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诊断性刮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诊断性刮宫范文1
探讨绝经后妇女行诊断性刮宫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对宫颈扩张的作用,以减少诊断性刮宫术的并发症。将绝经后需要行诊断性刮宫术的120例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于诊断性刮宫术前1~2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粉末400 μg,观察术中扩张宫颈的难易程度及手术并发症,对照组60例,术前不使用促宫颈成熟药物。现将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科自愿要求做诊断性刮宫术的绝经后妇女120例,年龄47~69岁,绝经时间1~25年,无心、肝、肾疾病,无青光眼、哮喘、癫痫及过敏史,无刮宫术及米索前列醇等禁忌证。用药前查血常规、尿常规、白带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子宫附件超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12 方法 观察组60例于诊断性刮宫术前1~2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粉末400 μg,手术取膀胱截石位,检测并记录手术前后血压、脉搏、患者反应,宫颈松弛情况,术中出血及术中的其他并发症。对照组60例不用药,按常规进行诊断性刮宫术。
13 统计学方法 两组均用χ2检验,P
14 效用评定 显效:术中无需使用宫颈扩张器,患者稍感下腹部胀痛;有效:需使用≥5号扩张器,患者感觉下腹部胀痛,但能忍受;无效:宫颈无扩张,需要使用扩张器,患者痛苦或有恶心呕吐,出冷汗,血压下降等症状。
2 结果
两组手术对象宫口扩张有效率比例,见表1。两组手术对象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2。报告可见两组宫口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表1 两组手术对象宫口扩张有效率比较表2 两组手术对象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诊断性刮宫范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21例中诊断性刮宫13例,年龄58~71岁,均为绝经后门诊诊断性刮宫困难患者;治疗性刮宫108例,年龄19~34岁,其中人工流产≥3次刮宫后仍有宫腔异物者21例(外院转来15例,本院门诊患者6例),引产后胎盘胎膜残留者38例,人工流产时子宫穿孔仍有异物者3例,足月产后<2周发现胎膜残留者34例,剖宫后<4周发现宫腔异物者13例,剖宫产术后<2周发现宫腔大量积血者2例。
1.2方法
(1)术前常规测体温,查血、尿及阴道、宫颈分泌物常规,筛查HIV。对有发热或阴道、宫颈急性炎症者,对症处理恢复正常后进行手术。(2)常规消毒外阴、铺无菌巾、放置窥阴器。在B超引导下顺宫腔曲向依次扩张宫颈至容7号或8号吸管,避开剖宫产切口等危险因素,将吸管清晰放置于宫腔内有异物回声处进行刮宫至异物回声消失,不必盲目对整个宫腔进行扫刮。(3)术后常规口服甲硝唑片0.4g,3次/d,连服3d预防感染;术后1周、5周时复诊,做B超和妇科检查了解子宫复旧与月经情况,排除宫颈、宫腔粘连。
2结果
本组121例成功率100%,其中13例困难的诊断性刮宫全部顺利刮出宫颈、宫腔内组织送病理检查,明确了诊断;108例各种复杂情况的治疗性刮宫也成功率,一次性彻底刮出宫腔内异物,阴道出血,发热等症状消失。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2.3min,平均出血量7mL。术中患者感觉能耐受,仅3例要求无痛刮宫,术后108例能自行下床。
本组发生2例刮宫综合征,无1例子宫穿孔、漏刮、刮宫不全等。术后随访,无盆腔感染患者;术后1周、5周B超妇科检查
结果:宫腔线清晰,子宫复旧正常,双附件无异常,无宫腔积液等宫腔、宫颈粘连表现,108例治疗性刮宫患者术后月经正常。
3讨论
常规盲视下进行刮宫,因不能直视宫腔中异物位置,需全面进行整个宫腔扫刮至出现粗糙感止,完全靠术者感觉,因此漏刮率较高;尤其对过度前(后)倾、前(后)屈、左右偏斜的子宫不易刮净;对产后较大、较软子宫,特别是对剖宫产4周内子宫腔内异物进行清除十分危险,易发生子宫穿孔。我院对2001-01—2011-01刮宫21321例进行统计,漏刮率8.3%,刮宫不全率10.2%,子宫穿孔发生率0.09%,刮宫综合征率11.3%,术后粘连率0.08%;术中、术后患者十分痛苦。因此,对各种复杂情况如剖宫产术后宫腔内异物不敢处理,均转上级医院治疗,给患者带来很大压力,且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诊断性刮宫范文3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病理
Clinico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in younger women XIA Xing.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CM, Jinan 250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in younger women.Methods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56 cases under 45 years old of endometrial cancers.Results Young women’s endometrial cancers was incremental tendency of incidence accompany with increasing of age.The majo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menstrual disorder(55.4% ),vaginal irregular bleeding(48.2% ),and infertility (42.9%).The histological feature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was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s and there were 41 in 56 cases.Preoperative segmenting diagnostic curettage had a high accuracy.Conclusion The major of endometrial cancers of women under 45 years old are high grade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s.It is helpful for early diagnosis to apply segmenting diagnostic curettage for women of menoxenia or infertility complicating hysterauxesis.
