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启蒙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启蒙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启蒙故事

幼儿启蒙故事范文1

一、幼儿园时期教育的特点

1.知识面广

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对外界探知的天性,有很大的学习兴趣。而在幼儿教育的学习安排下,氛围也十分活泼轻松。一般以做游戏形式或者故事之类的情景模式传授知识。但是相对来说,灌输的知识也较多,例如,简单识字、唱歌、跳舞、常识相关的问题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感兴趣的或者好奇的事物也会成为教学知识,所以,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在教学中应不断创新,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启蒙阶段的教育是教育阶段的基础。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精细化了,幼儿教育阶段作为教育的第一阶段,更应该引起重视。在幼儿教育阶段我们分为三个阶段:小班教育阶段、中班教育阶段、大班教育阶段。而在每个阶段学生的整体特征也会有差异。比如,小班一般是2.5~3岁,在这个阶段,孩子对外界处于萌芽状态,对外界很好奇,也是最好培养和开发大脑思维的最好阶段,在此阶段可以采用声像等进行教育,也可以根据孩子实际的状态进行动态学习培养。对于中班和大班教学时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是开始对外界有观点和看法的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开始形成的时期。除了基本知识的学习,一般以相关事件故事的形成引发他们的思考,以达到教学目的。综合来说,在幼儿教育阶段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幼儿阶段开启了孩子进入学习的大门,是开发大脑的最佳时期。

二、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的引入探索

1.中华文化在启蒙时期的引入

幼儿教育的整个阶段是对世界认知和自我意识价值逐渐形成的阶段,被称为“启蒙时代”,此阶段也是培养孩子行为意识和优秀文化知识注入的时期。中国优秀的文化不仅包括传统文化,也包括一些文化思想精神和物质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引入,则会启蒙并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可以在课堂中以故事的方式向他们讲述一些历史故事,如岳飞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发他们去思考和学习。根据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学灵活性的特征,可以更好地向他们传授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美化他们的心灵。

2.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的环境探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行业的发展不仅向着精细化和人性化发展,更多的是靠优越的环境对孩子的二次开发!探索幼儿教育阶段的中华文化环境,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本地区域文化特色加以引入根据教育所在地区文化加以引入,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以提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文化的探索精神。对于物质文化,一般用于孩子的互动,以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精神,例如剪纸、彩绘之类的。当然,各地的文化背景之类都有所差异,所以也显示了教育的大体性和独特性!

幼儿启蒙故事范文2

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易受情景暗示,他们的情感易受具体事物的支配。经典童话在幼儿道德启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童话的幻想、夸张等艺术特点,永远与儿童的天性相吻合。经典的童话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契合幼儿的精神世界,为幼儿带来巨大的欢乐,提供丰富多彩的道德形象。幼儿喜欢富有神奇色彩的童话故事,能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快乐、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正义,也总希望自己能拥有童话故事中“白雪公主”的美丽、“魔镜”的魔力、“圣诞老人”的智慧和法力……他们的情绪一旦在童话故事的熏陶下被唤起,就极易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人、物、事件或景物上。这样的物化加速了幼儿道德情感的迁移,让其自然而然地从童话中受到教育。因此,让幼儿接受优秀童话的洗礼,纯洁他们的心灵,是对幼儿道德启蒙的有效途径。

一、在童话欣赏中晓知足

首先,组内教师运用共同制作的课件建立起了温馨的对话场景,使道德启蒙教育的种子在幼儿的心中安营扎寨。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课件中“海”的反应为幼儿赏析整篇童话诗起到了良好的提示作用。幼儿发现,由于老太婆的一次次无理要求,老头每次走近大海呼唤金鱼时,大海都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像是一种预感式的提示。如:(1)大海轻微地波动起来;(2)蔚蓝的大海发起浑来;(3)蔚蓝的大海不安静起来;(4)蔚蓝的海水变得阴暗起来;(5)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幼儿借助对课件中画面的仔细观察,通过海浪的变化体验金鱼情感的变化,从而明白贪心不会有好结果的道理。他们甚至还想象情景,绘声绘色地模仿起角色对话来。赏析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讲述与欣赏,真切地感受到了渔夫的善良、老太婆的贪心、金鱼的感恩之心。我问幼儿:“为什么老太婆到最后会一无所有呢?”此话一出,幼儿们叽叽喳喳地议论开来,有幼儿说:“老太婆实在是太贪心了。”他的话得到全班幼儿的认可,大家争着说老太婆如何要求一次比一次高,野心一次比一次大,一直不知道满足。

