师范文1
在《女心理师》中,作者毕淑敏是采用双线并进的方式,一条线讲贺顿建立弗德心理诊所的艰辛,一条写贺顿所遇见的案例,在故事的处理上,作者采取了插叙的方式,在讲贺顿所经历的案例的过程中穿插着贺顿的身世。这种写法很有趣,也能出奇制胜,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迫不及待的读下去。
贺顿经历的案例都很有代表性,让没怎么接触过心理学的我们感到很新鲜,像想杀死自己新妈妈的小男孩阿团,会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一个小男孩会这么老成,进一间陌生的屋子之前还会侦察一下屋子的布置,还会像个大人似的要求保密自己的隐私;还有那拥有101个洋娃娃的患绝症的老人乔玉华,为什么她能这样看开生死,却在纠结于自己死后如何处理自己那101个洋娃娃;更有那想要大闹自己丈夫追悼会的妇女李芝明,为什么她的丈夫已经死了,她还没有办法原谅一个在外界人看来孝顺清廉没有任何作风问题的“清官”丈夫;最为令人不解的就是老松与大芳的案例,夫妻两人都来咨询,为了同一件事却讲出了不同的故事,到底责任在谁?这些案例都让我们感到很新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能遇到这样复杂的事情,但作为心理师的贺顿却要尽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这些问题。
可能普通人读了《女心理师》,只是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等到读完了小说了解了各个案例,没有了当初那份新鲜感,自然就结束了对这本书的思考,可是我们是学社会工作的,虽然现在还称不上社会工作者,但我们要进一步对这本书中的内容进行理解思考与学习。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女心理师范文2
关键词: 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2-0046-09
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女教师为159 000人,占教师总数的37.35%;教育部2010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高校有专任女教师624 341人,占高校专任教师的46.48%,接近1/2比例。[1]作为高等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和推动者,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其价值甚至超越了教师本身的知识价值。教师出现心理问题如果不加以及时疏导和调控,不仅会妨碍教师的教学工作,而且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阻碍学校各项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愉快、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良好、适应能力良好等心理特征。[2][3]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师自身的生活、工作以及家庭。资料表明,美国至少有6%-8%的教师有着不同程度的不良适应。1975年,日本学者加滕诚研究指出:教师要比一般劳动者患心理疾病的比例偏高,其中神经病高出9个百分点,癫痫高出4.9个百分点,头痛高出1.9个百分点,分裂症高出0.8个百分点。在国内,2004年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对高校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33%;2005年,邱毅对陕西省34所高校进行调查,发现高校教师随着学历、职称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心理问题有加速增多的特征。[4]
目前学界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与个体的关系。如汪向东认为心理健康与其教育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性,心理健康者的性格更倾向于乐观、开朗、积极的方面,积极的应付方式可能与心理素质的好坏有关;[5]二是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如陶芳芳等从家庭经济压力、社会舆论压力等方面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6]三是阿娜、邵光华等进行的心理健康的跨文化研究。如对加拿大和克罗地亚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研究,指出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是文化教育和教育理念共同影响的结果。[7][8]这些研究丰富了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内容,对改善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然而这些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个方面:(1)在研究方向上,以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为主。这些研究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分析与一般的经验总结层面,局限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一般影响因素分析,而有关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的深入研究则很少,且缺乏相应的教育、辅导和维护方面的系统研究。(2)取样存在一定偏差。一些研究往往仅限于某一地区本科或者高职院校,缺乏一类本科、二类本科到专科学院不同层次和地域的全面性。因此其外部效度如何有待进一步考证。
鉴于上述在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研究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和当下的理论与现实需要,本文拟通过对我国部分高校的1800名不同层次的女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这些女教师进行心理测评,探讨高校女教师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不同教龄的高校女教师在不同因子上的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性,并就如何提高我国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 研究方法
