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人的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感动人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感动人的故事

感动人的故事范文1

1、大学教授帕克(理查·基尔饰)在小镇车站上偶遇一只可怜的小秋田犬。

2、它孤苦无依的身影惹起他的怜悯,虽然妻子极力反对,并想尽办法要把它送走,但看到丈夫和女儿对它无微不至的由衷喜爱,终于决定让它成为家庭一员,帕克为它取名“八公”。

3、八公陪着帕克全家一起成长,从小狗渐渐变成庞然大物。八公每天准时陪伴帕克上班,傍晚五点准时出现在车站门口迎接帕克下班,这可是他们的约会时光。在小镇车站的站长,卖热狗的小贩,附近商店的老板娘的眼中这都是已经习以为常的画面;看到帕克从车站出来叫出那一声熟悉的“Hachi”,八公兴奋地扑上前去撒娇的样子,已经成了车站每天上演的故事。然而在八公学会捡球的那一天,帕克开心且骄傲,但也是最后一次两人的珍贵回忆。

4、就在那一天,帕克在大学上课时突然倒下,他因心肌梗塞突发而死亡,再也没有回到车站。之后每天傍晚五点,八公都来到火车站里等候、凝视。第二天、第三天,从夏季到秋季,九年时间里,八公依然风雨无改,直到它最后死去。

(来源:文章屋网 )

感动人的故事范文2

从我懂事以来,经历过多次的感动,每次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人们的助人为乐好品质却让我一次次的感动。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还是我七岁时邻居黄叔叔家发生火灾的那件事。

那一天,骄阳似火,天气非常闷热。小狗趴在地上吐着舌头直喘气,路旁的花草树木无精打采,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黄叔叔家的小弟弟拿着打火机在家门前的纸堆上玩起火来。突然,一阵风吹来,把一张燃烧的纸,吹到旁边的干稻草上。火越来越猛,小弟弟站在哪儿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火渐渐的传到了黄叔叔家的屋子里。小弟弟一见着火了,就连忙把黄叔叔叫来。黄叔叔一见着火了,拿起电话就让消防人员来救火。打完电话,他就盛水来救火。我和小弟弟便大声喊:“黄叔叔家着火了,黄叔叔家着火了。大家快来救火呀!大家快来救火呀!”

我们把各家各户的人都请来救火,大家有的拿着小桶来来回回的跑到水龙头来接水,额头上满是汗珠,也顾不得去擦一擦。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拿着树枝朝房里乱打,想要把火势减轻一点。小孩们则找人来救火。不一会儿消防人员来了,很快就把火扑灭了。

火扑灭了,村长提议让大家捐款,捐出的钱让黄叔叔重建美好家园,大家都同意了。村长忙搬来一张桌子。大家你一百、我五十、他二百的把钱捐给黄叔叔,很快就堆成一堆了。最让我感动的是无儿无女、家境贫寒的张大爷竟捐了五百元。村委会捐了一千元,妇联主任送来一张床。黄叔叔看着这些钱、物品,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他向大家鞠了一躬,大声地说:“谢谢大家。”大家都鼓起掌来。

感动人的故事范文3

    一、本《通知》只适用于以下范围:

    在教学、医疗、科研和工农业生产单位直接从事教学、医疗、科研、技术工作的讲师、主治医师、助理研究员、工程师(含建筑师)、农艺师以及中、小学教师。

    二、在《通知》规定的延长上述人员退休年龄的条件中,“确因工作需要”,一般系指以下几种情况:

    1.已承担的工作任务尚未完成,退休后将对工作带来较大损失的;

    2.新学科和特殊专业急需的;

    3.边远地区和技术力量薄弱的单位所需要的;

    4.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到工作急需的单位后能发挥较大作用的。

    “身体能够坚持正常工作”,系指身体健康,能坚持八小时工作。

感动人的故事范文4

我从小就喜欢中国的古乐器我与二胡有过凄惨的故事,与葫芦有过凄惨的故事,与长笛有过凄惨的故事。但我印象做深刻的是我与古筝的故事。

初遇古筝是我八岁的时候,我经过一家乐器店看到一位娘炮,正坐在古筝旁美妙的琴音从他的手指如泠泠泉水潺潺流出,时而如巍峨大山深深地吟,我被这动人的琴声打动了不愿离开最后,我还是不得离开,在路上回味着刚才动人的音乐心里做了个决定。

在我的强烈要求下,爸妈为我报了古筝班,我与古筝的故事开始了每天我都去上课,总忍不住去拨弄它。听它醉人的歌声。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突飞猛进,不久我就能自己弹奏一首简短的筝曲了。那一天我兴奋的弹奏着我唯一一首回弹的歌曲一遍又一遍。

