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家电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家电力

国家电力范文1

关键词:电力;投资;政策

一、欧盟国家电力产业市场分析

(一)电力供给情况

2010年,欧盟的电力建设主要以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核电为主。根据欧洲风能协会的预计,2010年,欧盟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1000万kW(增长13%),连续第二年实现1000万kW的增长速度,达到8500万kW。欧洲风能协会预计,欧洲风电装机总量2020年将进一步增加,届时将占欧洲电力市场需求的14%-17%。

在太阳能发电方面,德国的光伏发电增长迅猛。2009年,德国的光伏发电装机累计总量已经达到9.8GW,其中新增装机容量为3.8GW。2010年光伏发电的增长超过了2009年,2010年6月,德国光伏发电的安装量就超过了3GW。西班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热发电能量生产国,截至2010年7月,西班牙已拥有11套设施在运作,另有20套处于建设阶段,光热发电设施已达432MW。

(二)输电网建设

2010年1月,欧洲北海沿岸英国、法国、德国等九个国家正式计划,准备建设连接北海沿岸清洁能源项目的“超级电网”,耗资300亿欧元,容量为3000万kW,将是欧洲第一个专门用于传输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网络。北海超级电网将把北海地区的海上风电、德国的太阳能发电、比利时和丹麦的波浪能发电与挪威的水文发电相连接,成为欧洲清洁能源的“巨型电池”,将解决可再生能源电力不稳定的难题。

此外,芬兰电网公司决定投资兴建芬兰至爱沙尼亚的第二条直流输电线路――EstLink2。计划中的输电线路容量为650MW,项目投资总额约为3.2欧元。这条海底电缆将由芬兰电网公司与爱沙尼亚输电系统运营商Elering合作建设,这将促进爱沙尼亚与北欧电力市场的良好运作。

2010年9月,土耳其电力系统与欧洲大陆同步电网并行试验性互联成功。土耳其电力系统分别通过与保加利亚的两条400kV的输电线、与希腊的一条400kV的输电线实现与欧洲大陆电网的互联,与欧洲大陆同步区域实现并行运行将提高土耳其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质量,并预计最终实现与欧洲大陆电力市场的融合。

二、欧洲国家电力工业结构分析

Nasdaq OMX集团收购了北欧电力衍生品交易所Nord Pool ASA。Nord Pool ASA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衍生品交易所,业务范围不仅覆盖了北欧地区的电力衍生品交易,而且还是欧洲碳排放交易的重要交易所。但它并不包括物理电力交易,后者由北欧电力现货有限公司Nord Pool Spot AS经营。

Nasdaq OMX于2008年10月收购了Nord Pool的结算、国际衍生性商品与咨询公司。新的合并企业被命名Nasdaq OMX Commodities,以北欧电力交易所原有的能源及碳衍生商品为基础,于Nasdaq OMX集团下负责全球的商品负责。原北欧电力交易所的结算部分并入Nasdaq OMX结算事业,咨询公司并入Nasdaq OMX的国际事业市场服务(Nasdaq OMX international market services)。

三、欧洲国家电力产业监管环境与政策分析

(一)电力产业法律法规概述

欧盟根据成员国的电力产业结构提出了反垄断措施与监管方案。

1.发电环节。目前, 欧盟各成员国的发电环节都已全部开放, 实现了竞争, 制定了关于发电设施建设、运营的审批和发电设施接入电网相关规定。

2.输电环节。在欧盟各国输电都属于垄断业务, 必须由监管机构实施监管。欧盟指令要求: 电网对电厂、配电企业和用户必须无歧视公平开放。有关监管机构对上网条件、过网费、系统服务等实行事前监管; 对线路阻塞管理、互联、新电厂入网、避免交叉补贴等事项实行事后监管。监管的相关内容有: 关于输电系统运营机构 ( TSOs) 、关于输电网建设和运营资格、关于输电网的接入和输电价格、关于输电可靠性监管。

3.售电环节。售电市场的逐步开放被视为促进欧盟各成员国实现灵活有序的行业调整以及兼顾各成员国电力系统特点的关键。售电侧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允许电力用户自由选择是向本地配、售电企业购电还是向发电企业或其他售电企业购电, 即开放用户的购电选择权。这一工作的核心是确定可自由选择售电企业的用户群体, 即所谓“合格用户”, 并逐步扩大拥有购电选择权电力用户的范围。

