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的欲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回归的欲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回归的欲望范文1

【关键词】皮普;正邪的判定标准;迷失;回归

作为狄更斯的晚期作品,小说《远大前程》描写的是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社会状况。狄更斯将自己对人生对环境的认识通过主人公皮普表现出来,通过不同阶层人的生活的描述批判当时的“上层人”的浅薄虚妄,通过展示主人翁皮普在经历各种大坎坷后的心理变化来揭示环境对人的塑造和影响;通过读者的善恶感知表达狄更斯自己的价值取向。小说还批判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阶层鸿沟模式、世态的炎凉以及人性的浮躁和浅薄,颂扬了忠诚、爱和良心的美永恒不褪色。进而表达了作者对高尚生活的追求。

一、青涩的童年皮普,似玉璞无尘

童年皮普是不幸的,父母在他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这使得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疼爱。但他又是幸运的,他的姐姐姐夫收留了他,使他不至于流落街头。然而真正意义上替代父母的不是姐姐而是姐夫!皮普姐姐是一个粗俗泼辣动不动就骂人甚至打人的女人,皮普从姐姐身上没有获得那种母亲般温柔的疼爱与呵护。但皮普有一个善良爱护他的姐夫——乔,对他来说乔是一个亲密的朋友,也是慈爱的父亲。因此,尽管姐姐很严厉,姐夫的爱却弥补了所有的空缺。姐姐是血亲,血亲的爱显得平常,姐夫比姐姐更疼爱他,这就很难得了。我们这么揣摩:童年皮普寄身于姐姐姐夫家,幸运地遇到了好姐夫。姐姐是至亲,暴躁点而已,再怎么说也不会恶毒以对吧!姐夫呢对他真是无微不至,这个很难得!我们认为他的童年必定是快乐甜蜜的。姐夫乔的善良豁达、无私无怨在相当深刻的程度上影响了皮普。事实上,皮普儿时的梦想就是将来跟姐夫学做一名铁匠。由此可见姐夫在皮普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必细说,相信你喜欢我喜欢他也喜欢。一个能以乔为尊者和偶像的孩童必定是一个善良忠厚,能为他人着想的人。所谓人之初如玉璞,神雕得神器,妖刻得妖具。乔雕刻出来的必是善良感恩无尘无邪的青涩孩童。与逃犯麦克维奇遭遇这件事中将童时的皮普表现得很细致:为帮助逃犯麦克维奇解除枷锁,他从家中偷取食物、解锁工具出现了矛盾心理——一方面他知道偷姐姐家的食物是对不起姐姐的,另一方面他又同情那个犯人并答应要为他带去食物和解锁工具。这种心理矛盾充分说明了皮普内心的纯善。可以说皮普的这种纯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姐夫的影响结果。

狄更斯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环境能够塑造人,即使物质上并不富裕,只要家里面有爱的温暖,孩子就会快乐,纯善。

二、跨阶层的生活让玉璞孩童渐渐迷失

皮普骨子里是个绝不落后的理想主义者,当他知道自己缺什么时,他就开始努力去获得什么。郝维辛小姐处,皮普经常受到喜怒无常的骄傲的埃斯特拉的羞辱和老处女郝维辛小姐的嘲笑,年幼的自尊心收到了极大地伤害。他人的嘲笑和轻视使得皮普开始幻想一个远大的前程。尽管埃斯特拉小姐在他面前总是那么骄傲,对他不屑一顾,但从乡下出来的穷少年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城里女人,竟然迷恋上了坎特撕拉小姐。皮普渴望成为上层人,去拥有想要的一切。在小说第十八章,当皮普得知自己是一大笔遗产的继承人时有一个心里独白:“我的梦想实现了,我的疯狂的幻想成为了清晰的现实。一定是郝维仙小姐使我走上了一条幸运之路。”他甚至没有想过,自己凭什么……

“上层人”的生活让皮普习惯了伦敦,他加入了一个愚蠢的俱乐部,从律师贾格斯那里拿钱挥霍,在这种所谓的上流社会里,皮普变得狂妄傲慢,瞧不起那些过去普通忠诚的朋友。皮普的浮躁和浅薄最后上升到了这样的高度——竟然轻视有养育之恩的姐夫乔!曾经那样可亲可敬的姐夫到伦敦来看他,他竟然嫌弃姐夫的土气,害怕自己露了底子。

然而现实始终是现实,从一开始皮普就被置于一个为复仇而设计的巨大阴谋里面,所谓的“上流社会生活”于皮普不过是镜中昙花,一现而过不说还空渺无影,结局早已注定。在一个作品中,读者普遍讨厌的就是作者真正抨击的:读者普遍喜欢的就是作者真正宣扬的。

埃斯特拉嘲笑他,蔑视他,他却仍旧认为埃斯特拉是“美丽高雅”的——上层人永远有优势。看不到阶层本质和人生真谛的人在上层人和金钱面前总是挥不去人性的懦弱和浅薄。皮普否定了当年的至亲挚爱——无私豁达善良可亲的姐夫也就是否定了过去的自己——那个让读者喜爱的皮普。真正美好的东西一件一件打碎给读者看,悲剧色彩逐渐浓厚。

狄更斯表面是刻画皮普的迷失,实际上是诅咒这个时代这个社会阶层模式对人的消极影响。一种新环境的虚拟映射飞速地扭曲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和逻辑根基,迷失的不是个体而是整代整代的人,皮普只是其中一个。

皮普承认了社会阶层的差异,以及所谓上层人对下层人绝对的优势让读者唏嘘厌恶也就是狄更斯在抨击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的模式。欣赏作品后,你鄙视那些贵族,尊重劳动致富的人就是说狄更斯也是这样。狄更斯将阶层刻画与自我追求相联系,强化了自我追求这一主题。

