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秋天的句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秋天的句子范文1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作者:杜甫)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龚自珍)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作者:刘禹锡)
有关秋天的句子范文2
流程之一:变构重组,感知意象
诗是一门“吟咏性情”的个人化的艺术,闻一多曾形象地说:“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汽之凝结。”诗歌的语言、句式常常是陌生化的非常态的,而陌生化的非常态的语言、句式恰恰是诗人一种个性化的表达,诗歌之情恰恰存乎其中。在何其芳的诗中,非常态的句式也就是句子的变构现象是很多的,例如《季候病》中“我郁郁的梦魂日夜萦系?谁的流盼的黑睛像牧女的铃声呼唤着驯服的羊群,我可怜的心?”的诗句,《感叹》中“不管外面的呼唤草一样青青蔓延,手指一样敲到我紧闭的门前。”他们常态的表述应该是:“我日夜萦系的郁郁的梦魂?谁的像牧女的铃声呼唤着驯服的羊群的流盼的黑睛,我可怜的心?”、“不管外面像草一样青青蔓延的呼唤,手指一样敲到我紧闭的门前。”如何让学生从这种反常态的表达中领悟到诗意,走进诗人的诗意情怀?
笔者认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一种比较巧妙的解读诗歌的策略,也就是对原诗的句子进行变构重组。笔者在执教何其芳的《秋天》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对原诗进行变构重组:
自由朗读诗歌,说说诗中的农民、渔夫、牧羊女眼中秋天的景色有何不同?请仿照例句说说他们对秋天景色的印象。提示:把景物放在句末。例如:
农民说:秋天是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渔夫说:秋天是向江面撒下圆圆的网的冷雾
牧羊女说:秋天是在蟋蟀声中更寥阔的草野
然后笔者出示学生变构重组的诗作,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秋天
农民说:
秋天是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秋天是飘出幽谷的伐木声。
秋天是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秋天是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是栖息的农家。
渔夫说:
秋天是向江面撒下圆圆的网的冷雾,
秋天是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
秋天是芦蓬上满载着的白霜,
秋天是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是游戏的渔船。
牧羊女说:
秋天是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的草野。
秋天是更清洌了的溪水。
秋天是何处去了的牛背上的笛声,
秋天是何处去了的满留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是牧羊女梦寐的眼神。
该问题设计既让学生感知了诗中的意象之美,又让他们体验到诗歌再创作的快乐。这种再创作的过程就是变构重组的过程。这过程中,有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词会被学生删去,看似可前可后的词语的顺序会被重新调整,学生尚不知在重构中诗的经脉俱损,诗的情趣已索然无味了。
流程之二:变构重组后句子对照,感悟意境
王荣生教授非常强调让诗歌阅读回归到“诗性阅读”,他认为“诗性阅读就是尊重诗歌特质的阅读,尊重诗歌的情感情绪、想象性、象征性、超现实性。”他道破了解读诗歌的玄机,我们可以把诗歌的构成要素当成是解读诗歌的解剖刀。而诗歌语言、句式的陌生化非常态化的变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特质。抓住这一特质,笔者让学生把诗变构重组前后句子进行对照,感悟诗歌的意境。