1. 被试
采用问卷调查法。从上海大学、西南大学、兰州大学、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西北大学、内蒙古大学、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大学等高校中随机选取1800名女教师为研究对象。本次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660份,有效问卷1430份,有效率86.14%。其中,25-30岁380人,31-40岁530人,41-50岁310人,51岁以上210人;博士220人,硕士1010人,本科200人;教授290人,副教授220人,讲师780人,助教140人;211重点院校600人,普通类本科570人,专科260人;理科类370人,工科类460人,文史类120人,体育类260人,其他220人。
2. 工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共9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
3. 数据收集及处理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法,使受试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填写。结果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女心理师范文3
给灾区女性打一剂“预防针”
女性比男性更感性,更容易受到感情问题困扰。“每逢佳节倍思亲”――根据以往的经验,在台湾大地震等大灾发生之后,在灾害周年纪念以及春节、中秋,清明等重大节日的前后是自杀事件增多的高峰,选择这个时候对女教师们进行心理培训,旨在防患于未然,是最恰当的时段。
“写给在天堂的老公,你在那儿好吗……你无时不刻在给我和女儿以关心和照顾。”在“1+1心联行动”北京的课堂上,来自四川绵竹汉旺学校的吴学勤老师写下了这样一封信,给她在地震中失去的最重要的人。
吴老师是34名来自四川绵竹的教师之一,他们所在的中小学校均在“5・12”地震中受灾情况严重:汉旺学校有19名教师和228名学生遇难,金花学校遇难的学生超过了总数的四分之三。这些女教师中,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地震中失去了身边的人,她们把信写给自己的老公、爸爸、婆婆……几乎所有的人都为失去的人、事、物而泪流满面。一时间心理辅导的会场气氛沉重宁静,一个个欷暾抽泣的声音都听得很真切。据此次培训的组织者、“玫瑰心灵”负责人刘朝莹介绍, “给失去的亲人写信”是这次心理培训中的一个重点环节,它可以有效地释放掉女性在内心积压已久的悲伤。
而“1+1心联行动”主任张银俊女士介绍说:“心理援助在过去从来没有被特别重视过,大家经常想到的就是盖房子修路,而相对软件的东西就被忽略了。灾区现在出现了各种问题:自杀、抑郁症、自闭症、孤独症,成年人老年人都有”。随着一批批志愿者的离开和媒体关注的逐渐减少,在地震灾区,灾后的心理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每逢佳节倍思亲’――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数据,在台湾大地震等大灾发生之后,灾害周年纪念以及春节、中秋、清明等重大节日的前后是自杀事件增多的高峰。女性比男性更感性,更容易陷入感情的漩涡,因此现在要防患于未然,选择在这个时候对女教师们进行心理培训,是最恰当的时段。”刘朝莹说。
放飞心灵其实很简单
“给你失去的最重要的人、动物或任何东西,只说你最想对他(她)说的话。这很难很难,但是你做到了,你的心会去一个不一样的地方。”――“1+1心联行动”外国专家Rony Berge博士
“请找一个你感觉不错的人,把你写的信告诉对方。”在昊学勤老师写完信之后,主持培训的Rony Berger博士要女老师们组成一个个两人小组,交换信件,然后以收信人的口吻给对方回信。吴学勤和林丰硕组成了一组,林丰硕读罢吴写给《在天堂的老公》的信,在信纸背面写下了一封更长的回信: “亲爱的老婆,我在这边挺好的,这里永远春光明媚……你要知冷知热……你还要代我照顾父母,辛苦了。”在写信过程中,吴老师一直很克制,可是在读到林老师以丈夫身份的回信的时候,她不断抽泣,几度哽咽。在进行写信的训练之前,吴学勤一直很被动、沉默,可读完了林丰硕的回信,她们开始交谈,随后,两人脸上竟然慢慢露出了笑容。
除了吴老师, “写信”这一环节给其他参加培训的女老师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绵竹大北街小学女教师陈学敏在回忆起培训时,感慨地说:“虽然大地震过去半年了,但教师们心里还痛着呢。虽然她们上班的每一天都尽量笑着教育学生要坚强要快乐,每一天都尽量笑着接待安抚家长,守望着每一个孩子快乐。但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时,还是有那么多的痛。”“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是期待错了,希望所有的对话都能开开心心的,对于女性而言,哭泣本身就是很好的宣泄悲伤的方式。因此给女老师们的悲伤提供一个宣泄窗口非常重要。平时我们很少会这么做,但一旦完成了,心里的那个‘结’就解开了,无形中也给自己的悲恸画上了句号。回信的目的是让她们有一个新角度看待‘失去’这件事。在人情绪极端悲痛的时候,写信可以有效地让彼此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刘朝莹说。
除了处理忧伤之外,培训中还有很多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帮助女老师们卸下心理包袱。“身体导向”和“创伤记忆重构”就是其中的两种。“由于中国女性本来就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因此很多时候情绪都是积压在身体内部的,尤其是在灾难中受到重创的女性。所以很多时候情绪都积压在身体里。 ‘身体导向’的工作就是把积累的情绪释放掉,让身体达到放松的状态,从而缓和心理问题。”在培训中,“身体导向”是女老师们首先需要学会的一课。Rony博士让她们想象一个很讨厌的人站在自己面前,双腿稍稍弯曲,然后双手向前去推这个“人”,同时还要发出声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的身体逐渐变得柔软起来,为后面的培训打下了基础。
