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范文1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象山县林海学校扩建项目。
1.1.2承办单位概况
本项目的承办单位为象山县林海学校。林海学校为20xx年9月由原林海中学和林海小学合并而成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初中6个班,小学12个班,共计18个教学班。教职工83人,其中在职专任中小学教师78人,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是92%、94%。有县骨干教师1名,县教坛新秀13名。学校的办学目标是“校园文化育人型,领导班子学者型,教师队伍科研型,学生素质综合型”。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对学生实行“人文教育”,对教师实行“人文管理”,对领导实行“人文要求”。围绕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学校倡导“快乐一成功”教育,开展英语等级制、书法段位制、古诗成语过关制、快乐作文星级制,智能思维达标制,让每一个孩子在快乐学习中获得成功,从成功中感受快乐。
1.1.3报告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2、《国家教育事业发展“xx”规划纲要》;
3、《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xx”规划》;
4、《宁波市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
5、《象山县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6、《象山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7、《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浙江省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通知》;
8、委托方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1.1.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教育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科教兴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教育事业的兴衰,事关下一代的成长,事关全市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事关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从长远看,一个地方人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后劲。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发展、振兴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和基本国策。增加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其目的就是要争先抢占在国际竞争中科技、人才和经济的制高点。可以说现在教育的差距就是将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差距。
近几年,象山县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均衡教育的迫切要求仍有差距。如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学校资源不足,办学条件特别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等。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浙江省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通知》精神,通过5年努力,到20xx年使我省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标准化学校比例不低于85%。各类中心校校园做到布局合理,结构安全,环境优美,设施安全。我县现有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标准化学校比例只达到61%左右,尤其是初中,班额不足,学校规模小,连全省平均数都达不到。为了进一步加快象山林海学校的发展,提升教育档次,缓解义务教育就学压力,解决林海学校现状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促进象山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办学的发展,林海学校扩建显得尤为必要。
1.2项目概况
1.2.1拟建地点
项目拟建于象山县丹东街道大碶头村。
1.2.2项目建设目标及规模
项目建设目标:扩建林海学校,在此基础上扩大办学规模,优化教学条件。
建设规模:学校总占地面积36502㎡,净用地面积34366m2,其中新征地面积23733m2,新征地净用地面积22666m2。本工程建筑面积8670m2。
1.2.3主要建设条件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象山县丹东街道大碶头村,周边供水、供电、通讯、交通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及技术条件能够满足建设需要。
1.2.4项目建设进度
本项目于20xx年5月动工,预计20xx年5月竣工,总建设工期12个月。
1.2.5项目建设投资和筹资方案
该项目总投资为2727万元,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
1.2.6主要经济指标
表1-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学校总占地面积 ㎡ 36502
2 净用地面积 ㎡ 34366
3 新征地面积 ㎡ 23733
4 新征地净用地面积 ㎡ 22666
5 总建筑面积 ㎡ 8670
6 运动场地 ㎡ 10906
7 绿化面积 ㎡ 120xx
8 总投资 万元 2727
9 建设工期 月 12
2.1项目的规划相关性
2.1.1《象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xx”规划》
在《象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xx”规划》中指出要健全现代教育体系,高标准普及基础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标准、高品质普及15年教育,实行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优化校园布局,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用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校园标准化建设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中心城区中小学建设等项目;加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逐步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互动发展的格局。
2.1.2《宁波市教育事业发展“xx”规划》
《宁波市教育事业发展“xx”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群众利益为重的发展理念,着力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硬件建设为主向软硬件建设并重转变作为xx期间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规划“xx”期间,完成全市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任务(建设200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全市累计建成20所省一级重点普通中学,享受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学生比例超过80%;20xx年,教育发展达到新的水平,教育综合实力位于全省和全国前列教育体系形成新的格局,九年义务教育实现标准化、优质化,达到轻负担、高质量。
2.1.3《象山县教育事业发展“xx”规划》
根据《象山县教育事业发展“xx”规划》,“xx”期间,象山县教育事业的主要目标中提到将实现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大力推进中小学的标准化、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全县九年制义务教育段学校85%以上达到“省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要求,其他的各级各类学校校舍和装备基本达到《宁波市学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要》的标准。全县学校全部完成“校校通”,50%以上学校建成数字校园网,城镇中小学实现“班班通”,每所中小学拥有2个以上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规划中还提到要全力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提升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满意度,根据全县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城市化进程的要求,优化《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规划》。按照省“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通过整合、改造等方式,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
2.1.4《象山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根据《象山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各乡镇初中布局调整目标为通过调整,减少初中数量,扩大初中规模,消除薄弱初中,创建一批示范性初中。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发挥规模效益,不断提高初中的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和整体办学水平,创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良好环境,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初中高质量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适应我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城区各类学校至20xx年前达到浙江省万校标准化学校标准,至规划期末达到规范化和现代化学校标准。
本次规划在倡导集中力量办学,扩大办学规模的前提下,确定初中规模为18班以上。对于第二、三层次的规划学校,应考虑规模效益,班级数适当放大。小学中学(包括初中、高中、职高)每班45-50人,一般按45人计。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改善教学设施、优化教学环境的需要
根据《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九年制学校最低生均用地面积标准为18.29平方米,最低生均建筑面积标准为7.73平方米,普通教室每班一间,另配备符合要求的专业教室、公共教学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
林海学校现有教育设施已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学校人均用地19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5.37平方米。18间普通教室存在安全隐患,实验室、综合电教室、计算机房不符合配置标准,图书室、阅览室、美术室、音乐室等专业教室严重欠缺,办公用房狭小。建筑设计不合理,运动场地欠缺,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林海学校扩建后,增加校园用地面积,可相应配备良好的教学设施,在教学环境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2.2.2扩大办学规模、弥补教育资源不足的需要
“十五”期间,象山城区的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调整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接受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从城区的中、小学数量来分析,教育资源总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需求。
林海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其中小学12班,初中6班,共有学生985人。学校总占地面积13986平方米,建筑面积3930平方米。
近年来,随着象山经济发展,大量外来农民工的涌入,农民工子女在校就读人数增加,目前已占全校学生的41%,未来的比例将越来越高。预计到20xx年,该校的办学规模将达到小学18班,初中9个班共27个教学班,学生人数将达到1300人。根据《象山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到20xx年,林海学校的规划办学规模达到36个班级,学生数1620人。
林海学校现有用地过少,不能满足未来学校扩大办学规模发展的需要。林海学校将按照“标准”中的二类标准扩征土地,扩建教育用房,以弥补城区九年义务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缓解初中招生压力。
2.2.3促进学校发展、提高办学质量的需要
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教学质量是关键,但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有一定的办学条件,有足够的教育资源,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环境优美、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教学环境为学校提供了发展的硬件设施,同时会影响到学生和教师的心理。
林海学校现有教育设施较为落后,教学用地、教育用房紧张。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达不到要求。教学管理难以统一,教学发展受到限制林海学校扩建后,办学规模和办学标准都将得到提高。对于林海学校的管理也将带来更多的方便,满足了教育课改的需求,在更为优越的办学条件下可以实现更快的发展,有促于学校的长期发展。
2.2.4完成象山县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的需要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浙江省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通知》精神,通过5年努力,到20xx年使我省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标准化学校比例不低于85%。各类中心学校做到布局合理,结构安全,环境优美,设施安全。“浙江省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实施客观上要求加快中小学的建设进程,全面推进各地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象山县现有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标准化学校比例只有61%左右,其中初中班额不足,学校规模较小,达不到全省平均水平。此项工程是创造良好的硬件设施和现代校园环境,为发展高水平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创建教育强省奠定基础。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更为必要。
3场址选择
3.1场址现状
3.1.1地点与地理位置
象山县地处121°34''-122°20''、北纬28°45''-29°49''之间,居浙江省中东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两港相拥。其地理位置北临象山港,与鄞州区、奉化市隔港相望;东北遥对舟山市普陀区的六横岛和宁波市北仑区的梅山岛;东濒大目洋;南接猫头洋,隔三门湾与台州市的三门县相峙;西连宁海县,象山半岛自宁海县紫溪、梅林至一市东延入海。象山县三面环海,一面接陆,南北长90 km,东西宽70km,由本土象山半岛及沿海608个岛礁组成,总面积6510k㎡,其中陆地面积1175k㎡、海域面积5335k㎡。丹城为象山县县城,东临东海,北靠宁波北仑港,南面是中国著名的渔港——石浦港,西接沿海国道线。
项目建设地点为象山县丹东街道大碶头村。
3.1.2场地土地权属类别与占地面积
项目建设地点为象山县丹东街道大碶头村,土地征用后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使用权归象山林海学校所有。学校总占地面积36502㎡,净用地面积34366m2,其中新征地面积23733m2,新征地净用地面积22666m2。
3.1.3现有场址利用情况
项目场地现状为耕地。
3.2场址建设条件
3.2.1自然条件
1、气象
具有非常明显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灾害性较多。
(1)气温
年平均气温18~1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左右;最热月,东部沿海地区为8月、北部沿海地区为7~8月、其余地区一般为7月,平均气温27~28℃。极端最低气温为-7.5℃(1967年1月6日),极端最高气温为38.80 ℃(1971年8月20日)。
(2)日照
年日照总时数为1670~2048小时。各月日照百分比中,6月最少,为22%~28%;2、3月次之,为24%~29%;8、12月最多,达49%~62%。各地日照时数,南多北少。
(3)降水
年降水量平均在1250mm以上,4~9月较为集中,约占全年的60%,北部尤甚。常出现“双峰”现象,即5~6月(梅雨)、8~9月(台风雨)各有一次降水高峰。受伏旱影响,7月普遍少雨,北部仅占全年的9%、南部占70%。
(4)灾害性天气
一年四季均可能出现灾害性天气,主要有霜降、低温、风暴、干旱、台风、暴雨、寒潮、大雪等,其中台风、暴雨、干旱、低温成灾较为频繁。解放后台风平均两年一次;暴雨大多出现于6、8、9月,常引发山洪爆发,若宣泄不及,则洪、涝并发。
2、地形、地貌
象山位于浙东丘陵的沿海地区,具低山丘陵、平原、海涂和沿海岛屿多层次,多样性的地形地貌结构。全境以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山地面积为79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0%左右。县内大多是200米以下丘陵,坡度平缓,山岭起伏绵延。地形总体特征是丘多、山低、坡缓。山地一般高200~450米,分布较广,县内主要有爵溪山地、黄避岙山地、南乡山地等3片。
象山的平原大多散布于沿海地区,这些平原多由海湾促淤成滩,经过人工围涂而成,称为海积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象山港、东部各海湾和南部三门湾。冲击平原,以山前冲击扇为主要形态。因境内山势矮小,腹地短浅,所以面积不大,以丹城、白石、九顷、梅溪一带比较典型。洪积平原以溪谷平原为主要形态,形状多为狭长,大多地处溪谷。
本项目建设场地位于象山县城丹东街道,属冲击平原。区域内分布多为耕地,本项目建设主要受周围微地貌条件的影响。建设场地地形呈较规则四边形,地势有高差,需进行场地平整。
3、地质
象山县地质构造属闽浙隆起东南沿海褶皱带,以新华系构造和纬向构造为主体构造,均以断裂为主要形迹。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上统陆相火山岩,次为白堊系火山沉积岩,第四系地层多见于林海平原,泥盆系—下石炭统、第三系地层亦有出露。
4、水文
象山低水、丘陵错落,溪涧密布,然大多源短流促,独注入海,集水范围小,集水能力弱,因此地表径流水量不丰。且由于象山特殊的半岛地理位置,境内没有大江、大河流过,外来水源极度贫乏;平原水网密度低,范围狭小。全县河网总度长710km,河网密度为0.61km/k㎡。水系不甚发育,主要有南大河,支流南大河、东大河、西大河、马岗河等。
象山海域为中强等潮差规则的半日潮区。潮差冬小夏大,潮位冬低夏高。全县沿岸多年平均潮差一般在3.18m,最大潮差5.56m。沿海破量及涌浪为主的混合浪占绝对优势,出现的频率高达99%。
3.2.2社会经济条件
象山县居浙江省中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由象山半岛东部及沿海608个岛礁组成,陆域1175平方公里,海域535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800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六分之一。现辖有10镇5乡3个街道, 20xx年末全县总户数为184934户,户籍人口529489人;其中男性人口271408人,女性人口258081人;按户籍分非农业人口106505人,农业人口422984人;全年出生人口4843人,死亡人口319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1‰。
