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神的新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神的新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神的新娘范文1

【关键词】壮族;传统水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传统生态知识

【作 者】付广华,中央民族大学2009级博士生、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助 理研究员。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3-0086-009

Zhuang People’s Traditional Water Culture and

Co ntemporary Building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u Guanghua

Abstract: Water culture includes all the cultural traits, suc h as techniquesof getting and using water,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cognitions of wate r.Zhuang people lives by the water, and their main subsistence way is planting r i ce, so they have their own abundant traditional water culture, which has its d is tinctive value to buil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Zhuang-inhabited areas.I t will not only provid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wisdom to build a harmonious mech anism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water, but also give a probable approach to resp ond the water shortage in the Zhuang-inhabited areas.

Key words: Zhuang people; traditional water culture; buildin g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一、引言

水是万物之源,是生命之母,是人类社会生存、延续、发展的必需物质。无论一个民族 是居住在热带雨林地区,还是居住在寒冷的北极圈内,甚或是居住在炎热的大沙漠内,都不 可避免地要与水发生密切的关系。中国南方自古多雨水,常常阴雨连绵,雨霏霏,一些地 方会有水分过多的烦恼;加拿大的爱斯基摩人主要利用雪来融化成水,亦不用担心水资源的 短缺;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昆人则处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只能充分利用各种植物来获取充足 的水分。因此,任何民族都有一套本民族与水发生关系的独特方式,其中蕴含着独特的生态 智慧。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看,水文化是围绕水而产生的、与水有关的一切文化事象,它包 括水技术和工具、水规约和习俗、水崇拜与水神信仰等。在人类学发展史上,不少学者也曾 就水文化事象展开探讨。早在1904年,美国人类学家就依据考古材料对墨西哥人的水象征进 行了初步探讨[1]。30多年后,理查德森和汉克斯根据他们在黑脚印第安人中的田 野资料深 入地研究了这一族群的水事训练和水事想象[2]。此后,英美人类学界的水文化研 究进一步 深化,探讨水的象征的论文有《阿拉佩仕水象征的思考》[3]、《生活之水:卡瓦 仪式和献 祭逻辑》[4]、《水与交换:作为社区的和竞争性遭遇的雅库交换仪式》[5] ;从水资源管理 的角度展开探讨的文章有《秘鲁中部高地的灌溉和社区》[6]、《肯尼亚泰塔山区 水控制的 社会组织》[7]、《巴厘水庙与灌溉管理》[8]等。上述论文皆刊载于《美 国人类学家》、《美国民族学家》等人类学的权威杂志上,在学界的影响比较大。

受国际学界的影响,近年来中国也有一些民族学家、人类学家涉足水文化研究。郑晓云 研究员曾经作为当时唯一代表中国内地的学者,凭借《傣族的水文化传统与可持续发展》一 文参加了2001年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水历史学大会[9];后来他还根据田野资料写成 《红河流 域少数民族的水文化与农业文明》[10],提交给2003年底在埃及召开的第三届国际 水历史学 会大会。麻国庆教授着眼于“水与文化多样性”的研究,以自身在内蒙古不同地区的调查案 例为基础,在“公”与“私”的框架下,考察了蒙古族社会对水的利用的传统及其与地域社 会的关系[11]。郭家骥研究员撰写的《西双版纳傣族的水文化:传统与变迁》,系 根据他在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曼远村的三次田野调查资料写成,就傣族民众对水的认识和信仰 、水利技术、水资源管理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2]。无独有偶,艾菊红还以《傣 族水文化 研究》为题撰写博士论文,成为这一领域内最为厚重的著述。上述研究注意结合文献和田野 资料,运用人类学的视角来分析问题,为后来学者的深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壮学研究与云南的傣族一样,壮族也是一个水的民族。他们主要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广西壮族自治 区和云南省,传统上以“饭稻羹鱼”为基本的取食方式。不论是种植水稻,还是养殖淡水鱼 ,都离不开水。由于取食方式的这种特点,在壮族传统文化中,有着诸多与水有关的文化事 象,广泛分布于壮族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壮族传统水 文化。不过,由于学者们研究领域的限制,至今尚少全面、深入地研究壮族水文化的成果, 只有邱振声研究员进行了开拓性的探讨,他从水为生命之源、水为圣物、水中有神三个方面 探讨了壮族民众对水的认识,但由于所采用的方法是传统文学研究的进路,关注的仅为壮族 传统水文化的认识与信仰方面,未能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壮族传统水文化进行较为全面的 研究[13]。此外,廖明君研究员曾从自然崇拜的角度研讨了壮族的传统水崇拜文化 ,对布洛 陀“喷水”、挑新水、婚俗中的水、水神祭祀等进行了文化意义上的阐释,使水文化有了更 深层次的内涵[14]。

本文吸收了前辈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经验,以文化人类学为研究进路,试图通过对壮族物 质层面的、制度层面的以及精神层面的传统水文化的剖析,为寻求建设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 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源泉。在资料来源上,力图实现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的结合:文献 资料来自古今中外,涵盖文集、地方志、工具书、民间碑刻等多种形式;田野调查资料则来 自于笔者2006年3月至2008年10月先后5次在广西龙胜龙脊村所做的田野调查。在田野调查过 程中,笔者还参与了诸如修筑水渠、梯田除草以及参加村民代表会议等活动,深刻地理解了 水文化在龙脊壮族民众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二、技术和工具:壮族传统水文化的物化表现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看,水文化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的符号体系,它在民族传统文化 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作为百越族群的后裔,壮族的传统经济生活是围绕水来展开的,进 而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社会组织和精神文化,形成了壮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水文化。其中用水技 术和工具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是壮族传统水文化在物质方面的主要表现。人与自然的 关系衍生出技术文化,就其本身来说也是丰富多彩的,这里主要关注与壮族民众传统的取水 、用水的技术和工具。

壮学研究壮族聚居地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达1500毫升,比我国年平均降雨量629 毫升、世界年平均降雨量730毫升均高出一倍多。在江河两畔和山岭之间,分布着一片片面 积不等的平峒、弄场或三角洲,具有发展稻作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巨大潜力。正是这样的自然 生态环境,造就了壮族以稻作农业为主的生业方式,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和生业方式相适应 的文化模式和文化特质[15]。但由于壮族分布地域范围广,所处地区的地质地貌也 各不相同 ,因此获取水的技术和工具也较为复杂。不过,大部分的壮族居住在地势较为平坦的河溪旁 边,通过水轮车、脚踏水车、戽斗提水等灌溉工具,再建造四通八达的灌溉渠,使得平峒壮 族聚居区成为广西最重要的粮仓。如在壮族聚居的扶绥县,至迟在清光绪年间(1875―1908 年),新宁州(今属扶绥县)的高屯江、杨晏江、渌旺江、汪庄江、口布尧江5江,沿流使用 江水灌田;那口布水、那模水、渌广水3水,也一样沿流灌田;汪庄河、岜河2河,俱驾车灌田 ;此外,城南五里安定村民还在那密沟上建筑堤堰灌田[16]p300。土忠州(今 属扶绥县)之口剥口布水,沿溪有引水渠,可以灌溉水口、渌幸、郝章、郝佐等村田亩[16]p315 。永康州 ( 今属扶绥县)江上游,筑有旧县溪坝、渌江坝、丰溪坝、口布 练溪坝,罗维河上有罗围溪 坝,渌井河上有天巡溪坝、新县江坝、光村坝等引水灌溉设施,因此靠近水坝的村子,都能 够得到有效灌溉[16]p344。罗阳土县(今属扶绥县)沿江中下游,也筑有水 坝引水灌田, 每年浇灌田禾百亩[16]p359。可见当时壮族民众不仅依靠地理形势建造引水渠坝, 而且还流 行“驾车灌田”,使得引水灌溉遍及当时的三州一县,为稻作农业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关 于壮族民众使用水轮车灌溉的记载,后人曾有总结道:

“在桂西和桂西南一带壮族地区,普遍使用一种水轮车提水灌田。水轮车每架直径 六七 米,高十米左右,悬于河边,利用流水冲力使水车自动循环,把河水提上岸灌溉。每架水轮 车灌几亩、几十亩,大的可灌一两百亩。有的一村用一架,也有数村共用一架水轮车的。用 水轮车的地方,冬季全村男女青壮年上山采藤、砍竹,突击修造。”[17]p13

虽然水坝和水轮车的灌溉效益比较好,但仅仅适合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平峒地区。由于地 理环境的影响,山岭地区居住的壮族则主要利用山泉水,饮用、灌溉皆仰赖山泉,自古以来 就形成了适合山地生态环境特征的稻作农业灌溉方式。比如龙脊壮族聚居区山岭众多,岭上 泉水终年不息,有的顺着峡谷奔流而下,有的被民众引导到水田之中,然而由于山地崎岖不 平,少有平地,所以并没有发展出大型的水利灌溉工程,而仅是结合山地特点发展了独特的 灌溉系统。当地壮族在山腰适当地方开凿渠身很狭窄的灌溉沟,在无法挖沟的地方则用水槽 将两段灌溉沟或田地连接起来,水槽取材于当地生产的毛竹,只需将毛竹一剖为二,使之中 空,然后打通其中竹节,首尾重叠相连,从远处引水,即可流至田中。对这种灌溉方法,清 人闵叙曾记述道:

“竹筒分泉,最是佳事,土人往往能此。而南丹锡厂统用此法。以竹空其中,百十 相接 ,蓦溪越涧。虽三四十里,皆可引流。杜子美《修水筒》诗:‘云端水筒坼,林表山石碎。 触热藉子修,通流与厨会。往来四十里,荒险崖谷大。’盖竹筒延蔓,自山而下,缠接之处 ,少有线隙,则泄而无力。又其势既长,必有木耆阁,或架以竿,或蛰以石。此六句,可谓曲 状其妙矣。又《赠何殷》云:‘竹竿袅袅细泉分。’远而望之,众筒纷交,有如乱绳,然不 目睹,难悉其事之巧也。”[18]p206

闵氏所谓“土人”即是指世居广西的壮族民众。即使时至今日,笔者数次到龙脊村进行 田野考察时还能见到不少这种水利设施,正如闵氏所言,“然不目睹,难悉其事之巧也。” 也足见其有效性之一斑。

