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现象的谚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自然现象的谚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自然现象的谚语

关于自然现象的谚语范文1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

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东风急,备斗笠.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种田不怕多,修坝别怕长

一挑粪进,一挑谷出

牛马年,好种田。

麦盖三层被,头枕馒头睡。

马不知自己脸长,牛不知自己角弯。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马上就来到。

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朝虹雨,夕虹晴。

有雨山戴帽,没雨山没腰。

月色朦胧,不是起雨就是起风。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星星密,雨滴滴。

星星稀,好天气。

星星明,来日晴。

关于自然现象的谚语范文2

关键词:日汉文化注释翻译

1日语谚语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生活

1.1表现日本气象及自然环境的谚语

日本的谚语中表现气象方面及自然环境的谚语很多,这一方面可能是跟日本的天气富于变化及日本的自然环境优美,四季分明有关。因此激发了日本人珍爱自然,对大自然讴歌赞美的情怀。在大量的日本谚语中反映了这种情绪。总结出大量生活观念、教训。

关于天气的有:

1.2传递社会经验、发人深省的“社会谚”

除了反映天气和自然现象的谚语之外,日本的谚语中很多还传递了社会经验、耐人寻味的“社会谚”。这些谚语告诉人们在社会中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如何丰富人们的生活知识,如何开阔眼界。从这些谚语中明显地反映了日本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比如:

1.3反映日本的谚语

日本自由,同时又是个信仰无常观的国度。古代的日本人受儒教及佛教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淡泊,无常的国民性格。这些性格使日本人在对待人生,处事方面显得尤为明显。在日本那种独具个性,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行为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在日本人的思想、行为、生活中儒教给予他们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而神道是日本本土的教义,也影响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及思想。儒教的仁爱,神道的调和以及佛教的行善治恶,因果报应这种思想对日本人的生活态度产生了极大地影响。从日语的谚语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日本人的思维行为方式对谚语的影响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变革,形成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固有的生活习俗。形成了广泛的文化环境。日本人思维上的特征是注重直观性,实用性,具体性。因而常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思想。同时表达的方式往往又是含蓄,暧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受思想支配。日本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日语谚语中也可明显看出。

2.1日本人思维方式的具象性

具象思维就是具体而形象的思维。具有具象思维的日本人喜欢将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范畴用客观具体的形象或者动作来表达。他们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对抽象意义进行表达,通过直观表象去领悟象征意义。日本是一个岛国,单一的民族,长期封闭的社会形态,使日本人形成了单一的思考模式;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又造成了日本人在联想上的模式化。日语谚语中的比喻大都带有具象性,就像一幅田园式的静止图画。这种思维方式在日本谚语种留下了轨迹。例如:

日本人的具象思维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根深蒂固,并一直延用至今。

2.2日本人思维方式的整合性

日本人非常注重集体的力量,十分强调集体的整合性。他们认为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个人只有在集体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因此必须保持个人与集体的这种和谐。标新立异,脱离集体,以自己为中心等的行为在日本没有市场,会遭到周遭的排斥。这种思维方式在日语谚语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

最典型的谚语莫过于「和を以って貴しとなす这个谚语了。它强调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成为日本人的基本行为模式。成为安邦治国的最高信条。

2.3日本人行为方式的暧昧性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使得日本人形成了自身的行为方式,他们怕给对方造成伤害,因此不正面冲击对方,说话暧昧,遣词造句含蓄,而更多的是让对方去猜测它的内涵。日本文化也常常被称为“言わぬ”文化。在日本谚语中也有不少反映了日本人的这种暧昧语言。反映了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比如:

3“注释”翻译技巧的运用

注释是翻译者根据读者的阅读需要添加到翻译文本中的、原作中没有的解释、说明或译者个人的理解。注释的内容主要是补充背景材料、介绍风土民俗、介绍人物或特定时间、介绍社会人文知识以及译者认为应当补加的说明等,是译者实现翻译目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但翻译实践的现状是:译者在是否注释、何时注释以及怎样注释的问题上往往还只能根据个人的判断甚至喜好来处理,没有或许也不需要有相应的规则加以限制。虽是这样,但“注释”技巧的运用应掌握如下几项标准:

①简洁明了,意思到位。过多过长的注释会干扰读者的正常阅读。

②体会原作,当注必注。要有针对性,根据译作设定的读者群决定是否加注。

③标记清楚,位置适当。根据原作的篇幅、题材决定注释的形式:句中加注、页后加注、文后加注等。

文化的差异使注释的存在有着必要性。除某些专业文章对语言本身进行注释之外,可以说注释基本上是文化的注释。在谚语及文学翻译作品中使用注释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影响译作的流畅,给阅读带来不便,但为了使译作能够尽可能地展示原作的文化内涵,如实传递原作中的文化信息,注释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谭载喜先生说:“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的理解如此重要,同时也正是文化信息在翻译中的完全传递,构成了翻译中的难题。那么,注释的合理运用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选择。

4文化视角下日汉谚语“注释”翻译“归化”与“异化”技巧

在谚语翻译中,对于原作中一些具有文化内涵而难以翻译之处,一般采取两种策略:即: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

