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安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日常生活安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日常生活安全

日常生活安全范文1

关键词:日常生活 培养 幼儿 安全意识

引言:“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地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幼儿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从家园一致的教育中来。家长和教师不仅有保护幼儿生命安全的责任,同时要经常检查活动的设备、设施,更重要的是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指导、教育,提高幼儿保护自己的能力,帮助幼儿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因此,我们必须工作中将安全教育与日常的保教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寓安全教育于幼儿一日生活之细节中去。

一 幼儿园指导纲要概述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表明了安全保护在幼儿园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本园实际的安全教育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健康成长。但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有“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药安全”、“玩具安全”、“用电安全”、“用火安全”、“着装安全”、“保健自助”等等。如何把这些简单的安全防护知识教给幼儿,增强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学习保护自己的技能和方法,以便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紧急情况呢?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诸多的教育契机,只要我们大家做个有心人,抓住这些机会,随时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 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人的几个方面

2.1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幼儿形成自我的意识

幼儿园的环境应该是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和安全的。教师应与幼儿共同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对幼儿进行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通过浅显易懂的环境创设让幼儿感受安全教育的知识。

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最直观的教育方法,通过有趣的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照片等布置安全宣传栏或墙饰,让幼儿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熏陶、感受安全教育。我们还可以利用大量的废物和玩具、资料,创设“警察岗亭、公共汽车、救护中心,消防大队”等区角,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模拟扮演,从中感悟到交通安全规则、火灾或生急病的报警电话和抢救方法。

一次,我发现幼儿常常在室内乱跑,发生相撞的事情,为此,我们决定在室内布置一些安全标记,以提醒幼儿注意。可是,幼儿并不了解安全标记。因此,我们就从认识安全标记入手。在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在班内的电视机及电门上张贴了禁止触摸的标记;在窗台张贴了禁止攀爬的标记;在楼道张贴了下滑危险的标记,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在活动区,我们还开设了安全角,墙上贴有安全图、110、120、119标记。玩具柜内摆有救护车、救火车、警车等,还有电话、手机模型等等。在进行活动区活动时,我们通过游戏训练的方式让幼儿学到了遇到困难如何救助的方法。

2.2 让幼儿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将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我们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安全与危险事物的小图片,如插座、火、药、热水、食品、玩具等,请幼儿自己来区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事情的预见性,预防悲剧的发生。

2.3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体验安全防护技能

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活动让幼儿亲身经历整个过程,增加体验,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我们还可以开展“保护自己办法多”、“小小安全员”等活动,以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让幼儿亲身体验安全自救的方法和技能,增强安全防护意识。

2.4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园一致教育

让幼儿形成自护习惯,必须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避免伤害。轻开门窗、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线、不跟陌生人走等,都要求家庭与幼儿园互相配合,对幼儿进行教育,并长期坚持。同时,家长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教师要充分发挥家长这一教育资源,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让幼儿区分安全与不安全事情时,可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寻找,家长们纷纷找来各种图片、或利用各种现代化设备提供安全方面的材料,丰富了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内容,提升了幼儿的安全意见和能力。

2.5 日常生活中的突发、偶发事件也是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生动素材

一次做早操时,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摔了一跤,我便开展了“受伤了该怎么办”的讨论,幼儿积极参与,发表意见,通过讨论幼儿得到以下答案:(1)告诉老师自己哪里不舒服;(2)去给保健医生看病;(3)多喝水补充水分;(4)打电话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带自己去看病;(5)去寝室休息。通过谈话使孩子们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真正做到自我保护。

三 总结

“千叮咛,万嘱咐,不如幼儿的自护”,通过一段时间的安全教育,我们会发现在活动中教师的提醒在逐渐减少,孩子之间的提醒在增加,幼儿学会了积极地防御,形成了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真正使幼儿形成自律,从而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日常生活安全范文2

【关键词】老年痴呆;护理干预;生活自理能力

老年痴呆是发生在老年期的智能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智力、认知功能减退和行为的改变。患者13常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明显减退,给家庭、社会造成负担。目前我国老年痴呆患者已超过600万,约占全世界老年痴呆患者的。

因此,对提高老年痴呆患者13常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研究尤为重要。2006年6月一2008年5月我院对33例老年痴呆患者采用13常生活护理、自我照顾能力的训练、认知训练及安全管理、心理护理,6个月后评估发现其日常自理能力较接受护理干预前显著提高,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组33例老年痴呆患者均是2006年6月一2008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均符合CCMD.3痴呆诊断的标准,其中男20例,女13例.血管性痴呆13例,颅脑外伤后继发痴呆8例,阿尔茨海默病12例。年龄68—81岁,平均年龄71.5岁,病程6个月一2年,文化程度为文盲5例,小学10例,中学13例,大专以上5例。

