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真心话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真心话问题范文1
2、最长一次连续睡着了多久。
3、你现在穿什么牌子的内衣。
4、你跟几个异性上过床。
5、多久换一次内裤。
6、你的小癖好是什么。
7、你喜欢裸睡么。
8、你在感情上劈过腿没有。
9、你觉得自己最郁闷的外号是什么。
真心话问题范文2
玩真心话时较有趣的问题共有10道。
如果时间能倒流,你希望回到哪一时间点,为什么;世界末日来临,你能救在场的其中一个人并幸存下来,你选择救谁;洗澡洗到一半没水了怎么办;在场哪一位异性对你说喜欢你,你会最开心;情人节最想收到什么礼物;如果你跟在场的其中一个人吵架,你跟谁吵架会最不开心;在你心中谁最可信;如果让你选择在场的其中一个人并一起玩大冒险,你会选谁;当玩大冒险的时候你被异性玩家点名,你是什么心情;你觉得在座最帅或最漂亮的人是谁。
(来源:文章屋网 )
真心话问题范文3
大城市化还是小城镇化
政府主导还是市场说了算
:同地同权还是二元并行
农民进城:过客还是居民
城市规划:如何避免“千城一面”,彰显不同特色
“未来几十年中国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快速城镇化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标志。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十开启改革新起点,新型城镇化作为中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发展战略,中央高层将其提到新的高度,各地亦纷纷出台举措推进城镇化新一轮发展。
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人们对新型城镇化各有各的理解,其间涉及到诸多关乎全局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核心问题亟需厘清。我们在征求相关领域30多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初步整理出新型城镇化讨论最多、争议最大的六个核心问题:“快点好还是慢点好”、“大城市化还是小城镇化”、“政府主导还是市场说了算”、“:同地同权还是二元并行”、“农民进城:过客还是居民”、“城市规划:如何避免‘千城一面’,彰显不同特色”。我们按照六个版块,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邀请该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讨论和辨析。
策划专题中呈现了很多富有见地的观点。如专家认为,中国的城市病已经蔓延到省会城市甚至二三线城市,地方政府推进城市化心情太急、速度太快,新型城镇化应按照舍得放、慢一点、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积极稳妥推进“人的城镇化”。
“人的城镇化”的关键就是要对住房、土地、户口制度等进行改革,让农民进城后享受公平待遇,真正使农民变成市民。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产权、自由迁徙权、自由择业权、自由交易权,强调在公平竞争下让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土地制度改革尤其要注重顶层设计,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有专家指出,城镇化的本意就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和城镇的过程,那种将新型城镇化理解为舍弃大城市、发展小城镇的看法是根本错误的。一方面,我国的大都市与日韩美等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结合我国目前发展阶段也应积极培育小城镇。二者并行不悖。为此,城市规划发展应切合当地实际,不可盲目求大求全求新。
为增强针对性,我们还进行了“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专题调查,调查结果发人深思:如40.34%的受调查者认为我国的城镇化速度“快了”;对近期各地纷纷出台举措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45.56%的受调查者表示“充满担忧”,只有23.07%的受调查者表示“值得期待”;最担心出现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政绩、形象工程多(占总32.18%),占用耕地过多(占总,26.82%),征地(占总20.91%)。
真心话问题范文4
关键词:中国;新型城镇化;农民问题;制度创新
党的“十”提出了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这是新世纪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新四化”的提出,更加注重了工业与农业的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的相互协调,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融合,以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这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目标,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具有根本的区别。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五位一体”,走科学发展、高效集约、功能完善、智能智慧、低碳绿色、社会和谐、特色鲜明、城乡融合、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口的城镇化。人口的城镇化既是城镇化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没有人口就没有人气,就不能带动城镇商业、餐饮、金融、科技、教育、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不断地变农民为“市民”的过程。国际经验证明,减少农民是富裕农民的最好办法。但是,人口的城镇化只是城镇化的表征。我们要吸取发达国家城镇化的教训,避免大城市人口的过度扩张所引致的交通拥堵、医疗费用昂贵、教育资源不足、住房紧张以及社会治安恶化等“城市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中小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2. 空间的城镇化。城镇相对于农村而言,是一个“三维”立体空间。因此,空间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一个城镇,必须具有一定的建成区面积,才能承载一定的人口和产业。我们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合理地进行城镇的功能定位,做好城镇总体规划,统筹规划安排好城镇的道路、桥梁、交通、通讯、电力、给水、排水、防洪、防灾、商业、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娱乐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城镇居民区的空间布局。做到节约、集约地利用好建设用地。
3. 经济(或产业)的城镇化。城镇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加速推进城镇化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反过来,一个城镇又必须有经济或产业的强有力支撑。如果缺少产业的支撑,经济长期发展不起来,这个城镇就会成为“空城”、“睡城”、“消费城市”,最终也很难得到发展。江苏省华西村,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的典范。华西村在20世纪70年代,率先发展草根工业(乡镇企业),抓住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契机,做大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集钢铁、物流、建筑、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其他小城镇,像浙江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城、永康的五金城、海盐的皮草城,辽宁的西柳服装批发城、南台箱包城等无不是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小城镇。离开了经济发展和产业支撑,城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 土地的城镇化。