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一语文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一语文书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艺术细节边缘化环节学术氛围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发展和更新不仅需要教师的用心,更需要教师的细心。只有细心关注到每一个方面的教学艺术,教师的教学才可能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一、重视每一个细节的教学艺术
(一)为什么要重视细节
有人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此话虽有道理,但是放在教学上却是万万不可的。因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就是由无数个小细节构成的。只有从细节入手、从细节处留心,教师才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于细微处提升学习效率。
(二)着重注意哪些方面的细节
首先,教师需要关注自身教学上的细节。比如说语言表达是不是到位、衣着是不是得体大方、板书之后有没有随意将粉笔头丢弃等等。这些细节看上去不起眼,但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其次,教师除了要重视自身教学的每一个小细节之外,还需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学生学习的细节。尤其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展示出来的潜力和才能,教师更要注意观察,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天赋,帮助学生实现整体上的发展完善。
二、重视边缘化环节的教学艺术
(一)什么是边缘化环节
所谓的边缘化教学环节指的是一些容易被教师轻视、随意对待甚至是忽略的教学环节。比如说,导课环节、、课尾的总结环节、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环节等等。
(二)为什么要重视边缘化环节
这些环节之所以不容忽视,不仅是因为它们整个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更因为它们发挥着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说,导课环节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在一开始被教师的导课环节吸引的话,学生整堂课的学习状态就不会差。再比如说,作业布置的环节,教师如果不重视这一环节,只是简单给学生布置一些模式化的作业的话,不仅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学生还不会正视课后及时温习知识的必要性。所以,重视边缘化的一些教学环节、努力提升相关环节的教学艺术是很必要的。
(三)让边缘化环节出彩的教学艺术
教师不仅要重视以往被自己忽略的教学环节,而且还要努力使这些环节出彩,让学生对这些环节印象深刻。比如说,在进行导课的时候,可以采取层层的铺垫,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听讲上。再比如说,布置作业的时候,根据当堂学生的优异表现减少作业的数量,给学生一个惊喜的奖励。再比如说,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不仅要给打上分数,还写上几句或者鼓励、或者关心的话语,让学生觉得完成作业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等等。
三、重视学术氛围营造的教学艺术
(一)学术氛围营造的关键性
1.首先,学术氛围的营造与班风、学风的发展密不可分。班风、学风是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良好的班风学风不只可以带给学生美好的学习体验和积极向上的无穷动力,还能够保证整个班级学习乃至各项工作的高效进行。所以,创建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是每一名任课教师的责任,而营造一个好的学术氛围正是创建和谐班风、学风的必经之路。有了一个浓厚的学术氛围,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进入学习的佳境、保持一个好的学习状态。所以,学术氛围的营造是非常关键的。
2.营造学术氛围有助于学生领悟语文学习的真谛。因为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语言类学科,更是一门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科目。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需要一个合适的外部环境,而学术氛围正是整体环境中的关键一环。所以,教师强调学术氛围的营造,与语文学科的本质内涵和根本特点是相统一的。
3.再次,学术氛围的营造还有益于增多学生的积极学习感受。学生能否对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否在学习的过程中坚持不懈,在学习中习得的感受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如果学生习得的都是一些不愉快的学习感受的话,学生的潜意识里就会有一种厌恶该学科的自然反应。所以,增多学生的积极学习感受是非常必要的。而教师要营造一个和谐、舒适、有感染力的学术氛围,正是在增多学生的积极学习感受。久而久之,学生沉浸在这样一种美好的氛围之中,不仅习得了知识、个性上也更加开朗阳光。
(二)营造学术氛围的教学艺术
学术氛围的营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不仅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努力,还需要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营造学术氛围的实践中,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开展文化气息浓厚的系列课堂活动。开展相关的课堂活动是营造学术氛围的最主要途径之一。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开展活动的初衷和落脚点都是氛围营造。因此,活动的文化气息必须浓厚,而且活动的相关性必须强,换言之,教师组织的不是一个活动,而应该是一个系列的文化活动。比如说,组织一个汉文化活动月就是比较好的。既然是汉文化活动月,那么教师这个月的主题都与汉文化有关。在第一周的语文课上,重点组织的是学生对于一些汉语言和文化的欣赏;第二周的时候,从欣赏转向交流;第三周的时候,是交流之后的心得分享。最后一周的时候,是让学生们静思自己一个月以来在书香古籍中收获到的知识精华。总之,这是一个持续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持续地参与文化活动,整个班级的学术氛围自然就会逐渐建立起来。