【Key words】 Carcinoma of endometrium ;Clinical analysis;Pathology
子宫内膜癌常见于绝经后妇女,45岁以下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少见。近年来随着妇女的高龄化。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增加,年轻患者也呈上升趋势[1]。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和不规则阴道出血,易误诊或漏诊。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临床与病理有一定特殊性。本文对我院1996~2005年收治的56例年龄≤45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5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年龄20~45岁,平均38.7岁。 56例中21~29岁4例(7.2% ),30~ 35岁7例(12.5% ),36~40岁11例(19.6% ),41~45岁34例(60.7% )。随着年龄的增加发患者数有增多趋势。从出现症状到就诊历时1~20个月,平均8个月。初潮年龄14~20(平均17.2)岁。临床分期按FI-CO法分别Ia期33例,I b期11例,Ⅱ期8例,Ⅲa期4例。
1.2 方法 诊断性刮宫标本采用95%酒精固定,手术标本采用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切片,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光镜观察,进行组织形态分析,确定临床分期及病理组织学分类。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本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月经失调,阴道不规则出血和不孕。主诉经血量增多和周期紊乱者31例(55.4%),阴道不规则出血27例(48.2% ),原发或继发不孕者24例(42.9% ),下腹肿物12例(21.4% ),出血伴下腹疼痛8例(14.3% )。患者中合并子宫内膜增生17例(30.4%),子宫肌瘤8例(14.3%),高血压4例(7.1%),糖尿病3例(5.4% ),冠心病1例(1.8%)。
2.2 肉眼观察 56例子宫内膜癌标本中40例为诊断性刮宫标本,占71.4%,表现为组织量多,灰白色,质脆,呈豆腐渣样;16例是手术切除标本,占29.6% ,表现为子宫轻度或显著增大,大部分肿瘤发生于子宫体本身,但也有一些生长在子宫下段。肿瘤有的为单一的肿块或二、三个独立的肿物,有的为子宫内膜弥漫性增厚。最常见的表现是子宫内膜隆起、粗糙或者有状区域,表面凹凸不平并有溃疡形成,有的肿瘤呈息肉状,有一个很细的基底,瘤体表面光滑有出血,子宫腔扩张伴有子宫壁变薄。子宫肌层浸润肉眼有的明显,边缘呈推挤状或有浸润。大体分型局限型37例(66.1% ),弥漫型12例(21.4% ),息肉型7例(22.5% )。癌肿直径≤ 1.0 cm 7例,1.0~3.0 cm 22例,>3.0 cm 27例。病灶位于子宫底及后壁38例,子宫角6例,前壁5例,下段及宫颈管7例。
2.3 组织形态 子宫内膜腺体增生,结构异常,排列紊乱,不规则,呈状、细绒毛状、筛状、腺管状,腺上皮细胞呈多层排列,细胞异形具有恶性细胞特点,细胞核大小不一、深染,核仁突出,核分裂象多见,并可见到瘤巨细胞,但是在分化好的病例核分裂象可以少见。部分可见肌层浸润及淋巴管侵犯。
2.4 组织学类型 56例子宫内膜癌中子宫内膜样腺癌41例,中高分化30例,中分化8例,低分化3例; 其它组织学类型有浆液性腺癌9例,鳞状细胞癌4例,透明细胞癌2例。3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相对较好,而浆液性腺癌、鳞状细胞癌、透明细胞癌预后则比较差。
2.5 浸润与转移 4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28例侵犯浅肌层,7例侵犯1/3肌壁,6例息肉状生长;9例浆液性腺癌中6例广泛浸润子宫全肌层,3例未累及肌层;4例鳞状细胞癌及2例透明细胞癌均侵犯肌壁2/3。淋巴结转移:13例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外,余未见淋巴结转移。