城镇化需要一定面积的建设用地,涉及到土地的成片开发利用,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和征地拆迁等一系列问题。我国人多地少、土地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处理好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的关系,新城建设与老城改造的关系,防止城镇的盲目无序无度扩张,防止为了追求政绩人为地造“新城”防止摊“大饼”、造“大广场”、修“大马路”。要抓紧进行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原则,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5. 人的城镇化。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归根结底是“人的城镇化”,是人们生活质量的城镇化。这既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生产的根本目的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新型城镇化之“新”,就在于注重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它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并非是简单的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区面积的扩张,同时要求在经济发展、产业支撑、环境质量、民生福祉、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发展成果惠及民众。如果不能实现人的城镇化,那么这样的城镇化就是毫无意义的。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中农民问题破解途径
当前,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正在积极稳步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顺利解决几亿农民的身份转换,在城市里就业创业,享受城市文明,是一项十分宏大的民生工程。需要打破现有的制度框架,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保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深入细致的改革与创新。
1.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已明确提出要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允许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等农村举措。有了顶层设计,各地和有关部门,应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做好相关制度建设的准备和实施工作,特别是做好农民承包土地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这些改革举措,不仅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积极性,而且也为新型城镇化发展,为农村人口合理流动扫除了制度上的羁绊。
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我国长期二元经济结构下的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相互对立,附加在城市户籍上的利益太多,限制了人口的流动,不利于城乡融合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前除“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外,多数地区户籍制度改革已经破冰,主要做法是打破城乡壁垒,统一城乡人口身份,剥离附加在户籍上的过多利益,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当然,目前的改革还不够平衡,需要创造条件继续深化,最终实现城乡户籍的无差异化。
3. 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要制度保障。农民离开土地放弃赖以谋生的生产资料进城后,由于存在职业不稳定、收入不稳定等隐忧,他们最大的担心就是能不能做到老有所养和城里人享有同样的社保待遇。因此,需要进行社保制度的创新,建立新老市民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做到统一社保标准、统一经办管理、统一服务规程,以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
4. 深化教育培训制度改革。新型城镇化的主体是人,要实现人的城镇化,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民生优先,突出民生主题,深化新市民教育培训制度改革。首先是加强新市民的职业培训,通过各种形式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劳动和就业技能,提高文化和科技素养,提升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二是加强生活消费培训,向新市民传授消费知识,学习先进消费文化,熟悉城市文明礼仪,使他们尽快成为文明城市人。此外,还要向他们进行交通、消防、安保、急救、自救等方面培训,以提升他们的城市生活适应能力。
5. 深化就业创业制度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将有数以亿计的农民进入城市就业。这一庞大的就业群体,光靠政府解决就业将是十分困难的。必须坚持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制度。落实工商登记、税收减免、金融扶持、利率优惠、技能培训等各种优惠政策措施,鼓励新市民自主创业,发展各种类型的小微企业,并以此激发全民的创业热潮。有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也要积极吸纳他们就业。经过教育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后,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
6. 深化医疗制度改革。农民进城变成新市民后,除了社保“并轨”外,还要进行医保的“并轨”,建立健全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以解决他们的病有所医、因病致贫、因病返乡、看病难(贵)等问题。同时,要加速推进医疗保险的省级统筹,落实异地就医结算政策,大力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完善医保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大病医疗统筹救助制度 ,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机构。
7.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实现住有所居是城镇化后新市民的美好愿景,也是促进人口流动实现农民进城的重要条件。限于新市民的经济条件,完全依靠市场化途径解决住房问题可能存在很大困难,因此建设包括经济适用房、自住性商品房、廉租房、公租房等在内的住房保障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通过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置换,以及建立宅基地产权交易市场等形式融通资金,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
8.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要顺利解决新型城镇化中的农民问题,教育与培训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高中初相互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承担起繁重的新市民教育培训任务。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理清办学思路,更新办学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办学重心适时下移,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依托专业优势和智力优势,为新型城镇化和农民培训服务。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求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EB/OL].中国经济导报,2013-01-01.