先感受那些被他们删去了的看似可有可无的字词:例如震落、丁丁、用背篓来装、因枯涸见石。显然诗句“震落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中的“震落”、“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中的“丁丁”是不可以删去的,联系上下文得知这里的震动来自空谷间伐木声强有力的回响,“震落”二字在这里有以动写静之妙,写出秋晨在滴落的露珠中醒来时静谧的氛围。“丁丁”二字与“震落”有异曲同工之妙,以有声来衬无声,写出秋天“空山不见人,但闻伐木声”的宁静。再看“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句中“用背篓来装”这组词语,他极富表现力和画面感。看到“用背篓来装”脑海里会浮现喜庆的丰收场景,富有动感。他写出了收获之盛,收获之喜悦,收获之满足,也写出了收获之忙碌。还有“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的溪水”中“因枯涸见石”字面上是说水少,其实以水之少来衬托周边的宁静,连溪水也停止了吟唱。总之这些词语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何其芳笔下的秋天充溢着喜悦、静谧、幽远之美。
接着来感受那些变构重组后的句子:把原句“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与改句“向江面撒下圆圆的网的冷雾”进行比较。孤立静态地看这两个句子,这两句子是不分伯仲的,江面都给人一种烟笼雾罩的迷蒙之感,但是文字是活在情境里的,脱离情境的文字是不具言说的能力。结合诗的语境,我们发现两句话中的叙事者是不同的,前者是农民,与下面文脉是相通的;而后者是冷雾。而且前者农民视线中的景富有动态的变化之美,轻摇小桨的渔夫迎着一江的寂静和冷雾,把网抛撒了出去,那网如花般绽放在水气氤氲、朦胧的江面上,接着慢慢地消失在轻波微澜的江面上。他收起的网里没有鱼儿,有的是游戏的心情。这样的劳作是闲适的,充满诗意的。而后者就没有这种传情达意的效果。另一句是“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改成了“何处去了牛背上的笛声”,显然前一句“何处去了”放句末,语气弱化了,是一种充满思念深情的、源自心灵深处的寻问,而后者“何处去了”放句首,语气语调强化的变成了一种充满敌意的盘问,显然和诗中这位有着梦寐般眼神的牧羊女是不符合的,秋在牧羊女的眼里是恬静、甜蜜的。
流程三:变构重组后结构对照,体会诗性
诗乐是同质的。诗歌重章叠句的结构有一唱三叹绕梁之美,音乐也有一种回环往复、余音绕梁之美。诗的节奏是音乐的,也是语言的,她有传情达意的效果。这首诗歌变构重组后结构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唯一不同的是重组了以后每节诗下面都少了一句类似的话: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这种叠式的复沓歌咏结构很显然是不能消失也不能调换的。这三句话类似音乐中一唱三叹,而且前两次的咏叹是为迎接抒情主人公牧羊女的到来,让她在一片恬静、闲适和欣悦中悄然而至,静静地追忆那一段笛声相伴的日子。这首诗其实言说的就是诗人20岁那年某一天的心境,是他经历了爱情风暴之后,一切痛苦和烦恼都化为了最甜美的回忆的时候从心灵里静静地流出来的。他在《梦中的路》中说这是“最后给我留下一片凄清又艳丽的秋光”。朱光潜曾说:“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何其芳让瞬间的情感成为了一首永不凋零的最美的诗。这种连续反复的句法结构在为我们演奏着一曲脉脉深情的歌。这种诗歌结构其实由来已久,早在《诗经》里就已经成形。例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他有很强的秩序感和韵律感,而且能强化抒情效果。
有关秋天的句子范文3
葛某是个濒临自闭症边缘的孩子,但还没有严重到自闭的程度,
语言表达严重障碍,不会和外人说一句话。就是在家里也很少说话。我想了很多办法。我想,他一个人不说话,多找几个人陪着他是不是就会好一些呢?于是,我经常把他和几个同学叫到前面来表演或是读课文或者说些别的。可是,一轮到他的时候,不论老师和同学们用什么样的语言来鼓励他,他只是很紧张地伸伸舌头,前后挪动几步,却一句话也不说。我真的感觉什么办法也没有了。就在我对他觉得无能为力的时候,一次公开课却让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那一次,我在会议室讲了一节语文教研课,题目是《秋天的快乐》。这是一节口语交际课。在课前,我让学生大量搜集了有关秋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由于学校的安排,这节课由开学初被调到了学期末。所以,已经在讲这节口语交际课以前把描写秋天的作文讲完了。而且学生都利用上自己搜集到的词语和句子以及段落。再加上平时我就很注重对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回过头来,再让他们说说秋天的特点,对他们来说就不难了。课堂上,同学们都积极踊跃地发言,我也给了每个同学充分展示的机会。就在同学们说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再给一名同学展示的机会,谁来呢?”