而“创伤记忆重构”就是要把老师们那些创伤的记忆重新加工,让它变得更符合现实生活。据刘朝莹介绍,“虽然距离灾难发生已经半年多了,但很多人的情绪和时间还是停留在当时。我们经常会在受过创伤的人画的画面里看到时钟,或者交通灯的红灯,对他们来说那个时间段充满了整个记忆,但实际上那只是生活的一部分。”Rony博士让女老师们在黑板的左边写出遇到的困难,在右边写出可以应对困难的资源,或者画出自己所遭遇的创伤画面,然后在上面加一些让元素。她们有的人画出倒塌的房子,然后在旁边画了好几条线,把墙加固;还声的人会把她画出很害怕的东西再用画笔覆盖住,意思是把它埋在了地下,还有些人把丈夫画在旁边,觉得这样就安心了。画画结束后,在互相讨论时教师们都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方式去应对困难。 “创伤记忆重构”的心理培训对于女老师尤其重要,因为总的说来,女性比男性易于接受心理暗示,虽然这样的方法有些“纸上谈兵”,但在心理上却可以有效地帮助她们减轻痛苦。
女心理师范文4
一、 引言
女教师在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占有很大比重,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我国普通高校有专任女教师624 341人,占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的46.48% [1] ,了解和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保障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愉快、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良好、适应能力良好等心理特征 [2-3]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师自身的生活、工作以及家庭。资料表明,美国至少有6%~8%的教师有着不同程度的不良适应。1975年,日本的学者加滕诚研究指出: 教师要比一般劳动者患心理疾病的比例偏高, 其中神经病高出9个百分点、癫痫高出4.9个百分点、头痛高出1.9个百分点、分裂症高出0.8个百分点。在国内,2004年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对高校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33%;2005年, 邱毅对陕西省34所高校进行调查,发现高校教师随着学历、职称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心理问题有加速增多的特征 [4] 。
目前学界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与个体的关系。如汪向东 [5] 认为心理健康与其教育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性, 心理健康者的性格更倾向于乐观、开朗、积极的方面,积极的应付方式可能与心理素质的好坏有关。 二是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如陶芳芳 [6]等研究了家庭经济压力、 社会舆论压力等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三是阿娜 [7] 、邵光华 [8]等进行的对心理健康的跨文化研究。如对加拿大和克罗地亚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研究,指出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是文化教育和教育理念共同影响的结果。 这些研究丰富了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内容,对改善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然而这些研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研究方向上,以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为主。这些研究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分析与一般的经验总结层面,局限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一般影响因素分析。有关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的深入研究则更少, 且缺乏相应的教育、辅导和维护方面的系统研究。(2) 取样存在一定偏差。往往一些研究仅限于某一地区本科或者高职院校,缺乏一类本科、二类本科到专科学院和地域的全面性。因此其外部效度如何有待进一步考证。
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高校的1800名不同层次的女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并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这些女教师进行心理测评,探讨高校女教师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不同教龄的高校女教师在不同因子上的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性,并就如何提高我国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二、研究方法
1. 采用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从上海大学、西南大学、兰州大学、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西北大学、内蒙古大学、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大学等高校中随机选取1800名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本次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660份,有效问卷1430份,有效率86.14%。其中,25~30岁380人,31~40岁530人,41~50岁310人,51岁以上210人; 博士220人,硕士1010人,本科200人;教授290人,副教授220人,讲师780人,助教140人;211重点院校600人,普通类本科570人,专科260人;理科类370人,工科类460人,文史类120人,体育类260人,其他220人。
