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教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教材

高中教材范文1

【关键词】人教版 初中高中教材 文艺复兴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17-02

“文艺复兴”是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之一,内容十分丰富。因此本文以同一出版社(人教版),初高中教材的同一课“文艺复兴”为例进行比较,以期在中学教育阶段为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对“文艺复兴”的整体认知

1.新课标的解读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课的内容标准要求如下:“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课的标准为: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很明显初高中使用的课标不同,使得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初中课标对本课的要求主要可以从几个关键词体现:知道、复述和初步认识这三个词,非常清晰地表明教材在初中这个层次还是以了解为主。而高中的课标则是“知道”和“认识”这个层面,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要求要更深一些。

2.课程所在单元的比较

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文艺复兴”作为世界通史的内容放在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开篇(实际第10课),单元主题是“步入近代”。内容涉及7各方面,包括政治革命、经济变革和思想文化运动。高中历史教材由于是板块结构,体现中西历史的横向比较,“文艺复兴”放在第二单元的第二课(实际第6课),单元主题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导言还设计了“学习建议”,可见高中教材强调对一个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理解,不过这也造成了对历史一定程度的切割,在授课过程中无疑加大了教师和学生的难度。

3.课程的标题比较

初中教材将该单元命名为“步入近代”。高中教材的单元名称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在课文标题上,初中的由于是通史性质的编纂模式,因此标题较为概括,实际上这一单元名称的命名非常重要,它体现出人类在从古代跨入近代的重要分水岭。

在这一课的课程小标题上,初高中教材的着眼点也不尽相同。初中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两大内容合为一课。高中版则是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设为一课来叙述则体现了紧扣“人文主义”这一核心内容的编写要求。

二、课程内容比较

1.导入部分的比较

初高中教材都设置了导入部分,并配有插图,这也是人教版的传统。初中教材是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为开篇的介绍。并非常直观地介绍了这幅图使用的是“微笑”、“温柔”“宁静”“期待”“生命力”等几个体现的人文精神的词汇。让初中学生一下子就能对课文内容充满好奇和阅读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高中版的导入框采用的图片是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应该说它比《蒙拉丽莎》所体现的信息量更大,也更为准确地体现了文艺复兴的基本内涵。所以高中教材无论是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的都较为明显的变化趋势。

2.人物举例比较

人教版初高中教材的人物列举人数都一样,为7人次。但是很明显,初中版的人物涵盖面更广。涉及了文艺复兴成就最突出的几个方面:文学、艺术、科学。应该说是对文艺复兴成果的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

初中的新课标没有对“文艺复兴”这一课的人物进行规定和限制。第一位介绍的人物是但丁,对他的评价教材抓住了但丁的历史地位。高中教材因为新课标的原因,主要对薄伽丘和《十日谈》进行了介绍,并引述了《十日谈》中的一个故事,以此来说明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怎么都绕不开的人物,所以两版教材都作了说明,但初中版的内容较详细。教材详尽分析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这幅画作,并配有插图和一段话。高中教材用一个段落对他的成就作了评价。

三、插图和问题设置比较

1.插图比较

初中版在选图上与高中有较大区别。初中版选择了达芬奇的两幅作品,高中版的选图面较广。两版插图有两处雷同之处,一是都使用了相同一幅莎士比亚的肖像画,只是初中版为彩色图,高中版为黑白画。二是对佛罗伦萨的介绍图也一样,初中版用了全景图,高中版则是局部图。新课标并没有具体规定使用插图的情况,这就给教材的编著者较大的空间。不过,作为普及性的基础教材,应该在插图的说明上有所考虑。两版教材在涉及到大师们的作品建议署名和标上创作时间。