20x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增幅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年一般预算财政收入17.71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中央财政收入8.93亿元,增长11.6%;地方财政收入8.78亿元,增长25.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8%,涨幅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69元,比上年增长4.4%。农渔民人均纯收入7736元,增长10.5%。其中,渔村居民人均收入11299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7486元。
改革开放以来,象山县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巩固农业基础,强化工业主体,发展特色经济,推进城市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资源、环境和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面推进。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渔业生产先进县、科技进步先进县、体育先进县、双拥模范县、民间艺术之乡、柑桔之乡和省建筑之乡、小康县称号。人民广场、体育馆、广电中心、医疗中心、高教园区等一批标志性、基础性设施相继完成或正在紧张施工中。她正向着“创建最佳人居环境,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林海城市”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本项目位于象山县县城丹城丹东街道,丹城中心城区由丹东、丹西、爵溪三个街道组成,总面积11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12万。丹东街道地处象山中心城区中部,历为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全县交通、文化、教育、体育、医疗、金融中心。现有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97亩,山林面积38400亩,滩涂面积3000余亩。20xx年街道下辖7个社区、26个行政村,7万人口,其中居民3.45万人,农民2.05万人,外来人口1.5万人。丹东街道依山滨海、山青水秀,文物古迹群多。东寺、瑞龙寺、塔山文化遗址、革命烈士纪念馆是省、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湾、东谷湖水库湖光山色、风光旖旎。人民广场气势壮观、设施齐全,已成为全县文化、体育、休闲活动中心。
3.2.3交通条件
象山县居浙江省中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三面环海,两港相拥。境内有215、216、311省道经过。海上交通便捷。沿海南线、林海大道等道路的相继建成,极大地促进了象山境内交通条件的变化。象山港大桥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将于20xx年下半年动工兴建,通过沿海高速同三复线,与在建的杭州湾大桥及象山三门湾大桥相连,将彻底改变象山半岛处于交通末端的地位。届时,实现象山进入宁波半小时、杭州和温州二小时、上海三小时的交通圈。
丹城为象山县县城,东临东海,北靠宁波北仑港,南面是中国著名的渔港——石浦港,西接沿海国道线。对外交通有直通石浦、新桥、大徐、墙头、泗洲头的公路。城区主要交通干道有城西路、新丰路、巨建设路、象山港路、林海大道。本项目位于丹西街道。建设场地南面临丹阳路、西面临莱薰路,东面临瑶琳路,交通便捷,可满足附近生源正常上学需求。
3.2.4公用设施条件
1、给水
象山县县城主要由象山县自来水公司供水,现有城北、靖南、爵溪水厂,总供水能力为8.5万m3/d。项目所在地由靖南水厂供水。
2、排水
象山现状排水体制主体为雨、污分流制,部分老城区采取截流式合流制。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收集后排至污水处理厂,雨水经排水沟、渠等排入河道。20xx年象山县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日处理污水能力2.5万吨。项目所在地排水主要通过排水管渠排水。
3、供电
象山县域内有220kV变电所1座,110kV变电所4座,35kV变电所12座,10kV及以上线路总长度达1800公里,基本形成了以220kV电网为骨干、110kV电网为支撑、各级电压等级匹配的现代化电网体系。
4、通讯
20xx年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17.61万,小灵通用户达7.96万,互联网用户4.39万户;目前,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0线,象山电信的网络规模、技术层次、综合服务能力和各项电信经营指标有了质的飞跃。
建设规划方案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研究是在市场预测和资源评价的基础上,论证比选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作为确定项目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原材料燃料供应方案及投资估算的依据。
4.1建筑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采用先进技术,本着以人为本原则,根据地理条件和甲方的需求,依据各种现行设计法规、标准和政策,合理布局,设计好每一平方米的建筑,创造出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成果,求得最好的工程、社会、环境效益。
4.2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4.2.1总平面布置方案
象山县林海学校位于象山县丹东街道大碶头村。场地总用地面积36502m2,净用地面积34366m2,其中新征地面积23733m2,新征地净用地面积22666m2,分东西两块,西面为现有校区,东面为扩建校区。整个校区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三个区域。教学区集中在地块西面现有校区,生活区布置在教学区以北与扩建校区交界处,运动区集中在扩建校区。各区相对对立。
本工程在现有校区未利用地和扩建校区地块新建教学楼二期(一期已通过审批在建)、食堂、风雨操场、运动场及其它配套设施,现状校区布置不变。
4.2.2教学楼布置
本工程所建教学楼布置在现状校区地块的南面,规划占地面积998.75㎡,共4层,为行政办公用房、公共教学用房和各专业教室用房。主要分布有行政办公室、会议室、图书室、活动室、实验室及美术、音乐、地理、计算机等专业教室,另有其他配套教学后勤用房。该教学楼与一期教学楼通过连廊相连。
4.2.3食堂布置
食堂布置在教学区以北与扩建校区交界处,占地面积1024.67㎡,共3层。一层、二层为厨房和餐厅,三层为报告厅。
4.2.4风雨操场布置
风雨操场布置在该地块的东北角地块,占地面积1068㎡,层数为1层。风雨操场内设2个篮球场及看台和管理用房。
4.2.5运动场布置
运动场布置位于地块的东面,规划建设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及其它健身器材。
田径场布置在地块最东面,设有250米塑胶环形跑道,东侧为设置100m直道。跑道内场为足球场和田径训练场。
篮球场、排球场位于跑道以西。规划设置篮球场4个,规格为35m×20m;排球场1个,规格为22m×15m。
运动场北侧规划健身区,设置健身器材。
运动场总占地面积10906㎡。
4.2.6道路交通设计
本工程校园的主入口设置在地块南侧,在主入口大门前设置临时汽车停车位;次要入口安排在地块北侧,作为后勤及生活出入口。
校园主干道为主入口右侧一条南北向主干道,将运动区与生活区、教学区隔开。建筑物间合理设置次干道。
教学区与运动区间空地规划设置自行车停车棚。
新建道路工程面积5000㎡。
4.2.7绿化设计
本工程作为学校建筑群,故绿化景观环境设计非常重要。现状校区绿化较少,规划在主干道的两侧种植高大、茂密乔木,形成绿色通道;入口处设计花坛,突出校区景观氛围。教学区各教学楼之间建设绿地,该绿地以草坪为主,形成开阔视野。运动区布置种植具有一定防护作用的低矮灌木,穿插布置高大挺拔、树型秀美的乔木,创造良好的健身环境,形成相对独立的区间。
各功能区之间亦布置多处尺度不等的绿地,起到阻隔动静、人流集散的功能。另外要营造学校人文景观环境,在校园中适当点缀雕塑、小品、名人名言、休闲座椅等,营造文化氛围。新建绿化总面积120xx㎡(包括现状校区和规划校区绿化面积)。
4.2.8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36502m2
净用地面积 34366m2
新征地面积 23733m2
新征地净用地面积 22666m2
本工程建筑面积 8670m2
其中:教学楼 3995m2
食堂 3074m2
风雨操场 1068m2
门卫 80m2
变配电房 150m2
连廊 303m2
运动场占地面积 10906m2
绿化面积 120xxm2
本工程道路面积 5000m2
4.3工程方案
4.3.1工程方案选择的原则
(1)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建、构筑物设计方案力求平面功能布置合理,立面简洁但不单调,朴素大方,具有良好的景观设计效果。
(2)根据生产性质和使用功能,确定建筑物的防火、防爆、防腐蚀的一系列性质,并按照相应规范设计。
(3)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力求发挥整体效益,节省投资。
(4)建、构筑物结构布置,造型和构造处理应考虑工艺、安装、检修等一系列要求。
建筑工程方案
(1)结构设计
本工程建筑宜采用框架结构,现浇楼盖。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
(2)基础设计
地基基础设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材料情况与施工条件等因素,精心设计。
本工程基础类型考虑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墙下条型基础。项目场地可作为桩基础持力层的土层根据工程地质勘测报告确定。框架结构柱基根据地基处理的要求进行打桩后,一般均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考虑,围护结构墙下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梁。砖混结构按地基处理后可采用混凝土条形砖基础,个别次要建筑尽量利用浅层地基强度。
(3)围护结构和内外装修
根据该建筑特性,外墙体一般采用多孔砖,内墙采用当地轻型砌体。外墙装饰为马赛客,内墙装修材料为瓷砖和涂料。
屋面防水用目前建设部批准和颁布的新型技术成熟的防水卷材,隔热层为当地惯用材料。建筑门窗采用铝合金门窗或不锈钢门窗。
4.3.3运动场所设计
本工程运动场所主要分跑道、篮球场、排球场,各场地具体规格及特征详见表4-1。
表4-1 各运动场地规格及特征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面层结构 数量(个) 备注
1 跑道 250m环形跑道 塑胶 1 6分道
2 篮球场 35m×20m 塑胶 4
3 排球场 22m×15m 塑胶 1
4.3.4主要建筑物
本工程主要建筑物教学楼二期、食堂、风雨操场、门卫、配电房等,总建筑面积8670m2。
表4-2 项目主要建筑物规模及特征
序号 建筑名称 建筑面积(㎡) 层数 数量(幢) 结构特征 备注
1 教学楼二期 3995 4 1 框架 新建
2 食堂 3074 3 1 框架 新建
3 风雨操场 1068 1 1 框架 新建
4 连廊 303 1 1 框架 新建
5 门卫 80 1 1 砖混 新建
6 变配电房 150 1 1 砖混 新建
4.4配套设施
4.4.1供电工程
(1)用电负荷和供电电源
电力负荷应根据供电可靠性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及三级负荷。本工程公共照明、消防用电为二级负荷,其它用电为三级负荷。负荷预测采用面积估算法,参照有关负荷指标,本工程新增计算负荷约为206KW。
本工程拟采用二路10KV高压电源,电源引自附近开闭所,以电缆埋地方式接入。
(2)供电方案
在地上一层设置一座变电所,内设1台250kvA干式电力变压器,分别向二、三级负荷供电。
(3)功率因素补偿
功率因数补偿采用集中和分散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在变配电室低压侧设置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柜,使变电所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
(4)场区供配电
a.各装置配电将按照不同的环境特点及有关规范进行设计,其中包括防腐、防粉尘等特殊场所的供配电设计。
b.线路敷设采用架空、桥架、沟道、直埋等方式。
c.照明、避雷、接地按不同的环境特点要求及有关规范进行设计。
(5)电气保护及防雷接地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本工程各属于二类防雷建筑物,分别按二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进行保护。在建筑物的屋顶设避雷带作为接闪器。接地系统利用柱筋做引下线,利用建筑物基础作为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若实测不能满足要求,则应增设人工接地装置。
建筑物内所有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体的顶端和底端均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
4.4.2给水工程
(1)用水量
学校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和绿化用水,日用水量为145m3/d。其中生活用水121m3/d,绿化用水量24m3/d。
室外消防用水量按25L/s设计,室内消防用水量按15L/s设计。
(1)水质、水压
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生活用水水压不小于0.3Mpa,消防用水水压不小于0.8Mpa。
(2)供水
本项目给水系统采用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管道的供水方式。项目所在地的主要供水水源为市政管网,供水管经为DN250,在学校内采用DN200给水管构成环状管网,供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
4.4.3排水工程
(1)排水量
本工程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水量按供水量的80%计,为128 m3/d。
(2)排水方案
根据项目地区的排水条件,场区排水按“雨污分流”的原则考虑,拟在场区内设置污水、雨水二个排水系统。建筑物内废污合流。
污水:区内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后经区内污水管网接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丹城污水处理厂,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雨水:雨水设计流量套用宁波市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及雨水设计流量公式,按95L/s•ha考虑,径流系数为0.7,本项目雨水设计流量约为243L/s。经所内雨水管道汇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4.4.4消防设计
室内消火栓布置保证同层任一着火点均有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消火栓充实水柱10米,每层设单出口消火栓,间距不大于30米。
室外消防给水与生活、教学给水共用一套管网,并形成环状,在各建筑物附近设置适当数量的室外消火栓。室外设消火栓,保护半径为100米,设置间距小于100米。
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配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在总平面规划设计中,合理确定建筑物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建筑各层的防火分区、疏散宽度以及安全疏散距离均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4.4.5通讯网络工程
根据需要,在综合楼、教学楼、校园等场所配置电话及配置公用电话。敷设电话线路和计算机远程通讯网络线路,相关重要部分应按设计规范设置监控系统。
5环境影响评估
5.1项目地块环境现状
5.1.1水环境现状
象山县大、小水库水质基本保持良好,7个水源保护区基本保持在Ⅰ~Ⅱ类水质范围内,部分水区水源受到污染。大塘港为Ⅲ级标准,南大河水质为Ⅴ类;金石引河水质污染比较严重,主要超标因子为COD、总磷、总氧、非离子氨。
5.1.2大气环境现状
象山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是总悬浮颗粒物,其次是氮氧化物、降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河氮氧化物的年均值和日均值符合大气二级标准。
5.1.3声环境现状
目前象山声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工业、建筑施工、社会生活和其他声源。中心城区的噪声功能达标区域是居民文教区、混合区、工业集中区,二超标较严重的是交通干线两侧。本项目位于城郊,声环境现状较好。
5.2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5.2.1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xx)中的Ⅲ类标准;
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Ⅱ类标准。
5.2.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
学校食堂油烟废气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xx)中的中型标准。
(2)废水
项目废水排放可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
(3)噪声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5.3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5.3.1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施工阶段主要污染工序来自各种机械的工作噪声,打桩和运输等作业噪声;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雨污水、打桩泥浆水与场地积水;施工车辆产生的废气,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运输造成地面扬尘等;开挖基坑、填平场地时产生弃土,在进行主体结构等施工时产生建筑垃圾。
主要污染物及预计量详见表5-1。
表5-1 施工期主要污染物及预计量表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 产生量
噪声 施工机械 施工噪声 70~100dB
固体废弃物 装潢垃圾 建筑废材 2.5t/m3
施工人员 生活垃圾 1kg/人/d
大气污染物 施工期扬尘 TSP 无组织排放
水污染物 施工人员 生活污水 0.2m3/人/d
5.3.2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运营期间污染源主要来自配电房等各类设备产生的工作噪声;师生、后勤人员日常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厨房间产生含油烟气。
主要污染物及预计量详见表5-2。
表5-2 运营期主要污染物及预计量表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 产生量
噪声 配电房 设备噪声 60-75dB
车辆 交通噪声 70-85dB
固体废弃物 学生及教职工 生活垃圾 1820kg/d
大气污染物 食堂 油烟废气 0.6t/a
水污染物 学生及教职工 生活污水 96.8m3/d
5.4环境保护措施
5.4.1大气污染物
食堂产生的少量油烟废气,可将其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高空排放;燃油废气通过专用管道接至楼顶向高空排放。
5.4.2生活污水
废水主要为学校老师与学生的生活污水。厕所废水经化粪池处理,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其它废水也均经过净化处理达标后回用或通过污水管网排放。
5.4.3固体废弃物
针对生活性废物,在校园内相关区域设置垃圾箱,建筑内设置垃圾道,将废物集中后,统一、及时清运出场。并在校园内设垃圾收集处,以利生活垃圾的收集和清运。
5.4.4噪声
主要来自配电房、泵房、机房各类设备产生的工作噪声。为降低噪声污染,改善作业环境,尽量选择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日常维修、更新和操作人员的管理,使所有设备,尤其是有噪声污染的设备,能在正常状况下运行;并对放置产噪大的设备的房间采用隔声门窗,露天噪声源加设防护罩。
5.4.5建设施工环境影响控制
(1)建设施工噪声控制
合理放置施工机械,尽可能布置在对场界外造成影响最小的地点,并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作业。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打桩应采用液压钻孔、浇注桩头的低噪声施工方法。
(2)建设施工水污染控制
在施工前期应同步设计好排水沟和沉淀池,将建筑泥浆水和冲洗水经沉淀分离后的上清夜排入污水管网,沉淀泥浆应定期外运。建筑废物应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及时清理,避免因暴雨冲刷而流入附近水体。建议在施工场地设置简易厕所和化粪池,对施工队伍居住地的食堂、浴室和厕所污水进行处理。
(3)建设施工大气污染控制
