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诗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诗词

现代诗词范文1

[关键词]现代瓷砖 家居装饰 后现代生活 特征体现

瓷砖的历史悠久流长,早在公元前4000年,人类即开始将瓷砖用于装饰建筑,并一直延续到如今。现代工业与科技的高速发展,使我们的社会进入后现代时期。后现代社会的生活把瓷砖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使瓷砖的装饰性呈现出后现代生活的特征。

瓷砖在装饰中呈现出的后现代生活特征,与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主张一脉相承,主张艺术形式与内容的多元化,反对现代主义理性、片面地追求功能和冷酷的设计思想,追求更加富于人情味的、装饰性的、变化多元的、个性特征的、讲究文化内涵的表现形式。因而,现代瓷砖家居装饰打破了现代装饰单一、冷漠、讲究实用的特点,要求材料的环保和绿色,追求装饰主题鲜明和铺设个性化,讲究触觉表现与视觉外观的情感体验,力求精致与低调奢华。

一、现代瓷砖家居装饰材料的环保和绿色要求是后现代生活对社会的责任感

后现代生活方式的受众,主要是有一定经济实力和闲暇时间的城市青年白领及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他们的生活早已脱离开了物质层面的“温饱状态”,追求后现代生活方式的人群,在注重自我的同时,也关注着社会责任,关爱地球、爱护环境、节约资源,他们非常关注瓷砖装饰材料的环保性与低碳型,表现出一种绿色追求。

瓷砖材料代替石材在我们生活中广泛使用,一个很大的原因便是它没有石材的辐射性。现代瓷砖材料更薄、更轻,也更健康,新型的高科技环保瓷砖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型的高科技瓷砖有固碳瓷砖、负离子瓷砖和远红外瓷砖、健康瓷砖等等。

后现代社会倡导低碳生产和消费,目的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国外一些研究机构对瓷砖的固碳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联邦大学的两名化学家与一家企业合作,研制出了一种陶瓷体,可以过滤二氧化碳物质,并转化为工业原料。日本的一些研究人员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研究成果。固碳瓷砖进入家庭居室,将大大降低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净化室内空气。

空气中的负离子具有抑菌作用与降尘作用,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开始进行了负离子内墙砖的研发与中试生产。近日,陶瓷业的龙头企业(东鹏)最新产品的健康宝系列瓷砖,具有释放负离子的功能,深受人们关注。

远红外瓷砖则能够辐射出特定波长,对人体具有保健功能。环保低碳、健康绿色瓷砖已经成为现代瓷砖销售的一个重要的卖点,深受后现代生活方式的人群喜爱。

二、现代瓷砖家居装饰主题鲜明和铺设多样化是后现代生活对个性特征的执着追求

后现代生活方式的人群,它们所向往和追求的是身心相融的愉悦。因此,后现代生活方式主要是崇尚生活的愉悦与情趣、追求自我中心主义与个性表现。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提出“存在先于本质”,意指人先是存在,再在这世界上遭受各种经历,而后界定自己。

瓷砖装饰是一门艺术,是后现代人们的艺术消费品,后现代设计竭力将“事物”变成“故事”,从根本上讲是为了获取故事中的情感经验,从而得到心灵的满足。对现代人来说,当基本的物质需要满足后,拥有故事就比拥有更多物品的生活更为精彩,这些既反映了人类物质观念的变化和需要层次的提高,亦反映了人类证明自己方式的不断深化。

后现代人群通过家居瓷砖装饰主题来烘托生活氛围,感受“故事”。

1、清新自然的田园主题,推崇的是一种自然纯朴的生活方式。碎花的图案、清新的风格与自然相协调,让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享受自然的熏陶,暂时忘却社会的竞争与工作的繁琐,身心放松。

2、美观简约的时尚主题则是生活节奏快的年轻人的选择。

3、书香气息的文化主题则向人们展示其丰富的底蕴与内涵。比如马可波罗瓷砖推出的文化陶瓷“中国印象・儒系列”,在一定意义上是在向世人展示和张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式的中国美。

还有,活泼的儿童主题、大气稳重的复古主题等都是后现代人群各自生活情调的选择。

此外,瓷砖铺设的个性化更成了后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许多年轻人,购买一些尾货瓷砖,自己根据颜色设计搭配再请人铺设。譬如,用不同尺寸、不同花色、不用款式的瓷砖点缀,让面积大的露台不显得单调;如果觉得花砖太贵,又不喜欢单一的地面,可以试着把大砖开槽或者切割成任意形状、大小进行铺设,达到自己追求的效果。这样既省钱,又有着不一样的心境与成就感,体会着瓷砖装饰运用中自己创作的乐趣,这也是后现代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现代瓷砖家居装饰中的触觉表现与视觉外观体现了后现代生活对“物”的情感需求

后现代生活方式从其具体特征来说,体现为追求亦正亦谐的生活美学。后现代生活对生命意义的追溯源于中国人对生命本身的直接体验之中,情感的多元体验构成了“新生活方式”的消费文化。“享受、体验、创造”莫不深藏于“新生活方式”之中,现代瓷砖装饰的触觉表现、视觉外观成为后现代生活中对“物”的一种情感需求。

1、瓷砖装饰的触觉表现

材料的触觉表现早已成为艺术与设计表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战国时的《考工记》就曾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品”。不同材料正是从独特的触觉本质来显示其审美个性与特征。

