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翻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渡荆门送别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渡荆门送别翻译

渡荆门送别翻译范文1

一、初读

首先要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古诗中有许多现代文中不常见的字或通假字,如《望岳》中的“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中“曾”通“层”,应读“céng”,“眦”读“zì”。读准了字音,才能正确理解诗意。为读准字音,教师既可以范读,也可让学生听名家的朗读录音。学生在听朗读的同时感受诗歌的整体意境。

其次,帮助学生读准停顿,读出韵脚。古诗讲究音乐美、节奏美,讲究平仄押韵,声调抑扬顿挫。通常五言诗的停顿节奏为: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七言诗的停顿一般为: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如《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此外,还要读出诗歌的韵脚。如《秋词》中的“寥”、“朝”、“霄”都是押韵的,韵脚为“o”。学生在把握诗歌朗读节奏中体会美感。

二、解读

首先要引导学生读懂诗歌的大概意思。可先让学生对照注释或参考资料进行自学,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中的“荷锄”是扛着锄头,“荷”是“扛着”的意思,抓住了这个关键词,才能顺理成章地理解整句诗的意思。其次,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或者概述诗歌的主要内容,达到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如学习《归园田居》时,可以设置如下问题:诗歌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读后有什么感想?学生在整体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可从人物、事件的角度去概述。

三、 思读

思读就是对诗歌的重点内容进行具体、详细的探讨。不同题材的诗歌,所探讨的侧重点也应不同。抒情诗探讨所抒之情、所言之志,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就要感受李白对孟浩然的那种依依不舍之情;再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就要理解陆游那种立志收复失地、报国杀敌的志向。叙事诗就应探讨所叙之事,如《木兰诗》,就要思考木兰代父从军,英勇杀敌,功成回家的事迹。哲理诗就应探讨所明之理,如《崇春江晚景》,就议论“春江水暖鸭先知”所表明的“只有勇于实践,才能未卜先知”的道理。有一些古诗纯属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诗,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由景入情,如李白的《望天门山》这首是就是如此。如果诗中有名句,教师应把名句作为重点,让学生去思考、感悟。

四、品读

品读诗歌,就是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更细微的、更深层的探究,以达到走进文本,产生思想共鸣的效果。为此,老师可以设置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可设置如下问题: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个字、词或诗句中可以体味出来?这些问题是从作品主旨和创作意图的角度对诗歌进行进一步的评析,可以激发学生的切身体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五、 赏读

赏读诗歌是学生从认识层面上对诗歌的鉴赏性理解,是对诗歌进行创造性的评析。一方面老师可以提供赏析的角度,如内容、情感、意境、用词、创作手法等,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赏析诗歌的思路。如从用词的角度“分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和“见”字;从创作手法可以引导学生从用典、修辞、托物言志、虚实结合、以动衬静等角度分析,如“欲渡黄河冰塞川,将至太行雪满山”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等。

渡荆门送别翻译范文2

一、应用知识迁移,简化教学内容

由于文言文中所涉及到的许多知识和事件都是过去发生的事,离学生如今的现实生活较远,很多学生即使理解文章内容,却也很难体会文章的情感。那么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一些材料来创设情境,利用学生熟悉的事件或者事情,简化教学知识内容,让学生感觉到知识学习的简单性。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引导教学,再现情景,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语文学科有广阔的想象拓展空间,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这一特点,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学习《陈大丘与友期》可以结合现实社会,谈谈诚信,《石壕吏》可以排演成戏剧,学习《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根据诗意,产生想象并绘画在纸上,比比看谁画得最好,最能体现诗意。《论语十则》可根据自己的切身学习经验,谈谈体会。

二、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不断普及,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师在讲授文言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声音、图片、或者是影像资料等丰富多彩的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辅助教学。进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增强教学效率。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兴趣,拉近学生与课文距离,多媒体网络环境中文言文教学将丰富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引入语文课堂,借现代信息技术的力为文言文教学所用。利用声音、图像、文字、颜色等,向学生头脑中输入鲜明生动的立体表象,由此传递语文信息,当然更为形象具体,学生能耳闻其声,目睹其形,大脑皮层形成并保持广泛的兴奋点,显然有利于学习兴趣的保持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口技》可由洛桑学艺的录像导入,《观潮》、《观沧海》等课可通过网络找到相关的视频、音频和图片,展示壮美的画面。《三峡》一文属于欣赏感受类的文言文,它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展现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险峻的山峰,汹涌的急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摇曳多姿的画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了一个入情入境的教学氛围,实现情境互动,激起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三、交流合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主题作用是否得到发挥,成了如今新课程该种中最为重视的问题。在教学中学生的主题地位是否得到凸显,也越来越被每个教师所关注。那么久文言文教学而言要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要留给学生畅所欲言的空间和时间,不要让教师的讲解充斥于整个课堂,“字字落实,句句翻译”显然已经不适应如今的教学课堂,而且现在孩子的思维和想象也难以接受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里提到要留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主要就是所要让学生走上讲台,主动发表自己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或者积极提出问题和同学、老师探讨。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利于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例如:教学《三峡》一文时,让学生“任选一景,结合课文并用自己的话把三峡风光详细描述下来”并进行交流,从中感受体验三峡独特的美。教师运用“读”、“写”、“说”的方式让学生深入课文,品味课文,体悟课文意境,同时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实到这个活动中,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建立在更加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