建议施工单位采取以下措施:开挖时,对作业面和土堆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以减少扬尘量;开挖的泥土和建筑垃圾要及时运走,避免长期堆放;确需较长时间堆放在户外的散粒建筑材料,如黄沙、碎石等,应采用雨布覆盖或经常洒水保持湿润,减少扬尘。对施工现场实行合理化管理,使砂石料统一堆放,并尽量减少搬运环节。防止运输车辆装载过满,并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沿途抛洒,并及时清扫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定时洒水压尘,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施工现场要进行围栏或部分围栏,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当风速过大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存的砂粉等建筑材料采取遮盖措施。
(4)建设施工固体废物污染控制
施工现场要及时清理,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防止其因长期堆放而产生粉尘等污染。生活垃圾易腐败变质,应进行专桶收集,定期运往附近垃圾场进行卫生填埋或焚烧,严禁乱堆乱放。
6节能
6.1节能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严格执行节能技术规定,努力做到合理使用资源。
2、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严禁采用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已淘汰的落后的工艺和设备。
6.2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国家发展改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建设应遵循合理用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原则,项目的建设应符合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6.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6号)
7.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部长令第76号)
8.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xx]2505号)
6.3节能措施
按照国家有关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的现行政策、规定,本项目采取的主要节能措施如下:
6.3.1建筑
1、在规划中引进生态环保设计理念,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及环境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利用太阳能减少非可循环利用能源的消耗。
2、建筑设计尽量采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以减少采光、暖通耗能。
3、根据建筑功能要求,积极采用节能材料。
4、设计时,在保证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供水、供电线路,减少线路能耗损失。
5、屋面设置保温层,阻隔太阳辐射热,外墙采用多孔砖砌块,减少室内得热。
6、采用实木门窗加强门窗的气密性,减少热量损失。
7、控制建筑朝向,注意各朝向窗墙的面积比例调整。
6.3.2给排水
1、积极开展节约水资源的宣传,提高师生员工的节水意识。
2、安装工程实施中保证给排水线路工程质量,防止跑、冒、滴、漏等。
3、所有单元均安装计量表,便于管理和考核。
4、卫生洁具采用节水型产品及配件。
5、供水设计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供水。
6.3.3电气
照明灯具采用高效节能灯,电气设备造型,应本着节约能源、减少设备用房面积进行优选。
照明器具采用节能型,如高效日光灯(带功率因素补偿装置);
采用声、光与时间相结合的照明控制方式,减少用电量。
7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合理、科学地制定管理方案,确定项目的组织结构和配置人力资源是保证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顺利进行、提高劳动率的重要条件。在制定管理方案时,我们对项目的组织结构设置及人力资源设置等内容进行了研究。
工程部:负责工程的前期准备联系和现场工程管理监督。
预算部:负责对工程前期方案的策划,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及预决算的计算。
财务部:负责资金的筹集和管理;财务的核算和监督以及资金的拨款和管理;交纳各种税务和上级管理费等,保证工程进度和各项资金使用计划。
办公室:负责工程的总体筹划和管理。
8项目实施进度
8.1实施工期
本项目建设包括工程前期、工程建设期等过程。工程前期工作包括项目审批、工程设计及现场准备(土地征用工作也完成),周期为6个月,建设工期从工程施工到工程建成投入使用预计为12个月。
8.2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工程前期为20xx年11月至20xx年4月,工期为6个月。
工程建设期为20xx年5月至20xx年5月,工期12个月,总建设工期12个月。
为加快项目的建设进度,本项目在项目审批结束后,立即组织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工作。项目具体实施进度安排见表8-1。
工程招投标
9.1概述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值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3号令),本项目属于“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使用国有资金投资项目”的范围,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勘察设计和施工等均采取招标方式。根据《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9号令)和《宁波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方案核准暂行办法》(甬发改投资[20xx]450号),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程招标内容。
9.2招标组织形式
招标的组织形式有自行招标和委托招标两种形式。本项目业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建设工程招标机构招标。
9.3招标方式
招标方式分为公开招标、邀请招标二种类型。本项目各项工程拟采取的招标方式均为公开招标方式。具体招标情况见表9-1
表9-1 象山县林海学校扩建工程招标基本情况说明表
序号 招标内容 招标范围 招标组织形式 招标方式
1 勘察、设计 全部 委托招标 公开招标
2 建筑施工工程 全部 委托招标 公开招标
3 监理 全部 委托招标 公开招标
10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0.1投资估算
10.1.1投资估算依据与说明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3)《浙江省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20xx)》
(4)业主方提供的有关资料
10.1.2建设投资估算
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将建设投资的估算分为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部分,分别估算。
1、工程费用
依据相关专业所提供的建(构)筑物工程量和单位造价指标估算,单位造价指标的确定参照浙江省同类项目造价水平,并按现行价格水平予以调整。本项目建筑工程费用估算为2121万元,详见表10-1。
表10-1 建筑工程费用估算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位造价
(元) 金额
(万元)
1 教学楼 ㎡ 3995 1200 479
2 连廊 ㎡ 303 1000 30
3 食堂 ㎡ 3074 1500 461
4 风雨操场 ㎡ 1068 1500 160
5 变配电房 ㎡ 150 1200 18
6 门卫 ㎡ 80 1200 10
7 田径场及球场 ㎡ 10906 300 327
8 校门 15
9 围墙 30
10 自行车车棚 50
11 绿化 ㎡ 120xx 120 144
12 道路 ㎡ 5000 120 60
13 室外配套设施 ㎡ 27934 80 223
14 场地平整 m3 320xx 35 112
15 合计 2121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根据《浙江省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20xx)》,本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主要包括地价、建设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工程监理费、勘察设计费、市政公用设施费、建筑临时设施费等,估算金额分别为356万元、28万元、2万元、42万元、64万元、13万元、21万元,合计为527万元。
3、预备费
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目前一般不计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照工程建设费用和其他费用之和的3%计算,其估算值为79万元。
4、建设投资
以上各项合计为建设投资,其估算值为2727万元。
10.1.3建设期利息估算
该项目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故而没有建设期利息。
10.1.4流动资金估算
本项目为教育事业类项目,故暂不估算流动资金。
10.1.5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铺底流动资金。本项目规模总投资为2727万元。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范文2
关键词:公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1、公路建设项目程序
公路建设和我们勘察设计部门有关的主要环节:规划预工可研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如有)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投标和后续服务。
1.1、规划
重点是研究国家高速公路网、省级高速公路网、国省干线、市公路网的规划,年度建设、投资规模和建设时机。
1.2、预可行性研究
预可主要研究项目建设必要性,一般来说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论述:路网规划--符合国高、省高、市公路网三级规划;带动区域及沿线经济和产业园区发展的需要;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加快发挥区域矿藏资源优势的需要。
1.3、工程可行性研究
工可研究侧重于项目工程技术可行性,包括建设必要性、社会环境、交通量预测、技术标准、建设方案、起终点方案比选、路线走廊带比选、推荐方案工程规模、估算、经济评价、风险分析等方面。重点是交通量预测、技术标准、起终点方案、推荐路线走廊带、工程规模及投资估算。
1.4、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以工可报告及工可批复意见作为设计依据,在路线推荐走廊带内,进行各专业方案比选论证,是前期研究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主要包括:基础控制和地形图测量、工程测量、资料收集、沿线调查、工程地质初步勘察、路线方案比选,路基标准横断面拟定,特殊路基处理、不良地质、防护、排水以及路面方案的比选,大中桥桥型方案比选,互通立交方案的比选、概算等等。初设阶段重点是各专业方案比选和工程规模、投资概算的确定。概算超过批复估算应少于10%,包括建安费和总造价,即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均满足该要求。
1.5、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针对重要的路线、大型构造物等需要对方案进一步详细比选论证,其深度应较初步设计深。
1.6、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以初步设计文件及初设批复意见作为设计依据,主要包括:控制网复测、地形图补测、工程测量、沿线调查,各工点详细工程地质勘察,各专业方案细部设计,编制施工合同段和全线汇总预算,预算应不超过批复概算。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
2.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求
当然,编写可行性报告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并依照事实来写作。只有让事实说话,严格按科学规律和经济规律行事,才能保证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样才会使决策具有可能性和效益性,不过,这也需要有科学的理论论证,才能总结出较为准确的结论。编写可行性报告的关键就是要用事实说话,不能一概地谈理论,纸上谈兵是不能反映出事实的,而且,报告中的观点要有高度,材料与思想观点要实现统一,不可自相矛盾。当然,在一定程度上,编者需要有一定的语言功底,要突出自己的观点,语句要通顺,不可模棱两可。
2.2、加强风险分析
当然,进行可行性分析不一定能避免全部的风险。在生活中不管是什么事情$什么情况下,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而在一定程度不同上,这些风险有可能会为人们带来不可预料的严重问题。所以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的到投资环境$地质$技术$市场和工程建设等一些无法预料的风险。所以,为了保证项目的安全进行,公路工程的正常动作,必须进行可行性的风险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减少风险$预防风险。虽然可行性分析中十分重视对风险的分析,但是它不能更深地分析到一些潜在的风险,不能找出那些不易察觉的风险,但是一些工作人员对那些隐藏的风险的敏感度不够,这就容易忽略一些可能对公路工程带来危险的问题,从而导致由于失误而造成的损失。
2.3、重视市场预测,充分应用运用价值管理方法
对于任何一项工程,都不能忽略市场对其的影响。当然对于公路建设工程来说,也是一样的,需要从租金价格,产品售价,出租率和销售率等多方面进行考虑,而且这些问题都是项目存在的关键,但是,在实际中,编制可研报告时候的价格都是当时的价格,或者是参考了当时的资料或者周边的价格,实际上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公路建设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涉及很多行业,对材料的价格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在可行性研究的工作中,对于材料的价格不能完成照搬周边的项目,而应该根据公路的等级,市场情况,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科学合理地方法修正可能引起的偏差,做到原始信息可靠,分析严密,推到合理,最终能预测出符合实际预期的价格,确保可行性研究所列投资总额与施工的时候相差很小。
3、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交通量调查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早期,交通基础资料调查范围只局限在项目本身的小范围内,由于受到来自客观条件与思想认识的局限,致使工程技术标准的确定缺少强有力的支撑,原因在于交通量预测结果和项目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偏差,所以必须仔细了解和掌握有关竞争路线的交通流量和流向,对于国道尤其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工程必须针对项目在路网中的位置与功能,需客观准确地把握交通预测,不可把调查范围只圈定在项目通道中而是需把调查范围扩大到其它相关的通道,最好是全国路网。
4、公路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
为了更加科学地明确公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有效指导公路建设和项目管理工作,通常要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指在决策之前,调查、研究与拟建公路工程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资料,比较分析可能的建设方案,预测评价公路项目建成后的经济社会效益,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以及建设条件上的可能性等,从而为公路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公路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运用多种学科和多项技术成果来保证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用作投资决策、筹资、编制设计和项目实施的主要参考资料。
4.1、经济可行性分析范围
外部经济效益,外部经济效益是指项目带来的经济利益属于交通运输部门以外,其数量通过国民经济中商品与劳务生产的增加额来确定;内部经济效益,内部经济效益指因新建或改扩建公路项目,使运输效率提高而带来社会开支的节约,其大小按运输费用的降低额来确定。这种效益在公路建设项目方面表现为公路使用者的受益,如汽油、维修、轮胎磨损、运行时间等的节约及交通事故的减少等;有形经济效益;有形经济效益指公路工程项目给社会带来能用经济计量的效益.如因修建公路而增加运量,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货物损耗等;无形效益,无形效益指公路工程项目给社会带来很难用经济计量的效益,如旅客旅途的运输方便、环境的美化和污染的减少、国防的加强等等,所有这些都难以用货币单位定量统计。
4.2、经济可行性分析指标
现金流,项目现金流是公路工程项目引起的现金支出或流入的数量,是公路工程项目的基础。现金流涵盖了营业、投资和项目终止的现金流等;贴现值体系,贴现值体系是公路工程项目中经济可行性分析中采用的指标体系,普通的项目可行性分析一般使用非贴现指标,但公路工程项目一般投资大,所以要求数据更加精准,因此引入贴现值。非贴现指标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尽管计算简单,然而在公路工程项目中却基本没有应用价值。
5、促进“可研”工作的市场化
可研工作的市场化的这项活动需经过竞争性投标。由于存在市场竞争,在客观上建立极佳的市场形象,让各从事“可研”工作的单位尽最大努力加强自己工作的质量与水平,谋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市场竞争对“可研”技术的进步极其有利。“可研”工作的竞争不大,较大范围的竞争则更少,现在我国的勘察设计市场虽然还处于逐建建立中,在新形势下,但是公路“可研”项目还是由各地区行业主管部门以分配任务的方法,安排公路勘察设计机构进行,建设公正、有效的市场体系和怎样迎合市场且在市场中求得发展,对于政府管理部和各勘察设计单位来说,促进“可研”工作的市场化,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6、提高评价和发展环境
分析所研究项目的针对性与关联性,很多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部分内容过于空洞,有针对性的合理的分析非常缺少,出现的评价及发展环境分析内容经常受到一些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批评,缺乏评价结论关联与支持,原因在于这些报告中多数只是简单罗列各种统计与规划数据,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占的比例和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起的作用不相符。项目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一是现状评价与发展环境分析,需为报告的其他部分服务。掌握好分析的层次与掌握分析内容与项目的关联性,这两点是现状评价及发展环境分析的关键。对社会经济发展及规划的研究主要是对其与建设项目的关联性的探讨,及对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发展,分析交通运输发展关联性,明确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及规划与公路建设项目的关联性,通过这样来论证公路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总言之,本文对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报告,指出了在公路建设中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重点,希望能为有关单位提供一些参考。公路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可行性的分析,所以这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项目,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并且确保可行性研究应具有科学性、公正性和严肃性,以此保证公路建设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汪建国.如何做好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J].科技风,2013,06:243.