[2]刘进辉,王殿安.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道路[J].农业经济,2014(01).
真心话问题范文5
关键字:城镇化; 融资模式 ;土地财政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且增速在不断加快。据测算,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需要相关投资大约9万元。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意味着需要相关投入约1.1万亿元左右,仅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以及目前的融资方式远远不够,必须寻找新的资金来源。
城镇化进程中的融资现状
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及公共服务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大约1000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这些新增人口的衣食住行,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以满足他们的的需求。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早期,城镇化资金投入比较单一,主要来自于财政资金的划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资金不足以支撑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城镇化融资模式逐渐多元化。土地出让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方式逐渐成为城镇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民间资本和外资等也逐渐参与到我国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当中来。
(一)土地出让金成为城镇化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在众多的资金来源方式中,土地出让金成为不可忽视的方式。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偿使用土地制度逐步被推广。土地的有偿使用制度使得政府依靠土地获得资金的方式成为可能。地方政府通过初期对相关开发区域的规划和初期建设,带动周围土地大幅升值。在土地升值以后,再通过挂牌拍卖商住用地等获得丰厚的土地出让金用于城镇化建设。由于出让土地操作简单,获得资金较快,成为大部分地方政府青睐的方式之一。2012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约2.7万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3%。由于在目前的税收体制下,地方政府税收收入有限,导致在地方层面土地出让金占比较高,有的省份土地出让金占比甚至达到财政收入的50%以上。土地财政逐渐变成推动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动力。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融资成为重要资金来源方式
由于目前我国政策上不允许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债券,为了规避这种硬性法规,地方政府通过完全控股的企业,通过企业将债务主体进行转变从而发行债券或者取得债务成为地方政府取得资金的又一种重要模式。这种模式其实质是政府信用和市场化融资相结合的模式。将政府债券转变成为公司债券,规避了法律的限制,取得了资金,同时政府还可以将国有企业股权,土地等资产注入平台公司,既增强了公司的信誉又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由于发行债券的主体是政府控制的公司,公司募集的资金大部分又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公共服务建设,所以地方政府往往对这些企业进行税收优惠和其他优惠支持措施。到2012年底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约19万亿,为中国城镇化建设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三)城镇化建设资金来源的其他方式
除了土地出让金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筹集资金这两种方式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资金来源的方式还有很多。例如银行贷款、房地产信托、长期债券等。银行贷款是地方政府为了获得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通过土地抵押或者地方政府担保的方式从银行获得贷款资金。在项目建设期间,政府负责安排资金归还利息,当项目建成之后,再用项目所获得的现金流归还本息。房地产信托本质上属于资产证券化的一种,信托机构面向普通公共或者特定机构发行的房地产信托受益凭证。信托机构通过出售受益凭证筹集资金,所得资金用于房地产相关项目建设或者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后,所获得利润或者相关收入在除去费用后按出资份额分配给投资者。
现行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较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质量尚不如人意,以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为主导的融资模式存在很多的问题,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一)以土地财政为主导的融资模式难以为继
过去十多年来,中国的城镇化模式是以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模式推动的,政府部门一方面通过出让低价工业用地,以及进行相关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带动周围土地升值,另一方面高价出让商住用地,利用此种模式,政府这些年赚取的土地差价约有30万亿,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利益分配大权,这种模式使得和房地产土地相关的工业制造业得以迅速发展,但是其他实体产业偏废,而且这种模式过度依赖房地产市场的繁荣,风险较大。
(二)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融资方式风险不断加大
与土地财政相关的便是土地金融模式,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政府除了通过土地出让金的方式不断取得资金以外,还以土地等相关资产作支撑,搭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筹集资金,为城镇化建设融资。