只见同学们的手举得更高了。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葛某也举起了他的小手,这一举动不光我看到了,同学们也都看到了。几个同学看看我说:“老师,让葛某去吧!”这时,同学们也都不喊“我”了,都开始说:“对,让葛某去。”并且把目光都投向了葛某。就在葛某拿着自己的读书笔记往讲台走的时候,整个会议室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同学们鼓励的掌声。不由得我也跟着鼓起了掌。“我搜集到的段落是……”他说话了,他真的说了。我激动极了,眼泪立刻充满了我的眼睛。当时心情真的是说不出什么滋味。因为是讲课,我马上调整了自己的情绪,收起了自己激动的眼泪。当葛某回答完以后,同学们和我给予了他更加热烈的掌声。我即时给予了他表扬,并带领同学们又给予了他赞扬的掌声。
有关秋天的句子范文4
文/杨敬科
对秦腔的嗜好,或许终生难改。从懵懂的孩提时代开始,在简陋的乡间戏台下,远远看着生旦净丑粉墨登场,心中就有置身其中的渴望。小时候经常看乡戏、逛庙会,那曾是我们最大的节事,至今仍记忆悠长。回想起来,因为喜欢秦腔,当时本来枯燥无味的农村生活变得趣味无穷。上世纪80年代时,秦腔的演出市场相当红火,每逢过年过节乡上都会唱大戏。记得有一年乡上唱大戏,我和伙伴们白天看完意犹未尽,还想去看晚场,而父亲并不让去。但当微风将遥远的秦声秦韵吹进窗户时,我仍抑制不住,蹑手蹑脚走出家门,直奔乡上。再长大些,只要村子附近演秦腔,我经常会昼夜连着看。每次看戏,当板鼓或铃声响起,绛红色的幕布拉开,敬畏与神圣感莫名地自体内升起。
秦腔是一种古老的剧种,经一代代人的传承,越见博大。投入看戏时,人置身在假定情境里派生出的充满独特的魅力,主音的板胡那一股畅快的调子,竟能让人产生“浑身的血脉都通了”的错觉。秦腔不光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还应当是一种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这或许是秦腔艺术绵延发展的根源所在。记得河西嘉峪关城楼戏台两侧有副对联:“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我始终认为,从小喜欢看秦腔,特别是那些传统剧的熏陶,对养成自己的个性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如今人到中年,对秦腔的痴迷依旧。秦腔已深深地融进我的血脉了。进城已近三十年,但不管在什么地方学习或供职,我都不由自主地去关注和参与秦腔艺术的振兴与发展。有一段时间在张掖挂职,我通过协调企业赞助,给当地院团解决困难。前几年,我还结合本职工作,投入创排了《百合花开》等多部卫生题材的舞台艺术剧目。今年又多方争取资金,为老家新建一座戏楼和文化广场,了却了自己多年的一桩心愿。
眼下工作感觉疲惫的时候,尤其是周末没有了精神与体力之压时,还是特别喜欢找剧场甚或茶园看戏。特别是当看到退休老人洋洋自得的生活时,竟开始憧憬着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方式。我想那时秦腔必定依然是我钟情的主角。
(选自2014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
【技法一赏】
有序记叙,表露真情。文章主要记叙了自己与秦腔亲密接触的情形,表达出了对秦腔的喜爱之情。文章的记叙脉络清楚,思路清晰,从小时候家乡秦腔表演的盛大场面,到中年时对秦腔的钟情与痴迷。这不仅让人感受到秦腔的巨大魅力,还能真切地了解到秦腔的演出情形。文章自首至尾,在字里行间都灌注着作者的深厚情感。
【跟踪演练】
1.提取信息。从作者的介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秦腔是怎样的一种艺术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这道题考查的是提取信息的能力。文章在第二段就对秦腔这种艺术形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我们可以根据这段文字的内容,概括出秦腔的特点。
2.感知内容。作者在文中介绍了自己在儿时和中年时期对秦腔的嗜好。那么作者在儿时和中年时期对秦腔嗜好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解题时要抓住文中描述儿时和中年时期两个阶段喜爱秦腔部分的内容,然后提炼出具体表现。
3.语句品味。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记得有一年乡上唱大戏,我和伙伴们白天看完意犹未尽,还想去看晚场,而父亲并不让去。但当微风将遥远的秦声秦韵吹进窗户时,我仍抑制不住,蹑手蹑脚走出家门,直奔乡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同学们对文章句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赏析散文中的句子一般从修辞的角度和描写的角度来进行。很明显,这个句子主要是形象生动地描写对秦腔的爱,解题时可以从描写的角度进行分析,要注意“意犹未尽”“还想”“抑制不住”“蹑手蹑脚”等词语的含义,感受作者此时的心情。
