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观舞记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观舞记课件范文1
构建行动体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变学科体系为行动体系使工作过程系统化,对物业管理知识和技能进行重新整合,突出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融“教、学、做”于一体,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依据物业管理行业职业技能标准、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物业管理基础与实务”为物业管理专业的一个学习领域,将该学习领域分为住宅物业管理、商业物业管理、写字楼物业管理、工业物业管理、医疗物业管理、特殊物业管理六个学习情境。
二、体现“行动导向”原则的教学方法
以“行动导向”为原则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粘贴板、引导文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项目教学法”是典型的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是一个完整的行动项目,学生明确主题后按下面的步骤独立完成。
一是信息:学生应从根本上获取关于工作任务及其相关背景的资讯。
二是计划:学生制订工作计划,撰写书面的计划材料及生产安装进度表。
三是决策:学生确定计划后,应当就所掌握的内容和教师进行讨论,最终决定处理的方式。四是执行: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步骤和程序工作。五是检查:学生对完成的项目进行质量检测。六是评估:分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
三、建立优质的教学资源库和教学团队
开发适合以行动导向教学的特色教材、多媒体课件、实训任务书、技能测试题库、实训指导录像、工作页、评价表等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一支优秀的、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及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团队,聘请企业专家为兼职教师,为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四、建立完整的学习评价体系
学习评价体系注重物业管理专业知识掌握与个人能力发展。课程的考核主要采用开放式考核模式,即实习、实训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现场操作与答辩相结合,全方位评价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观舞记课件范文2
关键词:房屋建筑;科技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房屋建筑科技管理的内容
科技管理就是以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为基础,按照科技自身的规律以及特点,在科技活动中组织和管理各项科技活动,使科技活动在时间和地点上能够用最合理和经济的手段完成既定的科技目标,科技管理一般包括宏观的科技管理和微观的科技管理活动,房屋建筑的科技管理属于行业的科技管理,是中观的科技管理活动, 房屋科技管理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科技规划管理,主要是对房屋科技技术路线和目标和在技术开发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的规划和使用,以及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的具体计划,是科技管理活动的统筹。2)科技经费管理,主要是对某一项目的科研经费的分配和使用。3)科技项目管理,主要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效果评估等手段对项目确立前的范围、组织、成本、质量和对项目进行过程中的进度、成本、质量和后勤保障的管理。4)科技成果的管理,是对科技活动的结果的管理,是科技管理活动效率和效益的最终体现,主要是对各种科技活动的专利、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管理。5)科技人才的管理,主要是要建立长远的培养和激励机制,把人才当成科技活动的核心。6)科技管理系统的建立和管理,为科技管理活动提供信息和系统的支持。
房屋建筑科技管理一般具有以下特性:第一,管理活动内容具有不确定性。科技管理的内容是管理科技,科技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具有不确定性,所以管理活动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第二,管理效率不容易测定;第三,科技管理的人员较为复杂,包含了研发的人员、实验、工艺等等人员;第四,能使用过于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管理活动要具有创造性。
二、房屋建筑科技管理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房屋建筑科技有着自己的特点,在房屋建设的飞速发展的同时,科技管理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造成了当前管理水平低下,成果商品化率低的现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问题:
1、管理体制与机制不顺畅。以前我国的房屋建筑科技管理活动主要有行政部门推动,自从市场化之后,我国的国有企业的房屋科技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是凭借着当初的垄断地位进行运行。管理方法上比较落后,不能够像其他产品一样能够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方式。
2、科技管理规划混乱,不能够保证市场的需求。我国的房屋建筑科技水平现在还较为落后,主要是在科技管理的规划上项目的立项不能够体现一定的超前性,而是被动的适应市场需求,不能够开发出能够引领市场需求的产品。而且,由于我国的房屋建筑科技是随着近些年来了在建设结构更负责,外形更独特,高度更高的一些建筑,但是在这些房屋建筑的科技管理上还欠缺经验,在管理规划上不尽人意。
3、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经过一些单位的努力,我国也在房屋科技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比如对一些结构力学的改进,提高了房屋的抗震的能力,但是由于科技成果交换的中介不够发达,以及对科技成果特别是一些理论成果验证的限制,再加上成果的转化上存在一些障碍,同时,我国还没有完善对房屋科技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房地产企业对科技的投入,造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4、科技人员素质不能够使用开发的需要,由于我国培养机制的问题,科技开发