2. 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共9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
3. 数据处理方法。采用自填问卷法,使受试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填写。 根据调查结果建立Excel数据库,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在被测试的1430人中, 有阳性因子的人数为370人, 约有25.9%的高校女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一调查比率比全国常模(24.92%)高出1%。其中,躯体化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二)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龄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同的心理问题呈现年龄性的特征, 其各因子的表现与总体特征相比并不完全一致。 在人际关系敏感这一因子上,各年龄阶段的表现为:25~30岁女教师均值高于31~55岁之间的教师。躯体化的均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焦虑因子在31~40岁年龄阶段分值最高。 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教师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2。
由表3可知,以年龄为自变量,各项因子分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在躯体化因子分数(F=2.337,p=0.001)上有显著性差异,经过进一步地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年龄在强迫症因子分数(F=2.154,p=0.003)上有显著性差异;在敌对因子分数(F=1.674,p=0.032)上也有显著性差异。
(三)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教龄分析
高校女教师的教龄最小1年,最大29年。统计结果表明,教龄分布的6个组在心理健康水平的总分上并无显著性差异(见表4),而在躯体化、强迫、敌对因子分上却存在差异(见表5)。
由表5可知,以教龄为自变量,各项因子分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发现,教龄年限在躯体化因子分数(F=2.292,p=0.049)上有显著性差异,经过进一步地多重比较分析,发现教龄年限在强迫症因子分数(F=2.425,p=0.038)上有显著性差异;在敌对因子分数(F=2.313,p=0.047)上有显著性差异。
(四)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任教科目分析
所调查女教师的任教科目中,理科类370人,占25.9%;工科类460人,占32.2%;文史类120人,占8.4%;体育类260人,占18.2%;其他220人,占15.4%。不同任教科目的教师在焦虑因子、偏执因子分数上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6。
由表6可知,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任教科目的教师在焦虑因子、 偏执因子分数上有显著性差异。且经过多重比较发现,任教科目不同的女教师在焦虑因子维度上的差异显著(p=0.022),在偏执因子维度上的差异显著(p=0.002)。其他类教师在焦虑因子上的平均得分高于有具体任教科目的教师,文史类教师在偏执因子的得分高于理工科和体育类的老师。
(五)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职称分析
不同职称的女教师在SCL-90的各项因子的均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3.503,P=0.017);职称不同的女教师在抑郁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分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7。
由表7可知,以职称为自变量,各项因子分数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经过进一步地多重比较分析,职称不同的女教师在抑郁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 精神病性因子分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数上,助教的得分高于其他三类;副教授的抑郁因子分数(23.73±2.72)高于教授(22.66±3.28)和讲师(23.08±3.16)。
(六)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在工资水平上的差异
工资水平不同的女教师在SCL-90的各项因子的均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5.096,P=0.002)。女教师在其抑郁因子、恐怖因子分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8。
由表8可知,以工资水平为自变量,各项因子分数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比较发现:工资在5000元以上的女教师在抑郁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其他类收入水平的教师;工资水平在4000~5000元的教师在恐怖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其他三类教师。
四、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结论如下:
1. 不同年龄阶段的高校女教师, 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差异,且呈现年龄性的特征。通过上面分析发现,各年龄阶段的表现为: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25~30岁的女教师均值高于31~55岁的女教师, 说明她们刚刚踏入社会,参加工作,需慢慢熟悉摸索社会规则, 在人际关系处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躯体化的均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这是人体生理自然规律影响的结果。焦虑因子在31~40岁年龄阶段分值最高,追求工作上新的奋斗目标、建立家庭的计划安排,会让这一年龄阶段的女性忙于各种工作、生活上的安排计划。这符合研究假设,也与陶芳芳 [6] 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