3 讨论
3.1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 子宫内膜癌是起源于子宫内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确切的病因仍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有关,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及孕产次有关。Sherman [2]提出两型内膜癌的癌变机制。激素依赖性癌(I型):激素不平衡-内膜增生-基因突变ras PTEN克隆扩增-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癌I级,预后较好;内膜癌非激素依赖性癌(Ⅱ型):绝经或更年期内膜萎缩-上皮内癌变-基因的不稳定性r 浆液性状癌,预后较差。年轻患者多为第一种类型,常合并原发不孕、月经失调、多囊卵巢和内膜增生。本组半数以上表现月经不调(55.4% )和不孕(42.9% ),说明卵巢功能失调引起雌激素持续作用增加了内膜癌的危险性。
3.2 临床特征 本组病例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和阴道不规则出血,伴有原发或继发不孕。故对于不孕或月经失调伴有子宫增大的妇女应特别警惕子宫内膜癌。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症。Sharma[2]等报道合并高血压11.5%,糖尿病13.3% ,冠心病1.8%。本组合并高血压4例(7.1%),糖尿病3例(5.4% ),冠心病1例(1.8%),比国外文献报道要低,可能与本组病例为年轻女性有关。
3.3 分段诊断性刮宫在诊断中的价值 诊断性刮宫与病理检查是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常用的方法,具有经济、简便、准确等优点,准确率为93 ~94%[3]。但临床工作中发现绝经后出血易引起临床医生重视,而未绝经者尤其是年轻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则易被误认为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而忽视了子宫内膜癌的存在,造成误诊、漏诊。因此,对具有子宫内膜癌相关症状以及高危因素的妇女,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尽早行分段诊断性刮宫术。本组病例中有40例通过刮宫活检明确诊断,我们的体会首先妇产科医生严格按分段诊断性刮宫常规操作,诊断性刮宫时要重视两侧子宫角和子宫底部的检查,病检单要写明是否用过孕酮类药物。其次病理医师对年轻妇女的子宫内膜增生要认真分析原因,对年轻患者有内分泌紊乱、不孕、长期服用激素、子宫增大等表现者建议短期再次诊断性刮宫。对不典型增生可疑癌变者要告知临床医师做进一步的检查,如宫腔镜检查等。
3.4 病理特征 子宫内膜癌分为子宫内膜样癌和非子宫内膜样癌,前者与长期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有关,可发生子宫内膜增生,多数侵犯浅肌层或未累及肌层,预后较好;而后者与雌激素及内膜增生无关,预后较差。文献报道[4]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以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本组56例中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41例(占73.2%),其中28例侵犯浅肌层,7例侵犯1/3肌壁,6例息肉状生长。表明该组病例分期早,分化高,侵犯范围小。
参考文献
1 高劲松,沈铿,郎景和,等.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3):159-161.
2 Sherman ME.Theories of endometrial carcinogenesis: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Mod Pathol,2000,13(3):295-308.
