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文翻译英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文翻译英文范文1
关键词中英文商标 关联理论 翻译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商标(trademark)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它与古代商品的印记不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商标代表着企业无形资产,是企业及产品形象的承载物。商标在企业成长及对外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通过对商标的宣传占领市场,经过对受众的频繁刺激,使企业和产品的形象牢牢的刻在受众心中,从而达到企业自身的目的。因此,商品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商标的翻译变得非常重要。它要求外国的受众在看到该商标时既能联想到其所代表的商品,又使该商标的翻译琅琅上口,通俗易懂。 如果在商标的翻译过程中不考虑全面,仅仅是通过字面意思或者简单的音译,往往会成为翻译的败笔,最终导致该商品在市场中的全面溃败。商标属于语言,对语言的研究归根到底是对文化的研究,中英文商标的翻译属于语言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的范畴,因此我们应该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考虑中英文商标的翻译。商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行为。从理论上,关联理论能够指导中英文商标的正确翻译。
语用学家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ence:Commuication and Cognition)中提出了关联理论,它是影响很大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并且对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而Gutt运用关联理论对翻译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他的博士论文《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提出了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强大冲击的新的关联翻译理论。Gutt和其关联理论认为存在最佳关联性(optimal relevant)概念,也就是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我们要达到最佳关联,这也是翻译的最新标准。最佳关联性是指话语理解是付出有效的努力而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adequate effects for no unjustifiable effort)。也就是说听话人对说话人的意图进行推测是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既不耗费说话人不必要的努力;(2)又能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那么,对于中英文商标的翻译也应该满足这上面的两个条件,翻译既简单美观,又能使看到这些商标的潜在顾客产生对该产品的渴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英文商标的翻译都是音译法。这是因为在汉字中没有该商标相互对应的汉语,为了找到适应中国顾客的阅读习惯,译者们选用了简单美观,琅琅上口,一看到就能联想到商品的一些汉字组合,其中最成功的英文翻译就是Coca-cola,中文翻译为可口可乐。这个翻译不仅仅贴合这种饮料的英文发音,而且中文可口可乐还让人想到喝到这种饮料的可口,以及喝了之后顾客情绪的快乐。而这个经典翻译还有一个小故事。1927年可口可乐在上海开始生产,最初翻译为“蝌蝌啃啦”,这个翻译的受接受程度可想而知,晦涩难懂,听起来又不好喝,因此销售成绩一直不理想。于是负责销售的出口公司开始重金悬赏350英镑,而我国的上海的一位教授最后以“可口可乐”这个经典的翻译拿走了奖金。
英国著名零售商TESCO也是一个极好的翻译例子。1924年,TESCO创始人杰克・科恩(Jack Cohen)开始从事食品批发销售业务,并创立了TESCO的品牌来标识自己出售的产品。TESCO这个名字来源于杰克一个合作商(T. E Stock well)名字的前三位首写字母和自己姓氏(Cohen)的前两位首写字母,杰克就用这个新单词TESCO作为自己经营商品的商标,并准备创立以TESCO为名的食品零售商店。2005年,TESCO入驻中国, TESCO的中文翻译也定为乐购。这一翻译正好契合了TESCO的特性,高高兴兴的购物,而且其发音也非常符合其英文发音。我们可以比较TESCO在港台地区的翻译――特易购。从这两种翻译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比较出哪种翻译更好。
