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特长生培养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美术特长生培养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美术特长生培养方案

高中美术特长生培养方案范文1

关键词:特长生;创设氛围;观察感悟;分析理解;个性表达;自我评价

高考美术专业特长生是指那些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的学生,而美术特长生就是指那些具备一定的美术理论修养与绘画专业技能的高中生(其中还应包括美术天赋,或称潜质)。这些学生通过高中三年的美术专业集中培训,参加高考艺术专业测试和文化课考试,就可以到专业美术院校或综合大学的美术学院(美术系)深造,进而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

普通高中组建美术特长班,集中训练,把它作为美术教育第二课堂,就是为了适应当前新课改的需要,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有美术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而设立的。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依据学生实际和学校具体情况,认为高中美术特长生培养,应落实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高考美术专业特长生集中培养的目标

高考美术专业特长生的培养其实就是学生素质的培养。人的素质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人的主体性品质,即人的品德、智力、体力、审美等方面,品质及其表现能力的系统整合。学生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判断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其核心是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展示其个性特长,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有一技之长的有用人才,所以培养的具体目标应定位为:

1.以培养学生的绘画基础(素描、速写、水粉)为主线,着重抓好学生绘画基础能力及技巧的培养,不断加强和完善艺术特长生的专业水平,达到省联考要求。

2.按照省外艺术院校对美术特长生选拔要求,进行专业提高训练(考试科目、绘画风格、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等引导)。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优秀品质,学会自主创新,提高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确定高考美术专业特长生集中培养的任务

1.通过对特长生培养计划的实施,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的发展。

2.本着美术课的人文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美术特长,指导学生参与板报、墙报、手抄报、海报、书籍封面等平面设计制作。

3.鼓励、关注、培养在美术方面出类拔萃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和进步平台,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就,成绩斐然,培养出学校美术方面的“名学生”。

三、高考美术专业特长生集中培养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全面调研市内兄弟学校美术特长生培养计划方案、教学设施及评价体系;学习省内外美术高中(兰州五十三中、杭州七中、大连十五中、青岛二十六中)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实施方案、奖惩措施和评价体系等。

第二阶段:精心制订我校美术特长生培养目标、计划、实施过程和评价体系。

第三阶段:严抓细教,加强落实。

第四阶段:检测达标,调动教师学习、工作热情。

四、高考美术专业特长生集中培养的主要措施

1.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带领学生深入大自然,身临其境,观察动植物的形态特点;以大自然为师,现场写生,体验生活、陶冶情操,使学生身心愉悦。带领学生观看画展,拓展他们的创新思路,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3.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及需要,灵活地改变教学设计。客观地认识学生群体的绘画水平和个体差异,选择分层次教学及个别辅导。根据学生的潜能,有倾向性、针对性地进行理论指导、教师示范、共性问题研讨等教学,以达到学生和教师共同期待的目标。

4.帮助学生学会如何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梦想,重视促进学生在用绘画语言表达过程中,对绘画专业语言的领悟和对艺术感觉的体验。在针对具体的培养目标中,本人制订了一个相对活跃的教学思路:

(1)观察感悟能力;

(2)分析理解能力;

(3)理性表达能力;

(4)个性表达能力;

(5)心理调适能力;

(6)自我评价的能力。

5.通过研究性学习教学,为学生创造开放性的学习探究环境。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人才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及终身发展的需要。

高中美术特长生培养方案范文2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问题探讨及对策

1 引言

对于美术教育而言,无论是高中美术还是初中美术亦或是小学美术都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的功能以及能够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其他科目所无法取替的。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和增加人文素质中有着较为显著的推动作用。尽管美术并不属于高考中的学科,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为学生带来了诸多乐趣,促进了学生自身文化的全面提高。