此外,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壮族先民还形成了一些较有特色的用水技术。如唐代《岭 表录异》有记载道:“新泷等州山田,拣荒平处锄为町畦。伺春雨丘中聚水,即先买鲩鱼子 ,散于田内。一二年后,鱼儿长大,食草根并尽。既为熟田,又收鱼利;及种稻,且无稗草 。乃养民之上术。”[19]p213鲩鱼,草鱼的别称。此处虽然说的是壮族先民开垦稻 田的方法 ,但涉及的却是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技术,他们能够事先建造“町畦”,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利 用即将到来的雨水。在有些壮族地区,当地民众传统上还充分利用稻田之水,适时往田里放 养鲫鱼、鲤鱼、禾花鱼等鱼苗,一方面鱼苗可以帮助稻谷消灭一些害虫,另一方面鱼苗的粪 便也肥了田。到秋天收割稻谷时,鱼都长到了一定的长度,可以趁机捕鱼,获得另一种丰收 。

事实上,壮族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文化事项与水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舟楫文化乃是 一种水上航行的技术文化;酒文化在技术层面上即是把稻谷和水酿造成酒的一种文化;鱼文 化跟水文化有着甚为密切的关系,不仅是因为“鱼儿离不开水”,更重要的是“饭稻羹鱼” 已经成为包括壮族在内的整个百越族系的共同饮食文化特征。

三、规约和习俗:壮族传统水文化的制度呈现

水规约和习俗,系壮族传统水文化在制度层面的呈现,所涉及的是各种取水、用水以及 保水的社会组织和制度,目的在于维系区域社会的水文化和谐。具体而言,又包括调节用水 的规章制度、日常规范、节日礼仪等等。壮族民众只有借助这些制度方面的水文化,才能构 成社会生活,延续复杂的人类社会。

为了保证稻作农业生产的受益最优化,壮族民众很久以来就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灌 溉用水方法。比如在龙脊壮族聚居区,当地习惯法规定:如果一条灌溉渠流经的地方有很多 要灌溉的稻田,则首先必须满足先开的稻田的用水;如果一条主渠流经的地方有许多支渠, 则首先必须满足先开凿的支渠所灌溉的稻田的用水;尽管后开辟的稻田或支渠在较接近主渠 的水源地方,也不能导水灌溉。还有一种办法是:如果一条主渠或支渠有许多处地方使用它 的话,便在分水地方安下一块平整的木块或石块,上面凿下一个有两个或三个缺口作“凹” 等形状的“水平”,缺口的多少和大小按需灌溉田地的多少而定[20]p71。 在今大新县,过 去也曾经存在过类似的分水办法,据太平土州《以顺水道碑》记载:“凡有田者,必有水 口 。若无口之田,而其田近于水沟,且卑于水沟,如妄造取水者,即将其人拉到堂案报,照 章治罪,以田充公。凡界俱定章程,各有额数,总入多寡。各宜守旧制,毋得借私婪取数 外。凡界之下,沟口相连,不得以此沟多下之地,而凿开取水沟之水。”[21]p7正是因为 有这样一个较好的分水方法,很好地保证了灌溉的先后秩序,所以很少发生不必要的用水争 执。

民间社会组织也在水文化传承与维系中发挥了强大的功能,它们或出台规章制度,或组 建相关机构,来协调本区域的生产生活用水。如在广东连山壮族地区,组织农户每户一人入 会为会员,主要商议和动员兴修水利,通常是按各家田亩多少出资出力,从而形成了一种名 为“水利会”的民间公益组织[22]p389。该组织的存在,使受雨水破坏的水 利设施能够得到 及时的维修,有效地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再如在广西龙脊壮族聚居区,为维护正常的 农业生产秩序,村寨、联村寨和十三寨寨老组织制定了不少用水规约条款。同治十一年(18 72)颁布的经过官府认可的《龙胜南团永禁章程》规定:“遇旱年,各田水渠照依旧例取水 ,不得私行改换取新,强夺取水,隐瞒私行,滋事生端,且听头甲理论,如不遵者,头甲禀 明,呈官究治。”[21]p170光绪四年(1878)的《龙胜柒团禁约简记》中也 对此作了类似的 规定:“禁天乾年旱,山奋山田照古取水,不敢灭旧开新,如不顺从者,头甲带告,送官 究治。”[21]p174这一条款已明确了用水争端的处理程序,把初步处理权交给 地方精英,这就 使纠纷及时有效地得以处理,保证了正常的稻作农业生产秩序,有利于维护壮族稻作文化的 承继与发展。

当然,丰富多彩的用水习俗也是壮族传统水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传统用水 习惯法的历史积淀。比如主要流传于桂西一带的汲新水,又称挑伶俐水、挑新水、挑乖水。 大年初一凌晨,各家各户的新媳妇或大姑娘,担起水桶,手持三炷香火,唱着歌,到河边或 泉边,将香插上,用红纸包好的钱币作利市往水里投放,挑回新年的头一担新水。刘锡蕃《 岭表纪蛮•节令》载:“元旦,提瓮汲新水,沿路唱‘牛羊鸡豕、六畜魂来’一语。”传说 大年初一的水最清、最吉利,喝了它,人既聪明伶俐,嗓子也清甜。有的地方传说聪明的守 河姑娘逢大年初一在河水里投放智慧,谁要是先得新水,谁就会变得越聪明伶俐[22]p355。 再比如壮族具有新娘过门的第一天就要挑一担水的婚俗,这担水十分讲究,要到最远的泉头 去挑,并往泉中丢一铜板或硬币,表示新人拜祭水神。这担水挑回之后,由婆婆分送寨内三 亲,让族人分享新媳妇的第一把力气。意思是新媳妇愿意从今以后为族人效力,并望得到关 照[22]p371。此外,广西钦州市一带壮族还有“沐新水”的婚俗。其过程是 :新娘至婆家的 头一天,行完婚礼后,即由婆家一年纪稍长多子之妇女,将新人带至所饮之水源,焚香祝告 ,并向水中撒米及钱币若干,随后由陪伴的妇女以手掬水,轻抹于新娘额头,意谓新娘嫁临 此地,将依赖此方水土,望神灵认可并予保护。沐毕,新娘向水源行礼叩谢而去[22]p371。

不论是各个不同地区的用水规约,还是丰富多彩的用水习俗,都是壮族传统水文化在制 度上的呈现。作为千百年来形成的共同的制度文化遗产,它们如今仍然在壮族社会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

四、崇拜和信仰:壮族传统水文化的深层表达

水崇拜和水神信仰,即精神(表达)层面的水文化,用来应对人们在取水、用水和保水 过程中出现的感情、心理、认知上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忧虑与不安,从而形成了与水有关的 等文化特质。这些文化特质广泛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壮族聚居区,是壮族自然崇拜的 有机组成部分。

壮族地区江河纵横,井泉众多,水源丰富。由于壮族及其先民生活在水乡之中,在壮族 民众看来,自然界的变幻莫测都是神灵作用的结果,因此他们认为每一条河流、每一处山泉 、每一片池塘都有水神栖息其中[23]。在壮族人民的心目中,存在着河流水神、山 泉水神和 池塘水神等3种水神[24]pp509-510。靖西县的壮族把水神称为“召氵念”,把司管河流的水神 为“召大”,司管泉水的水神为“召布”[24]p505。龙胜壮族群众认为饮用之井水 、泉水皆 为水神所赐,否则人被渴死,庄稼无收。故而每到农历除夕、大年初一清晨,都要用香穿几 张纸钱插于井旁泉边,向井神致谢,乞求常年涓流不息。八字缺水的人还拜寄水神为“寄爷 ”,大年小节都去祭祀,将祭祀之米饭或米耙拿回来给拜寄人吃[24]p510。 东兰县壮族有很 多水神传说:有的说是水的灵魂化成,人触怒了水,或是火命的与水相交,要受到水神惩罚 ;有的说是死于水里的人、兽灵魂变成,人在他们死难的地方下水,常被拖去替代其苦难; 还有的说水神就是犀牛,壮语叫“图额”,它是水中最大的怪物,会造水淹没人间,会阻塞 源流干裂田地。总之,水神可怕,人若尊敬它,就可避免灾祸,否则就会灾祸临头。

据研究分析,壮族民众围绕水崇拜和水神信仰所举行的宗教活动,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年节、节令的定期性祭祀活动,这类祭祀活动与其他类型的宗教活动无重大差 别,只是演化成民俗性的祭祀,即遇节而祭祀的活动。比如田林县壮族群众几乎每个月都要 祭祀河神。凡过节,必须祭祀河神,尤其以正月初一和七月初七这两次特别隆重。祭河神多 以家庭为单位,且多是妇女的事情,男子很少参与。妇女们清晨来到河边,在平时常挑水洗 衣的地方祭拜,意思是求河神保佑,希望河神赐给禽畜的魂灵,赐给人们神灵的水[24]pp511-512。再比如云南富宁、广南、西畴等县壮族人民,农历三月属 龙日这天,太阳出山时, 由寨中有威望的老人带头,青年男女抬着煮熟的整鸡、整鸭、腊肉、五色糯米饭、水酒等随 后,在寨旁的水边祭祀。祭祀时,众人面水而立,由老人点香。主持的人均为男性。主持祭 祀的老人在活动中,一般是向水祈祷,感谢水神庇护村民,没有发怒,触发滔天大水淹没庄 稼或房屋,希望水神在新的一年里继续给予庇护。祭祀的参加者多为老人和年轻人。带着小 孩的妇女不能参加,害怕小孩在祭祀当中哭泣,不吉利。参加的人不准交头接耳,保持肃穆 。一炷香完,祭祀活动即告结束,人们开始在水边用餐。有些地方溪流较小,人们食用后要 在水源头清理河道,祈求消除洪灾和终年清水不断[24]p511;[22]p333。