当然还存在很多不完全符合发音相似的例子,比如世界著名计算机软件开发商微软公司Microsoft,它的翻译简单大胆,没有任何音译的成分,但是却把它相对应的中文意思翻译出来,但是语言就是这么神奇,英文直译成中文,micro本意微小的,soft本意软的,两个形容词组合成一个名词――微软。表明了微软是以软件开发为主的公司,至于“微”,非常符合中国人谦虚的性格,自谦自己是很微小的软件公司,而实际上却是世界最大的软件开发公司。两种文化神奇地存在交集,产生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微软公司,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及品味。另外一个不符合音译的例子是宝洁旗下著名的洗发水品牌Rejoice,它在英语中的翻译是“高兴、喜悦”之意,而宝洁公司采用的翻译是“飘柔”,飘在中文中的意思是随风飞动,我们常用的词语有飘扬、飘摆、飘散、飘洒、飘逸、飘浮等。柔在中文中的意思有软、不硬、温和等。而飘柔这一词完全表达出来用完产品后头发的柔顺和飘逸,合情合理。类似的经典翻译数不胜数,卫生巾品牌carefree本义是无忧无虑的,翻译为“娇爽”。当然更有直译,就能直译出品牌的,比如Apple苹果,Playboy花花公子,Nestle雀巢等。现在很多翻译家更倾向与品牌直译,这样更能表达出该产品的本地特色。直译中最有意思的翻译当属黑人牙膏。原国外黑人牙膏上的英文带有“DARKIE”、“DARLIE”文字和丑化了黑人的头像图形。在英语中这些词语带有对黑人的蔑视。在中国,该品牌直译为“黑人”,不带有任何感彩。中国人一般一想到黑人就会想到黝黑的皮肤和一笑露出的一口大白牙。因此这个翻译非常符合中国顾客的常识,用了黑人牙膏,也会拥有像黑人一样的洁白的(下转第172页)(上接第166页)牙齿,不可谓不妙。
中文商标的翻译更应该注意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尤其是注意关联理论的具体应用。中国很多商标的翻译直接采用了音译,这些翻译有些代表了中国商品的特点和中国特色,比较成功的翻译有很多,比如小天鹅洗衣机翻译为Little Swan,长城电风扇翻译为Great Wall,太平鸟衬衣译为Peace Bird等等。但是直译中也有不成功的例子,比如我国著名方便面企业白象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族食品加工企业,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称为“中国面制品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之一”,是中国方便面行业河南军团中规模最大、产值最高、销量最大、企业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型食品集团公司。但是其商标翻译却直译为用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white elephant来指代“累赘、大而无用的东西”。这个典故源于暹罗国(今泰国)国王。在当时,白象非常尊贵,被认为是国王的私有财产。因其“受宠”的身份和巨大的食欲,白象竟成了国王整治其眼中钉的杀手锏――堂而皇之拿白象做礼物送给看不顺眼的臣子,臣子寒舍藏娇,娇物既不能使又不能用,还得宠着贡着半点怠慢不得。要不了几个月,受赐的臣子就因伺候白象而被拖累到倾家荡产的地步……因此这个词在英美国家人眼里并不是一个意思很美好的词语。所以“白象”要想打入国际市场,必须慎重地翻译商标。类似的需要慎重的翻译还有“孔雀”,中文中有高贵吉祥的意思,英文中有高傲自大的意思。金鸡英文中cock不仅指鸡,还指男性生殖器。羊在英语中有举止轻浮之意。一定要谨慎小心。
如果音译不成,就要首先考虑意译了,在意译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应当充分地考虑到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民情风俗,等。既简介,形象,生动,又要符合顾客的购物习惯。
在这方面的翻译的比较好的是中国第一个生产药妆的企业,医婷Insea――作为中国最大的化妆品集团之一的伽蓝集团旗下的药妆品牌,近年来以自然健康的形象收到顾客的喜爱。Insea,来源于大海,浩瀚的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和能量。翻译中in音译为医,表明了产品是一种药妆,Sea意译为婷,符合中国女性渴望亭亭玉立的美好愿望。另外一个成功的翻译是著名衬衣品牌雅戈尔,译为Youngor,这一词语即谐音雅戈尔,又包涵有祝愿人们更年轻更优雅之意。
总之,在我们翻译中英文商标时,一定要遵循关联原则,既要考虑商标的本来意义,又要兼顾到外国受众的文化背景,用简单有效的语言表达深层的意义,这样才能在全球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把商品更好的推向国际市场。商标的翻译也必将更好的促进国际间的商贸往来。
参考文献
[1] 张新红,何自然.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现代外语,2001(3):288.
[2] 何自然,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现代外语,1998(3):94.
[3] 朱亚军.商标命名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204.
