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华清宫杜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过华清宫杜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过华清宫杜牧范文1

膜如紫绡,

瓤肉莹白如冰雪,

浆液甘酸如醴酪。〔白居易《荔枝图序》〕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徐火勃《咏荔枝膜》〕

一日而色变,

二日而香变,

三日而味变,

四五日外,

色香味尽去矣。 〔白居易《荔枝图序》〕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宋徽宗《宣和殿荔枝》〕

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次江乡亦萌蘖。〔文徵明《新荔篇》〕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妨长作岭南人。〔苏轼《食荔枝二首〔并引〕》〕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过华清宫杜牧范文2

一、情境演读

上台表演是每个孩子的愿望。表演是肢体语言,它既能帮助小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思。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小儿垂钓》这首诗时,一位学生还带来了家中的钓具。为了让每位学生都有钓鱼时的那份真实感受。笔者把全班分成六个小组,先在小组内试演,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推荐组员上台表演。当每一位组员上台表演时,其他小组则有声有色地慢读诗句。当读到“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时,许多表演“垂钓小儿”的组员做出了不同的手势:有的伸出一根手指作“嘘”状,有的摆摆手又指指东南方向。有的招招手又指指湖面……

这不同的表演,表明了他们对诗句不同的见解,为阅读与写作结合的下一环节――改写奠定了基础。有的写道:“我全神贯注地盯着水面上的浮标,只见浮标好像轻轻地摆动了一下。正在这时,耳边传来陌生又客气的声音,‘小朋友,请问……’我急忙伸出一根手指作‘嘘’状,示意客人在这关键时刻别出声。”

有的写到:“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浮标,只听远远的传来一位路人的叫喊声‘小孩儿,请问……’我害怕他惊吓了我的鱼儿。急忙摆摆手。指指东南方向……”

二、想象听读

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诗贵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古诗词的语言是高度洗炼的,不认真欣赏,不展开想象,就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因此,鉴赏古典诗词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教学赵师秀的《约客》时,笔者向学生抛砖引玉:

师:“你们有过等待朋友的经历吗?”

生:“有!”(同学们纷纷喊道。)

师:“今天,我们就做一回南宋诗人赵师秀,再感受一次等待友人的经历吧!好吗?”(我热切地看着学生们。)

生:“好!”(同学们高兴地齐声喊道。)

于是。让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笔者声情并茂的诵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诗中的画面。诵读结束,学生还沉浸于诗人那无尽的等待之中,不肯睁眼。笔者感到他们在慢慢地靠近诗人。于是,以此方法在四大组之间依次开展。其中一组读,其他三组闭着眼边听边想象。活动刚结束,学生就纷纷发言:

“等人的滋味真不好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学生甲嘟囔道:

“唉,赵师秀一定很孤独、寂寞。”学生乙叹了一口气,幽幽说道;

“谁说不是呢?他的心情一定是复杂的,盼望棋友的到来,可棋友又没来,好失落,或许还有埋怨呢!”学生丙颇为作者打抱不平:

“这一夜对赵师秀来讲太漫长了。”学生丁感叹道。

听着孩子们的各种见解,笔者感到他们已经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与作者产生了心灵的共鸣。

郭铭同学提笔写道:

“夜已深,人已眠,我还在无尽地等待。心有所失、惆怅万分,我的客人会来吗?也许再过一会儿,就有轻轻的敲门声响起了。再等等,再等等……

还是没有敲门声,只有那蛙声、雨声在乱了节奏的跳舞。篱门之外,看来不会有脚步声了。我握了一枚棋子,轻敲棋盘,落子的余音有节奏地混杂了雨声,而蛙声已停。此时,灯油将尽,烧残的灯芯化作飞花,慢慢地落下、落下……

今夜,只有我一个人独自度过。如此美妙的夜色,雨声、蛙声、敲棋声,装饰着漫长的等待。于是我写下了这首《约客》。”