2 提高高中美术生素质的对策

2.1 深入研究,正确引导,高考仍然是社会的敏感话题,高考的政策导向影响着普通高中的办学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和冲击着美术高考。我认为,相关主管部门一要深入研究美术高考如何与高中美术课程接轨,以便促进高中美术课程开足开好,提高美术生的艺术素养;二要改革美术专业高考模式,固定科目但不限定内容,从而强化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2.2 领导重视,规范操作,优异的高考升学率是每一所高中追求的目标,尤其是普通高中的学校领导,面对学生在普通高考中无法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很自然的就会想到让文化分无法达线的学生去参加体艺高考,特别是去参加美术类高考,因为录取的人数非常多。不过,美术类高考存在学习费用高、学生无兴趣的普遍现象,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关心”学生的发展,而应首先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我认为学校领导要加强高中美术教育课程的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美术模块,注重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让他们自愿选择美术类高考作为自我突破的重要途径。

2.3 方法灵活,注重高效,“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让美术生在8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掌握美术高考应达到的专业水平,必须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这些方法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理解表现物体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们在学习苹果的画法时,不仅要教学生一个苹果用几笔、几种色画成,更要让学生进行不同环境下的写生、画照片、临摹、默写。教师要通过示范、言语启发、作品点评及修改等方法不断引导学生理解画面中苹果基本的色彩关系,打牢物体的造型基础。

3 积极把握教学原则

3.1 掌握学科特点,把握美术学科的教学重点能够理清教学思路,实现教学方案的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把握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将美术学科教育与其它学科互相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成的教学体系。在了解学科重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知识学习,积极探讨美术知识。

3.2 展开互动教学,教师实现互动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计划,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在知识教学结束后向学生提出一些与知识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这样就能为学生搭建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实现互动教学。

3.3 学会欣赏作品,美术属于艺术学科,而学会欣赏则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典型的美术作品供给学生欣赏,让学生体会美术作品的创作风格与感受,在课堂学习中把理论知识与实际鉴赏结合起来。

3.4 结合现代技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事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不仅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同样可以结合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将声音、图象、文字、动画、信息互相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了美术知识。

4 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评价手段

在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学生的每个作品做出不同的见解并给与肯定。在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要耐心的讲解,同时还要结合学生们的建议和看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建立好师生之间的沟通纽带。只有这样才能够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现如各大高中院校实施高效课堂的改革,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充分发挥。在面对美术特长生时,我们必须要树立更高的教学目标,有重点、有深度的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习的频率,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美术特长生全面、有效的学习美术知识和技法,学习素描、色彩等美术高考基本功,使学生更好的面对美术高考,并取得优异成绩。

5 结束语

高中美术特长生培养方案范文3

【关键词】美术 校本选修 兴趣 特长 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008-02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形势下,高中阶段阶段的美术教育,处在十分尴尬的地位,有的甚至沦为边缘学科,致使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很不乐观。

自2012年秋始,省教育厅出台方案,推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老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实现学生"共同基础、个性发展",这是美术教育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近几年,笔者一直在尝试实践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编写了《风景速写》《校园创意美工》二册选修教材,积累了些许经验与感受。认为要把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做好、做大、做强,首先应考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选课,校本课程才能从无到有;其次考虑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满足学生特长凸显和人生规划,有针对性的建设一批美术课程;最后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打造精品选修课程。

兴趣――从选题到教材编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就其分支来说,就有书法、素描、版画、速写、漫画等进二十来个分支,相对于单一的国家课程,具有十分丰富的学科课程开发资源。与其他文化学科相比,美术学科重操作而不依赖严密的逻辑,重多样而不强求统一的标准。美术学科的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能激发学生兴趣。在课改形势下会变成的热门课程,成为学生热捧的课程。

课程开发首先是选题,教师可以依师生双方的兴趣,进行选题。确定选题以后,就要制定课程纲要。这里包括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安排课程实施建议,制定评价方式。本人编写的校本教材《风景速写》目标定位:掌握一般的构图要领和透视知识,尝试艺术创作,表达艺术感受和思想,提升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课程主要内容是掌握构图要领、透视规律、空间层次感、画面经营和表现技法等知识。俗话说,蛇无头不行,有了这个课程纲要"头",就可以自编教材了。我依据纲要设计了概述(常用的工具、取景与构图、透视规律),风景速写的表现技法(常见景物"树、桥、船、亭子"的临摹),课外实践写生三章共10节教材。有了纲要指引,充实教材内容就容易多了。从开课的情况看,学生对这门课程都比较感兴趣,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不少同学以前没有真正绘画过,通过课堂作业的表现,发现自己其实也能画画,而且画的不错。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这门课的兴趣。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来的创意也使得这门课的开展非常具有意义。