三、提高房屋建筑科技管理水平和促进房屋建筑科技成果“商品化”的措施
针对以上的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房屋建筑科技的管理水平,以促进科技成果投入实际生产中,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
1、发挥政府在宏观科技管理中的作用,加大政策指导的力度。政府要制定好政策,指引房屋科技发展的方向,比如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力度的发展,政策要鼓励房屋建筑在节能设备和原材料的使用,以指引房屋科技开发在节能的财力和电器等方面的投入的力度。
2、加强对新科技的推广力度,可以设立一些专门的中介结构,实现科技开发机构和社会需求的对接,实现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对接,促进科技的产业化,同时要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起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实现他们在资源共享,人才培养上的产学研联盟。
3、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要完善好内部的管理体制,合理分配人财物的资源,保证科学管理体制的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提高其开发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对人才的激励,保证在现在的房屋建设环境下看到希望和前途。还要加强对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的保护,保证产权所有人能够有一定的收益。
文献综述:
观舞记课件范文3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一旦学生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教师的话就很容易被他们接受,师生间很容易擦出理解信任的火花。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师生间认知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曾表示过,学校里的学习并不意味着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到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而心灵的接触与交往,它可以使师生之间缩短空间、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效应,这是一种催化剂,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起教师对学生的信赖,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展开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心理学实验证明:在宽松自由的时空内,一个人的思维最活跃,人的创新性思维活动也体现的更为突出。教师要立足于“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营造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 氛,建立和谐、宽松、平等、合作的民主平台,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压抑感,为互动式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心理基础。
二、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
教师的精神状态要饱满,不能把任何的私人情绪带到课堂,面对学生始终应该是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有激情的去参与你的课堂。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以愉快的情绪和用消极的情绪教学对学生分别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教师良好的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不良的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从而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三、精心设计好一堂课
1、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师要认真仔细研究《课程标准》,对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组织活动的方式等有细致 的考虑。新课标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因此教师要理解教材,认真研究教材中每个活动内容及活动的内涵,研究清楚教材中每个探究性活动,构勒出一条清晰的符合科学探究规律的活动线索。
2、设计的教学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备学生,明确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有效性应体现于学生。一堂课学生要有所发展,首先要明白学生的起点在何处,有哪些已有的知识, 有哪些已会的技能。学生的知识基础有那些差异,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等有充分的了解和预见。只有了解清楚了这些,设计好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让学生选择自主学习、接受式学习、 合作及探究学习等丰富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能够态度积极、兴趣浓厚、精力集中的有序高效的完成学习目标。
3、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合适教法
首先,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而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观念,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让每个学生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的温暖。