三、曲调吟唱

许多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不仅语言美、意境美,而且音韵婉转,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教学时通过曲调吟唱,可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经典诗词的意境之美、音韵之妙,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有一次,笔者在教学贺知章的《咏柳》时,吴明吴同学竞小声地哼唱着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正想提醒他上课要专心,却突然灵机一动:为古诗词配曲吟唱也是学古诗词的好办法呀!想到这,笔者大声说:“吴明吴同学为大家创新了一种读诗法:曲调吟唱法。我们来欣赏一下。”全班顿时“哗啦啦”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红着脸的吴明吴害羞地唱完了《水调歌头》,掌声再一次响起。学生们的热情渐渐高涨:

“老师,我用《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这首歌的调子能把《咏柳》唱出来。”万豪高举着右手喊道;

“我用《找朋友》的调子也能唱出来。”曾宇昊兴高采烈地叫嚷着。

笔者分别让两位学生有模有样地唱着。全班再次响起了欢笑声和掌声。接着是全班性的曲调吟唱,把这节课推向了。

四、配乐赛读

利用竞赛的形式朗读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配上合适的音乐更能把学生带入诗境。教学《过华清宫》时,笔者放着舒缓的乐曲,让男女同学比赛读。诵读的声音犹如麦浪,一浪滚过一浪。读得深,悟得透,写得真。诗人杜牧的无限感慨和怨愤,在学生的笔端以独特的梦境表现出来。何思媛同学写道:

累了一个晚上,我终于把作业做完了。就躺在床上背诵《过华清官》这首诗,背着背着,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砰砰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惊醒,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往身上一看,吓我一大跳:我穿的竟是唐代的衣服。这时,只见一个衣衫不整的人闯进来,他气喘吁吁地对我说:“皇上要的东西终于送到了,请大人速速送进宫去”。说完便把一筐东西交给了我。只见筐中那一串串诱人的荔枝像可爱的小宝宝们露着粉嘟嘟的小脸。让人看了就想摸摸、尝尝,真是垂涎欲滴呀!可这是送往宫中的,岂敢尝呀!

我疾步如飞,来到华清宫前。啊!真是金碧辉煌!五彩的琉璃瓦在阳光地照耀下光芒四射,门前八根大柱子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金龙与彩凤,虎虎生威。到了杨贵妃的宫门口,我轻敲了宫门,门打开了。只见唐明皇和杨贵妃在互相逗趣呢!杨贵妃看到荔枝送来,不禁一笑,那笑比盛开的牡丹花还要灿烂。唐明皇看到杨贵妃笑了,也跟着笑起来,我知趣的退了出去。

站在骊山顶上,我俯视着树木葱茏,百花争艳的锦绣山色,又回望山上那富丽堂皇、千扇宫门的华清宫,杨贵妃那灿烂的一笑犹在眼前。我不禁想起了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他为讨褒姒一笑,竟弄得国破家亡……

过华清宫杜牧范文3

一、旅游者的好奇心理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见到一些新异的刺激物,如街上有人敲锣打鼓送老工人退休;农村小伙子娶新娘,壮汉抬着轿子,一队锁呐乐队在前面开路,十分热闹;还有农民吊在竹杆上车水浇灌;妇女摇着纺线车;从蛇肚内取出蛇胆和酒喝,等等现象,都能使游客产生好奇心理。