2.尊重和满足学生的话语权,给学生更多交流的机会。先秦时期,社会上之所以可以形成“百家争鸣”这一为人称颂的学术氛围,就是得益于人们的交流。同样地,教师在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学术氛围的时候,也要借鉴其中的经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与分享。实践证明,学生的交流越多,学生得到的心得体会就越丰富。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交流的主动性,教师应该坚持尊重和满足学生话语权的基本原则,尽可能包容学生的多样化见解,给学生自由各抒己见,从而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3.精心布置教室环境。学术氛围的最终建立和持续发展,与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当学生坐在一个人文气息浓厚、抬头可见篇章、随处可闻书香的教室里的时候,学生感受到的文化气息就更多,学生参与进学术活动的热情自然就会提升。所以,我们教师也要注意精心地布置教室,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术环境。
初一语文书范文2
细读,读出韵味与情意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是强调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阅读教学中首先必须给朗读以时间上的保证。文本的阅读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诵读阶段、品读阶段、研读阶段、思读阶段。伴随这四个阶段,朗读活动要贯穿阅读过程始终。初读要字字响亮,通顺流利。再读要融入感情,理解内涵。教学中应通过示范朗读、音乐伴读、表演朗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创设朗读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以读代讲,读中感悟。通过朗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会作品的情味。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执教《两小儿辩日》时紧扣两小儿“辩斗”的主要内容展开朗读,通过学生自由朗读,表演读,老师积极参与学生的表演读,使课堂迭起,情趣顿生,教材的主要内容在朗读中被学生牢牢记住,而辩斗的语气把孩子们带进了真实的情境,无需多讲解,文章的意思已经在朗读中自然深入到孩子的心灵深处。
新课标要求“有感情地朗读”。真实的感情是朗读的灵魂,尤其读文学性的课文,要读的情真意切,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语)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朱光潜读李白的诗《经下邳圮桥怀张子房》,他说:“常常高声朗读。朗诵时的心情是振奋的,仿佛满脸热血都沸腾起来了,特别是读到最后‘惟见碧流水’四句,调子就震颤起来,胸襟也开阔起来,仿佛自己心中也有无限的豪情胜慨,大有低回往复、依依不舍之意。”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时也要如此全身心的投入,口念心诵地慢慢朗读。通过自己的理解,用语调的抑扬顿挫,以及情感的酝酿来再现课文的韵味与情意。
静思,期待智慧与创意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课堂:为了完成教学的预设,教师会严格控制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唯恐在某一问题上耽搁,教学中存在急、赶、催的现象。在仓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态浮躁根本无暇静思默想。更不用说心情的舒展、智慧的闪现和创意的翩然而至。因此必须让学生“潜心会文”。只有让学生静心探究和体验文本,学生才有时间“消化”知识,有可能思路发散,对文本的理解才会深入,才能与作者达到心灵相通情感相容的境界。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曾说: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语文的阅读理解作为个体的思维活动,需要安静地品味思考。阅读教学须给学生一个静静思考的时空,语文课堂才能理趣十足,神思飞扬。当学生思维出现暂时的阻塞时,不妨等一等,提醒学生凝神静思。当学生出现差错时不要急于更正他们的错误,急于“一锤定音”。因为学生在没有深度探究思考的状态下,其所得的知识必定如浮光掠影,容易淡忘。不妨等一等,给学生一点反思的空间。
慢品,领悟理趣与情趣
许书明教授说:“品味,是指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传情达意的。语言的品味为的是更好地解读语言,建构语言,丰满语言。”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品味语言文字之美,揣摩语言的内蕴,培养学生的语感美感,丰富学生的情感情趣。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
教师在引领学生品悟文本时要耐得住等待的“寂寞”,给足学生深入思考的时间。对语言作多角度思考,慢慢品,力求品出真正属于语文的味。笔者在教授《湖心亭看雪》时就深有体会。文中写景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量词“痕”“点”“芥”“粒”,颇值得玩味。我引导学生思考,长堤再小不至于是一痕,湖心亭再小不至于是一点,舟再小不至于如草芥,人再小不至于如米粒,这些量词的运用显然有夸张之意。我问:这些“小景”在什么背景下显出的小?学生很快意识到:在茫茫天地间,一切景都显得小了。我继续追问:张岱为什么会有天地广大自身渺小的感喟?学生结合张岱的身世最终体悟到:张岱曾经的生活是裘马轻狂,而今却面对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作为明的遗民,张岱无力去改变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日升月落中追忆故国的繁华秀美。心中的苍凉悲苦就这么不着痕迹的流泻于笔端了。学生在这样的追问中反复玩味,从看似单纯写景的句子中品出了文本的情趣与理趣。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慢下来静下来,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形成整体,让三者交流、碰撞、沟通。而流于对课文走马观花般的理解是很难消融读者与作者、文本之间的距离。唯有细读、静思、慢品才能与作者和文本形成感应沟通,才能让语言文字之美慢慢沉淀在学生的心中,而后蔓延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
【参考文献】
初一语文书范文3