以柔软、中和、温暖的触觉为代表的仿木材、仿织物、仿皮毛、仿皮革质、仿壁纸等瓷砖,能使坚硬冰冷的陶瓷材料具有了柔软感、温度感。人们选择瓷砖产品不再只是观看瓷砖的色泽、纹理、图案等,更多在瓷砖的肌理、质感等视触觉效果的选择,以及它们带给人们的触觉体验与感受,从硬到软的触觉追求也是瓷砖设计的发展趋势。

2、瓷砖装饰的视觉外观

材料的视觉外观体现着浓厚的情感表达力,以和谐、自然的情感为代表的瓷砖是后现代生活的视觉享受。

瓷砖设计中对天然状态的旧木材、老皮革、斑驳的墙面、磨光的石阶、旧门板、生锈的铁块等模拟与仿制,就是以维持人们对自然的感觉,同时取得对新材料(仿制品)的认同。不同材料视觉特性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凝结,也使得材料变成了一种专属的情感符号,唤起人们不同的情感和心理感受,这种能调动起人们视觉等感官的综合感受,直接地引起庄重、愉悦、浪漫、温暖等诸多情感体验。

例如,国内知名品牌马可罗的仿古砖1295 E 系列“埃丝特 ESTE”,不规整的瓷砖边缘,自然深沉的颜色,像庄园的精灵,翩翩起舞、摇摇欲坠,随风雨潜入尘泥,延伸生命的触角,寻求勃发的力量,给人以强烈的视角感受和心灵震撼。

四、现代瓷砖家居装饰的精致与低调奢华是后现代生活对品质的极力追求

后现代生活不再是简洁单一的生活方式,它倾心物质与金钱的财富, 要求物品的精致与奢华,极力追求生活的品质。

英国的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在他的《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描述,年轻人纷纷在消费文化的浪潮中打破原来沉默与单调,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颠覆现代主义的逻辑,遵从资本社会的文化浪潮,充分地张扬了代表欲望、本能与享乐的反规范倾向的个性与精神。

现代瓷砖装饰体现了后现代生活对精致与低调奢华的极力追求,具体表现在对品牌与细节的追求。

1、品牌的热销体现精致与奢华的魅力

中国自古瓷文化发达,制瓷工艺精湛,特别是近十年来,瓷砖品牌概念迅速提升和发展。而国外的很多大品牌已经拥有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品牌的知名度和技术品质都很完善,比如意大利的瓷砖品牌,是奢华的代表,其瓷砖充满了精致的艺术美感,是以艺术的眼光来进行创作、以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制作的瓷砖精品,这使得美轮美奂的意大利瓷砖成为全球顶级代表并享誉世界。

2、注重细节表现出一种低调奢华

人们在生活中时时会被细节所感染,带来心灵的满足与愉悦,这是一种低调的奢华。瓷砖装饰运用的精致与奢华还体现在铺设的细小工艺上。

比如瓷砖填缝剂,颜色非常丰富,质地自然细腻,具有光泽,不褪色,与瓷砖颜色搭配,或柔和或跳跃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增强了墙面整体的美感。瓷砖缝隙要求做工精细,它与品牌瓷砖精致与奢华搭配,呈现出装饰的魅力。

英国彼得・多默著的《1945年以来的设计》中写道,“好的生活比好的形式更重要”,后现代主义认为享乐主义胜于一切,快乐是最重要的原则,现代瓷砖家居装饰表现了一种后现代生活的消费文化,它呈现出材料的环保和绿色要求,追求装饰主题鲜明和铺设个性化,讲究情感体验,力求精致与低调奢华等特征,承载着后现代生活的新方式,折射出后现代生活的斑斓色彩。

参考文献:

[1]王治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后现代主义》,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6年第5期

[2]卢铿.《新・世说――后现代的新生活方式》[M].东方出版社2008-8-1

[3]张纯《西方后现代设计中的装饰艺术》,载《艺术科技》[J]2012年第3期第25卷

现代诗词范文2

关键词:现代陶瓷艺术;展示;艺术语言;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3-045-02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传统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现代陶艺丰富多彩的表现力迎合了新的视觉经验和感官体会要求。传统陶瓷艺术注重材料与形态语言的表现,而现代陶艺强调的是艺术家的自我意识,材料本身的语言的局限性满足不了艺术家的表现力,它需要运用展示的手段来综合、全面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与内涵。

展示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从本质上看,艺术作品的展示,必须能突显艺术家所想传递给观者的讯息,体现它的内涵。放置在案桌一角的瓷器,即使再名贵,也不一定能让人们在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被吸引,只有处在适合的场景中,身份、地位以及人们对它的关注度,才会变得完全不一样。各种展示行为从本能偶发到有目的,有意图,其本质都是要招引和传达某种信息。因此,展示就目的而言是一种传播设计,是以传达招引为主要机能的视觉传达设计。现代陶艺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需要更多关注与认知,好的展示设计对作品的传达尤为重要。

因此,现代陶艺家在创作作品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再仅仅是作品本身材料的、色泽的、形态的、观念的,而且还应该包括与作品共生的环境,诸如灯光、布局、人的行走方向,场地的色泽、质感、音响、空间的整体效应等。换句话说,就是要我们去考虑如何能把一件作品通过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和丰富的信息传递给观众,使观众产生更多的联想。