一次,港台旅游团在广西桂林旅游,中午山区小饭店供给乌黑的墨米饭,吃惯了白米饭的游客,见此米饭既好奇又胆怯,不知此为何物?热情的导游说摘要:大家吃吧,这叫墨米,是广西河池地区东兰县的特产,为什么呈黑色呢?据民间传说摘要:有一年天大旱,东兰四周的红水河也断流了,方圆数百里田地龟裂,禾苗枯死,有一位老汉的地里侥幸剩下一蔸禾苗活着。为救活这蔸禾苗,老汉爬了九重山,走过十六个村庄,还是不见水的踪影,没办法,只好忍痛割断自己的手指,用鲜血浇灌禾苗。说来也希奇,禾苗得了血的滋润,居然长得很茁壮,结出一串颗粒饱满的稻穗,老汉因流血过多而死去。乡亲们把这唯一的稻穗保存下来,翌年春天用它播种,得到的稻米颜色竟然是墨黑色,用墨米煮成的饭,香气扑鼻。常吃墨米,可治疗慢性肝炎,胃炎,贫血,故有“药米”之称。通过导游介绍了墨米的神话故事,顿时使游客情绪活跃起来,团内几位港台老太太纷纷要求购买带回去,让家人共享口福。

二、旅游者的求新求知心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更是丰富多采,许多外国游客品尝中国菜,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菜肴,赞不绝口,胃口大开。在餐桌上看到这些菜,就象是见到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不忍心把它吃掉,有的用照相机拍照留念,有的请主人介绍它的名称、来历、制作方法、特色等,他们听得出奇、神采奕奕。的确,中国菜融实用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不仅味美营养丰富,而且菜名颇具诗意。首先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一道“金钱遍地”,这菜名豪华气派,实则是金黄的冬菇摆在翠绿的青菜上;粤菜“龙凤呈祥”,多么喜庆吉祥的名字,原来是鸡、蛇一块烧煮而成;用母鸡炖甲鱼,真是逗趣谐谑,美其名曰“霸王别姬”,令人大饱口眼之福。服务员小姐又捧来一盆清香四溢的酿豆腐,已有饱意的客人一箸未动,服务员小姐笑迷迷地说摘要:这道菜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爱吃的御膳宫食。一听说皇帝吃的御膳,几位外国朋友顿时雀跃,筷勺齐上,一盆酿豆腐一扫而光。说实话,这道菜用料平常,就是用豆腐裹夹玛瑙肉糜精工烹调而成。其特征是过油而不腻,汤浓而不沾,外脆内嫩,甜中透鲜,汁若琥珀,形似金元,营养丰富,延年益寿。初次品尝这道菜,饱享口福,获取知识,实是受益非浅。

参观芜湖铁画,是一大艺术享受,工人们以锤,以铁当墨,巧制出一幅幅精美的铁画来,来厂参观的日本友人也赞不绝口摘要:“真了不起,中国的文化太伟大了”。工人师傅手中的锤简直比画家的笔还要来得自如。

铁画原名铁花,为明末汤鹏所创制。它酷似国画、水墨画,然而,却是采铁作画,以锤锻制而成。它使炉锤之巧同画理相通,将绘画和工艺相结合,构成黑白分明、虚实相对、苍劲凝重、豪放潇洒、有强烈立体感的独特艺术风格,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枝奇葩。改革开放以来,铁画一直销往国外,深受国际友人青睐。日本朋友亲眼目睹之后,认为这是世界上仅有的产地,对异国文化求新求知心理,在旅游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满足。许多游客观后感慨地说摘要:此次中国旅游真是不虚此行。

三、旅游者的怀旧心理

探古访幽乃是旅游者怀旧心理的反应。游过的山水名胜,有机会重游,会感到十分亲切,遐想万千。西安是中国古都,丝绸之路起点。想当年,盛极一时。公元1375年,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shuǎng@①在原城墙基础上修建了规模宏大的明城墙。游人见到象巨龙一样的城墙,静卧在八百里秦川之上,数百年前的古城风貌,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古时的盛况,一一浮现在游人心中。朝代兴衰,历史沧桑,留给后人无限遐想。位于古城西安郊区的秦岭支脉骊山,西周时期,周幽王曾和褒姒在此建骊宫行乐,并点燃烽火,戏弄四方诸侯,后被犬戎杀于骊山脚下。人们游此,不禁想起秦始皇暴虐,唐玄宗昏庸,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池寻欢作乐,皇帝国威在骊山大修华清宫。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摘要:“长安四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使人遥想当年骊山变成达官贵人的享乐之地。谁料结果发生了安史之乱,杨贵妃被缢死于马嵬坡。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正是唐玄宗晚年在政治上腐败的必然结果。人们驱车来到骊山脚下,仰望长空,抚今追昔,想当年华清池水洗凝脂,一派灯红酒绿度时光,广大的老百姓怨声载道,悲愤交加。诗人杜甫写道摘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长期以来成为人们控诉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名句。