日语翻译成汉语的“归化”可以说成汉化,它采取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对中国读者来说有亲切感,其好处在于中国读者容易阅读,弊端是译文常游离于原作太远,使译作失掉了原作的文化意境和内涵,减少了读者阅读日语谚语的新鲜感。“异化”的好处在于能够使读者获得完全不同的阅读经验,不足之处是阅读可能不够流畅,甚至或许艰涩难懂。

比如在翻译谚语时,把“猿も木から落ちる”译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把“噂をすれば影を指す”译为“说曹操,曹操到”,这是典型的采用了归化法的翻译。这基本上是意译,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失去了原来日语的韵味,用汉语的形象取代了日语原有的形象。如果把这两个谚语分别翻译成:“猿猴枝虽高,会从树上掉”和“说到此人时,此人身影现”,那么它就保留了日语原来的形象,并且很好地传达了原有的信息,比较俏皮又比较忠实原文,虽然显得比较罗嗦,但相对比较生动。在日汉翻译中,是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目前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异化的手法更为我国翻译工作者所接受和认可,有的认为除了上世纪30年代异化法曾一度占主导地位外,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多数翻译者都运用了归化的翻译手法。无论是运用哪种方法,都不能一概而论是好是坏,最主要的核心是关注是否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4.1翻译时要符合文化背景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在当今的文学翻译理论中,文化的翻译占有了从未有过的重要地位。读者能否正确理解译者所要传达的意思关键不在于语言而在于文化。有些学者认为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象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对于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工作者来说文化转换成了一个重要的主题。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原文背后的文化背景被认为是译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谚语或者文学翻译的核心是文化的翻译。翻译是否成功,在于读者能否在阅读中了解到原作的文化背景,能否通过阅读体验到未曾亲身体验过的另外一种生活和文化氛围。这应该是翻译谚语或一部作品要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的首要标准。

4.2翻译的关键是要适时、有度

有的译家采用了归化,翻译得很好,有的却采用了异化,效果也不差。由此可见,采用哪种方法翻译,要根据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需要来定。适合归化,就采用归化法翻译,反之就采用异化法翻译。因此在翻译谚语或文学作品时,必须兼顾归化与异化两个方面,也就是让中国读者感受到带有日语的味道,显示日本的风土人情的语言。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只要掌握好了“度”,都可以达到很好的翻译效果。过度归化,一定会破坏日语原有的形象和原有的文化背景;过度的强调异化,即过多地追求日语的原语形式,就有可能会过于繁琐。因此,翻译的关键是要适时、有度。

4.3采用异化法时的注释

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对于注释的运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采用归化法就要摒弃注释的策略,采用异化法就必须对难以翻译、难以理解之处进行注释。

归化一般是表现在语言的层面上,异化大多表现在文化传达的层面上。在日语翻译中为了让读者跨越语言理解的障碍,充分欣赏到日本文化,不少人会采用异化的策略。但是对中国人来说,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很多时候日本人的一些习俗,生活状态和思维习惯不为中国人所熟悉,影响了对谚语或文学作品的理解。这样就必须加以“注释”,来更好地体会原有的文化风情和日本人原有的生活状态。

5谚语翻译实例分析

谚语是人们根据长期生活的经验创造出来,并经过千万人的传诵、锤炼、加工完善而流传于世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而言,谚语丰富的文化内涵构成了谚语翻译的障碍,甚至有人认为谚语、格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根本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译语,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译的。在谚语及文学作品中当然也有类似的翻译难点,但由于中日两国文化的长期相互影响,又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日语的一些谚语的形成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翻译时常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并不奇怪。

6结论

翻译谚语或文学作品时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策略,这与原作的风格、特点以及译者个人的爱好有很大关系。查阅日本谚语的翻译,可以发现日本谚语翻译究竟是归化还是异化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更多的译作在努力保留和展现原作语言特色和文化风采的同时,也在尽可能地做到易读、易懂,在走一条倾向于异化法的中间道路。因此“注释”始终受到大多数译者的重视。中日两国历史、文化乃至生活习俗有相近之处,在某种场合,不需要所谓的归化,但同时两国的民族又各具特色,为了凸显两国的民族文化,需要以异化法的手段显出的文化上的距离。目前翻译界对注释的形式、作用等的种种分析基本是以英文的翻译为对象的,对日本文学翻译中的注释问题涉猎很少。因而日本谚语甚至日本文学翻译的注释有它的独特性,这主要是中日两国“同文同种”,相互间的交流、融合较深,同时又有彼此间较强的文化上的独立性,各成统一的特征。新晨:

参考文献

[1]冯明舒,中日谚语比较初探.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增刊.

[2]陶振孝,现代日汉翻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根千枝,日本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4]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

[5]王运丽,中日谚语翻译探悉.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03.

[6]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翻译通讯1984年1月.

[7]赵冬玲,日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职业时空2008/07.

[8]张景一,浅析新闻日语中的谓语省略现象—从日语翻译中的文化策略谈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S1.