2. 不同教龄的高校女教师在心理健康的总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不同教龄的高校女教师在躯体化、强迫、敌对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杨明、徐光明 [10] 、朱斌等学者的研究结果支持这一结论。但师建国,郭芝芳,贾瑞 [9] 等学者则认为高校女教师随着教龄年限的增加,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会逐级递增,而不同教龄年限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 任教科目不同的高校女教师在焦虑、 偏执因子分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2,P=0.002)。在偏执因子上,文史类女教师的均值高于其他三类女教师,可能是文史类的教师投射性思维较强,天马行空、思想无边无际;也可能由于从事所教专业的束缚,造成她们大脑思维的牵制,易使思想偏于极端而不能理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不同职称的高校女教师, 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差异(F=3.503,P=0.017)。职称不同的高校女教师在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2,P=0.027,P=0.041,P=0.003)。其中,助教在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上得分最高。
5. 不同的工资水平层次, 其各因子的表现与总体特征相比并不完全一致。在抑郁这一因子上,工资在5000元以上的女教师均值高于其他四类女教师,说明工资高的女教师虽然薪水获得高,但她们内心并不开心,工作上的劳累、家庭事务的压力,都可能对她们造成心理压力。 在恐怖因子上, 工资在4000~5000元的女教师的均值高于其他三类女教师,可能是对更高薪酬的向往以及对低等工资的不满,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
五、建议
解决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既需要高校教师的自身努力, 同时也离不开教育部门和全社会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对于高校女教师来说要从自身心理调适方面寻找突破点, 而对于教育部门来说则需要加大力度推进制度改革, 以适应新的社会条件下高校女教师的心理需求。
1. 高校应为女教师创造良好、公平的从教环境。高校应重视女教师生理和心理特点, 充分认识到女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适当减轻她们的劳动强度,维护她们的基本权益。在制定教学和科研相关的工作指标时,应注意切实可行,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实行人性化管理, 关心女教师的家庭生活, 帮助解决其家庭困难,排除其后顾之忧。维护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需要个人、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社会、政府部门应积极配合,生活上关心,政治上爱护,创造一个和谐的心态环境,使她们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合格的人才而发挥其聪明才智。
2. 高校要为女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检查和心理健康辅导。高校通过建立女教师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测查制度,建立教师心理档案,可以让女教师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其调整心态提供依据,为缓解女教师心理压力、诊治心理疾病提供帮助,以便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心理服务。另外, 学校应当聘请心理学专家开设一系列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向女教师传授心理调适的技巧,学习处理压力的相关方式,提高女教师的心理免疫力,以应对焦虑、抑郁、孤独等不良情绪,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女心理师范文5
关键词:新市民子女;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88-001
各种调查显示,我校新市民子女心理不健康现象客观存在。因此,我校把“提高新市民子女的心理素质,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增强学习、生活的适应能力”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真正从内心接纳新市民子女,探索校本心理健康教育之路。
一、新市民子女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1.自我意识增强,心理品质不成熟
新市民子女因随父母漂泊求学,由于自身身心发育的不成熟,较之一般学生,新市民子女出现心理困惑和障碍的情况更为严重。在人际关系上,自我意识增强,师生关系容易紧张,容易产生对抗、压抑心理;同伴之间容易敏感,关系不融洽;与父母关系更是经常闹别扭、哭鼻子。这些都是心理品质不成熟的表现。
2.学习目的不明确、心理障碍较突出
受学习环境、学习基础影响,新市民子女学习的心理压力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和厌学,有相当的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不主动,产生厌学、畏难情绪。
二、新市民子女健康心理的转化策略
陶行知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积极转变观念,关心爱护新市民子女,一视同仁地对待,帮助新市民子女走出心灵的困境。
1.关注成功体验,培养学习兴趣