二、方法

1.干预方法。(1)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包括:①穿着。衣服按穿着的先后顺序叠放;避免太多钮扣;以弹性裤腰取代皮带;选择不用系带的鞋子;选用宽松的内衣;清晰告知患者穿着的步骤;患者不愿穿衣时不与患者争执,给予鼓励与劝导。②迸食。定时进食;食物简单、软滑、小块;温度适宜;进食时将固体和液体食物分开,避免误吞固体食物;进餐前协助患者清洁双手,允许患者用手拿取食物;向患者逐一解释进食的步骤,并做示范,必要时予喂食;如果患者不停地想吃东西,将刚用过的餐具放于患者面前,提醒患者不久前进餐完毕。③服药。服药时必须有人在旁陪伴,帮助患者将药全部服下,对拒绝服药的患者,耐心说服,可将药研碎混在饭中让患者吃下,服药后让患者张开口,检查有无吞下。④睡眠。睡觉前先上洗手间;不要让患者白天唾得过多;夜间定时安慰患者入睡;患者存在日夜定向障碍时勿与患者争执,陪伴一段时间后再耐心劝说患者入睡。(2)自我照顾能力的训练。轻、中度痴呆患者尽可能给予自我照顾机会,指导患者反复练习洗漱、穿脱衣服、用餐、服药、打电话、如厕等,3—5次,d,坚持训练。以尊重患者、不让患者反感、闹情绪为原则。循序渐进训练患者完成,先亲自协助患者完成训练,再指导患者完成,然后监督患者完成,最后让患者主动完成。鼓励并赞扬患者自理的行为、提高患者的自信心。(3)认知训练包括:①协助患者确认所住的病区或住址、房间、卫生间等现实的环境;②纠正患者错误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概念;③积极开发智力,记忆训练,鼓励患者回忆过去生活经历,帮助认识目前生活中的人物与事件;智力锻炼,进行拼图游戏;理解和表达能力训练,针对日常生活可能遇到的问题让老人回答;加强数字概念和计算机能力的训练。(4)加强安全管理,提供安全淘:适的生活环境,防跌倒、锐器伤、误服、伤人等意外。包括:①居住环境布置,保持地面平整、防滑;厕所选用坐式马桶,墙壁装把手;床不宜过高,设有扶手架;家具高度适宜,减少玻璃装饰;锐利器适当隐藏;洗漱、喝水水温不能太高;妥善保管药品,防止误服;不让患者直接接触电线、电器开关、热水瓶等;当患者出现暴力行为时,保持镇静,尝试引开患者的注意,并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必要时予以药物控制;②外出管理,患者外出活动时要有人陪同,戴手腕带,在患者衣兜里装上写有老人及家属姓名、联系电话、疾病诊断、人住科室或住址等信息的卡片,以防走失。(5)心理护理。对待患者时态度温和、亲切、有耐心,护理患者时周到体贴,积极主动的关心照顾患者,密切注意患者情绪变化,保护患者自尊心,遇患者情绪悲观时耐心询问原因,必要时给予开导并转移注意力。进行各项训练时多安慰、多支持、多鼓励患者,同时注意多尊重患者,鼓励家属多陪伴,以消除其孤独寂寞感.从各方面让患者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干预前后患者治疗用药保持不变。

2.评估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表(ADL)t2评估本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共14项内容,包括定时上厕所、行走、洗澡、穿衣、梳头、刷牙、进食、服药、洗衣、打电话等。对以上内容患者自己完全可以做到得1分,有些困难得2分,需要帮助得3分。自己完全不能做到得4分,14项共计总分。新晨

三、判定标准

由2名神经内科护师对患者进行耐心、详细评估,判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程度。总分≤16分为日常生活能力完全正常,17。36分为轻度下降,37.56分为严重下降。

四、数据处理

数据用SPSS15.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讨论老年痴呆是脑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减退而影响生活质量。老年痴呆在治疗上无根本性突破,护理是延缓病情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显著增强,分析原因,主要是对本组患者提供了积极的日常生活护理、对患者进行了自我照顾能力的训练及认知训练,并加强安全管理、心理护理。本组患者通过护士协助指导、患者自我训练后。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能全程主动地做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从而使患者自我满足感增强,身心均得到较大的满足,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为家庭、社会减轻了负担,也有效地延缓了痴呆的进展。因此,对老年痴呆患者提供积极的日常生活护理、训练自我照顾的能力及认知,加强安全管理、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鲁宁.关注老年痴呆患者的照料者问题.中华内科杂志,2006.45(4):266.