总之,不同类型的旅游者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

近几年来,外国旅游者来华旅游的人数和日俱增,尤其是日本人和美国人更多,就客观情况分析,他们均是经济发达的国家,个人收入较高,加上和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在五

十、六十年代由于实行闭关自守政策,和世隔绝长达三十年之久。76年以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92年又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国外的吸引力非常巨大,故而纷纷组团来华参观访问,亲眼看看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繁荣、社会安宁、政治开放的良好局面。有的人一踏上中国的土地感到中国是个神秘的国家,什么都要看,什么都新奇,一度中国热在世界上持续好久。另外,这类人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花钱多少不在乎,只要吃、住、行、游、购、娱满足,便事事称心,件件如意,乐于来中国旅游。日本是中国近邻,素有一衣带水之睦邻友好关系。日本旅游者来华旅游交通方便,费用低廉,况且中日文化和习俗又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均成为日本旅游者来华旅游的强大驱动力。我们旅游业者若以一流服务质量一流设备去服务于每一个外宾,就能在当今旅游市场竞争强烈的形势下,赢得胜利。

过华清宫杜牧范文4

一、内涵丰富的意象

《梧桐雨》中“霓裳”和“梧桐”在剧中经常出现,是剧中的核心意象。它们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作品的主题、结构乃至情感的表达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梧桐雨》第二折【快活三】【鲍老儿】【古鲍老】【红芍药】四支曲子写的是陈香亭下舞“霓裳”的情景,这里的“霓裳”就是指的《霓裳羽衣曲》。其中【快活三】写的是乐舞前的准备工作,【鲍老儿】【古鲍老】写的是在沉香亭中弹奏《霓裳羽衣曲》的情景,【红芍药】一曲写的是杨贵妃妙曼的舞姿。从作品的结构来看,“沉香亭中舞霓裳”作为《梧桐雨》中重要的场面之一,它在整个作品的叙述结构中是重要的一环。

在作品第四折中,“【滚绣球】长生殿那一宵,听回廊祝誓约。不合把梧桐挨靠,言词絮絮叨叨。沉香亭那一朝,按霓裳舞六幺,红牙箸击成腔调,乱宫商闹闹吵吵。是兀那当时欢会栽排下,今日凄凉厮觅着,暗暗地还报。”在此,“霓裳”的意义已经凝练成一种感情的载体,它寄托着唐明皇对杨贵妃深深的思念。

另外,我们可以通过“霓裳”这一意象读到所谓的亡国之音。杜牧的“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过华清宫》)即是明显的例子。在中晚唐诗人的眼中,“霓裳”成为亡国的祸根,这是他们对明皇声色误国的切身的体会。再说“梧桐”,一般认为作品的名字出于《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历来写李杨的故事很多,所选用的名字也很多,有“马嵬坡”“华清宫”“长生殿”“霓裳曲”等,唯有白朴以“秋雨梧桐”名篇,完全理解为出自白居易的诗句是不妥当的。“梧桐”意象在这部戏剧中是有着独特的意味的。

梧桐树在剧中为李杨爱情的见证。第一折【醉中天】和第四折中【白鹤子(三)】写的是梧桐树见证了李杨爱情的盟誓。而第四折【白鹤子(四)】与【滚绣球】两支曲子目睹了“舞霓裳”的欢乐场面,这才有了“空对井梧阴,不见倾城貌”的悲凉心境。由此,“梧桐”不仅成为李杨爱情的一个象征,而且已经被杨玉环看做是终身的依靠。第四折写的是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思念。其时他已被架空做了“太上皇”,处境的悲凉与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感情,是通过秋雨打梧桐这样具体的情境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很自然地就把唐明皇晚年的处境与梧桐的凋零联系在一起。