2.问题的设置比较

初中教材在特别强调了问题的设置。就这一课一共出现了三个问题。其中两个在文中,以设问形式出现;另一个是连线练习题,放在课文正文之后。两个问题是需要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平时阅读才能回答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高中教材同样对学生的课堂听课情况进行了考察。在文中一共设置了3个问题插入了一个问题。其中一个是“学思之窗”插入的问题,让学生消化本节课的内容外,更强调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另外两个问题是课后习题,以“探究学结”的形式出现:分为“本课测评”和“学习延伸”,针对本课的内容有都所涉及。“本课测评”的问题是“14~16世纪,欧洲有哪些事件促进了人文主义发展,结合史实具体说明。”这道题很明显是一个跨度性较高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教学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既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的能力,也要求学生拓展知识面,理解所学内容。

总体而言,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都体现了对问题的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地空间维度,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高中课本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内容的选择上初中教材更贴近现实,设置的师生互动环节更多。

参考文献:

高中教材范文2

在课程理念上,旧版教材是通过传授结构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来让学生认识自然、形成观念,强调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新版高中地理教材从教材结构到教材内容组织,均渗透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一基本思想。整个教材的着眼点,不是拘泥于单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地理知识,而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从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目标,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更加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在提高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等方面开创了新的道路。

新教材知识体系编写也有很大变化,旧教材按自然地理即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地理要素顺序编写,人文地理即农业、工业、商业、人口、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顺序编写,侧重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新教材则注重学生思维习惯,从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角度,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思维,提倡“建构主义”角度进行编写,感觉知识零乱。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应充分理解新教材内容章节之间、每一节之间的知识结构的逻辑联系,按学生认知世界、自然的规律,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兴趣、学科素养角度,把自然地理知识拆分和糅合到人文地理的内容中去,这样才能与教材同步,学生才不会困惑,也能更好地增强学习效果。新旧教材知识体系的变化也使教学从“体系性”的学科教学向“专题性”“案例性”教学转变。刚接触新教材时,许多教师对新教材内容重地图、案例、事实、现象,轻系统的文字阐述很不习惯,于是又找回旧教材,沿旧教材顺序利用新教材的图片、案例等素材资源和“活动”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既违背了课改精神,也让学生的学习无从下手,思路混乱,是不可取的。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呈现上也与旧教材有很大变化,新教材文字更简洁、生动,语言表述力求生活化、形象化、通俗化,所占篇幅明显减少,图表数量增多,甚至一些地方采用以图代文,图文并茂,使图像成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呈现方式丰富多彩。与以往的教科书比较,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因此,教师在利用新教材时,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图表、案例,在教学中注意情境的设置,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表述、概括,得出结论。

新教材的内容不一定是必须全部掌握的,学习的侧重也不相同,这也给教师使用时更大的灵活性。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生知识层次,安排我们的授课顺序,或调整授课时间,根据时事或当地实际选择教学案例。我们的教学安排是将新课程分为三块:高中必修Ⅰ和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必修Ⅱ和选修Ⅲ(旅游地理)、选修Ⅵ(环境保护),必修Ⅲ分别结合进行开设。每一模块所采用方法和侧重点也不相同。必修Ⅰ学科归属偏理,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讲懂讲透,练习侧重对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必修Ⅱ主要内容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生产活动的空间布局,人口、城市和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内容偏文,知识点分散,记忆量大。学习中强调宏观整体分析,侧重观点、方法的运用,注意结合区域实际进行评价与分析。必修Ⅲ选取“区域可持续发展”案例,是将必修Ⅰ、必修Ⅱ地理原理知识与具体实践的结合,学习中要注意案例背景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形成的过程分析、原因追溯。通过案例分析帮学生实现从“个”的知识到“类”的知识的提升,而后运用“类”的知识去分析“个”的现象与问题,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由生活实践到理论的提升。

高中教材范文3

关键词:历史教材 学生能力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78

历史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在学生心中的神圣性不言而喻。当然,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广大教师应告别“教教科书”的旧认识,树立“用教科书教”的新思想。但无论如何,初高中历史教材还是存在着质的差距,那么,初、高中历史教材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们面对这样的差别应该具体做些什么呢?