在活动延伸部分,我又提出问题让幼儿们进一步讨论:“老太婆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了,你想对她说什么话呢?”“老太婆做了女皇就应该满足了”“老太婆肯定后悔死啦,要是她要得不是太多该多好啊!……”忽然,班里的“小百灵”马天翼激动地站起来说:“我们不能太贪心,到商店里去买东西也不能向爸爸妈妈提很多要求,不然我们也会像老太婆一样什么都没有的……要知道爸爸妈妈赚钱很辛苦的,要有感恩心……”幼儿从老太婆说起,又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典童话在不知不觉中让幼儿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完成了传统道德的自我教育。

二、在角色评价中增同情

童话作家奇妙的想象和他们笔下的神奇故事具有无穷魔力。它们往往以具体的形象及艺术语言存在于时空之中,激发幼儿的感情、情绪,与幼儿的认识心理和情绪特征相吻合,帮助幼儿增强识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给予幼儿思想道德的启迪和教育。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经典童话可以激发幼儿们的同情心。在前期准备中,幼儿已经多次聆听过这篇故事。在本次教学中,我们主要借助动画课件,帮助幼儿进一步形象地感知故事内容,拓宽他们的想象空间,点亮幼儿思维的火花,以“可怜的小女孩”为切入点,逐渐展开深层次的观察、感受、体会、比较,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对幼儿所说的零碎语言进行适时概括和规范,用激情的语言描述情境,引起幼儿对小女孩悲惨人生的关注。在幼儿知晓故事梗概并梳理出故事四要素之后,又重点抓住5次划火柴经历、小女孩“冻死在墙角”的画面、小女孩死时“脸上放着光彩,嘴角露出微笑”的幼樱唤柚画面中冷暖色、背景音乐的暗示及角色语言、语气、语调的即时模仿,让幼儿去感受小女孩是沉浸在幸福中死去的,帮助幼儿去体会小女孩在幻景中拥有的幸福,而现实生活中小女孩的命运却又是多么不幸,激发出了幼儿对小女孩的关爱之情。

幼儿纷纷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有的要邀请卖火柴的小女孩到自己家里来作客,有的表示要给她礼物,有的要买下她全部的火柴……幼儿们的言语不同,为小女孩所做的事情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便是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那份同情之心。

三、在选择适宜中融德育

经典童话在幼儿道德启蒙教育中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任何经典童话都可以不分场合、不分时间、不分对象地使用。要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及具体需要,选择适宜的童话开展启蒙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童话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们必须视具体情况而定,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幼儿启蒙故事范文3

前言

在我国,儿童文学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但如果没有接触过儿童文学这一门课程,就可能弄不清楚儿童文学的概念、范畴及其在我国文学中所具有的地位,因此就

更不用说对儿童文学体裁的明确区分了。但作者通过对儿童文学的各种体裁类型进行不断研究以及仔细的推敲,从而发现儿童文学的最大特点是故事性强、富有童趣,而且教育性

很强、因此其对儿童读者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少年儿童,而儿童文学的奇特性和富有趣味性的特点恰好符合了儿童对

富有好奇心的心理。儿童故事中吸引儿童的是其中曲折动人的情节,而童话中让儿童体会心灵美好就是勇敢、善良等的人物形象,这些是培养儿童向善的品格的重要因素。虽然很

多儿童只是将儿童文学作品当作故事来阅读,但儿童在读完后可以从中感受到做人与做事的道理。

一、儿童文学体裁的分类

从产生的时候开始,儿童文学就与教育有着很多的关联。儿童文学作者以及儿童读者的家长都希望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必要的教育意义。按照儿童文学使用

的情况,我们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其分为常用和不常用这两种类型,其中,常用儿童文学中有儿童诗、儿歌、寓言、童话、儿童小说、儿童故事,而不常用的有儿童科学文艺、儿

童报告文学、儿童影视文学、儿童戏剧文学、儿童散文、科学文艺、报告文学、图画书等等。

二、儿童文学在幼儿园活动的应用现状 实际上,儿童文学具有教育、认知、审美、娱乐等几乎全部的文学功能,而儿童文学就是幼儿园文学启蒙教育的载体。但由于对

儿童文学的本质、特征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从而导致了目前的幼儿园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对认知和思品两方面比较偏重