关于自然现象的谚语范文3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以及两者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相互密切联系的两大组成部分。而人文地理学的学习,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做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人文地理;认识

人文地理包括地域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遗产、建筑特点等多个方面,是构成一个区域的重要区域特征。学生通过对自然地理的学习和了解从而掌握人文地理的知识点,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特点和学习任务之一,认识人文地理是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初中地理教材编排的特点

人文地理包含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每一个章节,包括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建筑特点等,整体上是依附于初中地理教学来向学生们呈现的。在每个章节中,关于人口、经济、文化、语言以及种族等都是被频繁提及和叙述的,这样一来,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增加更多的有趣的东西,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更是激发了他们去探索新事物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对人文地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另外,在初中地理教学体系中,自然地理相较于其他地理学知识而言是比较有难度的,因此,在自然地理中穿插人文地理教学,对学生们而言是既在枯燥的学习中加入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地理,有助于提高学生自然地理的学习成绩。这样一来,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者相互结合、共同作用,对日后更进一步地接触地理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的特点

1.运用故事法教学提高趣味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更为丰富,因此,对于故事性的叙述还是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的。教师在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时可以将关于该地域的故事穿插在地理教学中,以此来增加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国际日界线时,教师可以先在正式讲课之前向学生讲解麦哲伦在环球航行回国够,发现船上的航海士在航海记录中少记录了一天,这对于当时航海技术还不发达的他们来说是相当困惑的。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很自然地引出是国际日界线的存在使得东西两边的日期出现了差异:每过一次国际日界线,日期就要变更一天。教材中也提到了双胞胎姐妹,妹妹比姐姐早出生了一天,也是因为国际日界线的存在。学生通过对这个趣味性问题进行探究的同时,更能将国际日界线的重要意义、变更方法等牢牢地记在心中,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另外,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国际日界线进行引申,例如,为什么国际日界线是弯的,而不是直的等等,这些都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国际日界线的真正含义。

2.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关系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同时是初中地理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同样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自然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基础,人文地理是自然地理的向前推动的因素。因此,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学好初中地理的必然条件。我们可以用这样的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国是能源需求大国,同时也是自然资源较为紧缺的一个国家。因此,人口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依附于自然资源的,也就是说,自然资源越短缺的地方,人口就越稀少;自然资源越丰富的地区,人口就越多。在我国典型的地区就是华北地区,华北地区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其可探明储存量可占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开采地区,此地区也是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

3.人文地理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形成的规律性特点

古代时我们的祖先没有先进的气象仪器,都是通过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实践经验来判断气候和播种的。直到现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些谚语。例如,“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意思就是说腊月七号、腊月八号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两天,因此我们要喝腊八粥取暖,才不会冻掉下巴。像这样的民俗谚语还有很多,都是我们一代又一代根据大自然的变化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人文地理附属于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基础,研究人文地理时,自然地理能够起到很强的辅助作用,同时,研究人文地理也是对大自然的探索和规律的总结。初中地理知识面广,学习难度大,因此,学生在理解和学习地理知识时并不容易,特别是在区域地理这一块尤为复杂,学生对于其他陌生的区域本就了解不够,再加上要记住许多零散的地理知识点就更加困难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部分时,要让学生将人文与自然联系在一起,综合记忆,这样能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对全面认识区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和对地域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魅力的了解,如同学生在世界各地畅游,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初中人文地理知识内容广、学习难度大,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很好地把握学习进度。但是如果从自然地理教学的角度引申出学习和认识人文地理,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不失为是培养学生兴趣、巩固学生记忆的一种良策。

作者:曾志彬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关于自然现象的谚语范文4

关键词:透视;链接;释放;拓展;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学量。人才的造就要靠教师的精心培养和学生高效率学习的发挥。在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并设法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巩固基础知识,增强透视性

学生的知识体系大体由基础知识和新学知识两部分构成。基础知识好且接受、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其学习效率就高,主要表现在“阅读理解、听课接受、完成作业、写作展示、质量检测”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上。而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其学习效率就低下,常表现为思维混乱、认识模糊、作业速度缓慢、成绩不佳、情绪低落等。要解脱后面学生面临的困境,教师首先必须强化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扎实了,其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也能相应地提高,其学习效率也就逐渐提高了。教师应着手巩固学生基础知识而达到预期目的。首先,摸清本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做到心中有数、分别对待。对于“尖子生、优等生”笔者完全放手让其独立探索,因为他们基础很好,学习效率很高。对于中等生采取半扶半放法。中等生的基础知识不稳固,时好时坏。当发现其进步时就鼓励表扬并消除其骄傲情绪;当发现其落后时就伺机刺激其思维的清晰度和准确性。对于后进生,先要帮助其克服智力障碍,消除其不良的心理因素,时常关注其课堂上的听课状态,及时矫正作业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培养训练,本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整体上得到了提高,他们对自身知识的运用起到了透视作用,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致。

二、参透新知识,找准新旧知识间的链接点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了学生具有坚实稳固的基础知识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渗透新知识。只有参透把握了新知识,将新旧知识融合链接,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参透新知识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新课时,善于精心设计,科学组织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接受新知识。课堂上,教师要多观察基础不好的学生的听课神貌,对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讲清楚明白,让学生理解透彻。可通过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反馈其接受新知识的情况。怎样让学生参透新知识呢?教师感到,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探究,弄懂每篇课文里字里行间所蕴涵的知识。这些知识主要包括对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对课文主要内容及情感的透析,对课文哲理性的感获和写作方法的借鉴等。如,多音字:宿(xiǔ)(一宿)、宿(xiù)(星宿)、行(héng)(道行)、乘(shèng)(千乘之国)、校(jiào)(校对)、落(lào)(落枕)、巷(hàng)(巷道)、横(hèng)(蛮横)等。只有将像这些新出现且又有时常运用的多音字,通过展示讲解,让学生不断识记应用,使其与懂得多音字在比较中链接,其多音字的基础知识就得到扩充巩固,从一个侧面清晰了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清晰性,释放能量

