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生励志散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生励志散文范文1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磨难也是一种财富”。
在高考中有位考生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曾经埋怨过,脚底发黄的布鞋,踏不出青春的活力,直到我发觉霍金转动的轮椅,嵌出深深的历史痕迹;我曾咒骂过,脸边黝黑的胎记,映不出美丽的脸庞,直到我看见全身黝黑的黑人,露出甜甜的美丽微笑……
也许你曾抱怨过上帝是捉弄人的,他对你吝啬幸福,却让痛苦折磨着你,日日夜夜,疲惫不堪,换来的只是滚烫的泪珠。但苦尽甘来后,当你揭开那沉重的幕纱,你会看清,上帝其实是公平的,磨难也是一种财富。
曾经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点清了一座山林中的红羊后,把山中的狼全部捕捉起来,让红羊没有敌人。照理说,红羊应该是悠闲自得、快乐地生活了,但事与愿违,红羊为了争夺一小片土地、甚至一棵青草而搏斗,由原来一支整齐的队伍变为一盘散沙。
经过搏斗的红羊一只只疲惫不堪,过去那种矫健、奔跑如飞的红羊在这座山林中再未曾出现过,而且,红羊的数量也在逐渐减少。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人们捕获了狼,红羊没有了给它们造成生命威胁的动物,而自相残杀直至消亡,失去了危机。同时也失去了生机。可见,在生态环境中,没有磨难就不会有生态平衡的系统。
张海迪胸部以下失去知觉,但这些困难没有打倒她,反而使她有了更为远大的目标,学习掌握了德语、日语、英语。她为什么能取得常人都不容易取得的成就呢?因为她在承受巨大挫折的同时,也将挫折化为了动力,让挫折成为自己的奴隶,再一次战胜了磨难。
中学生励志散文范文2
荟萃名师大家,相聚书香盛会。6月22日,安徽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郎涛,安徽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张苏洲,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郭永年在合肥大剧院为“宣酒・2014新安读书月”活动点亮大屏幕。以此为标志,“书香安徽阅读季”悦读共享活动暨“2014新安读书月”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活动组委会各成员单位的相关领导也出席了启动仪式。
在启动仪式上,张苏洲台长介绍,“新安读书月”活动是由安徽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大型年度性社会文化公益品牌活动,它以“读书”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各具特色、全民参与的主题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多读书、读好书”的阅读氛围。作为国内首个由广播电视台主办的读书活动,“新安读书月”自2009年创办的六年来,充分发挥出主流媒体号召力、影响力、传播力的优势,在推动全民阅读、打造“书香安徽”的社会系统工程中起着独树一帜的作用。
为持续发挥“新安读书月”的社会影响力,打造品牌形象,今年的活动将继续创新形式、提升品质。据介绍,今年“2014年度十本好书”评委会集结了省内外重量级学者专家、文化名流,力争将精英与大众口味有机结合,年度好书书单;日播电视栏目“好书天天读”将首次展现省内各大图书馆的镇馆之宝,中学生征文大赛放飞年轻人的“蓝天”梦想,更有名家签售、爱心图书室捐赠等主题活动层层推进,而万众瞩目、堪称文化盛宴的读书月重头戏《新安读书论坛》首场讲座也在启动仪式之后激情开讲。著名公共管理专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为听众深刻剖析了《改革没有回头箭》,现场听众云集,气氛极为热烈。
据悉,从今天起到7月下旬的每个周末,在合肥大剧院都会举办《新安读书论坛》的讲座,嘉宾包括经济学家周其仁、幻想小说领军人物江南、《大数据》作者涂子沛、青春励志偶像刘同等共计十位国内人文、政经、军事等领域的著名作家学者,论坛实况还将在电视荧屏上播出,详情请关注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七月下旬还将举行新安读书月闭幕式,揭晓“2014年度十本好书”,中学生征文大赛的结果也将向社会。
中学生励志散文范文3
关键词:教师知识体系的建立;名著阅读兴趣;分层教学;摘抄积累;影视作品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如下:“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如: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名人传》、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当代文学作品,建议教师从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升入初中以来,学生不仅要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而且还要从有限的休息时间中抽出一部分用于课外阅读,况且这一举动有时还不能得到部分家长的认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能固步自封,在教学中针对名著阅读我尝试过以下几种做法,现与各位共同分享。
一、教师知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名著阅读教学走捷径
教师全面、整体的名著知识结构的构建至关重要。它决定教师认知的高度、知识延伸的宽度,同时也决定学生了解名著知识的深度和名著阅读兴趣的浓度,还将影响到学生喜爱名著的程度、阅读名著的速度。教师对必读书目了然于心,自会在课堂内外熟练驾驭名著考点,按部就班的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共同阅读、共同成长。
二、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有助于名著阅读见成效
1.趣味导入教学,将名著中的细节或精彩片段作为普通阅读教学的导入部分,先将学生走进名著的“胃口”打开。如教学《丑小鸭》《香菱学诗》《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孤独之旅》等篇目时可摘取相关情节中引人入胜的部分导入在课堂上设置悬念,吸引学生课下去读更多的相关篇章。
