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范文1

在课前研读教材的时候,我认为: “逐一”打电话是本节课教学打电话策略的基础,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出发点,学生肯定会首先说出这种方案:教师一个一个地通知学生,一共需要15分钟。教师以此为契机,通过对这种方案的优劣分析,导入分组打电话能够节省时间,然后让学生探究分组方案,实践体验同时打电话能够节省时间的策略。

第一次试教的时候,我首先出示主题图,结合谈话导出打电话,提出问题,让学生想一想、画一画。在巡视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基本上采用了分组打电话的方法。课后我特意询问了多名学生,他们都说,读完题后,首先就想到逐一打电话的这个方案,但是这个方案太简单了,没必要考虑。我意识到,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积累。教师的问题提出后,学生立即就意识到一个一个通知的策略太简单了,有更多更好的策略供自己选择,因此主动放弃对基础策略的研究。

教师课前的预设仅仅是停留在对教材的初步研读基础上,没有和学生的生活体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接与交融。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学生实际生活的体验。这样的教学设计不可能被学生认同和接受。

二、“研”不深入,思维困惑,探究只能“隔靴搔痒”

打电话最优方案的探究,是本节课教学的灵魂。在试教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交流探究打电话的最佳方案,但是,大多数学生纠结于分组方案。

教学片段1:

师(展示生■的作品):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思路?

生■:可以采用分组的方法来进行,将15名同学分成3个小组,每一组确定一个小组长,教师首先打电话通知每个组的小组长,需要3 分钟。然后由小组长再给每个小组的组员打电话,每个组长打4 次电话,一共只需要4分钟。这样通知到最后一名同学一共需要7分钟。

师:这个方案和一个一个打电话的方案比,你觉得怎么样?

师:对比两个方案,你有什么发现?

生■:用分组打电话的方法来通知合唱队员,比教师一个一个地打电话通知合唱队员,能够较快地完成任务,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生■:第二种方法打电话,采用分组的方法打电话的人数由教师一个人变成了3个小组长,打电话的人数增加了,打电话的效率提高了3倍,所以第二种方法节省时间。

生■:采用分组的办法能够节省时间。

师: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节省时间,究竟是什么原因节省时间呢?这里面包含有什么样的数学道理?

生■:就是打电话的人数增加了,所以通知的速度就提高了。

师:真的是这样吗?那怎样打电话才能更节省时间?

生■:分成4个或者5个小组可能会更节省时间。

……

在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学生意识到:首先,教师打给3个(或者5个)组长需要3分钟(或者5分钟),组长再打给他的组员需要4分钟(或者2分钟),这样一共需要7分钟。没有学生使用分2组的方案。甚至有学生故意让每个组的人数不一样多,认为可以让人数多的组先打,人数少的后打,这样能够节省时间。我给学生留下近5分钟的探究时间,但是一无所获。课后,我就此在另外一个班级询问,结果大多数学生告诉我,分组的方案就是最佳的方案,少部分的学生干脆回答不知道。

我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方法就是分组。而所谓的最佳方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这方面的实践体验。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单纯凭借画图和拼组的方法来探究节省时间的最佳方案,无疑是“隔靴搔痒”,学生始终没办法找到问题的关键。教师也没办法突破“让每个得到消息的人都参与打电话”的教学难点。我意识到,要让学生准确理解打电话的最佳方案,必须让学生有所体验,甚至是亲自实践辨析。

三、“导”学生之所“困”,在恰当的切入点中提升思维的深度

教学片段2:

师(展示学生提出的方案2):下面我们来观察这位同学的方案:第一分钟怎么做?

方案1: 方案2:

生:村长通知。

师:在第一分钟之前,谁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

生:村长。

师:在第一分钟结束的时候,谁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

生:村长和第一位村民都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

师:为什么一号村民也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

生:因为接到村长的通知了。

师:第一分钟结束。知道消息的一共有几位?

生:两位。

师:第一分钟结束。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的有几位?

生:两位。

师:第二分钟怎么做的?

生:村长再通知第二位村民,第一位村民可以通知第三位村民。

师:第二分钟开始的时候,几位村民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

生:两位。

师:第二分钟打电话通知其他村民的有几位?

生:两位。

师:接到通知的有几位?

生:两位。

师:第二分钟结束。知道消息的一共有几位?

生:四位。

师:第二分钟结束。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的有几位?

生:四位。

师:第三分钟,这位同学怎么做的?

