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研究

护理研究范文1

 

栏目

辟有护理论著、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专科护理、调查研究、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基础护理、心理卫生、中医护理、门诊护理、社区护理、康复护理、护理与法律、个案报道等栏目。

 

出版

护理研究范文2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挑战将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医疗环境存在医疗资源不足、卫生保健费用逐年增加、护理人员缺乏等问题。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健康结局成为护理界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1992年Lott初次提出的协同护理模式(col-laborativecaremodel,CCM)是随着这些问题呈现的。目前,该模式已在国内外护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本文将总结协同护理模式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和研究经验,为国内协同护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1协同护理模式概述

1.1协同护理模式的定义

协同护理模式是在人力、财力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护士指导患者执行自我照护活动,充分发挥患者潜能,同时鼓励家属参与并帮助和监督患者完成自我护理行为,强化三者的协同作用,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拿大初级卫生保健大纲赋予协同护理新的概念: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合作,给予患者或家属独特的技能指导和知识宣教,以帮助其处理各类健康问题。

1.2协同护理模式的内涵及目标

CCM是以Orem自理理论作为其理论框架。该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激发和培养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参与护理。它的主要目标是:(1)以现有的人力资源去激发患者和家属参与健康护理的能力。(2)充分发挥患者自我护理的最大潜能。(3)强化护士、患者及家属三者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护士的临床教育者、倡导者、协作者等角色。

1.3协同护理模式的教育方式

(1)个体教育:以个体为教育对象,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教育。(2)群体教育:以共有疾病状况改变的一类人为教育对象,行综合性教育和指导。(3)团队协同教育:以患者为教育对象,进行有计划的多学科协同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预防知识和护理。

2国外协同护理模式的研究现状

2.1研究对象圣地亚哥一项研究

[1]表明,协同护理不仅可保证产妇和婴儿的安全,还可降低产妇的医疗成本。Sarah等[2]开展一项将综合协同护理模式应用在合并多种重病的抑郁患者的质性研究,结果显示CCM可改善患者抑郁情绪。美国斯坦福大学[3]将患有精神障碍的青少年和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CCM可有效改善其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国外的CCM在慢性疾病的管理、初级卫生保健系统和成本-效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4-5]。

2.2干预效果

Louis等[6]研究结果显示,实行跨学科协同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药物管理控制水平。Vicky等[7]将综合协同护理干预和转诊门诊协同护理干预结合起来,结果显示具有保护作用的协作健康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况。Wright等[8]一项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青少年抑郁患者实行CCM是有效的且划算的。

3国内协同护理模式的研究现状

3.1研究对象朱志红等

[9]首次向国内介绍CCM,她认为这个以责任制护理为基础,强调护士、家属、患者三者协同作用的护理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改善患者预后,满足当前护理需求,值得我们借鉴。梁艳仪等[10]首次将CCM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同时促进CCM的发展。随后,CCM便陆续被用于手术患者、脑卒中患者中,在提高患者依从性、健康知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范文静等[11]首次在心血管疾病患者及照顾者中应用CCM,结果表明应用CCM能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和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及照顾能力。唐艳等[12]研究表明,CCM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接着协同护理模式被陆续应用在高血压等慢性病、产妇、小儿、造口等患者中,均取得显著效果。

3.2干预效果研究

[13]结果显示,CCM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还可以有效利用人力资源,降低护士工作强度,充分发挥其临床教育者的角色。宋芬等[14]将CCM与临床常规护理模式作比较,结果显示CCM较常规模式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和再入院率,减少开支。赵雪萍等[15]将CCM研究领域由院内拓展到社区,结果表明CCM可明显提高社区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和生活质量。国内协同护理主要是以院内护士为主,家属和患者共同参与的形式开展的。随着CCM的发展,赵雪萍等[15]采用团队互助的形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胡燕利等[17]强调患者及家属、护士、康复师集体协同作用,也取得显著效果。胡宝婵等[18]根据患者的多维度护理需求(身体、心理、社会支持),结果显示多维度协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轻患者疼痛。她认为协同理论源于药物协同,赋予了协同护理新的内涵。另有国内学者[19]将医护协同教学模式应用在专科重症监护护士的培训中,并取得良好效果。