2.课前趣谈名著(形式如表演、朗读、对话、背诵、印发知识点问卷、抽签讲故事等),内容可根据教学内容或本册教学任务中的名著篇目随机安排,目的在于让学生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并通过不同的方式自主完成名著篇目的阅读,实现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学生还能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下深刻体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作品主题,这些独特的个人体验也将助推语文课堂迸射出奇妙的思想火花。可谓是知识在于积累,兴趣在于培养,能力待于提高,功夫全在平时。
三、分层、分阶段进行名著阅读教学,有助于名著阅读做到“少食多餐”
学生课业负担重,没有余力精心阅读,教师就要指引他们进行合理的名著读,并读出自己的见解、感悟和乐趣。每册必读的书目可合理的分配在18个教学周中,每月利用一节课进行读书交流,既能促进学生总结阅读中的收获与感悟,还能帮助读书进度慢的同学加快阅读速度。读书交流既是对某一阶段名著阅读的总结,也是新的名著篇章阅读的开始。针对阅读速度快的同学教师还可推荐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学方面的书、励志方面的书。如龙应台的《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或阅读三毛、余秋雨、林清玄等作家的散文。名著的学习不能等,不能攒,不能靠,不能丢,这就迫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规划时间,分配学习名著的时间。
四、摘抄应日月积累,有助于名著阅读“消化吸收”
1.摘抄喜欢的句段。文学作品中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共通之处应慢慢品味,阅读课上也可让学生反复诵读或一月交换一次摘抄本阅读,相互学习加强生生间的阅读交流。
2.摘抄经典的句段。某些文学作品之所以经典,自有其中的奥秘与魅力,理应抄下用一生去体味。
3、摘抄生动的细节描写。这个细节描写的内容或喜或悲,或大或小,或简或繁,或美或丑,或真或假,或短或长……这其中自有可以学习借鉴之处。
4.摘抄景物描写的句段。看景不若听景,听景不如读景,读景不如写景。怎样才能将满眼的风光汇于笔下,需要功夫,这功夫在乎平时的积累和思考。集思广益,终有一获。文见百家之长,将百家之景汇于心中,自有一杆秤衡量眼中的风景该如何下笔,从何处落笔。
五、影视作品,有助于名著阅读画上感叹号
中学生励志散文范文4
关键词:教学设计;多模态文学作品导入;融合;课堂效果;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目前,在全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质量在稳步提高,发展态势良好,但由于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原因,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教学侧重点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以语言教学冲击文学教学现象严重:课堂上以语言应试教学为主,不注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割裂了两者的有机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对文学的审美需求和阅读愿望。也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原动力。
根据国家教育部2007年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3]根据这些指导思想,如何探索文学与语言教学的有效结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课堂设计理念和授课质量,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深层的学习动机,去有效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一直是令大学英语一线老师困惑的难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验证,发现多模态文学作品导入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相融合模式,尤其针对理工科背景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
一、多模态文学导入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融合模式教法理念
众所周知,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虽然有其固有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系统(具体表现为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但语言更具有诗意性、隐喻性和意象性。著名的当代语言学家,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在他的新著《语言论美学》及《语言乌托邦》中,以大量、有力的理论依据与实证概述了“语言论美学”的发展前景。语言阅读不再是乔母斯基似的语言生成分析,而是以一种审美的视角窥视语言根部的过程。“语言论美学”的研究新思潮激发了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思路。提倡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除了应试教学外,还应该注意“语言与审美”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语言论美学”理论,笔者提出了多模态文学导入式课堂教法授课理念。具体教学实践指的是:在理工科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考虑到学生文学素养基础相对薄弱,教师可抽出约3-5分钟的时间,采用音频、视频、PPT等多模态形式,适当增添些与课文主题内容有关的课外内容,如经典作家作品介绍,英美文学作品名段欣赏,作为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也可以作为穿插性的趣味课堂花絮,来有意识地加大理工学生对英语文学和西方文化的知识信息输入,使他们内在地产生一种文化上的审美需求和更大的阅读愿望,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提高教师课堂授课的趣味性。