4.写法探究。文章第二段属于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同学们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记叙顺序有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几种。文章第二段是介绍秦腔这种艺术形式,与前后文的叙事不是一脉相承的,应属于插叙。回答其作用,要结合文章内容来谈。
秋水
文/胡竹峰
立秋后,所在的城市雨多了,整天整天下。那雨瘦,枯寒地在天空飘着,细且长,迎向地面,盈盈浅浅,像刘旦宅笔下仕女的凝眸。
清晨,秋水满帘,雾气正浓,远处街道有积水反光,街道旁的花木仍旧依青偎翠,感觉已满目秋水清凉了。老城区墙角的青苔幽幽散发着秋意,爬山虎枝叶凋零,只剩一身虎骨,嶙峋静默。薄雾中,汽车尾灯昏黄的光泅开来,心里变得闲淡,睡意也越来越淡。人行道上的灰衣人举着伞,挡得住秋水,挡不住秋意,缩着肩膀,茕茕独行。空街行人寂寥如白壁一纸挂轴。几户人家阳台上的花草,蓬蓬散散。悄然落下的几片梧桐叶被风推动着,娉婷复袅袅,像优雅的女人,也像调皮的童子。
秋天最让我沉迷的是行云和流水。秋天时候,我在故乡山冈上,双手枕头仰观行云。少年的时光忧伤阴郁漫长。现在回过头看,那些日子竟也凝结成铃铎,叮叮当当响在心灵的角落,悦耳澄澈,盈盈一握,使人怀念。或许和秋水有关,秋水照映了过去。
秋水下的乡村是桃花源,清静独孤。池塘两侧的石头窠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垫坐在上面,凉意袭人,坐得久了,才觉出热来。细脚蜘蛛在旁边爬,也有一种叫百脚虫的东西懒而蠢地蠕动。山涧的溪流在谷底躺着,干净透明如同融化的水晶从石罅间漱流,水中石子被淘洗得颗颗浑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一定是在秋水之岸。春水青嫩鲜亮,是人生的第一阶段。夏水走泥,洪波涌起,是人生的第二阶段。秋水无声绵延,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人生的第三阶段。坡写《赤壁赋》正是中年时候,也正是秋天。我一厢情愿地想,一定是秋水让苏轼情不自禁。情的美好正是不自禁,情的痛苦也是不自禁,不自禁如同秋水,流得缓慢却义无反顾。
《赤壁赋》中,我看见秋水笼罩一切,是节令之秋水,也有庄子的秋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庄子与苏轼都适合在秋天阅读,通体清凉,风的肃穆中虫鸣唧唧,作金石声,远处田野翻开的泥土以及田野小径上乱栽的枫树,更接近他们文字的氛围。
很多年前的庄子和苏子,在一个小院落中老槐树下的瓦房或者茅屋中轻描淡写,抒怀追忆寓言。秋水自树干枝叶间漏下,心思澄明,若有所悟,若有所契,无滓渣无凝滞。秋水流入庭院,不成烟,不成雾,自成一片雨帘。不知不觉中,天已垂暮,柴门静掩,沾泥的草径是有人回家了,粗朴的桌椅上放着陶碗。
在庄子那里,秋水弥漫,无处不在。苏轼的秋水盈盈如一杯清茶。庄子在秋水中游泳,另有一番快意的萧瑟。苏子在秋水中驾一叶小舟,举杯盏且饮且行。人生如蜉蝣置身于天地,渺小如沧海一粟,只在须臾,不像江水滔滔无穷无尽。携仙人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这些都是梦,人生的憾恨只在秋风秋水秋思中。
(选自2014年11月14日《光明日报》)
【技法一赏】
纵横想象,见景生情。本文生动地描述了秋水所形成的独特景象。文章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清晨秋水弥漫的城中之景,还回忆了农村秋天的行云流水,进而放飞思绪,勾连起秋水的文化色彩,叙说了苏轼和庄子对秋水的独特感受。文章联想丰富,感情真挚,营造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跟踪演练】
1.作者在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地方的什么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谈及庄子和苏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庄子和苏轼都适合在秋天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悄然落下的几片梧桐叶被风推动着,娉婷复袅袅,像优雅的女人,也像调皮的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为什么要以秋水为题?
