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翻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游褒禅山记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范文1

而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连接两个成分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的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一般把“而”放在句首翻译 ①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地”“着”等,或不译 ①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因果关系。可以译为“所以”“致使”, “而”后面成分是前面成分的结果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目的关系。可译为“目的是”,“而”后面成分是前面成分的目的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其 假设关系。常放在句首,可译为“如果” 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且 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并且” ①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况且”“再说”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若 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版》)②若使烛之武见秦若,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②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汉书・食货志》)

承接关系。可译为“至,至于” “若夫”,引导整个句子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②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与 并列关系。连接两个并列成分,可译为“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因 承接关系。可译为“于是”“便”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

因果关系引导结果,可译为“因此” ①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战国策・魏策》)②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看松庵记》)

以 并列关系。并列可译为“又”“并且”等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目的关系。可译为“用来”“以致”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因果关系。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前一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则 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 “已经是”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记・高祖本纪》)

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游褒禅山记翻译范文2

一、直译的方法

翻译跟断句一样,先要细读原文,综合运用学过的古汉语知识,处理词义,弄懂句意,理清层次,领会段意,了解写法,掌握原文的全貌,还要了解原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路线。直译时可采用“对”“换”“留”“删”“补”“调”等方法。

(1)“对”,对照。即翻译句子时,对照文言句子,逐字逐句,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或短语,如:

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后汉书•李膺传》)

对照原文,可译为:社会就要大乱了,天下英雄没有超过曹操的。

伯乐一过冀州之野,而马群遂空。(《送温处士序》)

可译为:伯乐一经过冀州的原野,那里的马群就空了。

(2)“换”,替换。是指那些古今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一类词,在翻译时,要把古代汉语替换成现代汉语。如: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促织》)

例句中的“而”“翁”“汝”应分别替换成“你”“爹”“你”。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例句中的“目”应替换成“眼”。

(3)“留”,保留。指文言文中,有些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基本词,如山、水、飞、游、小、长等,以及古代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人名、官职名、朝代名、器物名、年号、度量衡单位、数量词等,翻译时可以保留,不用翻译。如: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石钟山记》)

“元丰”是宋神宗赵顼的年号,“七、六”是数词,“年、月”是基本词,“齐安、临汝、德兴”是地名,“迈”是人名,“饶”是州名,“尉”是官职名。可以保留,不用翻译。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华山”均为山名,译时可保留。

(4)“删”,删去。主要指文言文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代替,如果勉强翻译,反而会使句子显得别扭或累赘,这就应当删去。如发语助词“夫”,凑足音节或起提宾作用的“之”“是”等等。如:

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识马,安能空其群耶?(《送温处士序》)

“夫”为发语助词,翻译时应删去。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之”只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应删去。

(5)“补”,补充。文言文中,存在很多省略部分,在翻译时补充上省略的成分,会把意思理解得更完整。注意:补出的省略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者说》)

译时在第二、三、四分句前应分别补出省略的主语“异蛇” “异蛇”“草木”。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译时在“再”、“三”后应补出谓语动词“鼓”。

(6)“调”,调整。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比较,在句式上有许多特点,比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词组后置等,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要依照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它们调整过来。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可调整成“古之人不欺余也”的形式。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项脊轩志》)

可调整为“又于庭杂植兰桂竹木”的形式。

以上介绍的文言文直译的方法,可用一句话来巧记:

一 对 耳 环,一 溜 一 闪,不 掉。

这句形象、生动的语句,运用谐音,巧妙地将文言文直译的六种基本翻译方法包含其中。句中的“对”对应“对”字,即对照;“环”对应“换”字,即替换;“溜”对应“留”字,即保留;“闪”对应“删”字,即删去;“不”对应“补”字,即补充;“掉”对应“调”字,又“调”字常用有“diào 、tiáo”两个读音,故可理解为“调整”之“调”。具体如下图所示:

一 对 耳 环,一 溜 一 闪, 不 掉。

对 换留 删 补调

对照替换 保留删去补充 调整

二、意译的方法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需要用意译而不宜用直译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有修辞的地方

