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警察四风四气剖析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警察四风四气剖析材料范文1
医院里,白晓叫了又哭了
“于是,你就想到了自杀?”我问。
“不,白晓不见了,这让我感到恐惧,她万一出了事,我连追求的对象都没有了,这比得不到她还让人痛苦得多,因为她活着,我就还有希望。”范成说。
“那么,你接下来做了些什么呢?”
“做我该做的事。她失踪了,我就得寻找。我找了很多地方,也就是说,她可能去的地方我都找遍了,甚至,我还给程子珊打了电话,可是,谁也不知道她去了哪儿。”
“你找过程子珊?”
“是的,找过。她疯了,没有一点同情心,她对我说,不就是跑了吗?她和你结婚10个月,就跑了10个月,这种捉迷藏似的爱情不好玩,死了,让我们都省心吧。”范成说,“那时,程子珊肯定在夜总会,因为手机里除了她疯疯癫癫的声音,还有连绵不断嘈杂刺耳的音乐。”
“你什么时候想到自杀的?”
“是在知道白晓跳河自杀后。”他说,“她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她活着,即使终生不要我,但我还可以对自己说:我追求过,我没有白活过。但是,她死了,我为什么还要苟活?不幸的是,活着不容易,死也不容易,这不,我又被你们给整活了。我不会感谢你们,因为你们延长了我的痛苦。”
“原本就没有想得到你的感谢,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失落感,”我说,“不过,你幸好没有死。”
“什么意思?”
“我是说,你得到的是一个假消息,白晓活着。”
“不可能,不可能。”
“别人死与不死,其实都不关你的事,因为别人根本就不爱你。”马烽接过话,把问题很自然地引向了案件,“你现在必须回答我一个问题:白晓失踪的具体时间?”
“她跳河自杀的那个晚上。”
“那么,又是谁告诉你,白晓死了?”
“我弟弟范成。他前天夜里对我说,白晓跳沱罗桥死了。你们找过他,你们告诉了他这一消息。”
“你一听就信了?”
“我没有理由不信。那天夜里,她对我说过,她已经活够了……”
这时的马烽显得特别的善解人意,抿着嘴唇,点了点头,接着又问:“范成,你离开单位后的这几天是怎么过来的?一定很痛苦吧?”
“这事落到谁的头上都不会轻松。我不敢见朋友,也不敢见同事,一直躲在姑妈家。”
“是吗?真是一个不幸的人,”马烽表示很理解,说,“你姑妈住在哪儿?”
“来顺路口的那栋大楼。”
“几楼?”
“四楼。”
“这可是个好楼层。那儿有个电影院吧?”
“是的,正在我姑妈家的对面。那几天,我真的苦闷极了,天天倚在窗口,天天看那些拥挤的芸芸众生,我发现,最可怜的是人,如蚂蚁般渺小,又如蚂蚁般脆弱……”
“啊,对了。”马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据我局‘五日情报’通报,三、四天前大概是深夜11时左右吧,电影院门前有人打架,还砸了路旁的灯箱广告,你一定看到了吧?那帮人够野蛮的。”
“三、四天前?不不,我在姑妈家呆了好几天,夜里没发现人打架。”
“你敢肯定?”
“我敢肯定。”范成想了想,说,“这几天电影院放一个片子很臭,根本没有几个人看,人很多,都是宵夜的,不是看电影的……啊,对了,有一个卖烟的老头掉了一个钱包,在那儿哭天喊地过一阵儿。”
“是吗?”马烽煞有介事地搔搔头皮,“可能是我记错时间了。”过了一会,马烽又说,“范成,我想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想听吗?”
“好消息?开玩笑吧。”范成摇摇头,神情有几分凄苦。“对于我来说,好事已是绝种了。”
“太悲观了。”马烽说,“白晓真的没死,被人救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你见过白晓的尸体吗?”
“没,没见过。”
“这就对了,昨天,我们还见过她的人,在医院里,一切都好好的。”
“真的?”
马烽就坚定地点了点头。
“这,这未必又是好事。”范成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神情有些痴迷,“活着,她还活着……她活着,又意味着我将继续延续苦难的生活,而且是遥遥无期的……”
“你就不能改变一下自己?”
“我没有这个能力了,只要白晓还活着,我就不再是自己。”
这句话多少带些绝望和悲壮。我没有想到这个看上去有点清瘦,书呆气十足的男子的胸中会装着这么固执的感情。这次他虽免于一死,但他活着决不会比死感到轻松,而且,他这份可笑、固执的一厢恋情,最终还是会把他毁灭……我真想对他说:“范成,你爱的‘尺寸’是那个死去了的初恋情人,这太可怕了,太危险了!白晓比程子珊更接近这个‘尺寸’,你就丢掉程子珊去爱白晓,如果某一天你又发现有人比白晓更接近这个‘尺寸’,你是不是又要把白晓抛弃?那个‘尺寸’,只是一个虚幻的影子,假如你不去正视这一点,悲剧和痛苦,必得跟随你一生!”可是,我什么也没说,死,他都不怕了,还有什么劝慰可以打动他呢?
离开医院,马烽感慨不已:“唉,他喜欢她,她却不喜欢他;他追求她,她却在追求另一个他,生活真是阴阳交会的舞台。其实,我年龄也大不了他们多少,但却已经出现了鸿沟,好像我和他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他们的那个世界光怪陆离,我是弄不懂了,可是,我承办的案子,又往往与那个世界里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不是一个遗憾?”