渡荆门送别翻译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意象捕捉;影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129-01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古诗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那么,古诗在教学中发挥着桥梁作用。至于会出现古诗教学难的问题,这涉及到态度和能力因素。

阐释:意象、意象捕捉法

中国人重意境,西方则强调意象。我们之所以选用:"意象/意象捕捉"概念,因为他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为了教学创新,换一个角度,侧重诗歌中的意象教学。

"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被感知的客体,也是诗人对它的体念;二者再由准确的不加修饰的词语表达出来。作为思想内容的载体,词语本身意义莫大于此。诗歌"只不过是词语镶嵌的图案。"庞德在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简言之,"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意象有着可变的意义,象代数中的符号a,b,x。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用在不同地方其意义不同。"月亮"可表示思念家乡,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象征纯洁的爱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表示寂寞等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法就是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象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意象及它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最后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画面、形象和语言的特色。笔者认为,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意象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近组成的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露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犹如身临其镜。不妨来看两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

一一白居易《浅塘湖春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乌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一杜甫《登高》

前一首,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教学时,教师应声明:写景诗当然需要形象鲜明,突出景色特征,更主要的还应象中有人。而学生也只有在准确的把握意象基础上,及诗人观察方向,方可进入诗人的心灵,悟出真谛!后一首前四句是诗人眼中的环境风物,后四句是诗人抒诉这样特定的环境风物中的心情,物与人两组画面相互对应交织。很多时候,与其说我们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看画,看那些一系列鱼惯地越过的动态画面。一个人善于或不善于读诗,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他能否将凝固不动的文字,迅速转换成活跃飞动的图画。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其智力发展不完全的情况下,好动不好静。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个年龄特征,授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2.意象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

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假于"象",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如: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一一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李太白《子夜吴歌》,本闺情语,而翼罢征。诗人的意旨是希望朝廷能体贴征伐给唐朝广大人民造成的痛苦不幸,早日结束不义战争。诗歌一开始就以月起兴,明月和下面的"秋风"在古诗中都是浸透离别情绪的意象,次句描写千家万户捣衣之事。诗人的眼中景,耳中声,无不是长安百姓对征战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总之,诗歌意象的有机结合构成明净凄清的景象,撩人愁绪的氛围,哀怨动人的形象,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补华《佣说诗》)托物言志,含蓄蕴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特征。"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3.抓住意象,迅速理解诗意

古代诗词(尤其是写景抒情类)特别注重营造意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通过意象的把握,进入诗词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完成诗词意境的再现与再造。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典型地体现了意境美这一特色。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首先找出全诗的意象(即诗中描写的具体事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一共十个事物。接着,我又引导学生:这十个意象诗人是用什么把它们串联起来的?通过思考。学生得出结论:是用一种情(即一游子的羁旅愁思)作为线索把它们串起来的。就组成一幅非常美的图画(即本诗的意境),请同学们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把本诗的意境再现出来。有位学生是这样描述本诗的意境的DD暮霭中,躯干上缠着枯藤的百年古树无声耸立,一只乌鸦静静地停在古树枝头,没有动,也没有叫。仿佛和古树枯藤结成一体。小桥下,一条小溪潺潺流淌。一座农舍悄然而立。在西风劲吹的古道上,一位游子正骑在一匹瘦骨嶙峋的马上,朝着夕阳走去,渐渐成为一个黑点,消失在地平线多美的意境啊!如果在教学中,我们只是简单地翻译一下,那么,古代诗词教学无疑就变成一杯白开水,哪来这种意境美的感染和熏陶呢?首先,抓住意象,解读诗句的字面义。读诗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是必须弄清其字面基本的意义,这是进一步理解诗意的前提。要想很快地把握其字面的意义,迅速抓住意象是技巧。如李白的诗《渡荆门送别》的颔联和颈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在这两联里,诗人写的意象有山、平野、江、大荒、月、云等。抓住这些意象,则解读其字面义为:(诗人)坐在船上,沿长江而下入三峡,来到辽阔的楚地平原之处,高山消失,随着山势的变化,滚滚长江也逐渐平静下来,在辽阔的原野上缓缓流淌。夜晚,诗人坐在船上,抬头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一轮明镜,皎洁澄澈,照着大地。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意象捕捉法,对于恢复文言教学的应有地位,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期望,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应用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