成功体验是个体完成某项学习或活动任务后产生的自我满足的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成功体验能满足学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教师平时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暗示,给予“我能行”的心理暗示,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从而产生无穷的动力。平时多与学生沟通,要扬长避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个性特长,让学生从自己喜爱的功课中寻求成功。
2.巧借集体力量,锻炼学习意志
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园地,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营造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班集体,尽力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深厚感情,利用班集体的约束力和集体舆论评价的影响力,不断培养新市民学生的健康心理。一是成立互帮互助小组。二是设立小导师监督岗。三是作业多元化。四是发展性评价。爱是教师改进工作的源泉,也是学生成长的源泉。学困生的内心往往很自卑,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针对学生缺乏自信的情况,我经常在作业、试卷写上激励、表扬的话语,并当众表扬成绩有进步的学困生,他们会因为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而兴奋、自信起来,树立好好学习的信心。五是主题班会及时到位。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融合了班级氛围,转化了本地生和外地生之间的隔阂、差异,不断锻炼学习意志,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
3.注重内观疗法,预防偏差行为
一些新市民子女年龄大,已步入青春期,思想较成熟,但家庭教育不到位,会流露出心思不在学习上,且抱怨生活、消极对抗的情绪,情感、行为容易发生偏差。注重内观疗法,就能很好地预防偏差行为。内观疗法也被称之为“自己观察法”,是一种通过对身边人,特别是母亲或其他人,以“我所得到的、我所付出的、我给别人添了麻烦”的三个提问的形式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反思的一种方法。通过对自己个人成长过程中人际关系进行回忆,从而对自己存在的多种非理性认知进行察觉和矫正,改变执著的自我中心主义意识,并使自己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更多地体验他人、社会对我的关爱,及时纠正一些偏差行为,认识和感悟生命使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和谐一致。如让学生反省与周围人交往的方式,尤其是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反省与朋友、同学相处的习惯。分析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生命,促使学生自我观照、自我启发、自我剖析、自我洞察、自我创新、自我重建,及时纠正不健康的心理。
4.改革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素质
在读书唯上论的传统思想下,大多数教师依然奉行着“桶罐理论”,把学生当成没有思想、情感、人格的填充物,师生间没有情感的交流,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忽视了民主平等的环境创设,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厌学、情感淡薄、脆弱、自控力差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多接触外来学生,多倾听他们的心声,避免他们会错师意,产生消极情绪,既影响学业表现,又影响心理健康。因此,教师要学会差别评价,根据不同的外来学生及时改变评价标准,有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情绪等,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另外,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同伴关系,尊重其交往需要,并正确引导其同伴关系的发展,给予孤立的学生及时的关爱和帮助,促进学生友谊的健康成长。
5.注重家校联合,提高家教水平
女心理师范文6
[关键词]研一女师范生 心理困惑 心理咨询 咨询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师范院校研究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女学生人数占了较大比例。在当前新的社会形势下,加上女生自身的一些特点,使得不少研一女师范生往往会遇到一些心理上的困惑。
心理困惑,是指个体在工作、学习、交际以及自我等方面遇到的不解、迷惑,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心理的矛盾和冲突,产生了一些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和焦虑、压抑等消极情绪,从而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但还未到心理障碍的程度。笔者有机会与不少的研一女师范生进行过深入的交流和一些面谈咨询,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这些心理困惑进行了分类,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咨询策略。
二、主要心理困惑及其成因
1.路在何方——研一女师范生的专业方向的选择