4小结

大量研究证明,CCM可激发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患者最大潜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资源。随着CCM的发展,其内涵不仅仅是护士、患者、家属的协同,而是将对患者治疗有积极作用的各学科人员协同起来,组建跨学科协同护理团队,各司其职,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有效的医疗服务。随着我国慢性病的不断增长,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社区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内的协同护理模式起步较晚,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护理,干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一个合理分工的多学科协同护理团队,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CCM模式任重道远。笔者认为,未来研究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强对社区资源的应用,与相关初级卫生保健部门合作,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点,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跨学科协同护理团队。实现协同增强作用;还可将其应用在专科护士培训方面,提高专科护士的培训效果,进而推动我国临床整体护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志红,杨丽.协同护理———一种新颖的护理模式[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4,13(2):70-72.

[2]梁艳仪,冯凯芬,陆燕英.协同护理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7,3(14):62-63.

[3]范文静.协同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及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和照顾能力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5(13):4960-4963.

[4]唐艳.协同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34(12):158-161.

[5]刘新玲,王露.协同护理模式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15(22):37-39.

[6]宋芬,李美萍,翟丽萍.协同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4):440-442.

[7]赵雪萍.协同护理干预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及照顾能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06-208.

[8]胡燕利,谢家兴.协同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1(22):119-121.

[9]胡宝婵,阙冬梅,梁国雄.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多维度协同护理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6,11(14):1114-1116.

护理研究范文3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理念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ICU收治的59例患者以及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ICU收治的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前59例患者为对照组,后59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86.4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8.31%)明显高于对照组(84.7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理念在ICU护理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优质护理;ICU护理管理;应用研究

医院ICU病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临床护理环境封闭,接受治疗的患者病情危重,家属难以陪护,患者的所有护理工作全部由护理人员完成。优质护理理念是指护理人员要加强基础护理,将护理责任落实到个人,不仅要完善护理专业的工作内容,还要提升护理的服务水平。本次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分析优质护理理念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ICU收治的5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象,该组未采用优质护理理念;以及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ICU收治的5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该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理念进行护理管理。所有118例患者均符合2008年《全球急救重症学会制定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50例,患者的年龄分布为46-90岁,平均年龄为68.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具体护理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五点:第一,加强护理人员教育,树立优质护理理念。通过院系的健康教育,对ICU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服务的认识,形成护理价值观和护理行为标准,调动护理人员参与优质护理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和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以及治疗事项,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难处,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第二,改善ICU的护理模式。ICU患者大多呈现危重、昏迷状态,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同时要从患者家属着手,在探视时间热情的接待每一位家属,告知家属ICU的探视制度以及患者情况,让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第三,尊重并且理解患者。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尊重患者的意愿,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护理服务,从而获得患者的认可。护理人员从接待患者及家属时,要告知患者ICU的准则,告知患者主要治疗方式和护理措施,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对于不能言语但神志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准备笔盒写字板,了解患者的想法,从而为患者更好的服务;第四,加强医院护理人员的排班工作,优化排班模式。ICU护理工作非常繁重,护理人员承受巨大的压力,因此要合理的进行排班。将年轻护士与经验丰富的护士结合排班,每组设立组长职位,责任护士要带领小组成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第五,加强医护合作,主管护士要与主管医生交流沟通,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将患者病情变化告知医生,医生根据患者的特点,告知护理人员相应的注意事项,从而更好的为患者进行护理服务。

1.3观察指标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向患者及家属发放护理满意度的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其中,满意度指标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其中护理总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和不满意;另外,统计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ICU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1.4统计学处理

整理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数据和护理满意度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59例患者中,共有57例(96.61%)患者抢救成功;58例(98.31%)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对照组59例患者中,共有51例(86.44%)患者抢救成功;50例(84.75%)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ICU护理管理中树立优质护理理念,并且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提高护理的质量,还能够实现和谐的护患关系、医护关系,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管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服务得到医院、患者以及社会的认可,既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还能够树立良好的榜样。

综上所述,ICU护理管理中,应该大力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从而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周娇莹 单位:台州三门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杨辉,宁卓慧,康凤英.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践[J].护理研究,2012(03).