其次,物理教师要克服教学模式固定化倾向,不能固守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 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讲故事、实验演示、分组实验、手工制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之感,提高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提 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在合作互动中实现和谐高效
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明确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单靠教师“灌”“填”“压”,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能事与愿违, 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一节课老师要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质疑交流讨论,教师仅仅起点拨作用。采用 “小组合作”“多边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提问交流中我们可以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在讨论中形成自觉学习意识。坚持下去,课堂定会高效。
五、发挥演示实验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课堂演示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极易唤起学生的直觉兴趣。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可以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可以使他们疑惑和好奇;科学合理的解释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兴趣。
观舞记课件范文4
一、信息技术对物流管理优势分析
1.信息技术是物流的重要功能,信息技术提高了物流各个功能环节的效率。例如:在运输环节中,由于使用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对地面运输车辆和水运船只进行精确的跟踪定位,同时还提供交通气象信息技术、异常情况报警信息技术和指挥信息,不仅确保了车辆、船只的运营质量和安全,而且也能进行各种运输工具的优化组合、运输网络的合理编织,大幅度提高了运输效率。
2.信息技术提升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益。由于使用了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使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等各环节功能之间实现了数据的快速、批量传送,特别是各部门、各种运输工具、各种类型单位之间的横向数据交换。这就把物流的各个环节功能有效地衔接和整合起来,发挥了物流系统整体和综合优势。
3.信息技术提升物流、商流、资金流的整体效益。由于有了互联网,充分利用事务处理系统(TP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等信息系统,把生产企业、批发零售企业、供应商、分销商、物流企业、金融信贷企业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技术联系在一起,及时、准确、批量地交换有关数据,并使商流、物流和资金流有机地连接起来,提升了整体效益。
二、物流管理中信息技术的类型
1.条型码和销售时点信息管理系统(POS)。货物的条码化是建立整合供给链的最基本条件,它是实现仓储自动化的第一步,也是作为POS快速准确收集销售数据的手段。货物的条码化可以是为公司内部系统使用的,也可以采用国际标准,与外部具有通用性。
2.电子定货系统(EOS)和增值网(VAN)。继续以零售商为例,当货物下降到重新订货水平时,电子定单由门店的POS系统自动下达到公司的主机,从所有门店来的定单周期性地由公司主机归集,然后由公司仓库或由供给商发送定单。这种大批量的能力对零售商和供应商都有利:零售商具有了较大的采购能力,供应商可以大批量地销售。VAN是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它可以支持EOS和公司的物流管理系统,使得从供应商到物流中心,最后到门店的整个供给链的活动能以电子形式交换信息。对地理范围分布广阔的零售商,卫星数据的连接是必须的。
(3)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EDI在顾客与供应商之间双向通过计算机交换标准文件。要使计算机能够通话,必须建立自有的通信网或利用公共通信网(增值网),要使计算机相互“理解”,必须有网络接受的协议或句法,因为顾客与供应商使用的软件一般是不同的,必须把文件信息转换成标准格式或句法。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措施
1.加快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目前,基于信息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的现代物流标准化趋势有三个方面:一是业务流程标准化,二是信息流标准化,三是文件格式和数据接口标准化。企业的业务流程要体现在信息系统的软件当中,只有把企业的业务流程标准化后,才有利于信息系统与企业的具体业务相结合;信息流标准化的重点是企业各类信息的编码、管理信息、经营数据和技术数据标准化问题;文件格式和数据接口标准化主要是为了解决数据的互联与互通。还有两点很关键:一是标准要统一,二是标准要适当超前。
观舞记课件范文5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科学化;三废处理
无机化学实验是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学习接触到的第一个专业实验课[1]。因此,对待实验端正严谨的观念的树立,扎实的实验操作基本功,敏锐的观察力和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与无机化学实验过程中的认真训练分不开的[2]。随着我院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无机化学实验中有毒试剂、药品的存放和使用以及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的处理成为实验室管理的难题[3-4]。同时“三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不符合当下绿色化学的理念[5-6]。因此,我们深入探索,通过改革无机实验与改进实验室管理制度相结合,减小“三废”的排放。
1实验室管理中现存的问题
1.1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意识弱,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物品少