清晰的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极其重要。作为一个明智的教师就应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清晰性。思维的清晰性指的是学生脑子对外界刺激物能快捷精准地作出正确的反应。具体地说就是指学生在“听课理解、阅读探索、回答问题”等时能以清楚正确的思路应对。学生清晰的思维除了先天因素外,主要还是靠后天的培养。

1.善于发现,有效诱导

有的学生先天素质好,一向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他(她)们智力高,思维敏捷,善于探索发现,对客观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精辟的见解。他(她)们作业速度快,质量好,学习效率极高。教师发现后就倍加重视、精心培养。课堂上,多提问些疑难问题以激发其深入探索的欲望;课后多指导他(她)看些有益的课外书,开阔认识事物的视野。批改作业时常写些鼓励性的语言,关注克服其骄气。激励辅导他(她)们参加中心校举办的语文、数学竞赛,且经常得奖。

2.挖掘潜质,提高整体素养

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已展示出了使人惊喜的特质。但有的学生特质还未展现出来,只是潜在地散发着智慧的光华。教师只有挖掘出他们的潜质,才能提升班级学生的整体素养。学生的素养主要包括“学识、兴趣、方法、心理素质”等因素。

(1)丰富学生的学识。丰富学生的学识就是指导学生不断地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指导学生课后广泛阅读大量好书,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

(2)及时反馈矫正。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矫正也能达到清晰思维之目的。

3.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广泛的兴趣能增加许多鲜活的直接经验,也能从一个侧面增强思维的清晰度。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少走弯路,使学习充满无限的乐趣,也能大大刺激思维的清晰度。如: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做作业方法、习作方法、考试方法、对修辞手法的应用方法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从朦胧的潜能逐渐走向清晰化,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学习效率得到飞速的发展提高。

四、拓宽空间,展示特质

提高学习效率,若单靠课内学习的知识,学生应用起来往往力不从心,必须开阔更为广泛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学习、收集、理解、应用等能力的发展,以创造一个更具特色的高效率学习。

1.博览群书

拓宽学习空间,首先应指导学生课外有目的、有计划、有鉴赏地读大量的好书。如:多理解背诵《唐诗宋词》,多阅读理解《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多阅读理解著名作家的散文、诗集,以扩充自己的知识容量。

2.收集学习资料

指导学生分类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能给学生的学习“锦上添花”。如,关于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成语:滴水成河、积水成渊、细水长流、饮水思源。格言:水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生命的源泉;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的谚语: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惜时的名言: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李白)。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保护动物、爱护鸟类的名言:同在地球上,共享大自然。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共创和谐生态。

3.组织学生参加有趣的活动

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触摸大自然的脉搏,观察自然现象,以此获得亲身体验,扩大知识面。如:组织学生参加“春游”“秋游”“游览名胜”等。游览时,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自然界的动物、植物;观察四季景物的特点及变化;观察自然现象,了解四季的气候特点及变化等。像这些活动能使学生找到真感觉,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总之,高效率学习是学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只要教师把握机遇,从“巩固基础、参透新知、清晰思维、拓展空间”四个方面耐心指导、精心培养,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一定能够迅猛提高乃至达到完美水准。

参考文献:

[1]孙建龙.实践取向小学教师教育教程:语文教学案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05.

关于自然现象的谚语范文5

关键词:龙凤文化 龙凤意象 ICM理论 龙凤ICM

一、引言

某一事物、某一意象的形成与人们的认知行为往往是密不可分的。正如王寅先生所著《认知语言学》中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就是不断认识事体、理解世界的过程,是人类运用诸如推理、概括、演绎、监控和记忆心理活动的过程,一般来说,这个过程起始于互动式的感知体验、意象图式、范畴化和概念化。所以,龙凤概念和意象的形成也自然与人们的认知活动息息相关。人们在现实世界和互动体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对龙凤的意象图式和无数个与之相关的认知模型,这些认知模型又最终集结成了龙凤的ICM[1]。

鉴于此,笔者决定将龙凤的概念及意象放到ICM的理论背景下,试用ICM理论的强大理解力来对此进行阐释。

二、龙凤ICM的形成

(一)龙的ICM

1.对龙的定义

关于龙的定义,在我国古代的字书、词典中早有阐述。《说文》中对龙是如此解释的:“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凡龙之属皆从龙。”《尔雅翼》亦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牛,角似鹿,眼似虾,耳似象,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从《说文》的解释中,我们可初步了解龙的身份、性能等模糊的特征,而在《尔雅》的解释下,我们对龙的理解由抽象变得更为具体,似乎可以想象一条巨龙在我们眼前翻云覆雨的神态。从《尔雅》对龙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元体,而是多种元素的混合体。而这种混合体的产生,正是人们认知过程不断深化的结果。人们在与现实生活进行互动体验的过程中,将对自然的未知和想象凝结在一起,形成无数个意象图式,建构起一个个认知模型,经过不断的累积和抽象,便形成了龙的ICM。