护理研究范文4

关键词: 护理管理学 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信息管理

护理管理学是管理的科学理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是一门专业领域的管理学,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组织资源,在护理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职能的基础上,提高护理组织功效。加强护理管理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是医院工作的主要目标。在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已经展开,其注重的是患者能够得到优质、安全、满意的护理。所以,加强护理管理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1.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质量管理是按照护理质量形成的过程和规律,对构成护理质量的各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服务质量达标、满足和超越服务对象需要的活动过程[1]。

1.1护理质量管理组织。

国外某些医院有设有专门的质量评价组织,比如护理质量保证委员会。委员会由行政管理人员、护理监督指导人员、护士长、护理教育工作者、护士代表等组成,致力于长年定期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审[2]。我国综合性三级医院通过建立质量控制网络,并通过自查、抽查、普查进行前馈质量控制、环节中的交叉控制、终末全面控制,取得较好的护理质量控制效果[3]。

1.2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有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患者是护理服务的主体,是医院生存的基础,所以护理管理质量的控制应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全员参与原则:各级护理人员和全体的医务一线工作者的服务态度直接决定着服务的质量;护理质量标准化原则:标准化的护理操作,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的水平,使护理人员,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持续改进原则:开拓创新,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理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

1.3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和指标。

我国正式颁布的护理质量国家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由卫生部于1989年颁布的《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及在2005年颁布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在标准中强调护理质量与安全,对有效评价护理服务质量起重要作用。另外地方医疗组织也建立一些护理评价的标准,有利于根据地方特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例如。受北京市卫生局委托,中华医学会为其制定了《北京地区医院评审标准》[5],该标准对其他地区制定质量评价指标有指导意义[6]。

1.4护理质量管理方法。

由美国科学家Edwards Deming提出的PDCA循环是护理质量管理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PDCA是英文Plan,Do,Check,Action的缩写,质量管理的客观规律在PDCA循环中得到体现。

PDCA循环工作程序如下图所示,各项工作有整体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在循环中,每一次的循环都是一次质量的上升,也体现了持续改进的原则。通过实施PDCA循环,护理工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应用科学的方法去主动寻找并解决问题,以获得更好的服务效果。

1.5护理质量缺陷管理。

各种不符合护理质量标准的现象和结果都属于护理质量缺陷,护理质量缺陷是引发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在护理质量缺陷管理中应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强服务质量监管之外,做好风险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护理人员和患者或家属缺乏沟通也是导致纠纷的重要原因。报道显示,由于护患沟通缺乏,医患关系紧张所导致的纠纷占总量的三分之二[7]。也可通过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制作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制备健全的应急预案等方式预防护理质量缺陷的发生。

1.6护理质量评价。

护理质量评价由要素质量评价、环节质量评价和终末质量评价组成。我国的护理质量评价内容主要是常见具体的护理指标,对基础护理质量和终末质量的评价更加偏重。常用的指标有患者所处环境是否合格、消毒隔离管理合格率、护理表格书写情况、器械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对患者的管理水平、护理报告和记录情况、基础护理合格率等。

2.护理信息管理

现代化的护理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大大简化医院患者管理的程序,减少了大量收账、记账等工作,节约大量的工作时间。护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住院患者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为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医院药房、病案室、收费处、统计室等部门共享系统信息,有利于患者的动态管理,节约管理时间和成本,提高护理效率;住院患者医嘱处理系统:系统由医生终端录入医嘱,由护士站终端显示,还具有药费自动划价,住院费自动收取等功能。其他还有住院患者药物管理、住院患者费用管理、手术患者信息管理、护理排班信息等系统应用于护理信息管理中。

3.结语

当前,我国的护理管理还处于发展阶段,现有体制建设还不健全,有待进一步提高。医疗纠纷也时常发生,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信任度降低。首先,现有的护理质量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未得到系统、有效的统一,部分指标欠科学,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临床护理工作,缺少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的护理等指标。其次,评价指标多数是具体的技术指标,缺乏对患者健康状态的关心,使护理质量评价强调细节,忽视内涵,强调具体技术规范操作,忽视患者身心护理,这有悖于“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此外,现代化的护理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医院管理人员实现现代化的医院管理,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宜刚,于有江等.护理管理学[M].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

[2]Hussein A T.A ten—step process to develop case management plans[J].Nurs Case Manag,1996,1(3):112—121.