在我国的诗文中,梧桐的形象,本身就包含着伤悼、孤独、寂寞的意蕴。在《梧桐雨》中,白朴让梧桐作为世幻的见证,让雨湿寒梢、敲愁助恨的景象,搅动了沉淀在人们意识中凄怨的感受,从而使剧本获得了独特的魅力。

二、幽美凄清的意境

第二折中“【普天乐】恨无穷,愁无限。争奈仓卒之际,避不得蓦岭登山。銮驾迁,成都盼。更那堪水西飞雁,一声声送上雕鞍。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秋风雁影,情景凄然。雁声、西风、落日诸意象,渲染烘托出悲怆的氛围,把唐明皇离京时,对故国山川的无限依恋之情以及无可奈何仓惶而逃的心绪,描绘得形象深刻。离人的无奈、感伤之情完美地融合于凄清萧索的景象中,构成情景交融的意境。王国维说:“‘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美成以之入词,白仁甫以之入曲,此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者也。”这里,白朴的“銮驾迁……落日长安”“古人之境界”与此刻玄宗所处之境界,不仅完全吻合,而景中含情的成分更沉重,从而也更显出今日之凄苦了。

作品中营造意境最为成功之处无疑为第四折,包围在第四折中唐明皇周围的景物是“秋虫”“西风”“落叶”“秋雨”和“梧桐”,而梧桐又正是当年他与贵妃“并肩斜靠”之处,如今在秋雨中更显出人亡物在的凄楚。这一切都与此时唐明皇的处境和心境融汇在一起。忆旧、伤逝、相思交织在一起,伤感情绪和秋雨细敲梧桐的凄凉萧瑟的氛围,和谐一致,情景交融,构成一种诗剧的境界。第四折后半部八支曲子,由梧桐夜雨惊散美梦生发开去,以情会景,铺陈渲染,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一代落难帝王的茕独与愁苦。全剧以一曲【黄钟煞】结尾,写尽了“雨和人紧厮熬”“雨更多泪不少”的情和景。在此,白朴充分发挥他精于化用古典诗词营造悲剧氛围之特长,调动大量足以呈示主人公隐微心绪的意象,编织成一曲曲情景交融的剧曲,如泣如诉地宣泄主人公怀旧、伤逝、相思、愧悔、孤独、怨怅等抑郁的情结,制造了一个凄冷、清绝而又孤寂、迷惘、凄恻的意境,表现了一个人在梦醒之后感到无路可走的绝望心情。那淅淅沥沥的雨声,不仅一阵阵把梧桐叶打得凋谢了,也一点点把读者的心滴碎了!《梧桐雨》真可谓“有意境而已矣”,达到了“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的艺术效果。

三、诗意盎然的语言

王季思《元人杂剧的本色派和文采派》将白朴作为文采派的代表。作为长于情词的文采派作家,白朴剧中的语言典雅华美。白朴语言的典雅华美体现在《梧桐雨》中最明显的乃是曲词的诗化,即巧妙地融诗歌语言于剧作之中,使其曲词更富有诗意。如第一折中长生殿的誓词“【赚煞尾】长如一双钿盒盛,休似两股金钗另,愿世世姻缘注定。在天呵做鸳鸯比并,在地呵做连理枝生。月澄澄银汉无声,说尽千秋万古情。咱各办着志诚,你道谁为显证,有今夜度天河相见女牛星。”这里,不仅借鉴了白居易《长生殿》的诗句,而且还创造了一个月明星稀、万籁俱静的环境,剧中人物在这番诗情画意的景象的映衬下也更显加生动了。

综上可见,《梧桐雨》有着浓厚的诗意特质,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不仅在当时同题材的剧作中高居榜首,而且对后世的戏曲文学创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它当之无愧为我国古典戏剧中的一朵奇葩。

参考文献:

[1]许文雨.人间词话讲疏[M].成都古籍书店,1983-05:212.