1.比喻

例如:(1)“秋毫不敢有所近”(司马迁《鸿门宴》),句中“秋毫”若直译为“秋天里野兽的毫毛”就显得不合道理,而应意译为“最细小的东西”,才能明确。(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司马迁《屈原列传》),句中的“瑾”和“瑜”就不能直译为“美玉”,而应取其比喻义“高尚的节操”。

2.借代

例如:(1)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司马光《赤壁之战》)残:残暴。秽:污秽,比喻恶势力。除残去秽,即清除社会上的残暴、腐朽势力。此处的残秽指代曹操。(2)沛公不胜杓,不能辞。(司马迁《鸿门宴》)“杓”是盛酒器,这里代酒。

3.古人行文中一些委婉的说法

古人行文,或因有所顾忌,或由于谦恭,或为了求雅,往往不直言其事。而把要表达的意思,委婉地说出来,即所谓婉曲的修辞。

例如:(1)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李密《陈情表》)句中的“日薄西山”是喻指祖母刘氏寿命将尽,用的是委婉说法。在翻译时可意译为:只因为祖母刘氏的生命就像太阳将要落到西山一样,奄奄一息,生命垂危。(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河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句中“山陵崩”是诸侯帝王死亡的委婉语。整句可意译为:一旦您死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3)“ 舒祺 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之。”(《触龙说赵太后》),“填沟壑”即填尸于沟壑,指死。多用作婉辞。

4.用典故的地方

古人写文章,常用典故。例如:(1)“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一句中就运用了两个典故:冯唐,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汉武帝时选求贤能,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难再做官了。李广,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王勃此处是借这两个典故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句中有个典故,说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它,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同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同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此处作者是借廉颇的遭遇说自己空有满腔抱负却不得施展的无比痛苦心情。

5.“互文”现象

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实际应是“主人和客人一同下了马,上了船”;又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即“木兰到各处的集市备办各种战具”。

(二)人名、地名、官名、谥号、庙号、年号等专有名词虽可不译,但是各个领域中有一系列的习惯用语,翻译时也应该引起注意

例如:(1)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常用一些专用术语。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除”,授予官职。李密《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拔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降级使用,贬官。(2)古人创制了各式各样的年龄称谓,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特定称谓。如《论语・为政》:“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后代称十五岁为“志学之年”,三十岁为“而立之年”,四十岁为“不惑之年”,五十岁为“知命之年”,六十岁为“耳顺之年”。

(三)有些句子,为了增强语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直译显得太呆板。

游褒禅山记翻译范文3

一、……者,……也

这是文言文中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或解说。如司马迁《鸿门宴》中“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二、……者也

有些判断句,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三、……者,……

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的判断句,并不多见。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四、……,……也

判断句中,“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有时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五、借助动词“为”或“是”表判断

如司马迁《鸿门宴》中“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六、利用副词“乃”“即”“则”“皆”“亦”“素”等表示肯定判断,“非”表否定判断

“乃”“即”“则”“皆”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如苏洵《六国论》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七、无标识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并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总之,在理解文意时,学生如果根据上述判断句的特点,就能准确把握判断句,理解其表达的意思,顺畅地翻译文句。在翻译句子时,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在翻译时要注意现代汉语判断句的特征,一般情况下,肯定的判断句译为“是”,用“非”表示否定的判断时译为“不是”。以2009年高考语文湖南卷为例,试题要求翻译“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此句为用“也”做标志的肯定判断句,译为“赏赐给他车辆马匹却推辞的人,是不害怕步行的人”。

游褒禅山记翻译范文4

关键词:巧析;文言实词;活用

新课改对于学生的语文素质有了高度的要求,要想形成更高的语文素质,学生就需要掌握一定量的文言实词。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因为不理解一些文言实词的含义而读不懂文章,在翻译语句时出现失误。而高考中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的分值也是稳中有升,学生失分也较多,如何促使学生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怎样才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呢?

首先要掌握文言实词的五个特点,即单音性、多义性、近义性、通假性和活用性。本文重点探讨的就是怎样使学生掌握巧析文言实词的活用性的方法。

文言实词的活用性,是指在古汉语中,某些实词可以按照习惯临时改变意义和功能,用作其他词类。

文言实词一般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代词五大类。代词一般不活用,所以本文重点探讨的就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活用现象及规律。

那么,怎样发现文言实词活用了呢?