生:第三分钟第二位村民通知第四位村民,第三位村民通知第五位村民,第一位村民通知第六位村民。

师:第三分钟开始应该有几位村民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

生:四位。

师:现在有几位在通知其他村民?

生:三位。

师:还有一位怎么了?

生:没事干,在玩呢。

师:是吧,他没打电话,他闲着。那如果想要更节省时间可以怎么样?

生:让闲着的这位村民也去打电话。

师:对,让这位别闲着。(板书“不空闲”)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如果要打电话最节省时间,可以怎样?

生:同时打、不空闲。

在学生方案展示后,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辨析,让学生明确,打电话的方案不是因为分组越多越节省时间,而是因为“同时打”能够节省时间。这样的探究为学生下一步探究活动指明方向,有效调整学生的探究方向。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范文2

数学教学需要怎样的情境?教学情境与学生生活关系如何?创设情境需遵循什么原则?需注意哪些问题?对此,谈谈本人的几点浅见。

一、 创设“真诚的情境”,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体验

所谓“真诚的情境”是指在教学中创设的情境真实诚恳,没有半点虚假。

在二年级《认识时、分》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一分钟的短暂,意识到要珍惜时间,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我特意奖励他们看一分钟动画片。为避免由于学生的过度兴奋而引起其他不必要的话题,因此剪辑了一段没有对话、情节简短的动画片《猫和老鼠》。动画片结束,学生连连发出“一分钟太短了”的感叹,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并且学生觉得老师说话算数,还真让我们看呢!

我在上《千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手托一个透明的容器,内装了许多奶糖。师:喜欢吃奶糖的同学请举手,伸进去感受一下,估计奶糖的颗数。生1:大约450颗;生2:大约380颗;生3:我觉得它特别多,我也估计不了。师:有办法知道它有多少颗吗?生4:数一数。师:一颗一颗地数吗?生考虑一会,提出:这些奶糖太多了,一颗一颗数耽误我们上课的时间。师:如何较快地数出这么多的奶糖?我为每一组都准备了一份与我同样多的奶糖,不同的是,你们每10颗装了一袋。组员分工,用最快的速度数出奶糖的颗数。哪一组方法好,数的正确,奶糖就送给你们,于是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数数。学生兴高采烈地投入到动手操作中,在课的最后,这位老师肯定了这节课同学们的学习成果,也共同分享了成功后的喜悦――把奶糖分给了

学生。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快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我们要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孩子在顺境中体验快乐,在逆境中探究,通过主动参与而获得丰富情感体验。

二、 创设“开放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

创设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数学课堂情境,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宽松的情境下,放得开,想得广,想得深。教师应抓住教材中有助于学生想象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启迪学生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课堂真正成为开放的系统。

这让我想起以前听过的一节一年级数学课《图形的拼组》,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教师为学生表演魔术(通过剪一剪,圆形纸变成了正方形纸),学生兴致一下子调动起来了,都跃跃欲试。

这时教师说:“你们知道老师的魔术是怎么变的吗?想不想学?下面就请跟老师一起来动手。”

然后教师就带着学生开始将圆形纸剪成正方形……

教师在教学时创设情境就是为了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吗?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设计应该要尽力去思考我们的学生应该怎样去学?如果将上面的设计修改一下,也许学生的主动性更能调动起来,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教师为学生表演魔术(通过剪一剪,圆形纸变成了正方形纸)。

学生猜一猜,老师刚才是怎么变的?

先独立思考,想好后小组交流,再动手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分组汇报,课件演示。

这样处理使得学生不能直接依赖于已有的知识和现成的方法,通过对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的重新组合,并生成新的策略和方法解决问题,这是数学课堂中“开放的情境”

创设。

三、 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

“真实的情境”是指教学中创设的情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真实的问题或者是学生能够想象的问题,符合现实生活中的规律,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原型,这样才能真正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在三年级《可能性》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课前先让学生写自己的姓名,并挑选几名学生自我介绍,说一说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学习情况等。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提起来了。我又让学生将写有自己姓名的纸条根据性别放入对应的盒中,学生的好奇心被这一举动深深吸引住了。开始上课时,我问:大家喜欢玩游戏么?学生们欢呼雀跃,纷纷举起了手,我不失时机地提出:选谁好呢?我们还是抽签决定吧。随着抽签的开始,我又不失时机地向抽签的同学提出问题:从装有男生名单的盒子里能否抽到你自己?为什么?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的兴趣、思绪引导到《可能性》教学的主题中。