一、空间与背景的设计

现代陶艺作品展示的空间主要分为室内和室外,选择空间时要根据作品的尺寸、大小、数量;有些作品体量小,小空间展示可以突出作品细节的观赏,有些作品体量大、数量多,大空间可以体现作品的气势。陶艺家在考虑作品展示方式的时候,就要综合这些因素,搭配适合其作品的外在空间条件,并开创性地加入人文、历史背景,补充作品的完整性,给观众更大的想像空间,这样就能达到超出作品本身的展示效果。

青瓷作品的展示,如果将它放置在众多的陶艺作品中,其本身的色彩并不是特别的跳跃,也许不会在第一眼就被注意到,但是配合它的气质,把它放置一个温雅幽静的环境中,再自上而下投射以温和的光源,配上流水和古琴声,霎时,青瓷化身为凝脂,更像是细致温和的美玉。使人忍不住想要触摸、流连,久久沉醉在那雅致的意境中,不愿回神。是美国陶艺家凯瑟琳的一次“护士”主题展中对展示空间进行的精心设计,展厅的墙上陈列的是小型瓷板丝网印刷的医疗推拿动作的局部图像,地面铺就的方形白纸上衬出巨大的黑白药丸,黑暗中不断播放的医生在手术和治疗前佩带橡胶手套的情景,整个展厅在不断传递一种冷漠无声的阵阵“寒意”,连推拿的护理动作都是不具温情的。她非常善于运用空间,并结合灯光、音响、影像,将平面和立体组合,绘画和雕塑的并置,使作品的陈述达到最佳效果。

人们总是容易被漂亮的色彩所吸引,色彩环境是作品展示的重要内容之一。陶艺作品展示环境中的基本统一或互相接近的色彩,可以影响或决定展览的总体格调。作品展示的空间,可能会由于材料及工艺限制,色彩上趋于单一。而陶艺作品由于釉料的特点,颜色可以丰富多彩,创作出来的陶艺作品,有的颜色千变万化,具有十分强烈的色彩效果,有的则温文尔雅,含蓄淡定。而灯光带给作品的更是一种全新的生命力,亮度太低或太高都会造成视觉不清,对于陶艺作品展示来说,光的作用不仅仅是单纯照亮物体,满足人们的视觉功能需要,更应该是创造空间,渲染气氛,追求完美视觉形象的保障。是美国陶艺家瓦尔特?麦克科纳的作品《修剪》就是在作品的顶部配以射灯,并且用半透明制品将作品与外界隔开,在整个展场中圈出属于自身的密闭空间,营造出朦胧、神秘的视觉体验。

二、展台的搭配

现代陶艺表现形式多样,材料更是丰富多彩。不同的形式需要放置在不同的展台上陈设,展台可以长的、方的、圆的,也可以是异形的。展台的色彩设计应该遵循一个简洁性的原则,色彩变化过多则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反而达不到突出醒目的效果,展台的颜色也要与作品产生对比或呼应。一般来说,深色的作品适合放在灰色和白色的展台上,浅色的作品如白瓷或青瓷适合放在深灰色的展台上,这样可以使作品更加突出。选择展台时,有时还可以打破常规,白明的作品《器-形成与过程》,他给作品准备了一个不一样的展示空间。摆在楼梯台阶上的一排排陶瓷瓶子,器型相近却有变化,装饰灵动而简练,作品别具一格的展示方式突破了传统展示的规范,使个体与整体形成有效的呼应,给人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不仅最大限度的让作品得以展现,而且更加丰富了作品的语言。另外,陶艺家为了使作品材料语言达到更充分的展示,还不断探索展台的材料,如木质的,有机玻璃的,金属的材料已越来越多运用到展台制作中,展台的设计已经成为作品不可或缺的部分。广东陶艺家曾力、曾鹏两兄弟将旧船木重新改造,制作成各种形状的展台,旧船木古朴自然的肌理与细腻的陶塑产生非常独特的视觉效果。

三、陶瓷与其它材料结合形成新的展示方式

在许多当代的陶艺作品中,陶瓷不再是作品身上出现的唯一材质,许多陶艺家在探索并且实施着陶瓷材料和其他材料的结合。通过材料之间不同的属性与质地所形成的对比、协调、包容等关系来表现作品想要传达的思想和内涵。这种表现形式是现代陶艺在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展示方式。它弥补了陶瓷材质制作的难度和展示的不足,陶瓷材质由于其工艺上的特殊性,在某些创意表达上会受很多材料工艺方面的限制,因为陶瓷在烧成时需要经过高温煅烧,一些造型在烧成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变形、坍塌、开裂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陶艺家就可以利用其他材料来弥补这些不足之处,使作品达到最佳展示效果。