我对马烽说,我也说不清楚。
马烽突然来了兴致,对我说:“你不是作家吗?你不是说你是研究人的吗?你不是很聪明吗?你也有想不通的问题?”我佯装高深地笑笑:“我不想说,是怕你听不懂。”马烽就有了几分愠怒:“你就别装模作样,惺惺作态了,你以为你是谁?思想家?哲学家?圣人?其实都不是,跟我一样,俗人,比方说现在,我们的肚子都饿了,饿了怎么办?得找一家餐馆,弄点粗茶淡饭填进去,你说对不对?”我依旧笑:“不错,但有人吃了饭,长的是肉,有人吃了饭呢,长的是心。”马烽给了我一拳:“你又在骂我?”我说:“没有,我只说了一句实话,是你心里虚着,往自家身上扯呢……如果关于这个案子里的男男女女,要我再说句实话,其实你已经看得很透彻了,你要是还有什么遗憾的话,是你没有力量改变他们。你改变不了,其他的人也改变不了,因此遗憾也就不其为遗憾了。”马烽说:“这就是你。找不到解释的理由,就把一个问题拐弯抹角地胡诌一通,这不是蒙人吗?”我说:“蒙人还要擅蒙,你行吗?”马烽说:“我是不行,你行,所以你就当作家蒙人,我呢,也就只能实实在在地当个警察。不过,我想起了一个人,叫卡耐基,他写了一本书,叫做《人性的优点》,里面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所有的人……老是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却偏不去欣赏今天放在我们窗口的玫瑰,……范成、白晓、还有程子珊等等这一拨人,犯的都是这样一个美丽的错误……你说这个卡耐基怎么样,这才是思想家。”我说:“你也读卡耐基?不简单。不过,他的这番话,好像也针对你。”马烽不解:“我怎么啦?”我说:“你没有去幻想天边的玫瑰,但你也没有去拥抱窗口的玫瑰。”“什么意思?”“郑玫就是放在窗口的一束玫瑰,可是你呢,从来就不去浇一点水,时间长了,它最终会枯萎的。”马烽真的有些恼了:“我说你不再提这个人行不行?你要为我当婚姻的维持会长,我不领情!我跟你说过,老婆是人,不是一件衣服,借给别人穿穿后,还可以还回来的。”我说:“你别发脾气,我只是作为朋友,给你一个建议……你在感情这个问题上,未必就比这案子里的这群哥们、姐们明白。至少他们执著,敢爱,也敢恨,而你呢?你敢说你就一点也不爱郑玫了?可是,你却为了人家的一次过失纠缠不休,不敢也不肯去承认你还在爱着她……这是折磨别人,也是折磨自己。”马烽显然不肯听下去,一挥手,剪断了我的话:“你打住吧,如果你是我的朋友,以后就不要再提这档子事!”
正因为是朋友,这档子事不提是不行的,不然,他心中的一个死结永远也无法解开。这是朋友的责任。但眼下是不便再谈了。于是我便说:“好好,不提,不提了,那我们就谈谈案件吧。马烽,你说这个范成会是凶手吗?”马烽说:“他不是凶手。”“你就这么肯定了?”“他没有作案时间。”“那天夜里,他和白晓发生争吵后,又折回来寻找白晓,你就敢肯定他没有找到她?”“是的,他没有找到她。白晓遇害的那天夜里,顺天路电影院门前确实没有人打架,但确实有一个卖香烟的老头掉了钱包,在那儿大哭大闹过一阵。范成看到了这些,说明他那天夜里就呆在他姑妈家里。”“那么,所有的对象都否定了,我们这几天的工作白干了?”“办案就是在一个接一个的否定中,让真凶走向前台的。这个你不懂,慢慢学……这样吧,时间不早了,先给老杨汇个报,然后再把肚子填饱。”
我们把车子停在一条马路边,走进了一家小餐馆。马烽站在一个窗口边,用手机小声地在向老杨汇报,我坐在桌边,开始点菜。说真的,一安静下来,肚子饿得还真有点让人发慌了。说干警察的容易犯胃病,这样忘命地东奔西撞,不犯才是怪事。
天黑了。在等菜的空闲里,我突然想到了白晓。这几天的调查,因她而起,而调查中她又一直是故事的主角,但她又像是一个躲在幕后的人,隔着一层薄纱,让你看得见她在晃动,在摇曳,却始终又看不清她的真实面孔,直叫想刺探秘密的人着急。当然,她的大致轮廓是浮出水面了,比方说,她是不爱范成的,而她却提出了要和他结婚,毫无疑问,她是想由此来刺激王莽原,因为她爱的是王莽原,而这一切又是由于王莽原的移情别恋所至;再比方说,按理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案件,只要白晓说出那天雨夜里,突然出现在沱罗桥上的那个不速之客是谁,一切谜底便可以揭开了,可是,她为什么不敢说呢?她想保护谁?为什么又要保护这个人?
白晓是个谜,真正的谜。
这时,马烽汇报完了,过来了,我对他说:“马烽,什么时间,我们可以再见见白晓?”
马烽说:“这不是我说了算,一要看她的情绪和病情稳定没有,再还要听老杨的安排。”“老杨如果还不安排呢?”
“没办法,这是纪律……怎么,你很关心她?”
“废话,对故事里的主角,难道你不关心?”
“先不说这个问题,菜来了,吃饭吧。”
说话间,马烽的电话响了。之后,他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人也变得急躁起来。
这个电话来的不是时候,至少,它把这饭局搅黄了。
“怎么回事?”我问。
“妈的,郑玫没有去接小孩。幼儿园老师打来的,儿子一个人在那儿哭呢。”
我们一分钟也不敢耽误,付了钱,推开碗筷,心急火燎地赶往幼儿园。
老师是个30多岁的女性。肯定当妈妈了,她陪着马烽4岁的儿子,坐在空空荡荡的教室里,一边给小孩擦泪滴儿,一边很温情地给孩子讲着故事。声音很好听,甚至有些动人,给人的感觉更像一个细心而又美丽的妈妈。如果手里有照相机,这个镜头肯定永恒。
这时,孩子看见我们,说:“阿姨,爸爸来了。”
阿姨就站了起来,脸上的温馨突然间不见了,她问:“你们谁是孩子的爸爸?”
马烽点头哈腰:“我是。对不起,老师……”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警察。是这样,我……”
“别解释了,你是想说你很忙很忙,对不对?干警察又怎么样?很忙又怎么样?孩子就可以不接了?你要知道,别人父亲都来了,他的父亲却不来,这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你负得了这个责任吗?还有,你这一辈子能干出多大事业来?孩子才是你的希望,你懂吗?”
这个幼师的声音像玻璃杯落地一样,脆而好听,但也像玻璃杯破碎一样,毫不留情。马烽只有一个劲地点头,几次张合着嘴,想说点什么,她却不给他一点机会。
“什么都别说了,把孩子带回去吧。一个很听话的孩子,偏有一个很不称职的爸爸……”
马烽又是一阵点头哈腰,且做了一阵保证后,抱着孩子就走。
“郑玫怎么可以这样呢?怎么可以这样呢?孩子她都不接了……”他一路在嘀咕一句话。
“不说这个,孩子肚子饿了,我们也饿了,先找个餐馆吃饭吧。”我说。
后来,我们在一个餐厅坐下了,窝了一肚子气的马烽还在嘀咕这句话:“郑玫怎么可以这样呢?怎么可以这样呢?”