(二)电价政策

欧洲普遍采用的电价市场化模式是:“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即采用竞价上网――输配电价格管制――竞价零售的电价市场化改革模式,发电阶段和市场销售阶段采用市场竞争形成价格,因输配电阶段属垄断经营,故采取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方式。从电力产业生产序列的技术构成看,电力系统主要由发电厂、输电网、配电网和电力用户构成。电力的生产供应过程主要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四个垂直的相关环节。

以比利时为例,比利时在1996年以前电力市场也是垄断经营的,实行全国统一的电价,从1996年开始开放电力市场,引入竞争机制,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企业供电。法国在2000年之前只有1家电力企业―――法国电力公司,2000年开始部分放开电力市场,2004-2008年法国的电力市场实现全面开放。从目前欧盟的情况看,除了国内不同的供电企业的竞争外,还存在欧盟内不同国家之间的供电企业的竞争。

参考文献:

[1]晋自力,陈松伟.欧盟电力市场化改革及其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9(16)

国家电力范文2

关键词:SCP分析 电力产业 市场结构 有效竞争

产业组织理论的演变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产业组织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1890年的《经济学原理》一书。在该书中,马歇尔在“生产三要素”学说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与之并列的第四生产要素,即“组织”。马歇尔的理论隐含了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间矛盾的“马歇尔冲突”成为产业组织理论探索的核心问题。

1933年,罗宾逊和张伯伦以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单个厂商和单个行业均衡实现的条件,指出由于产品差异性的存在,现实市场结构并非完全竞争,也非完全垄断,而是垄断竞争。垄断竞争理论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过程,是与实证分析研究分不开的。1933年,伯尔和明斯首先对经济力集中进行了实证研究,接着勒纳等对垄断指标进行了测度,克拉克提出了“有效竞争”的概念,梅森对有效竞争的内涵和度量标准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贝恩(1959)最终系统的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标志着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形成。

(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哈佛学派以新古典的价格理论为基础,在承袭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按照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分法”,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一个既能深入分析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范式中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不是内生变量,而是外在的环境变量;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重视结构对行为和绩效的作用。范式核心是市场集中度和产业利润之间关系的研究,即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在集中度较高的产业中,由于少数企业的串谋以及通过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导致超额利润的产生,破坏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芝加哥学派的进一步发展

芝加哥学派是继哈佛学派之后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他们对哈佛学派的理论范式进行了整体批判,重新定义了进入壁垒,开创了企业生存检验法则,将信息问题引入寡占理论,实证批判了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干预市场结构。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的分析范式做了全面的批判和修正,运用价格理论较好的解释了产业组织结构的内生形成机制,不足之处在于该学派并没有建立一个与SCP同样完整和成熟的分析框架。

本文基于哈佛学派的分析范式,结合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创新,分析了我国电力产业市场的现状和改革方向。

我国电力产业市场的SCP分析

(一)我国电力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市场需求增长率、一体化程度、政府介入的强度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三个因素。考虑到电力行业产品的同质性,本文对电力产业市场结构的分析主要集中在行业集中度、进入壁垒和一体化程度三个方面。

1.行业集中度。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重要的公用事业。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在大部分时期都由政府直接投资或通过国有化政策形成法定的垄断性产业结构,由国有企业采用垂直一体化的生产方式独家经营。从发电领域看,电力改革前的2001年,国家电力公司总资产为1.85万亿元,占我国电力行业总资产的72%,完成售电量9052.1 亿千瓦时,占社会用电量的79%。2002年底开始,经过对原国家电力公司的重组后,在原国家电力公司拥有的发电资产基础上,形成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及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但根据2006年数据测算,发电行业赫芬达尔指数为0.1833,行业集中度较高,这说明虽然电力企业的拆分表面上为市场竞争设立了众多的竞争者,但是在局部的电力市场中某一发电集团却依然作为在位者构成垄断。这种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导致了电力工业的投资不足、效率低下、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不一。