中文翻译英文范文2
[关键词]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现状与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4-0149-02
前言
所谓翻译,即是指把一种语言文学用另外的语言去进行精准而又完整的描述以表达文学的真正含义。也就是说不同的语言能把同一个词或同一段话的大意内容概括出来(语言转换)。英语世界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也就是将中文翻译成英语。也唯有这样,才能将中国文学传播出去,向外国传递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同时,这也是在响应我国政府所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战略。本文着重讲的就是英语世界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并理性的作出分析。
一、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现状
每个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其所遵循的翻译原则以及翻译习惯是各有风格的,那么,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模式可以划分为:
(一)学术翻译模式:学术派系的翻译者所翻译的文学作品都是针对于出版社、在校学术以及学术研究者进行的,翻译的作品一般都会有注释,导读,或是与原作品相关的背景信息,评论。一般说来,这种类型的作品所附加的内容是挺有学术价值的,但是,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却会显得多此一举。
(二)商业翻译模式:这类型作品的翻译者大多是希望能够通过生动的译文来带动读者阅读的积极性,目的是吸引读者以创造争取商业价值的最大化。一般都是译者、文学商或者出版社所推崇的翻译模式。虽说现在英语世界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还存在着许多争议,而且,并无多大效果。
(三)政治翻译模式:一般都是有出版社选取原著文学价值非常高或是文学价值并不高却有着很浓重的政治因素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
(四)个人翻译模式:个人翻译模式一般是因为读者本身对这一文学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从而想将此翻译出来以供更多的人去流传阅览;或是作者本人想要让自己的作品广泛流传并被他人所熟知。这一类型的译者不会是为了商业利益而进行翻译的。
近年来我国的翻译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研究视野也相对开阔。但在理论建构上,研究深度以及创新型仍旧还存在缺陷,很多人在翻译的过程中有着“求全责备”的心理,希望能够通过一本就反射出原著的中心点,这在现在的诸多译作中几乎是没有的。而且,还有一部分人总是一味地强调研究深度,而违背了研究目的;有的译者片面地强调理论而忽略实践,使得文学研究陷入了“无本之木”的境地。虽说英语在我国是有着一定的统治地位的,但是国家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仅是文化之间的,还有各地的习俗、地域风情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英语世界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水平。
二、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中的所存在的问题
(一)在英语世界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者可以划分为3类:以汉语作为母语的译者、以英语作为母语的译者、汉语与英语为双母语的译者。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政治经济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文化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将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成为英文译本来传播中国文化,以帮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将汉语翻译成英语的译者是有着无可忽视的功劳的,但是,从前文对英语世界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现状分析来看,是不容乐观的。在外国市场,尤以美国突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英译作品的市场空间是非常小的,当然,这不仅仅只是中国,而是整个亚洲的文学作品在整个美国市场空间都不被外国人所认同。另一方面,因为中国与美国关系的特殊性,使得美国学术读者对亚洲国家的文学作品有着一定的排斥心理。整个中国(包括台湾、香港)的小说文学以及诗歌的译本也脱离了原著的文学古典优美的味道,而使得美国读者对这些文学不感兴趣。一般情况下,有些出版商可能因为对中国的某位作家欣赏或是某篇文学有着一定的兴趣而就此出版英译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但是,他们能对此投入的热情也远远不够他们在美国市场上进行推销以及拓展市场。英语世界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还有一种翻译形式是区别于个体翻译以及共同翻译之外的,就比如是翻译的团队里包含了从事汉英文学翻译却不了解中国文化,并且与会汉语的学者一起进行文学翻译,但是由于受到翻译者能力不一的局限性,也使得翻译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文学译本缺乏系统性。有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现当代众多的文学作家中鲁迅、老舍、萧红的文学作品是相对受到英语翻译人员的追捧的,英译版本里尤以鲁迅的文学作品数量最为突出。如今最典型的文学翻译代表当属张爱玲的作品了,当张爱玲被夏志清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一书中誉为“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后,张爱玲的作品就陆陆续续地被翻译为英文版本。