虽然龙的ICM早已形成,但随着人们认知的加深,这个ICM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拓展。到了现代,人们对龙的认识又有了新变化。《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龙是这样阐释的: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形状像龙或装有龙的图案的。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姓。通过词典中的解释我们不难看出,第一个义项与《说文》《尔雅》的解释基本相同,而后面的义项则是人们在不断的认知体验中获得的新知。

2.龙的来历

关于龙的起源和来历,众说纷纭,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龙源于自然现象,如霹雳、闪电、龙卷风等,是先民们对这些未知的自然现象萌发的灵感;二是起源于鳄等远古的爬行动物,它们有预知风雨的本领;三是源于蛇图腾,是对远古氏族蛇图腾的演变和发展。

我们暂且不论龙的来源究竟为何,仅仅观察这三种来源的途径便可得知:龙意象的形成是与人的认知有关的。也就是说,不管龙的形象的形成来自于以上哪种途径,不可忽略掉的是人在这个形象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所以我们在研究龙凤意象时,与其把精力投置于探寻它的本源,倒不如更多地探讨人们对这种现象的认知变化。

3.龙的传说

在龙的ICM形成的过程中,龙的传说自然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重要成员。古人把龙看成神物、灵物,喜怒无常、神通广大,既能深入水底,又能腾云登天。关于龙的传说,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几乎无处不在,而关于龙的神话和传说更是数不胜数。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对龙的认识所形成的认知模型是构成龙的神话的基础,而无数个有关龙的神话传说又反过来影响了龙的ICM的形成,它们之间是一种互相影响的作用关系。这就很好地解释了最初人们对龙的一些基本认识产生的CM,随着认知的深化和拓展,便会出现一些更为丰富和完善的变化。不难发现,这些神话传说不管是“黄帝乘龙升天”或是“夏禹治水神龙以尾相助”都与人们对龙的认识息息相关。而随着这些神话传说,人们又赋予龙一些新的特性,长而久之,便形成了龙的ICM。

(二)凤的ICM

1.对凤的定义

有关凤的定义,同龙一样,古书中也早有记载。《说文》曰:“凤,神鸟也。天老对曰:‘凤之象也,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尔雅・释鸟》中也提到:“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其高六尺许。”

从古书中对凤的定义来看,凤的外形是对多种动物外形特点的叠加,而且随着人们对凤的认知的加深,对其定义也不断深化。这种变化并不是朝夕形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从认知的角度而言,凤的每一个形貌特征都具有特殊的意义,都可以作为形成凤这个概念的认知模型。然后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将凤理想化,并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加工,便逐渐形成了凤的ICM。

2.凤的来历

与龙相似的是,凤凰的形象也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多种动物以及某些自然天象融合起来的神物。关于凤的来源,也有多种说法。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源于以鸡为代表的鸟崇拜;另一种则是以太阳和风为代表的自然崇拜。

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来思考上面两种来源,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以鸡为例,凤凰的许多特性都与之密不可分。《尔雅》中称凤为“鸡头”,《太平御览》引中也有“凤凰鸣高冈有翼不好飞”,与鸡的特性都相当吻合。再者,人们将凤称为“太阳鸟”,这也自然地与民间传说中将鸡认为是叫醒太阳的神鸟联系起来。因此,鸡作为凤的ICM形成的一个重要的认知模型,其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而关于凤与自然崇拜的关系,更是不容置否的。在古人眼里,鸟禽与太阳的关系是特别密切的,因为太阳在天上,似乎只有鸟才能触及,于是鸟便成了人与太阳沟通的使者。凤凰是百鸟之王,自然与太阳的关系也是最为密切的。有这层关系的影响,人们很自然地将太阳的一些特性如温暖、光明等赋予凤凰,成为形成凤的ICM的重要基础。

3.凤的传说

凤凰与龙,是构成中国古代神话的重要元素。在中国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中,凤凰充当着参与者,甚至是献身者的角色。在苗族《阳雀造日月》的传说中,凤凰充当了造物主的角色;《火的神话》里,凤凰贡献了自己的翅膀,使人类获得了火。

构成凤凰的各种认知模型形成了有关凤凰的形形的神话传说,而这些神话传说又反过来促成了凤凰的ICM。从ICM的角度来解释凤凰与凤凰传说的关系,似乎更容易被人们所理解。

三、龙凤相关语言文字的ICM解释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认识事物主要通过两种模型:SEEING模型和SEEING-AS模型。而随着人们认知的深入,第二种模型更为多数人所认可,因为这是一种兼顾主体和客体的模型,也就是说,眼见不一定为实,客观现实与人类认知之间总会存在某些差异。SEEING-AS模型正是一种ICM,这就为有效地解释具有主观性的语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根据莱考夫对于ICM的观点,笔者试将龙的ICM概括为以下几点:

(1)神性模型:神异动物,能飞天遁地,兴云降雨;

(2)权威模型:百虫之长,象征帝王、权贵;

(3)凶残模型:喜怒无常、易躁易暴;