2009年以来,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后中央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政府投资和政府引导的投资进一步导致了产能过剩。地方政府更是以城镇化的名义通过投融资平台进行大规模扩张,包括新建、扩建开发区、高开区、工业园区等。房地产等价格近几年的飙升使得许多地方政府更是肆无忌惮。发达国家用几十年完成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的地方短短几年就完成了,如果地方政府财力雄厚无可厚非,但大部分地方政府都是靠地方融资平台、还旧债借新债来完成的。这种依靠政府信用、用未来的财政收入来支撑现在的城市建设的做法,不仅导致了大量豆腐渣工程的出现,而且加剧了政府腐败、金融风险和财政收支的矛盾,从长期来看,是不利于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
(三)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其他融资模式尚不规范
前文已经提到,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土地出让金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融资方式外,还有诸如银行贷款、信托、长期债券等其他融资方式,而这些融资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政府贷款的抵押物往往还是土地,或者是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未来收益,和土地财政及融资平台公司方式相比换汤不换药,除了不可持续性之外,还有极大的风险。而信托融资也存在较大问题,尤其是在城镇化过程中有代表性的房地产信托,近年来虽然规模不断壮大,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产品,流动性不高,且存在监管上的难题,公众认知度比较低,造成其流通转让比较困难,从而难以寻找合适的转让对象,造成其交易成本升高,限制了信托业的发展。
完善城镇化融资模式的方案及对策
城镇化发展需要的资金数额巨大,不是某一种融资方式可以独立支撑的,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采取多样化融资模式,不应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土地金融模式,应该扩大资金来源,实施金融创新,发展与完善其他融资模式。在促进实体产业与城镇化建设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双赢乃至多赢的效果。
(一)城镇化融资方式多样化
近十年我国城镇化速度高速增长,但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在下一个十年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不能再以简单的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的模式来取得所需资金,应采取多元化的筹资方式。
积极引入民间资本,针对不同的项目实施不同的融资策略,一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应该以政府资金和财政投入为主。但是对一些经营类项目,投资主体可以多元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可以参与。也可以效仿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即通过项目融资的方式来取得资金。不仅政府减轻了负担,也能保证项目建成后以项目所产生的现金流来偿还贷款等债务。
除此之外,各级政府可以共同协作,将各方的金融机构结合起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综合运用长期债券、股票、信托等方式来获得资金。
(二)逐步推动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大部分城市常住人口由于没有当地户口而不能享受城镇地区的各种福利和公共服务,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情况要逐步改变,推动以常住人口包括非户籍人口为基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逐步实现各级地方政府预算和执行情况的透明化。
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逐步允许城郊居民用自己的土地建设出租房和商品房,或者城郊土地所有者有权自行将土地出售给开发商,政府不再对商住用地进行先征地在拍卖,而由土地所有者直接将土地出售给开发商,政府只从中收取税费,包括整个建设过程中土地增值税,营业税等,以及建成后未来的房产税等。政府只负责征收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用地,这种措施不仅可以迅速增加土地供应量,逐步消除房地产泡沫,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三)完善和规范相关融资制度
除了进一步发展多样化的投资方式以及转变政府职能外,还需完善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各种金融产品,投融资形式纷纷出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导致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
无论是哪种融资模式,都要进行透明化,规范化,市场化。首先,逐步提高土地出让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贷款等各类融资方式的透明度,公开披露其筹集和使用过程,接受公众监督。其次,推动各种融资方式进一步市场化,鼓励市场化运营,即可以吸引民营资本还可以提高效率。最后,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滥用权力,包括盲目建设,违规审批等,地方政府的举债应与其财力相适应,加强对其债务的外部监管,限制地方政府的担保行为等。
参考文献:
[1]高立、张令奇.采取综合措施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宏观经济管理,2010(10)
真心话问题范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政策脉络
城镇化建设关系到党执政的根本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在现阶段集结了经济结构调整、内需拉动、分配政策改进,以及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等等众多问题在内,抓住了它,就抓住了一个核心的问题、统筹发展全局的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政策脉络
新型城镇化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的战略的关注点之一。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城镇化的战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由经济结构调整向整个社会空间结构调整,也就是城镇化的持续过程。