特长――课程品质化的提升方法

目前,我们美术组已尝试开发了《藏书票制作》《风景速写》《名家名作品评》《漫画》《篆刻》《校园版画》《创意拓印》《校园创意美工》等8门校本选修教材。这些美术校本课程内容广泛、题材多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和拓展学生思维。但反观这些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受教师开发能力的影响,课程比较粗糙,课程的教学内容、形式距离真正的"三级课程"还有一大段差距,二是有些课程美术特色不明显,距离满足学生特长凸显和人生规划有较大差距。从目前开发的美术课程来看,课程内容划分不清,培养目标指向模糊,课程特征不够明显。

为弥补不足,可以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整合、补充,使得美术校本课程系列化、规范化。必修课程中的"欣赏"与"绘画"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美术校本课程的可以开发以培养审美能力为主的"欣赏类"课程,以及培养艺术专业技能的"绘画类"课程。"欣赏类"课程注重关注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想象力。可以以观赏美术作品为主,侧重于作品内容的理论阐释与形式解读,以美术作品、艺术风格、作品主题、表现形式与技术语言为教学重点,对中西方美术的流派、主题、种类等进行欣赏,从而达到理解美术文化,养成一定的美术鉴赏素养。已有的《名家名作品评》校本课程就是此类,但也仅此一门,无法满足培养全体学生审美素养的需要,建议可以在这类课程上做些补充。"绘画类"课程注重关注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以临摹美术作品为主,侧重于学生对绘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技法的提升。学生专注几个内容学习,由"博而杂"变成相对"专而精",从而有可能形成相对熟练的某种技能。《漫画》《篆刻》《校园版画》《创意拓印》等课程尽管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性,但也不能满足学生特长凸显和人生规划。校本课程开发应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可以开发拓宽发展空间,帮助规划人生的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比如《色彩》《素描》《速写》《设计》等课程,以此来培养学生完整扎实的绘画基础和美术基本功,圆一些特长生的艺考梦。

特色――课程精品化的必然之路

高中美术特长生培养方案范文4

按教学活动设立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美术兴趣和视觉意识、视觉文化,用多种美术媒材和方法表达观念、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和较高的审美品位,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是: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与方法,学习美术欣赏与评述的方法,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美化环境与生活。从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健康的人格。

现状:

我县中学现有美术教师50人,男20人、女30人;本科生35人、专科生15人;其中兼职教师14人;年龄在50岁以上2人、40岁以上6人、30岁以上28人、在30岁以下14人;中学高级6人、中学一级24人、中学二级20人、县级骨干教师6人;教龄30年以上2人、20年以上6人、15年以上14人、10年以上8人、5年以上11人、在5年以下9人。

课堂教学A类课12人,B类课28人,C类课10人,任课教师基本胜任教学工作。

学生能以线条和色彩等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美化生活,对作品可作简短评述,能运用地方材料学习造型方法,进行综合探索。

从2001年秋季,美术学科进入新课程改革4年以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深入开展课改实践。在市县课题研究带动下我们做了以下几项探讨:

1.进行美术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在接受式的基础上研究体验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如:二中顾兴眉的《可爱中华》;四中郭华振的《艺术与科学》、卢晓景的《保护动物》等。

2.进行美育资源开发课题的研究;典型课例如:西屯中学李敬霞的夏都国际雕塑公园《人.生命.自然》;四中卢晓景的《民俗村艺术采风》;张山营中学李淑君《玉米皮造型》;大庄科中学的《根雕》艺术活动。

3.进行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与竞赛(理论常识、工艺制作、色彩写生、平面设计、水墨创作),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4.进行美术教学评价的研究;全县试行期末笔试测验;部分学校开展学生《艺术成长挡案袋》的过程性评价,改进只凭作业定成绩的做法,值得推广。改变美术学科在学校薄弱地位是我们长期努力的工作。