在我与古筝相识的七年里,古筝给我带来了许多感动。快乐幸福。我将与古筝永远相伴共同弹奏我们动人的乐章

感动人的故事范文5

引导力的建构

凝聚与召唤。央视《感动中国》栏目强调“用感性的方式表达,以细节的魅力展示,积聚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用国人的心路历程来见证重大的新闻事件”。其人物评选标准可归纳为“感动”二字,他们或者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诠释着一个人对国家、社会应该担当的责任;或者用自己的故事解读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的情感,带给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①《感动中国》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凝聚民族精神,追求人文关怀,具有强大的舆论引导力。

《感动中国》采取公众投票与专家推选相结合的评选方式,当选人物覆盖从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到平民英雄和百姓典范等各个群体。颁奖晚会采用仪式化传播,从“感动”切入,用朴素真实的“软力量”凝聚、召唤和引导广大公众,成功地实现理性思想的感性化。

建构认同。肯尼斯・伯克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物质性认同、理想化认同和形式上的认同这样三种互相交叉的认同来源。央视《感动中国》栏目维护主流价值观,营造社会认同氛围,尤其是在理想化认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弘扬中华民族孝道、诚信、自强不息和见义勇为等伦理道德,塑造传统道德文化认同;在对政府官员的报道中塑造中国政治文化的认同;在对许多专家名人等的报道中体现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如被誉为“民族脊梁”的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钱学森,承载着中国飞天梦想的杰出航天人杨利伟等等。②这些人物及其精神通过道德类品牌电视栏目广为传播而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无疑强化了和谐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影响力的打造

权威与公信。道德类电视栏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对其形成社会影响力至关重要。《感动中国》在央视这个国家级的权威平台上播出,容易赢得观众信任,播出时间选择在每年春节之后,也有助于扩大受众范围,形成社会影响力。栏目组邀请来自全国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组成阵容强大的推选委员会,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感悟审视入选人物,保证了评选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社会责任感。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在经济建设上虽然取得巨大进步,但在精神文明领域并没有完全建立起一个与物质文明相对应的核心价值共识。不同社会阶层间的思想道德观念出现分化,电视媒介市场化和泛娱乐化倾向日益加剧,有些急功近利的电视栏目不仅不承载和传播主流价值观,反而消解和灭绝其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在问题频出的社会转型期,人们需要精神上的共识与满足。电视栏目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监测社会环境和传承民族文化。央视《感动中国》栏目正是抓住了新时期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变化, 以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使感动人物群体的中国故事和民族精神深入人心,以负责任的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力。

媒体大联动。央视《感动中国》栏目采取“央视主办、媒体联动、群众参与”的运作模式,主动与全国各地媒体合作,成立“全国感动联盟”,利用网络和报纸等媒体的优势,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历届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中央电视台都与全国几十家媒体联动,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场以“感动”为主题的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热潮。同时,每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都要历时数月,经过推委会委员推选、组委会推荐、公众投票等多个环节,各地区也纷纷推出当地的感动人物。这本身就是发现先进、褒扬先进、效仿先进的过程,更是先进人物感动公众、传承精神、延伸理想的有效途径。③

传播力的扩张

收视率和广告含金量居高不下。央视《感动中国》栏目因单位时间内收视率高,受到众多广告商的青睐,单位节目广告含金量仅次于央视每年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以2005年颁奖晚会为例,该节目首播时段一天就获得了5.9%的收视率,观众规模近2.3 亿。CCTV1赢得了14.6%的收视份额,两个小时的节目,观众人均收看时间近四十 分钟,该时段对CCTV1该天的收视贡献率为26%。④2007年年度人物评选,截至投票结束,央视国际网络投票主帖点击量近五万,留言3764条;网络投票人数逾5647万人次,票总数突破9640万人次。⑤其传播力的扩张可见一斑。

信息内容与结构不断优化。央视《感动中国》栏目虽然是一档每年一次的人物评选活动,但是信息量丰富。每一个感动人物和团体,背后都有自己丰富的人生历程。他们的故事又见证着国内一年的重大新闻事件,展现着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建设,是集体记忆的重现。此外,在信息传播中,《感动中国》也以其特有的信息内容和结构吸引并锁定了观众。首先,《感动中国》作为一档道德类电视栏目,具有真实性、重要性和接近性,它所传播的信息能使广大观众得到心灵上的震撼、思想上的启迪,并感受到多元的审美情趣。其次,“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历时几个月,从前期报道、网络投票到人物展播、颁奖晚会,信息强度和重复度高。最后,作为该栏目精华的颁奖晚会被设置在央视晚间黄金时段播出,首播日期则定在中国传统春节之后不久。这些信息内容与结构因素的优化使得该栏目在略显浮躁的电视荧屏上独树一帜。