现代诗词范文3

一、“线”的概念和特征

点、线、面是绘画艺术的基本造型元素,由于它的简捷、方便、随意、直接而使用最广,可称为第一形式语言。康定斯基从几何学的角度分析了线,把线理解为点的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中留下的痕迹。在绘画中线是以一种假定的现象从客观物象中抽离出来,客观物象中的“线”是体面与体面的交接处或是物象形体边缘的界线中产生,是主观视觉对客观事物的抽象。就是这种本身具有抽象意味的线条,在装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伴随着不同的功用,表现出线条巨大的潜能与魅力,为艺术家们所钟爱。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所形成的面的边缘和面与面的交界。从造型角度来讲,它具有定位、活泼、动感的情感因素。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点移动方向的不同,可以将线分为三种:1、直线:当点沿着同一方向运动时所产生,给人以直率、简单、明了的感觉,也能表现一种力的美。用它来装饰日用陶瓷,可以给作品一种“力度”的视觉冲击力。2、曲线:当点在运动中始终变换方向时所产生,有柔美优雅之感,通常可以使装饰的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充满一种空气的流动之感。比如徒手曲线,有不明了的无序感,却又带着浓厚的人情味。3、曲折线:当点的运动方向交替间隔变换所产生。它是介于直线和曲线之间的一种线,如果曲折线的折点越少,则趋向于直线;如果折点越多,则趋向于曲线。它可以使画面充满对比、刺激和之后所体现出来的清晰。所以,迈耶曾在他的《视觉美学》中这样写道:“线条能产生一种视觉上的联系,并且是视觉艺术中各因素最为重要的沟通方式。”这三种线决定了日用陶瓷装饰的基本形象要素。

二、“线”在陶瓷装饰中运用的历程

在传统工艺设计中,“线”的运用十分广泛并有相当成功的经验。在传统工艺中历史最为悠久的陶瓷艺术这一艺术门类,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以线立形质,以线传神、言情”这一装饰方法,在形式表现上顺应了人类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对审美理想的不断追求,对线的运用由单一、单纯,走向多样和丰富多彩的审美历程。它既能展示作品深邃的底蕴,还能寄托艺术家的情感。

我国陶瓷装饰艺术有数千年的历史,它的发展是随着人们对审美认识的变化和生产工艺的改进而不断延伸的,对“线”这种装饰元素的认识和运用愈加纯粹和多元。远古的先民们早在五、六千年前,便会运用精湛的技艺,在彩陶器皿上进行各种装饰,彩绘出各种具象、抽象的装饰纹样。那时的游牧民族,似乎对“线”产生的抽象方式情有独钟,各种彩陶器皿上所出现的几何纹、旋涡纹等纹饰以单纯、明净的审美特征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南宋吉州窑黑福釉草纹壶和磁州窑鱼荷纹盘中,干脆大胆应用线条直接装饰,前者纯用线条勾勒形体,线条的粗细、曲直、虚实、深浅产生强与弱、柔与刚、轻与重、动与静的视党效果。线条的凸起和富于弹性,造成物质材料向空间的侵蚀,似乎有一种张力从材料内部向外波动,力似乎在线中流动。后者也用勾线方法塑造不同的形象,不过它更具装饰味,更注重线条排列所产生的序列感的表达,而且运用线条的排列造成虚实对比,从而产生很有装饰性意味的韵律与节奏关系。

再如元代青花是我国陶瓷装饰中最具特色的品种之一,缠技牡丹是一种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从风景牡丹纹饰瓶中我们可能看到概括、简洁的花和叶在枝条的穿插中所呈现的“线”的形态特征十分强烈,其穿插与布局自然、率真,丰富饱满,完整匀称,结构严密,主次突出,动静有致,装饰性极强。

三、“线”在现代日用陶瓷装饰中运用的形式

1、彩绘形式

所谓彩绘陶器,是指在烧成的陶器之上用各种颜色绘制出有各类纹饰组成的图案。如西汉彩绘陶器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绘有所不同,后者是在器物的胎体上绘制,然后入窑烧制,烧制出的彩绘颜色入胎,经久不掉,而新乡西汉的彩绘陶器是烧造好以后绘制,许多器物刚出土时图案清晰、颜色鲜艳,一旦接触空气,便会氧化,逐渐褪色,如手摸或水洗也会掉色,所以出土后不易保护,许多器物在整理时图案大多已模糊不清。

彩绘陶载人鸟”,泥质灰陶,通高53.5厘米,为西汉时期(约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的一件明器(为我国古代专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1969年在山东省济南市无影山一座西汉墓中出土。该器呈乌形似鸠,短喙,颈与胸部勾绘出赭色鳞状羽纹,线条静中有动,双翼平展,长尾微上翘,两足踏于方形底座之上。鸟背之上立有3人,一人身着赭色衣,双手撑圆盖伞,其前二人,拱手对立,均着朱色衣。两翼各载一鼎,形制相同,鼎身各绘两个心形红色纹,人形足。鸟形生动、逼真,展翅欲飞,似传说中的神鸟。为汉代陶器中所罕见。现为国家国宝级文物。

通过以上对彩绘陶载人鸟的赏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件彩绘陶器在运用“线”的技法上,反映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幻想世界。在这里,神话幻想,人化为仙人,乘飞翔的神鸟,邀游那虚无缥缈的神化空间王国。它与汉代当时盛行的长生不老、成仙思想相融合,表现出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当时生者对死者的良好祝愿。

2、刻划形式

纵览古今陶瓷刻划装饰之林,不难得知,陶瓷刻划技法,就是指用木、竹、铁类平口或斜口刀状工具在已干或半干的坯体上刻划出装饰花纹,然后罩釉入窑烧成的。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历史岁月。