(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历史发展
自80年代提出来“小城镇、大战略” 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后,城镇化的问题一直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到了2002年十六大召开,提出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口号,并提出了小城镇建设要与乡镇企业和农村的社会服务结合起来的新思路,城镇化问题的内容又有了进了一步的丰富完整。2004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战略的实施,又提出了“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这样的一个原则,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来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到2006年的1号文件提出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改善教育、卫生、文化等配置,城乡统一的这样一个人才与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与形成”的说法。又一次重申了十六大期间对城镇化的一个提法。2007年十七大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要建设城市群,培育新的增长极”。从城镇化的功能角度对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做出了调整,从城市建设的形态来说,要由分散的城镇化开始向聚集、集中的城镇化来演变,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同时,把城市群的建设或者城市化的建设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来源。同样的,十七大以后的2010年1号文件当中又进一步提出来城镇化怎么跟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二)十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准确内涵
十报告关于城镇化的概念提出来有七次之多,思路上继续延续了十七大的一些提法,要“坚持走新型的城镇化道路”。在这样一个新型化的城镇化道路的引领之下,未来的中国要形成一个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十提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精神有两点。
首先,所谓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也叫“四化”同步,这是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的思想之一。
第二,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这样一个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这一提法不仅涵盖了十七大提出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又非常明确地提出在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包括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在内的具体方面,并且特别突出地强调了城乡规划的问题。十之后,2012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的把城镇化作为2013年六项重点经济工作之一。应该说城镇化的确已经成为或者说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它是未来整个中国发展的一个战略抓手。
二、中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
1800年整个世界的城市化率只有2%,1900年达到13%,2007年整个世界进入城市时代,全世界走城市道路用了两百年时间。我国1978年的城市化率是18%,2010年这个比例接近50%。2012年中国城镇人口超过7亿,城镇化率达到52.57%。联合国的一些机构对中国建国100周年时城镇化水平的预测为80%左右。但在这个快速的发展过程中问题较多,有些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可能会进一步抑制我们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一)传统城镇化实践的消化
在过去的城镇化实践中,所显现出来的并非全部是正向效益。一方面,持续进行的城镇化进程,确实改变了许多地区的面貌,并发育出了以土地的硬化和建设为中心的巨大市场。但是,这个市场中产生的效益,并没有转化为全民分享的效益。相对而言,全民分享的效益,要么是间接的,要么是因为土地市场和楼市的泡沫,而实际上被对冲掉了。另一方面,在城镇化的拓展过程中,低价获取集体土地、强拆乱建、不珍惜原有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等情况也大量出现,导致了许多博弈的发生,个别地方,甚至一度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对于城镇化效益的吞噬。在新的城镇化进程中,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如果不对新型城镇化填充新内涵,那么风险因素就不仅不会排除,而且可能成为痼疾,引发更深层次的矛盾。
(二)速度为先的发展路径依赖
1996年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处于一种快速推进的时期,地方政府将城镇化率当做和GDP、招商引资一样的指标考核,城镇化的速度平均每年提高1.25个百分点。未来中国的城镇化仍然处于快速推进时期,预计2030年将达到65%左右。美国的城镇化率从46%到70%,用了50年左右的时间,意味着我们用20年左右时间完成美国50年的城镇化发展。
另外,我国的城市空间布局典型的表现是城市的数量东多西少。全国六百多个城市,事实上主要是在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比较少,即便是在广大的中部地区,数量也是非常有限的。据《中国城镇化报告》, 对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含拉萨市)2010年相关数据研究显示,从城镇化水平来看,城镇化率高于90%的完全城市型社会、76%的高级城市型社会和城镇化率均小于或等于30%的尚未进入或刚好进入城镇化的现象并存。如何解决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距过大,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双重任务叠加。
(三)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特殊性