[2]石梦怡,刘立群.浅谈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问题及其改进[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3,04:89-91.
[3]吴明,张海鹰.解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必要性论证[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1,02:1-3.
[4]许桂霞.浅谈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J].交通科技,2011,06:69-71.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范文3
年产2000吨优质大米加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项目概况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三、项目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四、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分析六、生产工艺技术方案七、项目建设目标八、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和投资概算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十、环境保护与安全措施十一、项目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十二、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年产2000吨优质大米加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安远乡年产2000吨优质大米加工厂建设2、项目建设地点:3、项目联系人: 联系电话:传真:4、项目建设类型:新建 5、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新建年产2000吨优质大米加工厂6、项目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为3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300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7、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年创利税120万元。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必要性1、粮食是安天下的产业。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产粮的主业,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是既有战略意义又有经济意义,粮食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物质保证,同时对改善人们生活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建设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2、优质大米符合人们消费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少吃好吃绿色产品成为人们的消费主流,大米是中国人的主食,普通大米的市场越来越窄,优质大米越来越受人们青睐,生产加工优质大米,是市场消费的需要。3、优质大米加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自然环境和市场的制约非常大。近几年来。农民增产不增收成为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对大宗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增值,是解决农产品增产不增收的唯一出路。4、发展粮食加工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安远是个工业基础薄弱的乡镇,工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很低。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直接从农产品中获得财税收入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只有走农产品深加工,把直接农产品通过工业转化为工业产品,政府财政部门才能获得利税收入.本项目通过先建种植基地,就地加工,适应了当前国家改革趋势,为解决安远财政增收难问题开辟了新的财源。5、粮食生产和加工面临着发展的机遇。首先在我国大部分地方粮食以及农副产品价格出现自1998年以来的粮食价格上涨,为我国进行粮食改革提供良好环境,建立良好的粮食流通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在粮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其次,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融入了全球一体经济。我国粮食生产水平提高,粮食的品质和卫生安全质量有所改善。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有所增强,使我国粮食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得以体现。粮食出口量有所增加,为我国粮食生产销售提共了广阔市场空间,第三当前粮价回升,国家出台一系列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从人、财、物等方面的粮食生产体系倾斜,为粮食生产和加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综上所述,建立优质大米加工厂是非常必要的。
(二)可行性项目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安远乡农业大乡,耕地多,产粮多资源优势。本项目的建设对推动安远粮食生产良性循环,做大优化产业结构及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使粮食生产产业化经营有着促进作用和样板示范作用,对促进农民增收和财政增收有着极其重要意义。通过对优质稻谷的加工,增加了附加值,把原来的卖原粮为变卖优质大米,推动全乡优质水稻的推广种植。实行产、加、销一体化服务,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工厂)为龙头,基地为背景,农户依托,企业得到农民得益,国家稳定,从而促进安远农业经济快速发展,项目的建设切合安远农业发展方向,是非常可行的。三、项目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一)市场分析1、国际大米市场现状。根据有关部门测算,全球2002年大米产量为3.7986亿吨,2003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期3.9046亿吨,较上年度增1060万吨。在产量增幅缓慢的情况下,全球大米消费却在不断增加。缺口大米1200万吨。产需出现缺口,库存不断减少,大米价格提升空间较大,今年新增供给不足当年需求,缺口继续扩大。2、国内大米市场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稻谷的播面积和产量也逐年减少。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稻谷己连续4年减产,其中早稻减产则更为明显,今年国内早稻总产量预计为589亿斤,比上年减少17亿斤,而要稻谷减产的同时,需求量却表现为稳步增长。主要原因是①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作为口粮的大米需求也在不断增加;②今年以来各地陈粮抛售量大,市场大米可售量缺口加大,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库存量相当于1994年和1995年水平,特别是企业库存更少,粮食部门和企业部门在新粮上市后急需补库,收购积极性较高。市场上大米可售量缺口加大;③由于我国在水稻种植技术方面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稻谷的品质和卫生安全质量有所提高,我国大米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逐渐增强,大米出口量不断增加,己连续多年保持一定规模的出口。据海关部署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1-9月份全国累计出口大米188万吨,累计进口大米193万吨,净出口69万吨。出口数量扩大,进口数量减少,进一步加大国内市场的缺口。3、安远乡粮食加工现状。目前全乡稻谷加工厂仅有2家,年加工能力仅为1000吨,优质大米加工厂还没有。 (二)、市场预测1、国际大米市场预测。近年来,全球大米产量增幅较慢,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2002/2003年度全球大米产量为3.7986亿吨,2003/2004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计为3.9046亿吨,较上年产量增加1060万吨。但是,全球消费却在不断增加,根据国际方面报告,2002/2003年度全球大米消费预期为4.123亿吨,较上年度增长0.8%,良好的消费,有利于国际大米价格上涨。因此,在2至3年内优质大米价格相对看好。
2、国内大米市场预测。水稻连年减产,需求增加,国内大米尤其是优质大米价格上调有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也逐年减少,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稻谷连续4年减产,今年国内早稻总产量预计为589亿斤,比上年减少17亿斤,在稻谷减产的同时,需求却在增长。首先,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作为口粮的大米需求也不断增长;其次,今年以来,各地陈粮大量销售,需求不断增加,产需出现的缺口,库存不断减少,大米价格提升有支撑。今年稻谷减产,新增供给不足当年需求,缺口继续扩大,动用库存较多。第三是由于我国大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增强,加上世界大米库存量下降,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上涨,我国出口大米数量不断增加,为国内大米价格提供了有力上行空间,这为项目基地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四、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分析1、地理位置:安远乡地处宁化县城北部,位于武夷山南段东麓,是闽赣两省四县八乡的结合部。他东邻建宁县均口镇,南接宁化县河龙、水茜乡,北连建宁客坊、黄埠、伊家乡,西面与江西石城县高田镇和广昌县塘坊乡毗邻。平均海拔高程478米,乡政府所在地海拔高程400米。2、区位条件:安远是三明市重点边贸乡镇,市场幅射人口约20万人。乡域面积280平方公里,居全县第一,辖有19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5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909人,其中农业人口32968人,劳动力1.5万个。3、资源条件:安远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粮食、素有“鱼米之乡”“宁化粮仓”的美誉。全乡现有耕地面积3.5万亩,其中水田55万亩,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6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5万亩,总产量21108吨,占粮食总产量的85.9%,2004年优质稻播种面积达3.5万亩,预计总产达2100吨。2005年优质稻面积将达到4万亩以上。3、交通运输现状。安远距宁化县城46公里,省道富下线通过乡政府驻地,途经均口镇46公里达建宁,110公里到泰宁可上京福高速路(在建),200公里到邵武。经南丰、南城、抚州可达江西鹰潭。经省际塘安(安远至广昌塘坊)公路(在建)1小时可上昌厦(南昌至厦门)高速公路。交通方便。4、通讯、电力。安远乡早于2002年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并入华东电网,加工用电可以保证。己实现了各行政村村村通电话,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乡,为项目建设信息交流和今后产品销售提供便利,对项目建设和管理提供了良好条件六、生产工艺技术方案1、社会技术基础。安远是一个农业大乡,种植农作物主要是以水稻为主,是全县的产粮大乡。社会技术基础良好,能接受优质生产技术标准要求。2、项目需要的技术力量。安远乡县农业服务中心,农业科技推广站6名大专以上毕业高、中级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他们长期在基层从事专业技术研究、推广工作,积累了成熟的技术经验,可为项目开展提供技术基础。3、主要技术工艺流程。稻谷除尘稻谷提升稻谷清筛碾米抛光大米分筛色泽分级包装保鲜储存。七、项目建设目标1、新建年加工优质大米2000吨的生产车间,稻谷储存和大米储存仓库各一个2、配套建立大米质量和卫生安全检测化验室一个。八、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和投资概算(1)加工厂①建设砖混优质稻米加工车间一座,建筑面积800m2,按500元/m2计,需投资40万元;②配套建设精包装车间一座,建筑面积500m2,按500元/m2计,需投资25万元;③购置加工设备一套,投资50万元;④购置精包装设备一套,投资42万元;⑤配套建设砖混成品仓库一座,建筑面积1000m2,按500元/m2计,需投资50万元;⑥购产品运输车辆一辆,投资18万元。共需投资225万元。(2)优质稻米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及购置相关设备①建设检验检测室及配套设施,建筑面积500m2,按500元/m2计,需投资25万元。②购置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一套,投资50万元。以上2项合计投资为300万元。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中加工厂建设投资225万元,优质稻米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及购置相关设备75万。流动资金50万元。三项合计,项目总投资为350万元。拟吸收本县社会资金或引进县外资金投资建设。十、环境保护与安全措施1、环境保护。本项目中新建的优质稻米加工厂,在稻米加工中产生的谷壳、米糠及其他废料采取三种处理方案:一是米糠作为上等饲料,集中销售给养殖企业发展禽畜产业;二是谷壳可通过集中燃烧作肥料或供给农户作燃料;三是其它废料可集中沤制,供给农户农户用作有机肥料。2、安全措施。建设中严格按照土建项目施工安全要求,建立安全工作制度,确保施工人员规范操作施工,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特殊工种,要求持上岗证上岗。3、消防措施。严格按消防规范要求,建设和安装消防设施。十一、项目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1、组织机构。乡党委政府成立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任副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抽调3-5名专业人员专职跟踪项目建设,提供服务,确保项目建设不受干扰。2、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业主为法人,安远乡政府为责任单位,按项目法人责任制要求,项目法人对项目工程质量终生负责。3、项目质量管理。项目建设严格按规定实行招投标,设计与施工必须由有资金的单位进行,严格进行工程质量检验或质量监理,保证工程质量合格。十二、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一)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工厂年加工优质米2000吨,以加工稻谷每吨获纯利100元,优质米每吨销价比普通大米增加500元计算,可年创利润12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2、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形成固定资产300万元,可带动粮食的产业化经营,促进粮食质量提高及产品流通,最少可安排30人就业,社会效益显著。有力地增强农业生产后劲及全面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为发展优质粮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全县粮食产业发展起到典范作用。(二)风险评价项目建设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的具体行动,对稳定粮食产业的长效发展有利。项目的投入,经济效益明显,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建设不存在风险问题或风险极小。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范文4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内蒙古鄂前旗毛盖图苏木肉羊养殖工程建设
2、建设性质:扩建
3、项目建设单位:鄂托克前旗毛盖图苏木农牧业产业化协会 负责人:林霞、张世军
4、建设地点:内蒙古鄂前旗毛盖图苏木
5、项目申报单位:鄂托克前旗毛盖图苏木农牧业产业化协会 负责人:林霞、张世军
6、投资规模及构成:总投资36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174万元,设备购置36万元,购买种羊140万元,其它费用10万元。
7、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360万元,其中拟申请国家投资150万元,地方配套60万元,群众自筹150万元。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年销售收入390万元,第一年纯利润192.4万元,第二年纯利润256.5万元,第三年及以后每年纯利润333.4万元。第一年总成本180万元,第二年总成本37.2万元,第三年及以后每年总成本18.6万元,税后财务净现值22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00%,投资回收期4年。