在刻划花艺术中刀法的运用十分讲究,刀法的力度直接影响到“线”的力度和艺术效果。刀法有被称为“半刀泥”的斜刀法,如同书法中的“偏锋”,一边深,一边浅,变化丰富。还有一种采用针尖形状的刀,犹如书法中的“中锋”,用力均匀,形成刚健流畅而不呆板的线条。讲究刀法即讲究线条的规律和法则,刀法的自如运用主要取决于创作者对线条的把握程度。对刻划花线条的把握是非常有难度的,由于是在半干的坯体上进行刻划,在刻划过程中坯体是很容易碎掉,这就需要创作者要很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线条在坯体上的变化规律来进行艺术处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将会在你即将成功时让你的作品前功尽弃。灵活地运用刀法,才能在坯体上刻划出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曲有直,有疏有密的优美线条。通过线条的对比变化,才能使纹样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更能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再加上坯体与釉面的相融合,陶瓷作品中的刻划线条显得格外润朗、自由、令人喜爱。

关于刻划在“线”的装饰,陶瓷先民和前人已经给了我们十

分宝贵的经验和锐意进取矢志不移的勇气,处于当今这个时代,我们更应在对其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开拓,勇于创新,以使刻划这一技法更好,更灵活地展现线的独特的艺术魅力,直接地表达艺术家强烈的情感色彩。

3、镂空形式

镂空是陶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指在陶坯体上透雕花纹。镂空刻雕的镂刻是创作的重要阶段,要求作者施刀的功力、线与面的处理以及各种造型手段的变化,都必须切实服从主题内容的需要,使意、形、刀有机地融为一体。同时灵活运用冲、划、切、刮等刀法和浮雕、透雕等表现方式,以及具有丰富内涵的东方艺术语言,在造型的疏密虚实、方圆顿挫、粗细长短的交织、变奏中,表现精巧入微、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使作品产生音乐般的韵律和感染力,成为艺术珍品。

四、“线”在现代日用陶瓷装饰中运用的意义

1、对传统陶瓷装饰元素的继承和发扬

从19世纪包康斯所代表的现代设计理念影响世界以来,“线”遂成为平面设计中的重要视觉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丰实的视觉秩序和视觉张力,对传统陶瓷装饰技法是一种继承。当现代的设计理念注入陶瓷装饰设计之中,这种视觉图式就更具现代意义和现代风格。现代观念决定现代装饰中线的艺术效果。更多的设计师和陶艺家有意识地运用“线”来装饰设计日用陶瓷和现代陶艺,且语言更加单纯,形式更加多样,视觉张力也更强烈。这是对传统陶瓷装饰元素的一种继承和发扬,保留了“线”在陶瓷装饰中的地位,同时陶瓷产品对“线”的把握趋于人性化,富有很强的人情味。

曲线给人以优美、轻快、柔和、感性的感觉,富于旋律和节奏感。

2、使现代日用陶瓷装饰效果更具表现力

人们的审美爱好总是不断发展的,对陶瓷装饰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线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也是最富有个性和活力的设计元素。不同线形自身的变化,线的多种组合方式,可以赋予作品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在陶瓷装饰设计中直线处理方式很多,在视觉上能给人以明确的感觉,平稳安定而富于张力。

简单的设计能给人一种明快的感觉,让人觉得心情舒畅。“线”在日用陶瓷装饰中是不受任何局限的,形式多样,蕴含着设计师的智慧。日用陶瓷装饰上用“线”的简洁、明快设计语言来进行设计,以符合当代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

3、是现代日用陶瓷设计者情感表达的一个重要方式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更具个性化,更具亲和力的产品。情感化设计应运而生,它通过趣味化的设计语言赋予产品生命情感,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心理和情感上的需求。“线”在日用陶瓷产品的情感表达上能够突出产品的亲和性和趣味性,是现代日用陶瓷设计者情感表达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赋予产品更加深厚的精神内涵。通过产品,使使用者领略到线条所带来的各种情趣,从而达到感情上的共鸣和美的感知。

线条本身是产品视觉语言的媒介,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设计者设计一种产品就是设计一种语言。它以特有的形态传达出产品的精神内涵,直接呈现在消费者的面前,以此来满足人们更高的情感需求。给予情感的设计,不仅具有良好的视觉功能,同时能增进产品的艺术感染力,引发使用者的共鸣。

现代诗词范文4

一、古典诗词的意义接受原点

1.古典诗词蕴藉含蓄,是人感性复归的重要源泉。

诗词以抒情见长,以最少的语词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不但力求以言传情,而且善于因难见巧,把“言不尽意”这一语言的表达缺憾化为“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的抒情技巧。诗词的含蓄美,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一种“不言之美”。司空图在《诗品》中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着一字”,是简练而传神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极富于暗示性,意在言外,使人涵泳想象而得之。有如绝色美人,淡扫蛾眉,不事艳妆,而顿觉风韵天然。学生在朗读时便容易进入诗句所描绘的情境中,进而运用联想和想象把书面语言转换成了一种感性认识。

2.古典诗词情感真挚性,可以培养人的审美想象力。

古典诗歌的创作大都是诗人内心活动的真挚而热烈的流露,词句注入作者的真挚情感因而令人备受感动,想要体会这些诗词的感情就必须设身处地理解作者创作的心理动力,创作的情感来源,并寻找自己与作者在某些情感的相似性。