第二类是灵活性的祭祀,多系功利性很明显的祭祀活动,比如:为求雨而祭水神,为久 雨成涝而祈祷水神收雨,还有的是为病人求魂,用衣物及祭品向水神讨回病人之魂的祭祀活 动。东兰县壮族民众认为池塘水神司管山塘水池起落,所以一到枯水时节,村民需奉献米酒 、小猪、香火等祭品,由村老、墨公深夜到池塘边敬祭水神,求它“堵漏水”、“捉水獭” ,保护人畜饮水不缺。山洪暴发时,则请它“拦洪护堤”、“排水封鱼”[24]p510 。德保县 大旺乡峒内村后山脚周围有泉数眼,而以后山泉出水最大,因此当地村民立庙设水神牌位来 祭祀,祈保泉水常流,五谷丰登[22]p332。水神有时又被称为龙神,或叫龙 王。龙州县一些 地方遇到夭旱时,就请魁公向龙王求雨。举行求雨仪式时,魁公们要念经两天两夜,烧大量 的纸钱,然后用一片大树叶盛上清水,拿到山坡上立杆挂起,由魁公用小尖棍将树叶戳穿, 使清水淋下,象征下雨。都安县高岭一带的壮族则举行集体拜庙盛典,杀狗杀猫取其血,涂 在鲤鱼身上,然后将其丢入水潭,意思是让它到龙王那里察报,龙王就会降雨。环江县城管 乡壮族“打龙潭”习俗与之相似。天峨县白定乡的壮族认为降暴雨是龙王翻身,要敲鼓打锣 ,并且把春节杀猪留下的颗骨烧成灰向着天空撤去,认为大风雨就会停止[23]。

第三类是专门为水神固定日期举行的祭祀活动,这类活动往往会成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 宗教活动之一。靖西县鹅泉每年三月三举行的“喊布”(壮语译音,即对水神的祷祭)活动 较为典型。这一活动由屯中的四大姓氏各推出一名年高德望者作为祭师,组成祭祀的核心小 组,召集各户捐出资金、米粮、柴薪等供祭祀使用。在祭祀当日,把约二百斤左右的米煮熟 后装入箩筐内。正式祭祀活动开始时,先是由安屯中的杨姓长老出来对泉水宣读祷祭词文, 接着由祭师们抬上煮好的米饭放入竹筏,划到泉眼处,这时,锣鼓震天敲响,人生喧哗沸腾 ,祭师们口中默念咒语,手中不断地将竹筏上的米饭撒入泉水中。由于鹅泉每年都要举行这 样的祷祭活动,因此这天也成为泉中鱼儿的节日,它们纷纷跃出水面,争相抢夺人们撒下的 祭品。是日,人们禁止使用水族动物,就是在平时,当地人也不能在泉眼一带捕鱼。祷祭水 神的活动在固定下来后,其征兆被用来占卜年岁的吉凶,民间因此流传有“鹅泉水清百姓宁 ”的谚语[24]p506。

此外,形形的“龙王”信仰、“求雨”仪式以及“林”、“山”崇拜等也跟水 崇拜和水神信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享誉中外的壮族铜鼓文化,也与水文化有着密 切的关系。但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赘述了。

五、壮族传统水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独特价值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在物质生产、机制和制度乃至思想意识层面都具有较 为深刻的内涵,其核心理念在于可持续,即工农业生产要可持续发展,民众生活要采纳可持 续的生活方式。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命可持续是需要水来维系的,因此水的重要性凸现出 来。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构建人水和谐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它的传统水文化中蕴 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因素,这些因素对当前壮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独特的 价值。

1.壮族传统水文化包含了有效的用水技术和工具,有利于从物质上建设人水和谐的生态 文明

水资源短缺不仅是当代世界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 。由于水资源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不平衡,国际间的水资源分配越来越成为一个尖锐问题 。目前已经产生了许多国际性水事矛盾,如以色列与阿拉伯邻国之间的约旦河水之争、美国 和加拿大的哥伦比亚河争端、印度与巴基斯坦间的印度河水争端,以及跨越欧洲八国的多瑙 河自由航道网争端等。中国国内水资源短缺也甚为严重,供需矛盾比较尖锐。据统计,在全 国所有城市中,缺水城市达3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114个,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 济损失达2000亿元,全国每年因缺水减产粮食700至800亿千克[25]pp75-79 。与此同时,中 国南方长江、珠江水系经常遭受洪涝灾害的侵袭,许多宝贵的淡水资源白白流失,但到了枯 水季节和年份,长江、珠江部分支流却又出现断流,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壮族民众传统上从事稻作农业,所种植的稻谷品种众多,不仅有名目繁多的籼稻,而且 还有很多种类的糯稻品种。如在龙脊壮族聚居区,当地种植的传统糯谷品种有:同禾、香糯 、侗糯、蓝糯、青糯、绒糯、黑须糯、白莲糯、白头糯、长颈糯,此外还有几种没有对应汉 语名称的品种。这些传统品种的一个特点是杆高、耐淹,不仅能够用于养鱼,而且能够因此 储存下大量的淡水资源。而如今大量推广的杂优水稻,具有杆矮、高产的特点,但却不耐涝 ,因此无法象传统品种那样在稻田中储存大量的淡水资源。罗康隆、杨庭硕认为,中国的珠 江流域,目前实际的稻田耕作面积约6000万亩。这6000万亩稻田若种植传统糯稻,其暴雨季 节的储洪能力将高达200亿立方米。其有效储洪能力,接近于另修一个长江三峡水库。枯水 季节,这些稻田还留有2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储备,可以持续补给珠江下游的淡水资源[26]。

无论是结合平峒地区生态特征而成的灌溉体系,还是结合山地特征形成的梯田灌溉系统 ,都充分适应了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特征,形成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用水技术。其中,最 为有效的即为前述龙脊壮族的“竹筒分水”技术。迄今为止,这种技术仍然在广西少数民族 地区发挥着一定程度的功能。不论是传统的稻作农业种植,还是独具民族特色的灌溉系统, 都在物质和技术上给壮族地区人水和谐机制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

2.壮族传统水文化包括保护水环境的规约和习俗,有利于从制度上建设人水和谐的生态 文明

水资源短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壮族地区也不例外。虽然壮族地区降雨量丰富,地表淡 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但存在着地域不平衡的倾向。在左右江流域,由于有河流蓄水,因此 整个流域并不缺水,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洪水过度泛滥。而在桂西北等壮族居住的山区,水 资源则极为珍贵。无论是洪水过度泛滥,还是淡水资源短缺,都会给壮族民众的生产生活带 来巨大的困扰。比如东兰县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发生,其中弄占、四合、五联、三弄乡 以及金谷、坡峨乡的部分村缺水特别严重,人畜饮水全靠水柜解决,农业生产经常遭受旱灾 [27]p69。就在2010年的西南大旱中,桂西北的东兰、南丹、灵山等县的壮 族聚居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缺水现象,甚至严重影响到当地民众的生活用水。

虽然壮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既定的,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也极难得到根本改善, 但是勤劳智慧的壮族人民曾经努力适应这种生态状况,以获取生计活动的成功。为此,他们 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很多卓有成效的保护水环境的习惯法和乡约制度。除前述龙脊 壮族的典型案例外,很多壮族地区都形成过类似的规约,如清代大新县境道光十六年(1836 年)的乡规民约规定:“一、偷布衣服、开水坝,并菜果一切,轻重俱系族长公议。”[28]p451再比如大新县榄圩乡康合村三合屯新时期的村规民约规定:“饮水 的水源,不准任何人 洗澡、洗涤其他污物,也不准放养鸡、鸭和在附近拴绑牛马。”“凡瘟疫、食物中毒死亡的 家畜家禽,和带有毒性的物品,必须深埋,不准丢入池塘、水沟,以免毒害人畜。违者处罚 。”[28]pp452-453这些规约作为区域性的制度规范,具有人所皆知、易于 发挥效用等特点,因此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建设适合区域社会的生态制度规范,给区域社会的生 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种制度性约束。壮族地区传统水文化中蕴含的保护水环境 的习惯法和乡规民约,有利于壮族地区利用传统制度遗产,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存的 制度规约。

3.壮族传统水文化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有利于从精神上建设人水和谐的生态文 明

人类生活离不开水,作为稻作民族的壮族更是如此,因此他们对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观 念。在壮族人的观念里,没有水,就没有稻作农业,就不可能形成以那文化为核心的稻作文 化体系。扶绥县壮族有农谚云:“水是苗的娘,无水苗不长。”“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 少在于肥。”[29]p528这两句谚语很形象地说明了水、肥与稻作之间的关系 。为了祈求丰收 ,壮族民众自古以来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水崇拜和水神信仰。他们认为江河溪流里奔流不息的 水皆由水神所掌管,人们必须取之有度,用之得法,不可滥用,否则就会受到水神的惩罚, 造成水旱灾害,故民间有“近水不得枉用水”之说。

壮族民众较早认识到树林与水的关系,不仅注意保护村寨附近的林丛植被,而且还积极 植树造林。在壮族地区,无论是平峒中的村落,还是山坡上的村落,都在聚落背后或山上种 植风水林(或称水源林)。对于涵养水源的风水林,被视为神灵(树神)寄居之地,不得擅自闯 入,更不得随意砍伐。在各个村寨中,多有一至数株枝繁叶茂的大树,壮族人奉之为神树, 是一个村落兴旺的象征,人人自觉爱护,禁止砍伐破坏,即使是掉落的枯枝也不能拿回家使 用,否则会招致祸灾[15]。这些保护风水林的思想,实质上也是保护水环境的思想 ,其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而使人类社会真正可持续发展。在 这一目标之下,必须要加强能源资源的节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开发和推广节约、 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 源。壮族传统水文化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不仅对壮族地区建设人水和谐的水环境 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对于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六、余论:传统生态知识的当代价值