专业性的设计

营造现场仪式感。央视《感动中国》栏目颁奖晚会设计大气, 现场屏幕内容精致,视觉效果强烈。比如2012年的颁奖典礼,舞台红地毯展现从2002年到2011年的一个个小坐标,接着伴随庄重激昂的音乐,原本昏暗的舞台中央“感动十年”四个醒目大字如丰碑般跃然伫立,随后前几届“感动人物”头像耀眼出现,就像点点星辰,一圈圈环绕着中心的丰碑。当星光熠熠闪烁之时, 金黄色光芒撒向四周,将观众席逐一照亮,在全场热烈掌声和太阳般光芒照耀下, 颁奖典礼正式开始。之后主持人导引、播放主角短片,人物出场和接受访谈,再到主持人宣读颁奖辞,最后获奖者高举起奖杯,在观众潮水般的掌声中完成了这一现场仪式。同时,央视《感动中国》还拥有栏目自己的主题曲,颁奖晚会中间会根据现场需要设计不同的音响效果,每位感动人物出场时,伴有符合人物个性的音乐,烘托和调节气氛。此外,无论是主持人串词还是现场访问文本,尤其是颁奖词和评价短语都堪称精湛。这些都充分彰显了《感动中国》栏目的专业底蕴和不俗品质。

突出故事化表现。央视《感动中国》栏目摒弃以往晚会常见的文艺串演, 着力展现人物及其故事,追求现场真实感。这样的电视手法能够营造出特定情境,吸引观众,建立起一种“约会机制”,⑥即观众在特定时段守候某一电视栏目,形成一种观看期待,也有助于提高观众的栏目忠诚度和粘着度。在颁奖晚会上介绍每一位人物前,主持人会有一段精彩引语,非常动情且引人注目。之后是一段短片讲述获奖人的感动故事,有过程,有情节,有画面,时间长短不作硬性规定,依内容和现场情况而变化。这种故事化表现方式让观众不知不觉融入其中,被感动人物的事迹深深感动着,产生心灵激荡和共振共鸣。人物最后的颁奖词和评价短语则是故事主题的点睛,既优美凝练又形象贴切,受到交口称赞。

网络影响力凸显

由于网络媒体兴起给电视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在对道德类电视栏目进行评估时,还应加上网络影响力这个评价指标。网络媒体自主性和开放性等优势使得观众与特定电视栏目的“约会意识”淡化,但如果观众保持着对该栏目的忠诚度,那这种“约会”与守候还是会继续,只不过可能选择网络搜索来观看。学者陆地指出,由于在网络中没有时间和频道的强制性选择,观众对某一电视栏目的喜爱与憎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主动选择,一档电视栏目在网络受欢迎更能说明其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

事实上,早在2008年,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和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就联合推出《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该报告首度提出以网络影响力来作为评价新型电视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08年开始每年一次。央视《感动中国》栏目曾经被评选为“2007年度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十大电视事件”,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该栏目的品牌效应和受欢迎程度,也为我们思考道德类电视栏目品牌综合评估体系提供了新的维度和视角。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栏目责编:黎 莉

注释:①孙金岭,边 巍:《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热的冷思考:我们为什么会感动》,新浪网。

②盛 芳:《典型人物报道与文化认同――以央视为例》,《当代传播》,2009(4)。

③胡占凡:《给人以力量 给人以鼓舞――的10年回眸与启示》,《人民日报》,2012/02/02。

④闫云霄:《创新典型人物报道》,《传媒观察》,2008(6)。

感动人的故事范文6

夜晚的时候,总是一首首动听的旋律萦绕在耳边,陪我入睡.我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陪着我的歌伤心,流泪,开心,感动.那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感觉,是音符撞击心灵深处的触动时发出的声音.我为音乐背后的汗水而感动,为旋律背后的故事而感动.

记忆中,让我流过泪的歌不多,但他们却是我脑海中无法抹去的记忆,那是我的记忆,我的情感,我的心情,我的感动,我的泪水,或者说,是我的心在跳动时的祷告.我不求能拥有什么,只希望能有与这些歌的回忆和故事.

其实,每一首歌的背后都是一个故事.

只是在它的一开始,你却没能感觉到那种微妙的情绪.喜怒哀乐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来表达,只是用最最简单的音符来表达而已.

用心去聆听一首歌,一段旋律,心境回随之平静下来,会慢慢融入它的情境和感情中,你会发现它的魅力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明的.一首好歌,会让你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脑海中会存放着有关于它的所有记忆.

上一篇下雪的作文

下一篇工程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