诊断性刮宫范文4
【关键词】刮宫术;炔诺酮;围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好发于围绝经期女性,其发生机制是由于调节生殖神经内分泌功能失常引发了异常的子宫出血,进而导致了卵巢功能的衰退和雌激素的比例失调,黄体的功能出现不足,最终患者以月经量多、不规则的阴道出血为临床表现,本病治疗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容易发生大出血,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2]。我院采用刮宫术联合炔诺酮治疗围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取得不错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6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合治疗组,每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妇科学》中关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标准[3]。观察组患者年龄46~58岁,平均年龄(53.13±2.17)岁,病程2~7月,平均病程(4.25±1.18)月;对照组患者年龄45~58岁,平均年龄(53.28±2.09)岁,病程2~6月,平均病程(4.19±1.22)月。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采取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诊断性刮宫手术治疗,宫腔内容物进行病理学检查,同时给予纠正贫血的对症支持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炔诺酮治疗,初始5mg/次,每隔8h服用1次,止血后进行药量的递减,实施分阶段的治疗,每个阶段减少上次用量的三分之一,维持治疗3d,逐渐减量到2.5mg,止血后继续巩固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分为痊愈:在治疗期间没有出现异常的出血,治疗结束后月经恢复规律或者闭经;有效: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异常的出血或者仅有少量的出血,治疗结束后出血明显减少;无效:患者治疗期间以及治疗后未见改善,停药后出血增多[4]。同时记录了两组患者治疗后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孕酮的浓度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 SPSS l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χ2±s)进行表示,组间资料的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使用百分比进行表示,数据对比使用χ2校验,P>0.05,表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情况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孕酮的浓度变化比较详见表2。
3讨论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指的是非全身的或者生殖系统局部的由于器质性改变引发的异常子宫出血,一般是以无排卵性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最为常见。主要的发病原因是由于患者体内的单一雌激素作用而缺乏孕激素作用的结果,造成了子宫内膜出现增生引发雌激素撤退或者突破的出血,临床上出现了月经量过多、周期出现紊乱以及经期出现延迟等,部分患者可能会发展成子宫内膜癌,对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目的是止血、调整患者月经或者诱导患者闭经以到达全身症状改善的效果,以往临床采取诊断性的刮宫手术治疗但是无法改变患者下丘脑-垂体系统对于雌激素的调节作用,因而常会出现复发。
我院在诊断性刮宫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口服孕激素进行治疗,炔诺酮属于18-去甲基睾酮的衍生物,具有孕酮的效果,而且还具备弱的雄激素的效果,能够让子宫内膜发生快速的萎缩,让患者尽早地进入到绝经期。炔诺酮通过大量的孕激素发挥作用在子宫内膜,让其同步性的分泌化达到止血效果,而且孕激素可以持续地发挥效果让内膜转为萎缩,出血量大大地减少[5]。我们在诊断性刮宫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口服的方法更为方便,不需要注射,患者耐受程度好,更易于接受。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69.77%,组间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采用刮宫术联合炔诺酮治疗围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可靠,显著降低患者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孕酮浓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维艳.妈富隆治疗无排卵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1):166-167.
[2] 王海艳,王海侠,赵晓荣等.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3):182-183,185.
[3]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30-333.
诊断性刮宫范文5
关键词:宫腔镜;急性子宫出血;诊断性刮宫
急性子宫出血是妇科的常见疾病。引起子宫出血的原因有子宫内膜炎症,子宫肿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病以及使用宫内节育器等[1]。对于急性子宫出血患者,传统的诊断性刮宫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因刮出组织太少或刮取部位不准而造成误诊、漏诊。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新式医疗器材的普及,利用宫腔镜处理急性子宫出血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出血病因做出诊断,同时给以相应的治疗手段,能快速止血,是一种新的高效、准确、安全的诊疗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入的125例急性子宫出血患者的诊断方法进行记录及观察比较,分析不同诊断方法的差异性,确定最佳的诊断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因急性子宫出血来我院就诊的妇女125例。所有患者经双合诊检查为正常盆腔,均无其它系统严重疾病,均无生殖道急性感染,近一年无激素使用史。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排除不能随访的患者。将12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3例,年龄23~43岁,中位年龄33岁,平均(34.15±2.37)岁,急性子宫出血时间(5~35)d,平均时间(12.33±5.23)d;对照组62例,年龄23~45岁,中位年龄34岁,平均(33.15±2.42)岁,急性子宫出血时间(4~34)d,平均时间(11.93±5.39)d。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仪器与材料 4mm宫腔检查镜(德国Wolf),冷光源,液体膨宫机(南宁朗高科技),宫颈钳,窥阴器,刮匙,膨宫介质5%葡萄糖。