壮族传统水文化,无论是技术层面的,还是制度层面的,抑或是信仰层面的,都包含着 丰富的传统生态知识。但在学术界,由于受启蒙思潮的影响,很多学者都倾向于认为传统对 现代化有较强的阻碍作用,而对其有效作用却认识不够。对此,著名学者吉登斯持怀疑态度 ,他认为:“即使在最现代化的社会里,传统也并未在后传统秩序中完全消失;在某些方面 ,在某些情境中,传统甚至还很兴旺。”[30]p126这说明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 也可能发 挥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现代社会中的某些元素实际上就是传统因素的变形,其中蕴含着 传统文化的深刻哲理和精神实质。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化的严重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因此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又 重新得到重视。受这股思潮的影响,传统生态知识的研究逐渐成为生态人类学界探讨的热点 问题,代表性成果有费克瑞特•波克斯的《神圣的生态学:传统生态知识与资源管理》[31] 、罗伊•艾伦等编撰的《本土环境知识及其转型》[32]等。这些研究使我们深刻理 解了传统 文化生成的理念,理解了地方社会的认知和实践。通过政策制定者和发展工作者的努力,传 统生态知识的当代价值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承认。虽然科学基于西方现代知识和技术实 践,自认为是“基于科学的”、已经“证实的”、是高于传统的[33]。但是传统生 态知识也 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它来自于生产经验、世代传承、经过实践的长期检验,是适应区域生 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特点的产物,具有适应性、区域性、本土性、有效性、族群性等特点。笔 者曾经多次实地调查的龙脊壮族聚居区,就是凭借其独具特色的传统水资源知识营建了有效 的区域性灌溉体系,保证了传统稻作文化在山岭地区的延续与发展。即使外部世界也给这一 社区输入了所谓的科学灌溉体系,但这些传统知识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至今仍然维系着当 地社会的稻作农业生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我们也不是一味要提倡传统生态知识的扩大化应用,毕竟传统生态知识本身自有 其局限性。正如H•穆勒、波克斯等人提出的那样,两种知识体系各有长短:传统方法可能 并不精确,但它基于长期的观察,有时几个简单的规则建议可以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科学 可以提供精确量化,但并不总是值得信赖,因为其并非建立在熟知本土环境的基础之上[34]。因此在壮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运用科学知识与传统生 态知识,充分 发挥两种知识体系各自的长处,不仅能够实现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而且还可以为建设 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环境伦理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J. Walter Fewkes, Ancient Pueblo and Mexican Water Symbol [J].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04,6(4): 535-538.

[2]Jane Richardson and L.M. Hanks Jr., Water Discipline and Water I mageryamong the Blackfoot [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42,44(2): 331-333 .

[3]Donald F. Tuzin, Reflections of Being in Arapesh Water Symbolism[J], Ethos, 1977,5(2): 195-223.

[4]James W. Turner, The Water of Life: Kava Ritual and the Logic ofSacrifice [J], Ethnology, 1986,25(3): 203-214.

[5]Lynn Sykkink, Water and Exchange: The Ritual of“yaku cambio”as C ommuna l and Competitive Encounter [J], American Ethnologist, 1997,24(1): 170 -189.

[6]William P. Mitchell, Irrigation and Community in the Central Peruv ian Highlands [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76,78(1): 25-44.

[7]Patrick Fleurit,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Water Control in the Ta ita Hills, Kenya [J], American Ethnologist, 1985,12(1): 103-118.

[8]J. Stephen Lansing, Balinese “Water Temples” and the Managementof Irrigation [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87,89(2): 326-341.

[9]郑晓云. 傣族的水文化与可持续发展[J]. 思想战线,2005(6).

[10]郑晓云. 红河流域少数民族的水文化与农业文明[J]. 云南社会科学,200 4(6).

[11]麻国庆. “公”的水与“私”的水:游牧与传统农耕蒙古族“水”的利用与 地域社会[J]. 开放时代,2005(1).

[12]郭家骥. 西双版纳傣族的水文化:传统与变迁[J]. 民族研究,2006 (2);郭家骥.西双版纳 傣族水文化的变迁与可持续发展[A]. 尹绍亭、秋道智弥主编.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37.

[13]邱振声. 壮族水文化发微[J]. 民族艺术,1998(4).

[14]廖明君. 壮族水崇拜与生殖崇拜[J]. 民族文学研究,2001(2).

[15]覃彩銮. 试论壮族文化的自然生态环境[J]. 学术论坛,1999(6).

[16][清]苏宗经辑,羊复礼、夏敬颐增辑. 广西通志辑要[Z]. 台湾成文出版 社1967年影印本.

[17]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广西通志•民俗志[M]. 南宁:广西人 民出版社,1992.

[18]〔清〕闵叙. 粤述[A]. 丛书集成新编:第94册[C]. 台湾新文丰有限责 任公司,1985.

[19]〔唐〕刘恂. 岭表录异[A]. 丛书集成新编:第94册[C]. 台湾新文丰有 限责任公司,1985.

[20]樊登,等. 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乡壮族社会历史调查[A]. 广西壮族自治 区编辑组. 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C].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2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Z]. 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9.

[22]潘其旭、覃乃昌主编. 壮族百科辞典[Z].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23]覃彩銮. 壮族自然崇拜简论[J]. 广西民族研究,1990(4).

[24]吕大吉、何耀华主编. 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土家族卷、瑶族卷、 壮族卷、黎族卷[Z].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5]沈国明主编. 21世纪生态文明:环境保护[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6]罗康隆、杨庭硕. 传统稻作农业在稳定中国南方淡水资源的价值[J]. 农业 考古,2008(1).

[27]东兰县志编纂委员会. 东兰县志[Z].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28]童健飞主编. 大新县志[Z].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9]扶绥县志编纂委员会. 扶绥县志[Z].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30][德]乌尔里希•贝克、〔英〕安东尼•吉登斯、〔英〕斯科特•拉什. 自 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M]. 赵文书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31]Fikret Berkes, Sacred Ecology: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and Resource Management [M]. Taylor & Francis, 1999.

[32]Roy Ellen, Peter Parkes, Alan Bicker, Indigenous EnvironmentalK nowledge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M]. Hardwood Academic Publishers, 2000.

水神的新娘范文2

在近半年的时间里,我们到了茂县和汶川两地的七个寨子,对与本课题相关的人员做了尽可能详尽的采访和电话调查。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调查地点按中心区域和偏远区域划分,拟通过对具有代表性文化特征的区域的调查,对羌族民歌的现状有个基本、大致的认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北川县,从晚清的改土归流到上世纪20年代,当地羌人就已经自称为“汉人”并全部改为汉姓。汉化不仅改变了当地村寨人群的族属身份认同,也改变了民族的语言、文化与,北川的本土文化丧失殆尽已成为公认不讳的事实。在政府的倡导下,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越来越多的北川人恢复了“羌”的族属,在强烈的民族认同危机下,北川羌族民众积极的恢复早已消失的文化,并派人到邻近的茂县、汶川学习或请两地的专家、文艺团体、民间艺人到当地传授从服装、宗教祭祀、风俗及音乐舞蹈等羌族文化,严格的讲,北川现在所展现的羌文化是不完整甚至是不地道、非原真的。所以,本次调查中,我们没有将北川片区的羌族民歌置于调查范围内。

羌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最悠久的古老民族。史书记载古羌人是三苗之后,《诗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今叠、宕、松诸州皆羌地。”《史记·五帝本纪》云:“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羌”原是古代汉人对羌民族各部族群体的泛称。古代羌人并不是单一的民族据史料记载,早在东周时期,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今甘肃、青海、四川接壤处)流域一带的、生产方式还较为落后的羌人,在秦国势力的威胁下,多次、大量地向西南迁徙,其中一些部落陆续迁徙到今四川岷江上游一带并定居下来,形成了今天的羌族。

羌人自称“尔玛”, “尔麦”、“尔咩”、“阿尔满”、“日麦”,即羌人之意。

羌人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等地。羌族聚居区处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这里山脉重重,地势陡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故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羌区境内有岷江、黑水河、杂谷脑河、青片河、白草河、湔江、清漪江。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流传于人民群众中的口头文学在羌族民歌中占有重要的特殊地位,它主要是依靠人民群众世代口授和长期歌唱而传承的。羌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的说法是“没有歌不行,没有舞亦不行”。《汶川县志》说,羌民“丧葬有丧葬曲,相互舞蹈,以示悲欢,?**欧缟写嬉病薄G甲迕窀柙脊牌樱乔甲迦嗣竦募宕醋鳎从沉饲甲迦嗣竦睦贰⑸睢⑾八缀退枷敫星椋硐至饲甲迦嗣竦纳竺拦酆鸵帐跚槿ぃ哂邢拭鞯拿褡宸绺窈鸵帐跆厣?

羌族民歌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舞歌类

歌舞音乐有丧事歌舞、喜庆歌舞两种:

(1)丧事歌舞:用于丧葬仪式的丧事歌曲并不表现悲伤情绪,内容多为对死者生平的忆述、赞颂、怀念和对死者亲属的安慰,表现形式多为一问一答,即兴性较强;随后通常围绕火塘和棺材唱八迷歌,跳八迷舞或接跳忧事萨郎。

(2)喜庆歌舞:羌语北部方言称“萨朗”,南部方言称“哟步初”,广泛用于各种喜庆、嫁娶、节日庆典,迎送宾客活动及集体的自娱自乐时演唱。表演时,演唱者人数不限,围成圆圈,人们分成两组,男女各为一组,由男齐领唱一句,女齐跟唱一句。一曲结束后饮酒及稍事休息,再换一曲,轮番歌舞。充满明快、流畅、热烈、欢乐的气氛,各地羌族舞蹈大体相近,音乐则因地而异。

二、山歌类

羌语称“拉那”或“拉索”,通常以“纳吉纳那”衬词作为开头。多在劳动场合或山间田野中唱,节拍较自由,即兴性较强。羌族山歌曲调悠长,抒情性较强,即兴编词,自由发挥,借以表达情感和各种思想内容。山歌通常由两个乐句或4个乐句组成,有的带有曲头或曲尾衬句,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山歌中苦情歌很多,反映了旧社会羌族人民的苦难生活。

(一)山歌:羌语为“喔都惹木”,既山野、田间所唱歌曲的泛称。“喔都”意为“山野”,“惹木”意为“歌”。

(1)“拉那”(或“拉索”、“纳基纳拉”):南部区域的单声部山歌,有时在田间劳动时唱,但并不配合劳动;“苕西”:山歌曲调名,特定衬词。

(2)“古纳”(或哈依哈纳):北部区域流行的二声部山歌,在山上或行路时唱,以二人唱为多;“原罗”:只限两人唱的二声部山歌,多用颤音,两声部穿插交替,演唱场合广泛。