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项目建成之后,将直接带动毛盖图苏木30户农牧户,可使毛盖图苏木牲畜良种率和单位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肉羊养殖项目的建设,畜种质量的改善,育肥出栏加快,销售利润大幅度增长,可使项目区农牧户人均纯收入增加500—800元。
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办《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研报告编制提纲》;
2、农业部《西部地区农业开发建设规划》;
3、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4、鄂前旗“十五”经济建设规划;
5、鄂尔多斯市《建立畜牧业强市、绿色大市的决定》。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 本项目建设对于该地区建设与市场相对接的现代畜牧业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对于探索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发展优质畜牧业,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区具有良好的饲养基础,当地农牧户饲养经验丰富,经过培训,完全可以按照先进的技术规程生产建设,鄂前旗有着广阔的草原资源和庞大的牲畜养殖阵地,鄂前旗清真畜产品市场已开始投入运营,已具有很好基础,由于清真市场产品以无污染和高质量而拥有了较高的信誉,对项目产品的销售极为有利。目前市场、产品已与宁夏有长期销售合同。整个项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相比传统牲畜饲养方式,可极大地减轻对草地资源的利用强度,提高牲畜整体质量,提高资源转化效率,因此我们认为项目可行。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农牧民培训和当地的技术服务是保证项目技术路线贯彻执行的基础,必须加强。在项目安排有关建设内容的基础上,当地政府应在项目实施后就此制定有效的政策。
2、建议尽快实施项目。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 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毛盖图苏木是鄂前旗的一个纯牧业苏木,XX年全苏木牲畜头数达到19万头(只)。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下,全苏木经济及各项事业建设迅猛发展,畜牧业经济健康发展。在跨入新世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如何使全苏木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如何使全苏木广大农牧民增加收入,是摆在全苏木人民面前的重大问题。鄂前旗党委、政府制定“十五”规划,做出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确立了鄂前旗经济发展的绿色大旗、畜牧业强旗的远景发展规划,全面推动饲养业发展。为适应国家农业部“西部地区农业开发建设规划”和国家计委、经贸委“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等国家产业发展和行业发展规划,特提出“鄂前旗毛盖图肉羊养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节
项目由来和简述 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鄂尔多斯市“二次创业”也向纵深方向发展,XX年,农村牧区实行舍饲圈养、休牧、禁牧,农牧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鄂前旗畜牧业经济在“西部大开发”、“鄂尔多斯市二次创业”中快速发展,畜牧业经济结构得到调整优化。发展具有高质量、高效益的畜牧业势在必行。本项目由此而产生,该项目对鄂前旗畜牧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项目初步拟定以鄂前旗毛盖图苏木形成基地+农牧户的肉羊养殖经营格局。根据区域划分,在辖区2个嘎查30户农牧民中实施该工程,通过联户生产、经营的格局,形成一定规模的育肥出栏网络。这将对毛盖图苏木的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对发展舍饲圈养畜牧业,减轻草场压力,全面开展生态建设、治沙防沙、建立“生态型高效益规模化家庭牧场”等都将起到推动作用。 第三节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及意义 鄂前旗毛盖图苏木位于毛乌素沙漠腹部,自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草场逐年退化,十年九旱,沙尘暴频发,是边远地区。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一是尽快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毛盖图苏木经济建设的首要问题,所以有必要认认真真、切切实实解决这一重大问题。二是随着农村牧区经济不断发展,改造沙漠,推动生态建设,恢复草场植被,给子孙后代留下“山川秀美”壮丽草原,有必要进行舍饲圈养、休牧、禁牧、退牧还草。而高效益、高附加值的养殖业正适合于这个形势。项目的提出正是现阶段农村牧区生态建设的必要。三是毛盖图苏木是个纯牧业苏木,而且以土种山羊和绵羊为主体经济,经济结构单调,单位产量不高,且品质不优,效益低。因此,以养殖肉羊调整优化牧业经济结构,大力全面发展优质畜牧业,提高现代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结构优势。现阶段正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因此,项目的提出正是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必要要求,从各个方面考虑,多方面考查,建设肉羊养殖工程是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也是农牧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条件 第一节 项目区概况
(一)地理位置 毛盖图苏木位于鄂托克前旗政府所在地30公里处,东邻昂素镇,南与敖勒召其镇相连,西毗布拉格苏木,北依鄂托克旗。总土地面积293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190万亩,主要由毛乌素沙地和鄂尔多斯梁地两大地貌构成,地形为起伏梁地和沙丘交错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1′—107°53′,北纬38°14′—38°47′之间。
(二)自然资源 地处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光照时间长,年均7.1℃,最高36℃,年均日照2800小时,年均降雨340mm,蒸发量2505mm。属鄂尔多斯闭流区,静水位5—10m,成井深40—200米,单井日涌水量40—60吨,土壤类型为棕钙土、草甸土和固定风沙土,土质肥沃,养份含量高。
(三)社会经济状况 毛盖图苏木下辖8个行政嘎查,34个牧业社,现有人口3399人,XX年地方财政收入63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031元。路、电、讯、邮等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完善,各项服务体系健全。
(四)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毛盖图苏木是一个典型的农牧结合区,XX年度水浇地面积达1.4万亩,各类灌溉井达600多眼,牲畜饲养量达到19万头(只),建立模式化养殖大户486户,年出栏牲畜5.5万头(只)。项目区各农牧户饲草料基地都很好,最少有20亩水地,最多有100亩水地,养殖业基础良好,饲草料充足,资金、劳力、技术等条件已具备,饲养潜力很大。项目广大农牧民已把草场围封,建立了“生态型高效益规模家庭牧场”,户均种植饲草料50亩,家家户户都已建立起了棚圈和青贮窖,饲草料自给有余,已创造了舍饲圈养养殖的各项条件。敖达黑色公路贯穿于项目区,邮电通讯普及全苏木,程控电话遍布项目区。文化娱乐、农贸集市也很发达,南邻敖勒召其镇,北依鄂托克旗,经济社会条件优越,项目具备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条件,对毛盖图苏木乃至鄂前旗的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 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及可行性 近几年来,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逐渐突出,比重增大,发展快,效益高。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及地方“十五”规划中草场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以草为主、生态环境建设、休牧禁牧、舍饲圈养等方针都为本地区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创造了良好的、前所未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条件,给毛盖图苏木难得的机遇,苏木党委政府已下定决定,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扎扎实实的把以优化畜群畜种结构作为畜牧业的重点工程来实施好,把该地区建设成为鄂前旗良种肉羊繁育基地。从拟定项目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资源环境及农牧林水等基础建设来看,项目具有可行性,具备了各方面的条件,一是牲畜改良舍饲圈养,有利于减轻严重恶化的草场的负担,恢复植被;二是该地有足够的饲草料和人工草地,尤其适合于进行青贮,养殖有了最基本的保证,项目实施有现实的可行性。从国家牧区经济建设角度来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利有利于牧区经济建设的政策,该地区基础建设大大增强,尤其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项目”、“生态建设项目”、“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证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等国家和自治区项目工程以来,基础建设发展更快,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发展优质、高效益养殖业创造了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雄厚基础。二是毛盖图苏木认真贯彻落实了上级有关农村牧区各项经济工作政策,农牧林水电机全面发展,交通、通讯、邮电、文化等方面长足发展,基础建设牢固,防灾减灾能力增强,畜牧业发展前景广阔,适应于入世后的新形势,优质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很强,肉羊养殖体系建设十分可行,只要认真实施项目,采取妥当科学措施,该项目一定会很好的实现。 第三节 主要制约因素及解决办法 项目实施主要制约因素是资金问题。因此,项目将想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充分发挥各界的积极性,通过群众自筹、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多方面筹集资金,尽快立项,扶持项目顺利实施,把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推广到千家万户,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农牧民收入,脱贫致富。 第四章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鄂前旗毛盖图苏木位于鄂托克前旗东北部,处于毛乌素沙漠腹地,南与敖勒召其镇毗邻,东与昂素镇相接,北靠鄂托克旗,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并举的牧区苏木。全苏木共辖8个嘎查,34个牧业社,有农牧户906户、3399人,总土地面积293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180万亩,沙化、盐碱化面积40万亩,占总土地的15%。全苏木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无霜期长,土质肥沃,为发展粮料经济作物、牧草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近年来,该苏木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敖达柏油路从其境内穿过,实现村村通路,开通无线寻呼台、无线接入网,实现村村通电话、公路、农电。XX年粮料总产量突破360万公斤,牲畜存栏数达16.8万头(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031元。发展肉羊养殖基地项目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 鄂托克前旗毛盖图苏木农牧业产业协会于XX年组建,该协会遍布全苏木8个嘎查,从业人员20余人,其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高,都是该地区的致富能手,在当地农牧民中威望特别高,协会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技术指导,提供农牧业市场信息,组织外来商进行农牧业产品交易及输出本地农畜产品等。该协会通过几年的发展培育,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已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该地区农牧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五章 市场分析及销售方案
一、市场分析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以建设绿色大旗、现代畜牧业强旗为目标,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的,狠抓农村牧区产业结构调整,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绿色无污染的优势,大力发展肉牛、奶牛养殖和乳产品加工,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有效地带动了全旗经济的发展。 鄂托克前旗是一个畜牧业大旗,XX年度全旗牲畜饲养量达124万头(只),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实施,现代畜牧业经济在国民生产中比重日渐增大,实施的“现代畜牧业示范工程”、“四个千户富民工程”等工程的实施,优良种畜的占有比例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与新任务的要求,优质的畜种进入广大农牧户中是当前迫在眉捷的大事。毗邻鄂托克前旗的地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xx大以后,把发展地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但当前畜牧业经济仍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过程中的初级阶段,畜群结构比例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是大力调整阶段,优质畜产品的市场需求仍很大。 鄂托克前旗毛盖图苏木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体的牧区苏木,畜群结构单调,比例失调,是制约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XX年,毛盖图苏木党委政府结合地区实际,制定了XX至XX年远景奋斗目标,并对产业化发展做出了长远规划,拟从XX年至XX年平均以10万头(只)牲畜递增的速度,到XX年达到70万头(只),并要进一步转变饲养管理方法,优化畜群结构,提出压缩山羊,稳增优质绵羊和肉牛的发展思路。根据这一目标要求,该项目区的肉羊养殖工作任务就十分艰巨,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将得以大力发展。 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以发展集约型养殖业介导的产业政策,生活消费向营养型转化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趋向,发展优质、高效益、高附加值的畜牧业是集约畜牧业,这对于拥有丰富草牧场和大面积饲草料种植基地的毛盖图苏木来说,建设肉羊养殖基地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产品生产及销售 根据国内外市场的情况及鄂前旗畜产品清真市场的销售渠道。项目产品的销售方案如下: 育肥出栏肉羊:6000只,当地及周边地区。 项目产品将突出科技和优质,高效益、高质量的特点,逐步打开并占领市场。 鄂前旗建设“绿色大旗、畜牧业强旗”将是本项目产品销售的主要优势。
三、销售策略和经营模式 鄂托克前旗毛盖图苏木区位优势优越,距西北地区最大的畜产品交易市场仅有28公里,距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100公里,该项目产品将通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协会根据市场行情进行销售,分为客商到项目区和商品外运销售两种类型,并将项目交易以清真畜产品的品牌进入宁夏市场,以品牌和优质产品占领市场。