有关秋天的句子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 阅读能力 ;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230-01
引言
小学教育组成了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并且与学生素质以及国民教育水平的高低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由于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因而,老师应始终将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之上。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书是学生自己读懂的,而不是教师给讲懂得。”这句话既告诉我们提高阅读能力的原因,又告诉我们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从如下五个方面来阐述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培养要有独立阅读能力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任务的完成者以及实施者。众所周知,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只有阅读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学生才会主动自愿地去学习阅读。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例,由于威尼斯离学生实在遥远,如果老师贸贸然直接开始讲课,学生显然不会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中,不会了解到课文的真正意思。如果老师换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则会产生出其意料的结果。比如:老师可以以一个游戏为突破口,将学生分成几组进行比赛回答问题,比赛的问题可以设为课文的中心思想,小艇的整个印象,对威尼斯小艇的看法等。在比赛结束以后可以对各小组进行奖惩,这样就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激发阅读的兴趣。与此同时,学生可在游戏中团结合作,互相竞争,这也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二、善于使用教学工具,创造情境表演阅读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应该积极主动的学习,独立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阅读实践是由学生独立自主地与书本进行对话,并在熟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大多数的小学生课文是一些感情深刻或者幽默风趣的文章,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表演的方式帮助学习学习课文。以人教版《三顾茅庐》为例,该课文具有极强的表演性,适合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因此老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造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做道具、积极利用各种教学工具。由于学生在表演前必须对课文进行熟读或者背诵,这就在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可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这就使学生的理解能力更进一步。与此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感受到阅读给自身带来的快乐,也更加乐意继续阅读。
三、传授阅读技能,形成良好习惯
小学生还处在智力发展的初期,对很多知识的学习还不知所措。因此在语文课堂中,老师不仅应传授一些基本的阅读技能,还应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阅读习惯。由于阅读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老师应长期督促学生坚持优良的阅读习惯。此外,阅读作为一门独立的教学方向,阅读也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下独立阅读各种书刊杂志,快速阅读掌握中心思想。同时老师应该讲授一些基本的阅读技能。比如:关键句以及中心句通常在段落的句首或者末尾,在重要句子下面划线方便理解。在传授方法的同时注意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在阅读时要注意抄写优美或者意义深刻的句子或者在一些句子锻炼旁边加上注释,标明自己的理解。长久以往,学生的阅读习惯就能得到培养,这样,即使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也能自主的进行阅读,汲取知识。
四、创造良好阅读环境,促使学生融入课堂
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积极的阅读环境,促使学生以一种良好的心态阅读。比如在课前在教室中张贴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照片,或者播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音频、视频。在观赏完照片、音频以及视频之后,老师还应该针对所有的材料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以《秋天的雨》为例,老师在课前张贴与雨有关的照片,增强对雨的直观感。或者在课堂中播放一些有关秋天的视频,在学生内心处产生一种对秋天强烈的感情。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这篇课文。这样,在照片以及视频制造的环境下,学生的各方面器官都比较活跃,更容易融入到学习环境中。在老师讲解完课文以后,学生还可以针对老师所讲内容以及有关秋天的雨的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
五、善于提出问题,引领学生主动阅读
小学生还处在成长的初期,对所有事物存在极强的好奇心。老师应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上以提问题为开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刻的阅读。以问题为突破口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解课文的主旨大意,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对文章的理解。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如果老师直接开门见山的对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可能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相反,如果老师以问题为开端,比如:小女孩为什么在经历了这么悲催的遭遇后还会感觉到幸福,星星与灵魂又有什么关系。在问题的冲击下,学生会对课文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迫切想知道小女孩幸福的原因,以及星星的含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带着强烈的兴趣主动学习课文。同时老师对文章进行深化,学生的情绪得到调到,加大了对黑暗社会的控诉以及对小女孩的同情,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结语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讲授基本阅读技巧,促使积极阅读习惯的形成,层层推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老师应不断探索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不断创新改革教学方法,使之适应新课标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娜.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 中国校外教育,2013,34:34.