“你在问我?”我说,“这回可是你先提的郑玫,那我说说真话了。郑玫为什么又不能这样呢?谁规定孩子非妈妈接送了?再说,你们离婚了,孩子判给了你,你更有监护责任。”
“可是,她也是监护人呀。”
“你们现在离了婚,如果她又重新组织了一个新家,而且隔得远远的,孩子你还能指望她来接送么?你工作忙,固然有一个客观理由,主观上呢,你还是有依赖……”
“问题是她还没重新嫁人呀。”
“那你是希望她重新嫁人呢,还是希望与你重归于好呢?”
“又扯远了,她现在不是没有嫁人吗?”
“你过去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要不要我再讲给你听听?”
“我讲过吗?”
“讲过。你说你有一个当警察的同事,有一天他在街上看见众人在追赶一个10来岁的小偷,他一个健步冲上去,把那个小家伙逮住了,扭过头一看,他欲哭无泪,这个小家伙竟是他的儿子。他是警察,天天在抓坏人,最后却抓住了自己的儿子。这不是一个灰色的幽默,这是一个悲剧。原因是什么呢?你当时告诉我,他太忙,顾不了小孩和老婆,老婆跑了,小孩也就变坏了……”
“你是在警告我还是在逼我?”
“都不是,我是作为一个朋友在提醒你,在悲剧还没有发生在你的身上时,得找到一个办法制止。”
“你还是在说,我该把郑玫重新娶回来。”
“有什么不可以吗?”
“就是为了孩子?”
“你别装硬汉了,我再说一遍,你心里一直装着郑玫,我提孩子的事,只是想让你找一个走下来的台阶,真到了郑玫去嫁人的一天,你会后悔的,而且谁也不会同情你,因为是你把她逼到了这一步。”
“可是,可是……”
“可是什么?那是过去,是历史,再说,我们办白晓这个案子,其中的这些男男女女,不管他们做了多少愚蠢的事情,但他们对爱情的坚守精神,就没有给你一点启发?”我突然觉得我是不是一本正经了,于是又说,“让我猜猜你现在在想什么,好吗?”
马烽看看我,不吭声。
“你在想,我终于给你找到了一个复婚的理由,还在想,复婚后该如何来谢我。是不是?”
“你把你当做了算命先生。”
“但这一次,我算得肯定准。”
这时,坐在马烽膝盖上的儿子,突然叫了一声:“妈妈,妈妈来了。”
我们循着孩子的目光望去,真的,郑玫就站在我们的桌子旁边。一袭黑衣,托着一头黑黑的长发,被长发簇拥着的脸,就显得苍白了许多,与苍白作呼应状的是她的眼睛,在眼睛里纠缠的是深不可测的哀怨……这时的郑玫显得更美,但也更冷,让人捉摸不透……
“是你?你怎么来了?”马烽问。
“我就一直跟在你们的后面,包括在幼儿园里。”郑玫说。
“那你为什么不接孩子?”
“我想改变一下你的习惯,因为,因为……”
“因为什么?”
“因为说不定某一天,我就走了,但我放心不下孩子。”
“你是说……”
“我是说我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无恨无爱的……我要结婚。”
“和谁结婚?”
“这不是你该关心的事。”
马烽傻了,站在那儿,木桩一般。
我觉得我该走开了,不然就成了多余的人。于是便和郑玫打一个招呼,走了。郑玫也许是一个对爱情很有计谋的女人,她的这一安排,极有可能会挽救一个破败的爱情残局;当然,也不外乎,她心真的冷了,对马烽失去了最后的耐心。如果是这样,伤感的肯定是马烽了……作为马烽的朋友,我希望这只是郑玫的一个计谋,可是,这一切谁说得清楚呢?我只有为马烽祝福了,而且饿着肚子祝福……
我是第二天早晨,直接来到刑警队的。从医院里昨天就跑出来了的老杨,坐在那儿,正一如既往地在吞云吐雾。他神态很安静,专注地在欣赏一个又一个烟圈儿,在他的眼前升腾起来,然后又变成一缕缕不规则的乳白的云柱再慢慢散开……不用问,他肯定对某一个问题有了新的发现。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的一个习惯。谁找准这个时候办事,或提什么要求,一般都会有一个好的答复和结果。而我大清早赶来,正是有求于他,我想,我今天的运气肯定不坏。
“来了?”老杨似乎还沉醉在那一个个烟圈里面,头也没抬。
“来了,来看你了。”我说。
“看我什么?”
“看你伤好点没有。”
“废话。我那叫伤?一点皮肉之苦罢了。”他突然从椅子上站起,问道,“你想不想知道一个结果?”
“什么结果?”
“白晓事件的结果。”
“当然想知道,不然这几天不是白忙乎了。”
“凶手已经出来了。”
“谁?”
“还不能告诉你。”他卖起了关子,“我核对几个材料后,再给你亮底儿。”
“你这个人不地道。”我故意说,“要么你就干脆别提这档子事嘛。”
“那怪不得我,要怪只怪你脑瓜子笨,调查这些天,居然还没有想到凶手是谁。”
正闲话着,马烽来了。这家伙看上去,脸色特别红润,精神也挺振奋,与往日就是不一样,举手投足都是风声水起的。想必,昨夜过得舒坦、滋润。
“你们早呀。”他乐呵呵地说。
“你是晚了点,但,一定是情有可原。”我阴阳半参地作答。
“你们好像话中有话,能不能告诉我这个老家伙呀?”老杨就是冰雪聪明。
“什么都没有,别听他胡扯蛋。”马烽转移了话题,“看你春风满面的,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儿?”
“好事没有,累事倒有一桩,”老杨说,“你一分钟也不得休息,跟我一块出门去。”
“什么事,用得着这么着急?”
“核实一份材料,最后揭开案底,你说这事急不急?”
“那这个秀才去不去?”
“怎么不去,他喜欢热闹。”
“老杨,这回我真还不想去,”我说,“你能不能同意我去医院看看白晓。”
我说罢,就冲着马烽挤眉弄眼,意思是要他敲个边鼓。
马烽今天特善解人意,特够义气够朋友,忙说:“老杨,我看行,这小子这几天和我在一起,被盯得紧,在女人的面前没好好发挥过,就给一个单独的机会,让他去表演吧。”
“我揣摸着,你们是串通一气了,”老杨想想,大度地一挥手,“那就去吧,不过,你可给我记住了,白晓的病情还不稳定,说话嘴紧点,别火上浇油,推波助澜。”
“你放心,这几天跟着马烽,多少学了几招,”我顺手扔给了马烽一顶高帽,大恩当言谢嘛,但趁老杨收拾公文包的当儿,我凑到马烽耳根前,低声问:“怎么样,想必昨晚上了郑玫的床?”