其中还包含著名的外国翻译者Karen Kingsbury,Julie Lovell,Andrew Jones等,经典代表的译本有《金锁记》、《倾城之恋》、《流言》、《色戒》等。其它被重新经典化的现当代作家还有沈从文、钱钟书、金庸等人。具有代表性的译本就有《边城》(Border Town)《围城》(Fortress Besieged)《鹿鼎记》(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A Martial Arts Novel)等现当代文学翻译作品。与中国大陆文学作品相比,香港和台湾的文学作品较之文学英译发展空间更为宽广,就有美国翻译家JohnBalcom一直致力于台湾文学诗歌著作的翻译,洛夫的诗集《漂木》(Driftwood)的英语翻译版本就相对繁荣。这主要是归功于台湾蒋经国基金会对中国文学翻译成外语计划的支持。目前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已经出版的台湾现当代文学作品就有三十多部,其中郑清文的《三脚马》和朱天文的《荒人手记》就分别获得了美国“桐山环太平洋书卷奖”以及美国翻译家协会年度翻译奖。与此同时,台湾还开设了《台湾文学英译丛刊》以及《中国笔会》两家刊物来就台湾文学英译作品进行刊登,这两个刊物的文学译者大多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专家学术学者,译作质量基本是相对优质的。中国现当代的诗歌同比小说的翻译比例是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即便如此,早期朦胧派诗人(北岛、杨炼、顾城、多多等)积极寻找翻译者将其所著诗歌进行英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些外国学者对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喜爱,从而自主的将这些诗歌翻译成为英文版本。因为中国文化的限制,有些文学作品的内容会涉及到中国社会的一些敏感禁忌类的话题,以至于在中国大陆被禁止流传。但恰巧的是由于外国人的冒险好奇精神,使得这些禁忌文学作品被西方出版社所吸引。最具代表的文学作品就有阎连科所著的《丁庄梦》被翻译成英文版本(Dream 0f Ding Village)于2011年度入围了“英仕曼亚洲文学奖”的决选名单。即便是这样,也不代表是因为外国出版社看重了该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有时候仅仅是利用读者的好奇心理来通过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从而获取商业利益。被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选中的文学作者现在主要包括莫言、苏童、余华、毕飞宇和高行健。之所以会选中这些作家还是因为他们在世界的影响力:根据他们的著作改编的电影在国际上也受到了良好的评价,其中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余华的《活着》、苏童的《妻妾成群》均是因为改编的影片被西方人所熟知后并引起西方人的兴趣才得以翻译成英文版本的。归根结底,虽说翻译作品选材广泛,但是被选的文学作品并不具有系统化(均衡)。一是因为文学作品的选择受到学术界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作家的作品能否被翻译学术界对其文学地位加以肯定),张爱玲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备受外国出版社关注并且被翻译成英文版本,这与夏志清在?现代中国文学史?对其文学创作的中肯是脱不了干系的。
中文翻译英文范文3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在国产电影产量和票房不断攀升的同时,进口大片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而且随着国人欣赏水平的提高和英语普及率的提高,越来越多人选择看带有字幕翻译的英语电影,而非用汉语配音的英语电影,这样一来,人们对于影视剧的字幕翻译需求越来越多。影视剧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何在字幕翻译中还原和重新文化内涵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1.影视英语的特点
张春柏介绍了影视语言的即时性和大众性,即时性指的是影视剧中的角色说的台词一次过,在电影院里观众不可能回放,观众要一次就能听懂。大众性指的是台词浅显易懂,不故弄玄虚。钱绍昌总结了影视语言的五个特性:聆听性、综合性、瞬时性、通俗性和无注性。
其中,综合性指的是影视语言不止包含台词还包含身体语言。无注性指的是在翻译影视语言的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之处不能像文学翻译那样加注释,这是影视翻译的难点。
针对影视英语的特点,钱绍昌总结了七条译制片翻译的经验,但是这七条经验中有一部分已经不能适用于当今的电影字幕翻译了,有一些经验还是值得借鉴的,比如在影片中出现因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难点该如何翻译,比如在电视剧《大饭店》中有一句台词,直译即为“你没责任在饭店里抓第七戒”。
信基督教的人都知道第七戒是不得通奸,但对于国人来说,基督教的教义比较陌生,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第七戒是什么,所以译者把这句话译为“你没有必要在饭店抓男女问题”,这样一来就把文化难点解释清楚了,观众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2.影视翻译中的文化意象
谢天振认为文化意象(culture image)中包含的文化意义相对固定,是文化传统和思想智慧的集中体现。文化意象主要由物象和寓象构成,物象是形成意象的客观事实,寓象是客观事实的引申含义。由于地理、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汉语和英语这两门语言在语法、语音、语用等方面有很大不同,更为突出的是在文化层面上有很大不同,一个汉字或单词代表的食物有不同的深层含义和引申意义,这些差异是翻译中的难点。
影视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但是影视台词又不同于小说、诗歌、散文等纯文学体裁,电影或电视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影视剧中的台词或简洁明快,或引经据典,或善用修辞,个人风格强烈,台词中往往包含不同的文化意象,如何将这些文化意象呈现在另一种语言中,如何让不同文化、宗教背景的人准确理解文化意象是影视翻译中的一大难点。