关键词:语文 导入 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关系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一、启动原有认知导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启动原有认知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春夏秋冬,四时更替,我们伟大的祖国四季如春,景色美不胜收。上一课我们领略了《春》的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现在让我们再来观赏一下老舍老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的美景吧!"
二、故事导入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丹麦有位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今天,老师讲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齐来欣赏《皇帝的新装》。在一片欢笑声中,学生们被引入进新的教学情境。
三、情境导入
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首先让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音乐声响起,在激昂的乐曲声中,我介绍道: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自此至57岁逝世,其间二十余年全是聋疾为患的时候,然而他的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段时期产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创作,终于谱写出了伟大的《第九交响曲》。所以,贝多芬的伟大,绝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还在于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么样的形象。
四、抓住文题,激趣导入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也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我们的作者好像连'1+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
五、巧设圈套导入
无论是道理还是知识的学习,如果能让人亲身体验,定会长久不忘。这种注重学生体验的思路,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闪光点。因此,如能在导入环节中运用新奇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一番知识的内涵,势必会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快乐。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前,我先做了个调查:"孔子教导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就是说在学习中要实事求是。下面请本着实事求是态度,没预习课文的请高抬贵手。"几个同学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叫起了其中一位:"很好!请根据文章标题猜猜本文的内容。"他果然中了我的圈套说写了作者到山中拜访了一位隐居的好友,并和他作了愉快的交谈……我郑重其事地总结道:"说得很好,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流畅生动。可是大家说本文作者所拜访的朋友是人吗?""不是,是自然界的景物!"……这样一来,那些没预习的同学都恍然大悟,明白了今天所学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设置悬念导入
初一语文书范文4
一、提高个人魅力
每位教师都应该提高个人魅力,它是教学艺术化的前提。有的教师上课幽默诙谐、妙语迭出,使学生敬佩叹服;还有的教师上课时善于用自己饱含激情的语言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之振奋,时而热烈地参与讨论,时而激烈地争论……这样的课,无疑能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悦人心目、牵人情思的吸引力。教师之心与作家之心、学生之心,达到心心相印,情情相通的境界,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感染艺术,也是教师个人魅力的展现。
1.人格魅力
学生总是会不自觉地去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应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榜样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的威信就建立在其人格魅力的基础上。作为一名教师,传授知识是最基本的教育技能,而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才是高超的教育艺术。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其他任何魅力都不能替代的。要想塑造良好的人格魅力,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认真做好各方面工作,如上课不迟到、讲信用、尊重他人等。
2.学识魅力
自古以来,作为一名合格教师,首先就是具有深厚而广博的学识。那就是: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应有广博的知识。作为今天的教师,这一点尤为重要。“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因此要多读书,读好书。平时我就积极学习他人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拓宽知识领域,让自己能够自如把握课堂,展现自己的魅力。
二、设置生动的导入语
导入语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就简要谈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导入方法。
1.故事导入
用一些鲜为人知、充满悬念而又扣人心弦、富于哲理的故事导入新课,会令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神奇而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去,这样既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导入新课,又能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欣赏力。如,我在教《市长》选场时,就讲了一个答记者问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极大的兴趣。
2.音乐感染
