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心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寂寞的心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寂寞的心情范文1

[关键词] 搜索引擎 电子商务模式 用户需求

一、搜索引擎与电子商务

1.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搜集互联网上的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的系统。从使用者的角度看,搜索引擎提供一个包含搜索框的页面,在搜索框输入词语,通过浏览器提交给搜索引擎后,搜索引擎就会返回跟用户输入的内容相关的信息列表。

随着搜索引擎服务未来更为普及,搜索引擎用户的年龄结构、收入结构和学历结构都会有明显的改变,这会使得搜索引擎的产品更新和附加服务摆脱娱乐化倾向,向着民生化发展;同时,搜索引擎将会深入用户日常生活,促生更多的商业应用和商业模式。

2.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互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二、电子商务的传统模式面临的挑战

1.技术的匹配度

纵观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信息技术一直伴随其中,每一次电子商务模式的进步都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在不断的进化中形成了有效融合的系统联系,一定的信息技术总是与一定的商务模式相匹配的,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飞快,而电子商务的传统模式却停留在原地,已经跟不上技术的脚步。因此,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若不改变电子商务的模式,保持不匹配的传统模式,无异于让火车在马路上跑,只是徒然增加成本,断然带不来效率和效益。

2.搜索的复杂性

由于互联网上有大量的产品可以供用户进行选择,所以用户要在所有的网站看完所有产品信息后才能买到合适的产品,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在大大缩短搜寻时间的同时,这就要求企业不仅仅能快速地推出产品,而且还要快速地向用户提供价值。传统电子商务模式在速度方面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商业流程与运作速度难以适应这种变化,这对传统电子商务运作模式提出挑战,即电子商务应该在运作流程上、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反应上提高速度以应对这种挑战。

3.使用的便捷性

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缺乏便捷性,电子商务提供给企业的各个贸易平台之间只能独立的存在,用户要想进行交易时只能单一的进入B2B或C2C平台,而没有一个统一的界面进入,这使得用户在交易时显得很繁琐,很不方便,而且在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下用户一直要主动出击,而且要不停的搜寻才能保证有交易产生,而不能使用户在随意浏览网页时,不经意的产生购买现象的效果。

三、借助搜索引擎,电子商务新模式初探

1.基于搜索引擎的电子商务新模式的推动力量

未来的电子商务离不开搜索引擎,搜索技术的应用在未来的电子商务领域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打造“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的战略模式,融合电子商务与搜索引擎,形成这种基于搜索引擎电子商务模式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当前正有着一股强有力的力量推动着这种模式的形成。

(1)盈利目的

随着搜索引擎市场的不断发展,搜索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搜索可以带动电子商务,当搜索引擎与电子商务结合时将具有一个崭新的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在整个基础上,基于搜索引擎的电子商务模式便是各企业盈利的新的突破口,例如,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百度进军C2C等。可见,不管是电子商务领域还是搜索引擎市场,发展这种新模式无疑都能为自己打开一扇盈利的新窗口。

(2)技术推动

搜索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这一模式的形成,目前我们所处的搜索技术阶段关注的是用户查询词背后的需求,而不是查询词本身,比如通过“相关搜索”、“搜索提示”等方式对用户的查询提供更多帮助。这个时期,用户已经获得相对精准与个性化的搜索服务,同时也在追求更专业、深入、个性化的服务,我们可以看到,搜索业内新生搜索引擎的涌现――垂直搜索。

垂直搜索的出现为搜索引擎融入电子商务开了一个通道,其专注具体、深入的纵向服务,致力于对某一特定领域内信息的深入挖掘,以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垂直搜索是指针对某一个行业的专业搜索引擎,是搜索引擎的细分和延伸,是对网页库中的某类专门的信息进行一次整合,定向分字段抽取出需要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再以某种形式返回给用户。

(3)用户需求

近年来,上网人口持续增长,互联网已经成为用户搜集商品信息和选择、购买商品的重要途径,所以企业需要贴近用户,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用户进行网上交易时,在传统搜索引擎中输入的商品关键字后,面对的是浩如烟海的商品信息,此时需要一个进行查询、比较的过程,面对庞大的产品信息数据,想快速定位性价比较高的商品实属不易。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搜索引擎工具的服务,用户必然会因为搜索时间的投入产生的网上交易的时间成本问题而减少网上交易。因此,全面考虑用户需求是很重要的,电子商务搜索必须要结合电子商务的特点,提供搜索服务。