这样创设情景,以学生自我介绍作为引子 ,学生随着游戏的逐步深入,从游戏过程中获得数学感受,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获得对可能性的初步感知,这样创设情景,无疑是真实的、有效的。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设计意图 理论 实践

笔者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经常深入各乡镇中小学校课堂听课并组织评课研讨活动,发现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是不能把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尤其是在针对一节课进行评课时,往往说不上几句就词穷了,只知其然但不能说出所以然。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一线教师大多只顾埋头教学,缺乏理论的学习与思考,心中没有理论的积淀与支撑,自然不能挖掘课堂现象背后的东西。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多思考设计意图,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尤其是新课标理念真正融入教学实践。

在苏教版八年级《敬业与乐业》的教学设计中,第二课时教师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通过演讲、背诵,积累本文经典语句。2、通过争鸣环节,深入理解文章观点论点。3、认识到努力学习、专心做事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做事观、价值观。围绕这三个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设计了“共鸣”“演讲”“争鸣”与“拓展延伸”四个板块。第一、二板块重点解决第一个教学目标,第三板块重点解决第二个教学目标,第四板块重点解决第三个教学目标。

一.“共鸣”板块重积累

在“共鸣”板块中,教师做了如下设计:

梁启超这篇文章几乎每一句都是警句,请找出一句你觉得特别有感触的话,圈出来,然后大声地朗读出来,试着背诵,一句即可。

教师在课件中出示了15个句子,要求学生勾画背诵至少三句,并在教法中建议采用多种朗读方式。

设计意图:大量的名言警句是这篇课文的文本优势。《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学生就算是什么也不做,就把这些语言材料背记下来,也是了不起的。所以,《敬业与乐业》可以定位为积淀型文本。这种文本的处理的特征在于:难文易上。不着力于鉴赏,更不着力于分析,而着力于积累,在积累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演讲”板块重对话

在“演讲”板块中,教师做了如下设计:

如果你是梁启超,你正站在演讲台上……请各自选择文中部分内容,设计现场演讲。语气、神态、动作都要恰当,每人讲一分钟。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提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本环节的设计中,让学生扮演作者梁启超,无形中完成了学生与文本、编者的对话。这样,既让学生完成了教学目标一,同时,在演讲中,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三.“争鸣”板块重质疑

在“争鸣”板块中,教师做了如下设计:

“梁氏”的观点,你是不是都同意?有没有不同意的?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到“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这个环节,让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既尊重了他们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拓展”板块重生活

在“拓展延伸”板块中,教师首先出示了野田圣子的相关资料:野田圣子是日本现内阁最年轻的、也是惟一的女性大臣―邮政大臣。她的工作经历是从负责清洁厕所开始的。在训练课程的最后一天,当她清洁马桶之后,毅然喝下了一杯厕所水,这次经历成为她日后做人、处事的精神力量的源泉。

然后教师让学生思考交流:

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你能从身边也发现这样的人吗?(请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你是敬业乐业的人吗?请与大家分享一个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小故事。

设计意图:选取野田圣子的故事,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观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也为本环节的思考交流任务提供了参考。语文教学既重视“文”的学习,又要重视“人”的培养,思考交流题,学生能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可以认识到努力学习、专心做事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做事观、价值观,体现了对“人”的培养。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慕课;微课;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应用

一、慕课、微课的应用与发展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云计算、数字校园、智慧高校、“互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新技术革命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教师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期盼与要求。“教育的对象是人,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1]微型视频网络课程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半个多世纪以前,英美等西方国家教师就注意尝试使用主题明确、规模短小的微课授课方式,“60秒课程、一分钟演讲、一分钟微视频”等形式先后出现。国内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开始探讨微课,从概念厘定、微课设计模式一直到相关的微课、慕课设计理论研究,发展势头较为迅猛。[2]需要指出的是,微课是针对某个小的知识点或疑问点进行讲授,不是传统课堂的浓缩,不是完整课程的局部截取。慕课在2012年发展较快,被称为“慕课元年”。微课和慕课都有在线性、大规模性和开放性特征,差别在于微课比较短小,一般在10分钟以内,而慕课时间则可长可短。微课教学内容短小,每堂课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具体问题,授课方式灵活便捷,趣味性强,是基于学生独立自主性学习基础上的个性化学习,是将教学因素以高度凝练的方式融合形成的短小而精悍的视频,能够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和能力的提升更为精准。微、短、小是微课的外部特征,自主个性高效学习是微课的内在本质。但微课也因为其碎片化的特质而阻碍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成为认知心理学家抨击的对象。