三、太多虚妄,往事渐渐消散,皮普回归

面对环境的突变,“上流社会生活”不保,皮普不知所措,直到最后重新思考事情的前因后果时,他才慢慢意识到厄运已经降临,幻想彻底粉碎了。皮普此时的反思与失落,是整个小说的转折点,是“远大前程”破灭之标志,也是真我回归的标志。你以为破是悲情,立是喜庆,但狄更斯想表达的是破立从来同在。

回归不是主题,回归也不是一个动作,回归是一种脱胎换骨的重生。回归需要对过去的一切进行重新判定——对错误的进行拨乱反正,对正确的进行强化肯定。道德的尺度在皮普始终没有彻底消失,这是皮普能回归的基础。麦克维奇虽是罪犯,身上却闪耀着价值的光芒;乔只是一个农民,却养育了童年的皮普以及给了他回归的力量,他那醇厚持久的爱是世间真正的至宝;那些律师、警察表面上似乎正义邪恶的判定者,但实际上却道貌岸然,身上处处都流淌着肮脏。事实上,狄更斯明白无误地谴责了不合理的阶层隔阂和刑法审判,这些东西有时会让人丧失基本善恶标准,丧失人性。正邪的判定标准必须是天道的本然,是一种内在的尺度,而不应该是虚浮的表象。

前程固然重要,但如果在追求前程过程中将自己迷失了,那将是可悲的,可怕的,一个人首先要活出的是自己。有的人迷失了还能回来,有的人迷失了可能永远没有回来。要想不迷失在环境中,就要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强大的自我,而爱是一切力量的源泉。

【参考文献】

回归的欲望范文2

【关键词】归纳逻辑/休谟问题/概率/贝叶斯主义

【正文】

一、概述

归纳逻辑是关于或然性推理的逻辑。或然性推理是这样一种推理:当其前提真时其结论很可能真但不必然真。现代归纳逻辑的显著特点就是对或然性推理加以系统化和定量化。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随着数学概率论趋于成熟,概率归纳逻辑得以产生和发展。概率归纳逻辑是应用概率论来系统地研究和表述或然性推理的。本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出现了一种非数学概率论的归纳逻辑理论,这种理论也被称为“非帕斯卡概率归纳逻辑”(参见非帕斯卡概率归纳逻辑)。不过从总体上讲,比起经典的(亦即帕斯卡的)概率归纳逻辑,非帕斯卡概率归纳逻辑还显得比较薄弱,亟待改进和发展。

凡属经典概率归纳逻辑的理论都满足数学概率论的三条公理即:(1)任何事件或命题的概率大于等于0,即P(A)≥0;(2)一个必然事件或命题的概率等于1;(3)对于任何两个互斥的事件或命题A和B,P(A∨B)=P(A)+P(B)。任一事件或命题A的概率P(A)叫做“基本概率”。概率公理系统的逻辑功能就是在给定基本概率之后推导出有关的其他概率来。至于基本概率如何确定,概率公理除了告诉我们,一组互斥且穷举的事件或命题的基本概率之和等于1外,什么也没说。 这种情况类似于演绎逻辑。演绎逻辑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得到真前提,其作用仅仅在于我们得到真前提之后保证由此推出的其他命题都是真的。可见,概率公理系统实际上只是演绎逻辑或数学的一个分支。正如怎样获得真前提的问题属于归纳逻辑研究的范围。怎样获得基本概率的问题也属于归纳逻辑研究的范围。因此,确定基本概率的原则属于归纳原则,它与概率公理系统一道构成一个扩充的系统,这个扩充的系统就是概率归纳逻辑系统。采取不同的确定基本概率的原则以及对概率给以不同的解释就导致不同的概率归纳逻辑系统,进而导致不同的概率归纳逻辑学派,其中主要包括经验主义,逻辑主义和主观主义(即贝叶斯主义)。

现代归纳逻辑还面临着一个传统逻辑遗留下来的疑难问题即休谟问题亦即归纳合理性问题。此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如果作为经验科学基础的归纳推理没有合理性,那么,人们的科学活动也就成为非理性的行为。对于休谟问题,现代归纳逻辑的各个派别都试图给出解答,但是至今尚未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除了休谟问题外,现代归纳逻辑还面临若干悖论,其中包括认证悖论(乌雅悖论)、绿蓝悖论(新归纳之谜)和抽彩悖论,它们分别由当代逻辑学家和哲学家亨佩尔(C.G.Hempel)、古德曼(N.Goodman)和凯伯格(H.E.Kyburg)提出。 这些悖论的共同特点是,从人们通常公认的原则或原理出发,却得出逻辑矛盾或与常识相违的结论。对于这些悖论能否给出恰当的解决,是衡量一种归纳理论是否恰当的重要标志。

出于解决休谟问题、归纳悖论以及其他归纳疑难的企图,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思潮即局部归纳逻辑。局部归纳逻辑不同于整体归纳逻辑的地方在于,它不要求对一切非演绎的原则或知识进行辩护,而只要求对那些在科学家们看来已经成为问题的原则或知识进行辩护。这意味着,如果科学家们对诸如简单枚举法这些最常用的归纳原则的合理性没有产生疑问的话,那么,哲学家们也大可不必为此操心。可见,局部归纳逻辑在很大程度上是绕过休谟问题以及其他一些疑难问题的。尽管局部归纳逻辑对于现代归纳逻辑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此宽泛的局部化使其哲学价值受到怀疑。主观主义亦即贝叶斯主义概率归纳逻辑走了一条介于局部归纳逻辑和整体归纳逻辑之间的道路,而且近年来其发展势头仍然不减甚至愈来愈猛,显示出一个进化的研究纲领的某些特征。在笔者看来,贝叶斯主义概率归纳逻辑代表着现代归纳逻辑的发展趋势。下面就对有关问题分别加以简要的讨论。