文学导入也属文化导入,教师坚持选材的原则,应考虑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和英语水平,兼顾学生的词汇量,应以文学作品为主,主要选取经典的散文、诗歌和小说中的名家名段。选材应充分考虑作品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字数限制在50字以内,宜选取文字表述优美、用词讲究、格调高雅,多以与青年励志和爱情主题有关为主。旨在引领学生学习西方文化和习得语言的同时,达到教书育人之效。
二、文学审美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融合模式教学模式实践
文学作品重在欣赏和交流,所以教师一般不宜多进行详细的语言点知识讲解。一般一单元课插入一个内容,一学期约插入5-7个小片段即可。如: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for ornament,is in discourse;for ability,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Reading maketh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Francis Bacon:Of Studies[4]
众所周知,这段选自培根的《论学习》中的名段佳句,不仅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作者还多次运用平列式排比句,告诉读者读书的种种益处。这对青年学生来说,不管是作为励志警句,还是写作范文,都是上乘佳句。
三、文学导入与大学英语讲授教法融合模式实践效果
文学导入有助于加固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拓展理工科学生文化视域,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助于强化单词记忆。如“obscure”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如在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Jude,the obscure”中的意思是“无名的,卑微的”;在“The meaning of the word is very obscure”一句中,它的意思是“不清楚的,晦涩难懂的”;在句子 “The candlelight is obscure”中,它的意思是 “朦胧的;昏暗的”。遇到这种一词多义词,就需要放到一定的文化语境中,学生就会记忆深刻。(下转第292页)(上接第290页)
文学导入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刺激学生语言量和质的输出。比如:1963年8月23日,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人发表了著名的17分钟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为反对种族歧视、为全美国的黑人争取人权争取平等发出呼吁。如“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this nation will rise up and live out the true meaning of its creed:…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on the red hills of Georgia, the sons of former slaves and the sons of former slave owners will be able to sit down together at the table of brotherhood. I have a dream that my four little children will one day live in a nati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by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2]这些充满激情、气势磅礴、富有哲理和正义的排比性话语,会在学生内心引起强烈的震撼和共鸣。
文学导入可以增强学习者学习的愉悦感,从而减少其焦虑感,有助于语言习得。外语焦虑是语言学习所特有的现象。语言教学是一门能力课,由于语言课堂中学生不断接受教师的种种提问和测试,可能会精神高度紧张。如果学习者课堂上总是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其语言输入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从而造成课堂学习效率不高。而教学实践证明,文字优美,阅读后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文可以暂时有效地减轻其课堂焦虑和不适感。
四、总结
大学公共基础英语精读文学导入式教法模式的研究及应用,尤其是教师基于多模态课堂话语授课新理念,更加重视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践效果良好。此授课模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对理工科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保持其英语学习原动力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会把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增设外国文学类通识课的可行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蔡国华.文学导入:英语学习的教学思路与实践[J].深圳: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
[2]I have a dream[EB/OL].百度百科.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4.