四、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 鄂托克前旗毛盖图苏木现有的农牧业协会担负着全苏木大多数农畜产品生产和销售指路的重任,在该项目建设中,将进一步完善协会组织,增强职能作用的带动力,加强对现有协会工作人员的指导培训工作,让他们掌握市场行情,在项目销售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并从项目生产宏观上的指导变微观服务,深入到项目户进行生产指导和销售服务,进一步加强销售网络建设,形成协会组织遍布整个项目区的销售经营服务模式。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规划及内容 肉羊养殖基地拟建在鄂前旗毛盖图苏木伊克乌素、明盖和库伦3个嘎查30户农牧民中实施。
1、购买种羊1500只;
2、建育肥棚圈30处;
3、建青贮窖1800平方米;
4、建饲草料加工车间1500平方米;
5、建贮草棚1500立方米;
6、开发饲草料基地XX亩;
7、打配机电井10眼,铺设输水管道1.5万米;
8、购买青贮机具4台;
9、购买饲草料加工相具1套。(详见表一)
二、产品方案
1、养殖区:第一年出售育肥羊4500只,第二年出售育肥羊5000只,从第三年及以后每年出售育肥羊6000只。
2、饲草料基地:建设饲草料基地XX亩,加之项目区一家一户小面积饲草基地,盈余饲草料适当向外销售。
三、技术方案
1、肉羊养殖:采用的品种为优质肉羊,采取杂种、引种相配等方式,进行肉羊养殖和良种扩繁。 建设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服务体系,为肉羊养殖基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断提高肉羊的科技含量。 由山东梁山、陕西等地区引入优良种畜。
2、饲草料基地
(1)项目区饲草料基地建设,以就近的农田草牧场为基地,通过采用整地、施肥、播种、中耕清除田间杂草、灌溉以及田间管理等措施,使饲草饲产保苗率达95%以上。
(2)项目区优质人工草地亩产干草达500公斤,饲料专用玉米亩产鲜秸秆3000公斤,亩产籽实400公斤。
(3)牧草以紫花苜蓿、沙打旺为主要品种,玉米以饲用青贮为主要品种。
四、建设期及实施进度 本地区养殖业发展较好,根据项目规划的建设内容,遵循畜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参与国内其它地区类似项目的建设经验,确定项目从XX年开始建设,建设第二年受益。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本项目投资估算采取概算指标法进行。引种价格按当地以及产地现行价格估算;投资贷款部门的利息按年息的6.21%进行估算;利用国家和地方开发经营的资金按2.4%的点用费计算。其它投资按照相关行业的有关定额标准进行估算。 按基本费用计,各分项目投资额如下: 肉羊养殖工程总投资为36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174万元,设备购置36万元,购买种羊140万元,其它费用10万元。
二、资金筹措 本项目所需投入资金由申请国家投资、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资金三部分组成。在项目总投资中,申请国家投资150万元,占总投资的41.7%,地方配套60万元,占总投资的 16.6%,群众自筹150万元,占总投资的41.7%。 第八章 财务评价 依据颁布的有关政策和法规以及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财政部农发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研报告编写提纲》,以国家现行的财税和价格体系下,分析和计算项目的成本、费用、效益及现金流量,编制相关财务报表,计算各种评价指标,以分析本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据以判项目的可行性。
一、产品成本估算 根据项目所用原辅材料在当地的价格,以及同行业的有关调查数据和本项目的实际,对单项成本和费用进行了估算,以此基础上估算总成本费用。其基础数据如下:
1、主要直接原料土建工程按174万元计算,引进畜种按140万元计算,设备购置按36万元计算。
2、销售费用按销售收入的8%计算。
3、管理费用按直接费用的3%计算。
4、建设期内的利息计入项目总投资,其后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5、正常年修理费按折旧的1/3计算。
二、产品销售收入、税金及附加
1、销售收入 肉羊养殖年出栏6000只,盈余饲草料销售收入15万元,项目达产后年总销售收入为390万元。
2、利润及分配 所得税按利润总额的33%计算,正常年税后利润为23.1万元,提取10%的盈余公积后为本项目的可分配利润。
3、盈利能力分析 计算各项财务指标如下: 投资利润率:42.15% 投资利税率:47.23%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36.62%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49.42% 税后财务净现值(ic=10%):130万元 税前财务净现值(ic=10%):212万元 税后投资回收期:4.8年(包括建设期) 税前投资回收期:4年(包括建设期)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财力内部收益率远大于12.8%的行业基准收益率,净现值大于零,项目在财务上可行。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肉羊养殖是属生态保护性舍饲圈养项目,对环境不但没有任何污染和破坏,而且对牲畜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以畜肥改良土壤、农田加肥等都有很大好处。 第十章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与农牧民增收
一、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本项目建设将使毛盖图苏木养殖从传统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促进当地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直接带动当地30户农牧民的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辐射带动450户农牧民进行舍饲圈养肉羊可使当地的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序大大提高。
二、农牧民增收 根据我们的调研,每只育肥羊的生产成本约150元左右,出售每只育肥羊农牧民可获纯收入400—500元。
三、其它影响 项目的实施还将对农牧民进行短期培训,这将有助于提高当地农牧业生产的技术水平,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并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与经营管理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以及在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将以严密的组织机构,健全的规章制度,科学的管理模式,先进的技术措施和完善的营销网络,确保该项目工程的顺利建设和项目建成后的高效运作,达到预期的经营效果。
一、组织机构 毛盖图苏木农牧业产业化协会对该项目建设十分重视,拟成立协会会长任组长,苏木人民政府、农牧业综合服务站等单位参加的良繁基地协调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协调以及处理和解决涉及与地方有关的疑难问题。并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作为项目建设的决策机构,对项目建设实行全面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有关职能部门,对口负责各自的工作。具体组织管理体系见图。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范文5
1.1项目名称:**区优质蔬菜基地建设
1.2项目申报单位:**区财政局、扶贫办
1.3项目承担单位:**区农牧局
1.4项目类型:新建
1.5项目地点范围:**区7个乡镇20个行政村4594户。
1.6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夏季优质蔬菜基地10个,面积12600亩,调运蔬菜良种10个。甜椒、西芹、大白菜育苗1900万株,育苗移栽面积5600亩,直播蔬菜7000亩;建工厂化育苗温室20栋;年培训农民1万人(次)。
1.7建设期限:20**年3月-10月
1.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602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150.8万元,地方配套及农民自筹451.2万元。
2项目背景
2.1项目由来
**区露地蔬菜面积年稳定在3万亩以上,蔬菜品种有西红柿、黄瓜、辣椒、甜椒、西芹、南瓜、大白菜、葱头等,年产各种蔬菜1亿公斤,产值4300万元左右;其中已建成日光温室2580栋,1240余亩,年产反季节蔬菜997.6万公斤,产值890.7万元。蔬菜种植业逐步成为**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种植区域分散,种植品种混杂,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程度低,规模化经营效益差,营销组织不健全,导致蔬菜产业发展缓慢。与国内同类地区甘肃榆中县比较,我区蔬菜产业水平差距甚远,榆中县气候条件、农业生产条件与我区相当,1997年榆中县蔬菜面积仅有4500亩,采取多点示范,以点带面引导农民发展种植蔬菜。抓基地建设,建立营销组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目前榆中县蔬菜面积达到15万亩,总产值2.2亿元,占农业收入的45%,占人均纯收入的32%,借鉴榆中蔬菜产业发展成功的经验,在**区现有蔬菜产业的基础上,向前推进,故申请**区优质蔬菜基地建设,运用先进的育苗、良种、生物、微生态工程等技术手段为切入点,全面提升蔬菜示范基地生产水平,采用现代市场化营销手段,打通市场渠道,利用蔬菜示范基地的带动功能,逐步向规模、品种规模、优势品种规模化发展,提高蔬菜产业化水平,促进项目区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
2.2.1建设优质蔬菜基地是战略性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
固原市**区是全国贫困县之一,建设优质蔬菜基地是实施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耕地面积减少后,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生产的需要,是巩固**区生态建设成果措施之一。加之**区粮食生产没明显的优势,虽然土地面积大,但粮食生产水平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微薄。所以以蔬菜产业发展为突破口,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和种植经济效益,促进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项目区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2.2.2建设优质蔬菜基地是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的需要。
项目区现有中小型水库7座,因水土流失严重,多年淤积造成库容不足设计贮水能力的三分之一,项目区以机井水来发展灌溉,由于打井缺乏统一规划,机井布局不合理,致使灌区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给,水位明显下降,“1236”扬黄扩灌成本高;另一方面,种植粮食或胡麻、葵花等经济作物,大田漫灌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而种植蔬菜,实施保护地栽培和小畦灌溉技术,合理利用灌水资源,大幅度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灌水生产效益。
2.2.3建设优质蔬菜基地是培育品牌产品,增强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近年来,**区蔬菜产业虽有长足的发展,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温棚总量已发展到2580栋,年产各种蔬菜近1亿公斤,产值约4300万元。但本区蔬菜以初级产品上市,大部分销售在本地市场,没有品牌,市场竞争力差,很难占领区外市场。另外,我国加入WTO后,特别是大中城市对农产品实行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以后,给**区蔬菜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强烈的挑战。因此,建设优质蔬菜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培育我区蔬菜品牌,提高知名度,增强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2.2.4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通过设施提前育苗,在露地气温、地温等条件适宜时移栽定植,可提前上市,也可通过育苗移栽技术达到一年两茬种植,提高经济效益。根据20**年、20**年我区对脱水甜椒、西芹的试验,分别可提前采收上市27天、17天,育苗移栽麦后复种大白菜获得双重效益。
2.2.5自然条件优越
**区年平均气温6.8℃,无霜期145—160天,光照充足,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蔬菜品质较好,果菜类作物能通过越夏延至深秋,叶菜类作物7—8月上市,加之我区属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基础差,工业化程度低,化肥施用量相对较少,无土壤污染和灌水污染,土壤有机质含量1.3%左右,矿化度1.18g/kg,PH值7.6—8.3,地下水矿化度0.9—1.1g/L,PH值7.5,符合优质蔬菜生产的要求,具备发展优质蔬菜的优越环境条件。
2.2.6生产过程能够得到较好控制
由于当地土地面积较多,农民多年来广种薄收,靠天而种的习惯,对化肥、农药的投入较低。随着近几年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家庭养殖得到进一步扩大,肥源充足,农家肥投入较高,只要指导农民正确运用化肥,推广生物肥料、生物制剂和高效低残留农药,严格轮作倒茬制度,就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生产出符合部颁标准的无公害蔬菜产品。
2.2.7技术成熟有保障
**区农业技术部门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研究,参照我国《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规范化管理与生产标准》,结合当地的生产条件,总结出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程,并且根据区内外市场需要,筛选出区域优势明显、市场前景看好的蔬菜新品种,运用育苗、节灌、微生物等技术,试验成功了西芹、绿菜花、甜椒等无公害化栽培。
**区农技推广中心现有技术干部43人,其中:高级农艺师7人、农艺师14人、助理农艺师17人,技术员5人,技术力量雄厚,先后承担过头营马园园区,杨郎蒋河园区,城郊北塬、东红“四位一体”生态项目等较大项目的建设,积累了成功的项目建设和管理经验。另外,聘请自治区蔬菜产业化协会姜黛珠农技推广研究员、兰州大学干旱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静教授作高级技术顾问,从技术服务功能、技术先进性上能确保较大规模农业项目的完成。
2.2.8市场前景广阔
固原撤地设市,给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总量将不断增加。依托城市,服务市民,主动抢占本地市场,满足市民对各种新鲜蔬菜的需求,就可销售我区蔬菜产量的50%以上。
随着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调整,鼓励粮食主产区省市加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压缩了蔬菜种植面积,这样为我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加之**区地处六盘山东麓,气候相对冷凉,大部分蔬菜在本地能越夏种植,并于7、8、9、10月份成熟上市,此时正值华北、华南高温、梅雨季节,蔬菜生产处于淡季。近年来,外地菜商在此期纷纷来**区调运蔬菜,本区的部分蔬菜已进入了大的流通领域,若在蔬菜产品上,进一步抓好品质,做好产地包装和预冷处理,钻市场空档,打蔬菜销售时间差,组织营销人员和农产品经纪人,以高品位优质蔬菜占领外地市场是完全可行的。
2.2.9运输条件方便,区位优势明显
**区是宁南山区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区位优势明显。银平公路、兰宜公路、宝中铁路、银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条件十分方便,有利于蔬菜产品快速度流通和外销,有利于外向型农业经济的发展。
2.2.10固原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对蔬菜产业发展特别重视,**区区委20**年初出台了“关于扩大蔬菜产业基地的意见”,要求各涉农部门和蔬菜种植乡(镇)在组织协调、资金配套方面给蔬菜生产给予大力支持。加之项目区农民有多年蔬菜种植管理经验,有优质蔬菜生产的投资能力,建设优质蔬菜基地的困难和阻力较小,也是顺利实施本项目的有利条件之一。
3项目区的选择
3.1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在清河镇、彭堡镇、头营镇、三营镇、黑城镇、寨科乡、河川乡,涉及7个乡镇的20个行政村4594户,人口22970人。区域内总耕地面积62.7万亩,其中水浇地21.6万亩(详见表1)。
3.2基本概况
3.2.1地理位置
项目区位于**区北部清水河河谷平川区及东部丘陵区。
3.2.2气候、土壤条件
项目区属清水河谷平川区,海拔1518—1530m,气候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冬季寒冷漫长,以西北风为主,夏季干燥温凉,以东南风为主,春季气候多变,秋季降温迅速,年最高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28℃,项目区年平均气温6.8℃,大于等于0℃积温2750℃,年平均日照时数2520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为127.6千卡/cm2?年,生理辐射67.78千卡/cm2?年,多年平均降水量380mm,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2%,多年平均土壤蒸发量1316mm,干旱指数2.0,无霜期145—160天,土壤为淡黑垆土及轻度侵蚀缃黄土,有机质含量1.3—1.6%,PH值7.6—8.3,最大冻土层深度1.2m,地下水深度50—130m,地下水量较丰富,以旱灾、雹灾、沙尘暴、冻害等为主的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3.2.3灌水条件
