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教学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鲸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鲸教学反思

鲸教学反思范文1

一、教学目标方面

1.科学概念

(1)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课外进行预习,对于这个科学概念,学生们在课堂中再一次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加深理解,并且观察到许多我意想不到的细节,实在是让我惊喜和感动。譬如,有的学生观察自己的汗毛,说放大镜下观察到的汗毛好粗,像根柱子;有的学生观察写字的粉笔,说放大镜下的粉笔像孙悟空的金箍棒……绝大多数学生毫不费力地掌握了放大镜这个科学概念,因为这是学生们自己动手实践操作的,体验深刻,感受也深刻。(2)放大镜广泛应用于生活、工作、学习的许多方面。由于我采用的是翻转课堂的模式,在课前、课外学生已经预习过了,有了一些基础,知道了一些基本的用途,教师只要紧紧把握“放大”这个特点,就能顺势让学生加深理解,从而自己总结出“一切需要放大”的方面,都是放大镜广泛应用的范围,并且从教材中轻松地找到这个答案:放大镜广泛应用在生活、工作、学习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中间较厚(凸起),边缘较薄。在翻转课堂上课前,对于这个科学概念,学生早已知道,只是在课堂中加深理解而已,学生在实验盒中寻找能“放大”的器具,通过比较平面镜、玻璃片、纯净水空瓶等与放大镜的区别,更加明确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这个概念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因此学习效果很好。

2.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我大胆地让学生自主尝试,以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实践活动,不讲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先让学生自己摸索,在使用的过程中感受使用放大镜观察的乐趣,通过自己亲手实践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从而与先前课前、课外的预习所知道的教材中的放大镜的使用方法相印证,得出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们的表现让我比较满意,他们学会自己总结实践活动,对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掌握得很好,能够根据自己的观察习惯或者不同的观察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方法。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放大镜的两种使用方法,而不是不假思索地直接照搬教材上所说的科学概念,这说明学生是真真正正学会了。(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学生有了课前、课外的预习,了解了一些有关放大镜的知识,在课堂中,我只要巩固他们的理解记忆,加深他们的体验感知,就能让他们很直接、直观地体验到用肉眼观察与放大镜观察的不同,他们能够明显地感知、体验到放大镜的作用。在这个教学环节,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他们的兴趣很浓,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不错。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本课有三个目标: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提高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对于这三个目标,学生们通过翻转课堂的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理解了放大镜观察的意义,懂得了放大镜的各种用途,体验了放大镜观察的乐趣,从而培养了用放大镜观察的浓厚兴趣,当然也认识了放大镜观察的优越性、先进性,较之于肉眼观察,放大镜观察是人类的一大进步。这个教学目标的落实是自然而然的,无须教师刻意,更无须教师伤脑筋,学生们很容易就能达到目标。

二、教学重点、难点方面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够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掌握放大镜的特征“凸”“透”,知道放大镜为什么是“凸”“透”镜。通过本课翻转课堂的学习,学生在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细微之处方面稍微欠缺了一点,绝大部分学生重点掌握得很好,观察很细致,很注意细节。但也有少数几个学生比较粗枝大叶,观察不太专心和细心,容易忽略细微之处,只是感觉观察活动比较好玩,有待加强训练,教师应多关注这部分学生,平时经常多提点他们的弱点,对他们加强认真细致的探究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对于本课的难点,学生基本不成问题,他们完全自主解决了这个难点,根据放大镜的特点一下子就总结出放大镜是“凸”“透”镜,并且明白放大镜为什么是“凸”“透”镜。

三、其他方面

鲸教学反思范文2

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指名朗读这段话,看看这一自然段更羸说了几句话?

2、用“”划出重点的词句。

3、其中哪些是更羸看到的和听到的?

联系前文中“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一句想一想,句中只有一个“鸣”,更羸怎么知道它的声音很悲惨?

引导学生结合大雁的生活习性进而体会出更赢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4、第二句还是说更羸看到和听到的吗?为什么?(小小组讨论)

(1)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在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结合句子意思理解“愈合”和生孤单失群”的意思。

(2)读了这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交流)

(3)出示练习 “大雁飞得慢,因( );叫得悲惨,因为( )。”让学生用这种句式来说一说强调原话,以加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

说说哪些是观察到的,哪些是经过分析得出的?