2.行业进入壁垒。电力行业的进入壁垒主要集中在资本规模和政府管制两方面。作为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自然垄断产业,进入电力行业需要大规模的投资。虽然改革开放后,国家鼓励并允许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投资办厂,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联合办厂的局面。但这种投资多以央企和省企为主,一般的投资者无力承担筹措巨额资金的成本,被限制在电力产业之外。相对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管制是一个更高的进入壁垒。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中央财政拨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拨改贷”,资金筹措渠道虽然拓宽,但国家仍执行严格的进入管制。如在发电环节,虽然市场准入一度放开,并下放项目的审批权和定价权鼓励地方的积极性,但1998年,中央收回了发电项目的上述权利,发电环节的市场准入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中央制定电力发展各种相关规划,据此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批;上网电价由中央管制部门根据还本付息的定价原则来制定;售电则实行供电营业许可制度,售给终端用户的电价也是“捆绑式”电价。

3.一体化程度。在2002年电力改革前,电力行业的双向排斥问题严重。通过“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的体制改革后,上述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在纵向排斥方面,厂网分离后,输电企业不再有基荷发电资产,在输电网络的接入方面不存在纵向排斥问题。但是在零售环节,由于输配一体化的电力公司拥有输电和配电资产的垄断权,大用户在直购电过程中需要使用电力公司的输配电资产,这可能造成电力公司采取歧视性策略,以此影响价格,损害市场的有效竞争。在横向一体化方面,当前体制并没有打破省级区划壁垒,省政府对代表终端用户购电的省电力公司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不排除优先购买本地区电力企业的电能。这与建立一体化市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大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综上所述,可以判断我国电力产业仍属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市场的竞争程度虽然较电力改革之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处于高管制和低竞争的态势之下。

(二)我国电力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在我国传统的垂直一体化的电力管理模式下,发电厂的经营目标主要是完成电网公司的发电任务,虽然电网内部电厂发电成本差异很大,但电力公司内部“大锅饭”倾向严重,抑制了成本低、效率高的电厂的积极性。对独立电厂而言,由于购销合同的限制,独立发电企业的单位利润已经确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而往往争取多发电量,但没有降低发电成本、加快技术创新的动力。

(三)我国电力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电力行业的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有发电标准煤耗、设备利用率、电网线损坏率等。电力改革以来,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表明,我国电力行业技术在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相比,仍有很大差距。2007年我国发电标准煤耗为334克/千瓦时,比2006年降低9克,比同期美国发电标准煤耗高29克;电网线损率为6.97%,高于美国6.52%(2006)的水平;设备利用率为52.4%,低于韩国64.4%。截至2006年底,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火电比重比2005年上升2.1个百分点,达到77.8%,水电占比为20.7%,核电占比1.1%,风电占比0.3%。电源结构仍然不合理,火电比重过大的问题没有得到显著改善,造成电力生产的煤耗大,污染严重。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经济技术指标增长的源泉,也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短板”。2004-2006年,国内产业创新横向比较,有持续研发活动的电力企业仅占行业企业总数的9.4%,低于采矿业的11%和制造业的16.9%;创新支出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2%,低于后者的1.32%和1.96%。在国际上达到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占创新企业的比重为4.4%,远低于采矿业的19.8%和制造业的17.4%,缺乏产品和工艺技术创新,成为制约我国电力行业改革和发展的瓶颈之一。

行业经济效益指标分析。我国电力行业工业增加值虽逐年上升,但工业增加值率却呈下降趋势。2003年,我国电力工业增加值率为53%,2005、2006年降至32%左右,下降了21个百分点,同期全国工业总增加值率仅下降了1个百分点。电力行业集中了我国1/6的国有资产(约8000亿元),每年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约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6%,一些年份超过18%。国家在投入大量资金的同时,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截至2005 年末,公司资产总额11767 亿元,资产负债率61.96%,公司售电量14646 亿千瓦时,主营业务收入7214 亿元,利税604 亿元,利润总额144 亿元,总资产利润率不高,这表明我国电力行业的效益水平不是提高了,而是下降了。

我国电力行业改革思路

综合来说,我国的电力改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的成果,市场结构由过去的完全垄断演变为寡头垄断形态, 电力企业的市场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 价格行为已经由原来的垄断定价发展为竞价上网。但由于垄断的市场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改变,行业一体化渠道并不顺畅,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当前的电力改革并不彻底,垄断尚未完全打破,有效竞争仍然不足。基于此,本文认为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电力产业的固有特点,全面考虑该产业发展需要面临的因素,有选择性的引入竞争机制,使得电力产业各方面机制更加完善。