第一,教材的编写体例不同,要求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初中历史教材是“通史+主题”的形式,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进行编排。高中历史教材则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原则对知识体系进行了组合,以“模块+专题”形式构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在必修部分,新课程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分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

这种改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深度,但也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对知识基础极薄的学生来说,难以有条理、完整地归纳知识,难免觉得零散、混乱。所以,为了便于学生弄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高一老师应指导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全方面、完整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按单元构建知识结构图。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可能发现从未意识到的知识间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克服遗忘,而且可以加强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实践表明,学生自己制作知识结构图,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思考,有利于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二,考察标准不同,要求师生改变教育和学习方法。初中测试重知识轻能力,对知识的要求多停留在了解和记忆层面,学生划书背书这种“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是很有成效的。高中测试则重能力,新课改下的历史思维能力有:阅读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历史事实的能力;运用已知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简言之,高中学生应注重从史料出发的概括、比较、联系、讨论等探究性能力的培养和历史思辨方法的训练。

这种改变使得高一教师必须放弃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要求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完成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的转变过程。高中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实际上要求高一老师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真正学会学习,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为此,高一教师应使课堂教学活起来,使学生积极发表见解,愿意和同伴探讨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提高交流和表达能力。

第三,教材叙事方式不同,要求教师对学生探究做出适合学生认识水平的灵活指导。初中教材偏重历史事件的过程,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则要求理性分析,系统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条件和意义、作用、影响,有一定深度。

这种改变使学生有充分的探讨余地,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但探究过程也对教师的引导提出挑战:如何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高中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比较枯燥、深奥、抽象,所以高一老师应注意避免过于专业化和学术化,尽量以具体历史事实和时代背景交待有关内容,教学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以降低难度。

第四,历史资料形式不同,要求教师在学生分析材料时做出方法指导。初中历史教材注重人物的介绍、事件的故事性,感性描写,具体生动。高中历史教材增加大量的原始材料,包括地图、照片、简图等非文字性史料,也包括各种私人、官方的档案记录、史学研究的成果等文字资料。这些材料在内容上既有一致的,也有相互冲突的。换言之,初高教材中许多内容看似是重复的,但初中教材似乎重视“面”的铺开,内容简明扼要,而高中教材则更重视“点”的突破。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求多视角、多层次地理性地思考和分析问题,训练学生对史料的敏感性,培养学生鉴别和评价史料的能力。

这种改变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能力呢?实践表明,讨论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高一历史教师应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创设讨论的情景,鼓励学生争论,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而是要予以肯定和鼓励,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过程。

第五,学习内容侧重的不同,要求教师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课程内容上,初中课程重中国史,轻世界史;重政治史,而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相对薄弱。初中三年,仅初三学年学习世界史,占初中课程内容的1/3。而高中中外历史权重大致相当,若加上六个选修模块份量,世界史的总量则超越中国史。同样,经济文化史的比重也很大。

这种改变要求教师加强专业进修。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我们只有通过专业书籍的阅读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

高中教材范文4

一、初、高中数学教材的差别

现行高中数学课本(必修本),与初中数学相比,初步分析有其以下显著特点:从直观到抽象;从单一到复杂;从浅显至严谨;从定量到定性。初中数学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语法结构简单、运用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且其公式参量也较少,因此,学生对初中数学并不感到太难。高中数学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叙述方式较为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的要求大大地提高和加宽了。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初步形成辩证型思维。再加之教材从数学的知识体系出发,将最难的部分“函数”放在高一阶段,也就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造成障碍。

二、初高中数学知识存在严重“脱节”