(4)再读这句话,现在你又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这两句的基础上,认识到任何分析、推测都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的,使学生懂得更赢根据看到的、听到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的判断。

5、小小组重点讨论:更羸又是怎样进一步分析的呢?

出示训练题目:“大雁拼命往高处飞,因( )掉了下来,因为( )。”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交流。

6、说到底这只大雁不是射下来的,而是被更羸用弓弦声――吓下来的。所以我们要继续推理探究一个问题:为什么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听到弦响,心里会如此的害怕?

7、分小小组研究、交流;

可提示: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前一次听到弦响与它受到箭伤什么关系?

8、师小结:大雁前一次听到弦响之后,离弦而出的箭就射中了它,害得它孤单失群、受尽痛苦;而这次它又遇到了相类似的情况(板书:遇到类似情况)――弦又响了,以为又会被箭射中,所以心里会如此的害怕,拼命往上飞,结果伤口裂开掉了下来,成了一只惊弓之鸟。(板书:惊弓之鸟)

鲸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教师;教学反思;途径;策略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而基础教育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具有奠基性作用,因此,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学教师,其使命是重大而又光荣的。要想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就需要小学教师经常反思自身的教育与教学工作,发现规律并总结经验。所谓教学反思即教师主动对自身教育教学过程的时时监控。教学反思需要教师主动并且发自内心产生积极的情感,乐于反思,并时时监控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

一、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类型

教学反思活动会因人而异,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及理论知识的储备量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的教师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教学反思。本文将教师教学反思的类型分为如下三种:

(一)专家型教学反思

一些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时不仅会考虑自身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状态,还会反思自己究竟有没有遵循国家制订的课程标准、教育教学政策以及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样的教学反思层次很高,可谓是一种专家型的教学反思。

(二)技术型教学反思

一些教师对待工作的热情很高,并且非常认真地在每节课后都对课堂教學进行反思,但是他们的教学反思多数是在对自己的教学技巧进行反思,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听课状态及课堂教学气氛和效果,可能是由于这类教师刚刚入职不久,处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初期阶段,还没有充足的精力去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这种教学反思的层次并不高,却也有利于改进教学,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技术型的教学反思。

(三)全人成长型教学反思

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首先会考虑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接受程度和喜爱程度,然后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整堂课学生的收获,是站在了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反思。这样的教学反思充分考虑教师与学生双方,以及环境与气氛等各种因素,并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的,这是非常有效的教学反思,层次亦高,应该归为全人成长型的教学反思。

二、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途径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以及在小学进行将近一个月的观察,我发现小学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途径主要是听其他教师讲课与自己作对比、写教学反思日记、询问学生的听课情况、教师之间互相讨论等。

(一)观摩其他教师授课

观察分析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以及教学活动的进展,对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非常有价值。在观察过程中,要一边仔细观察,一边深入反思,并将其与自己的课堂教学表现进行比较,找出优点和缺点,做到扬长避短。

(二)写反思日记

大多数小学教师都有写反思日记的习惯,这种习惯不管是出于学校领导的硬性要求还是出于教师自身的爱好,都是小学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将自己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新鲜事、一天中的教学经历、与学生的交流等内容记录到自己的反思本中,并以日记的形式每天记录,隔一段时间再去翻看日记,会有不同于当时的感悟,会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教育规律。

(三)与同事交流

现在我们提倡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构建教师共同体。通常在教师团体中,一个教师的智慧是有限的,当在教育教学中产生困惑时,自己一个人的反思效果通常不会很大,若得到其他教师的指点,可能会顺利解决问题。这正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的交流以及教师组成员之间的互相提点是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一个关键途径。

(四)与学生沟通

目前我们的教育倡导“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心声。考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时要想到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作为自己教学反思的基点。有效的教学反思需要我们时刻从学生身上找突破,并真诚地与学生沟通。

三、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

(一)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都说实践出真知,但是没有强大理论指导的实践,通常是比较盲目的实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是如此。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掌握大量的教育教学理论,用理论来支撑自身的教学实践。面对教学困境时,有深厚知识底蕴的教师更容易突破困境,在反思自身的教学过程中,也会有更多收获。因此,教师应该利用闲暇时间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参加培训等方式来汲取理论知识的养分并将理论知识与自身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二)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日记