“你再胡说八道,我收拾你!”马烽推搡了我一把,开始沏茶,很得意的样儿,“我说胡达,你不跟我们一块去看看凶手是谁,不觉得遗憾?”
谁是凶手,迟早我会知道,这有什么值得遗憾的?问题在于我对案情本身无多大兴趣,而案件中几个人物的身上尚未解开的秘密,才是我最后的兴奋点。这可能就是我和老杨,马烽他们在面对同一个案件时心理上的分歧。
我们是在不久后,一起离开刑警队的。他们去核实材料,寻找凶手;我去了医院。我想还原我的真实身份;和白晓作一次真诚的对话。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她愿不愿意合作,还取决于她的情绪和兴趣。
我走进病房时,她正靠在床背上,很安静地在想着什么。左手托着下巴,右手放在被单上。头微微歪着,一绺长长的,染得有些泛黄的头发垂落下来,纠缠在沉静、忧伤的脸上,让人感觉出了几份破碎感。但这一切,又与这儿的氛围构成了惊人的和谐。白色的墙壁,白色的被单,白色的脸和手……看不到美的流动,却能感觉得到美的存在。不过,这种美,有些冷,有些灰。
说真的,当时我真想退出去。我是不忍心破坏由冷与艳构成的这一幅画。到目前为止应该说我对眼前的白晓,已经有了很多,甚至很深的理解,这般安静、平实不应该属于有过了许多人生故事的她,因此,面对她这一难得的“现象”回归,我没有理由去破坏。但是,我想退也退不了啦,她看见了我。虽然,她目光里一片冷漠,却也没有表示出不欢迎,我只有硬着头皮进去了。“如果打扰了你,我可以改个时间。”我内心里还是有几份歉意。
“来了就坐吧。”她说,“迟早你们要找我的,被你救起的人,就得要付出一些代价。”
“代价?你言过其实了,这是关心。”
“关心我,也是关心你们自己,因为你们当警察的总是对一个生命的毁灭,会产生无边的遐想,甚至是无数的猜疑。因此,你们总想弄清楚一切。一切都弄清楚了,不管有趣还是无聊,你们放心了,也因此关怀自己了。”
“你这个观点很个性化。如果我告诉你,我其实不是警察呢?你还会跟我合作吗?”
她这才抬起头来,轻描淡写地看了我一眼。
“那你是谁?你还能干什么?”
我掏出证件,递过去。
“你又变成了作家?”她的态度柔和了一些,“你对我有兴趣?”
“不仅仅是兴趣,还有责任。”
“为了理解,我采访了程子珊、王莽原、还有范成。”
“你真把自己看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至少我在努力。”
“那么,你认为你可以理解我?”
“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她警觉起来。
“一个残缺的故事,如果你能回答我几个问题,它便完整了,或者换一句话说,有些问题我已经揣摸出来了,但我想从你这儿得到一种验证。”
白晓突然缄默不语,眼睛也变得空洞和寂寥。片刻后,她又冷不丁拉起被单,严实地蔽住了脸。可是,她躁动的情绪没有被蔽住,被单在颤抖,说明她的心在抽搐,眼泪在流淌。我是不是进入主题太快了些?或者太直截了当了一些?我是不是该马上离开这里,不要让她再进入回忆的痛苦里?就在我犹豫、自责,不知该何从何往时,她突然掀开了被单:“那你说吧,把你想要知道的问题都说出来……我、我已经无所谓了。”
也就一会功夫,她的眼圈被泪水冲洗红了,脸被被单憋红了,而我的心也软了:“要不我们改个时间?”
“改时间?没有哪个时间比这个时间更恰当了。你怕我承受不了?笑话,我承受得了。”
为什么这个时间是恰当的?我当时没有多想,只是后来我为这个应该深究而没有深究的问题,付出了很多的懊悔,甚至是自责。
“白小姐,那我说了。”
“说吧。”
“据我分析,你从来就没有爱过范成,可是你为什么突然提出来要和他结婚?为什么又在新婚之夜突然出走?仅是这些举动,就已经很深地伤害了范成,然而,你又为什么在他单位张贴出了他的私人信件? ”
“还有吗?”
“据我调查得知,你的初恋情人是王莽原,你一直爱的也是王莽原,那么初恋和失恋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思考?王莽原为什么就像一座巨大的山脉,让你推不动,离不得?”
“还有吗?”
“据救你上岸的那位老师说,你在沱罗桥上确确实实遭遇了一位不速之客,是他或者可能是他为你坠入沱罗河助了一臂之力,而你为什么又要把这个人隐瞒起来? ”
“还有吗?”
“还有……”
“闭住你的口,闭住……”她突然双手捂住耳朵尖叫一声,“你就不能让人安静一些吗?”
这一声尖叫,猝不及防,吓了我一跳,也把房门外的医生、护士和看护她的警察招了过来。
“我说你是怎么搞的,我们交待过,她还是一个病人,你不能让她激动。”医生责怪我说,“你走吧,我们得对我们的病人负责。”
医生的话让我尴尬和狼狈,走不是留也不是。
“不,他不走,你们走,他才是医生。”白晓却说了一句意料之外的话。
进来的医生和护士只好悻悻走了。
“对不起,白晓。”
“是我太冲动了。”白晓说,“我也想请你回答我一个问题:是谁给了你刺探我内心秘密的权利?”
“我的自信。我自信我能理解你。”
“那我再问你,你既然知道了有关我的一切,你认为我是一个坏女人吗?”
我想了想,回答得很小心,但不知得不得体:“那我就直说了,你是一个曾经走过极端的女人,本性不坏但自私过。自私给别人带来了不幸,也给自己带来不幸,不过,你还是一个执著的女人,至少你知道在追求什么,在坚守什么,对比有些一生中目标不知是何物的人,你又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她眼睛有了泪水,而且业已弥漫成一片:“谢谢你,谢谢你,你的真诚,你的剖析,给了我一些安慰,而且是在我迷惘、困惑的时候,虽然我未必全部接受你的评价,但还是让我感动……不过,作家先生,我今天没办法回答你提出的所有问题,说出心里的秘密是需要勇气的,你能让我再想想吗?就一天时间,一天后,我什么都告诉你。”
我答:“为什么不行呢?”
她的情绪稳定了很多,还渴望有一个人陪着她聊天:“那我们就谈一点别的?”
