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的利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留学的利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留学的利弊范文1

Study Abroad

In recent years, studying abroad has flourished. Thousands of schloars and students have gone to foreign countries to study. Many people are sparing no effort in applying for going abroad.

Attending schools abroad has many advantages. In the first place, students who have studied abroad can act as mediators between peoples of different cultures so as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Secondly, we can learn much more advanced knowled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the foreign countries. Thirdly, we can enjoy the contact with new and different cultures so as to increase the awareness of our own culture. Fourthly, we can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more quickly.

However, studying abroad may have disadvantages such as language barrier in the first few months or financial difficulties before getting a scholarship. In spite of these, the advantages greatly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 It is advisable to attend schools abroad

留学的利弊范文2

日本以礼仪之邦著称,讲究礼节是日本人的习俗。平时人们见面总要互施鞠躬礼,并说您好,再见,请多关照等。

日本人初次见面对互换名片极为重视。初次相会不带名片,不仅失礼而且对方会认为你不好交往。互赠名片时,要先行鞠躬礼,并双手递接名片。接到对方名片后,要认真看阅,看清对方身份、职务、公司,用点头动作表示已清楚对方的身份。日本人认为名片是一个人的代表,对待名片就像对待他们本人一样。如果接过名片后,不加看阅就随手放入口袋,便被视为失礼。如果你是去参加一个商业谈判,你就必须向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递送名片,并接受他们的名片,不能遗漏任何一个人,尽管这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但这是表示相互友好和尊敬的一种方式。

到日本人家里去作客,要预先和主人约定时间,进门前先按门铃通报姓名。如果这家住宅未安装门铃,绝不要敲门,而是打开门上的拉门,问一声:借光,里面有人吗?,进门后要主动脱衣脱帽,解去围巾(但要注意即使是天气炎热,也不能光穿背心或赤脚,否则是失礼的行为),穿上备用的拖鞋,并把带来的礼品送给主人。当你在屋内就坐时,背对着门坐是有礼貌的表现,只有在主人的劝说下,才可以移向尊贵位置(指摆着各种艺术品和装饰品的壁龛前的座位,是专为贵宾准备的)。日本人不习惯让客人参观自己的住房,所以不要提出四处看看的请求。日本特别忌讳男子闯入厨房。上厕所也要征得主人的同意。进餐时,如果不清楚某种饭菜的吃法,要向主人请教,夹菜时要把自己的筷子掉过头来使用。告别时,要客人先提出,并向主人表示感谢。回到自己的住所要打电话告诉对方,表示已安全返回,并再次感谢。过一段时间后再遇到主人时,仍不要忘记表达感激之情。日本人设宴时,传统的敬酒方式是在桌子中间放一只装满清水的碗,并在每人面前放一块干净的白纱布,斟酒前,主人先将自己的酒杯在清水中涮一下,杯口朝下在纱布上按一按,使水珠被纱布吸干,再斟满酒双手递给客人。客人饮完后,也同样做,以示主宾之间的友谊和亲密。

日本人无论是访亲问友或是出席宴会都要带去礼品,一个家庭每月要花费7.5%的收入用于送礼。到日本人家去作客必须带上礼品。日本人认为送一件礼物,要比说一声谢谢的意义大得多,因为它把感激之情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了。给日本人送礼要掌握好价值分寸,礼品既不能过重,也不能过轻。若过重,他会认为你有求于他,从而推断你的商品或服务不好;若过轻,则会认为你轻视他。去日本人家作一般性拜访,带上些包装食品是比较合适的,但不要赠花,因为有些花是人们求爱时或办丧事时使用的。日本人对礼品讲究包装,礼品要包上好几层,再系上一条漂亮的缎带或纸绳。日本人认为,绳结之处有人的灵魂,标志着送礼人的诚意。接受礼品的人一般都要回赠礼品。日本人不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品,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因礼品的不适而使客人感到窘迫。自己用不上的礼品可以转赠给别人,日本人对此并不介意。日本人送礼一般不用偶数,这是因为偶数中的四在日语中与死同音,为了避开晦气,诸多场合都不用四,久而久之,干脆不送二、四、六等偶数了。他们爱送单数,尤其是三、五、七这三个单数。但九也要避免,因为九与苦在日语中发音相同。

留学的利弊范文3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 留学生 实践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高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医学。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搞好病理生理学实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校自200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以来,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在完成本科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承担了我校留学生病理生理学全英文授课的任务。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这两种教学过程做一分析和比较,取长补短,以提高我校及其他医学院校的病理生理学实践教学水平。