由于新教改的实施,初中知识和高中知识有明显的脱节现象。 初中对因式分解几乎不做要求,一般也只限于二次项且系数为“1”的分解,对系数不为“1”的涉及不多,而对十字相乘法几乎不讲,高中许多化简求值都用到,如解方程、不等式等。初中对二次函数也做了重点讲解、中考也以二次函数题作为压轴、但难度还不够。而二次函数却是高中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配方、作简图、求值域、解二次不等式、判断单调区间、求最大、最小值、极值,研究闭区间上函数最值,图像变换等等是高中数学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型与常用方法。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的联系,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在初中不作要求,此类题目仅限于简单常规运算和难度不大的应用题型,而在高中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相互转化被视为重要内容,高中教材却未安排专门的讲授。图像的对称、平移变换,初中只作简单介绍,而在高中讲授函数后,对其图像的上、下;左、右平移,两个函数关于原点,轴、直线的对称问题必须掌握。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初中不作要求,只作定量研究,而高中这部分内容视为重难点。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综合考查常成为高考综合题。几何部分很多概念(如重心、垂心等)和定理(如平行线分线段比例定理,射影定理,相交弦定理等)初中生大都没有学习,而高中都要涉及。

三、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应做到

1、应重视初高中衔接教材的讲解,安排充足的课时和训练。

2、深度挖掘和拓展衔接教材,让学生在思维上和语言上适应高中数学教学。

3、强调学法指导,高中课堂容量大,知识难度大,再讲解初高中衔接教材时要突出学习方法的转变,不要让学生有高中学习和初中学习方法一样的想法。只要突击训练就可以。

4、在讲解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关系时,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传递性和思维的阶梯性。让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探讨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了解高中教学模式,这也是高中教改的教学改变的一个标准。

5、不要让学生把知识学死、要把握知识的灵活性注重对内容的反应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剖析,做到瞻前顾后,以帮助学生完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要做到一题多解,加大综合训练。以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的需要。

6、教会学生听课,把握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判断能力、抽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高中教材范文5

【关键词】教材研读 知识结构 课程标准 关键词意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3-0029-02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载体,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工具,是学生考试的依据。教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关系着教与学效率的高低。高中思想政治课既要实施高效课堂、给学生减负,同时又要有效地进行德育,那么,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对思想政治教材进行认真、高效地研读。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而教材是国家课程标准的体现,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才能深刻把握、理解和运用三维目标,在教学中实现三者的统一,实现高效教学。

高效教学,需要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知识和结构,确切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理念是高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把握好了教材,才能让教学有针对性、重点性和高效性,教学才能做到“高瞻远瞩”和“游刃有余”。教材是考试命题的依据,“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以书为本”是各类考试的命题原则,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我们和学生都必须以教材为本,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可见,教师研读教材的程度和水平、把握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关系着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高效地研读教材呢?笔者结合自己十二年的教学实践,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文化生活》教材为例,对教材的研读方法做以下探讨。

一 认真研读教材的编写体例,自主构建教材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一本教材、一个单元及一课书的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知识联系。教材的知识结构是一门课的主要框架和知识体系,把握好教材的知识结构可以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把书读薄”、“胸有成竹”和“知识融会贯通”之效果。如何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呢?可从教材的编写体例着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编写体例以单元、课、框、目为基本单位。因此,我们也要以单元、课、框、目为基本单位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每一单元、每一课及每一框在本书中的作用和地位,研究单元与单元、单元与课、课与课、课与框、框与框之间的联系,然后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主地从宏观、中观的角度建立教材的知识结构。宏观即是从整本书的角度建立教材的知识结构,中观即是从单元的角度建立教材的知识结构。自主构建教材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我们把握教材的主要框架,明白教材中单元与单元、单元与课、课与框之间的联系。通过自主构建教材的知识结构,我们对教材的把握能达到“胸有成竹”和“知识融会贯通”的效果。