二、微课、慕课的课程设计理论支撑

长期以来,人们在教育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过度强调将信息技术及其产品引入课堂,却偏偏把互联网拒于学校和课堂大门之外;过度强调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却忽视了网络时代知识与学习已发生质的变化这一重要事实。”[3]教学环境和对象的变化,增加了教学情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应对各种教学情境。

1.“双主型”教学设计理论

客观主义教学理论和主观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相结合的“双主型”理论,既重视教师主导地位,又兼顾学生主体地位,采用任务驱动形式,在教师创设情境和讲解引导基础上,让学习者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并对活动进行观察反思,最后习得知识并迁移应用。微课、慕课的课程特点就适宜于采用这种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因为它能贯穿微课设计整个过程,渗透每个操作环节和细节。知识信息凭借多种媒介免费共享,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占有者,在某种程度上,学生搜集信息和知识以及掌握的知识更新速度甚至比教师还要快和新,所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再能轻易令学生信服,加之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面对海量的知识和开放的课堂,培养有思想、有智慧、有能力的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工具能更好解决教学问题。运用“双主型”理论思维,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实践操作优势,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与学,实现“教学相长”。

2.体验学习圈理论

体验学习圈理论由美国大卫库伯教授最早提出,他认为,学习是基于体验的持续过程,包括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四个阶段,通过设计课前背景资料和习题以供思考,师生讨论或学生之间讨论,学习者深入思考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实现学习者的知识迁移这样一整套教学流程,为创设理想学习情境提供了指导与帮助。[4]课程设计方面,由于微课、慕课具有开放性,这就使其学习者是不确定和潜在的,要充分选取生活中的实例或往届优秀毕业生的成功案例,拉近学习者与微课、慕课的距离,树立“生活就是学习”的理念。内容方面,从素材、动画、呈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可视化设计,将问答式讲解和课堂启发性结合起来,要避免提供较多的辅材料,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和量度。

三、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的实践

1.教师的理念与知识结构

教育工作者在互联网环境下一定要用全新的教学观念统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单纯地以“技术+教育”的思维,认为新的教学革新只是增添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学生搜集和获得知识的途径更便捷,这种只在形式上有新鲜感,而没有从教学本质改变上去启发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探索的方式是不合时宜的,这样的教学心态是不能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任何情况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公共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比较贴近实际,能把复杂深奥的管理理论和实际有效结合起来,深受师生的喜爱。[5]比如,微信上有两个点击率较高的经典管理案例:“制度的力量”与“分粥的故事”。“制度的力量”主要是讲述18世纪末期,英国政府为了解决把犯罪的英国人统统发配到澳洲去,如何通过改变付费与监督方式来降低囚犯死亡率的故事,从最初的生命威胁、利益诱惑到最后的较低运输死亡率,都凸显出制度设计的魅力。这是一个制度规则的制定设计问题,不同的制度设计提高了效率,解决了社会问题,促进了社会进步。但从深处讲,这就涉及体制、机制的选择,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是一个值得教学反思的课题。

2.学生的思维与接受能力

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博士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一共包括9种智能,它们不是相互融合,而是单独存在的,每个人之所以拥有独具特色的个人智能,就在于这9种智能是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组合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因此,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要着重于每一个学生独特优势潜能的发展,做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让每一个学生能凭借自身优势和挖掘自身潜能来实现个人价值,成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6]传统情况下,教师要花较多时间通过书籍、辅助教材和一些课件制作才能把一个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但在信息化背景下,当一个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分分钟就能把案例的历史背景、知识构成、解决方案、优劣分析及影响改进等用信息化手段给查询出来。对于教学而言,“浅入浅出为下品,浅入深入为中品,深入浅出为上品”,理想的教学状态是复杂理论简单化与知识传播的享受性。[7]因此,不要过低估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演能力,也不要过低估计学生知识获取和接收方式的能力。