与工业化水平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促进器,二者存在相互制约、互相促进、协调发展。钱纳里认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工业化的发展快于城市化,但当二者达到13%的水平之后,城市化的进程将快于工业化,并将促进工业化的发展。由于中国长期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而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吸纳的劳动力较少,再加上户籍制度等制度安排人为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向非农产业转移,所以尽管工业产值大幅度增加,工业劳动力却增加不多。这种畸形的工业化没有相应地带来农民的非农化和城市化,反而使得城市化长期停滞不前。
(四)忽视了人的土地城镇化
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的人口增长,事实上远远赶不上城市的地盘扩张,也就是土地的城市区域面积的扩张。一个较为普遍的城镇化误区是,城镇化就是土地的硬化,就是新建筑的崛起。而人力资源则较少被制度关照。这种城市化推进方式的不科学和不合理,造成了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半城镇化”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城市对农民工是“只用一时,不管终生”、取而不予,用而不养,“经济上接纳,社会上拒绝”。2亿多农民工实现了职业转换和地域转移,但还没有实现身份转变。调查显示,目前,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比例分别仅为18.2%、29.8%、38.4%和11.3%。囿于城市利益的计划式思维,需要在新的城镇化进程中修正。
半城镇化背后不能忽视的是,在我国留守儿童5000万人,留守老人4000万人,留守妇女4700万。面大量广的“钟摆式”和“候鸟型”人口流动造成巨大的社会代价。牺牲了“三代人”的幸福,带来严重社会隐患。无论是从经济增长还是社会发展的角度考量,只有让人完成城镇化,城镇化才是完整的和真实的,也只有人的无差别发展,才应是城镇化的最大意义。
三、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探索
52.57%的城镇化率,不仅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也标志着中国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由几千年来以农村人口为主,发展为以城镇人口为主的分布格局,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过程将是我国最大的潜在内需与持久动力。
(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曾讲过,“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现在大约有2.6亿农民工,使他们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第一,重点促进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使农民工扎根城镇,不再频繁流动,稳定城镇劳动力供给,从根本上解决“民工潮”、“民工荒”,同时可以大大缓解春运的紧张状况。第二,先行制度创新,加快社会保障、户籍、住房、教育等制度改革。多渠道筹措资金,政府应该加大对城镇化的投入。第三,现有的城镇人口福利的进一步提升。提高以全体市民需求为本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合理化程度,不能偏向富裕阶层,不能过分地追求超前、豪华等。
(二)四化协调的城镇化道路
以工业化、信息化、服务化促进城镇化,中国城镇化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上,产业经济的繁荣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支撑,谨防城镇化拉美陷阱。通过可持续发展的 “四化协调”道路,即:城镇化必须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与工业化、与制造业由大向强发展协调,建立在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基础上,防止“产业空心化”;与信息化相协调,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与农业现代化相协调,通过现代化释放更多劳动力,力争实现健康的城镇化。
(三)城镇化公共政策的有效调整
在当代,国家进行任何一项建设,都要靠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推进。中国现在搞城镇化建设,和财政上的投入以及物力与人力上的投入相比,首先更为重要的是靠公共政策的投入。要搞好公共政策调整,必须进行精心设计,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产业政策、人口政策、土地政策、基建政策和公共服务政策,这些方面也应该成为改革的主要领域。同时在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在一定限度内很好地发挥政府的职能。地方政府当然是城镇化进程的操盘者,但需要避免在所有交易环节都是交易者。对于土地开发中涉及到的人文和生态资源变化,需要更严格的程序把关。在这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社会维护人文和生态资源意识的增强,许多破坏人文和生态环境之举,都得到了纠偏。但需要看到,纠偏本身也意味着额外成本的付出。如果环评等制度更加刚性,这类成本可以大大减少。成本可以大大减少。
(四)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思路
成熟城镇化的发展结果会同时行成三个不同的区域存在:典型的大城市、中小城镇和乡村,三者并存,中小城镇和乡村居多、居大。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对中国城市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考虑到未来城乡结构变化趋势,小城镇仍然可以是城镇化推进的一种补充形式。必须明确的是城镇化时代的乡村,不是农业文明的乡村,而是农业工业化,农业市场化,农业服务现代化的乡村,是和大都市一样的均质化。绝对不能够简简单单的把新社区建设运动当成城镇化,因为只有社区建设而没有产业的发展来跟进的话,是无法完成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发展城镇化,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城市,责任不同、作用不同、履行的功能也各不同,不能简单地将城镇化指标分解,落实到不同城镇。而是要有不同的思路,差别对待。
【参考文献】
[1]卜晓军. 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分析[D]. 西北大学,2010.
[2]简新华.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J].中国经济周刊,2013,(3).
[4]佘颖慧. 基于我国半城镇化问题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