解决这个难点的有效策略是以观众为中心,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译文应强调观众的理解程度,达到原文和译文的动态对等,同样一句台词要让源语观众和译入语观众能达到相同或者类似的心里预期。 Bassnett 认为“翻译不仅是把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要对崭新的文化及美学体系进行诠释”。翻译不应局限于源语文本的描述,还应追求在译语文本中文化功能的等值。
3.文化意象在影视翻译中的重现——以《功夫熊猫3》 为例
《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由美国梦工厂动画打造的动画电影,主角是一个叫阿宝的肥胖大熊猫,讲述了他如何成为学习功夫,成为功夫大侠行侠仗义的故事。《功夫熊猫3》于2016年上映,描述了阿宝找到自己的亲生父亲、领悟学习气功并再次上演惩善扬恶的故事。《功夫熊猫》系列电影最大的特点是电影中有很多中国文化元素,比如中国功夫、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中国式的建筑和布景等等,所以很受中国观众欢迎。但是这个系列电影是美国电影,里面又巧妙的包含了很多美式元素,主题仍然是美式的价值观,如美国人一直倡导的相信自己、个人英雄主义、美国梦等。因此,在翻译该片时,如何在译文中体现中美文化,实现文化意象的重现是非常考验译者的。
3.1 译文的归化处理
1995年,美国著名理论翻译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其著作《译者的隐身》中提出了归化和异化这两个观念。归化指的是要把源语本土化,要根据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背景、表达习惯来翻译文本。
在《功夫熊猫3》中,中国元素很多,很多台词可以采用归化策略,例如:在电影的开头,乌龟大师打坐时说“Inner peace, inner peace”,译成“波澜不惊,方能心如止水”,这两个成语是地道的中国用法,很贴切,原文是两个相同的词组,但是译文并没有译成两个相同的成语,体现了汉语的丰富,乌龟大师作为一代武学宗师,总是教导弟子们心如止水,体现了非常高的武学境界。
又如:阿波的师父说“Before the battle of fist comes the battle of the mind.”译为“双方交战先比气势后比拳头”,译者把“the battle of the mind”译为“比气势”,这个译文对原文理解很准确,而且很符合中国功夫的特点。
再看一个例子,阿宝的师父让阿宝来当师父教导盖世五侠练武,可是毫无经验的阿波搞砸了,当他跟师父抱怨的时候,师父对他说:“A five hundred year prophecy fulfilled so you can spend your days kicking butt? And running through town high-fiving bunnies?”译者译为“一个五百年的预言选中了你,难道就是让你耍耍花拳绣腿,满镇子乱跑跟兔子耍帅吗?”这里的翻译同样也是考虑了功夫因素和使用符合中国人表达习惯的四字成语,把“kicking butt”译为“耍耍花拳绣腿”,不仅如此译者还考虑到了网络时代人们的表达习惯,使用了一些网络流行语,原文说的“high-fiving bunnies”是指阿宝喜欢行侠仗义,每次用自己的功夫做完好事就和村子里的居民,比如兔子击掌庆祝,这里译为“跟兔子耍帅”很生动的表现了阿宝爱做好事同时也是爱出风头的性格,而且诙谐幽默。
3.2 译文的异化处理
异化指的是在翻译上尊重源语的语言特点,采用源语的表达方式来翻译,吸收外来语的表达方法。在影片中,虽然中国元素很多,但影片诉说的仍然是美式价值,在谈到美式价值观的时候采用异化策略能更好的表现电影主题,例如阿宝和他的亲生父亲第一次见面并且相认时,阿宝的父亲李山兴奋的叫道:“Well, don’t just stand there! Give your old man a hug!”这句话译为“别傻站着啊,快给你老爸一个拥抱!”和中国人表达感情较为含蓄不同,美国人表达感情很直接,李山找到自己的儿子非常高兴,兴奋地大喊着要儿子拥抱老爸,译文采取异化处理,直接使用原文表达方式。
又如,当螳螂和仙鹤奉师父之命去寻找大反派天煞的下落时,他们在路上闲聊武功招式,螳螂说了一个“Thorax of making sandwiches”,译者直译为“三明治之喉”,意思就是这个招式像做三明治那样对对手两面夹击。三明治是西方食品,但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品尝到了三明治,知道是两片面包夹肉和其他馅料,所以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中国观众也能想象得出这个武功招式是什么样的,同时又很形象。
4.结语
在西方影视作品不断进入中国的今天,影视翻译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影和电视承载着很多的文化信息和文化意象,如何在字幕翻译中呈现这些文化意象决定了影视剧传播效果的好坏。在翻译中,我们可以采取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归化是翻译时以译入语观众的接受程度为重要考量依据,采用译入语的表达方法,是观众容易接受。异化是从源语文本出发,保留源语文本的文化意象并向译入语观众介绍、呈现这种文化意象。
中文翻译英文范文4
介绍自己的英语作文(一)
Good morning, everyone! It’s a great honor for me to introduce myself to all of you. My name is Serena and I’m fifteen years old. I come from Dalian city which is a beautiful and attracting place. Wish you can visit there and I believe that you will be impressed. English and movie are my favorites which can help me learn and relax. I like making friends, especially the ones who share common interests with me. And I think we can have much to share and talk.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with my friends. Thank you.