日常生活安全范文3

1.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安全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应该全面地贯彻落实,这和日常知识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应在日常的授课和游戏活动中渗透安全常识,不仅在幼儿园,还要充分利用家庭环境、游乐场所、小区等资源展开安全教育,让幼儿时刻受到安全意识的熏陶,使安全的重要性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学会自己保护自己,能够简单辨别安全和危险的环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以问答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教师可以和幼儿玩一个叫《问大歌》的游戏,教师可提问:厨房里有哪些危险?然后让幼儿自己回答出来厨房有哪些危险,教师就配合着做示范给儿童看。最后和幼儿一起大声回答,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危险,比如阳台比较危险,不能自己一个人去,不能去随意碰插座,厨房里的东西在没有爸爸妈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乱动等。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危险,使安全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

2.举办各种形式的关于安全教育的活动

以往的安全教育都是以教师讲幼儿听的形式,不仅教师费事伤神不知道如何解释,而且幼儿更是觉得教师不知所云,所以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我们可以把安全教育形式变成娱乐活动展开。比如,开展有关安全意识的话剧表演,让幼儿表演各种与安全意识的情景,还可以开展有关安全知识竞答,既可以鼓励幼儿学习安全知识,还能够在游戏和活动中了解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也会加深他们对学到的安全知识的记忆和印象。这样以活动的形式进行,摆脱了枯燥单调的教育模式,还能激励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可谓是一举两得。

3.加强对幼师的安全教育素质培训

幼儿安全教育中教师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对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必须严格。所以应加强幼师对安全教育知识和自身责任心的培训和学习。幼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幼儿安全教育知识,时刻尽可能地保护幼儿的人身安全。此外,职业的认真和责任感也必不可少,只有幼师真正做到了认真负责,细心仔细地观察孩子的举动,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也是极为重要的。

4.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安全

幼师要悉心关注幼儿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开导,以免给幼儿的成长蒙上阴影,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和性格的生成。幼儿园方面应多开展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让幼儿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健康阳光地成长。

二、总结

日常生活安全范文4

一是认识安全标志,普及安全常识。生活中,凡是危险的地方都挂有标志牌,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安全标志形象、醒目,很适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幼儿完全能够掌握,并且一旦掌握对其一生都十分有益。我们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通过录像片、现场查看环境布置和美术课等多种形式,使幼儿认识了电、火、交通等方面的安全标志,并且小班以上的每个孩子都能够说出至少10个安全标志牌的含义。对中班以上的孩子要求知道119、120、110等呼救电话的含义,在无人时学会利用电话这种工具进行求救。

二是利用专题活动进行安全教育。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可以使幼儿学得好、记得牢,效果也比较明显。如为了让孩子们学习交通法规常识,我们与东营市交警支队建立了联系,开展了“警园共建” 适动,交警支队的同志通过录像片、现场演示等形式每周对孩子进行讲一次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使孩子们掌握一些简单的交通规则,特别是对目前实行的交警指挥手势,编排了一套适合幼儿特点的手势操,让孩子们天天练习,使指挥手势得到较好掌握。我们根据幼儿喜爱游戏的特点,利用游戏开展专题活动,建造了交通岗厅,购置了汽车模型、小警服和隔离礅等物品,并在院子里的空地上画上了马路和行人道等,并让孩子们饰演不同的角色。有的穿上警服当交警,有的套上汽车模型当司机,有的当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就被罚下站在旁边看,这样孩子们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通过活动,掌握了交通规则,练习了技能,学到了安全知识。我们还利用消防日、防震日对幼儿进行专题教育活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从日常行为习惯入手,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安全的重要保证,这一点往往引不起人们的注意。据我们长时间观察,发现经常受伤害的孩子多数是日常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因此,行为习惯的好坏与幼儿的安全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常规练习,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强化练习。由于幼儿年幼无知,缺少生活经验,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结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成人来说的一些小事对于幼儿来说,可能就是一件大事,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对幼儿造成伤害。如鞋带系得不牢,可能导致跌倒;在喝热汤、热水前,不摸一摸、吹一吹,可能造成烫伤;吃饭时嬉笑说话,可使食物进入气管等等。对于幼儿来说,要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当然,由于幼儿自主能力和持久性差,强迫性的强化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可以采取灵活且易被幼儿接受的形式进行。如高声喊叫是幼儿常见的不良习惯,他们不知道喊叫会伤害声带。道理虽然简单,但用讲道理的方法效果往往不尽理想。为了克服这个不良习惯,我们在班中组织了一次儿歌比赛,孩子们参与的积极很高,为了突出自己,唱儿歌成了“喊”儿歌。我们悄悄把他们“喊”的歌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他们也说不好听。再问他们还有什么感觉,他们说噪子不舒服。我们因势利导,说如果不保护嗓子,嗓子就会疼,就会累,还会变得沙哑。随后,我们又挑选儿歌《我叫轻轻》,要求他们用最优美、最自然的声音唱,看谁唱得好。同时,在孩子们中开展了“看谁是轻轻的”活动。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再也不大声喊叫了,都知道这样不仅能保护嗓子,而且还能保护耳朵。