二、休谟问题

休谟问题也叫做归纳问题,是由十八世纪的英国哲学家休谟(D.Hume)提出来的,它在现代归纳逻辑中仍然是核心问题之一, 并且至今尚未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休谟提出的问题是:归纳法具有理性的依据吗?如何为归纳法的合理性进行辩护?休谟本人的回答是:为归纳法的合理性进行辩护是不可能的,因此归纳法没有合理性,只不过是人的一种心理本能。休谟的理由大致是:一切推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观念间的推理,具有必然性;另一类是关于经验事实的推理,具有或然性。归纳法是要根据过去发生的事情推断将来要发生的事情,既然过去和将来之间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所以不能用前一种推理为它进行辩护;但也不能用后一种推理为它进行辩护,否则就会出现循环论证。在概率归纳逻辑中,休谟问题转化为:如何为确定基本概率的原则进行辩护?对此问题,不同的学派采取了不同的论证方式或思路,但有一种趋向似乎是共同的,即为归纳法的实用合理性进行辩护。实用合理性与真理性之间并无直接关系,而是与人的主观目的性直接相关的:如,为归纳法的渐近性、简单性或可避免大弃赌等性质进行辩护均属关于实用合理性的辩护。尽管这些辩护还存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却是富有启发性的;至于从实用合理性的角度为归纳法辩护是否最终取得成功,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笔者在拙作《归纳逻辑与归纳悖论》(1994年)中也对休谟问题提出一种尝试性的解决方案。

三、经验主义概率归纳逻辑

经验主义概率归纳逻辑主要是由莱欣巴赫(H.Reichenbach )于本世纪三十年代提出的,后由萨尔蒙(W.Salmon)等人给以进一步的发展。在此理论中,概率被定义为相对频率的极限。具体地说,在关于某一事件A的无穷序列中,如果被观察的某一特征B出现的相对频率Fn(B,A)趋向某一极限L,那么,L就是B相对于A的概率,记为:

lim

P(B,A)=

F[,n](B,A)=L

n∞

由于这种定义下的概率涉及到事件的无穷序列,所以是不可能被直接观察到的,只能由渐近认定的方法来得到。渐近认定的方法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即:当观察次数n为一有限数n[,1]时,观察到特征B 出现了m[,1]次,便认定概率P(B,A)就是相对频率m[,1]/n[,1];当n 增加到n[,2]时,相对频率变为m[,2]/n[,2],那么便重新认定P(B,A)就是m[,2]/n[,2];以此类推,直到n充分大。这种渐近认定方法并不假定事件的无穷序列一定存在极限,但它仍然是合理的,因为,如果不存在极限,用任何方法都找不到极限,反之,如果存在极限,那么用这种方法便一定能够找到。这就是说,对于寻找频率极限,渐进认定方法不会比其他方法差而只会比其他方法好。渐近认定方法的这种合理性与真理性并无直接关系,因此常常被称为“实用的合理性”。然而,具有这种实用合理性的渐近认定规则并非只此一种,而是有无数种,它们可被统一地表述为:给定Fn(B,A)=m/n,则推得

lim

F[,n](B,A)=m/n+C(当n∞,则C0)

n∞

显然,上面提及的那种渐近认定方法只是当C为常数0时的特例,比起其他一般的渐近认定方法,它的优越性亦即合理性仅仅在于它的简单性;这能否成为对休谟问题的一种恰当解决,乃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此外,把概率定义为无穷序列的频率极限,从根本上讲是不适用于单个事件或有限多个事件的,这一事实威胁到此定义的恰当性,也是此理论所面临的一个疑难问题。

四、逻辑主义概率归纳逻辑

逻辑主义概率归纳逻辑起源于凯恩斯(J. M. Keynes)和杰弗里斯(H.Jeffreys)等人,不过其代表人物当推卡尔纳普( R.  Carnap),他于本世纪四、 五十年代系统地建立起这一理论,  后由欣蒂卡(J.Hintikka)等人给以改进和发展。该理论把概率定义为假设h相对于证据e的认证度(the degree of confirmation),记为C(h,e)。C(h,e)仅仅表达了h和e这两个命题之间的某种逻辑关系,而对h和e 各自的真假毫无断定,因此对它的确定只需进行语义分析,而无需与事实相对照。该理论是建立在一个简单的语言系统之上的,该语言仅由个体常项、一元谓词和逻辑常项构成,而且其数目都是有限的;这样便可形成一些对所有个体的各种性质同时有所断定的语句即“状态描述”,而其他任一语句的概率都可根据状态描述的概率从逻辑上加以确定。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各个状态描述的概率,对此,卡尔纳普先后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和态度。它开始将无差别原则直接用于状态描述,从而给各个状态描述以相等的概率;后又改为将无差别原则用于所谓的结构描述,最后又建立了一个“归纳方法连续统”,允许用无数多种方法对状态描述赋予概率;至于一个人如何在这诸多的归纳方法中加以选择,则取决于他在实用上甚至在直觉上的理由。这样一来,卡尔纳普便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原先的逻辑主义主张,在很大程度上转入主观主义的阵营。