中学生励志散文范文5
关键词: 中考 名著阅读 问题反思 考查策略
阅读文学名著,对于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提高人文素养大有裨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外文学名著阅读试题进入了中考语文试卷。然而,综观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课外文学名著阅读试题,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值得商榷的地方,名著考查的策略亟待改进。
一、问题反思:对中考名著阅读试题中存在问题的审视
1.试题分值偏低
根据我对2009年全国各地86份中考语文样本试卷的统计分析,名著阅读试题的分值在2―4分的竟然占到三分之二以上,有些甚至是0分(如江西省,深圳市,江苏省徐州市,湖北省武汉市、咸宁市、宜昌市,等等),绝大多数都在6分以下,8―10分的寥寥无几(如广东、福建等省市)。另据林孝杰先生统计,2008年的47份样本卷中,具有名著阅读考核题目的共有35份,占74.46%。也就是说,这47份样本卷中,没有名著阅读考核题目的共有22份,占25.5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现行的几套课标版初中语文教材,每套(共6册)总字数仅仅是100万字左右。如果学生只读语文教材,那么他初中三年的阅读量只有100万字左右。100万字是什么概念?大约相当于一部《水浒传》的字数,金盾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水浒传》就有106万字(包括注释)。如果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阅读大量的名著,去挣那少得可怜的几分(何况不读也可以答对),甚至遭遇不考名著阅读的尴尬,那么,还会有多少学生愿意去读名著?还会有多少教师和学生家长愿意引导学生去读名著?
2.试题内容浅易
2009年大部分地区的试题还是考查与文学名著相关的文学常识,即考查作者的姓名、国别和作品的名称、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而很少有对形象的感受、情感的体验和语言的鉴赏等深度考查的试题。有相当比例的文学常识类试题,即使学生没有完整地读过这些名著,也可以拿到高分,因为学生回答这些试题可以依靠在课本中学过的名著简介和精彩片段,可以依靠教师帮助归纳整理的名著知识要点,可以依靠从电视、电影、连环画等多种媒介中所知道的有关内容。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负面的认识和结果:“名著阅读”不就考这样的常识吗?用得着阅读吗?用得着深入阅读原著吗?其结果必然是广大师生把“文学名著阅读”异化成“只读文学常识,不读原著”,“名著阅读”似一只布满灰尘的“花瓶”,被放逐在语文教学的“边”上。
3.试题形式单调
大部分题型还是填空题、填表题、选择题,这些题型难以激活学生的思维,难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阅读的真实感受。可喜的是,简答题越来越受重视,一般的简答题要求学生概括名著内容、人物特征,较难的题目则会给出阅读文段,要求学生进行文段的分析。
4.考查的篇目和范围确定得不尽合理
试题大多集中在课程标准建议阅读的八部“长篇文学名著”,特别是集中在《水浒传》、《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四部,另外四部《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童年》也都有考过。课程标准建议阅读的其它体裁的篇目《朝花夕拾》、《繁星・春水》、《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也偶尔考过。但是也有不少试卷考查了不属于课程标准指名推荐的篇目,像《三国演义》、《红楼梦》、《简・爱》、《飞鸟集》、《海底两万里》、《爱的教育》等。2009年湖北黄石、山东潍坊、河南省,2008年湖北恩施、甘肃金昌等地方都考查了《三国演义》。其实,《三国演义》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建议阅读的课外读物。《简・爱》、《飞鸟集》绝对不是某地中考试卷中所说的“初中‘课标’要求必读的名著”,可能是当地中考考纲规定的篇目。中外名著,不计其数。究竟该把哪些名著纳入中考考查的范围,的确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中考是教与学的指挥棒,名著类试题考什么、怎样考,对名著阅读教学必然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上述中考课外文学名著阅读试题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试题内容的浅易,导致试题不能够真正检测出学生阅读名著的实际情况,使名著考查成为“伪”考查。“伪”考查必然催生“伪”阅读,即虚假的阅读,为了应付考试,记文学常识,而没有真正地读原著。请看我们的很多师生是如何进行名著阅读教和学的:教师先上网搜索,广泛占有资料,然后删繁就简,把初中阶段必读的文学名著浓缩成一份份“名著导读”微型报告,分别从作者简介、主要内容、人物性格及对应的典型情节、艺术特点、阅读感受等几个方面归纳整理,谆谆告诫学生,要背熟这些内容。只要学生熟记这些内容,考试时就可以一路过关。也正因为如此,很多教师都热衷于这种功利性的教学:介绍与名著有关的文学常识,补充最具神采的人物故事及其性格特征,带领学生读读课本上选录的精彩片段,背背老师自编的“名著导读”上的内容,最后练几道试题。本应该花近一学期时间潜心阅读的名著,只用两三节课就搞定了。这样教学之后,表面上看学生什么都知道,但实际上没有完整地读过原著,对作品不甚了解。当一本厚厚的文学名著被压缩成几页甚至是一两页文学常识之类的备考资料的时候,这部名著已经失去了生动的语言,失去了感人的细节,失去了丰富的思想,它的文学、文化、审美等价值都已经丧失殆尽,就无法给学生以艺术的熏陶、精神的滋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没有多大意义。文学名著阅读异化成了“只读文学常识,不读原著”,扭曲了阅读的本意,违背了课程标准对名著阅读的大力倡导,实在是一种悲哀。