(4)精英模型:象征出众的人才;

(5)珍贵模型:象征稀有珍贵的人或物。

根据人类的认知历程,观察上面的五个模型可知,前三种是人们对龙的最初的简单的认识,而后面两种则是人们在不断地认知过程中对龙的认识的引申或转喻。下面我们试着用这些模型来分析一些与龙相关的语言文字。

我们先来列举一些汉语中与龙相关的词语:

1.两个字的

龙虾 龙眼 龙颜 龙体 龙袍 龙门 龙首 龙脉

龙虾是虾,是一种海生物;龙眼是桂圆,是中国南方的特产植物。仅从字面,我们很难联想到它们与龙之间到底存在何种关系。但仔细分析,我们就能找到两者的共同点:龙虾分布于热带海域,是名贵海产品;龙眼果实富含营养,被视为珍贵补品。因此,我们对“龙虾、龙眼”两词可理解为只选取龙的珍贵模型而删除其其它模型,从而以“龙”作珍贵之意。

而“龙颜、龙体、龙袍”则是突显了龙的权威模型。在中国的传说中,龙能呼风唤雨,神通广大,上天则腾云驾雾,入海则逐波戏浪,无所不能。因而几千年来,龙一直是中国奴隶、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独家专权”,是王权的象征。也正因如此,皇帝被尊称为“真龙天子”,人们把他们的身体称为“龙体”,衣服称作“龙袍”。总之,凡是与君王生活起居相关的事物均被冠以“龙”字,以示高高在上的特权。至于“龙门、龙首”,我们可理解为选取了龙的权威模型和精英模型;“龙脉”则是突显了龙的权威模型和珍贵模型。

2.三个字的

龙抬头 龙门阵 龙卷风 龙吸水

“龙抬头”来自民间谚语,农历二月初二,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所以,“龙抬头”一说主要是突显了龙的模型中的神性模型和权威模型。相传,“龙门阵”得名于唐朝薛仁贵东征时所摆的阵势。明清以来,四川各地的民间艺人多爱摆谈薛仁贵的这一故事,而且摆得和薛仁贵的阵势一样曲折离奇、变幻莫测。久而久之,“龙门阵”便成了一个专有名词,专门用来指那些变幻多端、复杂曲折、波澜壮阔、趣味无穷的摆谈。从最初的“龙门阵”,我们能够得出龙的神性模型、精英模型和珍贵模型,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这种神性模型便渐渐地消失殆尽了。对于“龙卷风、龙吸水”,我们可以理解为择取了龙的神性模型和凶残模型。

3.四个字的

龙肝凤胆 龙飞凤舞 龙凤呈祥 攀龙附凤

龙马精神 车水马龙 龙潭虎穴 卧虎藏龙

龙腾虎跃 龙肝豹胎 龙蛇混杂 老态龙钟

龙头企业 望子成龙

四字成语是中国人最喜闻乐见的词语形式,所以,有关龙的成语也是相当丰富。这里,笔者只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成语加以阐释。在与龙相关的成语中,不难发现,多有其它物种并列或伴随出现,如:凤、马、虎、豹等。龙与凤同时作为神,它们之间应是平等的关系,而其它物种则是一种伴随出现的关系。因为与凤都是神,所以二者同时出现时,突显的便是龙的神性模型、权威模型、珍贵模型以及精英模型,这是由二者的相似性所致。其它物种,则是找寻它们的共同点,比如“龙潭虎穴”突出了凶残模型,“卧虎藏龙”则突显了精英模型。

当然,以龙单独出现的成语也是大量存在,它们根据其本身的词义各自运用了龙的不同模型。如“老态龙钟”是对龙权威模型的运用,“龙头企业、望子成龙”则更强调了精英模型。

4.四个字以上的

扯了龙袍也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成龙的上天,成蛇的入地/龙行一步,龟爬十年/神龙见首不见尾/亚洲四小龙/二龙相遇,必有一伤/龙口里夺食,窟窿里拔蛇/龙行有雨,虎行有风/龙无云不行

龙文化历时千年,作为一种独特文化的凝聚与积淀,龙形象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潜意识中。而作为民间文化精髓的俗语中,龙更是具备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扯了龙袍也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龙”,突显了龙的权威模型和凶残模型,因为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多以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而出现,同时这也是由于民间的信仰和敬畏而将龙与王一概而论所致。

“成龙的上天,成蛇的入地”“龙行一步,龟爬十年”“神龙见首不见尾”则是突显了龙的精英模型,在这些俗语中,龙是才能出众的象征,象征着非凡者或是能力出众的人。

龙有强大势力、敌人或困难的象征,如“龙行有雨,虎行有风”,当然,这是以褒义的权威模型出现的。在少数俗语中龙还具有贬义的意义,如“二龙相遇,必有一伤”“龙口里夺食,窟窿里拔蛇”强调了龙的凶残模型,象征着强大的势力、敌人,抑或棘手的困难。

另外,在一些俗语中,龙经常与风、雨水、云等象征性事物一起出现。如俗语“龙无云不行”,就是比喻有才华的人也需要遇到好的人和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干。我们以龙的神性模型来解释此俗语就显得尤为合情合理。以上是笔者试用龙的ICM来解释一些与龙相关的语言文字,因为与凤相关的语言文字与龙相比实有太多相似之处,所以不再以上面的形式展开赘述,仅在此将不同之处略作阐释。