日常生活安全范文5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安全教育 有效途径

幼儿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生命体,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都是不可或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幼儿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但是近年来,幼儿园重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已经严重威胁到幼儿的人身安全。所以,有效进行安全教育成为幼儿园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

一、课堂上讲解必要的安全知识

首先,幼儿园老师应该不断更新安全教育理念,根据经典的安全事故案例、上网百度、看视频等,加强自己对安全教育的理解和了解,也可以请专业的安全教育人士到幼儿园对安全事故的防护和处理进行讲解,提高老师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教育理念及卫生保健、突发状况的处理等,这样老师就有足够的安全教育知识和积极的态度在课堂中给学生讲解。其次,老师可以根据幼儿安全意识缺乏、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缺点进行安全教育教材的编写,教材内容不能太难也不要太简单,根据实际情况,难易适当,循序渐进,通过讲故事、看视频、唱儿歌、绘画、看图讲故事及集体讨论等轻松、愉悦的方式,一步一步地给学生渗透安全意识和处理安全事故的方法。比如交通安全、用电用水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卫生安全等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安全事故,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自然而然地提高幼儿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二、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安全教育

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和教育最容易让幼儿树立一种安全保护意识,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这种安全意识特别深刻,所以应该结合日常生活,对安全意识进行渗透式教育。老师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针对他们生活行为中出现的小意外和问题,时刻提醒,并且进行现场教学,教会小朋友怎样防范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事故,小朋友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是非常高的教学教材,而且在他们发生小的安全事故的同时进行安全教育,他们会更深刻,牢记在心。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当幼儿过马路时,老师应该教他怎样过马路最安全,教他怎样遵守交通规则;当小朋友在踢球时,老师应该教他怎样踢球最安全,或者发生意外时应该怎样防护,当撞伤或者流鼻血时应该怎样做好第一步的卫生处理工作,以避免感染伤口;当上下楼梯时老师应该教给学生要集中注意力,靠右行,千万不要在楼梯里打打闹闹等,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培养好的安全意识和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开展课外游戏活动进行安全教育

幼儿处在一个非常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更适合轻松、愉悦的教学方式,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能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游戏,老师亲自参与游戏,将安全教育的知识适当地融入游戏设置中,观察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一举一动,设置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并且让他们独立思考或者分组讨论应该怎么处理遇到的安全事故,让他们在愉悦、轻松的游戏过程中完成安全教育任务,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通过频繁的相关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非常适合幼儿的安全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通过安全演习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演习可以通过模拟危险情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处在真实的“危险”中,激发他们自救的意识,并且结合演习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教给他们在事故中应该怎样应对和逃生,有意识地训练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训练学生迅速、准确的和防范处理相关安全事故的能力,从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和恶化。比如幼儿园可以适当地进行消防演习,模拟发生火灾时学生应该怎样自救,教给学生正确、适当的自救方法,例如用湿毛巾捂住嘴巴鼻子;或者可以让幼儿亲身体验消防的工作,小孩子对这种工作一般都非常崇拜感兴趣,老师可以利用他们的兴趣适当的安排演习,让他们在体验乐趣的过程中学到更多安全教育知识。幼儿园可以更多地通过这样的活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通过实地演练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总之,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对于幼儿人身安全的保障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认清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课堂上讲解必要的安全知识、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安全教育、开展课外游戏活动进行安全教育及通过安全演习进行安全教育等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桑小红.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安全教育[J].考试周刊,2011(56).