[2]贺新辉.元曲鉴赏辞典[M].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1988-05:1041.

过华清宫杜牧范文5

关键词:旅游者;旅游者心理;好奇心理

abstract: the traveling is special comprehensive tour sightseeing, the people to achieve take vacation, goals and so on recreation, entertainment, exploration, seeking knowledge, goes to travel in the local country and intercontinental between. china is the major tourist destination, in recent years, in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and under market economy's new situation, the foreigner who and the domestic tourist travelled to china increases day after day, studied touris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and the demand earnestly, to improved the tourist service quality, the development tourism to have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key word: tourist; tourist psychology; curious psychology

一、旅游者的好奇心理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见到一些新异的刺激物,如街上有人敲锣打鼓送老工人退休;农村小伙子娶新娘,壮汉抬着轿子,一队锁呐乐队在前面开路,十分热闹;还有农民吊在竹杆上车水灌溉;妇女摇着纺线车;从蛇肚内取出蛇胆和酒喝,等等现象,都能使游客产生好奇心理。

一次,港台旅游团在广西桂林旅游,中午山区小饭店供应乌黑的墨米饭,吃惯了白米饭的游客,见此米饭既好奇又胆怯,不知此为何物?热情的导游说:大家吃吧,这叫墨米,是广西河池地区东兰县的特产,为什么呈黑色呢?据民间传说:有一年天大旱,东兰附近的红水河也断流了,方圆数百里田地龟裂,禾苗枯死,有一位老汉的地里侥幸剩下一蔸禾苗活着。为救活这蔸禾苗,老汉爬了九重山,走过十六个村庄,还是不见水的踪影,没办法,只好忍痛割断自己的手指,用鲜血浇灌禾苗。说来也奇怪,禾苗得了血的滋润,居然长得很茁壮,结出一串颗粒饱满的稻穗,老汉因流血过多而死去。乡亲们把这唯一的稻穗保存下来,翌年春天用它播种,得到的稻米颜色竟然是墨黑色,用墨米煮成的饭,香气扑鼻。常吃墨米,可治疗慢性肝炎,胃炎,贫血,故有“药米”之称。通过导游介绍了墨米的神话故事,顿时使游客情绪活跃起来,团内几位港台老太太纷纷要求购买带回去,让家人共享口福。

二、旅游者的怀旧心理

探古访幽乃是旅游者怀旧心理的反应。游过的山水名胜,有机会重游,会感到十分亲切,遐想万千。西安是中国古都,丝绸之路起点。想当年,盛极一时。公元1375年,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shuǎng@①在原城墙基础上修建了规模宏大的明城墙。游人见到象巨龙一样的城墙,静卧在八百里秦川之上,数百年前的古城风貌,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古时的盛况,一一浮现在游人心中。朝代兴衰,历史沧桑,留给后人无限遐想。位于古城西安郊区的秦岭支脉骊山,西周时期,周幽王曾与褒姒在此建骊宫行乐,并点燃烽火,戏弄四方诸侯,后被犬戎杀于骊山脚下。人们游此,不禁想起秦始皇暴虐,唐玄宗昏庸,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池寻欢作乐,皇帝国威在骊山大修华清宫。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四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使人遥想当年骊山变成达官贵人的享乐之地。谁料结果发生了安史之乱,杨贵妃被缢死于马嵬坡。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正是唐玄宗晚年在政治上腐败的必然结果。人们驱车来到骊山脚下,仰望长空,抚今追昔,想当年华清池水洗凝脂,一派灯红酒绿度时光,广大的老百姓怨声载道,悲愤交加。诗人杜甫写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长期以来成为人们控诉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名句。