四、结语

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较快,人们较难抽出大块时间学习,碎片化的时间就需要碎片化的知识学习方式,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微课、慕课适应时展需要,既能进行互动交流,践行随时性学习和螺旋式发展的学习理念。作为教师而言,“互联网+”背景下,要积极运用慕课、微课教学工具,积极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交流墙等互动系统和先进理念技术,拓展课程和知识的广度、深度、参与度。同时,又不能简单局限受制于这种方式,为教学信息化而遗忘了教育教学本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只是手段,目的还是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高效学习以及深度学习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的培养。慕课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在公共管理教学与实践中已经得以全面运用,这是由公共管理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首先,公共管理学科的讲授内容大多属于社会热点问题,以慕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有助于深入社会话题传播正能量。其次,公共管理选题的课程具有公共性的特点,其盈利性较弱,所以公共管理学科要借助于慕课的学习平台获得顽强的生命力。[8]第三,慕课和微课有助于提升公共管理学科案例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是公共管理学科的关键环节,国内诸多高校都采用政务问政、案例模拟等教学手法。慕课和微课恰恰满足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同时,现代高等教育必须加大对公共管理学科的投入,更多运用慕课、微课等方式传授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常识,这不仅有利于基本科学常识的普及,也有利于学科的长远发展,更推动着新的讲课、授课方式的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1.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微课;教学模式;ACTSER模式;教学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2-0013-04

微课(Micro-Lecture)的雏形最早来自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LeRoy A. McGrew[1]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 University)T. P. Kee[2]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McGrew教授希望较长篇幅的有机化学概论能被非本专业的学习者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因而,他提出了60秒课程,期望在非正式的场合利用他人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化学常识。McGrew教授将60秒的课程分别设计成以下三部分[1]:概念引入(General Introduction),解释(Expla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结合生活举例(Specific Example-The Chemistry of Life),并认为其他领域专家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去讲解他们的专业。Kee认为进行一分钟演讲短小而精练,须充分掌握核心概念,具有良好的逻辑结构和一定数量的举例,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已有知识与所学材料的交融。而“微课”(Micro-Lecture)这一概念则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次提出的,他将微课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构建的,以在线学习或者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3]微课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参与性、信息传播快等特点,逐渐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

然而,国内关于微课的研究多聚焦于理念阐释和资源建设等方面,在教学模式设计方面,呈现出相对具体化、固定化和结构化的模型框架,缺少灵活性和教学理论支持。文章旨在通过对微课定义与特征的阐释,并结合对现有教学模式的分析,提出了ACTSER微课教学模式及其设计流程,并对该模式进行了实践验证,以期为微课更好地促进教与学提供借鉴。

一、微课之定义与特征

传统课程通常是指书本的知识内容及事先已经规定好的教学计划,如教学目标、内容、进度、课时、评价等。[4]传统课程主要是以教授课程为主要的教学目的,以学科为中心,知识为本位,以文本、口头语言等传统媒介传达某一单元的具体内容,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4]微课则不同,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5]因此,微课不仅是教学活动,也是数字化教学资源。我们对传统课程和微课各要素进行了比较,如表1所示。

通过上表各要素之间的对比,不难看出,微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时间的缩短

微课的教学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主题突出,目标明确,主要解决学科教学中的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它较短的学习时间更加符合学习者的视觉驻留规律及认知特点,有助于学习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相关知识。

2.内容的精细

微课针对某个学科的知识点进行精细化的描述,不仅意味着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执行,更是要求学生完全掌握该知识点。微课是以微型视音频为核心,整合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学生反馈评价、教师互动点评为一体的具体化、情景化的教学资源。[6]微课的类型从不同维度依次可分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等,它的资源容量较小,加上与其主题配套的教学资源也只有几十兆,有利于学习者随时随地开展移动学习。

3.设备的转变

对教师而言,授课场所不再局限于教室,教学设备也不仅限于传统设备;多媒体数码终端的出现,为微课提供了运行平台,草根化的信息技术媒介工具也为其提供了教学支持。教学设备的转变,为微课开展远程教育、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

二、微课教学模式探究

教学模式一词最早由美国的乔伊斯(B.Joyce)和威尔(M.Weil)提出,他们在《教学模式》一书中给出如下定义:“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7]而国内学者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大体分为几类:(1)“方法说”,认为模式是教学方法的综合;(2)“结构说”,认为模式是在具体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时间序列或空间结构;(3)“理论说”,认为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以简化的形式所表达出来的主观选择;(4)“程序说”,认为模式是完成教学任务,有计划执行任务的计划策略。[8]虽然国内学者观点角度不同,但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结构、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借鉴以上观点,我们将教学模式定义为: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基础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设计稳定而简明的教学程序,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型。

根据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和威尔(M.Weil)对众多教学模式的分类,微课的设计开发主要包括四种不同的教学模式:(1)信息加工教学模式;(2)个性化教学模式;(3)合作教学模式;(4)行为控制教学模式。其具体内容分析见表2。