不少课文,本身就是为了向学生展现出诗画意境,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再善于用音乐来营造一个抒情的氛围,对诗画意境进行渲染和烘托,那么语文课就会具有更强的审美艺术的情趣。如,在教“鸟”这个专题时,我先播放一组鸟的视频,并伴随鸟的鸣叫声。学生看完后,我就设置这样的导入语:随着屏幕上盘旋飞舞的鸟的身影,伴着婉转清脆的鸟鸣声,我们将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鸟的世界,开始这一节综合实践专题课:《鸟》。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住了。
三、创设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和谐课堂教学氛围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相处和谐自然,气氛浓烈,师生能共同获得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通过“和谐之美”陶冶学生情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教师在平时就应走近学生、亲近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
这样就能为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创造前提条件。在课前、课后我总是尽量找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
2.教师要自觉地和学生站在同一平台上交流,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想想
对学生少一些强迫,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禁锢,多一些宽容。凡事以人为本,创设一种融洽、宽松的课堂氛围,对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健康发展都不无益处。
3.讲究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俗话说得好:“数子千过,莫如奖子一长。”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在课堂中多表扬,少批评;多奖励,少惩罚,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优点和成就,应给予艺术性的表扬和批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总会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如在一次在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没有直接批评学生,而是写了一支给“时间老人”的挽歌,对学生进行了委婉的批评,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四、开设灵活多样的语文课
1.活动课
活动课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基础课的延续和必要的补充。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下面就谈谈我在组织语文活动课的几点做法。
(1)课本剧表演
如,在教《白毛女》选场时,我就精心准备一堂课本剧,刚好班上有一个会唱戏剧的学生,那惟妙惟肖的表演使大家至今难忘。
(2)辩论比赛
如,我针对学生平时喜欢争辩的状况,开设了一场辩论课。主题是“知难而进”“知难而退”。通过辩论使学生知道“知难而进”是一种勇气,“知难而退”是一种策略。
(3)演讲比赛
开展语文课前演讲,这是我在语文教学方面的一种尝试,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演讲,学生们都满怀期待,它已经成为学生们最积极参与的一种语文活动。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就定时举行演讲比赛。
(4)诗歌朗诵
为引导学生热爱诗歌,鉴赏诗歌,唤起学生读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师生感受浓浓的读经典诗词的氛围,展现师生的个性风采和精神面貌,在教《再别康桥》这一课时,我就组织了一场诗歌朗诵会,在优美旋律的伴奏下,学生尽情发挥,全场人都陶醉在诗的意境之中。
2.名著阅读课
名著阅读课是语文课的重要补充,名著是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工具,是学生们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语文课中,名著阅读课必须占有一席之地。
我在名著阅读课中是这样做的。第一,学生说说自己对名著的认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把握学生的疏漏和闪光点,作为下一步教学的出发点和依据)。第二,学生读后再谈(名著较长,教师可以指定阅读范围。可以自定,但最好让学生在理解得不清楚或不深入的地方,细细品读,力求学生在认识上有突破)。第三,学生品评名著(教师指定一个角度,让学生深入读,理解,并把理解表达出来。说出自己看法。教师准备好名家的品评和学生的品评相互对照)。第四,名著的影响(师生共同谈论,名著的影响)。我还精心设计课型,如,话说水浒、我与唐僧去取经、我与格列佛一同旅游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专题课
我在认真上好教材的同时,积极挖掘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开设了一些专题课。如,抗雪救灾、中国骄傲颁奖词、汶川大地震、国庆阅兵式、北京奥运会、春节对联等。这些专题课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知识,也让学生受到了思想的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我在教“汶川大地震”这个专题时,我先和学生一起交流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消息,谈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几点,如“母爱”“奉献”“大爱无疆”“感恩”等方面。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在热烈的氛围中度过这节课。
初一语文书范文5
移情是情感体验的过程,使学生感他人之所感;移情是情感沉淀的过程,使学生知他人之所感;移情是情感升华的过程,使真、善、美融为一体。移情促使教学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使教学情理相融,彰显生命的色彩,从而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教学移情艺术内涵的界定
移情(empathy),即感情移入或同感,指“理解他人情感、经历等的能力”。[1]概而言之,移情本质上是一种理解,是对他人的情感、经历等的理解,设身处地对他人情感体验的心理过程,其最终导向是“感同身受”,感人之所感,并知人之所感。