(一)引入竞争机制

根据电力产业链的特点,在发电和售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在发电环节,拆分占市场份额过高的发电厂商,结合风能、核能等新能源的应用,达到规模经济和有效竞争的均衡,实现真正的“竞价上网”;在售电环节,分拆地方电力公司,打破横向壁垒,赋予最终用户选择供电商的权利,打破现行体制下的完全卖方垄断市场。

强化输电和配电两个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环节的服务职能,电网和配电部门不参与电力交易,而收取电网维护和系统调配的相关服务费用。这既打破了电力交易的垄断行为,又有利于更好的实现电力产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总体上使整个自然垄断产业处于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状态。

(二)确定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承前所述,上网电价改革的方向是全面引入竞争机制,价格由供需各方竞争形成。在过渡时期,上网电价主要实行两部制电价。其中容量电价由政府制定,其作用是能够为投资者提供部分收入保障,并引导电力长期投资;电量电价由市场竞争形成,其形成机制既要促进有效竞争,也要避免价格的非正常涨落。

(三)健全电力监管体制

要实现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保持产业发展顺畅,还要健全电力监管体制,对电力市场实行间接的电价和准入管制,维护竞争上网的公平、公正性,防止卖方垄断的形成。要对上网电价、输配电价、销售电价进行监督检查,建立电价听证会制度。输配电价是电价监管的重点环节,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合理成本、合理盈利、依法计税、公平负担”原则制定。

参考文献

1.石奇.产业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国家电力范文3

2、倒入刚开的开水焯一下,除去血水,然后倒掉。

3、倒入炖锅内胆。

4、放入姜片。

5、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电炖锅里。

6、选择“快炖”3小时。

国家电力范文4

【关键词】价值观;品牌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065-01

一、对接责任和需求,创新品牌服务

“责任”是国网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之一,勇挑重担、尽职尽责是应有的工作态度。作为国家特高压电网中“两纵两横”的重要承接地、全省“西电东送”的重要枢纽和服务全市310余万客户,潍坊电网和公司承担着重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同时,客户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稳定可靠的电力能源保障。忠实履行企业责任,满足客户和社会的需求,都需要优质高效的供电服务。而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必须依靠品牌的力量,在履行责任上推行价值观管理,引导员工恪守诚信,奉献社会;在满足需求上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推行需求导向型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实现由“业务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基于责任和需求的对接,公司总结多年工作实践,提出打造“善小・阳光100”服务品牌和“善小・潍电义工”公益品牌,为客户和社会提供品牌服务。

二、打造“阳光100”品牌,真诚服务客户

公司“阳光100”品牌从2008年开始建设,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公司把“诚信”、“责任”价值观要素和“善小”理念融入供电服务当中,不断延伸和丰富品牌内涵,打造“善小・阳光100”品牌,寓意从客户关心的点滴小事做起,以百分百的热情,百分百的敬业,百分百的高效,为客户提供品牌服务,为社会奉献清洁能源。践行“创新”理念,在市、县公司营销窗口单位推广建设“善小・阳光100”工作室,以此为平台解决营销服务问题。真情服务民生,打造“便民服务直通车”,建成集营销业务受理和抢修服务于一体的刘家园等4个城区供电服务所,构建起“30分钟抢修服务圈”,业务办理“一柜通”达到100%。用心服务客户,创新客户用电“省”模式,开展客户电费账单分析,编制《安全用电细算账》小册子,指导客户合理用电,降低不必要的电费支出320余万元。

三、打造“潍电义工”品牌,倾情奉献社会

“潍电义工”是公司2008年成立的群众性志愿服务组织,现有会员1283人,活动范围覆盖潍坊全域。近年来,公司用“责任”“奉献”等国网核心价值观内核和“善小”理念引领“善小・潍电义工”公益品牌建设,倡树“温暖他人、快乐自己”,彰显了责任央企形象,提升了全员道德素养。健全市县一体化“潍电义工”组织网络,建设信息网络和电子档案,开发志愿服务专题网站,提升“潍电义工”品牌行动力和影响力。创立并规范运行“善小”超市和义卖平台,打造公司助力公益事业良性循环机制。忠实履行社会责任,组织开展“善小・圆梦”结对助学、安全用电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户”、“善小”图书室、爱心食堂等系列公益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潍电义工”先后荣获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潍坊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