首先,可以结合语境思考,做到字不离句,名不离段,段不离篇。如果该实词按照它本身的词性和固有意义去理解,可是翻译不通时,该实词就可能出现活用。如《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其中的“义”字,你如果按照“正义”或“道义”去理解,肯定翻译不通,因此只能把义字翻译成为一个动词性短语(在本处是一个动宾短语)——坚持正义,这就是名词“义”活用作动词了。

其次,可以使用语法分析法,去定词性,划成分,猜意义。不光现代汉语的单句可以划分句子成分,其实对于古文的语句同样可以使用成分分析法。

第一,可以先把现代汉语单句的成分划分口诀教给学生,然后指导学生去实践,在不断的练习中去熟练掌握方法。口诀如下:“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划分先找中心语,谓前是状谓后补。定语必居主宾前,的定地状得后补。”也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例句,再用符号法标注出来。如主语下标双横线,谓语下标单横线,宾语下标曲线,定语标小括号,状语标中括号,补语标尖括号。如:

(精通武功)的武松[在景阳冈]打<死了>(一只)(猛)虎。

第二,使学生比照尝试着对文言语句划分成分。当然,这需要注意实词所处的句法环境。如是省略句,在划分前应补出省略成分;如是变式句,在划分前应调好顺序;如有需要删除的虚词(主要是连词、语气词、音节助词和偏义复词中没有意义的词语)要先删除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左右[欲]刃相如。”很明显,刃字是名词动用,用刀杀。

第三,要对学生进行词类活用的分类指导,使学生能够结合语境,用好成分分析法,随机应变,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究提高。可以先列出词类活用简表如下:

就以名词活用作动词为例:

判断名词用动词,大致有以下方法:一是当用这个名词的原义在句中解释不通,而换上一个与相关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可以解释通的时候,这个名词就用作动词了。二是从语法结构上看它是否处在动词谓语的位置上以及它前后的词和它构成的关系。要用动词和动词性短语来解释。具体情况如下:

两个名词连用,两个名词都不作主语且不形成动宾关系,全句也没有谓语动词时,则前一个名词用作状语,后一个名词用作谓语动词。如《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秦的统治者)[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石子。

当名词前有“能”“欲”等能愿动词时,名词用作动词。如《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名作动。

名词前面是副词时,该名词用作动词。如《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目”前有副词,“数”故活用为“使眼色”。

名词前有“所”字时,名词用作动词。如《陈涉世家》:“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前有“所”,故活用为“用鱼网捕”。

名词后有介宾短语或有表处所的名词,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如《游褒禅山记》:“(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舍”活用作“盖房子定居”。

两个名词连用,构成主谓关系,则后一个名词活用(表判断的名词谓语句除外)。如《烛之武退秦师》:“晋军函陵。”军,名作动,驻军。超级秘书网

名词后面带有宾语或补语,则该名词活用作动词。如《伶官传序》:“抑本其成败之迹。”本,名作动,推究。

一个名词之前之后用“而”连接,特点是“而”的另一端是动词,则该名词必定用作动词,这时的“而”起的是连动作用,如《侍坐》:“子路从而后。”后,名作动,落在后面。

游褒禅山记翻译范文5

从《考试说明》可知,省略句作为高考考查的一个点,其考查的形式主要是翻译。省略句的翻译按照其难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句子成分的省略。这类省略一般比较简单。

(一)省略主语。

1 承前省。如:“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赤壁赋》)

2 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3 自述省。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余)计日以还……(余)录毕,(余)走送之,(余)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4 对话省。如:“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 ’良曰:‘(今日之事)甚急。’”。(《鸿门宴》)

(二)省略谓语。

1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3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鸿门宴》)

(三)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主要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1 省略动词的宾语。

如:“木直中绳,(之)以为轮。”(《劝学》)

2 省略介词宾语。

如:“亦以(之)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

(四)省略兼语

“使、命、令、让”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文中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的多是代词“之”。