项目区为**区的老灌区,区内有中、小型水库7座,灌溉用机井263眼,单井出水量50—80m3/h,地势平坦,配套有支、斗、毛渠灌溉系统,“1236”引黄扩灌渠穿境而过,新增灌溉面积5万亩,农民有多年灌溉种植的经验,灌溉条件方便,适宜发展蔬菜种植业。但灌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水生产效益不高。
整理3.2.4运输、电力、通讯条件
项目区在银平公路两侧,宝中铁路、银武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加之每个乡村全部通等级公路,已形成以银平、宝中、银武三条国省道为主干线,10多条县、乡公路为分支的运输网络,运输条件非常优越。电力形成了以330KV输变电工程为中心,连接紧密的5座110KV和15座35KV送变电网络,电力供应充沛。程控电话、长途数字传输、移动电话覆盖全境,可视图像、远程教育、计算机等现代通讯手段和信息设施得到了普遍应用,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条件比较发达。
3.2.5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包括清河镇、彭堡镇、头营镇、三营镇、黑城镇、寨科乡、河川乡共20个行政村,总耕地面积62.7万亩,其中水浇地21.6万亩,总人口17.3万人,人均耕地面积3.8亩,有大家畜4.36万头,羊11.2万只。2003年,项目区农业生产总值1.58亿元,人均有粮380公斤,人均纯收入970元。项目区种植业以粮食(小麦、玉米、马铃薯)为主,其次为经济作物(胡麻、西瓜、葵花、蔬菜),再次为林草类。粮:经:饲比例为5:3:2,项目区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种植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蔬菜、瓜果产业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
4项目产品市场供需预测及销售策略
4.1**区的自然条件适合夏季反季节露地蔬菜生产,7—9月份是我国华北、华中及东南沿海地区蔬菜生产的淡季,市场大量需求甘蓝、菜花、白菜、萝卜、西芹等蔬菜,而相喜凉蔬菜能够夏季正常生产,茄果蔬菜能够越夏生产。充分利用了气候资源优势,形成了夏季反季节露地蔬菜基地,加之运用先进的设施农业技术,适期播种、育苗移栽,可以错开上市,7、8、9、10四个月的蔬菜可源源不断的补给华北、华南等地,可稳定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区夏季瓜果菜面积达到3万亩左右,年总产量8750万公斤,部分瓜果菜如南瓜、西芹、夏季大白菜、胡萝卜、番茄、辣椒等外销陕西、甘肃、武汉、河南等省市,市场前景看好。
4.2宁夏的脱水菜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国内外,近几年出口量平均以30%的速度递增,出品量占世界总量的2/3。目前宁夏脱水蔬菜企业有百余家,年销售脱水蔬菜9800吨,年种植面积约11.5万亩,银南、银北等老种植区因病害严重已无法规模化生产,致使生产原料不足,企业严重受损。20**年宁夏蔬菜产业化协会、宁夏农技推广总站计划将脱水菜基地南移,在我区推广种植脱水甜椒18**亩,其经济效益是其它经济作物收入的1倍以上,而且有利于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利益共同体的形成。
4.3无公害化生产是蔬菜产业发展必然趋势。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面临新的挑战,面对国内外市场对蔬菜无公害化严格要求,无公害化将成为蔬菜准入市场的首要条件。**区是传统的农业区,绝大部分地区不存在“三废”污染,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施用化肥、农药的水平较低,完全适合从事有机、绿色及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根据区内外市场需求,筛选出具有一定区域优势,适合当地生产条件、市场前景看好的蔬菜品种,组织无公害化生产,尽快培育出自已的蔬菜品牌,提高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并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进一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5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技术路线
5.1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5.1.1建设时间:20**年3—10月。
5.1.2建设地点:**区清河镇什里、郑磨村、头营镇二营、徐河、马店、马园村,三营镇马路、孙家河村,黑城镇黑城村,彭堡镇里沟、姚磨、闫堡、吴磨、河东村,河川乡康沟、寨洼、明川、骆驼河、黄河村,寨科乡蔡川等20个行政村。
5.1.3建设内容
5.1.3.1品种:示范品种有甜椒、西芹、辣椒、大白菜、西红柿、保健南瓜、葱头、夏季萝卜、菊芋、无籽西瓜。
5.1.3.2基地面积:建设夏季优质蔬菜基地12600亩,主要为甜椒1000亩,西芹1000亩、辣椒4500亩、大白菜2500亩(春夏大白菜1000亩,麦后复种1500亩)、西红柿1000亩、南瓜500亩、南韩萝卜300亩、葱头1000亩、菊芋300亩、无籽西瓜400亩。
5.1.3.3育苗温室建造:建设日光温室育苗中心,占地面积60亩,建温室20栋,每栋占地2亩,温室净面积0.8亩。温室育苗设备、育苗穴盘、喷灌、基质;甜椒、西芹、大白菜总育苗是1900万株,其它蔬菜采取直播。
5.1.3.4科技培训:年培训农民1万人(次)。
5.1.4建设工期
本项目建设期限为20**年3月-10月。
5.2项目技术路线
突出抓好蔬菜产前环境质量控制、产中物质投入和栽培关键技术管理,推广育苗移栽,高垄地膜覆盖栽培,平衡施肥,以有机肥源为主,应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等多项综合农艺技术体系。以优质蔬菜基地为依托,积极推行无公害生产,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规范无公害化生产技术规程,扩大社会性宣传,推动全社会重视和支持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和发展。
6管理机构及运行方式
6.1组织管理
项目监督单位:**区财政局、扶贫办
项目管理单位:**区农牧局
项目实施单位:**区农技推广中心
项目协作单位:有关乡(镇)政府
技术依托单位:宁夏蔬菜产业化协会
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实验室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区长任组长。项目管理单位负责督促、检查、协调项目实施;项目监督单位负责资金的拨入,并对实施单位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检查验收;项目实施单位负责项目内容建设及技术指导;项目协作单位组织协调所属农户,解决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
6.2资金管理
资金设专帐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务规定,按实施方案进行资金使用,实行财务报帐制度,按进度定期在**区扶贫办报帐,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
6.3运行机制
实行“三位一体”,一步到位的技术推广机制,即由乡镇政府、推广机构与基地农户共同发展。乡镇政府负责基地面积的落实,使任务落实到实处。技术部门结合**区“科特派“创业行动,技术人员与农户签订优质蔬菜生产技术承包合同,建立利益共同体,进行全程技术服务。农户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和要求进行实施。政府支持基地农户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化组织和蔬菜产业化协会组织,负责执行蔬菜产业化的有关政策和法规,联系技术人员推广先进的管理技术,建立营销窗口,联络农村经济人,真正担负起基地牵动两头的运行机制,即示范生产基地和市场营销的义务。
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7.1投资估算
项目总需投资602万元,其中: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包括蔬菜种子、育苗、生物肥料、生物制剂、高效低毒农药应用等)费用514.2万元;育苗温室建造及育苗设备配套费用74.3万元;技术培训费11.5万元,不可预见费2.0万元。
7.2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总投资602万元,申请国家投资150.8万元,主要用于基地建设引种、育苗、化肥、地膜等补贴及培训费、服务费投资;地方配套及农民自筹451.2万元,主要用于蔬菜基地建设中的化肥、农药、水费等投入(详见建设内容及投资计划表2)。
7.3主要支持环节
财政扶贫资金主要支持蔬菜种子补贴34.0万元、育苗补助35.5万元、育苗温室建造费38.1万元、育苗设备(穴盘、喷灌、基质)配套费36.2万元、科技培训5万元、不可预见费2.0万元,总计150.8万元。
8项目效益评价
8.1经济效益
20**年建设1.26万亩优质蔬菜基地,可向市场提供各类鲜菜45**万公斤,平均亩产3575.4公斤,平均亩产值1595.3元,总产值达2010.1万元,扣除各类直接生产费用投入602万元,增加纯收入达1408.1万元,投产比为1∶3,一年内可收回全部投入成本,项目区种植蔬菜的农户人均新增纯收入613元,从而达到人均纯收入1583元,较项目实施前经济收入提高63.2%,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详见投资效益表3)
8.1.1公斤成本核算
总成本=800元/栋×20栋+260元/亩×1.26万亩(人工)+592.5万元=921.7万元
单位产品成本0.19元
投资估算78.3+514.2=592.5(万元)
产品利润0.26元
投资回收期=592.5/1191.3=0.5(年),即6个月可收回投资
投资利润率=1191.3/921.7×100%=129.3%
财务净现值=(1191.3-592.5)/(1+3.2%)=580.2(万元)
财务内部报酬率=3.2%+580.2/(580.2-568.1)×2.2%=108.7%
8.1.2亩成本核算
(亩)总成本=921.7万元/1.26万亩=731.5元/亩
(亩)总投资=592.5万元/1.26万亩=470.2元/亩
亩销售费=1595.3元×5%=79.8元
亩锐金=(1595.3-79.8)×5%=75.8元
亩年纯收入=1595.3-79.8-731.5-75.8=708.2元
整理BEP=731.5/(1595.3-75.8)×100%=48%
EBP=(1595.3-731.5)/1595.3×100%=54%
8.2社会效益
建设蔬菜基地12600亩,进一步推动蔬菜无公害化生产,全面提高蔬菜品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吃得放心优质蔬菜,同时也为**区蔬菜产业开拓新的市场。另外,秋季复种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能解决项目区剩余劳动力3000人,提高项目区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脱贫致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8.3生态效益
**区蔬菜生产均以农户为基本经营单位,规模小,随意性大,部分农民种植蔬菜使用过量农药、化肥来获得高产,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减退。项目建成后以示范区作为样板,总结完善无公害蔬菜栽培规程,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可促进农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效益。
9结论与建议
项目立项依据充分,技术路线科学,目标明确,完全符合国家发展农业生产政策和区域经济特色,组织管理机构健全,实施措施有力,项目实施有基础、有原料,产品有市场,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明显。项目实施后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所以,实施该项目是可行必要的。
建设优质蔬菜基地,农民收入增加,项目区菜农良种意识、市场经济意识明显增强,栽培管理技术明显提高。实施本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可加速项目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快速全面发展。
附:1、**区20**年优质蔬菜生产示范基地落实表1
2、优质蔬菜基地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计划表2
3、优质蔬菜基地建设投资效益表3
4、**区马园育苗温室建设内容及资金计划表4
5、日光温室切面图
6、日光温室立体结构图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范文6
1.1、项目摘要
1.1.1、项目名称:__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1.1.2、主管单位:__县畜牧特产局
1.1.3、建设单位及法人:共7个。其中:
①__县天添畜禽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闫国军;
②__县昌海畜牧良种场,法人代表张福海;
③__县中原牧业公司养猪场,法人代表周立明;
④__县城关镇
“标准150”模式养殖户4户,养殖业主都正家(带动2户:张林村四组方道维、罗茂秀)、彭友兰(带动2户:漳河养殖小区彭友兵、肖世才)、龚以中(带动2户:姚岗村一组刘传刚、别文合)、张福明(带动2户:文笔峰村三组刘金涛、四组王宝俊)。
1.1.4、建设地点:
①__县天添畜禽有限责任公司,地址:__县清河农场皮家湾;
②__县昌海畜牧良种场,地址:__县九集镇邹湾村林场;
③__县中原牧业公司养猪场,地址:__县武安镇刘家河村三组;
④__县城关镇“标准150”模式养殖户4户,具体为:张林村四组都正家、漳河养殖小区彭友兰、姚岗村二组龚以中、文笔峰村三组张福明。
1.1.5、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完成后,建设单位年出栏商品猪增加7300头,出栏总量达到15800头左右。主要建设内容是养殖场户粪污处理,栏圈改造,水、电、路改造等。
1.1.6、投资规模与与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303.46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80万元,企业和农户自筹123.46万元。其中天添公司中央补助资金60万元,企业自筹20万元;昌海畜牧良种场中央补助资金40万元,企业自筹16.4万元;中原牧业公司中央补助资金40万元,企业自筹69.86万元;4个标准150养殖户中央补助资金40万元,养殖户自筹17.2万元。
1.1.7、建设期限:一年。
1.1.8、经济和社会效益:建设单位年可增加销售收730万元,新增纯利146万元,投入与新增纯利之比为1:0.18。项目完成后还可延伸产业链,发展生态养殖,增加水产养殖收入。
1.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年出栏商品猪15800头,年销售收入1580万元,年获利316万元。
1.2结论与建议:该项目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当前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项目切实可行。
1.3编制依据
国发[20__]22号文件,发改办农经[20__]1939号文件,《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农业厅关于申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重点户)改扩建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市发改委、市畜牧局关于做好申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工作的通知》。
2、项目所在县生猪发展现状
__县共有10个镇1个区,282个村,1371个组,11.28万农户,农业人口42.45万人。版图面积38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8
万亩。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是__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20__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7891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3.9%;20__年在畜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和产值计算单位调减的情况下,畜牧业总产值仍然达到7659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20__年,__生猪出栏62.1万头,年末存栏38.95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03万头,年内人工授精43200头,人工授精受配率75.04%。全县乡村人口42.45万人,人平出栏生猪1.5头,与上年相比生猪出栏增长1.8%,畜牧业增加值达到37877万元,占第一产业增加值116208万元的32.6%。
20__年,__大力推广“标准150”模式养殖和养猪专业村建设,规模养猪比重达到30%,上半年畜牧生产全面增长,其中生猪出栏增长35.9%,预计全年出栏生猪达到70万头左右,仅生猪一项预计农民人平增收100元以上。当前,我县生猪生产呈现
“三化”的发展态势。
一是向规模化发展。据统计,全县现有50头以上规模养殖猪场户1471户,100头规模的242户,300头规模的135户,1000头规模的72户,3000头规模的29户,10000头规模的2户,规模养殖出栏量达到总出栏量的30%。规模养殖场户现有存栏生猪10.7万头,与上年同期对比增加11.3%。全县共有生猪养殖小区16个,其中省级6个,市级5个,县级5个。