三、微课ACTSER教学模式的构建

结合微课的分类与特征,并根据对教学模式的分析,提出了ACTSER微课教学模式及其设计流程。所谓ACTSER教学模式是指在微课教学的具体设计过程中,首先明确教学目标(Aim)、然后进行教学情境(Context)的精心设计、再辅以信息化工具支持(Tool)、从而建构动态的、以流媒体为核心的形式出现的教学资源(Source)、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Evaluate)、最后开展教学反馈(Report)活动的过程。

1.教学目标(A)的分析

微课教学目标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需求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内容分析。通过这些分析,将教学目标扎根现实课堂,确定教学内容,并构成微课的教学资源。

2.教学情境(C)的设计

教学情境的设计要尽可能地贴进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与教学主题相关联。设计的情境不仅要激励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更要给学生充分发挥智慧与思维的空间,给予学生主动求知、探索的自由。此外,设计的情境要说明将要开始的活动性质。

3.教学工具(T)的支持

微课不仅仅是以流媒体为核心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还是具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的课程,因此教学支持工具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学支持工具包括学习辅导工具,支架与路径,同步或异步的指导、讨论与协作,不同层次的练习与反馈,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源。教学工具的提供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支架与路径,避免学生在学习相对零散的内容时失去方向。同时,师生之间使用同步或异步的交流工具,可使学生的学习结果得到及时反馈,也可以使课内的正式学习和课外的非正式学习得到连续和统一,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4.教学资源(S)的建构

微课教学资源的建构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片段化的微课须做到结构系统性、内容连贯性,也需要多种类型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形成有意义、有组织的关联。这些关联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发散性的网状结构;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构造的。微课教学资源的建构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又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连贯性。

5.教学评价(E)的生成

微课教学模式形成后,教师与学生通过对该模式的应用,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微课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给予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通过教学评价,为微课一系列的反馈活动提供指导和方向。

6.教学反馈(R)的提供

微课教学的反馈是指学生学习结果分析、教师教学反思、资源整合、再生及建构的一系列微活动。微课学习平台记录着学生的学习足迹,为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提供了路径与平台,便于教师在正式课堂上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同时,教学反馈也为微课的教学目标、情景设计、资源构建、教学支持工具提供了改进的建议,使微课的教学模式呈现了一个循环往复的良性活动过程。

四、ACTSER微课教学模式设计的实践案例

为了方便一线教师理解ACTSER微课模式的设计流程,以便使用ACTSER微课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及与其他教师分享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基于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从教学目标(A)、教学情境(C)、教学工具(T)、教学资源(S)、教学评价(E)、教学反馈(R)六个方面构建了基于ACTSER设计流程的微课教学模式,并给出了基于该模式的实践案例。

1.案例来源

C语言程序设计是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C语言二级)考试科目之一,是面向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递归程序调用是该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微课《C语言递归程序调用》正是针对学生在该知识点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重难点问题:递归定义、递归调用而设计的一节微课。我们结合大学生学习特征和教材内容特点,剖析递归程序调用知识点,画出详细的思维导图和知识框图,结合生动的故事情节、有趣的画面,对其进行设计与后期处理,编制成一段精彩的“话剧”脚本并进行播放,随后呈现相关试题练习,根据练习结果的反馈,若达到目标则进行下一知识点的学习,否则,重新进行本知识点的复习。

2.案例介绍

针对C语言学科特点,我们利用该模型,对《C语言递归程序调用》进行了微课设计。该案例的具体设计,见表3。

五、微课教学模式应用策略与建议

通过对基于ACTSER微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我们对运用该模式进行实践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微课教学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思维怪圈

“《C语言递归程序调用》”的案例为微课教学模式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随堂练习测试一直没有通过,不能开展下一知识点的学习,导致了厌倦、反感情绪的产生。显然,微课的教学不必一定遵循传统教学线性的设计过程。它可以是一个动态的、网状的、循序渐进的、形散而神不散的教与学的过程。一个完美的教学过程应体现出控制性和释放性的统一,因此,微课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思想怪圈,做到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 “学教并重”的统一步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结合”,从而实现学生、教师、微课和技术四个实体要素动态交互的过程。

2.微课教学应打破等同于微视频教学的思想偏见

有很多教育工作者片面的认为,微课便等同于包含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的微视频。其实不然,微课不仅包含微视频,也包括音频及多媒体文件的形式,同时还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学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6]我们认为,微课教学应注重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深度融合,而不是拘泥于信息技术媒介的外在表现形式。