二、考查策略:中考名著阅读试题考查的改革思路
在“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的今天,要想改变文学名著的“伪”阅读状况,当务之急必须改进名著阅读的考查策略,提高名著阅读的命题水平。
1.合理确定名著阅读考查的篇目和范围
名著阅读考查篇目的范围,应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书目、现行语文教材中推荐的书目和本地区教学实际来确定,并要把推荐的篇目明确写入当地的语文中考大纲里,命题时以此范围为限。同时,在推荐名著篇目时还要考虑作品的体裁、国别、时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作品篇目的总量。
从推荐作品的体裁来说,体裁范围应该相对广泛,不要局限于长篇小说。新课标在“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从童话、寓言、故事到诗歌、散文、长篇文学名著及当代文学作品,再到科幻作品和其他类型读物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有的还列出了推荐的作品篇目。拓宽学生的阅读面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鼓励学生阅读各种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作品。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共推荐6部名著,局限于5部小说和1部散文,体裁比较单一。而广东省中考考纲把戏剧(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纳入考查范围,则超越了课程标准的局限。
从推荐作品的国别来看,应该以我国的为主,外国的为辅。某省中考考纲推荐阅读文学名著的范围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繁星・春水》、《朝花夕拾》、《西游记》、《水浒传》、《简・爱》、《爱的教育》、《伊索寓言》、《昆虫记》、《傅雷家书》、《培根随笔》,这13部名著中有8部是外国名著,占推荐总数的近70%。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推荐的16部名著中有10部是外国名著,占总推荐数量的62.5%,另外推荐的两位作家也是外国的。外国名著占有如此之高的比重很难说是合理的。阅读一些国外的文学名著,固然能够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但是,引导中学生多读一些根植于我国丰富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应该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本质要求。
从推荐作品的时代和学生的阅读兴趣来看,现行课标、教材、考纲指名推荐的几乎都是古代和现代的作品,应该增加当代作品,推荐那些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精神需求的作品。只有这样,名著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据调查,初中学生喜欢读想象力丰富的作品,如《西游记》、《一千零一夜》、《哈利・波特》;喜欢读故事完整、结构较为复杂、篇幅适中、善恶分明、善最后总是战胜恶的作品,如《安徒生童话》;喜欢读励志类的作品,如《鲁宾逊漂流记》。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推荐的两部当代作品《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穆斯林的葬礼》,想必是会受到学生欢迎的。
从推荐篇目的总量上看,应该力求合理。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大纲规定考查的篇目总量有很大差别,例如安徽省6部,广东省12部。考查篇目的总量究竟多少才合适呢?这的确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2.准确制定名著阅读考查的目标和要求
课程标准虽然没有专门对课外文学名著的教学和评价提出要求,但是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提出了文学作品阅读的目标:“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阶段目标”中对第四学段(7―9年级)提出了文学作品阅读的目标:“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同时,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提出了“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的建议:“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查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在7―9年级,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例如,《广东省2009年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大纲》对“推荐阅读文学名著”提出的考查内容和要求是:了解本大纲推荐阅读文学名著的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了解本大纲推荐阅读文学名著的基本内容,能根据具体要求进行概述;初步欣赏文学名著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能结合具体语段作简单分析;能具体说出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体验,并就作品具体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应该说,广东省名著阅读考查内容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与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比较吻合,对中考名著阅读试题的命制和平时名著阅读教学的实施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3.加大名著阅读试题考查内容的深度难度