二 认真研读教材的各部分,充分发挥其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功能

在《文化生活》的教材中,设有“课堂导入”、“正文”、“课堂导入”、“辅助文”、“综合探究课”和“活动建议”六个部分的内容。其中“正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是学生学习和考试的主要内容,也是我们教学和研读的重要内容,其文字字体的呈现方式主要是仿宋体和宋体,该部分主要阐述相关的知识原理、结论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体现着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我们对正文要高度重视和关注。在每一课的开头都设有“课堂导入”,它为课堂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服务,对我们的教学活动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对它进行取舍。在“辅助文”部分设有三个栏目,即“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和“文化名人”,其中,“专家点评”是对教材中疑难问题的解析和拓展性说明;“相关链接”是对教材中相关知识的资料、事例、数据的引述;“文化名人”是对有关人物的文化贡献和影响的简要介绍。设置“辅助文”的主要作用是拓展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正文”的理解。我们在研读教材时,可以通过“辅助文”来加深对“正文”的理解,但是“辅助文”不在考试的范围内。“综合探究”是帮助教学体验研究性学习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活动建议”设在本单元的结尾,它为教学活动提供一些活动建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是,部分教师在研读教材中忽视了“综合探究”和“活动建议”。综上可见,“课堂导入”、“正文”、“辅助文”、“课堂导入”和“综合探究课”,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浑然一体的,它们都是为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服务的。我们在研读教材时,要准确把握“正文”、“辅助文”、“课堂导入”、“综合探究课”和“活动建议”的功能,要创造性地、充分有效地发挥“辅助文”、“课堂导入”、“综合探究课”和“活动建议”的功能,为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服务。

三 结合《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理念

教材编写的依据是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了该门课程的性质、内容、框架和教学目标,规定了在教师的教学中和学生的学习中,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指南和依据,而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因此,我们对教材的研究要结合《课程标准》。不同版本的教材具有不同的编写体例、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呈现方式,我们只有结合《课程标准》,才能深刻明白教材编写的意图和要求,才能在教学中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略得当的讲授和有效的增减和取舍。以《文化生活》第三课中的第二节《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为例,教材提供了多种文化传播的方式,即丝绸之路、秦时期的人口迁徙、印刷术的发展、各种大众传媒及郑和下西洋等,其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在这丰富的教材内容中,我们结合《课程标准》不难发现,教材要达到的目标是:识记文化传播的含义、途径和主要手段;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的深刻影响,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能正确认识做传播中华文化使者的现实意义,争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四 把握关键词,利用汉字的表意性快速分析教材内容

中国汉字是象形字,是字形和字义的密切结合,具有直观性和表意性。汉字的表意性为我们的快速理解提供了天然的有利条件,我们在研读教材时要把握知识点的关键词,充分利用汉字的表意性,快速理解、掌握和区分教材内容。以《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为例,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是考试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我们作为中华儿女必须具备的素养,但也是我们难于全面掌握的盲点。教材是这样表述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在这里,我们只要从汉字的表意性角度把握、理解好四个关键词,即“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魂”,就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性中的记忆要素。一提精神纽带,就可以联想到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的知识点;一提精神支柱,就可以联想到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的知识点;一提精神动力,就可以联想到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的知识点,再提到民族之魂,就可想到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的知识点。又如在《文化生活》中讲到好几个重要标志,并且容易混淆: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身份”是关键词);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成就”是关键词);在这里,我们抓住“身份”和“成就”两个关键词,从汉字的表意性理解它们,就能较快地区分它们。

总之,教材是教学的基本载体,认真、高效地研读教材,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对教材的研读和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以后不断变化的教学实践和教材改革中,我愿意和广大同仁不断地探讨教材的研读方法!