大家早上好。我很荣幸向大家介绍我自己。我叫Serena,今年十五岁。我来自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希望你们可以去那旅游,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对它留下深刻印象的。英语和电影是我的爱好,它们能够帮助我的学习,使我放松。我喜欢交朋友,特别是和我有共同兴趣的人。我觉得我们有很多可以分享可以聊的东西。我希望和我的朋友共同进步。谢谢。
介绍自己的英语作文(二)
Introducing yourself is very important when you meet new people. You always want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 when telling others about yourself. Allow me to introduce myself.
当你认识新的人时,介绍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你一定会想要在告诉别人有关自己的事,给别人留下好印象。让我来介绍我自己。
中文翻译英文范文5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 英语习语 来源 翻译技巧
一、引言
习语是人类社会文化中最古老、最有价值、也最富有魅力的语言表达形式(张镇华,2007:233)。各民族的语言都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大量的习语保留并传承下来。习语蕴含着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文化因子,因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生活哲理。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结晶和文化的积淀。同样,在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里,也积淀了大量的成语、谚语、俗语、典故、俚语和歇后语,它们是我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然而,由于英汉语言分属不同的文化体系,英汉习语在意义和表现形式上,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缺乏对彼此文化的了解,总是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理解对方所说的话,或者随意套用本民族语言的表达模式,不仅会“望文生义”,而且还会引起文化冲突和误解。因此,译者有必要深入了解英语习语的来源及其特点,掌握英语习语的基本翻译技巧。
二、英语习语的来源
同汉语习语一样,英语习语也是英语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下来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特殊语言形式。英语习语数量庞大,英语国家仅谚语词典就有许多,每种词典所收录的条目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但是,很多长期使用的言语已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湮没其来源。郭著章(2003)在《英汉互译使用教程》中提出,英语习语主要有三大来源:《圣经》、莎士比亚著作、伊索寓言。张镇华(2007)在《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一书中,将英语习语来源分为三类:源自日常生活和习俗;源自《圣经》、其他宗教神话和寓言;源自莎士比亚戏剧和其他文学作品。可以看出,二者对习语的来源的论述有相似的地方。本文列举了张镇华(2007)《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以及《最新英语习语词典》里的一些例子来说明英语习语的来源。
(一)源自《圣经》、宗教神话和寓言
《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西方国家的翻译活动很多都与《圣经》的翻译有关。《圣经》的英译本,尤其是1611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的钦定本,对后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这些影响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英语中很多固定表达都源自《圣经》。例如: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明珠暗投,对牛弹琴);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labor of love(不计报酬的工作,乐意做的事情)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分辨良莠)
the sp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心有余而力不足)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
escape by the skin of one’s teeth(死里逃生)
new wine in old bottles(旧瓶装新酒)
a fly in the ointment(让人扫兴的小事,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
除了《圣经》故事,很多英语习语来自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例如:“a dog in the manger”源自《伊索寓言》中的一则故事,说的是狗站在马槽里,自己不吃马槽里的干草,还不让马去吃。多用来形容自私自利,在其位不谋其政,与中国的俚语“占着茅坑不拉屎”有异曲同工之妙。“ass in a lion’s skin”多用来形容倚仗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再如“the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常用来形容人外表温顺,其实内心阴险。出自神话故事的习语还有“Achilles’heel”(唯一的致命弱点),“act the part of a Trojan Horse”(里应外合)等,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二)源自莎士比亚及其他文学家作品
英国许多知名作家的作品在广大民众中广为流传,有些句子被人们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成为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pound of flesh”被用来指合法而不公平的要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too swift arrives as tardy as too slow”一句,常用来形容做事不能急于求成,相当于汉语中的“欲速则不达”;《哈姆雷特》中的“murder will out”,用碇刚嫦啻蟀祝纸是包不住火的。其他作品中同样有广为流传的习语,如“as busy as a bee”出自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用来形容人很忙碌。再如“sober as a judge”出自菲尔丁的《堂吉诃德在英国》,用来指人非常清醒。