移情最早是一个美学概念,于1873年由德国美学家Robert Vischer在《视觉的形式感》一文中首先提出,用来指代审美活动中的感情移入现象,具体是指“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倾注到本来不具有人的感情的审美对象上,使无生命的自然物也有人的思想,使对象与主体的情感融为一体”[2]。这是美学意义上的移情。移情的心理学意义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之间的感情相互作用。[3]在课堂教学中,移情是指教师通过教学,把蕴含教材之中的作者之情和自己从教材中的体验之情有效地“移”给学生,使作者之情、教师之情和学生之情三位于一体,共鸣升华情感,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其高尚的情操。我们欲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此内涵:其一,此教学非彼教学。传统教学中沉迷于文字的理解,侧重逻辑的推演,重认知而轻情感,课堂教学失去了情趣、情感的魅力。这既违背了课堂教学的特点,也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此教学旨指教师充分调动各种教学手段,遵循教学认知与情感统一的要求,彰显教学的情感元素。其二,确定教学移情的对象。教学移情的对象包括作者之情与教师之情,是以二者唤学生之情。如果以作者之情为单一对象,则学生不易理解与体验作者的情感,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何体验其情感,移情才易于发生。其三、移情既是课堂教学的手段,更是课堂教学的目的。课堂教学移情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移情而移情,而是在此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思想有所升华,情操有所陶冶,丰富学生的情感资源,使得学生“情感的核”能够“抽芽舒叶”“开花结果”。
二、课堂教学移情艺术的条件
1.课程教学移情的前提:准确的作者之情
准确把握教材中的作者之情,这是教学移情的基础与前提,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倾情以入情,不带有任何主观色彩,也不固守教条主义,凝练作者所渗透在人物形象或景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众所周知,作者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凝铸在字里行间,情动于中,意溢于表,是极具价值的教育资源。教师只有披文入情,方能有效移情,而移情的成功与否,与教师能否准确把握作者之情密不可分。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很难体会出作者凝聚在课文佳作中的真情实感,在教学过程中就很难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叶圣陶曾指出:“作者胸中有境,人境始于亲。”换言之,教师只有胸中有情,教学才能始于亲。
2.课堂教学移情的保障:丰富的情感体验
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兴趣的诱因,是个体内在世界的本性力量。一般而言,人的素质结构在心理形式上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层面。情感与认知活动相伴而行,是认知活动的内驱力,对认知有增效的作用。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4]一般而言,教材中作者的情感经验与学生的情感经验具有时空的差距,学生只有在自己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联想、迁移,才能准确体悟文中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使移情得以发生。如果一个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贫乏、荒芜,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情感迁移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所以说,丰富的情感体验是教学移情的物质基础,是教学移情得以成功的保障。
3.课堂教学移情的关键:有效的立体互动
移情艺术的实质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与交流,课堂教学中运用移情艺术就要勇于冲破传统教学的樊篱,教师不再是课堂话语的霸权者,而是用心倾听学生“不同的声音”,作为学生情感交流的平等的他者。著名画家范曾在《吟赏风流》一书中说:“煽情之作或能震动一时,移情之作则可根植于心。”[5]如何将作者之情和教师之情植于学生之心,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不竭之源?这就需要师生之间的立体互动来体验移情艺术,换言之,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立体互动,情感在互动中碰撞与升华,所产之情真诚,所明之意透彻,学生才能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三、课堂教学移情艺术的操作
1.言传身教,以情动情
情感的感染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会捕捉到彼此间的情感,一个人的情感唤起会作用于另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并在这些人中产生相应的或补充性的情感。”[6]由此得知,情感具有感染性,而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更有着巨大的魅力。课堂教学要“寓理于情”,教师必须具有浓厚而真挚的情意,并将这种情渗透和体现于教学语言和非语言中,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总之,言语教学和非言语教学,是教学不可须臾离的媒介。
所谓言传身教,旨指教师通过教学语言和非语言表达文中之情和自己之情,用真情点燃学生内心情感的火花。移情艺术中的语言表达是指教师通过声音讯道将所移之情用精准的语言直接传达给学生,用言语的力量渲染情感的氛围,激起学生心中相应的情感,让学生为之动情。如有位老师讲《春》一课的导语是:“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一幅阳光明媚、春风浩荡、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有无穷的力量,内心洋溢着无比的喜悦……”[7]在语言感情熏陶渲染下,学生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生对春的赞美与喜爱之情由然而生,形成“物我统一情融融”的意境。