五、主观主义概率归纳逻辑

主观主义概率归纳逻辑也叫做私人主义(Personalism )或贝叶斯主义(Bayesianism)概率归纳逻辑。 此理论发端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其创始人是拉姆齐(F. P. Ramsey)和菲耐蒂(de Finetti)。在此理论中,概率被解释为一个人的合理的主观置信度。主观置信度是人的内省经验,为了使之具有可测度性,它又被定义为一个人关于某一命题的

d[,1]真实性所愿接受的最大赌商,即:P(A)=───────,这里d[,1]

d[,1]+d[,2]代表某人关于命题A的真实性进行打赌时所愿下的最大赌金,d[,2]是其对手所下的赌金。该理论的一条重要定理即大弃赌定理( the Dutch Book theorem,有文献译为“荷兰赌定理”)表明, 一个人要能避免大弃赌,当且仅当,他的最大赌商满足概率论公理。所谓大弃赌是这样一种赌博,无论所赌的那个命题是真还是假,赌者都要输钱。显然,导致大弃赌的赌商以及相应的置信度是不合理的;这表明,把概率解释为一个人的合理置信度是恰当的。该理论的另一条重要定理是意见收敛定理,它表明,如果按照贝叶斯定理来不断地修正验前概率,那么,无论验前概率是怎样的,验后概率终将趋于一致;这样,验前概率的主观性和任意性就成为无关紧要的,因为它们终将淹没在验后概率的客观性和确定性之中。一个人对被检验假设的验前概率是由他当时的背景知识决定的,这表明主观主义具有局部归纳逻辑的特征;同时,主观主义又要求按照贝叶斯定理用检验结果不断地修正验前概率,从而使局部化的程度及其影响降至最低。可见,主观主义走了一条介于整体归纳逻辑与通常的局部归纳逻辑之间的道路。

意见收敛定理也是对休谟问题的一种解答, 然而, 哈金( I.Hacking)指出,贝叶斯定理仅仅是关于条件概率的,而非关于验后概率的,因为从逻辑上讲,验后概率可以不等于条件概率。把验后概率等同于条件概率,这是主观主义概率归纳逻辑的一个预设,其合理性有待进一步的辨护。在这方面,拙作《归纳逻辑与归纳悖论》作出一定的努力。

六、贝叶斯定理

贝叶斯定理是概率论的一个定理,它在现代归纳逻辑中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提供了一种计算假设的验后概率的方法。贝叶斯定理的表达式是:

在P(e)>0和P(h[,i])>0的条件下,如果h[,1],h[,2],…,h[,n]是互斥且穷举的,那么,

P(h[,j])P(e/h[,j])

P(h[,j]/e)=───────────── (1≤j≤n)

n

∑P(h[,i])P(e/h[,i])

i=1

此等式左边的条件概率P(h[,j]/e)一般被称为被检验假设h[,j]相对于证据e的验后概率(上面提到,哈金已指出此说法并不严格),等式右边分子中的P(h[,j])表示h[,j]的验前概率,P(e/h[,j])表示h[,j]对e的预测度(或似然度);类似地,分母中的P(h[,i] )和P(e/h[,i])分别表示该组假设中的任一假设h[,i]的验前概率亦即主观概率和对e的预测度。根据贝叶斯定理, 在对一个假设进行检验的时候应当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至少存在另一个竞争假设,即n≥2;(2)这n个假设中至少并且至多有一为真;(3)任何一个竞争假设的验前概率大于0而小于1;(4)证据的无条件概率大于0。应当说,这些要求对于科学检验的实际过程来说都是合理的;并且有文献表明,满足这些要求对于解决归纳逻辑的一些疑难问题是必要的。由于贝叶斯定理给各个竞争假设的验前概率亦即主观概率留有发挥作用的余地(对之只有很弱的限制即大于0而小于1),从而成为从假设的验前概率过度到验后概率的桥梁。这使得它在现代归纳逻辑中,尤其在主观主义概率归纳逻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主观主义概率归纳逻辑又被称为贝叶斯主义的原因。

七、无差别原则

无差别原则也叫作“不充分理由原则”,其内容是:对于任何两个事件或命题A和B,如果我们关于它们的知识是无差别的,亦即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其中一个比另一个更有可能发生,那么,我们就应当对它们赋予相等的概率,即P(A)=P(B)。无差别原则在古典概率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概率的古典定义是:

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数目

P(A)=─────────────

全部基本事件的数目

基本事件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等概性,而这种等概性就是由无差别原则确定的。无差别原则在现代归纳逻辑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在逻辑主义概率归纳逻辑中是十分明显的。无差别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主观性和任意性,因为在一定意义上它是基于人们对两个事件或命题的相等的无知,这势必导致某些荒谬的结论。正因为此,现代归纳逻辑的另一些学派都尽量避免使用无差别原则。但是,这种努力是否成功,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使保留无差别原则,也必须对它的使用条件或使用范围加以限制。

八、相关变项法

相关变项法(the related variables method)是由英国逻辑学家和哲学家科恩(J.Cohen)于本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它的新颖之处在于试图给出一个分级的而非连续的归纳支持测度。这种分级归纳测度的现实根据在于,科学家们为检验一个科学假设而进行的科学实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和有限的,而不是盲目的和无限多的,科学家们设计实验的基本方法就是逐一改变与被检验假设相关的变项及其组合。例如,对于“蜜蜂能辨别颜色”这一假设的检验来说,相关的变项包括:蜜蜂所追逐的目标的排列位置,目标的气味,等等;这些变项可以分别记为:V[,1],V[,2],……V[,n]; 其中每一变项又包括若干变素(即变项的值),如气味这一变项所包含的变素有:甜味、苦味、酸味,等等;变项V[,i](1≤i≤n)的k个变素可记为:V[1][,i],V[2],…,V[k][,i]。由于各个变项对于被检验假设的相关性程度是有所不同的,相应地,它们对于检验的重要性也就有所不同。相关变项V[,1],V[,2],…,V[,n]是依其重要性程度由小到大的次序来排列的。 为检验一个具有“所有R都是S”这种形式的假设,实验可以按照如下方式来安排。实验t[,1]:改变相关变项V[,1],让它依次在k[,1]个变素中取值,其他变项均保持不变,这样就构成k[,1]个子实验,从而构成一个实验完备组, 即“规范实验”;如果假设没有通过这个规范实验,那么检验到此为止,否则,继续进行实验t[,2];以此类推,直到实验t[,n]。请注意,构成实验t[,2]的一组于实验并非仅由改变V[,2]的变素决定的,而是由改变V[,1]的k[,1]个变素和V[,2]的k[,2]个变素的组合决定的。显然,t[,2]包含了t[,1],这使得如果一个假设通过了t[,2],那它就一定通过了t[,1],但反之不然。这种关系适合于任何两个实验t[,j]和t[,i](j>i)。在进行t[,1]之前,被检验假设已经具有一定的支持度, 否则它就没有被检验的价值;因此可以说,被检验假设首先通过t[,0]。这样,n个相关变项便构成包含t[,0]在内的n+1个规范实验,从而使被检验假设的支持度可以分为n+1个级别。如果一个假设H通过t[,i],而没有通过t[,i]+1,