儿童文学承载了认识、教育、娱乐、审美等各种文化功能,而且这些功能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但是多数幼儿园在进行儿童文学启蒙教育时一直把重点目标

放在让幼儿学语言、学道理、学知识等,而不怎么重视它的娱乐和审美功能。这就导致了对认知和教育这些方面的偏重,而对幼儿审美情趣的培养的忽视的情况产生,从而使得幼

儿园文学启蒙教育陷入了一定的误区中。

(二)固定的教学活动模式化

在幼儿园文学启蒙的长期教育活动中,已经慢慢进入了一种固有的模式中,;例如在故事教学中已经形成了“三部曲”模式,其中甚至连听的遍数、问的问题等等都是固定的

规定。虽然这些规定也有其可取之处,而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如果我们教师一味地按程序来实施教学活动,而不通过作品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文学的教育技能,不考虑幼儿的心理

特点和接受能力,不按照孩子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形式和手段,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三)课内与课外没有得到良好的结合

虽然幼儿园的文学启蒙教育理论上提倡环环相扣,相互整合,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没有关联,各自为政的现状。幼儿园的文学启蒙教育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日常

生活中的诗歌朗读和故事讲述,二是集体教学。前者是随机、分散进行的活动,后者是有计划、有目的而实施的教学活动。然而,一般日常生活中的诗歌朗读和故事讲述教育并未

转贴于

列入教学计划,因此也是时有时无,而且常被教师作为打发时间而进行的活动。

三、幼儿园合理运用儿童文学进行教学活动的策略

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把握好儿童文学的欣赏特点,这将有助于幼儿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及语文阅读质量的提升。

(一)让幼儿在阅读中感受,对作品进行整体感知

由于小孩子的知识经验比较贫乏,因此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就比较低。幼儿在进行作品的欣赏活动时,他们的感知通常都是跳跃式的,造成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他们往往偏重于表

面感受,只是比较注意作品中的色彩、声音及形状,喜欢奇特、新颖以及具有动感的人物形象,还有对曲折的故事情节较为感兴趣,然而对那些理性的、抽象的阐述一般提不起兴趣,

甚至会产生反感的情绪。因此当他们在欣赏儿童文学作品时会主动跳过不太清楚的生字、生词、生句以及不感兴趣的部分,而对作品得到了整体的大致把握。作为幼儿教师,我们

必须明确儿童进行文学作品欣赏时的这些特殊性,就不要在教学时在字、词、句上花费过多的时间讲解,而是要让学生们对文学作品的整体得到全面的把握,然后再慢慢培养学生学

会多个侧面,从多角度来感受和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将孩子带入到作品中,亲身感受作品的魅力

儿童在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实践时,他们非常容易投入感情。只要他们一旦进入作品的情景当中,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将自己当做作品中的某一个角色,而且会随着该角色的经历

或忧愁或喜悦,或悲伤或高兴,其情绪和情感会因为角色在故事中的命运变化而起伏,甚至他们会忘记自己只是在虚构的文学作品中,他们会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同在。因此,教

师应全方位把握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这一特点,充分挖掘作品中文本的教育、语言、美学、娱乐、人文等各种文学价值,并合理利用相关的信息、资源,营造与文学作品相适应的情

景氛围,让幼儿能投入到文学作品中去,从而得到相应思想的启迪和文化的熏陶。转贴于

(三)根据文学作品不同的体裁,因材施教

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每一种文学体裁都有其独特鲜明的特点,虽然儿童文学体裁与民间文学体裁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甚至有些体裁是体裁分化过渡而产生的,但

是儿童文学体裁仍然存在着其本身的独特性。例如,童话的丰富想象力就是由于儿童本身就生活在幻想之中,儿童诗作品所抒发的是儿童的童趣和精致,科学文艺方面作品的内容

则尽量回避有一定理解难度专业化知识等等,其中每种文学体裁都顾及到了儿童的思想、经历以及年龄特点。因此,儿童文学的体裁特点相当于教学的核心,由此就可以建立起幼儿

文学启蒙教学的突破口。

(四)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儿童文学作品中,美是一个突出的特点,同时也是文学教育活动中的一条重要的原则。然而,优美的儿童文学作品需要经过教师的再分析、再加工,才能让幼儿正确理解以

及感受隐含在作品中的价值指向。在进行幼儿文学作品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设疑法、表演法、创编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形式,这样才能调动起幼儿学生们对作品中美的

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注重文学的幻想性,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在幼儿们看来,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动感的,他们的幻想不会受到时间或者空间的限制。例如:在上《桃树下的小白兔》这一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假如