(3)“娄”:为女声的二声部山歌,是妇女薅草或结伴时唱,人数不限。

(4)“俄若纳勒”:苦歌,倾述苦情内容。

(二)情歌

羌语称为“柔西”,反映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情歌内容丰富多彩,有试探歌、赞美歌、求爱歌、定情歌、热恋歌、思念歌、盟誓歌、失恋歌等种类,反映了羌族男女青年从恋爱到结合的全过程。如“花儿纳吉”:“大河流水小河(哟)清(哟,花儿纳吉),不知小河(儿吉,哟)水有多深(哟,节节马儿舍);丢个石头试深(哟)浅(哟,花儿纳吉),唱个山歌(儿吉,哟)试妹(哟)心(哟,节节马儿舍)。太阳出来喜盈(哟)盈(哟,花儿纳吉),叫声阿妹(儿吉,哟)仔细(哟)听(哟,节节马儿舍);要学松树万年(哟)青(哟,花儿纳吉),莫学花椒(儿吉,哟)黑了(哟)心(哟,节节马儿舍)”。可以说是试探、求爱、定情、盟誓的总合。有羌、汉两种语言的演唱形式。渭门、土门、南新、沟口、沙坝、叠溪镇一带的情歌中,绝大部分使用汉语歌词。高半山村寨流传的情歌,保持着羌语的传统民族风格。如《我爱心中的一朵花》、《想起纳吉》等。这类轻快的情歌,歌词内容极为丰富,歌唱者即兴编词,感情纯朴、真切,以景物比喻,抒情性较强。

(三)苦情山歌:常用来倾诉个人的忧怨,排解自己的愁烦,唱歌场合是一个人在户外山野独处时倾诉自己心中的苦楚。苦情歌音调音域较宽广,节奏自由,曲调委婉悠扬。如思娘歌(出嫁后对母亲的思念或对逝去母亲的怀念等)、一个鸡蛋两个簧(回忆亲娘对自己的好和对比后娘的不好)、苦命媳妇(在婆家受苦受气的怨述),打猎歌(清早出门上山打猎,爬了几匹山还无收获,想到一家人在等食物下锅…又下大雨了,浑身湿透,无处躲藏…..又冷又累,担心家人日子怎么过)等。当歌唱者唱得投入时,连对面山上的 人听见也会落泪…..

三、酒歌类

羌语“西惹木”,为酒歌之意。羌人谚语有“会喝水就会喝酒”一说。在羌区,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欢庆丰收,祭祀天地或节日聚会,酒和歌不可缺少。是时,羌民们在放于火塘边的咂酒坛中插酒杆数根,轮翻吸饮,由一人引吭高歌,众人齐合,酒助歌兴,直至通宵达旦。酒歌有颂扬先辈、歌唱英雄人物和礼仪待客两类。颂扬、叙事性酒歌,以齐唱和独领、齐合唱的形式进行,由高龄年长老人们传唱,歌词冗长,内容以歌唱英雄及生平追忆,追述历史、颂扬祖辈功劳为主;礼仪待客的酒歌,主要是为长辈及宾客敬酒时所唱;其它还有歌唱山川景物,追述名人轶事的酒歌。酒歌气氛隆重、端庄,感情真挚、声情并茂、感染力极强,是羌寨生活习俗、礼仪有的情感表达形式,用以增强相互间的友情和集体的凝聚力。

礼仪性酒歌

羌语“忍木那·耸瓦”意为“唱给客人的饮酒歌”,羌族民歌里特有的一类传统歌曲,有的地方叫“唱酒戏”、“唱酒曲子”,逢年过节或婚礼、生日喜庆时演唱。主要形式有排坐引酒时的主客合唱或轮流对唱,多以羌语演唱。如《开坛酒歌》,由德高望重的长老领唱,众人合唱或宾客齐唱。唱《开坛酒歌》必须按羌族传统礼仪排坐次,围住咂酒坛子,由长者致祝酒辞后开唱。传统酒歌大多节奏缓慢,旋律优美,音域不宽。此外,情绪激昂之时,歌者还可以演唱部分与饮酒环境及宾客有关的民歌,前提是必须顾及饮者中每一个,尤其是辈分较高者,所唱之曲必须庄重、严肃,以尊重长者为前提。如无长辈,则可演唱一些幽默诙谐的曲调。最着名的酒歌有《西呀拉沙》、《哦纳依哟》。外地宾客,无论到了哪家都被主人安坐在“咂酒”坛旁边,盛情款待以示礼节。主客靠近围坐,用小指扣住左右歌伴的腰带,由高龄年长男、女老人唱助兴劝酒歌,表示对宾客的尊重,内容以感谢光临山寨带来吉利之词为主。

四、风俗歌类

羌语为“祖惹木”。在婚嫁、喜庆节日、祭祀等风俗活动中唱。

1、婚礼歌:按婚礼过程分为嫁歌和喜庆歌。嫁歌又称为姊妹歌,为新娘出嫁前夕陪伴新娘的姑娘们唱的歌,内容有哭嫁、惜别、安慰、感激父母、留恋亲朋、敬酒、骂媒婆等,歌曲有“迎亲歌”、 “离娘歌”、 “送别歌”、“赞新娘”、等。

2、喜庆歌:在新郎家庆祝婚事的歌,内容是祝贺、赞颂新郎。有对唱、齐唱、集体的诵唱与重复式的对唱。有“赞新郎”、“敬酒歌”、“祝福歌”等。

3、耍山调:农历五月初五,羌语叫“瓦尔喔觉”,又叫莫比节、领歌节或歌仙节,是羌族传统风俗“耍寨子”的节日。节日清晨,妇女们唱着“穿戴歌”结队上山,在白石塔前祭祀萨郎女神、明珠仙子,围绕白石塔载歌载舞,互教互学。节日期间,姑娘、妇女们结伴挨家挨户交流各类歌曲。有“召唤歌”、“上山歌”、“赞碉房”、“赞羌寨”、“赞女神”、“祭萨郎女神”、“唱穿戴”、“唱羊角花”

、“唱幸福”、“送福歌”、“答谢歌”、“得福归家”及唱跳喜事(米热责)萨郎等。

4、勒萨:在喜庆场合以盘歌形式演唱,流行于北部区域,形式为一问一答,人数不限。歌词为世代相传的古老传说、万物起源、四时节令等内容。

5、礼仪萨郎:用于重大庆典活动,唱跳“巴绒”、“忍木那·耸瓦”等。

6、五、劳动歌曲类

羌人在从事各种生产劳动时所唱的歌曲。有犁地歌、收割歌、薅草歌、撕玉米皮歌、打场歌、搂柴歌、打房背歌等。有的节拍自由,近似山歌;有的节拍规整,接近歌舞曲。劳动歌有独唱、齐唱和词曲相同的重句对唱等形式。劳动歌中数量最多的是撕玉米皮歌,有的节奏明快,衔接紧凑,气氛热烈;有的节奏舒缓,曲调悠扬。劳动歌大多短小简略,节奏强烈。如赤不苏、沙坝等地的《牛山歌》、《打场歌》、《薅草歌》《造房背歌》、《拉木歌》等。

六、宗教仪式歌

(一)释比经文类

羌族原始宗教中的“释比”是羌人中最权威的文化人和知识集大成者。在羌族聚居区,特别是在汶川县以南以西的岷江和杂谷脑河沿岸,端公自称“诗卓”,尊称为“释比”,简称“比”,汉语称“端公”。在羌族的社会生活中,一切敬神、压邪、治病、祭祀以及成年冠礼、婚丧诸事均由释比包办。传说中,释比来自于天,能传神谕,达民情,充当祭司;释比又能同魔鬼打交道,并能以法降之,故又兼巫师。一般许愿还愿祭祀之类的神事,均靠释比主持。如遇魔鬼作崇,摄魂夺魄,致人凶死,释比则作驱魔之法,行招魂归穴之术,使死者能够超脱转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病痛之灾,事不顺心,前途多舛,释比则为其解秽禳痛,消灾降福;倘若全村寨举行大型的节日集会,释比不但要承担司祭任务,而且要诵唱经典——关于羌族的古老文化与历史渊源的神话传说和叙事长诗。因此,他是羌人中最权威的文化人和知识集大成者。由于释比在人们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威信,所以释比史诗诵唱常常成为羌族人民自愿尊崇的民间法典。羌族人对于释比说唱,有着一种出自灵魂的敬畏。自2006年以来,阿坝州有关单位已对释比的经文进行了系统的搜集整理,共计五百多部(段),三百多万字。

释比在各类宗教活动中所唱的经文歌大体可分为三类,即上坛、中坛、下坛经文歌。

上坛经:主侍神事,以唱为主,是释比向神灵祈愿时所唱的经文歌。用于祈求、答谢神灵降福人间,内容多为祈祷人畜兴旺,人寿年丰,合家安康,山寨太平等。有十二段经文。

第一段:祭山还愿仪式时念唱的经文歌。祈求神灵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森林茂盛,地方太平,诸事顺利。

第二段:庆祝丰收的仪式。将天神、地神、水神、树神………全部请到,感谢诸神保佑全村丰收,唱“木姐珠”经文段。 !