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方向及培养目标不同于本科,对师范类的研究生而言,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学生教育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模式也从通识教育转向注重专业研究的导师制。同时,这也要求研究生对自身特点、能力意愿、兴趣爱好以及所处的环境条件做出适当的评估,以便于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和研究方向。这种转变对不少新生来说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即便对曾经工作过又重返校园的老生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研究生们来说,往往会经历“激动—迷茫—了解—评估—定位”的过程,甚至是往复的过程。由于女师范生自身的一些特点,譬如,入校的年龄一般为22岁以上,毕业时基本到了晚婚晚育的年龄;毕业后是继续读博还是就业,亦或是结婚生子,这些情况也是女研究生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2.情归何处——研一女师范生的情感世界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女研究生是受教育较高的一个群体,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上也会有其独特的一面。女研究生的爱情状况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类型:正在寻觅型和正在维持型。前者主要指那些“懵懵懂懂”读完本科又继续读研的女生,有一天猛然发现“岁月不饶人”,加上周围“出双入对”的触动,才意识到该抓紧找自己的“另一半”了。然而,她们所处的是师范院校,显然这些院校的男女生的比例是严重不平衡的,女生占了大多数。这无疑给意欲寻觅意中人的女生设置了很大的障碍。维持原来爱情的女生同样也面临着不少问题,校园里的“执子之手”是让人羡慕的,可惜大部分女生的爱并不在身边,另一半可能在别的城市甚至国外。女生相对男生而言,依恋性较强,不见面的日子里,盼望重逢那一天;好不容易见了面又却常因现实中不顺心的琐事引发矛盾。
3.沧海一粟——研一女师范生的人生定位
女研究生在当今社会中也算高素质的知识群体,在社会的关注下,女研究生们是带着某种荣耀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走进学校大门的。一般说来,人在得意时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从而对自己产生较高的期望值。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生活以后,发现现实情况并不像她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无处不在,城市消费又是如此高,原先的理想就象空中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之大让她们不免产生心理落差,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忍不住追问自己的出路在哪里,人生价值又在哪里。
三、心理咨询策略初探
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是心理咨询者通过和来访者的商谈、讨论、劝告、启发和教育等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以便他们更好地生活和发展。心理咨询的形式多样,笔者常用的咨询方式主要是个别面谈咨询的形式,个别面谈咨询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遵循一定的步骤或维度,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1)开始会谈,建立和谐关系。(2)收集信息,引出故事、忧虑、问题、话题等。(3)制定共同目标。(4)工作。探讨不同的方法,找出来访者的矛盾及冲突。(5)结束面谈,并把所获付诸于实践。在这五个阶段中,各种咨询策略和技巧要灵活运用,才有利于推进咨询的进展,达到一定的效果。针对文中女师范生遇到的一些具有共性的心理困惑,笔者根据所学的心理知识及经验积累,相应地提出了如下心理咨询策略。
1.决策咨询
决策咨询(decisional counseling)(也称问题解决方法)。其理论源于本杰明•弗兰克林的系统决策模型和弗兰克•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前提是来访者需要做一些决定,譬如决定选择一种职业,决定选择一个伴侣或关于选择如何生活等。决策咨询通过了解来访者的相关信息,找出其问题所在,同时综合考虑来访者自身的特质、能力、技能、兴趣以及相关的环境条件,与来访者一起商讨可行的解决方法,促进来访者的决策过程。
[案例]雯是研一女学生,本科所学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抱着对教育的热情考进某师范院校教育系。入学半年了,她阅读了不少教育名著,也听了一些有关教育的讲座,却仍找不到学习的兴趣点,也无从确定以后的研究方向,她至今仍很迷茫,“我感到很困惑,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有时觉得我喜欢某个研究领域,可是学一段时间还是找不到感觉,又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在这个领域发展,不久就被我否定了”。
随着面谈的深入,在了解了雯现在的心理烦恼之后,在笔者的引导下,她讲述了她的兴趣及学习倾向性方面的具体例子,她说“开始我以为我喜欢教育哲学,可半年下来还是找不到感觉,发现哲学理论‘晦涩难懂’。后来,我阅读了有关文化方面的书籍,并参加有关这方面的讲座,才找到了一点舒畅的感觉。但我现在学的是教育专业,真拿不定主意该如何选择以后的研究方向。”
雯存在选择困惑,她原本学的是文学,结果却选择了教育专业,教育门类繁多,雯陷入了无从选择的矛盾之中。针对雯面临的问题,笔者在咨询过程中主要运用“决策咨询”的策略:一方面倾听她现在的故事——忧虑及内心的矛盾,另一方面详细听取她对自身特点的描述,并让其做了关于职业兴趣、能力倾向方面的心理测试。另外,还询问了雯现在的学习条件,譬如她所在院系的师资、课程设置等情况。综合以上因素,与雯共同探讨、分析,最终达成共识,即:雯尝试从文化的角度研究教育的某一方面,如课程文化、教学文化以及教师文化等。
2.共情
共情(empathy),是指一个人能够象另外一个人那样看待和经历这个世界。共情是人本主义者卡尔•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咨询”(person-center counseling)中所体现的一种理念。罗杰斯认为人的生命是一种主动的过程——自我实现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会受到一些内、外因素的干扰,但人自身的生命成长的进程不会因此而停止或毁灭。因此,当来访在成长过程中受困或受挫时,咨询师只要在咨询过程中以来访者为中心,聚焦于他或她的意义和情感,像来访者那样看待事物,尊重和理解来访者的感受,与其一起寻找潜在的意义和力量,让来访者更好的认识自己,重获生命的力量。