i+1那么它就获得第i+1级的支持,其支持度记为S(H,E[,i])=────,

n+1,其中E[,i]是关于t[,i]的证据报告。当假设H通过t[,n]时,其支持度便达到1。科恩宣称, 此方法是对培根和穆勒的传统排除法的发展和精制;不过,此方法还面临一些有待克服的困难。

九、非帕斯卡概率归纳逻辑

“非帕斯卡概率论”这个概念首先由科恩于1977年正式提出,但对它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沙克尔(G. Shackle, 1949 )。 所谓帕斯卡(Pascal)概率论就是经典概率论;它有一条定理即:P(@①H)=1-P(H),此定理叫做“否定律”,也叫做“互补律”。但是, 此定理在非帕斯卡概率论中不成立,而代之以另一条定理即:如果P(H)>0,则P(@①H)=0。科恩的非帕斯卡概率归纳逻辑是对其归纳支持理论的简单扩展,即把一个普遍概括的归纳支持度移植到它的某个特殊事例上。前面谈到,归纳支持理论是以相关变项法为其语义模型的,因此,科恩的非帕斯卡概率如同支持度也是分级的而非连续的。具体地说,如果假

i+1设“所有R是S”获得的支持度是───,那么某一具有性质R的特殊

n+1

i+1

i+1事例a具有性质s的概率也是─────,记为:P(Sa,Ra)=──。

n+1

n+1由于非帕斯卡概率不满足经典概率的互补律,这使得,任何一个假设如果曾经获得大于0的支持度,那么它就永远不会被彻底否定:更有甚者,如果一个假设曾经在实验t[,i]中获得较高的支持度如4/5,那么,t[,i]以后的任何否证性实验t[,j]都不能使之降低一丝一毫。应该说, 这一结论是与科学检验的实际情况相违的。总之,与帕斯卡概率论相比,非帕斯卡概率论以及相应的归纳逻辑无论从语法上还是从语义上都显得不够成熟,亟待改进和发展。

十、局部归纳逻辑与整体归纳逻辑

局部(local)归纳逻辑是于本世纪六  七十年代在归纳逻辑研究范围内兴起的潮流之一,其代表人物是科恩、莱维(I. Levi)等。局部归纳逻辑是相对于整体(global)归纳逻辑而言的,而且同归纳逻辑的辩护问题直接相关。休谟把对一切或然性推理即归纳推理的辩护归结为对简单枚举法的辩护,他论证了简单枚举法的合理性得不到辩护,因此一切归纳推理都得不到辩护。休谟这里所要求的辩护是一种整体的辩护,即除演绎推理原则以外的任何原则或知识都需要辩护。以整体辩护为目标的归纳逻辑就是整体归纳逻辑。卡尔纳普和莱欣巴赫等人的归纳逻辑均属此类。与此不同,局部归纳逻辑只要求对归纳推理作局部的辩护。以科恩的相关变项法为例,它是以相关变项及其相关程度的知识为前提的,至于这种知识是如何得到的,此问题则超出归纳逻辑的范围,正是需要哲学家们向科学家们请教的,而不是相反;事实上,对于一个成熟的科学共同体来说,有关相关变项的意见往往是一致的,因而无需哲学家们节外生枝地对此提出质疑。用莱维的话来讲:“在科学中,仅当在具体的研究语境中产生了辩护的需要,关于信念的辩护才成为必要的。”现在一般认为,休谟所要求的那种关于归纳逻辑的整体辩护是不可能达到的,只能达到局部辩护,问题在于局部化的程度。应当说,一种归纳逻辑理论的局部化程度越低,其哲学价值越高。在许多学者看来,科恩和莱维等人所主张的归纳逻辑的局部化程度太高了,几乎等于对休谟问题的回避,因而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相比之下,贝叶斯主义归纳逻辑的局部化程度要低得多。

【参考文献】

〔1〕C. Howson & P. Urbach, Scientific Reasoning —— The Bayesian Approach, Chicago: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1989.

〔2〕R. J. Bogdan, Local Induction, Dordrecht: Reidel,1976.

〔3〕M. Hesse,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Inference,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

〔4〕W. C. Salmon, The Foundations of Scientific Inference,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67.

〔5〕H. Reichenbach, The Theory of Probabilit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49.

〔6〕L.J. Savage, The Foundations of statistics,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954.

〔7〕 I.  Hacking, 'slightly More Realistic Personal Probability',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vol. 34, 1967.

〔8〕B. de. Finetti, ‘Foresight: its Logical Laws, itsSubjective Sources’, in Studies in Subjective Probability,edited by H. E. Kyburg, Jr., and H. E. Smokler,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964.

〔9〕Camap, Logical Foundations of Probabilit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0.

〔10〕R. Carnap, The Continuum of Inductive Methods,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2.