问题:

1.新教材的电脑美术、陶艺课,因学校条件所限,无法进行教学。部分学校缺少美术学具材料,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弱。

2.多数学校只有一位美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困难。少数教师忽视美术知识教学。

3.少数学校没有专任美术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职,参加学科教研活动过少。

4.个别学校初三不开美术课,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改进:

1.各校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改善艺术教育办学条件,深入开展艺术教育改革实践,加强艺术教育教学管理,推动艺术教育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教委督促各校初三开齐美术课。

2.教师要研究:教什么和如何学的根本问题,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设计生动的审美体验,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努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3.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的表现,加强过程评价,继续实行《学生艺术成长档案袋》工作。重视美术学科知识、能力.期末笔试考试评价。

4.各校业务部门要加强师资队伍业务培训,以科研课题促进艺术师资素质提高,搞好十五继续教育,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水平。

5.各校要研究教学规律,探索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学由准备——实施——效果来完成,分值权衡要科学合理便于操作。课堂评价主要是教学过程实施状况和在一定客观条件下学习取得进步,试验发展性评价。

6.各校要为师生定购教学必备的美术学具、材料,保证美术课的正常教学。创造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更是艺术教育的特色。

素质教育为艺术学科的发展开辟了实施的空间,我们学校、教师要为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而努力工作。

中学美术学科各年级教学质量评价监控方案

为提高我县艺术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推进《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课题研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国家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参照北京市教委《中小学美育大纲》精神。我们制定本方案。

当今艺术学科与社会人文科学及教育心理学的科际整合,形成新的人才素质观,而审美素质是现代人才必备的较高素质。塑造美的心灵,振兴民族精神,以美育人,探索出一条发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教育模式途径和方法。尽快改变农村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使学生在美的创造中,在美的启迪与陶冶下,生动活泼、健康的成长。

树立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大美育观。加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优化课堂教学,优化管理机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薄弱状况如得不到改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会落空。

学科作用:

《国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是人类历史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图像是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而美术教育的普及是关系到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和优秀艺术遗产的认可与继承。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着科学与艺术的整合、互融、互动和互补。使科学发展更富有人性的关怀,为新世纪人类生存质量的提升,倾注新的活力。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智慧与情感的最高境界,他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所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通性。

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是美化生活,设计生活、创造生活的审美教育。我们又称为“生活美育课”。它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感兴趣的,能够学会的知识与技能,与其生活经验相联系,增强愉快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形成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和有益于社会及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我们将学科定位在:美术教育是人文精神和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载体之一不可缺少,有形象思维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1、提高认识科学定位

“懂得和实践艺术是我们学生的思维和心灵健康发展的基础。”

美育是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通过审美活动和实践,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审美的意识、情感与能力等审美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它以美的方式感受、审视世界,从而改造世界。在寓教于乐中,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地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以美育人。美育具有人文学科的性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体现。

审美教育:就是按照美的规律与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生活美来丰富学生的审美知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评价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完善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活动。惟有从美育的角度来理解艺术教育,才能真正确立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艺术是审美的最集中、最典型形态,是人类审美文化的最主要载体。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渠道,因形式、方法不同、各有侧重;课堂教学侧重审美知识传授,课外活动侧重审美能力培养,校园文化艺术环境侧重审美实践活动,校外艺术教育侧重特长生的培养。小学阶段侧重艺术学习兴趣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活动和情感体验。初中阶段侧重美育基础知识,提高审美感受力,培训表现美、创造美的一定技能。高中阶段:侧重正确审美观的培养,使良好审美个性心理品质形成。

美育的目标:学生通过艺术课程学习,形成基本的艺术素养,能感受和欣赏生活、自然、艺术、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通过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审美能力,开发智力潜能,发展个性、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升学、求职、就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要强化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

2、审美素质科学框架:

学生审美素质内容要素结构要素能力要素目标要素评价要素

艺术美艺术素养感受美知识认知水平

科学美智力发展鉴赏美能力操作技能

社会美品德意志表现美情感行为表现

自然美心理结构评价美个流表达

生活美创新思维创造美价值综合探究

检测操作;从内容要素:自然、社会、科学、艺术、生活美分别进行。(例如)