1.3方法
1.3.1实验组 患者采用宫腔镜检查法: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后,用2%利多卡因实行宫颈粘膜表面麻醉,5%葡萄糖作为膨宫介质,流速200~260mL/min,压力100~120mmHg。置入镜头后依次详细检查宫颈,宫腔,记录宫腔形态,粘膜色泽,厚度等各项信息。根据检查情况进行镜下活检,取组织进行病理学确诊。
1.3.2对照组 患者采用传统诊断性刮宫法:刮宫前后1w内禁止,服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后行双合诊检查,确定子宫大小、位置及宫旁组织情况。用窥阴器扩张阴道暴露宫颈,以消毒液再次消毒阴道及宫颈。用宫颈钳固定宫颈,用探针探测宫腔深度。用诊断性刮匙,刮取子宫内膜。刮宫时,刮匙由内向外沿宫腔四壁、宫底及两侧角有次序地将内膜刮出并注意宫腔有无变形、高低不平等。刮出的子宫内膜全部固定于10%甲醛或95%酒精中,送病理检查。
1.3.3 治疗方法及治疗后随访 子宫肉瘤采用腹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炎采取对症抗炎症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采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腺肌病采用药物治疗;IUD患者采用止血对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
所有患者采用门诊复查,电话随访等方式。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各随访一次。随访时询问患者有无子宫出血复况,询问患者月经量,月经周期情况。对于出现特殊情况患者,再次进行宫腔及其它检查。
1.4统计学处理 将实验数据录入Excel数据库,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使用t进行检验,所有计数资料均使用χ2检验。若P
2结果
2.1 125例子宫出血患者出血病因 125例就诊的子宫出血患者中,最终确诊病因为:子宫内膜增生41例(32.8%),子宫内膜炎25例(20%),子宫肉瘤11例(8.8%),子宫内膜息肉17例(13.6%),子宫粘膜下肌瘤13例(10.4%),子宫腺肌病7例(5.6%),IUD4例(3.2%),其它疾病7例(5.6%)。
2.2两种检查方法检查情况对比 采用宫腔镜检查法的63例患者中,57例患者检查出确切病因,灵敏度为95.24%.采用传统刮宫法的62例患者中,43例检查出确切病因,灵敏度为69.35%。两组方法对比,宫腔镜检查法的灵敏度要高于传统刮宫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1,P
注:*两组对比,χ2=8.71,P
2.3治疗效果及治疗后随访 采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所有患者及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较好,再无子宫出血现象发生。采用药物治疗的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腺肌病的患者症状得到了控制。采用腹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肉瘤患者,采取对症抗炎症治疗子宫内膜炎患者以及的IUD患者出血好转。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6个月后1例患者出现子宫内膜息肉复发,2例患者出现子宫内膜增生复发。复发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治疗后疾病不再复发。
3讨论
急性子宫出血是妇科的常见疾病。引起子宫出血的原因多样,有子宫内膜炎症,子宫肿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病以及使用宫内节育器等。对于急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上多采用传统的诊断性刮宫法检查,该方法通过刮取宫腔内容物做病理检查来对出血病因做出诊断[2]。由于该方法操作时存在的局限性,可能因刮出组织太少或刮取部位不准而造成误诊、漏诊。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新式医疗器材的普及,临床上出现了一些更快速精确的诊断方法。宫腔镜是一项新的、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结合了连续灌流技术和电子放大显示图像技术[3]。宫腔镜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出血病因做出诊断,同时给以相应的治疗手段,能快速止血,是一种新的高效、准确、安全的诊疗方法。
此次我院收入的125例急性子宫出血患者,最后确诊为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为41例(32.8%),子宫内膜炎患者25例(20%),子宫肉瘤11例(8.8%),子宫内膜息肉17例(13.6%),子宫粘膜下肌瘤13例(10.4%),子宫腺肌病7例(5.6%),IUD4例(3.2%),其它疾病7例(5.6%)。患者在接受检查时,63位患者采用宫腔镜检查法,其中57例患者检查出确切病因,灵敏度为95.24%.采用传统刮宫法的62例患者中,43例检查出确切病因,灵敏度为69.35%。宫腔镜检测法的灵敏度要明显高于传统的刮宫方法。对于急性子宫出血的宫腔内病变情况,使用宫腔镜检测能够直接清晰观察整个宫腔并进行定位活检,检测的范围细致全面,不易对微小角落的病变造成遗漏[4]。而诊断性刮宫法受限于视觉的范围,处于盲区的病灶因刮取不到而造成漏诊。因此宫腔镜检测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针对不同出血原因的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采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患者及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术后均恢复较好,再无子宫出血现象发生。采用药物治疗的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腺肌病的患者症状得到了控制。采用腹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肉瘤患者,采取对症抗炎症治疗子宫内膜炎患者以及的IUD患者出血好转。经治疗的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6个月后1例患者出现子宫内膜息肉复发,2例患者出现子宫内膜增生复发。复发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治疗后疾病不再复发。
综上所述,采用宫腔镜检查法检测急性子宫出血的准确性要明显高于传统诊断性刮宫法。宫腔镜检查法能够直接观察子宫腔内病变情况,快速准确地对急性子宫出血的病因做出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该方法可作为妇科急性子宫出血检查的首选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温彦丽, 张晓薇. 诊断性刮宫及宫腔镜检查在围绝经期阴道流血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 28(10): 751-754.