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优缺点以及课堂教学实况等记录在日记中进行教学反思。教师要反思个人的教学技巧、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社会价值观等方面。通过对不同方面的记录、分析、再记录、再分析,教师能得出许多有益的结论。每次翻看日记时,都将有很多收获。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做,但需要教师能够坚持并养成习惯。

(三)加强小学教师的合作反思与交流

常言道“一个和尚没水喝”,要想获得最大收益,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这对于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来说同样起着借鉴作用。当前教育提倡教师之间合作,全面提高教师的合作意识。当然,这更需要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与人合作的品质。因合作而形成的教学反思活动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技巧的完善与提升。教师要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的集体备课等活动,并在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同其他教师一道共同进步。

(四)借助现代网络设备进行教学反思

“微课”是伴随网络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形式新颖。通常教师是无法直接看到自己上课时的状态及教学过程的,通过录制“微课”教师便可以看到课堂教学情况,这样就很容易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及时改正。这种策略是依托现代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当今的信息化社会,网络不仅带给人们生活极大方便,同时也使学习更加便捷,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有效反思。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微课”进行教学反思,还可以利用“微信”中各种公众号来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21世纪正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也一定要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借助现代网络设备进行教学反思。

作者:王婉姝等

参考文献: 

[1]王娜.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阮丽华.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调查及其策略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2. 

[3]严美梅,严图强.小学教师反思性教学与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6,13(4):197. 

鲸教学反思范文4

一、结合实际,提高数学课堂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度

小学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抽象逻辑思维逐步替代形象思维的认知阶段。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考虑到情境变化因素,不可循规蹈矩而太过教条。整个教学过程也不能一成不变而过于呆板,应结合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流程。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应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解决。具体地说,就是教师要注重将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还原教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本质,以现实生活作为切入点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此外,教师应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开发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分析典型现实生活事例中存在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例如,关于“生活中的数”的这节课,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发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对学生说:“大家思考一下,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没有发现与数相关的事物呢?认真观察,然后说一句话,内容要包含生活中的数。”如果存在学生回答不太理解的情况,教师可以稍作提示:“你今年多少岁了? ”学生回答:“我7岁了。”“‘我7岁了’这句话有没有包含数字啊?”经过笔者这样的提示,学生思维打开了,争相回答:“我家有5口人” “我有2枝铅笔”“学校有5层楼”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对数学少了一份未知的恐惧而多了一份熟悉和亲切感,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思索新问题的积极性。

二、积极开发学生智慧,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情

学习心理学让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渴望自己会是一个新鲜事物的发现者、探索者和研究者,这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深深存在于我们心灵世界之中。而这种需要表现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则更为强烈。所以,在课堂上开发学生的智慧、灵感,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学生创新兴趣意义非常重大。 例如,笔者在一堂数学计算课上提问:“30 把椅子一共有多少种摆放方法?”这个过程学生不仅考虑到了圆形排法、方形排法等多种摆放方法,还提出排座位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讲解计算题时还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注重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例如,笔者在面对这样一道题目时就打破常规,要求学生将原题改编成新的应用题。原题如下:“二年级(3)班购买了 80本语文课本,班长李跃上午发了 40 本,下午还剩多少本要发?”在笔者鼓励下学生将题进行了改编,新题如下: ①二年级(3)班购买了80本语文课本,班长李跃上午发了 40 本,发了几分之几?②二年级(3)班购买了80本语文课本,班长李跃上午发了 40 本,还剩几分之几?③二年级(3)班购买了80本语文课本,班长李跃上午发了 40 本,发出的比购买的少几分之几?通过学生自由发挥改编应用题的过程,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纵深发展。

三、留有空间,巧妙衔接新旧知识点

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新旧知识的衔接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题材巧妙编制成容易吸引学生兴趣的练习题,来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时 ,涉及分数间的大小比较,此类题型教科书一般是简单地利用通分的方法来解决。但我并没有完全照搬照抄,而是寻找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的方法。比如先通过举例再引出新课内容,例题如下:“王鑫喝了一瓶果汁的 1/6,随之加入温水添满,又喝了该瓶的 1/3,第二次倒满水后又喝了半瓶,第三次加满水,最后王鑫把整瓶都喝了。 请问,王鑫喝的果汁多还是水多呢?”这样的练习题来源于日常生活,学生很感兴趣并试着马上算出答案。此时再引出要讲的新课内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鲸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授课方式;比赛规则;赛后影响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大学生的发展前途。近些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青年教师加入到高校教师队伍当中。但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却参差不齐,他们大部分非师范大学毕业,缺少教育理论基础和教育教学的实践锻炼,教学基本功相对薄弱。因此,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和讲课比赛对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亲身的参赛经历与体会,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谈谈几点反思。