考查内容不应该只停留在对作者的姓名、国别和作品的名称、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文学常识的识记的层面上,而应该注意向阅读的纵深处掘进,更多地从形象的感受、情感的体验、语言的赏析等方面进行深度的考查,而且要求学生结合作品的具体的内容来回答,真正考查出“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让那些靠教师整理归纳要点代替自己读书的学生“望题兴叹”、迷途知返,从而引导学生真正走进名著进行深度阅读,深入领悟作品的形象、情感、语言,从作品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各地近几年来在名著阅读的命题上作过诸多探索,也有成功的好题。例如,广东省把名著阅读作为阅读板块中的一部分,近三年分别选取了名著《骆驼祥子》、《水浒传》、《童年》中的文段作为阅读材料来设计题目。试题内容涉及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文学常识类。2007年第19小题、2008年第19小题,考查作家姓名和作品名称,容易得分。二是情节内容概括类。2007年第20小题:“A段写祥子意气风发,B段写祥子萎靡不振。请根据小说的内容,说说哪些大事导致祥子‘萎靡不振’。”本小题侧重于文段外的多个情节名称的横向了解,如果学生不了解整个故事中祥子“三起三落”的悲剧命运就很难答对。2008年第20小题:“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常常以诗词引出人物和故事。A段中的诗词引出了作品中的哪个故事?请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来。”本题侧重于作品中单个重点故事的情节内容的纵深掌握。这两个小题的答案都不出现在节选的文段内,命题者的目的是考查对整部名著重要情节内容的了解,而不仅仅是某选段的内容理解。三是人物形象评价类。2008年第21小题:“B段文字突出了鲁智深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2009年第20小题:“从选段可以看出,‘我’对外祖父的感情是复杂的。在‘我’的眼中,外祖父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童年》中的其他情节具体分析。”这两个小题的难点在于结合作品内容具体分析。答案中没有作具体分析的,要被扣分。四是情感体验类。2009年第19小题:“外祖父毒打了‘我’一顿,现在却来看望‘我’,并和‘我’说了这么多话,他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没有读过原著而只根据试题中节选的文段来理解,就可能回答为外祖父打了“我”以后很后悔,来安慰“我”。其实,外祖父的目的一是为了安慰“我”,叫“我”不必太伤心;二是希望“我”理解他的举动,叫我不要记恨,他也有自己的苦衷;三是他的打是有道理的,他要警告“我”。在这里,外祖父并不后悔,他的经历已经让他习惯于打人了,他不会因打了阿廖沙就痛改前非的,他的教育方法就是打。五是语言赏析类。2007年第21小题:“请以选段中的语句为例,简析作品语言的一个特点。”本小题要想得到满分必须做到三点:一要指出作品《骆驼祥子》的语言特点(1分);二要举出例句(1分);三要分析合理(1分)。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广东省中考名著阅读试题对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感体验、语言赏析的考查都有一定的深度难度。这样考查不仅有利于真正地考查出学生阅读名著的实际水平,实现中考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真正走进名著、深入研读、获得感悟,实现中考的引导和调控功能。
4.名著阅读试题形式要创新
试题形式应该由“客观题”向“主观题”转变,以主观题为主,压缩选择题、填空题,增加简答题、简析题,要让简答题、简析题成为命题者为学生深入探讨名著准备的平台。另外,试题形式要创新,像辩论、采访、对联、点评、比较阅读等都是不错的形式。
5.名著阅读试题分值要提高
在满分为120甚至150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名著阅读试题仅占三两分,这怎么能够激励学生去搞费时费力的名著阅读呢?大胆提高名著阅读试题的分值有利于命题者出一些有深度的题目,使那些真正深入阅读名著的学生在考试中得到高分,使那些没有真正深入阅读名著的学生在考试中得不到高分,有利于引起教师、学生乃至学生家长对名著阅读的重视,有利于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有利于把名著阅读引向深入。
总之,反思中考名著阅读试题,我们喜忧参半。怎样进行中考名著阅读的考查和命题,对于语文中考政策制定和命题者来说都很富有挑战性。只有不断改进考查策略、提高命题水平,我们才能够使中考名著阅读试题更好地发挥导向作用,从而引导学生真正走进名著文本,深入领悟作品的形象、情感、语言,从作品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达到名著阅读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林孝杰.2008年中考名著阅读试题分析[J].语文建设,2009,(6).