一、文化背景的差异

我国的医学大学生都是经过各种考试特别是高考选的优秀人才,不光“数、理、化”功底过硬,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水平也很高(尤其是英文班的同学)。在学习病理生理学课程之前,已有生物化学,生理学和细胞生物的等基础课程的知识和实践基础。而我校招收的留学生来自西亚、南亚、非洲等世界各地,教育背景不同,他们之间的能力水平和个人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来华之前接受过一些医学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强。但也有部分学生理解慢,动手差。成绩不能达到标准。针对这些差异,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其特点,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采用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力求让每个学生在病理生理学实验课上都有所收获。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教学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还是摆脱不了“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灌输教学。目前提出的PBL教学对这种情况有所改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学生在大胆提问和回答问题方面仍然不能完全放开,表现拘束,对某一知识点即使不理解也不愿意和老师当堂解决而宁愿课后查阅资料或咨询老师。受西方文化氛围的影响,留学生思维活跃,个性独立,喜欢提问题,课堂气氛热烈,教师无法预知课堂秩序,随时都可以进入师生互动环节。对于没有理解的问题紧迫不舍,有的甚至走到讲台上与老师一起边画图边讨论,直到完全弄懂才罢休。同时,留学生对与病理生理学课程中涉及的临床知识特别感兴趣,总是愿意同老师探讨相应的治疗方法,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也要加强这方面的准备。总之对于教师来讲,这种活泼的课堂氛围取得的教学质量也许远胜于安静的课堂,因此。要善于利用留学生的这些优点去引导开发中国学生,活跃其思维,扩展知识面,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当然,留学生自律性差,经常出现上课迟到、旷课的现象,教师要因势利导,增加自己的教学魅力,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

三、动手能力的差异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动物身上复制疾病模型是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的一个基本特色,因此,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医学生由于经过生理学实验的训练,对于耳缘静脉麻醉、动静脉插管、气管插管等基本操作都很熟练,基本不用特别做示教就能够完成,而且具有团队精神,能够很好的配合协作,同时,可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操作比较精细、认真。但是实验失败后,不能很好的寻找原因,也不想重复实验。留学生动手的基础较差,具体操作的动作比较粗,不够精细,代教老师需要亲自给学生做演示,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操作的每个动作。同时留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喜欢动手的学生每次都能很好的操作,失败了还会再找另一只动物做;而部分学生不愿意动手,只是在老师示教后等着看结果。教师应根据各自的特点,扬长避短,多鼓励,多指导,对实验中遇到的困难第一时间解决,出现错误的操作及时纠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能,保证实验课顺利完成。

四、课后实验报告的差异

病理生理实验教学中,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实验报告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中国学生对实验报告的重视程度不高,对于未得到理论结果的实验很少认真地分析失败原因,实验报告中原理部分只是原原本本的照书复制下来,没有在脑中整合处理的过程。留学生的实验报告非常整洁美观,排版符合审美,重点常采用不同颜色加以突出。能及时总结实验失败的原因,原理部分不照搬书上的内容,而是将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经自己理解整合后用自己组织的语言写出,有的还用图表更直观的表示。教师应当将留学生这种认真的态度引入本科课堂,使中国学生从思维方式上加以改变。

五、考试成绩的效应

留学的利弊范文4

关键词: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质量控制;毕业论文;毕业答辩

作者简介:杨平(1954-),男,浙江诸暨人,上海电力学院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上海?200090)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112-03

大学毕业设计环节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1]因此,不管目前遇到多大的问题和困难,坚持做好大学毕业设计工作是毋庸置疑的正确选择。

大学毕业设计工作中,最后一个关键性环节是成绩评定。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并不简单。它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因素。它可以直接影响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责任度和学生做毕业设计的认真度。[2]但是,长期以来,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如何进行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仍然是一个热门课题,有关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改革的论文还在不断涌现。笔者认为做好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工作,首先应当制定出几条必须坚守的基本原则。有了基本原则,在面临问题和困难时就有了解决的依据和方向。其次应当设计一套严谨的处理流程。这套流程应该可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无缺陷、可利用,又从不自相矛盾。

一、大学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的原则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的基本原则应当包括七条:准确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公平性、正向引导性、过程评价性和环境相对性。所谓准确性是指学生所做的水平与最后评定的成绩水平基本一致。所谓科学性是指所制定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流程和操作方法都有科学依据,经得住推敲和论证。所谓可操作性是指所制定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流程和操作方法可以在当前的工作环境条件下真正得以实施。所谓公平性是指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成绩值中基本上不含有任何歧视性成分。所谓正向引导性是指所制定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政策对学生和导师都有正向的和积极的引导作用。所谓过程评价性是指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成绩值中都含有客观的过程性评价成分。所谓环境相对性是指所评定的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分布是在当时当地的环境条件下当届导师指导当届学生后由当届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方法自然得出的,不应含有历史尺度上和地域经纬上的绝对性成分。