2 教学竞赛反思

2.1 避免过渡使用多媒体

2.1.1 PPT模板设计

课件模板的设计要以简约大方为主题,背景的基本色调应该为浅色。文字内容尽量精简,只给出关键词和知识点。否则过于复杂和冗长的文字不利于学生和受众吸收,在关注PPT文字的同时,分散了对教师讲授内容的注意力。因此,文字内容最好以图片、形状和表格的形式呈现。

2.1.2 PPT自定义动画

自定义动画及链接适时地出现在讲课过程中,适当地自定义动画,可以缓和气氛,增强知识点的循序渐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但是一味追求花哨的图像,甚至以电子相册的形式,添加夸张的音响效果等,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参赛教师一旦遇到链接出现问题,就会手忙脚乱,影响整体教学。

2.1.3 PPT与板书相配合

教师不能完全依附于课件,应该有必要的板书,特别是繁难内容的推导过程,不宜在课件上一带而过,需用板书完整地书写推导过程。有的教师其课件与板书内容重复,课件上有的标题及内容,不必在黑板上重复书写。如果学生看到的只是一张张的图画,看不到老师缜密的逻辑思维、严谨的学术观点、生动精炼的语言,那么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过渡依靠多媒体电子课件,确实能够提高授课的效率,减少板书的时间,但切换速度太快,没有给学生和受众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1]。

2.2 避免营销式授课

营销策略中有人创设了五步推销法:一推激情、二推感情、三推产品、四推价格和五推数量。教师上课首先要对知识有深刻的把握,并且深信,然后调动激情因素来感染和引导学生,但是高校教师应当采取娓娓道来的方式,而不是像小学教师一样需要用夸张的激情和声势来吸引学生。推销员推销产品利用感情,高校教师应该利用深厚的专业功底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对于讲授内容,不能像营销式推产品、价格和数量来进行“灌输”和“轰炸”,循序渐进的模式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3 避免表演式授课

有人说老师像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学生。但在现代教学理念中,老师所扮演的角色应当是一根火柴,学生就像蜡烛。教师要点燃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传统的课堂上老师自身是一个多媒体,不断地发出吸引学生的电波,但表演式的讲授,只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不能提高学生自主追求知识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生动而富有启发性与亲和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恰当、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抑扬顿挫的声调固然好,但不要表演式地讲演,而应当带领受众的思维走,把主题、知识体系和重难点最后一次完整地呈现并讲述出来,回顾并连贯成整体。整个过程要求简短有力、余音绕梁[2]。对于讲课比赛,评委也会认为,表演式的讲授其作秀和夸张的表演痕迹过重,与实际教学课堂不相符。

2.4 完善比赛规则和评价体系

科学性指标体系的建立要符合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适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全面性指标体系要能够全面反映课堂教学的状况以及教师的讲课水平。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本身就是对参赛教师的一种很好的指导和帮助。比赛规则要按照科学和全面的评价体系来指定。例如,针对英语口语、听力和演讲等学科特点,比赛规则就不应该限定视听材料的纳入。如果规定现场备课,在没有网络和音频视频材料提供的条件下,教学过程就会受到限制,也不能全面地反应参赛教师和实际课堂的情况。教学竞赛的目的不是比赛,而是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发展,真正意义上落实到课堂,因此比赛规则和评价体系要全方位考察,适合各种学科特点,与实际教学课堂接轨。

2.5 重视赛后影响力

由于评价指标对参赛教师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而参赛教师会有意识地根据讲课比赛的评价指标来调整教学。因此,讲课比赛宜从长计议,发挥比赛对常规教学的辐射作用。在给予优秀获奖青年教师奖励的同时,也要对这些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以促进更多的青年教师积极投身教育事业,提高水平。应扩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影响力,奖惩分明,与职称评审、科研教学考核等挂钩,有效地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提高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鲸教学反思范文6