[3]朱新青,陈照坤,梁雁芳.临床护理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6,6(9):31—3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EB/OL].[2010—05—12].http:///zcfg/yzzl/2005—04—01/0201000001.shtml.

[5]成翼娟,冯先琼,宋锦平,等.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5,5(4):26—28.

护理研究范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血管外科中接受“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其中,男患者75例、女患者45例,年龄为25~78岁,平均年龄为(48.32±10.17)岁。其中25例颈动脉狭窄、15例内脏动脉狭窄、18例下肢动脉狭窄患者,采用外科手术以及闭塞/狭窄性疾病腔内手术治疗;17例内脏动脉瘤、13例动脉取栓行微创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12例、腹、胸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20例。1.2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对其护理管理方法和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具体如下。1.2.1手术配合。①术前准备。首先术前1d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即由巡回护士将“一站式杂交”的相关知识以及特点详细告知患者。同时对患者是否对造影剂过敏,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是否做过导管检查,体内是否具有金属植入物等情况进行核对,并将该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详细的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其次准备好各项手术物品,即特殊的支架、球囊、导丝、导管以及常规手术器械等。②巡回护士术中配合。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先帮助患者建立颈外静脉通道,然后避开穿刺部位,且与患者交流后,配合麻醉再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对患者成功麻醉后,对其进行合理安置。手术期间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患者出现任何异常情况,都需及时告知手术操作者并及时加以处理。③器械护士配合。即针对术中所用导管耗材准备一辆器械车,针对外科手术器械准备一辆器械车,共两辆器械车,打开手术所需敷料以及耗材。手术进行的过程中,注意将术野周围的器械数量减少,并将不使用的器械及时收回。术中植入支架以及进行造影的过程中,需要将手术台上未使用的器械向对应的器械车中撤回,然后对纱垫、纱布以及缝针等物品进行及时的清点,并于指定位置放置器械车。采用肝素盐水对耗材的官腔进行冲洗后备用,在治疗巾下放置导丝盘以防弹开;按照外科手术要求在置入支架后继续配合手术。1.2.2护理管理。①严格术中查对制度。即护士需仔细的核对高值耗材的型号以及种类,且与手术医师反复确认之后在进行使用,以防止出现浪费。注意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异物遗留患者体腔,在将手术器械包打开时,手术医师与护士需共同对物品的数量以及种类进行清点。在对患者体腔进行关闭前后,要对物品的数量以及种类进行再次核对,待总数相符之后才能让患者离开手术室。另外抢救中的口头医嘱或者术中执行医嘱如果存在疑问,则必须与医生进行反复核对,且医嘱执行的时间以及提出医嘱的医生都需准确记录下来。②制定应急预案。即按照“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的特点,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心脏骤停以及大出血等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还需制定相应的预防坠车预案、预防坠床预案、预防导管堵塞脱出预案、预防交叉感染预案等。要对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以及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等的操作流程加以完善,另外还需完善抢救心脏骤停以及大出血等的操作流程。③明确岗位职责。即针对“一站式杂交”手术中存在的高位环节,巡回护士需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掌握,且要对可能出现的技术风险以及责任风险进行规避,同时对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完好性、急救物品以及药品的完好性等加以熟知。巡回护士还需增强自身的风险意识,并加强管理手术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以减少环境风险。另外巡回护士还需建立等级责任制度,以确保每位巡回护士能够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④抢救药品、设备以及器械管理。安排专门的人员对介入手术使用的各种器材、导丝以及导管等进行管理,同时有序放置特殊器械、导管鞘、导丝以及导管,以方便取用。在介入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手术意外以及并发症,因此“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将各种抢救器材以及相关的药品准备充分,以便及时对患者进行急救。