参考文献

高中教材范文6

一、美国高中地理教材实验的设置与分析

1.地理实验的设置

在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科学发现者·地理》中,仅地理实验就分为迷你实验、地学实验、探索实验,技能实验四大板块。其中,地学实验又包含4种亚类:地学实验、网络实验、地学制图实验和设计实验。如表1所示。

在美国高中核心理科教材《地球科学》中,每个章节都配有“实验室或家庭实验室”板块,并且在每一章节开头,都有一个导航实验。其中,“实验室或家庭实验室”这一板块设置,主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对相关内容的探究。导航实验的设置主要让学生把握本章节的学习方向。

2.地理实验的分析

类型多样,作用鲜明。在《科学发现者·地理》一书中,共有实验124个,分为四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现实意义,均是通过实验形式引导学生对地理事象进行探究,激发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地理事物及其地理现象和原理的理解。并且,每种地理实验在教科书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如每章都设有一个探索实验,实验的具体内容用以介绍本章概要,易激发学生对本章地理学习内容的兴趣,从而为接下来的全面学习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从美国高中地理教科书实验设置可以看出,编者很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地理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开展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这种设置方式更容易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建立对地理内容学习的网络体系。

体现关怀,注重科学。美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很多实验都包含安全警示这一项,如在“制作晶体模型”实验中,就直接提示,明矾溶液能引起皮肤过敏,第一次倒入培养皿时会很热,如果溅到皮肤,要立刻用冷水清洗;实验的过程中要一直戴安全手套和系围裙。类似的安全警示在教材中比比皆是,整套教材散发着浓厚的人文气息。

美国高中地理教材一直倡导一种理念: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与实验。所以实验设置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求实的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探究能力。如在地学实验中,主要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步骤、实验分析和结论与应用四个环节。其中实验准备这个环节又包含问题、实验器材、目标、数据记录表以及安全警示五项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在目标这一项中,明确指出了具体的学习程度,如确定、描述、推断以及应用等行为动词。这就有利于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掌握学习内容。

贴近生活,高于生活。美国中学核心理科教材《地球科学·人类的生存环境》一书中,“评估防晒霜效果”、“穿什么”、“拥挤的世界”等实验,以及在美国中学主流理科教材《科学发现者·地理》一书中,“自流井是如何工作的”、“查明污染物的来源”等实验都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这类实验设计不仅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而且可培养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增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美国高中地理教材地理实验的设置与数学、生物、物理、化学、语文、历史以及信息技术等科目密切相关,很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综合性这一特性。如在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科学发现者·地理》一书中所设计的技能实验部分,就是以数学为基础,对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同时,也可涉猎其它科目,这种设计方式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加综合的学科知识,同时培养完整而联系的思维方式。

二、我国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实验的设置与分析

我国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一共三本:必修地理1(偏重自然地理知识)、必修地理2(偏重人文地理知识)、必修地理3(偏重区域可持续知识)。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教版地理实验设置共涉及模拟热力环流小实验、制作三圈环流模型观察实验、模拟山前洪积扇形成小实验,主要特点如下。

数量偏少。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内容标准必修课程“活动建议”板块明确提出地理操作实验的活动只有一个: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地理观察实验有两个:天象观察、地质地貌等野外观察。地理教材是以课标为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地理实验的数量直接影响教材中实验的设定。

科学性不足。实验设置不能满足学生操作能力要求,实验过于简单,不能很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教材中地理实验的设计,在实验步骤上不很完备。地理实验设置忽视地理图表的应用,不利于学生图像运用技能的培养。

内容简单。人教版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材料和实验步骤。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过程探究地理原理及规律等,但并未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应用,使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充分。如模拟山前洪积扇形成的小实验,实验还可以进一步延伸。

三、美国高中地理教材实验设置的启示

1.适当增加实验数量,丰富实验类型

实验数量上,应实现实验的适量化。笔者认为,可以适当增加4~8个实验(如表2)。

2.体现地理学科特性,凸显人文关怀

实现实验的科学化设计上应着重考虑三方面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是否紧扣课标内容标准、是否有利于地理实验综合效果实现。首先,实验设置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要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学生之间的协作或者教师的启发引导便可以得出结论。其次,注意课标中的内容标准:学习的内容是理性还是感性,对学习内容所用的行为动词如何要求。最后,还要考虑地理实验综合效果。地理实验设置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