生活美(精神面貌):语言美、形体美、衣着美、居室美、饮食美、人际美;

审美素质:就是个体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的关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生活美的知识因素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评价美的过程中,习得的能力因素有机结合,而生成的稳定特征。

审美就是对具体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进行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审美素质包括:审美能力和审美观点两方面,对自然、社会、艺术美的形象贮存;对艺术作品内容、形式、风格的识别鉴赏;对艺术语言的了解和实践;形成艺术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和高尚人格。

1.审美内容要素: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生活美五方面。中小学生要侧重于生活美育的培养与实践,从生存条件,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理想愿望、信息交流中形成审美素质水平。

2.审美结构要素:艺术素养、智力发展、品德行为、心理结构、创造品质。

①艺术素养:对艺术语言的感知、体验与运用;②智力发展:观察、记忆、想象、思维水平。

③品德意志:认知、情感、意志、生活表现。④心理结构:人际交往、情绪调节、自我评价。

⑤创新思维:求知欲、好奇心,质疑品质等人文精神。

3.审美能力要素: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评价美。

4.审美目标要素:知识、能力、情感、价值、个性。

①知识方面: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形式与内容、;②能力方面:有感知、鉴赏、表现、创造力等;

③情感方面:兴趣爱好、行为态度、健康心理等;④价值观念:辨别真善美、价值取向、审美观念;

⑤个性发展:精神性格、特长潜能、生存质量;

5.审美评价要素:认知水平、操作技能、行为表现、交流表达、综合探究。

6.审美素质体系框架:

审美基础是知识,审美保证是能力,审美导向是观念,审美动力是情感,审美核心是生活。

内容要素、结构要素、能力要素构成人的审美素质立体框架。根据目标要素和评价要素进行调查问卷检测,获取学生审美水平的数据,做为艺术教育实验课题的素材,来论证其地位和作用,实现艺术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完善人格。

二、发展性评价

评价内容与方法:发展性评价要关注审美对象的质量;关注审美过程中的感知是否充分;关注审美情感体验是否深刻;根据课程总目标,从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评价与反思等方面检测学生的审美素质。

艺术语言:形象思维,了解线条、色彩搭配、构图想象、设计创新;

工具材料:尝试运用、各种媒体、大胆表现,体验学习艺术的兴趣;

③欣赏评述:收集作品、语言表述,写作评论、审美情趣、个性感受;

④行为习惯:用具准备、节约材料、安全操作、耐心细致、整洁卫生;

⑤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式、探究式学习,处理信息、整理记录夹;

⑥情感价值:热爱生活、相互信任、承担责任,发展自我,培养兴趣;

⑦学习态度:自评互评、客观公正,主动参与、勤于实践、坚持始终;

⑧综合评价:平时成绩、笔试检测,形成诊断、提出建议、促进发展。

在全县推行建立《学生艺术成长记录夹》工作,每学年一册,由学校保存备查。与会考和问卷调查共同组成学习方式的轨迹。每年县教委在初三年级进行艺术成长优秀学生评比表彰活动。

审美素质评价建议:

多级性:评价要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通过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发潜能,提高学习艺术的兴趣。

发展性:评价要弱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强化诊断激励作用,以学生在实施美育的客观事实为基础,以课堂教学和生活美育为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面性: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操作技能、参与合作、交流表达、探究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阶段性:评价要分年级阶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注意知识和能力的循序渐进。随学校期末工作进行。县教育行政、业务部门应以调查问卷、期末考试等形式,进行抽测检查。通过评价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

审美素质检测方法(综合评价)

形成性评价:称过程考查,依据学生艺术成长记录夹来评,

重活动表现的态度和价值观形成;

自我评价、小组互评:体现主体参与,促进个性发展合作学习;

终结性评价:由平时单元双基成绩60%、参与审美活动表现30%、自我评价10%;

与期末检测试卷100%综合评价,总成绩在120分以上为审美及格学生。

三、考试内容范围及形式:

依据北京市课改教材13册至17册的教学内容,结合地方美育资源,进行试卷笔答。题型以填空判断、简答、应用实践等,考试属于量、性结合评价监控。

前两类以考查学生美术常识、作品欣赏为主,占60—70%;

应用实践以考查学生创意思维与美术技能为主,命题具有选择性,占30—40%;

每份试卷100分,60分钟完成。

(1)课程三维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

1.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生活与环境。

2.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3.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健康的人格。

3、初中美术单元教学目标:

(一)欣赏评述单元

一、教学目标:(7—9年级)

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艺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教学内容:

13册:中国美术馆概况、画家蒋兆和、民间美术吉祥图案、现代广告;

15册:故宫博物院概况、龙的图腾、古建常识、画家李可染;

17册:中国历史博物馆介绍(青铜器、绘画、雕塑);

14册:卢浮宫、文明古国、画家齐白石;

16册:大英博物馆、希腊雕塑、闻一多肖像;

18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画家高更、毕加索、莫奈,现代建筑、现代艺术;

教学评价:(三维目标)

了解人类文化艺术的成就,查阅资料专题研究;

知道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对作品的形式、意义及审美特征进行探讨;

运用美术术语描述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

欣赏祖国的国画、书法,了解剪纸、年画、吉祥图案等民间艺术;

对美术与生活、环境艺术的认识表述,

对园林、建筑形式美的评价;

欣赏生活中的雕塑作品;

现代广告欣赏及分析;

收藏艺术品或印刷资料,

(二)造型表现单元

一、教学目标:(7—9年级)

有意图地运用形、色、空间、明暗和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教学内容:

13册:人物漫画(线条)、秋天的收获(色性)、小型雕塑(泥塑、泡塑);

15册:风景速写、国画山水意境;

17册:人物动态速写、色彩风景(装饰画);

14册:黑白装饰画、纸版画邮票艺术、国画花鸟小品;

16册:结构或调子素描、版画插图、京剧脸谱;

18册:结业创作、展览;

三、教学评价:(造型能力)

1、对美术课的兴趣态度;

2、运用以线造型方法,练习速写、漫画、卡通画;

3、体现物象的比例、透视关系;

4、在造型活动中运用构图知识;

5、在造型活动中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知识;

6、运用中国画方法进行表现;

7、浮雕、圆雕的制作(多种材料);

8、明暗造型练习;

9、版画制作学习;

10、认识美术语言在造型中的作用;

(三)设计应用单元

一、教学目标:(7—9年级)

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二、教学内容:

13册:资料册制作、中国结、服装展示、卡通画、乡土材料制作;

15册:艺术与科学关系、公共设施设计、乡土材料发现与创造;

17册:生活日用品设计(台灯、钟表、包装、交通工具、家居装饰);

14册:线材造型、编织、壁饰、藏书票设计;

16册:奥运设计(体育美术)、封面设计、字体装饰;

18册:标志设计、校园美化、设计校运动会或文艺活动招贴画;

三、教学评价:(设计制作原理运用)

1、有序的工作方法与习惯;

2、多种材料、工具运用;

3、注意设计与功能的关系;

4、色彩对比、联想练习;

5、立体构成练习(线、面、块);

6、废旧材料、乡土材料加工利用;

7、运用形式原理,理解节奏、韵律之美;

8、各种设计练习(招贴、封面、产品包装、装潢设计、服装效果图);

(四)综合探索单元

一、教学目标:(7—9年级)

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运用美术手段进行记录、规划、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

二、教学内容:(小组合作完成主题活动)

13册:同一蓝天下(生存环境)、节水活动、家乡风光摄影、电脑绘画;

15册:欧洲你好、家乡民俗摄影、电脑招贴设计;

17册:美洲你好、民族民间美术(唐装)、电脑网页设计;

14册:亚洲你好、绿色延庆、学校形象设计;

16册:非洲你好、主题手抄报设计、电脑图文编排;

18册:大洋州你好、雕塑公园欣赏、数码摄影、陶艺学习;

三、教学评价:(认识与实践)