回归的欲望范文3

关键词: 遗忘曲线规律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学习策略与方法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它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流的单位和细胞。正如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s说:“没有语法,能表达的东西很少,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但是大多数学生在面对单词的时候通常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其结果是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之后效率仍然低下,效果不令人满意。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如何借助艾宾斯浩遗忘曲线规律的相关知识来促进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探讨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与方法,以便帮助学生更科学有效地记忆单词。

一、心理学有关记忆的理论知识

任何学习都离不开记忆,尤其对于语言学习。按心理学的说法,记忆是指对输入信息通过编码、复习而予以储存,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检索和提取的过程。从“记”到“忆”的这个过程包括了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三个基本环节。

然而遗忘在识记之后就立即开始了。经过的时间越长、保持越少,遗忘就越多。但遗忘的速度不是均衡的。通常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得较快,以后遗忘会逐渐减慢。这就是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

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这一规律作了系统的首创性研究。他以自己为被试,选用了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来记忆,如asww,chhj,ijikmb,以收集数据。(表1:遗忘的进程)然后根据这些实验数据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使人具体地了解了遗忘的客观进程,并能够针对该进程采取相应的措施与遗忘作斗争。

二、运用遗忘曲线规律的相关理论促进英语单词的记忆

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的相关知识内容,在平时的词汇讲授与学习中,如果能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就能让单词记得更牢、更久。

1.及时复习,科学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

上面讲过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但很多人在记单词的时候,只注重了当时的识记,殊不知,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再认和回忆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这是因为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讲,单词的第一次学习与背诵只是一次输入编码的过程。而复习就是用已储备的信息对新输入的信息不断地加工处理,使其越来越与个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心理格局合模。因此复习的作用就是给信息加工提供机会,对所学的材料不断地进行再编码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合理地组织复习?

再认真地看看艾宾浩斯的实验数据(表1),我们会发现在记忆后的一天,记忆的保持量就锐减至33.7%,遗忘了约66%。但是从第6天到之后一个月的时间内遗忘的速度却很慢,26天的时间里只忘记了大约4%。

这样分析的话我们会发现:假设5天后我们还能记住学过的东西,那么往后遗忘的速度就会很慢。即使第5天后的26天内不再复习,记忆的保持量仍然很高。这再次说明了遗忘的速度不是匀速的,而是先快后慢的。

由此,遵循这一认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将每一单元的单词平均分为若干组,每组单词分别记忆(数量可按个人能力而定)。如表3单词记忆安排表,以A组为例,第一天进行第一次的识别记忆,此后的四天分别复习至少一次,共学习5天。这样在此后的一个月后复习一遍即可以达到很好的记忆效果。

2.分散学习(即在学习中间有休息)与集中学习(即在学习中间没有休息)。

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哪个的效果更好呢?艾宾浩斯在他的实验中分几次有间歇地记忆才记住无意义的音节。如果集中时间与精力没有间歇地来记忆,效果是否会好呢?

前苏联心理学家M.H.莎尔达科夫在一个实验中让两个人数、智力相同的小组分别用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的方式识记同一诗篇。一组学生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反复阅读,直到记熟为止;另一组学生则把学习时间分散在3天。结果表明,分散学习所用的时间比集中学习的少得多,分散学习比集中学习的效果好。(表4)

分散学习比集中学习效果好并且节省时间。但时间的分散也有一个限度,不是越分散越好。实验表明: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短,最好在不少于12分钟;各次学习间隔的时间以10小时为宜。此外,难度越大、数量越多或无意义的材料,分散学习的效果越好;低学龄或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更适合分散学习。

由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督促学生抓紧早读、晚读、自习等间隙时间进行短时学习巩固。注意学习次数的安排与学习的质量,而不是着眼于时间的长短。并不是时间越长,记得单词越多。这样,既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收到良好的效果,也不会打乱学生的学习计划和引起学生的反感。

3.理解记忆。

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艾宾浩斯为记住拜伦的《唐璜》(Don Juan)一诗中的80个音节的节段,大约需要读9次就能记住,而记忆80个无意义的音节几乎需要重复80次。结论很明显:无意义材料的学习比有意义材料的学习在难度上几乎达到9倍。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死记硬背只会是费力不讨好。所以比较容易记忆的是那些有意义的材料,而那些无意义的材料在记忆的时候比较费力气,以后回忆起来也不会轻松。

这一认识无疑与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不谋而合。新课教材采用的是语篇为重心的教学模式,围绕语篇阅读,开展语言知识学习,力求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是因为将单词孤立起来无异于无意义的材料,而只有将单词放到句子篇章去,才能理解它的含义与用法,才能记得牢固。因此,在讲授每一单元的单词时,不应按传统的方法要求学生对着单词表去死记硬背,而是应该指导学生在篇章中发现新单词,体会它的含义用法,再用例句和文段去理解记忆。每一单元的Learning about Language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这部分的练习将一个个各不相关的新单词组成有意义的句子或文段,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好这些练习帮助学生牢固迅速地掌握好单词。也可以在讲授完单词用法后,鼓励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练习,自己用新学的单词组织成一个文段。

三、结语

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和记忆方法,掌握一定的词汇学习策略。同时学生也要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并对自己的记忆过程自觉进行规划和管理,还要扩大英语语言的输入量,把握语言应用的实践机会。长期坚持,单词自然会记得迅速、牢固、全面。

参考文献:

[1]董瑞婷.英语词汇学习[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83-185.

[2]蒋凤霞.运用记忆遗忘规律提高英语记忆量[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6):104-105.

[3]冯凌,文风.艾宾斯浩遗忘曲线在单词记忆种的运用[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53-55.

[4]尤肖南.记忆与外语学习[J].教学研究,2003,VOL16,(5):35-37.