[2]张春华. 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5): 45-46.
诊断性刮宫范文6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刮宫术;子宫切口妊娠
子宫切口妊娠是属于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目前临床越来越多见。该病通常发生于有过剖宫产史的患者,当患者再次妊娠时,胚胎的着床是在上次剖宫产的切口处,随着孕妇妊娠的发展,绒毛会与子宫肌层粘连,进而造成子宫破裂,严重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1]。近年来,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是药物的保守治疗、刮宫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手术子宫切口修补,子宫切除等。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刮宫术治疗30例子宫切口妊娠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2月~2012年7月治疗的30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的年龄在26~42岁,平均年龄(31.6±3.5)岁。30例患者曾经均有过阴道不规则流血的情况,流血持续时间平均约13 d。患者在术前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0例患者的检测结果均升高4760~158400 IU/L。
1.2方法
1.2.1诊断标准 30例患者均采用B超进行诊断:①妊娠囊的位置在子宫下段切口处;②宫腔内没有发现妊娠物;③子宫的矢状切面上,子宫前壁肌层不连续。以上3种情况,出现任1种,即可诊断为子宫切口妊娠。
1.2.2方法 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2]的监视,取股动脉作为切口。手术采用血管穿刺技术[3],对患者的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放入动脉导管,使用黑泥鳅导丝进行牵引,引入动脉导管。然后对患者进行髂内动脉造影,了解患者的供血情况和子宫动脉的开口,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成功以后进行子宫动脉造影,确定靶血管后,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两侧的子宫动脉。栓塞结束后,对子宫再次进行造影,如孕囊血管消失,子宫动脉主干未损伤,术后即可拔管,同时进行止血包扎。30例患者均在术后的1~7 d内,进行刮宫术。
2结果
30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成功实施了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效果显著,阴道不规则流血的情况基本消失;有1例患者由于在髂内动脉造影时,没有发现左子宫动脉,所以只能放弃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仅对右侧子宫动脉采用了动脉栓塞,栓塞的成功率为100%。29例成功实施了双侧子宫动脉栓塞的患者在术后采用刮宫术,术中的出血量极少,出血量约在20~60 mL;另外1例采取右侧子宫动脉动脉栓塞的患者,在术后也采用了刮宫术,出血量也显著的减少,约在200 mL左右,证明栓塞的效果是有效的,3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96.7%。
3讨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 ,UAE)最初是用于治疗急性子宫出血。在1995年时,由法国Ravina医师[4]首次采用了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可见患者的子宫体积变小、肌瘤萎缩、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等。本次研究中,将子宫动脉栓塞术用于治疗子宫切口妊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子宫动脉栓塞术能够有效的控制出血量,在为术后的刮宫术减小了大出血的风险;②采用子宫动脉栓塞,可以尽量的避免患者切除子宫,使患者仍可以保留生育能力。
本次研究中,30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成功实施了双侧子宫动脉栓塞,1例患者由于在髂内动脉造影时,没有发现左子宫动脉,因此采用了右侧子宫动脉栓塞,30例患者全部成功栓塞,成功率为100%,临床阴道不规则流血的情况基本消失,效果显著;30例患者再成功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之后采用刮宫术,术中的出血量也极为理想,除1例右侧子宫动脉动脉栓塞患者出血量200 mL左右,其余29例患者出血量都在20~60 mL。证明了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刮宫术对子宫切口妊娠的治疗效果是十分有效的。刮宫术最好是在B超或者宫腔镜的监测下进行,刮宫可以使HCG下降,子宫动脉栓塞又能够使术中的出血量减小。所以子宫切口妊娠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可以防止胚胎的供血,而联合刮宫术治疗又会使HCG下降,效果十分理想。
综上所述,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的临床效果显著,而且治疗过程微创、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单莹,范光升,金力,等.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13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2(4):131-133.
[2]王正良,谢颖,王云芳.血清前白蛋白对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价及意义[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2(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