2结果

“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获得有效护理管理,且护理满意度为95.83%(115/120)。而患者治疗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00%,各项护理工作以及安全管理均顺利进行,且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任何死亡情况。

3讨论

在临床上,“一站式杂交”是治疗各种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术,而此类患者在进行介入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大多是由“一站式杂交”手术室完成。一旦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任何的意外事故,在该手术室中也能给予其及时的抢救[5]。“一站式杂交”手术室可同时进行常规外科手术以及影像学检查,因而患者在治疗期间无需在手术室以及介入导管室中进行来回的转移,这就有效避免了患者转运期间以及多次麻醉可能存在的风险[6]。此外“一站式杂交”手术室的优势在于:①能一起完成外科手术以及腔内手术,减少了患者创伤,降低了手术风险,且降低了手术费用。②能将治疗指征拓宽,解决了以往单一手术治疗或者介入手术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还有效避免了纯腔内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外科技术的风险性,从而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③一旦患者在腔内手术中发生任何并发症,都可由外科手术加以治疗和解决[7]。该文的研究中,“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获得有效护理管理,且护理满意度为95.83%(115/120)。而患者治疗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00%,各项护理工作以及安全管理均顺利进行,且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任何死亡情况。因此可以看出,“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应用于血管外科中的护理管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广价值和意义。综上所述,“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应用于血管外科中的护理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其能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并能促使护理管理更佳规范化,从而为血管外科“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提供充分保障,因此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作者:曹锦秋 单位:吉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参考文献]

[1]程华,郑静,徐莉,等.神经外科杂交手术的护理配合[J].华西医学,2013(4):585-588.

[2]颜婕,聂智容,刘宿,等.多学科“一站式杂交”手术室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构建[J].创伤外科杂志,2013(3):270.

[3]苗琳.一站式复合手术室的护理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8):746-747.

[4]宋秀棉,高静,何丽.“一站式杂交”手术高值耗材库在血管外科的运行与管理[J].护理杂志,2011(11):72-74.

[5]郑元,陈皓,陈燕.腔内血管外科“一站式”杂交手术围手术期护理配合[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年河南省患者手术安全规范化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4.

护理研究范文6

全科护理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在我国的医疗体制不断改革过程中,我国医院的卫生服务体系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当中,很多医院的全科护理还处在初步发展当中,很多的硬件设施还不够齐全,对于全科护理的管理还不够规范,并且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很多医院在全科护理方面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无法进一步促进全科护理工作的发展。

二、促进全科护理在医院护理中应用的措施分析

1、建立全科护理人才队伍

针对在医院的全科护理工作中人才欠缺的情况,要想将全科护理应用到医院的护理工作中,我们应该建立和健全全科护理人才队伍,促进医院护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首先医院的领导应该重视全科护理的发展。其次,应该加强对全科护理人才的培养。通过培训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全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通过派送学习的方式,到其他医院去交流经验和学习专业知识,进而全面提高医院全科护理人才的整体专业水平,为患者进行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2、健全全科护理发展机制

对于社会而言,应该创办更多的全科护理学校,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全科护理人才。另外,高校应该进一步发展全科护理教育,主要包括在本科专业中加大全科护理所需知识的课程设置力度,也包括在护理学硕士点上设立全科护理研究方向,以此在学校教育层面发展全科护理。最后,我们还应该建立健全招聘机制,以吸引更多的专业全科护理人才到医院就职,完善激励机制,吸引优秀的护理毕业生投身到医院的护理工作中,不断充实医院的人才队伍,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水平,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

3、完善全科护理服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有着更高的需求,专科护理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全科护理,必须要加强居民养生、心理辅导、保健以及艾滋病防治等知识的宣传,还应该建立和健全长期患者以及重点护理对象的档案,建立全科护理服务的电子呼救网络,以这种多元化、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为全科护理的发展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