对照上述七条基本原则,对目前已出现的多种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方法做了以下几点剖析:

第一,最早应用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方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完全由答辩委员会通过答辩会议来确定毕业设计成绩,导师可以给出一个参考成绩。如果学生人数不多,毕业答辩会议的时间可以开得足够长,答辩委员会足够权威且规模足够大,那么这种的简单方法也完全能满足上述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基本原则。但是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例如,答辩委员人数太少,或是专业不懂,或是人均答辩时间太短,那么准确性原则就首先无法坚守。于是就有了导师打分和他人评阅打分并按比例算入总成绩的做法。这样一来就产生了成绩综合评定问题:如何分配导师、评阅人和答辩组三方折算总成绩的权重·对此,已出现多种提案:3∶1∶6、[3]3∶3∶4、[4]4∶3∶3、[5]

4∶2∶4、[6]3∶2∶5。[7]尚且不论哪种提案最佳,仅就简行处理的流程而言,就有这样的可能:被导师或评阅人判定为不及格的论文,仍被允许参加答辩,并且若答辩组给出高分则得到总成绩合格的不合逻辑的结果。这种平行处理方法至少不符合科学性原则。

第二,导师打分普遍偏高,而且是严师分低,庸师分高。若不再进行修正处理,则明显违背公平性原则。若为公平性而采用很复杂的评分计算处理方法,又违背了可操作性原则。例如,刘玉梅等人提出的集中意见排序法,需要对每篇论文按9个指标打分,再综合排序,处理工作量偏大;[8]杨高尚等人提出的模糊综合评定法,模型复杂,打分量大,且实际操作困难;[9]董非等人提出的多级可拓学处理方法,需要计算关联度函数,算法更复杂,不便实际实施;[10]许天旱等人提出的调整系数法虽然粗糙,但易于操作;[11]杨平等人提出的公平性算法更精细一些且易于执行。[12,13]

第三,为防止导师打人情分和为学生拉票的不公正行为,已有多所院校实施交叉答辩模式。此法虽然可以杜绝导师本人的不公正行为,但也不是值得提倡的好方法。因为它违背了正向引导性原则。事实上,大多数导师是正派的君子,不是需要防范的小人。实施交叉答辩模式强化了负面诱导作用,将会降低导师的责任感,还容易产生答辩评价偏差从而引发导师间的矛盾。

留学的利弊范文5

比例的意义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授课人: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教材P40页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不断变化发展的。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法学法

教法: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从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自主学习掌握比

例各部分名称。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讨论学习本科知识。

教学准备

PPT课件国旗图片和学生课前量出不同大小国旗的长与宽

课型与课时

新授课

1课时

教学过程

群备修改

二次修改

课前三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来源:Zxxk.Com]

2、学生举例子,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2、如何求比值

1.(1)这几幅图中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不同之处是这几面国旗的长、宽各不相等。

(2)这三幅图中国旗长

和宽的比都是3∶2。国旗不是想做多大就做多大。

(3)学生写出长和宽的比,发现比都是3∶2。

2.师生共同研讨,发现其中的规律。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3.学生认真听教师谈话,进入新课学习。

(1)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2)学生在纸上试写。

(3)学生写出其他的比例。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

(4)比例是由两个比组成。这两个比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它们比值相等。

1.出示教材第40页的三幅国旗图片。

(1)提出问题:这几幅国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这三幅国旗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关系?是不是国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呢?

(3)提出探究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出的数据,写一写,算一算,看看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学生独立探究,教师巡视。

2.组织研讨:通过研究,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4∶1.6=

60∶40=

5∶=

师:这些比中任意两个比,我们都可以用等号连接。(课件展示:“2.4∶1.6”和“60∶40”同时闪烁,接着两个比后面的比值隐去,再用等号连接起来。)你知道像这样的式子叫什么吗?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例。

(1)师:这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中间可以用等号连接,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板书:2.4∶1.6=60∶40

(2)比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那么,比例也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吗?怎么写例?

教师指名板演。

(3)结合黑板上的比,你还能说出其他的比例吗?