我答:“说什么都行,说吧。”
我当时想法简单,让她轻松起来,明快起来,把生活中的阴影抛在脑后。而且,她应该拥有这一切,因为她年轻、美丽,美好的一切都应该属于她。可是,她告诉我:范成来过,在我来之前,范成来过。
我惊讶了:“他不也在医院吗?昨天下午我还见过他。”
她说:“事实上,他来了,刚离去不久。”
“他说了些什么?”
“任何打击都改变不了他。”
“你是说,他依然爱着你?”
“是的,一个十足的傻瓜,炮灰。”
“你……你以后会学着去爱他,接受他吗?”
“不会,永远不会。”
“那么,你知道前天清晨他做了些什么?”
“他告诉我了,目的是企图打动我……他和我一样可怜和愚蠢。”
我沉默。是因为我知道该说什么了。
“程子珊也来过。”
“是吗?”
“这要感谢你和那些警察,让他们都知道了我还活着,我也有一次和他们见面的机会。”
“那么说,你还是珍惜过去的一些友谊的。”
“人就是这么奇怪,没办法。”
“子珊是来看你吗?”
“不是看我,她来干什么?不过,她不承认这一点,她只是说,她只想知道一个死去了的人,又活过来时,与过去有什么区别。她的结论是,没什么区别,只是憔悴了点。她说憔悴好,憔悴了更妩媚。”
“可能她是用另一种方式在安慰你。”
“不是,是揶揄和挖苦。她坐了半小时,就这样胡言乱语了半小时,我感觉得出,有时她也在嘲弄和谩骂自己。我没有与她争论,其实,是我对不起她,我的极端态度改变了自己,也砸碎了她……”
“你知道她的近况吗?”
“知道一点点,这一切都是我始料不及的。”
“后悔了?”
“后悔已经没有意义了,现在,我只想为他们付出点什么。”
“怎么付出?”
“还不知道。”
“你现在有什么愿望?”
“我希望王莽原能来看看我。”
王莽原会来吗?忘掉一个人容易忘掉一份爱情真难。我无法满足她的这一份要求,倒不是这个王莽原来无影去无踪,觅人不见,而是这个家伙固执,什么都有自己的主见,他还不懂得按别人的设计去做一件该做或不该做的事情,当然,他现在已经和老杨的女儿枝丫悄悄地纠缠在了一起,他来了还能给白晓一点什么呢?与其他带来的是失望,还不如让一切都变得寂静起来。寂静会让人淡忘许多,聪明许多。于是,胡言乱语地安慰了一阵白晓后,我走出了病房。
警察四风四气剖析材料范文2
内容提要:行政地役权起源于传统民法地役权,但又在性质、目的、取得方式、救济途径等方面区别于民法地役权。行政地役权可以通过管制方式设立,但最好通过行政合同模式或捐赠奖励模式设立。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公物,它都存在行政地役权与私法财产权并存的二元产权结构,一般应由公法物主和私法物主分别行使,且服务于特定公共利益的行政地役权优先于服务于供役人私人利益的私法财产权,并排挤私法财产权。
当笔者在探讨公物管理中的法律问题时,首先面临的一个难题是行政主体或社会公众对公物(直接服务于特定公共利益的财产)享有何种权利。这是大陆法系国家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经过进一步研究,竟然发现它与理论上鲜有研究的行政地役权或公共地役权是如此相似,那么行政地役权理论对于我们剖析公物上的财产权结构将有什么帮助呢?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
一、行政地役权概念的构建
在优士丁尼法中,役权这个词从总体上是指对他人物的最古老的古典权利,包括人役权(servitutespersonarum)和地役权(servitutesrerum)。地役权是一类以不动产为对象的、有限度的享益物权,他们一般表现为一块土地(需役地)的所有主在有限的范围内利用邻居土地(供役地)满足自己的利益的权利。[1]“地役权是为一块被称为需役地的土地而设立的,它几乎被视为该需役地的附属品和它的一种品格。这种权利当然归需役地和所有主所有,权利随需役地所有主的更迭而更迭。”[2]地役权最初产生于罗马农业经济生活的需要,集中体现为通行权和用水权等乡村地役权。后来,为了维护需役地所有主或建筑物所有主的一般生活需求,保障或改善其生活环境,出现了排水役权、加高或限制加高役权、禁止妨碍采光或观望役权、搭梁役权等城市地役权。
在传统民法中,当两个不动产所有人或者使用人的不动产相邻,一方为自己土地利用的便利,必须使用对方土地时,有相邻权制度和地役权制度可供利用。“然在相邻关系,为法律上当然发生之利用调节,可认为所有权本身之范围,而在地役权,则系超过此法律所规定最小限度之调节,依当事人之意思,为较大之调节,而有由外部从属于所有权之特权性质。”[3]这就是说,相邻权制度乃出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其运用范围有限,所能包容的仅限于传统地役权,基本上可以用法定地役权称之,有学者主张用“邻地权”概念来取代[4]。但是当需要超出相邻权的范围利用他人土地(相互之间的土地并不相邻)时,则应通过合意方式设立地役权以解决利用他人土地的特别需要,这种地役权可称为协定地役权。“地役权的客体范围广泛,权利内容也不确定,为当事人灵活协议、更好地进行土地资源利用提供了空间。”[5],弥补了物权法定原则的不足,适应了社会进步的需要。因此,许多国家都陆续将地役权予以法定化,如《美国财产法重述(1944)》第450条就规定:
“地役权是对于他人占有的土地的一种权益,它(a)使得该权益的所有人有权对该权益所在的土地进行有限的使用;(b)使他有权获得保护,免受第三人对此使用的干涉;(c)不受土地占有人意志的限制;(d)是这种权益的所有人占有土地的一般附随特征;(e)可以通过转让行为设立。”[6]
行政地役权概念取自传统地役权概念,又称为公共地役权[7],是指为了公共利益或公众利益的需要,使不动产所有者或使用权人(下称“供役人”)容忍某种不利益或负担,从而使国家或公众(下称“受役人”)取得一种要求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权人承担某种负担的权利。[8]美国的保护地役权(conservationeasement)或保存地役权(Preservationeasement)制度就是成功设立行政地役权的典型。以保护地役权为例,所谓“保护地役权”,是指“为了实现诸如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美丽风光或农地保护等特定的保护目标,而在土地所有者和地役权持有者之间签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土地所有者因地役权而负担义务,而地役权持有者则有权限制土地的开发用途。”[9]作为协议的这种保护地役权目前已经成为西方国家设立行政地役权的重要方式。在美国保护地役权制度中,地役权持有者一般为各州政府,受益人为全州公民,例如美国俄勒冈州的一个法律就明确规定:
“……
(2)立法机关认识到多年以来公众对于与公共高速公路和州休闲区域相邻的土地的经常和不间断的使用,并进一步认识到这种使用已经通过贡献、时效取得、授权或其他方式取得了公众对土地的地役权,将这些公共地役权作为俄勒冈州休闲资源的永久部分予以保护,符合公众利益。
(3)因此,立法机关在此宣布,本条第(2)款规定的对于这些土地的公众权利和地役权完全属于俄勒冈州,并应该相ORS390.720中规定的土地那样持有和管理……”[10]
法国的行政地役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行政地役权仅仅指为了公产的利益而对毗连的不动产规定一些特别义务的权利;广义的行政地役权则是为了包括公产利益在内的公共利益目的而对不动产所有者规定义务,因而包括为了公共利益而存在的行政地役权以及为公产利益而存在的行政地役权等。[11]行政地役权制度作为保护私有不动产免于商业开发的工具,被广泛运用于保护农地、文化遗产、自然资源与环境等领域。