回归的欲望范文4

【关键词】硅油/C3F8 复杂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

中图分类号:R77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04-02

自70年代玻璃体手术的兴起和发展以来,人们对复杂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有了新的途径和方法,随着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疗效得到进一步的肯定,眼内填充物的应用也显得越为重要,这其中主要有C3F8和硅油,这两种物质分别代表着当今玻切手术眼内填充物的两个大类,有着不同的理化性质,在复杂视网膜脱离玻切手术时对这两种填充物的选择,成为了基层医院中临床医生的难题,故将近3年多来玻切病例做如下回顾性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选自娄底眼科医院2006年8月至2009年12月间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病例共76例(76只眼)。其中男性35例,女性43例。年龄35岁―71岁。手术选择情况:C3F8组6只眼PVRB―C级和2只眼黄斑裂孔选择玻璃体切割联合C3F8填充术;54只眼PVRB―D级(其中包括视网膜漏斗状脱离网膜僵硬者2只眼),黄斑孔3只眼,另外巨大孔视网膜脱离2只眼,外伤性PVR视网膜脱离1只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Ⅴ~Ⅵ)8只眼。实际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C3F8填充术8只眼;加上注C3F8术未愈再次手术的2只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70只眼。

1.2 仪器和手术方法

全部手术均在Zeiss眼科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应用Storz公司的piiire玻璃体切割机。C3F8选用上海华视捷公司生产的99%浓度10ml/支的包装。硅油为Bausch&Lomb公司的5700cs。

手术步骤:所有病例前6步骤是相同的,(1)局麻下经睫状体平坦部的标准玻璃体切除术,玻璃体切除尽量充分,尤其是基底部的玻璃体,应用高斜接触镜,360°巩膜外顶压,比较彻底的切除玻璃体。(2)解除视网膜前膜的粘连,应用双手操作,尽可能松解视网膜固定皱褶。(3)75例注入上海华视捷公司的全氟萘烷(重水)3―5ml,推压网膜,排出视网膜下液。(4)其中75例行重水下光凝,高度近视眼者则是360°光凝。有65例裂孔靠周边者同时行直视下巩膜外冷凝。(5)无晶体眼患者如无后囊常规六点行虹膜周边切除,有后囊者则未做处理。(6)换130°双凹镜,带软硅胶头的笛针从玻切口进入眼内,40mmHg灌注压下行气―液交换,笛针缓慢进入,将重水交换干净,气体压力下网膜平复。(7)注硅油者则直视下以硅油助推器缓慢将硅油注入玻璃体腔,并逐渐降低气体灌注压,稳定至20mmHg,直至硅油充满玻璃体腔,硅油注入量4.0~7.5ml,6-0可吸收线缝合伤口;注C3F8者则先做伤口预置缝线,以20%的C3F8混合气体50ml,从灌注口缓慢注入,充分交换眼内原有气体,收紧预置缝线,调节眼压,最后拔出灌注头,收紧结扎缝线。所有行玻切者均未作环加压。

2 结果

经过2周~3年的随访,8例玻切后C3F8注入中1只眼黄斑裂孔者和3只眼上方马蹄孔PVR B级者网膜复位,其余均在2周~1月内气体逐渐吸收中出现再脱位,成功率为50%。其中1只眼黄斑孔合并周边孔以及1只眼靠后马蹄孔者,在我院再次手术。70只硅油眼中66例获得解剖复位,成功率为94.3%;未复位的4只眼,占5.2%;还有6只眼在硅油取出后复发,总有效率86%。目前还有大约20例硅油填充眼患者在随访过程中,为慎重考虑,未见明显并发症均未要求病人马上手术取硅油。各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见表1~2。

表1 不同病种玻璃体切除联合C3F8填充手术结果

表2 不同病种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手术结果

*说明:为注C3F8术后未愈再次手术者。两种手术方式成功率有显著差异性(P<0.001)

术后并发症:C3F8组有一过性眼压升高,晶状体后囊羽毛状混浊,复发者大多术后3~7出现低眼压。4只眼治愈者术后随访1月时仍见约1/3玻璃体腔气体。硅油组则多见并发性白内障,时间超过1.5年者有约34例继发性青光眼,半年后大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硅油乳化。需再次手术取硅油。

3 讨论

在眼后段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基层医院开展玻璃体切除手术的确能为很多患者解决一些问题,但是由于受医疗体制以及医疗条件的限制,加上眼科知识普及乏力,人们对医生的治疗有着很高的期望值。C3F8在手术中应用有如下优点:(1)有较长时间的眼内填充作用。(2)可自发吸收。(3)一般不强调充分的视网膜下液引流,使手术相对简单。(4)并发症较少。但我们在临床应用中却也感觉到其缺点也显而易见:(1)不具备持久的填充作用,C3F8在眼内的半减期为20天。(2)不能阻止出血,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没有抑制作用。可能正是由于这两点,加上临床病例选择或某些操作的不当,导致C3F8治疗组手术成功率相对较低。而硅油在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过程中有其明显的优势:(1)硅油具有与玻璃体相似的屈光指数,不影响术中操作及术后观察和眼底光凝,且有利于术后视力的恢复。(2)硅油有一定的粘度和表面张力,能封闭裂孔。(3)硅油不融于水,可限制玻璃体腔内的增殖细胞和生化介质的移动,可以防止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4)具有持久的填充作用。所以硅油在复杂视网膜脱离的治疗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虽然硅油填充后会有相对多的并发症发生,并且治疗过程较繁杂,需再次手术取硅油,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但在重视治疗结果的今天,如果病情需要作玻璃体切割手术,需要填充物时,我们还是趋向于选择硅油,虽然表面上患者要多一至二次手术,费用增加,但相较于一次手术不复位又再次手术而言,不仅病人心理上难接受,费用同样增加,反而对医院声誉有不好的影响,所以直接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当然针对单纯黄斑孔视网膜脱离而言,玻璃体切割联合C3F8填充还应该是首选。另外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C3F8在网脱外路复位术中其实有良好的应有前景。