(三)源自风俗习惯及日常生活
在中世纪的英国,贵族出行时会骑着高头大马,骑在马上的人会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以显示自己高人一等,因此,当时的人用“ride the high horse”来形容人趾高气昂、耀武扬威。在英国有一种很古老的习俗――“touch wood”,摸过木头或者木制品之后,就可以辟邪,这和中国用桃木剑来辟邪的习俗类似。所以“touch wood”直译为“触碰木头”,意译为“走好运”。除了来自风俗习惯,英语中还有很多习语源自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例如:“as you sow,so as you can reap”(种瓜得瓜,种豆得豆),“a black sheep”(害群之马),“bark up the wrong tree”(弄错对象,白费精力)等源自农业生产;“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hone”(一石二鸟,一举两得,一箭双雕)源自狩猎;“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徒劳无益,多此一举)源自煤矿生产;“dark horse”(黑马,出其不意的胜者)源自赛马;“the coast is clear”(危险已过)源自走私行业等等。
三、英语习语的常用翻译技巧
英语习语具有结构固定、意义完整以及约定俗成等特点,英语习语的含义不是单个字意义的简单叠加,而是要放到特定的语境中去理解。译者在翻译习语时切不可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要将习语放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考察其文化内涵,结合中国本土的成语或者谚语,翻译出既能反映英语国家表达习惯,又让国内读者可以接受的习语。
关于翻译的方法,早在杰罗姆翻译《圣经》之时就存在直译和意译之争,在翻译出现文化转向后,以韦努蒂为代表的翻译学家提出归化和异化的策略。异化和归化可以看作是直译和意译的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译。直译和意译涉及的是语言层面的对等,而归化和异化更多关注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孙致礼,2006)。张培基(1983)在《英汉翻译教程》中提出三种英语习语翻译的方法,分别是直译法、意译和同义习语的套用法。本文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种译法:增补法。
(一)直译法
英国作家泰特勒曾在《论翻译的原则》中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译文要完全复述出原作的思想;译文的风格笔调应当和原文的性质相同;译文应当同原作一样流畅(王秋瑞,2008:101)。也就是说译文应尽量做到忠实,既忠实于作者及原文,也忠实于读者。此外,译文还应保留原作的风貌,保持原文的风格和民族文化特色。在准确传达原文意义的同时还要做到通顺,便于目的语读者阅读。三原则中,忠实被放在第一位,一般情况下,只要不违背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大部分习语都可直译。例如:
Lose face(丢面子)
Sour grape(酸葡萄)
Paper tiger(纸老虎)
Make someone’s mouth water(让人流口水)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滚石不生苔)
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条命)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
上述例句的本义和引申义与汉语的表达习惯一致,直译过来不会影响译入语读者的理解,因此可以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有些具有英语国家文化内涵的习语,对于不了解其文化内涵的译入语读者来说,很难理解其真正内涵,例如“Achilles’heel”如果直译为“阿基里斯的脚后跟”的话,就会让不懂古希腊神话的人很困惑,因此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就要选择意译法。
(二)意译法
大多数负载文化信息的英语习语只能部分对应汉语谚语,找不到完全对等的语言来翻译。例如:“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可直译为“杀掉生金蛋的鹅”。该译法虽然保留了“金蛋”和“鹅”的形象,但只传达了其字面意义,没有表达出“杀鸡取卵”的深层含义,会让目的语读者一头雾水。英语习语中有些词句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译为汉语时,译者必须在充分了解英语文化的基础上,摆脱原语的结构限制,把原语的意思转变成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的语言,对其进行意译。例如:
Born with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生在富贵之家)
Pull one’s leg(开玩笑)
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挂羊头卖狗肉)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
Put one’s foot in one’s mouth(说错话,闯祸)
(三)同义习语套用法
英语习语与汉语习语一样,很多都源于各个民族的生活、宗教等诸多方面,自然会有相同之处。英语习语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并且其表达意思与汉语有对等物时,可以采用套用法。如:
Shed crocodile tears(猫哭老鼠)
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
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
Laugh off one’s head(笑掉大牙)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一人不及两人智)
但是,同义习语的套用也是有条件的,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用。因为一组对应的汉语和英语成语,即便语义相近或者形式相似,其包含的确切意义或感彩也会有很大差别(郭著章,2003),因此不可以随便借用。例如:“a piece of cake”译为“小菜一碟”,常用来形容做一件事很简单,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但这种译法不是完全对等,因为在英语国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烤箱,做蛋糕很方便,但是在中国人看来,做蛋糕是很麻烦的,因为很多中国家庭没有现成的设备。因此,译者在套用的时候需要谨慎,要考虑两种文化的差异。
(四)增译法