四、开展主题传播,提升品牌价值

传播是品牌力塑造的主要途径。公司注重价值输出,加强向地方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汇报沟通,特高压工程纳入2015年全市“十大重点工程”之首,并写入全市“两会”报告。完善市县一体化品牌建设工作体系,强化高端策划,全面加强公司核心业务、重大履责实践的社会表达,增强立体宣传整体合力。根据客户需求开展传播,主动加大对外新闻工作力度,将迎峰度夏度冬、电价调整、重大活动保电等工作及时对外,增强了社会公信力和价值认同。讲好国网故事,深化典型传播,开展劳模集中宣传活动,举办先模表彰宣讲会,大力宣传公司一线职工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发挥先模人物在品牌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全员传播,树立“人人是窗口、个个展形象”的全员品牌意识,营销服务人员主动征求客户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共铸国家电网品牌形象。

国家电力范文5

特许经营政策苛刻,

至少36%的利润上缴

目前7-11便利店采取两种模式:一是特许加盟;二是委托加盟。前者,投资者最低需要投入70万元,店面、装修等全部都需要投资者自行准备,合同期10年,在此期间,24小时营业的门店,总部抽成比例为38%,16小时营业的门店为40%,开业五年重新装修后的24小时营业门店的抽成比例降为36%;后者,只需投入28万元,无需自行准备店铺,因此投资者只拥有店铺经营管理的权力,必须百分之百听从总部指挥,同时投资者需要亲自参与店铺经营,还需要指定一名亲属辅助人,在利润分配上,委托加盟采取阶梯式抽成,即月利润在4万元以下,总部提成56%,月利润在4万—10万元之间,总部提成升至66%,月利润在10万—22万元之间,总部提成86%,合同期为5年。

这意味着,投资者承担成本支出最小的委托加盟模式,单月下来投资者每人单月只能获取8000多元的收益(因两个人一共可获1.7万元)。

房租成本居高不下,

高利生意已变成微利生意

据7-11加盟总部负责人介绍,以一线城市为例,7-11便利店选址区域的店铺年租金不能高于40万元,如果高于这个数字,那么便利店就不会盈利。以北京某7-11直营店为例,扣除总部分成以及店铺常规运营经费之后,每月盈利约6.5万元,这个收益看似还不错。但是这家店铺年租金约36万元,如果扣除这笔费用,每月盈利一下子就变成了3.5万元。而这个租金价格大多数8年前的签约价格。而且从便利业发展时间段看,从2012年—2015年正是各个店铺续约的阶段,现在的签约价格至少上涨了30%,部分地段签约价格已经翻倍。房租成本高已经成为投资者无法避免,或者跨越的门槛。

因此在高房租成本的压力下,原本不错的便利店零售生意已经变成了一个微利生意。

员工配置数量多,

人力成本吞掉三分之一毛利润

据7-11加盟总部负责人介绍,一家店平均需要15名员工,其中正式员工4—5名,其他为小时工。以北京地区为例,店长的月工资为3500元,其他员工为2000多元。小时工的计薪约为12元/小时。如果忽略小时工,店长由投资者自行担任,那么正式员工还会花掉投资者万余元的费用。

而由于7-11便利店基本上都是24小时经营,投资者根本无法全面兼顾,雇佣店长和小时工的费用是根本节省不下的。根据现有7-11的各种模式下的加盟店实际运营情况统计,这两者每月消耗掉的费用接近万元。

国家电力范文6

1.1缺货概述

缺货就是指没有货来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但不能将这一简单理论作为进行缺货管理的理论基础,更多情况下,缺货管理看重的是一种“未雨绸缪”的思想。例如,很多时候,卖场不是没有消费者想要购买的商品类型,而是卖场里现有的商品颜色、品牌、型号等不符合消费者的购买意向,这种情况也应该属于缺货情况。所以,在研究家电连锁门店前,应该将缺货情况定义为以下几种:①货架缺货:这种情况指的是货架上的商品已经售罄,或者说现有的商品类型不符合消费者的购买意向。②门店缺货:这种情况指的是从门店的管理信息系统上查不到商品的库存量,即库存量为0。③仓库缺货:这种情况指的是货架上或者门店信息系统里显示有商品可供销售,但是库存水平已经不能维持下期正常销售的进行。所以,缺货并不是简单的“没有货”。货架缺货、门店缺货和仓库缺货是完全不同的3种情况。不论上述哪种情况发生都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进而直接影响到门店的销售额。