小白兔给你寄来一片桃树叶,你收到后会怎么做呢?这就引发孩子的大胆想象,然后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就可以实现在培养幼儿想象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孩子表达能力的目

的。

结束语

幼儿启蒙故事范文4

【关键词】幼儿数学启蒙教育

幼儿数学启蒙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引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一种认知倾向,属个性特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兴趣可以激发儿童的求知欲,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提高幼儿的兴趣,使其能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幼儿数学启蒙教育决不能单纯教知识,而必须寓教于乐,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或活动中渗透粗浅的数学知识,让幼儿在感知知识时或得满足感。只有当幼儿对某一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后,他们才会全神贯注地参加进去,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接受知识。在平常与孩子的接触中,我发现幼儿都很喜欢听故事。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我尝试采用了以下一些教学方法。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含义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通过直观教具,使幼儿从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抽象,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并用语言促进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的教学活动。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幼儿数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或成人的指导下(直接指导或间接影响),通过他们自身的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关系(包括数、量、形、时、空等几方面)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并主动探索的过程,是幼儿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

二、把要教授的知识编成小故事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增长幼儿知识,发展智力。孩子都爱听故事,尤其是在听故事的同时,如果老师边讲边出示故事中的事物,那幼儿的兴趣就更浓了。因此,我常把教学内容编成简短的小故事,让幼儿以听故事的形式来学习。如教幼儿学习认识“1”和“2”时,我编了这样的故事:“今天小兔到小二班作客,他带来了很多礼物,准备送给小朋友。是什么礼物呢?边讲边出示实物:一张纸,一本书,一盒蜡笔,一盒彩泥。这些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通过这样的演示,幼儿很容易地认识了“1”。认识“2”时,也用了同样的方法。教师以小兔的口吻、小兔的角色进行教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但是,同样的角色和内容,不适宜于编成教学内容相仿的小故事。例如,在认识“3”和“4”时,如果再以小兔到小二班作客这样的故事出现,那幼儿一定不会再有兴趣了。此时,我把小兔这一角色改为布娃娃,以布娃娃过生日为题材,布娃娃买了许多东西来请客人们吃,买了哪些东西呢?教师出示水果,让幼儿数一数有多少水果,从而认识了“3”。接着,又出示糖果,再数一数,从而认识了“4”,最后,布娃娃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请小朋友按要求取相应的雪花片,做相应的动作等等,从而进一步认识了“3”和“4”。在这种宽松氛围下,幼儿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这种方法也符合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的记忆特点。三、请幼儿担任故事中某个角色

幼儿不仅爱听故事,而且更喜欢参与到故事中去。因此,在设计某些教学活动时,我会请幼儿担任故事中的角色,激励幼儿更加认真地听故事,参与故事。如教幼儿学习分类,我请幼儿为故事中的大象和老虎分饼干,激发了幼儿的责任心,促使他们认真听清楚分类的要求。因为只有听清了要求,才能当好饲养员。幼儿在担任饲养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分类。再如,在复习认识数字1~5,并学习用点子表示数量的活动中,我让幼儿担任故事中的主角,请他们去公园看花。看到了漂亮的花,学着用点子表示花朵的数量。再让幼儿看了点子猜猜有几朵花开了。通过这种方法,幼儿在参观公园的情境中,不仅听了故事,而且,

积极地参与了故事,学到了相应的数学知识。

四、幼儿担任的角色有操作机会

心理学上说:当无意记忆的材料成为活动对象时,记忆的效果就会提高。因此在活动中应多为幼儿提供操作机会,让幼儿尽可能的多动手操作。我在设计故事情节时,尽量为幼儿提供这样的机会。如前面的例子:给老虎、狮子分饼干;参观公园看花等也是如此。再如教幼儿学习对应比较多少时,我还是请幼儿担任饲养员,按照一定的要求给小动物喂水果。在喂水果的过程中,幼儿很轻松地学会了对应比较多少。

五、帮助故事中的角色

每次的数学活动,教师都会对幼儿提出一些要求,久而久之,幼儿对教师的要求会没有兴趣,懒得理会,如何使幼儿乐意地按要求去做呢?我在编故事时,常会把一些数学操作要求变成故事中的角色求助小朋友的事情。故事中的角色往往是幼儿喜欢的,他们会乐意地去帮助故事中的角色,这样一来,就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学习交替排序时,我就以布娃娃爱吃排好队的饼干为由,要求幼儿发放饼干,圆饼干交替排好队,幼儿为了让布娃娃乐意吃自己的饼干,就会很认真地按要求去做。这时,教师出示布娃娃,拿着布娃娃来到幼儿中间,排好队以布娃娃的口吻表扬幼儿,如此一来,小朋友特别的高兴,排饼干也更起劲了。