所谓增译,就是先将句子进行直译,然后通过加注解释原习语的文化信息。因为习语有着本民族自己的文化特色,若只按字面意思进行直译的话,会令读者不知所云,这时应在译文之后添加习语蕴含的文化信息或解释性文字,以便于译语读者理解与接受,从而更好地体会原作表达的思想。例如:
No rose without a thorn.没有不带刺的玫瑰(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幸福;有苦必有乐)
It’s a long lane that has no turning.路必有弯,世上没有直路(事必有变)
Bad workmen often blame their tools.拙匠常怪工具差(不撑船怪河弯)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运煤到新堡(多此一举)
从上述例句可以看出,译者对英语习语进行直译之后在括号内说明其引申义,便于译语读者对习语的理解。
四、结语
英语习语作为一种文化负载词,具有结构凝固、语义完整和约定俗成等特点。它们或者来源于宗教神话,或者来源于文学作品,或者来源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译者在翻译这类文化负载词时不能断章取义,也不能望文生义,要深刻地理解这些习语所处的具体语境,综合运用多种翻译方法,译出准确、通顺,能反映英语国家文化内涵的译文。
参考文献:
[1]郭著章.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孙致礼.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王秋瑞.英汉习语翻译技巧的应用[J].大学英语,2008,(5).
[6]王尚阁.最新英语习语词典[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7]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中文翻译英文范文6
Hello! My heartfelt thanks to you I am busy reading this material, and wish your organization the cause of prosperity and bright future!
I Lianyungang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of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professional intern Li star 08 session, since entering the University, after examination of the easy, learn the joy of taking the wind was gone, because I have to start and continue to strive to meet new challenges. I am thinking of a four-year universities,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psychological growth of the four-year maturity. Strong school learning, innovative atmosphere, melting of which I became a compound talents. Time flies, I will be with my childhood dream, the ideal of youth leave my alma mater, took to work.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Chinese medicine has been circulating saying "Today the school proud of you, you take pride in the schools tomorrow," from the school, I have it in mind, determined to four years in colleg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from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o adapt to the point of view of improving their quality. The future can really make a success in their work for the glory to his alma mater.
I would like to "strict" Blinded by greed, strict diligence in learning, knowledge of the classroom do not know how to ask, seek a deep understanding. In the grasp of the basis of expertise, did not forget to expand their knowledge of extra-curricular knowledge in broad range. I am still learning English, and constantly strive to expand the vocabulary of English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lso has made substantial progress.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personal qualities, I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activities, the experience has taught me to the importance of unity and cooperation, but also learned a lot of social knowledge, an increase of experience, I believe that this will be the next to join the community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Now, I am filled with enthusiasm, ready to plunge into the real world in this big melting pot,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hardships and difficulties, but I am sure that university life to my spiritual wealth so that I can overcome them.
"There will be wind and waves, the white sea Ji Yun-Fan", I hope you can give me a development platform, I will cherish it and go all ou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your life to fight for your company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