回归的欲望范文5

摘要:选择9个化学参数和合适的扩展系数,对一批26个拮抗药化合物的活性建立了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识别模式。选择21个样本为训练集,5个样本为预测集。结果表明,该种网络具有设计简单与收敛快的优点,可用于小样本问题的学习,获得满意的预测结果。

关键词: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活性有机分子的结构

活性关系研究是药物分子设计的重要手段。一般用线性回归方法总结各种量子化学、结构化学参数与分子生物活性的关系,但当训练集各分子的结构相差较大时,上述关系有时呈现强非线性。不少作者采用BP网络进行药物活性的模式识别研究,都取得相当的成果。然而,由于BP神经网络是基于梯度下降的误差反向传播算法进行学习的,所以网络训练速度通常很慢,而且很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尽管采用一些改进的快速学习算法可以较好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往往都要经过反复的试凑和训练过程,无法严格保证每次训练时BP算法的收敛性和全局最优性。此外,BP网络隐层神经元的作用机理及其个数选择已成为BP网络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1,2]。为此,本研究采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用于拮抗药化合物活性的模式识别研究,结果满意。

1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与算法[3~6]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是Donald F.Specht在1991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神经网络,其具体公式推导和理论可参见文献。该种网络建立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样本数据逼近其中隐含的映射关系,即使样本数据稀少,网络的输出结果也能收敛于最优回归平面。目前,该神经网络在在系统辩识和预测控制等方面得到了应用。

GRNN由一个径向基网络层和一个线性网络层组成,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图1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结构图

a1i表示第一层输出a1的第i个元素,W1表示第一层权值矩阵,P表示输入向量,R表示输入向量的维数。Q=K=输入/目标矢量对的个数。网络的第一层为径向基隐含层,单元个数等于训练样本数Q,该层的权值函数为欧几里德距离度量函数(用dist表示),其作用是计算网络输入与第一层的权值之间的距离,b1为隐含层阈值。符号“.”表示dist的输出与阈值b1的元素与元素之间的乘积关系,并将结果形成净输入n1,传送到传递函数。隐含层的传递函数为径向基函数,常用高斯函数Ri(x)=exp(-x-ci 2σ2i),式中, σi决定第i个隐含层位置处基函数的形状。网络的第二层为线性输出层,其权函数为规范化点积函数(用nprod)表示,计算出网络的向量n2,它的每个元素就是向量a1与权值矩阵W2每行元素的点积再除以向量a1各元素之和的值,并将结果n2送入线性传递函数,计算网络输出。

GRNN连接权值的学习修正仍然使用BP算法,由于网络隐含层节点中的作用函数(基函数)采用高斯函数,高斯函数为一种局部分布对中心径向对称衰减的非负非线性函数,对输入信号将在局部产生响应,即当输入信号靠近基函数的中央范围时,隐含层节点将产生较大的输出,由此看出这种网络具有局部逼近能力,这也是该网络之所以学习速度更快的原因。此外,GRNN人为调节的参数少,网络的学习全部依赖数据样本,这个特点决定了网络得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主观假定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2拮抗药化合物活性的预测

取文献[7]所列的26个化合物为本工作的样本集,数据见表1。表1文献所列的26个化合物样本列表将上述原始数据作归一化处理,调用MATLAB语言工具箱中的函数newgrnn(P,T,SPREAD)进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设计,计算结果如表2。

表2的计算结果表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对训练样本有很好的预测结果。在此基础之上,尝试从26个样本中取出5个(表1中的5、10、15、20、25号样本)作为预测集,其余21个样本作为训练集,训练结果和预测结果分别列于表3和表4。表226个训练样本的计算结果 表45个预测样本的计算结果

在调用net=newgrnn(P,T,SPREAD)函数进行网络设计中,对上述计算当扩展系数SPREAD取0.1,0.2或0.3时,网络预测效果好;当SPREAD大于0.3时,网络预测效果开始变差。

3结论

上述结果表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具有设计简单与收敛快的优点,具有较好的预测和泛化能力,为复杂的、高度非线性问题的模式识别提供了可选手段。传统的BP神经网络在确定网络连接权值时具有随机性,其预测结果存在差异,不利于实际应用[8]。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在选取输入神经元数目之后,网络的结构和连接权值也随之确定,在训练过程中不涉及随机数,而且需要的样本量少。因此,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可作为药物构效关系研究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陈念贻,钦佩,陈瑞亮,等.模式识别方法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88~90.

2陈锦言,姚芳莲,孙经武,等.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9,16(2):111~114.

3Sprecht D F.A 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IEEE Trans Neural Network,1991,2:568~576.

4Sprecht D F. The 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Rediscove

red. Neural Networks,1993,6:1033~1034.

5周昊,郑立刚,樊建人,等.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在煤灰熔点预测中的应用.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38(11):1479~1482.

6赵闯,刘凯,李电生,等.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货运量预测. 铁道学报,2004,26(1):12~15.

7Livinstone D J.Multivariate Data Display Using Neural Networks,Chapter 7 in "Neural Networks in QSAR and Drug Design",Edited by J Devillars,London:Academic Press,1996,157~176.

回归的欲望范文6

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队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以情育情,以情动人

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新组建的98级公关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

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年五月份,发生在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我趁此机会让学生观看电视,收集有关新闻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发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读书”以实际行动来声讨美国的暴行。这样,无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导行

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在以“爱心献功臣”的活动中,我班学生纷纷捐款,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钱虽不多,但却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对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

上一篇数值分析

下一篇如风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