如:1 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2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语法性省略。这一类省略由于涉及到语法问题。因而比第一类省略翻译要难一点。

(一)特殊句式中介词的省略

文言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和“以”,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在语法上往往构成“介词结构后置句”或“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后置的介词结构翻译到前面。

1 省略介词“于”。

如:“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项脊轩志》)

翻译,我从十五岁时就在轩中读书。

2 省略介词“以”。

如: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促织》)

翻译:又(用)鸡试验斗蟋蟀,果真像成名说的。

(二)句子本身没有省略,但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句子就不完整,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需要将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主要有两种类型:

1 翻译时要补充出介词的宾语。

如:(1)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翻译:第二天,凭借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出使元军。

解析:在翻译这一句时,“凭借”的宾语“身份”要补充出来,否则句子就残缺、不完整,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2)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指南录后序》)

翻译:不久,贾余庆等人以祈请使(的身份)到元京大都去。

(3)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五人墓碑记》)

翻译:这时以大中丞(的身份)担任吴郡巡抚的是魏忠贤的亲信毛一鹭。(注:抚,有资料翻译成“抚慰、安抚”)

2 翻译时要补充出动词的宾语。

如:请略陈固陋。(《报任安书》)

翻译:请允许我大略地陈述自己固塞鄙陋(的意见)。

解析:此处翻译时动词“陈述”的宾语“意见”要补充出来,否则句子就残缺、不完整,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说明:这一类省略由于涉及到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或现代汉语的语法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与《考试说明》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正好吻合,因而高考中也出现的最多,务必要引起考生的注意。

三、逻辑性省略。这一类省略是文言文翻译中比较难的。

如:1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劝学》)

翻译: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解析:此处翻译“劣马拉车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在逻辑上是不通的,劣马拉车走十天怎么就成功了呢?因此要补充说明原因――也能走很远。原句可以翻译成“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2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译文:然而体力足够用来到达那里。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悔恨的。

游褒禅山记翻译范文6

关键词:内引外联 积累迁移 素材活用

教材中的文言文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在文言文上花费大量时间。有位专家打过这样一个比方:语文学习好比一棵树,文言文学习是这棵大树的根须,现代文学是茂密的树叶。做任何事都需要打好根基,根深才会叶茂,毫无疑问,文言文学习对学生来说是多么地重要,如同鱼儿离不开水,人离不开空气。

教材中的文言文是教与学的重点,更是高考的重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占的比例之大,是我们与目共睹的。狭义上来讲,山东卷文言文试题12分的选择题再加上10分的翻译题,总共是22分;广义上来说,古诗词鉴赏及名句默写也会涉及文言文,这样文言文试题占整套试题近乎三分之一的题量。更重要的是教材中所选文言文都是非常经典的、经历岁月淘洗而愈发璀璨、文质兼美的不朽篇章,不但可以增加我们的文言文知识,为写作提供丰富典型的素材,更能滋养我们的生命与灵魂。从某种程度上说,文言文是语文试卷中的“半壁江山”并不为过。因此,我们要巧借教材之梯,攀登高考之巅。

一.内引外联,积累迁移,突破文言大关。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就是个例子。”文言文试题最突出的特点是“考题在课外,考点在课内”。分析历年来的高考试卷,我们就会发现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翻译语段,默写名篇,无一不是源自于课内,几乎每年的考点设置,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点。

如:2014年山东卷选的是方孝孺的《詹鼎传》。第9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舍县之大家 舍:寄居

B.其父见其志不可夺 夺:改变

C.时吴氏家延师儒 延:迎接

D.属鼎治,鼎论如法 属:交付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四个选项中所考实词均可联想学过课文中的词句。A项“而舍县之大家”之“舍”字可联想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舍相如广成传舍”句,其中第一个“舍”字是“安排住宿”的意思,结合语境,此处引申理解为“寄居”正确。B项“其父见其志不可夺”中之“夺”字,可联想到李密《陈情表》中“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和《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的“夺”字就是“改变”之意。C项“时吴氏家延师儒” 可联想初中教材《桃花源记》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中的“延”即为“邀请”之意。结合语境此处的“延”字应为“邀请、延请”之意,并非“迎接”之意。在《过秦论》中“秦人开关延敌”中的“延”是“迎接”之一,但并不符合语境。