学生通过想象做到感同身受,在山水诗里把自己想象成有豪放豁达心胸的被流放诗人,在相思的诗歌里把自己想象成远离家乡、游于异乡的旅人,亦或是为了仕途而来回奔走、与妻儿聚少离多的书生,从而体会诗人词人所抒发的感情。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想象,那诗词的教学也将无法展开。可以通过诗词中的真挚感情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古典诗词意象丰富,可以增强学生的生命体验。

意象,是指审美意象,是作家通过艺术想象创造的,富于主观虚拟性,直觉感受性,是作家主观情志和客观物象相整合的产物。

在这些审美意象里,各种各样的客观事物通过作家的再加工,使其内涵更加丰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直觉感受,对于现实状况的理解也不同,对于诗词的意象感受也会不同。例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里的“落花”二字,没有人生的起伏是体会不到其中的辛酸的。初次读此句先想到的是在落花的时节,也就是自然现象的一种;但是一旦有了为官而被贬的经历之后,再来看这句诗,就不仅仅是自然地花开与花落,而有一种人生的跌宕起伏含蕴其中。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通过意象领悟诗词的意境,作者的心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学生因此而获得对人生的客观体验,由此影响到本身对于现实生活的感受,也就达到充分理解诗词的目的。

二、古典诗词教学误区与指瑕

(一)知识语境缺失导致诗词阐释意义空间不足

1.轻视朗诵,割裂体验的层次性。

一方面,古典诗词简单直译,使之丧失美感;另一方面,从古至今,朗读是鉴赏诗词的入门方法,有些教师是一节课不停解析,缺乏对诗词朗读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学习字、词,在朗读中,学生可以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中,感受诗词的脉搏,在与诗人词人同欢笑共悲戚时得到美的体验。然而,有些教师将读与思割裂开来。还有些教师对诗词的朗读指导不得要领,这样高耗低效的做法就没有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诗词,在读中体悟诗情、感受诗词魅力。

2.重结构分析,轻学生个性化体悟。

诗歌教学一直沿袭这样的教学模式:解题——教师逐字讲解——教师逐句串讲——背诵——结课。情文并茂的古诗词被分析得索然无味,整个课堂教师“字斟句酌”地讲,学生一字不落地记。课文字里行间排满了他们诚实的记录,讲完记毕,诗词教学也就结束了。教师字字落实、句句推敲。久而久之,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就会弱化,甚至失去对诗词学习的兴趣,最后到了非教师讲解而不能理解的地步。

(二)诗词鉴赏应有的原则

1.重视感性直观和情感体验,淡化工具理性对诗歌意味瓦解。

教师在课堂上疏通字义、词义、句义,这样不仅会占用很多时间,而且这种条分缕析、支离破碎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难以进入诗境,体会不到诗词所特有的意趣美和情致美。对于字、词、句的理解教师可以放在课前预习让学生完成。课堂上,教师在学生已对诗歌内容熟悉的情况下应该通过各种办法引导学生进入诗。

赏析诗歌时要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类似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可以更好体会诗人词人所要表达的感情。在讲授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可以选择一个春光灿烂的日子,找一处有山有水的公园,将课堂教学搬到鸟语花香的室外,让学生边观察、边体会、边思考。或者可以制作一段春景的视频给学生播放。总之,将营造愉悦的气氛和场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配合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愉悦地领略古诗词的诗情画意。

2.重视学生文本体悟,创造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空间。

教师讲得过多,则使学生丧失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在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做好引导和总结的工作就可以了。例如:在教授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时,可以先问学生“这首诗的诗眼是‘归’还是‘居’”,然后就可以由诗眼“归”引出下面三个问题: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学生通过对文本解读可以很轻松地解答出这三个问题,同时也就帮助学生理清了这首诗的结构。

三、古典诗词文本解读策略

1.课堂造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当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中,以发散思维进行联想,就能较好地理解诗文意蕴,这对于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诗歌教学效果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发挥好古诗词中的情景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2.教师范读,渲染诗意。

教师进行范读,可以有效地营造情感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意境,帮助学生理解。所以教师在作范读时,就不能仅仅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还要充满激情,注意抑扬顿挫,并且善于传达作者细微的感情变化。要根据诗歌的不同风格创设不同的感情基调。

3.把握意象,领悟诗词意境。

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诗词意象和意境方面有两个特点:一是意境大于意象之和;二是意象的叠加、组合产生的“言外之意”往往是模糊的、朦胧的。这给我们的诗词教学以很大的启示,要努力跳出具体的意象,从整体上体悟诗的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力,深入思考,捕捉言外之意,真正理解诗人未尽之意。

首先,了解常用意象的能指与所指。文人在表达某种情感时往往偏爱于一种事物,经过长期的积淀,某一意象便有了固定的象征意义。学生必须了解一些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具备基本常识才能在鉴赏诗词时有一个大致的方向。比如,柳象征送别、留恋、伤感。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然后,透过意象,领略蕴含的哲学意蕴。教材中也有些含有理趣的。这些诗表面上是写景抒情的诗,但这个“理”是蕴含在诗中的,需要细细品味才能感悟出来。钱钟书《谈艺录》中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教师应该把这“言外”的不尽之意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受到启发。

4.引导学生联接,弥合结构上的跳跃,捋清诗人的思路,体悟诗词本意。

诗词在结构上具有跳跃性。如王湾《次北固山下》,首联点题。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何况诗人离家日久,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全诗浑然一体,教师在教这首诗时要帮助学生疏导各层写的是什么,帮助学生弥合跳跃之处。