3.微课教学应注重时间与空间的连续与统一

微课为符合学习者的视觉驻留规律及其认知特点,将教学内容以片段化的方式呈现,虽有助于学习者的深度学习,但碎片化的知识对课堂内容的统一、系统化整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微课的设计并不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盲目地切割,而是对课程中所出现的重点、疑点、难点进行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把握好知识粒度的同时,又必须确定好时间单元;在保持知识的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又与实际教学内容的整体性相联系;此外,学习者应有效地使用教学支持工具,充分利用零散时间开展移动学习,做到课内正式学习与课外的非正式学习的统一与连续。

4.微课教学应实证应用于具体的教学情景

微课教学模式设计是否科学,应用效果如何,不是通过简单理论归因、专家评判就能得出的,而是需要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教学情景中,对教与学的环境、条件、因素等各方面开展实证研究,才能更加科学客观地设计、开发以及实施微课,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A 60-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try [J].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1993, 70(7): 543.

[2]Kee.T.P.(1995).The one minute lecture[J].Education in Chemistry, (32): 100-101.

[3]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6.

[4]吴文刚. 谈传统课程的弊端和研究性课程的时代意义[J].教育探索, 2002 (12): 40-41.

[5]张一春.微课是什么?我给出的定义[EB/OL].

[6]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 2011(10): 63-67.

[7](美)乔伊斯(Joyce, B.)等著,荆建华等译.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8]方林.国内外教学模式理论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0(12):13-15.

[9]郑军,王以宁,王凯玲,等.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4):27-30.

[10]顾凤佳,李舒愫,顾小清.微型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8(3):96-101.

[1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 2013(1):67- 75.

[12]范福兰,张屹,白清玉,等.基于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2(6):26- 30.

[1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8-53.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微课 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进入了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这些名词进入我们生活的同时,微课也被教育界搬上讲台。微课的“碎片式”的教学比传统教学更具生动性,方便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授教,新旧知识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使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自己掌控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

一、微课的提出与特点

(一)微课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英美等国家教师尝试开发“微型课程”,即集中针对某一主题设计与实施小规模短时课程。这一理念以英国纳皮尔大学的T.P.Kee的一分钟演讲和美国北爱荷华大学最先提出。但“微课”这一名词的真正创始却是在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被“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正式提出。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创造性地提出微课6+1应用模式。2012 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提出,微课全称应为“微型视频课程”,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截屏,而是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后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程包括课堂教学的全部因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师生互动、教学资源等,将这些教学因素以高度凝练的方式融合形成短小精悍的视频即微课。微课具有以下五个主要特点:

第一,播放时间短。教学视频作为微课的核心组成,一般的播放时间是5~10分钟,相对于传统教学45分钟的教学课例,微课从时间上体现了的“微”字之意。

第二,教学内容集中。微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小而精,则教学问题聚集,主题突出,重点鲜明。

第三,占用容量小。微课的表现形式是通过多媒体终端设备播放,视频容量仅为几十兆,占用信息资源少,便于拷贝、保存、携带。

第四,资源构成情境化。微课的教学设计将教学地点尽可能与教学主题相结合,以教学视频营造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第五,易于交流分享。微课视频可以放置于各种网络移动终端,从而各个院校的师生均可学习交流,互通有无,不断改进教学质量。

二、开发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的意义

(一)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外自主学习

在信息化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从过去的书本、电视、电影、杂志等传统媒体转向各种网络媒体。如QQ、微博、微信等各种网络交流平台使人们的交流沟通方式更加畅通和便利,电脑和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离不开的物品。在“微时代”背景下,年轻人更加倾向于利用移动设备来进行移动学习。微课作为可以置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授课视频,通过网络平台和手机等移动终端,让知识不仅局限于课堂传播,而是可以“飞” 出校园,走进更广阔的空间,能够让更多的人接受和获取知识的信息。微课模式通过“提问式”“案例教学”“讨论”等多种手段,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在整个教学中扮演“导演”的角色,而学生成为课堂演绎的“主角”。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去学习。同时,将微课充分应用到学生的各个学习环节,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能更加丰富教师教学手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微课模式不仅对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有益,而且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样有所帮助。微课模式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思考教学过程,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动态地进行调整。对教师来说,这既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督促其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的一种模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主体必须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思考不一样的教学任务。这样,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也能得到不断提升。