1、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大胆表现生活与环境,用美术形式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

2、调查美术与生存的关系,用文字、图象记录其结果。

3、关注校园、社区环境美化(壁画、雕塑、喷泉),改进功能与设计。

4、春节书写对联,参观美术展览。

5、本地区工艺品调查与发明创造。

6、合作性学习、学习态度、学习特点的学生自评。

7、教师在课堂的观察记录(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表达交流)。

8、建立学生艺术学习资料册(档案袋),加强过程评价。

(2)学生美术基本素质检测问卷提纲

从感知与欣赏、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方面,侧重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考查。

(7—9年级)

1.喜欢观赏自然风光及名胜古迹,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知道珍视家乡的古迹并发现其意义。

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感受其中的美,能对作品的形式、内容、风格特点、创作背景等方面,进行探究有自己的心得。

欣赏中外有代表性的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作品,对现代设计和环境艺术产生兴趣。

认识常见的符号和标志,知道尊重世界文化遗产。

主动接触优秀书法、摄影作品、并能从中感受美。

了解自己喜欢的中外美术大师的生平和代表作,并写出自己看法的评论文章。

能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产生对美术的兴趣。

能运用美术语言(线、形、色、肌理、空间、明暗等),借助各种媒材表达自己创意,丰富艺术体验。

能运用艺术方式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10.运用美术技能在音乐、舞蹈、戏剧、文学活动中,连接与互动寻求联系。

策划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吉祥物设计、标志设计、宣传品的设计制作)

外出旅游活动(科技夏令营),活泼有趣的帽子和文化衫,多姿多彩的提袋和背包,旅行团队的标志和旗帜,摄影展示出游活动。

布置理想的家居(纸模型或小天地的摄影),平面布置图、主体墙设计、整体设想,装饰布帘的色调、图案,柜架的设计、陈设的品味。

书的奥秘:书籍封面,装帧艺术、插图的收集、藏书票与书签设计,为自己的藏书分类。

奥运精神(体育题材雕塑、绘画、摄影、邮票收集)体育场馆模型设计,体育纪念品设计,招贴画、服装、大众健身的摄影、绘画等。

创建绿色社区环境:平面图、立体模型、照片资料。

①公共设施设计:汽车站、电话亭、路灯、公共座椅、垃圾桶。

②公益招贴画:节水、绿化、环保、人文。

③社会调查:运用对比图表显示,时间、空间、状况、人口、资源、沙化等。

备注:本提纲从感知与欣赏(60%)、创造与表现(30%)、评价与反思(10%)三个部分进行考核。每年从各学段中选择4—5个问题,进行问卷检测,可开卷,也可闭卷。检测成绩记入学年成绩册。(附学生美术素质检测表)

四、评价方法:

美术教学的质量具有主观性和模糊性,阶段目标总体为块状。我们主要从学生的艺术兴趣、参与态度、审美知识、能力、形象思维、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过程考查。

在全县学校中推行学生艺术成长记录夹的举措。每年开学初建立《学生艺术成长记录夹》适用于所有学生,由学生自我记录、自我积累、小组评价。学年末交由学校存查、每年一册、三年总评(各校可选优秀者数名存档,表扬嘉奖特长生)

记录夹内容包括:

学生姓名、照片、爱好、简历

艺术课单元作业:设计方案、草图、研习记录、搜集的资料。

活动表现:(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要从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认知水平、交流能力、探究能力等方面评价)

评价操作方法及毕业会考制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我们提倡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全面评价。艺术学科为考查科目。评价要以学生的美术学习客观事实为基础,加强过程考查,重视学生的能力、态度、情感与价值形成

①形成性评价、过程考查,每学期一次。内容包括:

1、平时学习:100分(学生艺术成长记录夹)

。知识技能:(知识技能、提问练习法、作业排序法,单元作业占60%)

。情感态度:(态度表现、问卷法、参观展览、展演,学习态度占30%)

。行为习惯:(自评、互评、观察法、语言、仪表,自我评价占10%)

2、笔试测验:100分(期末考试)

上一篇一休哥舞蹈

下一篇2月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