三、旅游者的求新求知心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更是丰富多采,许多外国游客品尝中国菜,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菜肴,赞不绝口,胃口大开。在餐桌上看到这些菜,就象是见到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不忍心把它吃掉,有的用照相机拍照留念,有的请主人介绍它的名称、来历、制作方法、特色等,他们听得出奇、神采奕奕。的确,中国菜融实用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不仅味美营养丰富,而且菜名颇具诗意。首先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一道“金钱遍地”,这菜名豪华气派,实则是金黄的冬菇摆在翠绿的青菜上;粤菜“龙凤呈祥”,多么喜庆吉祥的名字,原来是鸡、蛇一块烧煮而成;用母鸡炖甲鱼,真是逗趣谐谑,美其名曰“霸王别姬”,令人大饱口眼之福。服务员小姐又捧来一盆清香四溢的酿豆腐,已有饱意的客人一箸未动,服务员小姐笑迷迷地说:这道菜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爱吃的御膳宫食。一听说皇帝吃的御膳,几位外国朋友顿时雀跃,筷勺齐上,一盆酿豆腐一扫而光。说实话,这道菜用料平常,就是用豆腐裹夹玛瑙肉糜精工烹调而成。其特点是过油而不腻,汤浓而不沾,外脆内嫩,甜中透鲜,汁若琥珀,形似金元,营养丰富,延年益寿。初次品尝这道菜,饱享口福,获取知识,实是受益非浅。

参观芜湖铁画,是一大艺术享受,工人们以锤,以铁当墨,巧制出一幅幅精美的铁画来,来厂参观的日本友人也赞不绝口:“真了不起,中国的文化太伟大了”。工人师傅手中的锤简直比画家的笔还要来得自如。

铁画原名铁花,为明末汤鹏所创制。它酷似国画、水墨画,然而,却是采铁作画,以锤锻制而成。它使炉锤之巧同画理相通,将绘画与工艺相结合,构成黑白分明、虚实相对、苍劲凝重、豪放潇洒、有强烈立体感的独特艺术风格,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枝奇葩。改革开放以来,铁画一直销往国外,深受国际友人青睐。日本朋友亲眼目睹之后,认为这是世界上仅有的产地,对异国文化求新求知心理,在旅游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满足。许多游客观后感慨地说:此次中国旅游真是不虚此行。

总之,不同类型的旅游者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

近几年来,外国旅游者来华旅游的人数与日俱增,尤其是日本人和美国人更多,就客观情况分析,他们均是经济发达的国家,个人收入较高,加上与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在五十、六十年代由于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与世隔绝长达三十年之久。76年以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92年又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国外的吸引力非常巨大,故而纷纷组团来华参观访问,亲眼看看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繁荣、社会安定、政治开放的良好局面。有的人一踏上中国的土地感到中国是个神秘的国家,什么都要看,什么都新奇,一度中国热在世界上持续好久。另外,这类人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花钱多少不在乎,只要吃、住、行、游、购、娱满意,便事事称心,件件如意,乐于来中国旅游。日本是中国近邻,素有一衣带水之睦邻友好关系。日本旅游者来华旅游交通方便,费用低廉,况且中日文化和习俗又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均成为日本旅游者来华旅游的强大驱动力。我们旅游业者若以一流服务质量一流设备去服务于每一个外宾,就能在当今旅游市场竞争强烈的形势下,赢得胜利。

华侨和台、港、澳旅游者,这些人都是炎黄子孙,他们中多数人是来观光、做生意、探亲访友、看病的。有的老华侨在异国他乡生活了几代人,思念祖国。当他们一踏上祖国的土地时,不少人抓起黄土亲吻,不少人热泪盈眶,当他们见到了亲朋好友畅叙阔别之情时,连做梦也未曾想到能有今天。这是祖国开放政策带来的结果,否则一辈子也回不了故乡。他们看到祖国经济建设快速前进,城乡一派新气象,心中十分快慰。台湾是祖国的领土,由于政见不同,两岸隔绝四十多年,台湾同胞来大陆,处处小心翼翼,生怕人家讲他是从台湾来的。对待这种特殊心理,只要我们不持偏见,以诚相待,定能使之感到投身祖国怀抱的温暖。