(三)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课前写教案,课堂讲解教案,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们大多会制作相应课件,提高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和教学效率。微课的制作展示比传统的PPT课件信息量更大,更容易存储和随时播放学习。因为微课的长期性、传播性更强,同时大部会放在网络上给各类专业人士予以观摩学习,广大学习者会给出积极或负面的评价和反馈,这些都极大的鼓励着教师们更加认真地对待着自己微课作品的质量,通过微课的平台与网友互动,加强交流与沟通,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认真分析思考出现的问题,从而促进教师们更加努力地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

三、我国微课开发的现状

我国微课的相关研究是从2011年开始,2012年、2013年微课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2011年是微课研究的兴起,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可知,最早发表的与微课相关的文章是2011年关中客的《微课程》,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微课程”概念的源,并具有批判性地指出:微课不可能适用所有的课程,适用哪些课程哪些教学内容需要我们通过实践检验,此后微课逐渐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其中,以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和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的李玉平研究的较为透彻。胡铁生专注于微课资源库的开发。其认识到了目前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这个现状,提出应构建微课程资源库,预计这将成为网络背景下区域教育信息资源构建的新趋向,并且从实践视角作了佛山市微课资源库构建设想,进而得出微课资源库开发的相关策略。李玉平则认为微课程的产生背景为“三小研究”,然后向“三微研究”转化,从此形成新的研究范式。

除了理论研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时代也不断迈进,以微课、慕课、公开课为代表的教育技术创新应用倍受关注。2012年,教育部相关部门率先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微课比赛。微课逐渐成为信息化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很多地区的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育协会都在积极促进微课推广和应用。大部分教师认为:微课带来的好处更多在于教师之间的交流借鉴,用于提高教师本人专业的发展,提升学校的教研水平,进而促进区域网络教研水平。

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微课制作需要一定的专业技巧,很多教师不具备这样的专业技巧,在拍摄视频时主要由学校部分有经验的老师担任,甚至有些老师为了比赛获奖还专门聘请专业公司拍摄和进行视频后期加工,制作成本很高。诸多因素限制了普通教师参与微课制作的积极性,这样不利于微课的推广。

四、高职院校开发微课的建议

微课是网络时代的新型学习资源,高质量的微课程不但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从学校自身和教师出发,设计开发出高质量的微课。

(一)高职院校应加大信息化技术基础设施的投入,对教师进行专业制作微课的培训

高职院校应购买进行微课制作必需的基础设备,聘请有丰富制作教学视频经验的学校、名师为培训教师,从学校遴选出教学基本功扎实,知晓部分网络可视化教学特点,善于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教师进行培训,最后让他们担任微课的设计者,鼓励他们大量开发与他们专业相关的微课,甚至可以划拨一笔经费让他们借助的专业教学产品设计团队来设计优质教学资源,这样就可以保证微课视频的质量,使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得以提高,从而提升整个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就专门建设了一间设备完善的录播教室,学校教师可以申请到录播教师进行微课的录制。另外,学校还专门对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估,有中高级之分,未通过级别认定的老师,需要继续参加学校的信息化培训,直到该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得到认定为止。

(二)高职院校的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主动参与微课开发,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信息化能力培养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从信息化的教学实践中习得。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养除了抓住理论性知识的学习,更要紧紧结合信息化教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地积累发展。因此,教师应主动学习使用信息技术,并将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到具体的课程内容中,借助信息技术的模拟仿真和直观性,有效解决传统方式无法直观呈现和形象展示的问题。教师在进行微课开发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微课的主旨设计。在进行微课内容设计时,微课的选题最好是高职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才能展示微课的现实作用和意义。在进行主旨设计时要兼顾目的性、趣味性和应用性的原则,要围绕所制作的微课主题认真分析,明确本次微课的目的。首先要弄清楚讲什么,讲给哪个专业的学生听等,然后进行讲课内容整体设计(包括讲课活动与练习设计),并根据内容大纲,确定开发微课用的软件以及视频字幕的字体、字号、颜色等。

第二,微课的讲授逻辑应清晰明了。在微课讲授中,教师应围绕本次课的目的确立一条主线,在这条主线下展开各部分内容的讲授。在讲授过程中,对关键知识点要进行重点讲解与剖析,要突出重点内容,通过举例说明、模拟演示或引导启发来加深学习者对所讲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这样既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本 次微课主题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又能使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到知识、掌握本领。

(作者单位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作者简介:钟葳(1983―),女,广东河源人,硕士研究生,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公司治理。]

参考文献

[1] 杨明.高职教育微课开发综合讨论[J].职教论坛,2014(06).

[2] 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