第三段:请十八寨地盘业主神的仪式。祈求保佑整个地盘的村民平安,丰衣足食。

第四段:请本寨的寨主神保佑本寨村民诸事顺利。

第五段:请铁神,唱铁的来历和用途。

第六段:唱被羌人视为祖先的木姐珠下凡来到人间,制定礼仪和规章,追述本民族的历史。

第七段:祭玉皇。羌人视玉皇为天上最大的神。赞扬玉皇保佑了地上的万物生长。

第八段:祭寨主神。赞扬寨主神保佑全寨吉祥平安,唱完即杀羊表示感谢。

第九段:祭牛王。在羌族传说中,牛王是管牲畜的神,赞扬牛王保佑了牲畜的兴旺。

第十段:祭药王。对药王的赞扬,感激他保佑村民身体健康平安。

第十一段:警告野猪、熊、害鸟等猛兽野禽不要来扰害人畜和践踏庄稼。

第十二段:结束段:释比杀一只鸡后将其绑在竹杆上,警劝村民勿做偷、拿、摸等坏事,否则将象这只鸡一样要受到神的惩处。

中坛经:主侍人事,说唱兼有。是释比在主持婚丧嫁娶、解秽驱邪、治病救人、招财进宝及打太平保护等法事时所念唱的经文歌。内容为向神灵祈求家庭和村寨无灾无难,林茂粮丰,人畜两兴,人财两旺等。经文中多包含对邪魔鬼怪的斥责、警告乃至驱赶,夹杂咒语。

第一段:婚俗。是新娘被接到男方家门口时念唱的经文歌,内容为祝福新家庭幸福和美,兴旺发达,新娘能干,夫妻和谐。

第二段:修房造房时念唱的经文歌。唱述修房建房的经过及房屋的布局安排。唱述修屋建房是件大事,需要所有工匠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赞扬工匠们的功劳。

第三段:安神。房屋建造好后把各路菩萨请到并安排座次的仪式。

以上三项内容每项均由若干首经文歌组成。

注:上、中坛经文歌部分,因释比不同,各段落中念唱的具体内容和曲调亦有所差异。

下坛经:主侍鬼事。通常有十二段,只念不唱或近似于吟诵。是释比驱鬼治病、超度亡魂、招魂安魂时所念唱的经文。其目的是请求诸神协助驱赶鬼怪,对鬼怪先安抚规劝,再呵斥怒骂,再用法器法术降伏。诵经与施术并行,经文中有多种咒语。

(二)征战祭祀类

1、“克什几·黑苏得”,意为“跳铠甲”舞时唱的歌,舞蹈俗称“铠甲舞”、“跳盔甲”,是为战死者、民族英雄或有威望的老年人举行隆重葬礼时,由身披牛皮制作的盔甲、头戴盔帽、手执兵器的男子跳的舞蹈中所唱的歌曲。歌曲音调悲切,速度缓慢,表达悲愤、哀伤的情感。风格古朴、神秘、庄重,群体的呼喊、吼叫雄浑有力,震憾山谷。主要流传地区为沟口、渭门、黑虎乡等地。

2、“出征歌”又叫“练兵舞”,是羌人跳的练兵舞中所唱的歌。由释比为出征将士念太平保护经时的祭祀舞演变而来的显示军威的大型男子群舞。歌曲节奏明快,情绪激烈。

3、《卡斯达温》又名"大葬舞",是一种古老的羌族民间传统祭祀歌舞,用于古代征战阵亡英雄的大型葬礼仪式。按羌人习俗,凡男子征战而亡为吉,病终为不祥。在《后汉书》中有"其为兵,长于山谷,短于平地。男子兵死有名,病死谓之劣,又以为不祥。"的记述。从《卡斯达温》的内容及表演程序来看,既是对阵亡英雄的追悼,也是对从开始到获得胜利的战争场面的追忆和再现。举行《卡斯达温》仪式时,众人围站成一大圆圈,男、女各站半圆。仪式以深沉悲缓的挽歌开始,曲调高亢而无凄凉,意为向阵亡英雄表示敬意和哀悼。此时,仪式中的众男子皆手执长刀,身穿生牛皮铠甲,头戴插有野鸡毛和枯麦杆的牛皮头盔,披发瞠目,气宇轩昂,威武雄壮。随即,歌曲情绪转为高亢雄壮,节奏铿锵有力,舞者随着歌唱节奏,挥舞手中长刀作厮杀状,并不时朝天鸣枪,口中连续发出威逼恐吓性的"嗬哈声",吼声震天动地。此为模拟战场上的殊死拼杀场面。当此情节进行到时,厮杀突然停止,所有舞者集体爆发出令人心悸的狂笑,表现经残酷拼杀后终于获得胜利的情景。随后,众人肃立,由巫师念诵经文,超度并祈祷阵亡英雄的灵魂顺利升天。此时,女声以极为虔诚的情感和平淡的声调,反复吟唱一首情绪虚幻飘渺、终止极不稳定的颂歌,象征阵亡英雄的灵魂已顺利升入天国。从《卡斯达温》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它所反映的是羌人在这一历史时期处于战争状态下的社会生活,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生存环境下羌人民族性格和民族心态的客观写照。在形式上,《卡斯达温》仍然还保持原始的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特点;在音乐形态上,歌曲的调式结构不明显,一些段落的曲调因演唱者性别不同而差异很大,音符的增减与时值的变化的随意性较强。在音乐表现手段上,两个声部纵向平行大二度音程关系制造出极尖锐、极不协调、极不稳定以及两声部旋律线极难分辨的音响效果。以上征战类祭祀歌主要流传于茂县北部、黑水等比较边缘的山寨。

1984年采集时,《卡斯达温》按程序表演共12首歌曲,每首歌无曲名,按顺序演唱。2005年底再到黑水地区对《卡斯达温》再次作实地考察时,发现一些村寨为了现实需要,已将《卡斯达温》改变为《欢庆》和《丧事》两种用于旅游的表演仪式。

4、男子节,羌语为“吉隆吉萨”。如当年寨子里无十八至五十岁的成年男子死亡,即可在十月举行男子节,故又称十月男子节。先由长者唱开坛词,每首歌再由长者领唱,众人合唱,通常要按顺序唱十二歌。歌曲速度缓慢,情绪高亢。现在能全部唱完男子节十二首歌曲的歌手已经很少。

七、歌手现状

1、年龄结构:通过近半年的电话采访及此次赴茂县、汶川对七个寨子两个乡镇和两个县城所进行的调查,共对48位歌手进行了采访。所采访的歌手从年龄结构看,绝大多数为中老年人,而能演唱几十乃至上百首歌曲的歌手更是屈指可数,年轻人很少,少年及儿童歌手没有;

2、性别比例:所采访的歌手主要为男性,约占性别比例的百分之七十。其中释比均为男性,所唱经文歌曲数量约占本次调查歌曲数量的百分之二十;

3、主要歌手:现尚健在的主要歌手约有20名左右,释比经师约四十五名左右;(仅为茂县、汶川两县)

4、歌手成分:主要为各村寨的农民。

八、传承方式

1、 羌族民歌的传承方式为自然传承,即歌手主要靠在劳动及民俗活动等各种场合“听”“学”会各类民歌,基本不存在拜师学艺的传承方式;

2、 释比经文歌必须经由师傅教授的方式得以代代相传。以前,释比职业带有世袭的性质,小释比在师傅的传授带领下经过数年的学习,经师傅认可后方能外出做法事。现在茂县、汶川等地的释比以中年男性为主,一些青年释比也比较活跃。

九、羌族民歌现状

羌族民歌有着古老悠久的传统,它含盖了从古老的传说到今天的社会生活,在羌族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没有文字予以记述,故现今未见对羌族民歌从体裁到种类及歌曲数量有较详尽的记载。从而,给本次羌族民歌的调查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1、 羌族民歌基本还处于原生状态,除几首典型歌曲如汶川的“格姆幺幺”、“花儿纳吉”,茂县的“纳吉纳那”、“新格尔松”,理县的“石奎余奎”、“麻纠泽吉”之外,绝大部分主要在各偏远村寨流传,其中的山歌、情歌、苦情歌、劳动歌曲类的即兴演唱成分较强;

2、 由于羌族无文字,而现有的汉语拼音不能含盖羌语歌词的语音,四川各时期对羌族民歌的搜集整理更多体现在仅仅是旋律的记录或采集, 记录歌词时通常都译为汉语,曾经有人用国际音标记录过歌词 但效果不佳,故羌族民歌的保护传承面临所有羌语歌词无法记录的难题;

3、由于羌族民歌很少有正式的(民族内通用的)曲名,通常以歌曲第一句为歌名,且因方言的影响,名称也不尽统一,使羌族民歌在分类及数量上难以统计;

4、方言的差异,使得同一首歌的歌词差异较大,不少歌曲所用的语言为古羌语,现在的歌手也不知道其具体的内容和意义;

5、相当数量的歌曲已完全用汉语演唱,在汶川地区尤为典型,而在北川已没有用羌语演唱的歌曲;

6、 由于羌族主要生活居住在各条山沟里,各种大型活动(如婚嫁、丧事、祭祀、转山会等)通常以村寨为单位进行,交通的不便,使得羌族民歌的交流、传播在地理上受到限制;

  7、由于方言较多,人群居住较散,使得羌族民歌的流传受到语言较大的限制;

8、羌族人群所聚居的汶川、茂县、理县、松潘、黑水等县均为贫困县,当地财政无法对羌族民歌的保护、传承乃至举办赛歌会等文化活动给予相应的经济支持,一些羌族音乐干部把搜集到的民歌编辑成集后却没有经济实力制成光盘并传播;

9、 羌族音乐干部及人才匮乏,基层尤其如此,各县仅在旅游线或相关景点找几个歌手(通常是唱几首酒歌跳两段萨郎舞)作为羌族文化的点缀;

10、部分羌族群众受市场经济影响,在被邀请唱歌时要求给予经济报酬。我们此次到某寨调查时,沿途遇到几拨正在山间劳动的妇女,当被邀请唱歌时即要求付报酬,否则就不愿意唱。即便我们委托村里组织,被邀请的歌手也要在有报酬的前提下才愿意来,一些释比的要价则更高;

11、 黑水地区的羌族多声部歌曲因连续两届在央视青歌赛上获得好评,在当地产生强烈影响并受到一定重视,但年轻一代喜欢并学习多声部的人却越来越少;

十、后记

此次对羌族聚居区羌族民歌的调查工作,在近半年时间里,我们先后对茂县、汶川两县七个区乡的七个重点羌族寨子的实地调查,和对松潘、理县、黑水等地的民间艺人或歌手进行了电话采访。调查采访人数共约80余人次。今年三月中旬后,理县、松潘、黑水等地暂不能进入,茂县、汶川两地也是经我们一再要求,经两县政府研究同意后方能进行实地调查。虽然客观情况 对本课题的顺利开展及调查的深入确有不利影响,但我们在茂县、汶川两县领导的支持下,尽最大努力,做了我们力所能及的工作,各村寨的民间艺人和歌手也在农忙期间抽出时间给予我们大力的支持。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需要说明的是,此次我们实地考察的汶川羌峰寨、罗卜寨在5.12的地震灾害中已夷为平地,一些为我们演唱的艺人和歌手也未能幸免于难,在此,谨向他们致以深切的哀悼!