行政地役权起源于传统地役权,是对传统地役权的扩张,且两者都是为满足长期的需要而设立并对他人财产权施加限制的权利。然而,两者毕竟是相互独立的、由不同的法律部门规范并保护的权利,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两者的性质不同。传统地役权属于民事权利,而行政地役权则属于公权力或公权利。关于行政地役权的性质,目前主要有公权力说和公权利说两种理论。持公权力说的学者认为,行政地役权是个抽象的权力,是由政府作为公众代表,为了维护公共利益,以公权力的形式限制供役人容忍某种不利益或负担。[12]例如,1978年美国佩恩中心运输公司诉纽约市案中,纽约市政府将原告所拥有的火车站大楼列为“纪念建筑物”而不能改建,限制了该私有建筑物所有人对财产权的处分而不需要支付补偿,[13]充分体现了行政地役权“公权力”的性质。持公权利说(publicright)的学者认为,行政地役权是全体公民为确保拥有良好的生态或生存环境等而利用他人财产的共享权利,美国农业保护地役权购买计划[14]就是很好的例证,因为只有权利才能有偿转让。
2.两者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所规范的财产范围不同。传统地役权制度源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所规范的财产仅限于土地等不动产。而行政地役权制度则源于人们对于防范工业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需要,所规范的财产范围要广于普通法上的地役权,[15]且超出了传统地役权对相邻性的要求。一方面,行政地役权的对象不限于不动产,还包括某些动产,例如私人所有的宋代花瓶一旦被国家确定为文化遗产,就可以成为行政地役权的对象。另一方面,行政地役权还超出了相邻性的要求,因为许多行政地役权的设立并不当然以存在需役地为要件,例如将城市的某幢建筑列为城市的地标而禁止改建,或者根据城市规划将电力供应线路架设于私人不动产之上,都意味着在该不动产上设立了一个行政地役权,但这里并不存在需役地,因而不需要以所谓相邻性要求作为成立要件。
3.受役人的范围不同。传统地役权的受役人往往是特定的人,且名义上的(或法律上的)受役人与实质上的受役人为同一主体。而行政地役权的受役人则区分为名义上的受役人与实质上的受役人。名义上的受役人为行政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接受全体人民委托,为维护财产的公益用途而行使行政地役权。实质意义上的受役人则为全体人民,既包括当今世代的人和组织,也包括未来世代的人,纯享受利益而不负管理之责,但在行政主体滥用权力、或未尽善良管理人义务、或损害受托人利益、或不能公平地对待受益人时,参照保护地役权的第三方执行制度,[16]则任何公民可主张权利,要求行政主体履行受托人义务。
4.两者的目的与可转让性不同。与传统地役权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土地利用的方便、更好地发挥土地的经济价值因而允许转让不同,行政地役权具有公益目的性和不可随意转让性。也就是说,行政地役权存在和行使的目的只能是为了维护特定的公益用途,如野生动植物保护、清洁水和空气的保护、风景美保护、公共娱乐用途的维护和历史文化的保护等。由于行政地役权的设立系为满足公共利益以及供公众使用的需要,因而与根据私权而设定的地役权不同,行政机关对之不得随意放弃或转让,它也不能成为法院强制执行的标的。
5.两者的取得方式不同。民法地役权的取得方式除了法定地役权由法律规定外,还包括依合同有偿取得、依时效或习惯无偿取得等。例如,《法国民法典》第639条规定:“地役权的产生,或由于现场的自然情况,或由于法律规定的义务,或由于所有人之间的契约。”而行政地役权取得的方式则以无偿取得为主、以有偿取得为例外,且一般不能依时效和习惯取得。例如,台湾学者就认为不得以民法上的地役权时效取得为理由解释对私人土地的公共通行权。由于公共通行权不是私法关系,而是公法关系,因而在使用法律时不应以民法的规则为准据法。[17]不过,美国俄勒冈州的法院和立法机关却认为公众可以通过时效取得对私人土地的地役权,在俄勒冈州v.海的案件中,法院还通过习惯理论支持了公众将俄勒冈州海岸的干沙区用作休闲目的的权利[18],我国台湾地区也曾出现过因习惯使用而取得私人道路上的公共地役权的判例。[19]
6.两者的救济途径不同。行政地役权具有警察权力(如许可、处罚等)保护[20],行政地役权在受到政府违法发放许可证或不作为等侵犯后,还可以通过第三方(与行政地役权协议当事人以外的团体或个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获得救济。而传统民法上的地役权不能获得警察权力保护,且只能通过协商、调解或民事诉讼途径获得救济。
二、行政地役权的设立模式
行政地役权的设立指的是通过买卖、赠与、添附、取得时效、征收(或征用)、管制等方式,在他人财产上设立直接或间接供公众使用的使命并因而限制他人财产权的行为。它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管制模式
管制模式主要是指政府为了公益目的依职权对特定区域的土地进行登记、公告并对私人土地施加强制性的禁止或限制。在20世纪中期,大部分国家在行政地役权设置上使用了管制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管制模式在保护生态方面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尽管目前一些国家在立法上仍然采用管制模式,但很少有国家在单独使用管制这一方式来保护地役权。我国目前设立行政地役权所采用的最主要方式就是管制,例如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第26条的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得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这就极大地限制了自然保护区内集体土地的用途。
管制模式的优点是,因为有公权力作为后盾,政府在操作上易于行事,因而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但这种模式是以对社会个体利益的剥夺为前提的,往往与财产权人的意愿相违背,因而注定缺乏广泛存在和长期推行的群众基础和社会认同感,易引发不服从甚至冲突,尤其是容易引发强加行政地役权的管制是否构成征收而必须补偿的争议[21]。
(二)行政合同模式
行政合同模式指的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公共利益,乃由政府在其辖区内具有保护意义的私有或集体不动产上设立保护地役权,并加以购买,不动产权人在出售保护地役权后,无权对其不动产进行与保护目的相违背的开发活动。购买的对价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地易地,即政府与不动产权人协商,用邻近之公有土地与私有土地进行交换。二是现金购买,即政府按照设立行政地役权后不动产贬值的多少给予现金补偿,以购买不动产权人对其不动产的开发用途。
在生态问题产生之初,人们为保护文化遗产、农地以及公园、湖泊、河流、湿地等自然资源与环境免遭破坏,更为推崇公法手段的运用,但公法手段作为一种典型的外部控制手段,往往机械地、直接地扼杀了相对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带来了高昂的运行成本。因此,在美国等国,以协商代替命令、以奖励代替强制而设立行政地役权的合同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管制模式。这一模式由于体现了公平自愿的协议精神,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不动产权人的抵触行为,因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捐赠奖励模式