[2]李爱萍.幼儿园如何开展安全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19).

[3]刘馨,李淑芳.我国部分地区幼儿园安全状况与安全教育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05(12).

日常生活安全范文6

关键词:物理; 日常生活; 联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36-001

目前,学校开始实施新课程标准,生活化教学得到广大老师的重视,物理教学绝不例外。因此,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开始设计生活化教学模式,为我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打下基础。与此同时,作为高三学生,应充分认识到物理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利用日常生活丰富自身经验,提高学习效果,达到预期学习目标。

一、物理学习生活化的重要性分析

物理学习生活化,即充分借助日常生活现象,辅助物理学习,达到预期学习效果,高效融合理论与实际生活,实现理论内化为能力的目的。针对物理学习生活化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可提高学习积极性,我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将抽象的理论转变为形象具体的事物,达到深刻理解物理知识的效果,增加自信心,提升主动学习物理的意愿,进而提高物理成绩。另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高考前的重要学习时期,高三具有非凡意义,是高三学生实现梦想的冲刺阶段,是为梦想插上翅膀的关键时期。然而,针对十分困难、复杂的物理知识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寻找其原型,可提高学习效果,引导我们主动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从而指导我们高效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讨论基于日常生活下的物理学习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是日常生活的归纳与缩影,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可将理论化、系统化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形象、具体可感的日常生活,为我们学习物理知识提供保障。

(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教材资源

教材是我们学习物理的主要媒介和重要资源,因此,我们在学习物理时,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物理课本为基础,发挥想象力,挖掘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为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打下基础。高三物理学习,基本属于复习阶段,是将我们学习过的所有物理知识进行总结和巩固,使得我们易出现知识点混淆。在此情况下,若我们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将混淆的知识点通过与日常生活联系,强化物理知识点,达到有效区分易混淆知识点的目的。例如我们在复习到折射、反射问题,关于折射我们可联想到鱼儿在清澈的水流里游动,十分清晰,但顺着鱼的方向去插,却难以插到,此现象即光的折射。关于反射问题我们可联想到在雨后的夜晚,迎着月亮走,亮的地方则为水,暗的地方则为地面。

(二)以日常生活为指导,以疑问的视觉看待物理问题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死记硬背,死板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我们应以疑问的视角看待问题,加深物理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学习摩擦力时,我们可联想自行车轮胎。首先,试想为什么轮胎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呢?因为凹凸不平的花纹具有摩擦力。其次,那轮胎凹凸不平的花纹产生的摩擦力具有什么作用呢?可达到避免打滑、保证骑车人安全的目的。最后,摩擦力大小受什么因素影响呢?主要包括压力大小以及接触面粗糙程度。我们学习摩擦力时,通过联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提问,加深对摩擦力相关知识的掌握。

(三)高度融合物理知识,以物理眼观看待现实生活

高三物理是对已学物理知识的整合,需要我们树立高度融合物理知识的意识,避免知识结构零碎花。同时,为丰富物理知识内容,巩固已有知识,应以物理眼光看待现实生活,利用物理原理解释现实问题,将物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将理论内化为能力。例如在看到日常所用的电灯时,我们可联想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为什么电灯的灯丝要用钨丝呢?因为钨丝具有熔点高的特点。第二,钨丝存在粗细,这有什么差别吗?因为灯丝越细,表明电阻越大,额定功率则越小。第三,电灯为什么会发光呢?因为电能通过转化变成热能,热能中包括热能与光能,致使电灯得以发光。第四,电灯有时特别亮有时特别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功率是影响电灯亮度的因素,用电高峰期时,干路电流偏大,致使部分电压被导线分去,电灯得到的实际电压较小,且实际功率较低,所以电灯看起来比较暗,反之则看起来比较亮。在此过程,我们以物理眼光看待电灯,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融合物理知识,分析电灯相关物理知识点,从而加深对这一部分物理知识的记忆,从而养成以物理眼观看待现实生活的习惯,为我们更好的掌握物理理论知识提供保障。

三、小结

总而言之,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我们存在多方面的困难,加上物理知识点冗杂、繁多,导致我们的物理学习效果不好,物理成绩难以提高。因此,为提高物理学习效果,我们应在充分认识物理与日常生活关系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日常生活与物理知识的联系,辅助高中物理学习,达到物理学习效果,提高物理成绩。

参考文献:

[1]林建富.让学生体验物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J]教学与管理,2003,07:62-63

[2]林雪清.初中物理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J]考试周刊,2015,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