时至90年代,国内旅游者如大潮一般汹涌澎湃,席卷中华大地,归纳起来有六种人:一是农民,二是个体户和离休干部,三是老教师,四是学生,五是工程技术人员,六是退休干部职工以及青年工人,每年约有三亿人次。这些人收入并不很高,他们以能到达风景名胜游览点游玩参观为满足,看看祖国大好河山,完成宿愿,条件差些生活苦些都不在乎。所以我们旅游工作者需要掌握这些人的心理特点,好好地为他们服务。在当今旅游热潮推动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固然重要,但也迫切需要提高旅游者自身素质,这是刻不容缓的最大任务。

过华清宫杜牧范文6

一、参加校内活动,体验校园生活

学校常开展跳绳比赛、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拔河比赛、绑腿跑比赛、螃蟹背球比赛等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活跃了校园气氛,调动了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些比赛是写作的优秀素材,如指导写《记一次乒乓球比赛》,首先是要让学生亲自参加比赛,在写作时就有真情实感。其次是把活动过程摄录下来,让学生反复地看,经过仔细观察、回忆,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写这次比赛活动。

二、游览家乡名胜,表达热爱之情

茂名市位于中国南海之滨,风光秀丽,自然山水与人文古迹相辉映,具有不可多得的本土资源。虎头山、中国第一滩旅游区,著名画家关山月的巨作《绿色长城》就取材于此;放鸡岛水下风光奇特周围水下海水能见度达8米,居世界第二、中国第一位。大雾岭属省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704米,为粤西最高、广东第二高峰。那里峰高林茂,珍稀动植物丰富,被誉为“动植物王国”。 春天的第一丛嫩绿,夏天的最后一朵玫瑰,秋天的苹果林,冬天的鹅毛雪,无一不触发他们的灵感,撩拨孩子们的诗情。茂名地处华南地质断裂带上,温泉种类多,分布广,有西江温泉、新时代温泉、山阁温泉等十几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风景录像,介绍景点特色,让学生感受家乡的风光。游览过的同学让他描述旅游的见闻与感受。此后,我让学生进入多重角色,当导游、宣传员、游人、护林专家、摄影师等,从不同角度感受家乡的景点文化。当学生心盈自然之美时,有感而发,思维特别活跃,争相畅叙心中之美,写起作文来也必定会思维活跃,文思泉涌。这样的习作也激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茂名“三高农业”蓬勃发展,荔枝、香蕉、龙眼等“岭南佳果”驰名中外,在1996年“中华之最”评选活动中,茂名市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有“全国水果第一市”的美称,几年前开辟了一条生态旅游线路。高州根子镇,被称为“中国荔枝第一镇”,荔枝种植以面积大、品种齐、成熟早、产量高、质量好、市场广而闻名,镇内水果种植集中连片,茫茫果海,一望无际,每年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作为茂名人,我们应好好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写作素材。有条件的学生让他们到果园去看看,随手摘个果子尝尝;没条件的,留意电视新闻,在电视报道中感受丰收的喜悦。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有关照片、录像,让他们感受一望无际的果园,指导他们观察果树的形状、开花、结果时的美景,再现生活中的典型环境,唤起学生对观察客体的回忆和急于表达的动机。同时我带来时令水果分给同学们尝尝。吃水果时,先让他们观察果子的外形、颜色,然后留意吃法,接着品尝味道,再抒发品尝佳果的感受。最后我让学生谈有关描写这些水果的诗句、对联、散文、广告语、传说与典故等等,把这些内容写进文章中去,会使作文充满生气,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向往。如写荔枝时,杨贵妃爱吃荔枝的故事以及杜牧的绝句《过华清宫》中的“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让学生兴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