摘要:教师在反思自身教学经验、技能、活动及教学观念,评估教学行为的同时,可激起其专业方面的创新意识。集体教学反思是教师走向成熟和理性的标志,更是年轻教师迅速成长的捷径。

关键词:教学反思;讨论;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230-01

在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新的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同时新课改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我校的情况,本着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品牌提升的基础,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基础的原则,通过“反思性教学”来提高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形成一支教学有效的“好老师”团队。让教师们把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进行有机结合,让教师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变教师的日常生活。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教师的集体反思,不仅能让教师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还能帮助教师进行对比思考,提升对课堂、教材以及知识体系的掌控能力,开展较好的备课组不论是优生率、达标率还是后进生的转化率都有了较明显的改善,进行集体教学反思,已经成为一条助推教师成长的捷径。对于老教师来说,目前的新课程改革,从知识编排、难度增删、教法与学法的更新等方面都存在困惑。

如何实现新老教师的共同成长,怎样在集体教学反思中突破个人教学的局限,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看法。

1.掌握学生认知情况,开展学法指导研究

1.1 指导学生如何预习。通过预习,首先让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感性认识,明确这一节学什么。其次要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自己对这一节的疑点,从而把握听课的主动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另外,通过预习让学生发现与本节内容有关联的旧知识,提前做好复习准备。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1.2 指导学生在课堂如何学习。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阵地。所以教师要将课堂交给学生,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指导学生积极地听课、思考、动手、提问和记忆。

1.3 指导学生正确进行数学思考。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有它自身的特点,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恰好是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价转换的思想等都是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思考的重要内容。

2.结合例题、习题及测试题,进行知识扩展研究

为了更好地扩大学生们的知识视野,作为老师都会在题目上作一番思考,什么样的题有针对性,什么样的题有技巧性,什么样的题有渗透性……特别是近年来中考、高考命题组关于考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提法更是触动数学教师们的神经。怎样在教师层面进行知识扩展呢?

2.1 利用数学史扩充教师数学教学内容知识。我国中小学的数学课程改革在引入现代数学的观念和思想方法的同时,还强调了教学内容与数学史的联系。现在的教材都会在章节末尾进行数学发展史或数学家的介绍,这就是很好的扩展内容。2009年,张红等教师在《课标背景下数学史与教师MPCK的优化案例》一文中讲到数学史对教师数学教学内容知识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因为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如何创设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数学史问题则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内容丰富的资源。

2.2 通过研究解题,探究数学问题的本质。罗增儒教授1996年在《数学解题学引论》一文的前言中指出:研究解题“兵法”、讲授解题“兵法”的开拓者是波利亚,他那风靡世界的名著一开“怎样解题”规律研究之先河。作为数学教师,就是要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本质,从数学与教学相结合的角度,对数学解题作一些理论性的总结,正面回答多少年来学生们翘首以望的问题:怎样学会解题?怎样调动乃至创造解题方法?

3.交流个人反思情况,探讨教学策略研究

早在1632年,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提出研究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使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着欢乐”,要像节约粮食一样节约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时隔360多年,这还是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反思我们教师每次上课,都有一种患得患失的心态,从反思的情况来看,即使一堂课下来,人都觉得疲惫,还是有不少老师认为没有讲到位。说到底这其实就是教学效率问题。所谓教学效率,是学生的学习收获与教师、学生教学活动量在时间尺度上的量度。教学策略的探究内容应做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3.1 研究激起学生认知动因的策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成功的"绝窍"在于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也就是不断地向学生提出合适的期望目标。在教育过程中注入情感因素,常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研究组织认知内容的策略。这个问题大而言之涉及课程、教材。小而言之则是教师制订的教学方案。作为教师要有步骤地提高所呈示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对于教学实践来说,讨论不同阶段结构之间的联系也许比单纯注重结构更有意义。

3.4 研究利用认知结果的策略。通过反思发现,教学中还有一类问题是,学生知识遗忘率高,教师教学针对性不够,以造成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比较低。如何通过教学,特别是教学反馈来克服这个问题,应该是研究的重点。

总之,教师的集体反思,不仅能让教师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还能帮助教师进行对比思考,提升对课堂、教材以及知识体系的掌控能力,让教师从备课、上课到课后反思都置身于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中,实现教师自身更快成长。

参考文献

[1] 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上一篇网络优化

下一篇创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