山东高考第10题考查的是虚词,更是直接和课本所学句子进行比较。如2015年山东卷第10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见其虚则进 置杯焉则胶

B.是故智者为之谋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C.无以知士卒之寒暑 蚓无爪牙之利

D.炊者皆熟,将乃就食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本题每一选项后一句都是课本所学,A项出自《逍遥游》B项出自《烛之武退秦师》C项出自《劝学》D项出自《鸿门宴》,所以句中的虚词便可联想当时所学来判断。而每一选项前一句虽都是出自选文,但是加点虚词的用法也都在学习教材时学过。B项中“是故智者为之谋”中“为”作介词“替、给”的意思,可以联想《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C项中“无以知士卒之寒暑”中“之”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这种用法在课文中出现频率特别高,可以联想《师说》中“古之学者必有师”。D项“炊者皆熟,将乃就食”中“乃”是副词,“才”的意思,可以联想《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

因此,在高考备考中,首先,我们应该立足课内,重视积累。通过课本复习,归纳汇总常考的实词、虚词的意思和用法,归纳具有规律性和典型性的文言现象和文言句式。整理归纳时要善于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联想学过课文中所有出现该词的例句,形成文言知识题库。如我们复习《烛之武退秦师》时,整理“因”的用法,除了本课中“因人之力而敝之”中“因”作“依靠,凭借”讲,引导学生纵向联想同是这一意思的文中例句“我欲因之梦吴越。”“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伺者因此觉知”“因河为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等。还要引导学生横向联想除此意思之外,“因”在所学课文中还有哪些意思。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中“因”是“趁着、趁机”的意思,“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中“因”是“通过、经由”的意思。这样学生才能形成完整的文言知识体系。

其次,我们要放眼课外,迁移提升。“考题在课外”的特点,要求我们在做题时,要善于联想所学知识,将积累的课内知识迁移到试题中来,也就是在做题时能够内引外联。相信只要我们得法于课内,定能突破高考文言大关。

二.巧借教材之活水,激活写作之灵感。

每年高考作文备考过程中,总有学生抱怨没素材。真的没有素材吗?不是!只是我们身边有座丰富的素材库,没有好好发掘罢了。教材中的文言文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文质兼美。从春秋战国到近代,从语录体到纪传体,从说理散文到游记散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这些素材经经典又鲜活,我们何必舍近而求远呢?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烛之武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爱国义士。他在说秦伯之前,只是郑国的一个圉政,小小的养马官,有着怀才不遇的愤怨,但在郑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只身去说秦伯,足见其义、勇。说秦伯时,他只字不提郑国利益,而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亡郑对晋有利,而存郑对秦有利。晓之以理,动之以利,运用智慧最终解了郑国的危难。所以说他是一个有义有勇有智谋的爱国之士。正所谓:危难之时挺身行, 宝刀未老入敌营。但凭三寸不烂舌, 说退秦师留美名。单从这个人物形象上可以提炼出很多话题如:⑴顾全大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⑵责已恕人,宽容待人。(3)能言善辩与成功。(4)一鸣惊人源于默默积蓄。另外,佚之狐、郑伯、秦伯等人均可提炼出观点来,为我写作所用。

详览历年高考优秀作文,都不乏对课本素材的巧妙运用。以2015高考为例,山东卷优秀作文《顺其自然》中巧妙运用了《庖丁解牛》的素材:“顺其自然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庖丁熟悉了牛的生理结构,摸清了解牛的规律,所以解起牛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安徽卷优秀作文《锻造翅膀,等待阳光》中运用了《游褒禅山记》的素材:“当然,拥有强大实力却没有适时的机遇也无法取得真正的成功,内在的奋斗与外部条件的有机结合才是取得成功的捷径。王安石在《游褒蝉山记》中所说的‘有志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或许正是这个道理。”江苏卷优秀作文《走在通往智慧的路上》中运用了《劝学》《论语》中的素材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积累课本素材,积聚源头活水,便可书写华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