[3]曹粉山.文学名著的“伪”阅读现象[J].语文学习,2009,(3).
中学生励志散文范文6
关于教育方式,传统的教育方法是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专题集中教育。这种教育方法固然有它一事一议的优势,但也容易流于说教等形式,引起学生反感,影响教育效果。笔者以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根据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自然的启发、引导,效果将会更好。尤其是语文学科更适合对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不要生搬硬套,一切还是以自然生成为妙。
这种方法在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理论支撑。在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下面就笔者在平日教学中的具体课例简要叙述如下:
一.感恩教育
笔者曾于2011年出版过《教育与文学》一书。一位家长边读着那本书,边给我们发短信谈体会。最近的一次短信说,书中有几篇谈感恩的文章,读后很有同感,认为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其实,感恩教育正是笔者坚持不懈的一个教育内容。
在教授刘鸿伏的散文《父亲》时,先给大家播放了刘和刚演唱的歌曲《父亲》,并且启发他们说:“同学们,刚才我们聆听了歌曲《父亲》,画面中的老人就是歌唱演员刘和刚的父亲。你看他的衣着:头戴藏青色帽子,身穿藏青色衣服。这就是上世纪农村五六十岁老人的标准打扮。他风餐露宿,劳作后在田间地头,吃着煎饼卷葱,非常辛劳。(随后幻灯片打出油画《父亲》)再看国画家罗中立先生的《父亲》,画面上古铜色的脸庞,皱纹如纵横的沟壑,这是岁月饱经沧桑的见证。他平端着半碗水,像是给人喝,又像是一脸虔诚地有所希冀、祈求,盼望着有一个好年景。同学们,这两位父亲也是我们各位同学父亲的象征。希望同学们多想想自己父母的艰辛、劳作,长大后,铭记父母的恩德,孝敬父母。”
讲课的后半部分时间,笔者又与同学们再次温习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父亲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课后,笔者让学生抄录了这首小诗: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 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并要求捕捉住瞬间的心灵感受,写在读书笔记本上。然后回去可以进一步生发、阐释。教育他们回家后,多与父母沟通,说一点体贴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
事后,好多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以前多么顽劣,不服管教,但是现在,家长批评他们时,他们不再顶嘴了。有的放假回家后还去打工,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有些学生还写下了感激父母的话:“通过这段时间的语文学习,我还得到了一个更大的感悟,我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共同奋斗的还有我的家人,他们在工厂里日日夜夜,他们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不为别的,为的只是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曾经那个年幼的我,总觉得自己的父亲是实行的,他不懂人情味,对我更是严厉。现在,人长大了,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与启发中,我也逐渐明白,我更体会到了父亲那一直不变的用意,作为一个父亲,首先教会孩子的应该是怎样做人,这是人活在世上的最基本的准则。现在想想,当初的我真是可笑,以前的抱怨都延伸成了发自内心的敬仰。此刻,我觉得,我父亲是最伟大的教育家。带着家长的期盼,带着我的大学梦,中途我不会停歇,更不会懈怠。坚定、坚持、坚守,纵然荆棘满路,纵然遍体鳞伤,我也一定会拥有着那一直不变的信念,让人生不再留下遗憾。”
二.理想教育
理想教育也可以叫做励志教育。理想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就像向导,指引着每个人不至于迷失航向。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则如逐浪的浮萍、断线的风筝、飘舞的蒲公英。笔者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当今中学生的理想几乎无一例外是,长大后当老板、企业家。没有人骄傲自豪地说,长大后要当科学家、化学家等。这显然是受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也由此可见,进行理想主义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远大的理想毕竟太过遥远,毕竟有些抽象。一个人在遥望远大理想的过程中,难免会丧失信心。因此,在这高中三年中,还要树立一个个具体的近期目标。只有在实现一个个近期目标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接近并最终实现远大的理想。也只有在实现一个个近期目标的前提下,才能收获成功的人生。