有关秋天的句子范文6
一、情景导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特别是小学生,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如果善加利用,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秋天的雨》,采用秋雨绵绵的视频导入,配以教师的旁白:同学们,大地经过春雨的滋润,夏雨的洗礼,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秋雨如约而至,像一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大门,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去认识和感受秋天的雨。绵绵秋雨的影片,老师亲切的交谈,唤起了学生的记忆,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二、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学生自己作主的阅读。如何培养学生自己作主阅读的能力呢?我是这样做的:以自读为先导,以动作促想像,以听读为样本,以表演激发兴趣,以成功的体验唤起学生阅读的动力。下面就以《我们的民族小学》为例进行说明。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在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不好读或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想像你读到的情景,一边一边加动作,读完之后我们表演读,好不好?”(生自由读,边读边加动作。)看得出来,大家的兴致很高。是啊,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2.“同学们,谁能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读的同学可以边读边作动作,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完之后说说你的看法。”(指名读)。
3.“现在请同学们听读课文,一会儿和他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同学边听边看从资源库中截取的课文录像资料)生动的画面再现、情景展示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标准的普通话朗读成为了学生摹仿的样本。
三、突破重、难点
在教学中,合理利用电教资源能帮助我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比如:《秋雨》一课修辞工妙,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叠词等修辞手法,以极其自然活泼的笔调,细腻地描绘了烂漫无尽的秋色。这些艺术化了的语言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是分以下三个阶段来教学的。
1.入境诵读,感悟语言美
课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秋天的美好。(搜集秋天的图画、诗词佳句,画心目中的秋天,参加秋收活动与秋游等。)这一设计环节力图使秋意进驻孩子们的心间,为学生走进文本作好了情感铺垫。)
初读感知,整体感知后,用检查两组词语与一组句子:
教学预设A:(课件展示两组词语。)
颜色词:黄色、白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色、淡黄色。
叠词:轻轻地、香香的、甜甜的、厚厚的
油亮亮、一把把、一枚枚
扇哪扇哪、飘啊飘啊、舒舒服服
师:谁会读?(生读)
读着上面的词语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提示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自主描述。)
我们一边想着所看到的画面一边读。(学生试读、老师指导读、齐读、指名读等。)
教学预设B:(课件出示句子)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
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学生读)
师:同学们,读着这几句话,大家发现了什么?(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发现这五句话是每一个自然段开头的一句,每个自然段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
2.潜心会文,品味语言美
多媒体播放秋雨的景色,教师提出问题:秋天的雨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快到文中找一找吧。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适时做指导。)
3.同类拓展,内化迁移语言
采用移情体验、换位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的内化与迁移。
1“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结合语境表演读)
2“仙子的颜色更多了……频频点头。”仙子还有哪些颜色?此时你们就是仙子,想说些什么呢?
3秋雨的颜色可真多呀!文中用哪个词来形容?你想到了还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
(学生练习、交流)
四、知识拓展
1.同类拓展,促进知识的迁移
利用光盘资源进行同类拓展,比如:《花钟》第一自然段,按时间的顺序向读者依次介绍了九种花,抓住这些花的颜色、形状特点,运用拟人的手法,用不同的表达方法写出了九种花开放的样子。
这样,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突破了重点、难点,促进了知识的迁移,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相关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
比如《爬天都峰》一课的拓展,或向学生介绍天都峰的有关知识,或向学生介绍其它写天都峰的文章,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写作训练
抓住课文中训练点,进行扎实的训练。
如:《花钟》一课,抓住第一自然段进行写作训练。这个自然段按时间的顺序向读者依次介绍了九种花,抓住花的颜色、形状特点,运用拟人的手法,用不同的表达方法写出了九种花开放的样子。思路清晰,语言优美,是进行写作训练的一个好的训练点。
1.自读第一自然段,理清条理。(总-分)
2.感悟本段是抓住花的颜色、形状的特点来写。
3.出示单幅图片(共四幅图,分别是龙葵花、芍药花、半枝莲、紫茉莉):引导学生抓住颜色、形状特点仿说。
4.抓住第一自然段的总述句,引导学生给这四句话加一个总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