汇报交流学生所写的比例。

(4))探究比和比例的区别。

学生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教师小结: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是一个等式。

[来源:学|科|网Z|X|X|K]

反馈矫正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互相检查,集体订正。

1.完成教材第4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43页第1题。

拓展运用

学生认真审题后做题,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

比例的两个外项是6和0.3,两个内项是1.2和1.5,组成的比例是(

):(

)=(

):(

[来源:学科网]

作业布置

教材第43页1、2、3题。

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

2.4:1.6=3:2

60:40=3:2

2.4:1.6=60:40或2.4:1.6=60:40

留学的利弊范文6

【关键词】 超流 超导 拉格朗日密度 运动方程

【Abstract】 The well-known Lagrangian of current superfluid systems is not relativistic covariant, this paper gives a general relativistic covariant Lagrangian of superfluid systems, and naturally finds the non-relativistic Lagrangian and its all corresponding theories after making approximations. The equation of motion obtained from the old non-relativistic Lagrangian density is not complete. The new momentum and energy can return to the old expressions of superfluid systems under some conditions. This paper gives two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Lagrangian, gets the same equation, and finds its solutions. Using two different Lagrangian densities, this paper obtains different forces.

【Keywords】 Superfluid Superconductivity Lagrangian density Equations of motion

1 超流和超导系统拉氏量及其运动方程

众所周知,目前量子力学的超流和超导系统的拉格朗日密度不是相对论协变的,我们给出了超流和超导系统的一般相对论协变的拉格朗日密度,给出将其近似后得到了非相对论协变的拉格朗日密度及相关的理论。从旧的非相对论协变的拉格朗日密度得到的运动方程是不完整的,它失去了一些重要项。新的运动方程可以近似为旧的运动方程,新的动量和能量可以在某些条件下返回到超流和超导系统的能量动量表达式,从一般的拉格朗日密度出发得到的能量和动量是准确的,没有忽略任何项。我们还推导出,在速度场的散度为零的条件下,经典的超流和超导拉格朗日密度和新的拉格朗日密度给出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可以得到相同的方程,并得到了它的解。使用两种不同的拉格朗日密度,我们得到不同的力,并且给出了两种超流和超导标量场理论的比较研究,及其相应的量子力学理论。

量子力学中的超流和超导系统的拉格朗日密度不是相对论协变的,可以把它看作是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相对论协变的拉格朗日密度的近似。基于这个方法,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拉格朗日密度,它比原来的多出一些项。计算表明,从原来的拉格朗日密度得到的运动方程是不完整的,它自动消去了二阶项。我们的拉格朗日密度则解决了这些问题,使得运动方程更完整。在附加的近似条件下,它可以近似为现行量子力学中超流和超导系统的运动方程。

2 超流超导守恒流与能动张量

从不协变和协变的拉格朗日密度出发,我们分别得到了现行的不严格的守恒流、动量和能量形式以及新的严格的守恒流、动量和能量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后者可以返回到现行量子力学的超流、超导的动量和能量形式。这进一步说明,现行量子力学的超流和超导系统的拉格朗日密度可以通过本文的拉格朗日密度得到。可以看到原来的拉格朗日密度得到的能量和动量忽略了一些高阶项,它们是近似的。从我们的拉格朗日密度得到的能量和动量是准确的,没有忽略高阶项,原来的能量动量只是我们新的能量动量的一个特例。

因此,使用严格的、完整的和相对论协变的拉格朗日密度,通过严格的推导,我们为当前超流和超导理论做了修正。也就是说,我们给出了完整和严格的运动方程、能量梯度、渗透动量和马格努斯力。可以看出,目前的超流和超导理论是不严格的,这使得它做了一些近似,并且失去了一些重要的项。然而,我们表明,这些项具有重要的物理意义,不应被丢掉。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一般的拉格朗日密度和严格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这些在旧的超流和超导理论中已丢掉的项都被保留了下来,因而一般的超流和超导体理论是完整的。这些新出现的项和超流、超导条件对超流、超导和高温超导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我们的工作不仅对超流和超导在理论上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超流和超导的实验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3 结语

本文在经典超流和超导拉格朗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相对论协变的新的拉格朗日密度,并且由新的拉格朗日密度得到了新的运动方程以及对应的动力学。可以看出,新的拉格朗日密度更加对称。这说明之前在旧拉格朗日密度基础上的对超流和超导的计算是不完整的,而用新的拉格朗日密度进行计算则避免了这一不足。这对于理论的修正和实验的指导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L. D. Landau, Theory of the Superfluidity of Helium II, Phys. Rev. 60 (1941) 356.

[2]L. Tisza, The Theory of Liquid Helium, Phys. Rev. 72 (1947) 838854.

[3]W. Israel, Covariant Superfluid Mechanics, Phys. Lett. 86A (1981) 79.

[4]I. M. Khalatnikov and V. V. Lebedev, Second sound in liquid helium II, Phys. Lett.91A (1982)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