移情艺术中的非言语表达是指教师的副语言(音质、音量、声调、语速、节奏等)、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体态、距离等系统所传递的情感。[8]心理学家指出谈话中93%的意义是通过非语言形式传递的,其中38%通过语气,55%通过脸部表情,而且这种非语言形式阐明了谈话中的绝大部分情感。[9]非语言符号是师生交流感情、沟通知识信息的重要手段,且伴随教学全过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以教学《语言的魅力》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在读中体会“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所含的思想感情,教师先用高昂、赞美的语气读“春天到了”,继而语气一转,缓慢、重读“可是”,同时,闭眼摇头做伸手摸索状,再用低缓的语调读“我什么也看不见。”教师所传之情直观、形象,易被学生所感知效仿,进而在内心体验其情感,进行情感沉淀,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由此可见,语言表达与非言语表达相辅相成,二者在课堂教学移情中不可或缺,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2.情境体验,以情悟情
初一语文书范文6
一、教师应用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教师的教学语言充分显现出教师所具有的综合素质,对于教师而言,合理应用教学语言,能够较好地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能力。由于课堂教学当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借助于语言来进行,且学生必须在充分领会教师的教学语言之后,方可真正理解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当中缺乏教师优美的教学语言,不能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借助于师生之间的语言表述与交流沟通,可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与任务。倘若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能够清晰准确、形象具体地进行语言表述,学生自然会专心听讲,可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聚精会神地专注于学习,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教师所具有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能够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优美的教学语言,不但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心情愉悦,还能够促进学生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以教学语言来指引学生的学习思路,让学生学会应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问题,获得思维锻炼,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应用语言艺术
导语作为开启一堂课的初始语言,能够起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指引到既定方向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充满兴趣。因此,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精心创设符合实际的教学导语,并充分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如果教师可将这些教学因素完美结合,那么其所创设的教学导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轻松愉悦地进入良好的教学情境当中。经常性使用的教学导语有鼓励式、谈话式、悬念式等,这些教学导语可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充满求知欲,并自然而然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另外,由于教学形势会因为各种不可提前预知的情况而产生新的变化。因此,教师应按照所产生新的变化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应变性地对教学语言进行调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面对突况的应变能力以及灵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当中合理应用教学应变语。教师还应具备认真细致观察的能力,善于应用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客观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寻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并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来剖析问题,让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顺利推进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为了达到此教学目的,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态度和蔼可亲,所提出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练习,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
三、教师语言艺术所具有的特点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培养未来社会建设的综合性人才。教师的所有教学活动都体现教育的明确目标,而教学语言是教师实现教育职责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时刻谨记自己肩负的重任,必须言传身教地做好学生的楷模。教师语言应具有的教育性是指:语言应文明健康,具有正能量,切忌有不文明、低俗语言出现。有部分教师在教学当中,为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有意说一些内容低俗的不雅语言;有部分教师会与学生说起一些与教师身份不相符合的语言,这种与教师职业道德相背离的言论,会对学生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语言的教育性特征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教学与生活当中所应用的语言,应能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师所有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时刻谨记自己言行应符合教师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