没有管理人员在实验期间定期巡查,对于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实验仪器重复率高,仪器的借用记录和使用记录混乱,实验室水电使用管理松懈。无机实验过程中会涉及到有毒、有腐蚀性的试剂,加热,切割等操作,由于大一新生实验操作经验不足而导致出现烧伤、割伤、腐蚀性药品灼伤皮肤等突况,实验室中应对这类突发事故的急救物品不齐备。实验室的主体实际上是学生,安全问题也是多发于学生身上。但由于中学阶段的教育只注重理论,实际动手操作不够重视。这也就导致了大一新生进实验室做实验,对安全问题没有清楚的认识,如到实验室做实验不穿实验服,穿拖鞋,吃零食等行为。此外,无机实验中相当数量的试剂有毒性或腐蚀性,如浓硫酸,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够小心谨慎,容易造成人身伤害。
1.2试剂保管混乱不合理,没有系统性
无机实验室有大量易燃易爆药品和剧毒药品,但没有专人管理。药品长久放置后,标签脱落没有及时更换。具有挥发性的药品没有放置于专门的药品柜中,不利于药品通风。试剂摆放混乱,没有进行系统归类。
1.3药品试剂的浪费现象严重,玻璃仪器损坏量大
实验时用到的化学试剂一般用滴瓶盛装,药品放在试剂架上共用,一般无机实验十到二十人共同做,学生人数较多,指导老师一人看管不过来,就会出现药品取用摆放混乱,滴管乱插乱放,造成试剂污染甚至失效。有些学生认为药品取用量大,实验效果更明显,造成诸多不必要的浪费。有的学生取用试剂药品后,瓶塞瓶盖乱丢,没有及时盖好,造成试剂挥发或在空气中吸水或者被氧化,导致试剂失效。有些试剂具有挥发性,如浓盐酸、浓氨水等,药品挥发会污染实验室。还有学生打碎水银温度计,随意丢弃没有及时处理造成汞的挥发,伤害人体健康。学生操作不规范导致玻璃仪器损坏较多,仪器摆放不当导致摔碎等情况。
1.4“三废”没有回收处理,直接排进下水道,造成污染
由于实验人数较多,“三废”大量排出。没有经过处理的“三废”,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和有毒成分,长期排放对环境造成较大伤害。对实验中的废弃物没有进行分类,混合在一起极难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没有设置尾气吸收装置,废液直接倒入水槽中而没有倒入废液缸内,固体废弃物没有回收,直接扔到垃圾桶内。另外,学生实验经验不足,实验过程中操作失误较多,经常看不到实验现象就以为试剂加的不够多,造成试剂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三废”的量。
2无机实验室管理对策
2.1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学生实验室安全教育
(1)安全管理以预防为主,根据无机实验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出相关实验室的规定。制定《实验教师岗位职责》、《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管理守则》等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室能够安全有序的开展教学、科研活动。(2)针对大一新生对实验室安全认识不足的问题,在学生正式进入实验室做实验之前,先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再进行安全知识考试,通过了才准许进实验室做实验。实验课之前,要做好预习工作,对实验中用到的药品试剂做到心中有数,如反应生成氨气,必须要在通风橱里进行。实验过程中,使用的试剂药品用完要进行还原并清理台面,不乱放试剂药品。对着装也要严格要求,如进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鞋必须包住脚面等。不允许携带球类体育用品、食物以及易燃物等。(3)加强实验室的防护器材配备,如通风橱、灭火沙箱、不同类别的灭火器、急救药箱、手套、护目镜、防毒面具、应急淋浴器洗眼器等,预防意外事故,降低损失和人身伤害。定期对这些安全消防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查看灭火设备是否正常。实验室的门、窗、水、电要每天有专人检查。实验过程中,实验室主任和实验室管理人员轮流巡视。实验结束后,指导老师监督学生搞好实验室卫生工作,药品试剂和实验相关仪器摆放到相应位置,断水断电,杜绝安全隐患。(4)对于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急情况,要实验室工作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起火,一般起火,小火用湿布、沙子覆盖燃烧物,大火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活泼金属起火只能用砂土、干粉等灭火,有机溶剂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砂土等灭火。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用防火布等灭火。衣服着火,切勿乱跑,应迅速脱下衣服或就地打滚。触电时,旁边人要立即切断电源。必要时要人工呼吸抢救。酸或碱腐蚀皮肤时,先将试剂擦去,再用大量水冲洗。如果吸入有毒气体如氯气,可吸入少量乙醇和乙醚的混合蒸气解毒。如果有试剂溅到眼内,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m)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然后立即就医。割伤后,伤口如有异物需先挑出,再涂上碘酒包扎。烫伤切勿用水冲洗,直接在烫伤处涂抹药膏。
2.2试剂药品分门别类,特殊药品设专人管理
对药品分类进行管理:酸性试剂与碱性试剂分开放,易氧化与还原性物质分开放,易见光分解的试剂应避光保存。实验常用的酒精不宜存储过多,容易起火。对于特殊药品,如剧毒的氰化物等要有专人管理并且定期检查。药品的采购要详细记录,药品到货后及时与相关学校人员做好验收工作。同时对药品试剂分类进行登记并建立账簿,清楚每种试剂药品的进库、消耗、存货等情况。定期对药品清点,尤其是危险药品,严防因为药品变质、受潮、分解而自燃、自爆等事故。定期检查电路,防止电路起火等问题。对实验室仪器每台都配备一本使用登记本。如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真空抽滤泵、分析天平等,学生在使用结束后,及时做好使用记录,填写使用人姓名和实验仪器使用状况等信息。老师检查仪器是否断开电源,摆放整齐,学生在;老师签字认可后方可离开。对于玻璃仪器以及其他仪器损毁的,按照《仪器设备赔偿条例》进行赔偿。
2.3实验室“三废”的处理
无机实验中使用的试剂种类较多,大量试剂含有毒成分,甚至有些含有剧毒或致癌。因此“三废”成分复杂,处理的难度也较高。如含酸、含碱、含汞化合物、含镉化合物、含砷化合物、含氰化合物等。基本处理方法有:将实验产生的废酸集中回收,再用集中回收的废碱进行中和,将pH调至6~8排出。含汞、镉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可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再检测重金属离子在滤液中的含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再进行排放。含砷、银废液,可采取硫化钠沉淀法。
3结语