根据人们对凤的认知和理解,笔者将凤的ICM概括如下:

(1)神性模型:神异动物,太阳与风的使者;

(2)权威模型:百鸟之王,象征王后、权贵;

(3)美善模型:美丽华贵、奉献自我,还可象征美好的爱情;

(4)精英模型:象征出众的人才;

(5)珍贵模型:象征稀有珍贵的人或物。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龙与凤的ICM极为相似。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我国古代大量的文字记载中龙与凤总是相伴出现。从三字的“龙凤配”到四字的“龙凤呈祥”再到俗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一不是对龙凤共同ICM的理解。

当然,龙凤的ICM也是有不同之处的。在权威模型中,龙象征的是帝王,而凤象征的的是王后,这也就解释了后人多用龙代表男子,用凤代表女子。再者,在凤的ICM中,与龙的凶残模型截然相反,变为了美善模型,这当然与龙和凤给人们的最初印象以及相关的神话传说密切相关。正是凤的美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类似“凤求凰”一类美好传说故事的流传。

四、结语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切入,借助龙凤的定义、来历和传说并以此为文化背景分析了龙凤ICM的形成。不难发现,众多的分析结果都显示:龙凤ICM的形成与五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人们的认知密不可分。

其次,笔者从认知语言的角度,对龙凤意象的ICM作了略为浅显的概括,并分析了龙凤ICM的一些相同认知模型,如神性模型、权威模型、珍贵模型、精英模型等。通过对这些模型的引入,希望能够有助于人们对与龙凤有关语言文字进行更好地理解,能够使人们更深刻地去探析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本文为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研究项目(2012102)]

注释:

[1]理想化认知模型,由Lakoff于1982年和1987年提出,并以此来说明人类范畴化问题,解释语义范畴和概念结构。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李从兴.龙凤文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关于自然现象的谚语范文6

关键词:禁忌语 心理特征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的认识,不能够合理解释某种反常的自然力,语言被赋予了它本身原本没有的超自然的力量。人们以为语言如同大自然的风声、雨声和雷声,有一种超自然的神力,既可降福消灾,也会给人带来苦难。因此人们将言语所代表的事物和言语的本身等同起来,也就是将表示祸福的词语看成祸福的本身,并且在言谈中非常小心谨慎地使用词语,唯恐触怒神灵。冒犯了神灵要遭受惩罚,沾染了晦气则会倒霉。

自古以来,日本民族是个崇尚万物有灵论的民族,并深信语言的灵性。语言有灵,便会产生灵力,给人类带来幸福或不幸。早在日本最古老的和歌集《万叶集》中,柿本人麻吕有这么一首诗歌:しきしまの日本の国は言の幸はふ国ぞま幸くありこそ。意思是:日本是一个“言灵”带来的幸福的国家。让我们为今后的航海安全祈祷吧(只要你这么说,安全就会实现)。《万叶集》讴歌的“言灵信仰”,在现代的日本仍然存在。在日本社会,禁忌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小至衣食住行、社会交往,大到政治、外交、文化等活动都有禁忌的身影。本文拟从称谓禁忌、疾病与死亡禁忌、有关生理行为的禁忌、数字与植物禁忌等几个方面简要介绍日语中的禁忌表达及日本人的心理特征,希望能给中日文化交流带来少许裨益。

一、称谓禁忌

日本是典型的群体主义社会,而群体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横向有内外之分,内部的上下等级森严,上对下来说就意味着权力、权威。日本人在人际交往中对称谓的选择就充分地反映了现代日本社会的等级特征。称谓禁忌一般表现在下对上的称谓上,即下级、晚辈等不能直呼上级、长辈的名字,其原因就是由原始社会对神秘力量的盲目崇拜和敬畏,发展成为对现实的权利的尊敬和敬畏。

比如责备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可以用「おまえは,但对公司的上司却不能用「あなたは。「あなたは一般用于稍微年长的女性称呼自己的丈夫。对于公司里的上司,一般使用「部、「等职衔名称来称呼的。对部长使用「あなたは那差不多是冲着部长吵架了。商店里的店员对客人也不能说「あなたは,而应该说「お客は。

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十大诫命”之一就是不可妄称上帝的名字。凡是妄称上帝者,“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死后定被罚入地狱。日本有句谚语,叫做「名は体を表す(名示体)。名字不仅是人的识别符号,而且往往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日本著名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在其《日本人の言表》一书中,提到他读中小学时,每年都要数次聆听校长宣读《教育》,每每在读到结尾处署名“睦仁”并签章处,校长先生对直接读出“睦仁”二字深感诚惶诚恐,而必定读为“御名御玺”。这种避免说出天皇或者尊长者名字,以示对其人的敬畏,就是名字禁忌的一个表现,这亦称之为避讳。