水神的新娘范文3

入水不会惊动沉睡水面的王子

田亮是一名非常有天赋的跳水运动员,从孩童时期练习跳水开始,就展现出过人的悟性和技巧。田亮的体育路可谓一帆风顺,7岁就进重庆市第一体校跳水队,10岁被四川省队选中,1993年便被国家队收入帐下,那时候他只有14岁。尽管国家队里不乏孙淑伟这样的奥运明星,但田亮超强的潜力还是征服了跳水队所有教练,小田亮是国家队重点培养对象。

田亮的运动成绩令人刮目相看,他取得了1994年全国锦标赛跳台冠军,1995年美国国际跳水大奖赛男子跳台双人冠军,1995年美国世界杯跳水赛男子双人跳台冠军,1995年南京第3届城运会男子跳台冠军,1995年第9届世界杯跳水赛男子双人、团体、混合团体三项冠军,1995年四国对抗赛跳台冠军。一系列的成绩给田亮赢得了“跳水神童”的美名,同时为他争取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名额增加了砝码。

年仅17岁的田亮由于缺乏大赛经验,从来没有感受过奥运大赛的热烈气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田亮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中国跳水队利用田亮出生牛犊的精神博取金牌的计划也宣告搁浅,最终田亮只获得了男子跳台第四名,无缘奖牌。奥运的失利可能是田亮运动生涯里第一次重大挫折了,跳水神童的神话终究没有在美利坚的土地上诞生,心理状态不稳和动作细节尚存瑕疵是田亮用失败买来的教训。

奥运失败后,田亮进入了调整期,他在苦心雕琢自己的技术动作,是跳水队最刻苦的运动员之一。随后,田亮取得1997年第10届世界杯跳水赛混合团体冠军和上海第8届全运会男子10米跳台亚军,1998年成都全国冠军赛10米跳台冠军和曼谷亚运会冠军,1999年新西兰世界杯单人、双人冠军。不过田亮早已不把这些比赛桂冠当回事了,埋藏他心里的梦想就是奥运会重新证明自己!

励精图治、卧薪尝胆的田亮终于在2000年有机会证明自己了,2000年初获得世界杯赛单人、双人跳台冠军后直言目标只有悉尼奥运会冠军,显示出了跳水王子的霸气。在2000年夏天的奥运会上,田亮充分发挥了其技术全面、心理成熟的特点,终于获得男子10米跳台单人和双人两项冠军。当时澳洲媒体就评价“田亮的入水不会惊动沉睡的水面”,意即田亮压水花技术已经出神入化。

悉尼的双冠王成就了田亮跳水霸主的统治地位,他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在随后的竞技里已经没有什么锦标值得他去争取了。他正式从一个挑战者变成了10米跳台的王!

被退役转战演艺圈

“当初自己的想法是退役后当教练。”这是田亮人生第二步规划的初衷,然而命运却和他开了个玩笑。雅典奥运之后,被光环笼罩的田亮痴迷于天南海北地“飞来飞去”,出席一家又一家的商业活动,当他在非跳水场合的曝光率远远超出了人们所能承受的极限时,舆论上一边倒的态势注定无法收场。最终,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在2005年以“严重违反队规”为由将其“踢”出国家队。得知这个消息的田亮伤心不已,但他很快就化悲痛为力量,之后便拿下了十运会的冠军。本以为这块金牌可以成为回归国家队的“钥匙”,但国家队的大门依然对其紧锁。当萌生退意的田亮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和教练张挺进京“请愿”无果后,2007年,田亮宣布退役。

结束了自己运动生涯的田亮开始转往演艺圈发展,他凭借在跳水事业中累积的世界性知名度和高人气,很快就成为了影视圈的新宠,片约不断。2007年至今,他先后接拍《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雷锋》、《牛郎织女》、《泪洒尘缘》等多部高收视率的电视剧,并出演重要角色。同时,田亮还主演和客串了《第一大总统》、《出水芙蓉》、《笑咏春》、《山寨也疯狂》等多部电影,在大银幕上大放异彩,2011年,他与刘烨、舒淇联袂主演的温情大片《不再让你孤单》更是获得了票房口碑的双丰收。

2007年的电视剧《牛郎织女》是田亮退役后真正意义上的一部影视作品,田亮在剧中的表演虽略显生涩,但却深得观众喜爱,并于同年底获央视优秀剧目奖。

2009年在电视剧《雷锋》中饰演雷锋,剧中田亮格外清纯阳光。雷锋的精神势必会被更多人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行为会让更多人传承效仿。

2010年他出演刘伟强电影《不再让你孤单》,饰演方镇聪,在剧中,田亮几乎把人生百态全都展现了一遍,感情戏、亲情戏、哭戏、卖萌戏、搞笑戏、还有最后一场抱着哥哥想喊却无法喊出的虐心戏。田亮用自己的演技和用心,交给观众满意的答卷。

2010年田亮推出了一组以功夫为主题的帅气写真,在这组最新的写真中,田亮目光炯炯,一招一式,颇为娴熟,他表示,和所有的男孩子一样,他从小也喜欢功夫电影,希望能够成为像李连杰、成龙一样的功夫巨星。而多年的跳水生涯,除了带给田亮无数的荣誉外,也给予了他极好的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接下来,他还会接受著名武术教练的指导,提升自己的武术基础,也期待能够出演更多的与功夫相关的影视作品,靠近自己的“功夫梦”。

2013年11月23日,由湖南卫视打造的娱乐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连续数周创下全国同时段节目收视率第一,其火热程度可见一斑。该节目汇聚了林志颖、郭涛、王岳伦、张亮和田亮五位超级“奶爸”,以及他们耍宝搞怪的“星二代”。让观众们看到了一个跳水王子到慈祥父亲的华丽蜕变。

一跳定终身

田亮与叶一茜2007年11月29在西安香格里拉饭店喜结良缘。以“七瓣雪”为主题的婚礼显得浪漫而温馨,新娘叶一茜两次喜极而泣。

新婚不久的田亮及叶一茜在婚后首次接受《鲁豫有约》的访问,期间谈到二人相识的经过,他们透露是于朋友的聚会中认识,可是他们初相识时却充满敌意。

当天的聚会,叶一茜于11时多才到,大家已经酒意阑珊,田亮顺手拿起叶一茜的衣服穿在身上,来逗大家开心,这点引起叶一茜的不满,觉得田亮为人很不礼貌,其后在活动中的游戏,彼此也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然而数个月后,机缘巧合下再次相遇,这次他们因找到很多共同话题而让敌意慢慢消失,逐渐互生好感。至于何时开始拍拖,田亮表示应该始于2006年的情人节,当时田亮于西安训练,暗中叫教练拜托清华大学的学生,帮忙买99枝玫瑰,这样才打动了叶一茜的芳心。

让心照不宣的他们走进婚姻的,却是一句戏言。当时两个人在一起,田亮突然冒出了一句:“现在结婚都是一个套路,咱俩结婚一定得不一样。”叶一茜以为田亮正在筹划他们的婚礼,心里挺高兴,可没想到田亮接下来的话更无厘头:“要不,你向我求婚吧!”把叶一茜搞得又好气又好笑。

过了一会儿,叶一茜向田亮提出了要求:“以前不认识你的时候没见过你跳水,现在认识了你,还是没见过你跳水。不如今天你跳一个给我看。”这句话可算是给了田亮“顺杆儿爬”的机会:“好啊,你答应做我老婆,我就跳!”

“你跳了,我就做你老婆。”叶一茜爽快地应承下来。接下来,田亮跳是跳了,可动作简单到就是转个身而已。“完全达不到我的要求,现在结了婚,他还没实现这个诺言。”叶一茜委屈地说。

2007年11月29日,田亮和叶一茜举行婚礼。叶一茜在现场哭得稀里哗啦,田亮则对她许下承诺:“以前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从今天起,我要把你变成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2008年5月1日,叶一茜在老家福建为田亮生了一个女儿,取名田雨橙。

距今已携手共进七载的田亮、叶一茜夫妇,一路走过,低调却也幸福着,而各自在彼此的事业领域中也是各有各精彩。

历程评述:

水神的新娘范文4

南北战局渐渐稳定,亚尔河上空诡异的浓雾阻挡了诺思帝国南下的脚步。有人说当时帝国长公主贞德以自己的生命祭祀水神,才引发了这场杀人雾。我对传说不感兴趣,但是浓雾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浓雾成为北方军队的梦魇,同时也成了南嘉摩屡钵北上收复失地的障碍。南北双方都不甘心,却都无奈地承认了这个现实。德尔菲城又恢复了昔日的繁华,魔族、精灵和兽人与昔日的人族贵胄一样,夜夜笙歌。

数月后,在小公主珍妮的指导下,我戴着面具去了黑市,将手中最不起眼的几颗珠宝卖出去,换了两袋金币。我从来没想到珠宝这么值钱,想到家里埋的那些真正的珍宝,我就兴奋得两眼放光。

哈姆莱特戴着面具,费尽心思,在酒馆里找到了地下佣兵组织。里边的人收了他四十个金币,答应他,等亚尔河下一次雾散时,护送一个人去南方。

前途看起来那样美好。再等两个月,伊沙贝儿就可以与哈姆莱特成亲,做我的嫂子。我盼望着那一天,干活分外有力气。

在哈姆莱特与伊沙贝儿婚期前的一个月,我陪哈姆莱特去治安官那里申请结婚。“是哈姆莱特和伊沙贝儿啊?”兽人治安官接过他们的功民身份证明和结婚报告,笑嘻嘻地问。这老家伙还能认出他卖出的证明,对我很客气。但他接下来的话就把我打进了深渊,“结婚没问题,我可以盖章。恭喜你们!但结婚前一夜得让伊沙贝儿去劳伦斯老爷家里,他是你们这些功民的主人。”

劳伦斯老爷?结婚前夜?哈姆莱特和我茫然不解。

看见我呆头呆脑的样子,好心的治安官详细地给我们讲解了诺思帝国的法律:在被征服的土地上,被征服民族新娘的权属于贵族。

听了这话,哈姆莱特额头上的青筋一下子就蹦了出来,眼睛里仿佛有把火在燃烧。见势不妙,我用力抱住哈姆莱特,让他保持冷静,然后掏出两个金币放到治安官老爷手里,“麻烦老爷,我们可以用钱赎吗?”