基础无机化学实验室进行科学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节约实验和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使实验教学高质量的完成,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保障了师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实验课程的合理安排、实验药品仪器的充分利用和保护、实验室“三废”妥善处理,使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胡玉梅,刘惠玲,黄涛.无机化学实验室管理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9(3):124-126.
[2]逵应坤.基础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全新策略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16(1):29-30.
[3]郁先哲,黄少云.无机化学实验室常见废液的处理方法[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2):195-196.
[4]张福兰.元素化学实验三废处理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42.
[5]王勇华.地方高校无机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浅谈[J].江西化工,2016(6):150-151.
观舞记课件范文6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变化
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仍采用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且缺少植物景观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内容,学生很难想象出园林植物景观建成后的效果。虽然部分教师借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能直观、形象地展示乔木、灌木、地被等植物组合在一起的群落特征和景观效果,但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缺少板书,导致理论讲述和图片展示速度过快,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记忆。长时间处于多媒体教学的高度紧张状态,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僵化影响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国内农业类院校开设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名称不同,内容也有差异。多数农业类院校开设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都以生态学、植物分类学为基础设置教学内容,缺少理工类和综合类院校教学中所强调的景观美学、空间构成等内容,同时存在着重视理论内容的讲授,缺乏对实验课、实习课等实践教学的重视。多数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实验、实践课程仍停留在写实验报告和实习论文等传统方式上,与“城市规划与设计”“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等相关教学内容缺少联系,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课程体系的完善。
(三)具有园林设计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不足
杨学成等将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为6个字,即“引导—示范—实作”,并指出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不在于教师传授了多少具体的知识,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一个教学过程结束后能够掌握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农业类院校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授课教师多具有园林、植物学、农学、生态学、林学、果树学、园艺学等专业背景,缺少园林设计专业背景,所以园林项目方案的设计水平与表现能力不是很强,授课中难以利用手绘形式或电脑辅助制图的方式来进行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具体引导与示范操作。多数授课教师都把“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视为园林植物教学的范畴,只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无法用图示语言讲解植物景观设计的内容。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授课教师由于专业背景的限制,缺少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实战经验,因此实践教学中的很多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都是虚拟的,任务书中缺少对设计项目场地环境的界定,没有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补充设计阶 段的评图训练。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设计,课程结束后学生除了记住相关的理论知识外,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要领和表现技法掌握得较少。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严重脱节,导致很多风景园林本科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独立承担复杂的植物景观设计工作,只能完成简单的方案描图和景观建模工作。
二、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的基本策略
(一)兼顾工科和农科院校课程教学特点确立教学新思路
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工科院校,非常注重培养风景园林本科生的平面构成和空间构成的设计能力,这一做法对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农业类院校授课教师受自身专业背景的限制,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中对植物群落空间布局和平面构成讲授不够深入,学生作业显示在平面线条、空间安排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可借鉴工科院校的授课形式,在突出地形、道路、水系、建筑小品等影响景观规划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园林植物这种软质景观要素参与方案的平面构成和空间塑造,从而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植物只能成为景观“配角”的问题。