下面是笔者进行理想教育的一个课例:
今天,讲《报任安书》,提到了司马迁的生平,于是我有感而发。我说:“司马迁出生于公元145年,我讲这节课的时间是公元2011年。一位距今1800多年前的青年,都有含垢忍辱、发愤著书、以求名垂史册的理想。不知在坐的各位,可否有过这样伟大的思想。想名垂青史、光耀后世的同学举举手,我看有几人。可惜没有,由此可见,光物质生活极大富裕,而精神生活非常贫穷,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人的大脑让物质给锈住了。我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树立远大理想,不要只想着去当大老板、大股东、大企业家。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大家不都像现在这么过吗?能过好眼前的日子就不错了,谁还会想着以后呢?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们的父辈不也是这样平平淡淡、相守一生吗?我认为,那是因为你们的父辈没有受过让他成为大人物的教育。今天,跟你们讲了这样一番看似不着调、有点好大喜功的道理,但还是希望有人能够从此立下成为伟人的誓言。也许就在这一刻,将有一位名人、甚至伟人从此地诞生。”
不知是否因为笔者的这番话,有大觉悟者,大觉醒者。但看着同学们那若有所思的样子,笔者知道理想的种子已经在他们的心田里发芽。
三.情感教育
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就是人有感情。“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无度未必真君子,无情未必真豪杰”。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就是情感教育。只要学生有感情了,就具备了让他们转化成为优秀生的前提。当然这些教育讲究润物细无声。
10月中下旬,教读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后面有一个鉴赏题“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学生理解得很好。能够想到,见到的不是秋风,而是秋风所带来的秋景。
这时,笔者启发学生看看窗外的自然景色。说:“春天的树叶是新绿;夏天的树叶是浓绿;而现在的树叶是泛黄,有的还打着旋儿,从树上飘然坠落。这都是自然的作用,具体一点就是秋风的作用。过不了多久,树叶还会纷纷坠落,留下光秃秃的树干。正所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以说,这里看见的不是秋风,而是秋风作用下的肃杀的秋色、秋景。”
在教学时,能够巧妙联系现实生活,这是笔者努力追求的一个境界。这节课的教育意义就在于培养学生拥有观察、体验、热爱生活的习惯与胸襟。
课例二:
教读散文《我心归去》第五段的最后两句“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
笔者说:“这里实际牵扯到一个美学原理,即‘距离产生美’。有几个兄弟姊妹的同学可以想到,平常你们兄妹们在家常常闹得不可开交,可是一旦离开又非常想念,就是这个道理。而对于每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也许有过种种困境与不堪,但是时过境迁之后,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因为那份艰难与尴尬也成为自己奋进的动力了。”同学们在这个教学环节感受到了亲情与奋斗的美丽。
讲第6段时,笔者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作者看到名胜与听到音乐,也许是对风景与音乐有误读,但为什么总能率先想到故乡?笔者说:“作者是想以此说明故乡与人在情感、审美上的关系。情感上的关系,同学们都好理解,即自己与故乡那种血脉相连的关系,那么故乡与人在审美上的关系如何理解呢?”对此,笔者做了如下解读:
“俗话说,美不美,故乡水;甜不甜,故乡人。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在谁眼里,自己的母亲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母亲。同样,故乡也许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与遗憾,也许没有繁华都市里的一切灯红酒绿的生活,但是这都不影响故乡在任何一个游子心中的美丽形象。所以,作者固执地认为,所有雄浑的男声独唱都是献给故乡的,所有的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中国所有的大作家,他们的成名作都是献给故乡的,并且故乡成为他们创作不竭的素材与力量源泉。像莫言,他笔下永远在描画着山东高密东北乡的红高粱,韩少功永远在用笔倾诉着他对湖南山村的一往深情。贾平凹永远在写着诉不尽的商州民俗,高建群永远在写着他的渭河平原。”
相信学生们在听了这番话之后,都会对自己的家乡增添一份别样的解读,从此后,他们会更加热爱故乡、热爱故乡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