5.推敲词句,品析语言。

可用字词替换,比较差异。师生在鉴赏诗词时细细琢磨为什么诗人用这个字?这样用的好处?比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字。本来“花落泪”“花流泪”都可以说,但都不及“溅”字更能表现泪流之急,泪流之多,伤心悲痛之情。

体会炼字炼意,整体分析。诗人炼字的依据是诗意。炼字的目的也是为传达诗意。诗词鉴赏就要从整体出发,将炼字与炼意结合。

6.注意艺术手法,判断语言风格。

诗词为了更好地表现主旨,常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诗词的风格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艺术个性,鉴赏诗词时要先看作者,知其人,晓其风格,对其作品的理解也就容易多了。学会积累,用一至两个词语来表达诗人的语言风格,如苏轼、辛弃疾词的语言风格通常是雄浑豪放,而李清照、柳永词通常则是笔调婉约。

7.注重延伸积累,充实诗词意义。

授课时,注意以诗解诗。以诗解诗是一种横向的拓展,抓住一个相关点,旁征博引,可增加课堂浓郁的文学气氛,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到思考。同时,课外注意以点带面,厚积薄发。所谓“点”是指代表性的作品。这个代表性的作品,既可指代表一个流派的创作倾向的作品,也可指代表作者风格特色的作品,还可指代表诗人思想历程的作品等等。

现代诗词范文5

告别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正厅上方悬挂着白底黑字的横幅“沉痛悼念贺淦荪先生”,横幅下方是身穿蓝色中山装的贺淦荪先生遗像,巨幅挽联“盆内藏华夏春秋浩然正气风雷激荡震寰宇,景中有天地精神锦绣文章山川氤氲美神州”分列两侧。贺淦荪先生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神态安详。

贺淦荪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盆景艺术家、盆景理论家、盆景教育家、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创立了中国动势盆景,创作了大量的传世佳作,堪称一代宗师。贺老先后被国家建设部城建司等单位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授予“终身成就贡献奖”。贺大师先后参与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武汉花卉盆景奇石协会等社团组织的创立和建设。1984年4月,贺老参与创办《花木盆景》杂志,29年来带领本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奠定了本刊在全国盆景界的权威地位。

贺老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花木盆景杂志社、武汉花卉盆景奇石协会、云南省盆景赏石协会、广东省盆景协会、四川盆景艺术专业委员会、海南省盆景艺术专业委员会等组织、甘伟林、胡运骅、赵庆泉、胡乐国、郑永泰、梁玉庆、李云龙、吴敏、林洪鑫、陈习之、黄明山、李茂柏、刘源望、彭行荣、张衍泽、刘小勤、熊俊龙等人及贺老诸多弟子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贺老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贺老生前友好和全国各地盆景爱好者也前往送别。

唁电

惊悉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先生与世长辞,我会及全国盆景界同仁万分悲痛。我们失去了一位功勋卓著的盆景艺术理论家、实践家、教育家、活动家,这是中国盆景事业的巨大损失!

贺老从艺六十余年,开创了树石盆景及动势盆景之先河,为创立湖北盆景风格及推动中国盆景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盆景人将永远不会忘记!贺老的光辉事迹将永载中国盆景史册!我们将化悲痛为力量。祝愿贺老一路走好。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

2013年9月9日于北京

悼词

各位长辈、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

2013年9月6日下午3点10分,一颗平凡而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我们大家失去了一位至亲至爱最令人尊敬的亲人、导师,尊敬的贺淦荪先生与世长辞了!噩耗在中国盆景界迅速传开,唁电和花圈如雪片一般在这里集中,悲哀如电流一样在我们心中传递着。

贺淦荪先生,湖北武汉市人,生于1924年,享年89岁。为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盆景终身荣誉奖获得者。美术副教授,擅书画,早年求学北师大,曾在武汉幼师、二师、华师、美院任教。深受同仁们的尊敬和爱戴。

贺淦荪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盆景艺术家、盆景理论家、盆景教育家、书画家、美术教育家,从事盆景事业兢兢业业60余年,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

先生在盆景艺术领域,创立了中国动势盆景,创作了大量的传世佳作,题材内容上与时俱进,形式与技巧上推陈出新,赢得了海内外盆景界的公认和赞颂。

先生是盆景艺术理论家。是《花木盆景》杂志的创始人之一。先生以渊博的学识与过人的目光,推荐和发表了大量的盆景学术理论文章,构建了动势盆景理论架构,在实践中检验了丰硕的成果:曾撰写多本美术教育理论书籍,开天辟地似地组织举办了中国盆景学术研讨会(共五届),先生就举办了三届,推动了中国盆景艺术理论的基本形成和发展。

先生是盆景活动家和盆景教育家。先生多次参与组织和主持全国性盆景展览、根艺展及盆景艺术研究班,为中国盆景事业呕心沥血,工作起来忘我拼命,每次活动结束都要大病一场。先生诲人不倦,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培养人才,如今桃李满天下,为中国盆景事业培养了大量的盆景艺术后备军。

先生为人清正、高风亮节。体现了中国文化人的自尊、自信与自强不息。不媚俗、不势利、不张狂、不萎靡,人品与艺品一致,德艺双馨,体现了崇高的人格追求。

先生的艺术成就以阳刚大美,体现了他的内在精神、风骨和豪迈。先生在盆景艺术的实践中,继承了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化景物为情思,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以鲜明的艺术形象,展现出时代精神和现代的审美理念,弘扬了时代主旋律,努力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盆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开创意义。

为了表彰先生对中国盆景事业突出的贡献,2011年10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授予贺淦荪先生“终身成就贡献奖”。

中国盆坛泰斗级的巨星陨落,贺淦荪先生的逝世是中国盆景界的巨大损失!