(二)基于“一课+三课”课程群重构教学内容体系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涉及植物规划、植物设计、植物种植及成果表达等4个方面,设计尺度包括宏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观的绿地景观设计和微观的植物种植设计。为了较好地完成课程作业,学生应具备场地规划、场地设计和植物种植设计能力。所以,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中建立配套课程群是至关重要的。针对东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课程设置的特点,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与“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和“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等3门不同的专业课程进行了统筹安排。教学中以城市居住区为设计对象,在完成居住区规划、居住区场地设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居住区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宅间和宅旁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等内容,形成“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群建设的新体系。
(三)构建“网络+软件”教学平台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植物分类知识和空间塑造能力。为了进一步强化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学生植物景观的空间感知,课程组编写了一系列多媒体网络课件,同时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积极采用AutoCAD、3DStudioMAX、PhotoShop、SketchUp等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制图软件来完成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补充设计等各种过程。让学生能清楚地了解不同地域、不同种类园林植物的组合模式和空间效果。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VR软件教学,以动态的方式展示不同类型场地、不同设计阶段的植物景观设计效果。虚拟与现实技术的合理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设计的积极性,提升了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
(四)项目教学与基地实习相结合
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学院与哈尔滨多家园林公司和部门开展了密切合作,为本科学生的绿化实习提供了基地。同时,在教学中采用了4种项目教学方法。
1.虚拟项目法
在没有具体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前提下,授课教师多途径搜集居住区、道路、广场、公园、厂矿、机关等一些典型绿地的图文资料,编写相应的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教学任务书,要求学生根据任务书中的要求,独立或合作完成虚拟项目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案。
2.真实项目法
授课教师将自己主持或在校外实训基地参与的植物景观设计项目作为授课内容的一部分,针对实际项目进行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设计、补充设计等阶段内容的讲授,并安排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的设计,使学生充分了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各阶段的进度安排和成果要求,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3.引导项目法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定期去广泛查阅国内外植物景观的经典案例,对比分析各经典案例植物景观设计的要点。在课程结束时,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一个典型案例,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电脑和手绘形式进行植物景观节点的临摹,并以汇报的方式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案例的解读能力。
4.互评项目法
东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验课的考评多以学生的实验报告、实习论文等为主要内容,这种考评方式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客观评价学生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能力,教师采用了互评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相互点评其他同学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增强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方案的鉴别能力与方案点评技巧。
(五)确立科研与教学互促共进的发展模式
在东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程的建设中,逐形成了“以研促改、教研结合”的发展新模式。授课教师申报了多项横向、纵向科研课题,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6项,授权专利3项,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科研成果。同时科研成果提升了授课教师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这种从教学中来,凝练为科研方向,形成科研成果,最终又将科研成果服务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耦合发展,促进了教学效果。
三、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