二是向专业化发展。我县生猪养殖主产区武镇、九集、城关、清河等镇(区)依托本地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一批养猪大村。武安镇的跑马岗、老街、葫芦滩、陈家集和清河王家坡、雷家巷等养猪大村,每村年出栏生猪都在6000头以上。其中跑马岗村,全村现有能繁母猪981头,与上年相比增加199
头,存栏育肥猪13500头,户平存栏生猪21头,其中年出栏肥猪30头以上的农户达到210户,比上年增加50户,全村全年出栏肥猪将达到2万头左右,户平出栏31头,人平养猪纯收入达到1563元,比上年增加547元。
三是向新型模式化发展。全县生猪养殖投资多元化,发展养殖业的有领导、有干部、有工人、有商人,有在职工作人员、有单位下岗人员,有从事其它行业转产的,有外地到我县发展的。并出现了“标准150”模式养殖,“猪-沼-鱼”、“猪-沼-果”生态养殖,和依托协会发展养殖等新型养殖亮点。武镇、九集、城关、东巩等镇现已发展“标准150”模式养殖户17户,预计到年底可发展到100户以上;清河区已发展天添公司等生态养殖户,武镇已建立生猪养殖协会。
__规模养猪场以个体和承包经营为主,在栏圈建设、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上有县畜牧部门作为技术支撑,全县畜牧部门现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3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5人,助理及技术员职称152人,技术力量雄厚。但目前只有少部分养
殖场建立了沼气池,推行了猪—沼—鱼(果)生态养殖模式,大部分养殖场没有配套粪污处理设施,急需配套粪污处理设施。3、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共7个单位,包括三个规模养殖场和四个养殖户。其中:
①__县天添畜禽有限责任公司。是20__年4月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本30万元。公司现有员工12人,其中具有中初级职称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畜牧兽医)人员5人。20__年,该企业出栏商品猪2950头,年末存栏生猪1345头。现有存栏生猪20__头,日产干粪2吨,日污水产生量8吨。该猪场三面环水一面临山,自然隔离条件优越,利于疫病防治。在猪场周围附带有一个350亩的小ⅰ型水库和1000亩精养鱼塘,为猪场污水、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排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利于发展猪鱼菜生态养殖模式。该企业占地面积60亩,地势平坦开阔而高燥,距离305省道直线距离6000米,离周围居民区最近距离也有1000米以上,交通便利,供水供电条件良好,布局合理,选址适宜,设施完善,设备配套,并建立健全了严格的防疫管理制度,废污实现了循环综合利用。
②__县昌海畜牧良种场。__县昌海畜牧良种场成立于20__年,现有员工10人,中级以上管理人员2人,该厂20__年取得襄樊市农业部门颁发的种猪生产许可证,并于同年获得湖北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现存栏生猪1300头,年出栏生猪1800头,日产干粪1.5吨,日污水产生量6吨,粪污处理采取综合利用方式。该场地处__县九集镇邹湾村,该地环境清静,资源丰富,水源充足,生态环境适宜,符合兽医卫生条件;该场属县域郊区,北边紧靠305省道,距襄荆高速路入口20公里,达襄樊市区30公里,交通、通信便捷。
③__中原牧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法定代表人周立明,系浙江农大畜牧专业本科生、浙江大学动物营养学硕士研究生,高级畜牧师,从事牲猪养殖20年。创办的“宁波市东方牧业有限公司”管理已通过iso9001:20__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宁波市十大无公害猪肉生产基地之一。注册商标“东方日月”在宁波、广州、上海等地用户中享有声誉。为寻求更大发展,周立明先生创办了“__中原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正养猪场20__年出栏商品猪1800头,现有生猪存栏2200头,日产干粪2.2吨,日污水产水量8.8号。粪水处理选用淅江宁波东风牧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自动畜禽粪水处理机处理。
④城关镇标准150模式养殖户。城关镇是__养猪大镇之一,这四个养殖大户养场场选址适宜、布局合理,给排水方便,和稳定的电源,生产与生活分开,圈舍相向、栏圈设计等符合标准化栏圈建设要求,防疫较为严格,管理比较规范。20__年,四个养殖户共出栏商品猪1950头,现有存栏生猪1634头,日产干粪1.9吨,日污水产生量9吨,粪水处理以人工清运为主。
4、项目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
4.1、项目建设地点:
①__县天添畜禽有限责任公司位于__县清河农场皮家湾;
②__县昌海畜牧良种场位于__县九集镇邹湾村林场;
③__县中原牧业公司养猪场位于__县武安镇刘家河村三组;
④__县城关镇“标准150”模式养殖户4户,张林村四组(都正家)、漳河养殖小区(彭友兰),城关镇姚岗村二组(龚以中)、城关镇文笔峰三组(张福明)。
4.2、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生猪生产是__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提出了创建全省生猪大县的号召,并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和措施,各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畜牧业发展,为实施本项目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一是县政府制定了畜牧业发展以奖代补政策。县财政每年拿出30万元作为畜牧养殖业以奖代补资金。二是金融部门投资倾斜。县农发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每年分别拿出1000万元对畜禽养殖场和畜禽加工企业提供贷款支持。三是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养殖户新建、扩建畜禽圈舍所需土地,由所在镇村协调落实,允许农户间以地换地修建圈舍,土地管理部门按规定优先审批并免收费用,城建管理部门免收城建规费。林业部门对畜禽养殖栏圈建设用木材,优先审批供应。电力部门对畜禽养殖大户用电实行农业用电收费。发改、财政、科技等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优先向养殖业倾斜,每年落实1-2个畜牧项目。扶贫办每年从国家投入的扶贫开发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发展畜牧生产。交通部门执行绿色通道政策,对运送畜禽产品的车辆免征车辆通行费。
保险部门积极为生猪养殖开展风险保险。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每年在包驻村发展畜牧业新型模式养殖户2-3户。四是我县实施了农村沼气推广建设项目。县能源办把农村沼气推广与畜牧养殖紧密结合,对规模养殖大场大户优先扶持修建沼气池,在沼气建设示范村全面推广1511(1个农户养5头猪,建1个沼气池,人平增加收入100元)生态养殖模式。五是畜牧部门对畜禽养殖农户免费提供技术服务,提供防疫,提供畜禽产品购销信息。5、项目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
5.1、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5.1.1、工艺技术方案。①在3个规模养殖场中推广自繁自育养殖模式,在4个养殖户中推广“标准150”模式。②建立标准化栏圈和粪污处理、防疫设施,配套完善水、电、路等设施。
5.12、仪器设备选型。①栏圈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建设标准”为依据,
“150模式”标准化栏圈建设面积220平方米左右;②粪污处理以沼气处理为主,选用县能源办实施的农村沼气建设项目所用仪器设备。③生产用种猪从省畜牧良种场引进。
5.2、建设方案及主要建设内容
5.2.1、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完成后,7个建设单位年出栏肥猪增加7300头,出栏总量达到15800头左右。
5.2.2、总体思路:建设标准化栏圈,改造水、电、路、防疫设施,配套粪污处理设施。
5.2.3、土建工程及其它建设内容:①新建标准化栏圈4920.93平方米。其中天添公司1277.73平方米,昌海畜牧良种场900平方米,中原牧业1879.2平方米,4个150模式养殖户864平方米。②新建沼气池692立方米。其中天添公司160立方米,昌海畜牧良种场300立方米,中原牧业200立方米,4个150模式养殖户96立方米(含1带2)。③标准150模式养殖户1带2农户栏圈改造。其它建设内容详见附表4。
5.2.4、主要仪器设备:给排水设备、供电设备、消毒设备、疫苗保存设备、自动化养猪设备等。详见附表4。
6、规划、土地、环保、节能
6.1、规划和土地:本项目选址都符合城建和土地利用规划,不涉及占用耕地问题。建设单位相关土地使用证明附后。
6.2、环保和节能:本项目建设单位都建有粪污处理设施,可以改善粪水污染现象,保护环境,并能变粪为气为肥,节约能源。
7、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7.1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303.46万元。其中:
①天添畜禽有限公司总投资80万元。投资构为:建安工程33.41万元(空怀母猪舍289.7平方米,单价275.11元,需资金7.97万元;哺乳母猪舍225.9平方米,单价260元,需5.87万元;保育猪舍154平方米,单价248元,需资金3.82万元;育肥猪舍579.75平方米,单价240元,需资金13.91元;种公猪猪舍28.38平方米,单价249元,需资金0.71万元;场内道路绿化300平方米,单价37.5元,需资金1.13万元),环保工程24.05万元(尿粪熟化池2口,单价7.85万元,需资金15.7万元;尿粪沟338米,单价40元,需1.35万元;建沼气池20个,单价3500元,需7万元),引种猪53头10.5万元,仪器设备购置安装5.7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3.39万元,预备费2.95万元。
②昌海畜牧良种场总投资56.4万元。投资构成为:建安工程21.3万元(空怀母猪舍300平方米,单价240元,需资金7.2万元;哺乳母猪舍300平方米,单价260元,需7.8万元;育肥猪舍300平方米,单价210元,需资金6.3元),环保工程15万元(建沼气池300立方米,单价500元),引种猪50头7.6万元,仪器设备购置安装8.4万元(产床20套,单价1700元,需资金3.4万元;单体限位栏50套,单价600元,需资金3万元;消毒设备1套,单价5000元,需资金0.5万元;疫苗保存冰箱1台,单价5000元,需资金0.5万元;内部供电线路1套,0.4万元;内部供水管道0.6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6万元,预备费2.5万元。
③中原牧业公司养猪场总投资109.86万元。投资构成为:建安工程59.26万元(标准化猪舍1879.2平方米,单价262元,需资金49.26万元;粪污处理设施200平方米,单价500元,需资金10万元),引种猪107头16.5万元,仪器设备购置安装30万元(标准自动化养猪设备5套,单价5.3万元,需资金26.5万元,粪污处理设备1套,需资金3.5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6万元,预备费2.5万元。
④标准150模式养殖户(含1带2农户)总投资57.2万元,每户平均投资14.3万元。投资构成为:建安工程21.28万元(猪舍4栋,每栋216平方米,单价200元,需资金17.28万元;1带2农户栏圈改造8间,单价5000元,需资金4万元),环保工程3.6万元(沼气池12个,每个8立方米,每个3000元),购育肥仔猪24.81万元(4户共600头,每头413.5元),仪器设备购置4.71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0.8万元,预备费2万元。
总投资估算表、单项工程估算表、仪器设备投资估算表附后。
7.2、投资估算依据
参照当前标准化栏圈建设、农村沼气池建设、当前种猪价格、当地房屋建设、路面维修等经费测算标准,适当调整后作为本项目投资估算依据。
7.3、资金来源及运用
7.3.1、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303.46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80万元,企业和农户自筹123.46万元。其中天添公司中央补助资金60万元,企业自筹20万元;昌海畜牧良种场中央补助资金40万元,企业自筹16.4万元;中原牧业公司中央补助资金40万元,企业自筹69.86万元;4个标准150养殖户中央补助资金40万元,养殖户自筹17.2万元。
7.3.2、资金运用。中央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栏圈建设、粪污处理和水、电、路改造等,自筹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种猪。(中央补助资金使用计划表附后)
8、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8.1、项目组织实施管理
8.1.1、强化领导,认真组织。县成立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和项目技术小组。管理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发改局、畜牧局、财政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项目实施的协调、组织,把本项目建设与争创全省生猪大县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确保有计划,按步骤顺利实施。项目技术小组由县畜牧局黄光国局长任组长,聘请市畜牧局高级畜牧师仝允、高级兽医师姚建强等专家为技术顾问,县畜牧局畜牧师(兽医师)韩远宏、郑生国、郭庭发、谢志荣等为成员,负责项目可研
报告、设计、工程监理和项目验收工作。8.1.2、强化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资金使用实行专帐专户管理,接受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审计,并对项目建设实行分阶段检查验收。
8.1.3、工程招投标方案。严格按照“工程招标制”,对项目建设实行公开招投标;招标范围土建工程为本县范围内,仪器设备和种猪为湖北省境内;招标方式为议标。
8.2、建后运行管理。项目建成后,按照现代企业运行模式,>文秘站:
8.3、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期为一年,即20__年9月至20__年5月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和各项基建工作,20__年6月生产设备安装调试完毕,20__年6月份开始引进种猪投入运营,20__年8月全部完工,达到项目建设设计要求。从20__年9月开始进入全面正常生产。
9、效益分析
9.1、经济效益。项目完成后效益十分显著,建设单位新增出栏肥猪7300头,按每头销售1000元、纯利200元计算,新增销售收入730万元,新增纯利146万元。
9.2、生态和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对生猪排放物(猪粪尿)进行转化利用,变废为宝,提高商品猪品质,并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10、结论与建议
10.1、综合评价与结论
该项目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当前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项目切实可行。
10.2、问题与建议
一是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建设内容符合国家产业化政策,是国家“菜蓝子”工程建设的组成部分,但工作量较大,时间较紧,建议国家20__年投资建设;二是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是一项专业技术较强的项目,需要加强对参与项目的技术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进行培训;三是畜牧业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同时又是个弱势产业,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畜牧业项目和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确保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1、附件
11.1、附表
11.1.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表1-7;
11.1.2、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表1-7;
11.1.3、项目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1-4(含中央补助资金使用计划);
11.1.4、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一览表1-4(含单项工程、仪器设备投资估算);
11.1.5、__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重点户)改扩建项目投资计划表;
11.1.6、建设项目招投标事项申请表;
11.1.7、现有仪器设备表1-3;
11.1.8、项目申报基础信息表;
11.1.9、项目申报审查意见表。
11.2、附图
11.2.1、项目地理位置图;
11.2.2、项目现状图1-3;
11.2.3、项目建设平面图1-3;
11.2.4、单项工程平面图
11.3、附件
11.3.1、建设单位(规模养殖场)法人证件(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无公害产地认证、种畜禽生产许可证复印件、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11.3.2、建设单位(规模养殖场)20__年资产负债表、损益表1-3;
11.3.3、建设单位(规模养殖场)自有资金证明
11.3.4、规模养殖场土地权属证明复印件;
11.3.5、“150”养殖户身份证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