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沿着贺淦荪先生开创的盆景道路发奋图强,开拓进取,创造新的业绩。

贺淦荪先生永垂不朽!

先生一路走好!

贺金荪治丧委员会

2013年9月10日

贺小兵答谢词

伟躯静卧花丛中,耳际尤闻鼾声浓。不是父亲长辞去,实为劳累入梦中。

首先,感谢各位亲朋好友,感谢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的到来!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贺老的追悼会,特别要感谢的是以沈连清馆长为首的贺老治丧委员会的同体同仁,以贺绍华副校长为首的贺老生前单位的领导及同事,以刘传刚先生为首的全国各地的代表,以张志刚先生为首的多年来陪伴在贺老身边的学生们!最后我需要感谢的是黄守贤、郑得义二位同学,在贺老重病的一个多月里坚守在贺老的身边精心照料,让贺老能安详地离去,没有半点痛苦。这验证了一句话,那就是人间自有真情在。

贺老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也是平凡的一生。光辉在于,他高效做事;平凡在于,他低调做人。他的一生,廉洁奉公,克勤克俭。他为我们后人作出了榜样,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贺老是我的父亲,也是我的老师。贺老是我一生中惟一崇拜的人,更是我需要用一生来感恩的人。父亲、老师,您放心,您的后人不会让您失望!您的思想,我们欣赏;您的思想,我们传承:您的思想。我们发扬。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憾月自圆。贺老的丰功伟绩,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谢谢啦,我的老师,您辛苦了!歇歇吧,我的父亲,您累了!我深信,贺老的在天之灵一定会保佑我们到场的各位及你们的家属一生平安,万事如意!

在场的各位是我贺小兵今生今世永远的亲人和朋友。

现代诗词范文6

林显朗:并购方正为宏碁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每个品牌都有它的专长,宏碁过去专长是做消费性产品。而方正在四到六级市场渠道优势明显。

一级二级市场成长都是个位数,而四到六级市场却能有20-50个点。宏碁现在每年四到六级市场店面都会增加几百家,我们现在四六级市场大概有1600家店面,我们希望三年后再增加 1500家;此外,在大客户市场,如政府部门、教育行业、大型国企等,这也是宏碁以前在中国地区比较难切入的市场,并购方正以后,进入这些市场就容易多了。

另一方面,宏碁有着很好的产品,不但是现在的产品,也包括下一代产品,比如说超极本,性价比很好,适合中国大陆消费者的需求。

时代周报:2012年是“超极本之年”,但同时也有很多质疑,比如高价、平板电脑的冲击等。那超极本对宏碁有多高的战略地位?宏碁未来在超极本方面如何体现差异化?

林显朗:超极本是PC业界近年来最重要的创新,实际上,宏碁是最先推出超极本的厂商。宏碁将基于设计研发能力和上下游整合能力,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带给消费者包括超极本在内的最新产品。

超极本是革新性的产品,如果看下一代产品,S5会看到我们在接口设计的创新。此外,也在创新的销售渠道,如英特尔首家超极店,消费者的体验会区别于传统PC卖场。

时代周报:有人说现在是后PC时代,很多人也出来反驳。那么PC产业究竟是进入所谓的后PC还是PC+(多设备共存)的时代?比如,联想近日就提出了“PC+”战略。你怎么看?为了捍卫PC,微软推出了win8,而英特尔提出了超极本的概念,那你觉得pc厂商会起到什么举足轻重的作用?

林显朗:我觉得PC有两大功能,一个是教育的功能,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愿意输在教育方面,只要教育产品存在,PC会继续发展。第二,所有的企业也离不开PC。后PC时代只是一个名词,不见得代表PC就会死掉,但是未来会有一些方向,比如说云端,公有云和私有云。

未来电信的建设会让PC更新速度更快,以后在4G的时候速度更快,用PC的机会更多,你用得更多,就换得更快。在所谓后PC时代,PC需求还是很强的,我们会把产品做得更好,价格更有竞争力。苹果继续做你10%的奔驰和宝马,我们去满足80%-90%大众化的产品就可以。

时代周报:诚然,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大势,传统PC厂商进入移动互联网设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将其作为传统PC业务的新的增长引擎是必然。不过,从之前的PC厂商进入该领域的情况看,形势不容乐观。你对此怎么看?能否系统介绍下宏碁的移动互联网战略?

林显朗:笔记本是创造内容,像平板、手机、智能手机还是分享的使用这些内容,但这种界限越来越模糊,就是因为移动互联产品的融合。Windows8出来之后,手机、笔记本、平板等的互通互联性更加明显。宏碁在不久前也正式推出了个人云,其实这强调的就是所有的这些产品之间的互联。

今年下半年,特别是Windows8出来了后,你会看到我们一系列的产品。

时代周报:宏碁兰奇官司的最新进展?他是否为了在欧洲市场阻击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