二、疾病和死亡禁忌

自古以来,疾病和死亡都是人们忌讳谈论的话题。在言谈中,众人一起评论他人时,忌讳谈人的生理缺陷。注意对残疾人不能直言“残疾”,而要称呼其为「身体障害者。称呼盲人不能用「めくら,要用「目の不自由な人;哑巴不能叫做「おし,而是「口の不自由な人;聋子也不能称作「つんぼ,而是「耳の不自由な人;瘸子不叫「ちんぼ或「びっこ,而是「足の不自由な人。因为在日本,人们对残疾人十分尊重。在马路上有专供盲人使用的盲道,十字路口绿灯出现时有规定的音乐随同播放以引导盲人横穿马路。

死亡是困扰人们生活的可怕阴影,尽管人人都知道它的来临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自然死亡,还是被迫死亡,人们都发明了一些听起来不是十分可怕的委婉语。“死”是个人人都认为不吉利的字眼儿,于是,人们就避免谈到“死”字,遇到非说不可的时候,就用许多别的字眼来替代它,如说「亡くなる、「世を去る、「こときれる、「息える、「永眠する、「天する、「他界する、「往生する、「不の客となる、「果てる、「くたばる、「没する、「土になる等等。中国人也不喜欢用“死”这个字眼,而是说成“见阎王”、“升天”、“见上帝”、“去见马克思”等等,据统计,汉语中从古到今有关死的禁忌语、委婉语达到三四百之多。

三、有关生理行为的禁忌

在日本文化中,某些生理行为,如月经、大小便、怀孕等话题是多数人避免直接谈论的禁忌话题。指称这些行为时,人们往往使用委婉语。

在江户时代,很多地方将妇女的生理现象称为「障り,这个词原本是“妨碍”、“不便”的意思,用在这里直接表现了禁忌意识,由此又发展到「月の障り、「差し障りがある,沿用至今。江户时代关于月经的忌词还有「さしあい、「猿猴房等说法。现实生活中,人们又发明了「あれになった、「女の日が来た、「お月が来た、「生理になった等委婉语来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

在日语中,和人体排泄有关的用语均被看作是禁忌语言。虽然人们天天使用厕所进行大小便,但在指称它们时多数避免直说。日语中有很多关于“厕所”的委婉语言,人们去厕所大小便也要委婉地表达,比如「ちょっと失礼します、「自然が呼んでいる、「あそこに行きます等。日语中关于怀孕的委婉语也颇有一些,比如「おめでた、「できた、「身ごもる、「あれがない等等。此外,「胸が大きい表示丰满,「あそこ代替女子,「これ代替男性生殖器。

四、数字和植物禁忌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偏爱某些数字和日期,同时又忌讳某些数字和日期。虽然这是一种迷信思想,但对某些数字和日期的宠信和禁忌仍然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现象。在欧美等西方国家里,“13”是个令人恐惧不安的数字。因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想方设法避开13:宴客时避免13人同坐一桌;建筑物没有第13层,楼房、房间避免编号13,学生在考场上拒绝坐13号座位,海员厌恶13号启航。

日本人对数字的吉凶感觉也很敏感,他们很讨厌“4”、“9”。这是因为“4”与“死”发音相同;“9”与“苦”谐音。因此在喜庆的场合和医院、饭店等场所,一般不使用这几个“不吉利”的数字。如在日本的医院就没有4号、14号病房,因为医院里的病人最忌讳的就是“死”。出门旅行,日本人对于与“死”发音相同的4号座位也很忌讳。日本人过新年时要在门前立“门松”,也都避免在29日那天,就是因为忌讳“9”即“苦”。同时,日本人又偏爱奇数,“七五三”是日本人在祝贺中表示吉利的数字。在拜访或探望他人时,往往带“3”或“5”样礼物,忌讳“4”。

自然界中的植物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人这个最高级的智能动物也在植物中发现了禁忌。探望病人时,日本人喜欢送鲜花。但不能送带根的鲜花,因为“根”字的日语发音与「根付く相同,意为永远卧床不起,所以病人极为忌讳。另外,病人都忌讳“死”,“死”在日语里的发音是“shi”,所以忌讳有“shi”音的花,如「仙客来(シクラメン)。还有「山茶花(ツバキ),凋谢时整个头一下落地,「罂粟(ケシ)的花期很短,都不吉利,让人联想到生命的尽头,所以也是禁忌所在。

五、其它禁忌

在婚礼上,切忌使用「切れる、「割れる、「わる等词,因为结婚双方谁都希望白头偕老,这些不吉利的字眼极伤感情。同时结婚虽是喜事,但也不希望有两次以上,所以「る、「る、「り返す也应当避讳。新郎新娘切婚礼蛋糕时要说「入刀,打破酒桶的盖子叫做「き,结婚仪式结束要说「おき。

一般家庭里如果有一个准备高考的孩子,在接近考试的日子里,「落ちる、「滑る等就成为禁忌的词语。一家人去滑雪,不管怎么滑到,这本来跟孩子是否会在考试中落榜无关,但一家人都不用「滑る这个词,怕万一不幸言中。

以上简要介绍了日语中的禁忌语以及日本人的心理特征。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日本人心理特征,要学好日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传统、习俗以致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地使用这种语言。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培养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人才。禁忌表达现象几乎出现于所有文化中,彼此既有相通也有相异之处。只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对比分析,才能减少文化摩擦,避免文化休克,从而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武心波.当代日本社会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沈宇澄.现代日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4]顾嘉祖、陆升.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