1.2家电连锁门店缺货分析

由于大部分家电连锁门店整体采用ERP系统,正常商品的缺货现象并不严重。但就某一家电连锁门店来说,“五一”、“十一”期间促销商品的缺货率却高达为15.6%。通过调研,可以发现导致促销品缺货的原因大概分为以下几种:①门店在促销期来临前未及时订货,占60%;②上级配送点不能准时交货,占29%;③门店错估销售水平,没有发出补货通知,占8%;④订货量不够充足,占4%。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这一家电连锁门店节假日促销品的缺货率比较高。而且,由于促销商品的订货补货通常不是ERP系统自动补货而形成订单的,而是根据门店销售数据,手工补货,所以在节假日促销品缺货问题上并不存在系统数据出错的现象。在促销品缺货的原因分析上,没有及时订货的占60%,是造成缺货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该门店节假日促销品缺货这一问题,可以采用以下建议来改善这一现象。

2对门店降低缺货率方面的建议

2.1改善门店的不良工作习惯

在日常门店经营中,存在许多不良管理习惯。例如,仓库有货,而货架却没有及时补充商品;货架缺货,但却临时被其他商品占据陈列位置。老顾客购买时,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商品,严重影响老顾客对门店的忠诚度。针对这一问题,应该指导理货人员及时对货架上售罄的商品进行统计,查询仓库库存状态,假如该种商品确实无法及时补充到货架,则应当在该商品陈列位置放置指示标签,不得使用其他商品占据,方便以后商品上架。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指示卡表示商品的缺货状态、补货到期时间等等。

2.2制定并及时更新门店货架空间管理计划

在调研过程中可以发现,连锁门店内各种商品陈列无序,造成销售空间浪费。某种商品的陈列面积、陈列数量、陈列位置都缺少规则有序的排列整理。在以后工作中,按照商品历史销售数据、价值大小等调整陈列空间,改善门店布置面貌,方便消费者购买商品,提高门店整体销售业绩,有效减少缺货现象。

2.3缺货方面的绩效考核体系

门店如果缺乏合理的人员考评标准,就难以通过人为操作来根除缺货问题。可以在信息系统中加入缺货方面的绩效考核指标。把连锁门店、上级配送中心、采购部、供应商全部纳入同一个绩效考核体系中,将门店的缺货问题按照流程梳理,分为形成订单、审批订单、商品分拣备货、商品配送、补货到货、验收订单商品等多个环节,将参与者分层逐级考核,以平衡计分卡的形式进行考核。

2.4建立缺货应急处理机制

当门店发生缺货时,能够立即启动缺货补货计划,使得门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缺货现象。例如:当连锁门店出现商品紧急缺货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向商品的供货商直接订货,由其直接配送到门店,或者从邻近的配送中心或者同级门店调货;甚至当这些情况都不足以消除缺货状态时,可以从其他零售渠道购买缺货商品,来保证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2.5进一步改革物流配送管理,提高配送率

一般的家电连锁门店统一采用大、小库策略和集中配送方式,这种模式保证只在配送中心留有库存,而各连锁门店没有库存,这样会大大降低连锁门店的库存资金占用,增加用来销售的空间。但需要指出的是,直接从配送中心集中配送到客户,一定程度上存在销售风险。因为顾客不能直接碰触到自己花钱购买的物品,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这意味着门店存在缺货状态。所以在家电连锁门店实际经营中需要进一步提高配送效率。

2.6完善顾客信息反馈系统

在市场竞争中,谁能争取到消费者才能获得竞争的胜利。建立有效的顾客服务监督体系,考虑通过上门服务等方式,加深消费者对门店的印象,并与消费者之间建立长期有效的联系,保证消费者对门店的忠诚度。

2.7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最有效的合作方法是与供应商信息共享,将门店自身供需信息、销售数据以及其他影响自身销售需求的数据和信息反馈给供货商,双方共同制定库存管控计划。

2.8合理利用集团ERP系统,提高信息化管理效率

上一篇老雷斯的故事

下一篇百元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