捐赠奖励模式,又称联邦慈善捐赠税收减让(FederalCharitableContributionDeduction),是指政府以法律的方式规定,如果私人申请向政府捐赠行政地役权,政府在批准后将对地役权价值进行评估,并将评估价作为税减的基础值,对捐赠土地的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给予税收优惠,将捐赠土地者的应缴财产税(主要是所得税和遗产税)按比例逐年抵扣,从而以税收补偿的方式鼓励土地所有权人或使用人踊跃捐赠其财产上的保护或保存地役权。例如,1976年的美国联邦税法允许符合标准的地役权捐献者获得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予税的抵减,此后许多州还相继立法确认了捐赠地役权者应享受的税收优惠。[22]
由上可见,不管在私人财产上通过何种模式设立行政地役权,私人财产上都出现了由受役人行使的行政地役权和供役人保留的“剩余财产权利”两种不同性质的财产权利,这就为我们认识公物所有权的性质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公物上行政地役权与私法财产权并存的二元产权结构
按照法国的公产(或公物)理论,行政主体拥有一种对公产的信用上的所有权,但关于这种所有权的性质是民法所有权还是行政法上的公所有权却一直争论不休,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民法所有权说。该说认为,这种公产所有权仍然是民法(或私法)所有权,由于供公共使用的缘故而承担了一种公共役权,并受到行政法的很多限制,因而具有不同于民法所有权的特点。[23]
二是公所有权说。该说认为把公产的公共使用的使命看成一种存在于所有权以外的役权是不正确的,因为从行政主体的公务用公产来看,行政主体不能既是所有者,又是役权人,在行政主体执行各种公务时,公产的所有权和公共使用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24]另外,公产的公共使用的设定和废除,在法律没有规定时,是根据所有权而采取的,不受私法的支配,因此公产所有权是一种公法上的所有权。
三是混合所有权说。该说认为公产所有权实际上具有民法所有权和行政所有权的混合性质。该说认为,“将事物的用途设定为公用对所有权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些被设定用途的财产只不过是处于使用部门的监管中。对公产用途的设定并没有改变公产不可转让的性质。总之,只存在一个行政所有权主体,却有两大块财产,即被设定为公用的财产和未被设定的财产。”[25]
事实上,要真正解决有关公物所有权性质的争论,必须深入到这种所有权的结构之中,弄清行政主体与作为公物的财产的原始所有者各自享有的权利范围和相互关系。笔者认为,行政地役权理论完全可以成为开启公物所有权结构的钥匙,因为行政主体和社会公众对公物的权利与行政地役权在特点上根本没有区别,例如行政主体将私有财产(如私有古宅)命名[26]为公物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在私有财产上设立行政地役权的行为。该行为的法律后果是,古宅所有者的财产所有权受到限制,他只在不损害公物保护或保存目的的范围内保留私法财产权,即只能行使“剩余财产权利”。这就是说,行政主体对命名为文化遗产的古宅的权利,只在供公众使用的范围内才存在,例如行政主体可以要求古宅的原始所有者不得改变房屋的结构、颜色和形状,不得改建,且有义务对其加以维修,而“公产成立以前的权利只在不妨碍公共使用目的的范围内继续存在,对于不能存在的部分,可由行政主体给予补偿”,[27]对于可以继续存在的部分,例如居住的权利,则依然由古宅的所有者行使。这就表明,私有公物包含了行政地役权和私法财产权并存的二元产权结构,前者由政府代表社会公众行使,后者则由私人行使。
同理,即使是国有或集体所有的公物,也存在类似的结构:一是对公物的行政地役权,即为维护公物的公共用途而对使用者的使用活动进行管理的权力,可授权一个专门的公物管理机构行使;二是在不损害公物本来目的的前提下依然保留给原始所有者的“剩余财产权利”[28],原始所有者可以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对公物进行商业开发或为私人设立私法上的物权。这样的二元产权结构,事实上已得到了英美国家的公共信托理论(publictrustdoctrine)[29]的确证。根据这一理论,公共信托资源中的权利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公众有权使用和享有土地和水域——信托物——进行诸如商业、航行、捕捞、游泳等活动,这叫所谓的公共权利。另一方面,既然美国1/3以上的公共信托财产是由私人控制而非公众控制,那么私人财产权利也可以存在于这样的土地和水域,这叫所谓的私权利。[30]这就是说,在公园、河流、湖泊、湿地等公共信托资源上可以存在公共权利(即行政地役权)和私权利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利。
由于行政地役权的设立本来就是用来排挤私法所有权的,因此行政主体对公物的行政地役权理当优先于私法所有权,并排挤私法所有权。英国学者L·M·海勒在1787年专门撰文指出,保护和维持公众的捕捞及航行地役权是国王的特定义务,国王对作为私有权的海岸予以转让时,应当服从公共权利(juspublicum),且只能在国王的潮间域范围内实行转让。[31]这一理论后来被称为公共权利理论,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属于国王所有的公物必须服从于公共权利,因而不能象一般人那样在转让公物时妨害共通的利用。二是国王虽然可以自由转让作为公物的财产,然而由于该财产烙上了供公众使用的使命,因此,受让人的私权利(jusprivatum)应当服从于公共权利(即行政地役权)。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审理的一个案件中,为了保护项目早期建设过程中逐渐出现的一个“意外草床”("emergentweedbed"),州行政机关作出了拒绝授予当事人为完成湖边码头最后工程而申请填土许可的决定,这一决定后来得到了法院的支持。法院认为,公共信托理论要求州拥有受支配财产的所有权,只留给土地所有者使用和进入草床的河岸权利,且这一权利还必须让位于公众的优先权利(superiorrights)。[32]
四、结语
根据行政地役权的有关理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是我们应当以非强制性的行政合同或捐赠奖励模式取代原来为实现特定公共利益而采取的管制模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通过获得相对人的服从和配合,降低行政地役权的保护成本,减少抵触行动,避免政府的管制措施是否构成征收而需要补偿的争议。
二是为了维护特定的公共利益,我们没有必要过多关注公物的所有权属于国家、集体还是个人,我们应当关注的是财产本身的用途是否服务于社会公众。公有财产可以私用,私有财产可以公用,已经为无数的事实所证明。因此,即使是基于重大公共利益的需要必须利用集体所有、个人所有的财产,我们也没有必要一概通过征收方式将财产的所有权强制转移给国家而增加国家的补偿支出和管理上的负担,有时我们有必要通过设立行政地役权的方式,仅将私人或集体财产权利的一部分转移给国家所有,财产权人依然保留其剩余的财产权利。