幼儿启蒙故事范文5

摘要:随着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加入幼儿英语启蒙的队伍。本文从幼儿英语家庭启蒙的可行性,目标以及所遵循的原则等方面探讨幼儿英语家庭启蒙方案,试图为中国儿童英语学习做好规划。

关键词:幼儿英语;家庭启蒙;亲子互动

一、幼儿英语家庭启蒙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英语作为全世界的通用语言,已经引起中国许多家庭的重视。近几年,更是出现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孩子很小时就将他们送去各种培训机构学习英语。虽然外语学习是否应该从学龄前儿童开始尚无定论,但是研究显示,让孩子幼儿时期学习英语,是有一定道理的。根据儿童的生理结构,Lenneberg(1967)提出语言习得的关键期问题。他认为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是在2岁至青春发育期之前这段时间。因为人的大脑中主管言语的区域处尚未定位,第二语言会和母语储存在大脑的同一区域,因此儿童时期学习外语最有可能运用和母语一样的机能,最有可能达到接近母语的程度。除此之外,儿童的发音器官可塑性比较强,能习得自然语音。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认为,有了大量的适合的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可以学好目的语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着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入”。这些情感因素包括动力,性格、自信心和情感状态。儿童学习英语心理障碍少,模仿性强,敢于表达,不怕出差,获得的输入也自然比较多。这些都有益于幼儿的外语习得。综上所述,幼儿学习英语利大于弊。现在的父母大部分进行科学育儿,注重亲子阅读,互联网时代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为每个家庭启蒙英语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家庭启蒙英语具有学习时间的随机性、学习氛围的娱乐性、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和幼儿接受心理的亲和性等特性,因此幼儿家庭英语启蒙完全具有可能,也是任何英语培训机构所不能比拟的。

二、幼儿英语家庭启蒙的目标

幼儿家庭英语启蒙从一开始不是为了孩子英语过级或者参加竞赛,因此幼儿家庭英语启蒙的目标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早期接触英语可以消除幼儿对于除母语外的第二语言的畏惧和神秘感,树立交际能力的自信;2.引导幼儿感悟不同的文化,扩展他们的文化视野;3.通过大量纯正的英语语言输入,培养孩子的语言敏感性以及口语表达能力;4.和母语学习一样,结合英语知识的学习,渗透品德、情感等方面的教育;5.幼儿英语启蒙需要通过亲子教育才能实现,更好地实现亲子沟通培养和谐向上的家庭文化底蕴。

三、幼儿英语家庭启蒙的原则

1.以听为主,说为辅,激发学习的兴趣

克拉申认为,习得是无意识地吸收,是一种隐性学习。儿童的关注点只是语言的“意思”,不太关注语言结构和词汇。作为拼音文字的英语来说,有了音才能阅读。而研究证明,大量听所获得的“习得”是最容易也是最有效地。因此幼儿早期家长因摆脱中国式“背单词”教育方法,通过播放大量韵律性强、朗朗上口的英文儿歌如“Wesing”和“Rockmyba-by”、娱教于一体的网络英语节目以及纯正的英文原版动画片“Peppapig”“Littlebear”“Bigmuzzy”来培养他们对英语的敏感性,同时在每天的规定时间内讲解英文原版绘本来激发他们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吴敏兰所推荐的英文启蒙绘本非常适合启蒙英语的幼儿阅读。

2.融合日常生活,营造英语环境

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儿童具有自然习得语言的能力。根据幼儿这一语言习得特点,研究者们提出了英语浸入式环境,即要是通过情境化的模式,通过创设英语语言环境不断地进行生活化、游戏化的学习,从而培养用英语的方式进行思维,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家长可以与幼儿用情景表演法展现有趣的童话故事,学会英语对话;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英语进行思维,运用英语进行对话,日常的用语交际;家长可以利用TPR教学法,即“totalphysicalresponse”全身肢体反应教学,帮助幼儿对所学的英语知识的理解,家长可以配合语言加入大量的肢体语言,比如说手偶的运用等,加上一些图片、实物,让孩子通过听、看、玩的方式,对你所说的内容记忆深刻,达到更好地吸收效果。