[案例]梅是一个聪慧的女生,在班里表现突出,常受到周围人们的羡慕。然而,有段时间她情绪低落,来找笔者咨询。在学校咖啡屋安静一隅,她对笔者诉说了自己的苦恼——爱情和友情都不顺。爱情方面,她和她男朋友是本科同学,现在身处两地,几个月见不到一面,常因一些误会而引发不快,委屈和怨恨越积越多,这种状况让梅感到痛苦。“我们两个都是很要强的人,总是不能容忍一些事情,有时也想过分手,可再去哪里找合适的男友呢,师范院校的情况是女生多男生少,这让我很矛盾。这阶段跟室友关系相处也不好,我习惯晚睡,晚上可以静下心来写点东西;而室友喜欢早睡,并且不能有声响。我也尽量注意,可是,难免会有不小心的时候,她一睡不好,就埋怨个没完没了。现在的日子真是糟透了。”梅一脸的苦闷。
在与梅会谈的过程中,发现她具有较强的独立能力,只是由于与男朋友的关系紧张,再加上与室友之间的摩擦,造成了梅心理上的失落和委屈,这些消极因素滞留在心中,无法排解和宣泄。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觉得梅现在最需要的是倾诉——一种能够被倾听者接纳的倾诉。因此,在会谈中,笔者主要侧重运用“以人为中心”的共情策略,大多时间里认真倾听,尊重梅的看法和情感,以非判断的态度与她一起感受。同时,并非一味的“共情”,还需要适时地从共情中发现梅的“正面优点”,帮她恢复自信。在咨询过程中,笔者发现梅是一位具有“自我”倾向的女生,看待问题、处理事情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和情感出发,而较少去关注他人的感受,因此笔者试着从“共情”的另一角度,鼓励她与他人“共情”,即“换位思考”。笔者提了两点:(1)在和男友相处中,遇到问题时是否会积极沟通并一起解决。(2)如果你喜欢早睡,而你的舍友习惯晚睡,你希望你的舍友如何做呢。……过了一周后,笔者在校园里又见到了重新充满活力的梅。
3.意义反映
意义反映(reflection of meaning),其理论源于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对于个体而言,人都生活在行为、情感、思想和意义的四个维度之中,并且它们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一旦某一维度有了困惑,其他三个也受到影响,进而又影响到有困惑的维度,因而影响到人的整体生活。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些实体当中,譬如家庭、文化、个人经历等,我们同时给予这些实体赋予意义。同时,这些意义又会体现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人是为着某种意义而思考着,体验着,行动着,一旦意义出了问题,这些人往往会产生心理上以及行为上的改变。在面对这些人的咨询时,笔者常使用“意义反映”作为主要的咨询策略。在来访者的故事中帮助其寻找到一个“为什么”,也就是来访者的生活驱动力,帮助他们从“意义过轻或过重”或“意义丧失”的困挠中解脱,重拾生活的意义或重构新的价值体系。
[案例]娟子是一个勤奋的学生,考进某重点师范大学时,娟子曾暗暗立志,在教育领域要有所作,要成为教育家。可入学一段时间后,她的心灵就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同学们大多都出类拔萃,就业状况不容乐观,而教育现状又犹如滚动着的巨大车轮在负重前行。自己站在这巨轮旁边,却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她开始怀疑起自己的理想,“我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真的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即使我通过努力实现了理想,又能为教育做出什么来呢。”娟子突然觉得奋斗失去意义,学习一下子变得无所谓起来。可是,勤奋进取的个性却又不允许她这样“无所谓”,因此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内心的挣扎之中。
在对娟子进行咨询中,笔者侧重使用了“意义反映”策略。娟子之所以陷入困境,主要原因在于她生活意义的丧失,从而导致情绪波动。因此,需要帮娟子重新搭建起她的人生价值的架构。在咨询过程中,笔者建议娟子用历史的眼光来辨证看待目前的教育现状,经过短短的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教育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无数人努力的结果。一个人的力量看似是微乎其微,但凝聚起来力量是巨大的,犹如水滴汇集成小溪,无数小溪汇集成江河,最终形成浩瀚的海洋一样。然后又与娟子一起分析了她平时生活、学习中的一些例子,并指出蕴涵其中的意义。通过谈话,娟子的脸色渐渐明朗开来。
以上的这些心理咨询策略分开来叙述,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孤立的,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各种策略、技巧常常会融合使用。当然,不同案例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本文之所以分开论述,一方面是文章写作的需要,另方面也是想强调在实践中,要根据不同来访者的情况灵活选用咨询策略。
四、结语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对女研究生们,尤其研一的女师范生们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借以提高她们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发展。同时,也希望家庭、学校、社会多关注女研究生的种种心理困惑,共同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方式,促进她们更好生活和学习,以期在教育等领域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1.文中提到的虽是研一女师范生,但由于女研究生群体的生活和学习具有许多共同点,即正处于恋爱、结婚的阶段,所以本文提到的案例对其他专业和年级的女研究生们也有借鉴意义。2.来访者,指前来咨询的人,不同的理论流派对这称呼不一,如“以人为中心疗法”称“当事人”,本文统一称“来访者”。3.本文案例已经得到以上来访者的同意,为尊重来访者,文中案例做了适当调整,人名皆用化名。4.纳粹期间,维克多•弗兰克尔在德集中营中,通过寻找个人意义而存活下来,并且创造了意义疗法。
参考文献:
[1]张小乔主编.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操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