三是基于公物上存在行政地役权和私法所有权(即“剩余财产权”)并存的二元产权结构,从分权制约的角度来看,行政主体对于国有公物不能同时行使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利,一般应由供役人和受役人分别行使,且供役人对剩余财产权的行使应当受到行政地役权的限制。另外,在公用目的被废除之前,作为集体公物或私有公物的财产无论辗转到谁之手,都要受到行政地役权的限制。
四是应根据国有财产所服务的目的不同,将国有财产区分为国有私物、国有公物和国有混合物。国有私物,如石油、天然气等,主要以追求国库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主要受私法调整;国有公物,如河流、湖泊、公园、公路等,直接服务于社会公众,以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主要受公法调整,政府只能接受全体人民的委托为维护其公共用途而进行管理,不得随意改变其用途。对于其他用途难以明确的国有财产,则视为国有混合物,可以同时追求国库利益和公共利益目的,且可以通过设立行政地役权的方式,解决两类利益之间的冲突。
注释:
[1]黄风:《罗马私法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3页。
[2]黄风:《罗马私法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3页。
[3]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1页。
[4]王利民:《我国用益物权体系基本概念研究———兼评〈物权法征求意见稿〉规定之不足》,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2期,第75-76页。
[5]李益民、刘涛、梁娟娟:《论地役权对物权法定原则之补充》,载《河北法学》2006年第2期,第84页。
[6]约翰.E.克里贝特、科温.W.约翰逊、罗杰.W.芬德利、欧内斯特.E.史密斯:《财产法:案例与材料》,齐东祥、陈刚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4页。
[7]参见JohnL.Hollingshead,ConservationEasements:AFlexibleToolforLandPreservation,3ENVTL.LAW319(1997),pp.330-311.
[8]参见JeffreyM.Tapick,ThreatstotheContinuedExistenceofConservationEasements,27Colum.J.Envtl.L.257(2002),pp.285–86.
[9]NancyA.McLaughlin:IncreasingtheTaxIncentivesforConservationEasementDonations--AResponsibleApproach,31EcologyL.Q.1(2004),p.4.
[10]约翰.E.克里贝特、科温.W.约翰逊、罗杰.W.芬德利、欧内斯特.E.史密斯:《财产法:案例与材料》,第492页。
[11]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0-331页。
[12]AndrewDanaandMichaelRamsey,ConservationEasementsandtheCommonLaw,8Stan.Envtl.L.J.2(1989),p.22.
[13]PennCent.Transp.Co.v.NewYorkCity,438U.S.104(1978),pp.136-138.
[14]美国农业保护地权购买计划的特点是,采用定量的分级系统对申请参加农地保护地役权购买计划的农地进行选择,购买资金主要来源于州政府,其次是财产税收和联邦基金,该计划运行时间较长,是目前保护私人农地免遭城市化蚕食的最受欢迎的方法,有时成为地方政府土地利用政策的补充。参见张迪、颜国强:《美国农业保护地役权购买计划概述及对我国的借鉴》,《国土资源情报》2004年第8期,第9页。
[15]AndrewDanaandMichaelRamsey,ConservationEasementsandtheCommonLaw,8Stan.Envtl.L.J.2(1989),p.22.
[16]根据美国的法律,不仅供役人、受役人有权向法院要求执行、修改、终止保护地权役协议,而且有第三方执行权利的人(如政府检察总长或者公民)以及法律授权的其他人也有这一权利。见JessicaE.Jay,Third-PartyEnforcementofConservationEasements,29Vt.L.Rev.757(2005),p.760.
[17]蔡志方:《行政救济与行政法学》(二),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314页。
[18]约翰.E.克里贝特、科温.W.约翰逊、罗杰.W.芬德利、欧内斯特.E.史密斯:《财产法:案例与材料》,第494-495页。
[19]翁岳生:《行政法》(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763页。
[20]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1页。
[21]一般而言,确定政府强加行政地役权的管制是否构成征收,往往需要综合考虑政府行为对财产权人的经济影响大小、政府行为的性质、手段与目的之间的联系、社会的一般观念等因素。
[22]沈海虹:《美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地役权制度》,载《中外建筑》2006年第2期,第53页。
[23]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5页。
[24]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5-316页。
[26]公物命名指的是行政主体作出的开始公物公用的意思表示行为,又称公物公共使用目的的设定。
[27]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页。
[28]如果这里的原始所有者属于国家,则“剩余财产权利”可以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家行使。
[29]ZacharyC.Kleinsasser,PublicandPrivatePropertyRights:RegulatoryandPhisicalTakingsandthePublicTrustDoctrine,32B.C.Envtl.Aff.L.Rev.421(2005),pp.421-427.
[30]公共信托理论是指政府接受全体人民的委托,为了全体公民的利益,为维护公共信托土地和资源(如河流、公园、湖泊、湿地等)的公共用途而对其加以控制和管理,而公众则有权基于不同的公共用途和目的(诸如商业、航行、捕鱼、洗澡等用途)而对其加以利用。这一理论不仅是限制政府处置公共自然资源的有力武器,也是政府为维护公共资源的公共用途,对私有不动产用途施加限制的有力工具。DavidL.CalliesandJ.DavidBreemer,SelectedLegalandPolicyTrendsinTakingsLaw:BackgroundPrinciples,CustomandPublicTrust“Exceptions”and(MIS)UseofInvestment-BackedExceptions,36Val.U.L.Rev.339(2002),p.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