“我帮你问问吧,你们别着急。”治安官看在金币的面子上,答应代为通融。

数天过去了,当一次次收到我们的金币,收得实在不好意思的时候,他才红着脸告诉我,事情没有办成。“你也知道,伊沙贝儿是这里有名的美人,劳伦斯的侄子等这一天等很久了,多少钱都没有用!”看到我的脸色刹那间变得铁青,治安官老爷拍着我肩膀规劝:“忍一忍吧,年轻人。别乱来啊,否则要全家处死的!”

不用我说一个字,从我苍白的脸上,家里所有人都知道了答案。伊沙贝儿没有哭闹,哈姆莱特也没有再次发狂,我们都是在人脚下被践踏过的孩子,我们知道如何生存。

“你们把我交出去吧,这样你们就都可以被封为贵族,就不会被欺侮了。”珍妮难过地说道。不知什么时候,她又换上了那身累赘的公主服,表情很平静,仿佛被交出的不是她自己。

“好主意。”伊沙贝儿笑着拍了一下珍妮的头,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可你是我妹妹,我不会拿自己的妹妹去换自己的幸福。”

“我是嘉摩屡钵帝国的真正继承人,皇后和皇帝唯一的女儿,查理哥哥是侧妃所生。和我去南方吧,我用皇位和查理交换,让嘉摩屡钵不再有贱民这个阶层。”小公主一开口,吓了我们所有人一大跳,“我以天上诸神的名义发誓,此生一定让嘉摩屡钵不再有贱民这个阶层,让贵族承担应有的义务。”

“这是你的梦想吧,小傻瓜。”哈姆莱特拍拍珍妮的头,笑着说道。他相信珍妮是帝国第一继承人这句话,魔族贴在外边的通缉告示当时说得很清楚。但让贱民消失,让贵族承担相应的义务,那永远是一个梦想。哈姆莱特的养父奥兰多就是因为这个梦想,从贵族沦为贱民。我们知道这有多难,不想让珍妮重蹈老奥兰多的覆辙。

在后院里,我们将珠宝挖出来,装到了垃圾车上。我找到了自己过去捡到的那把指挥刀和铠甲、战靴。哈姆莱特去黑市上买来了他需要的东西。在一个肮脏的小酒馆里,我们再次找到了那伙地下佣兵的联络人,经过讨价还价,金币支付到了六十个。六十个金币,雇佣他们护送我们离开德尔菲,潜到亚尔河畔,等待雾散后南渡。

第四章 契 约

在佣兵首领的带领下,守门的士兵收了五十个铜元,就为我们打开了角门。德尔菲城在身后渐渐变成了一个小亮点,夜幕里,它看起来就像颗沉睡的珍珠一样宁静。从小到大,我生活在那里,却从来没有发现它如此美丽。

“再加把劲儿,在太阳出来前我们赶到别山村落脚,然后沿林区到亚尔河边的飞云渡隐藏起来。等明年春天,河上的浓雾散了,就可以过河。”黎明时分,佣兵首领对筋疲力尽的小公主说道。他有一双很亮的眼睛,通过一晚上的观察,我想他猜到穿了男装的珍妮是个女孩子。

“珍妮,走不动就坐到车上来,我推着你。”看着珍妮那筋疲力尽的样子,我大度地说。毕竟她和我们不一样,没吃过什么苦。

“我不累,就是有点困。”珍妮捂住嘴巴,轻轻地打了个哈欠。她倦懒的样子有一股说不出的风情,虽然穿着男装,还是让好几个佣兵呆了呆。

一个络腮胡子佣兵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大大咧咧地说道:“是你媳妇么,小子?真漂亮,怪不得劳伦斯家那个色狼会盯上!”

“不,不,她是我妹妹。”被络腮胡子暧昧的眼神看得心里发虚,我赶紧解释。听了我的话,几个佣兵一齐笑出声来。有一个大个子跳上石块,在晨曦里放声唱道:“漂亮的妹妹,你的眼神让我不能呼吸,你的笑容让我迷茫沉醉!请坐上我的水晶马车,今夜,你将是我唯一的恋人!”

大伙儿一块对着我的破垃圾车笑了起来。虽然伊沙贝儿把它整理得很干净,但只要是嘉摩屡钵帝国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它原来的身份。

伴着阳光与欢笑,我忽然听到了“嘶嘶嘶”羽箭破空的声音,这声音与周围的景色如此不协调。刚才放歌的那个佣兵捂着胸口,血透过他的手指喷向空中,染红了初升的朝阳。二十几个飞马射手在半空中盘旋,弓上的利箭闪着幽幽蓝光。

“佣兵们,把人留下,我放你们走!”带队的飞马射手不愿意起更大冲突,压下马头,开出和解条件。

“达蒙长官,我们是佣兵,你知道佣兵守则么?”大个子佣兵首领长笑一声,抽出弯刀。几个佣兵迅速将我们围在中间,用盾牌护住我们。

佣兵守则第一条,是可以失去生命,不能失去信誉。

轻轻的晨风从南边吹过来,那一刻,我听到了风拂过树枝的声音,如柳笛般吟唱着高高低低的调子。

“你们很勇敢,但德尔菲不能让这几个逃亡者,成为年轻人的榜样。”飞马射手笑了笑,半空中突然拉高,整队飞马拉成一条弧线,远离,盘旋,圆弧边缘,一支支羽箭带着阳光飞来,夺走佣兵的生命。

佣兵们用盾牌搭成一道墙,勉强抵挡着羽箭的袭击。盾牌后,几个佣兵从背上取出硬弩,用脚踩着拉开,一声霹雳,闪亮的箭雨扑向半空。

羽飘,翼折,两个飞马射手惨叫着从空中落下。有股黏黏的液体顺着我的耳边流淌,我用手摸了一把,是血。一抬头,我发现护在我身边的络腮胡子佣兵已经昏了过去,飞马射手的羽箭插在他肩膀上,他的盾牌,却遮挡在我的头顶。

见惯了死亡的我突然觉得有些伤心,相处不过一夜,这些佣兵仿佛已经是我多年的朋友。捡起一个阵亡佣兵的弩,我疯狂地向空中射击。干活干出来的蛮力让我开弩可以不用脚,射击速度比别人快得多。虽然没有准头,但没有飞马射手有胆子赌我下一箭射不到他。哈姆莱特抓起另一把强弩站到了我身边,弩尖随着飞马射手的移动而移动。突然,他扣动了扳机。

“嘭”,半空中落下一团血雾,一个飞马射手不敢置信地捂住喉咙,直直地从马背上落下。失去了主人的飞马落荒而逃。在我身后,小公主珍妮发出低低的吟唱,一团白光包裹住了络腮胡子的身体,他肩膀上那个流着血的破洞渐渐收拢,鲜血止住,他的呼吸也慢慢均匀。

“天哪,那个女孩是治疗法师!”佣兵们发出惊呼,纷纷将受伤者抬了过来。小公主从我的垃圾车里掏出红宝石法杖,低低唱出一段好听的歌曲。白光陆续笼罩住受伤的佣兵,几个伤势较轻的佣兵很快醒转,抓起武器,重新投入了战斗。

这场遭遇战以佣兵们的悲壮胜利而告终,我们付出了七死二十伤的代价,射落了十一个飞马射手。接下来的一整天,大伙都在亡命奔逃中度过。持械拒捕,射杀半个小队飞马射手,这个新闻足以震动整个德尔菲。

傍晚的时候,一小队兽人骑兵被佣兵们杀散,首领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距离林区还有十余里,大多数佣兵和我一样,已经没有力气再跑。遥远的北方,天地间升起了浓浓的烟尘,那是诺思帝国的正规军正在追来。

一个拿着红宝石手杖,会使光系治疗魔法的女孩,在人族中实在不多见。接到溃败回去的飞马射手提供的情报,傻瓜也能判断出佣兵们护送的是谁。

“六十个金币的代价来保护一个公主,损失二十万金币,这笔买卖亏大了!”络腮胡子掰给我半块黑面包,笑着说道,“小子,看不出你胆子还不小。皇宫的侍卫中,我还没见过敢与飞马射手对敌的。”

“我们不是宫廷侍卫,我们是贫民窟的孤儿。”哈姆莱特骄傲地回答了一句。在我们眼里,那些侍卫才是垃圾。

“如果你们反悔,咱们现在可以分开走。如果继续这次的合约,到达目的地后,车里的东西分大家一半。”伊沙贝儿毫不犹豫地将我的一车珠宝当成了佣金。

佣兵们都发出了一声欢呼。早晨小公主掀开垃圾车盖子的时候,有人看见了里边的珠宝。高个子首领冷哼了一声道:“六十个金币,合约还没结束。小费,我们到南岸之后再商量!”

一个有趣的家伙,我和哈姆莱特相视而笑。小公主珍妮坐在我的垃圾车上,拼着最后一点体力,给大家加持祝福魔法。魔法带来的幻觉让我们暂时忘却了疲劳,拼命奔跑,终于在天黑的时候到达了蓝月之森。

长这么大,我从来没离开家这么远。蓝月之森是一片漂亮的落叶林,据说,这里的满月呈淡蓝色。嘉摩屡钵没有灭亡的时候,每年都有诗人来这里寻找灵感。

圆月升起来了,果然是淡蓝色的,周围还带着淡淡的红晕,就像伊沙贝儿害羞时的笑脸。

“又是满月,他奶奶的!”看着天边的圆月,佣兵首领不解风情地骂了一句。

“大叔,你不喜欢这月色吗?”小公主珍妮低声抗议。月光下,她的眼睛显得又大又亮。

“现在是落叶季节,头顶上没有树叶遮挡,圆月是逃命者的敌人啊。”络腮胡子喘息着解释。他的话音刚落,在队伍最后的佣兵已经发出了惊呼声。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