3.注重亲子互动,陪伴教育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学龄前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就是父母,因此在家庭英语启蒙阶段,父母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引导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英语小游戏,与孩子共同表演英文儿歌,共读英文原版绘本,一起观看英文动画片,并且一起讨论片中的故事情节,而不是强迫孩子独自地学习,这样不仅会丧失孩子学习的动力,同时不利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语言沟通。

4.正确对待孩子沉默期,静待花开

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孩子学英语是有沉默期,在启蒙英语初期要求孩子跟读或者背单词是不太合适的。启蒙初期,大量地输入很重要,多听少说。如果孩子刚接触英语,就不断要求孩子跟读,模仿语言语调,孩子的精力集中在模仿语音上而不是对语言的整体理解上,是违背语言学习规律的。因此家长因理性对待孩子的沉默期,耐心地提供孩子大量纯正、正确的英语语言输入。

四、结语

人类思维发展最伟大的成就莫过于语言习得。儿童母语习得的整个过程是处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下。儿童大部分时间是与父母待在家里,因此家庭是儿童英语启蒙的最佳场所。父母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语言文化环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语言习得规律,运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英语学习的兴趣,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一起等待幼儿语言输出的那一刻。

参考文献:

[1]黄晓苑.家庭幼儿英语教育模式的个案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0(7).

[2]胡卫治.浅谈对幼儿英语家庭启蒙教育的认识[J].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

[3]胡卫治.习得理论指导下幼儿英语家庭启蒙教育的个案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6).

[4]杨晓斌.营造家庭教育氛围促进少儿英语学习[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2).

幼儿启蒙故事范文6

1.感悟过程

在启蒙教育的视角下,对儿童舞蹈教育应从身体感悟开始,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应该首先令学生们认识身体到各个关节。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配合节奏鲜明的音乐,通过儿歌或童谣,加以生动的形象将自身各个部位进行协调与配合。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们要向学生灌输“直”的概念。即在进行舞蹈表演过程中,令身体和四肢一直保持在“直”的状态。身体在这种原始状态下,依照表演的需求,做出符合标准的动作。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幼儿在真正意义上将身体关节发力方式加以全面掌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儿童对自己身体的感悟。

2.体现过程

3到7岁的儿童有着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高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舞蹈创作与编排的时候,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们模仿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并引导他们将看到、听到以及感悟到的事物利用自己的身体表达出来,促进少年儿童将自己的身体和思想融为一体,再对其进行身体训练的时候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该项工作。

3.再创造过程

上文说道3到7岁儿童有着想象力创造力强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可以结合儿童的自身特点来进行具体工作。即兴舞蹈是一种激发少年儿童对舞蹈再创作的有效方式。儿童通过即兴舞蹈的方式,可以将对音乐的理解用肢体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即兴舞蹈表演中,儿童可以在特定的音乐环境下,对舞蹈进行自我创作,通过这种方式儿童可以在优美的旋律中表演出自己对舞蹈的认识。

二、启蒙教育视角下的幼儿舞蹈教学方式

1.教学中加入故事情节

儿童对于情节丰富的故事是比较感兴趣的,教师们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这个特点,将舞蹈教学中加入一定的故事情节,对学生们展开具体教学。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丰富舞蹈本身的趣味性,还能够在根本上增加学生们对舞蹈的兴趣。在创作和编排幼儿舞蹈作品的时候,舞蹈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去重新审度自己的作品,如果将一套舞蹈动作机械的教授给幼儿,是没有任何教学意义的行为,同时还会令儿童对舞蹈学习产生强烈的厌烦心理。因此,教师在进行舞蹈创作与编排的时候,要暂时忘记自己教师的角色,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通过舞蹈语言的方式,将故事情节加以生动的展现,而不能将其看成一个机械的动作叠加。

2.游戏和教学的完美结合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游戏和舞蹈教学内容进行完美结合,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令原本枯燥的教学变得趣味横生。内容变得有趣,自然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渴望在游戏中学习到舞蹈动作。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动作等方式,增强学生们的表现能力,利用该种方式对儿童进行教学,在满足了儿童表演欲望的同时,还能够增强教学效果,可谓一举两得。另外,当教学进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一些自我发挥的空间,让学生们尝试着自我编排舞蹈,在根本上提高学生们对舞蹈的激情。

三、结语

上一篇英文翻译

下一篇月考总结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