基于搜索引擎的电子商务模式从这个角度出发,使搜索引擎为电子商务服务,搜集用户的搜索需求,然后进行智能判断,提供最符合需要的搜索结果,把这些高关注度的信息推送到搜索首页,让更多的人分享群体的取向。大大的减少了用户的时间成本,而且在安全性方面也提供了保障,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能使用户随机的产生交易行为,也就是用户本来未打算进行网上交易,只是在浏览信息时临时产生的行为,将搜索与电子商务融合,为用户进入网上交易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促进了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所以用户的需求也将促使搜索引擎与电子商务的不断的整合,推进基于搜索引擎电子商务模式的形成。

2.基于搜索引擎的电子商务新模式的构建

(1)整合规划

①产业的整合

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一直以来都是互联网产业中市场规模较大的两个市场,“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的结合是必然的,在构建基于搜索引擎的电子商务模式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搜索引擎市场整合到电子商务领域,找准切入点,真正的将搜索引擎与电子商务融合,形成一个成熟的电子商务体系,即汇集市场体系、支付体系、信用体系与搜索体系这四大体系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体系,市场体系是指为国内外各大商家以及用户提供交易的平台,支付体系是为商家和用户交易时提供安全服务功能的平台,信用体系是用于解决网络贸易的信用问题的平台,而搜索体系是商家和用户在交易前的准备,提供商家和用户寻求产品、服务的平台,可见搜索体系在电子商务体系的地位之重要。在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中并未凸显搜索的地位,而在这种基于搜索引擎的电子商务模式下应重新审视,形成的一个全新的电子商务体系,明确各个体系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该围绕电子商务,利用在各体系之间产生的强烈的协同效应,使得各个体系之间的进行有效的组合,打造产业链。

②技术的整合

利用产业间的协调作用,整合企业的各个产业,尤其是搜索与电子商务,来发展基于搜索引擎的电子商务新模式,从一定程度上将搜索整合到电子商务的层面,但是在这背后不可缺少的是技术的支持,所以在构建基于搜索引擎的电子商务新模式时还需要对搜索技术的整合。如今的企业要么是停留在网页搜索技术,要么是只关注垂直搜索行业,而要构建这种新模式,这种单一的搜索技术是不能符合它的需求的,是不能够满足用户对多元化信息的需求的,此时,将网页搜索技术与垂直搜索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整合的搜索技术,以一个统一的界面面向用户显然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当你输入一个与书名有关的内容,书的位置就会排得很高;当你输入一个学术论文方面的内容,学术论文就会排得很高。通过对搜索技术的整合,集合网页搜索技术和垂直搜索技术的优点,也就是说用垂直搜索的方式来做排名,网页搜索也一直在进行,而整合搜索就把各个领域的结果统统汇集在一起,根据用户所输入的词进行排序,用户想找的内容永远在第一位。这种整合搜索避免了网页搜索与垂直搜索的弊端,大大的推进基于搜索引擎的这种新模式的快速发展。

(2)把握用户需求

首先,对用户的数据分析和预测是关键。假如基于搜索引擎的电子商务新模式仅仅是把各企业的供求信息抓过来,然后再根据排序规则罗列出来,那么这个服务方式将无法满足广大商家和用户的实际需求。因为企业的主动网上信息的习惯还不够强,而且企业主动披露自己的采购信息的习惯更是很弱,这就造成了很多电子商务网站上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卖东西的总比买东西的多,买东西的公司往往不透露自己的企业信息,卖东西的企业往往把自己的企业信息公布的很完整。信息量很不对称,而且搜索本身又不提供内容,这就导致对用户的数据分析和预测成为了这种模式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基于搜索引擎的电子商务模式的构建就要从用户出发,将买家和卖家区分开来,有差异性的开展,提供针对买家的“购物搜索”和针对卖家的“推广搜索”两种基本的搜索方式,通过这种区分的方式简化企业对用户数据的分析与预测,而且还为用户提供了直接、明了的搜索平台。其中,“购物搜索”是一种全方位的搜索,不仅仅是价格之间的比较,还应该在产品种类之间、交货日期、款式之间都可以进行比较,使得网络购物更加便捷,而“推广搜索”则是把买家的求购信息经过后台的“页面分析”后汇总到一起,卖家就可以轻松搜索到对自己的产品有所需求的买家,使卖家变得更为主动。当买卖双方都有一个搜索平台进行搜索的时候,成交的机会就增加一倍。

其次,用户习惯的培养是核心。基于搜索引擎的电子商务模式是一股新生的力量,虽然它有着无比的优势,而且电子商务搜索技术也能以更精准、高效率的方式方便用户的使用,但是用户其实已经养成了自己的使用习惯,要使其对一种新模式产生兴趣,改变习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技术可以花钱买到,团队可以花钱组建,但用户习惯是很难用金钱买到,在这个方面只有不断的了解用户的偏好和习惯,进而给出最合适的信息,提供给用户个性化的服务。

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带来的巨大挑战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此时搜索引擎与电子商务这两大市场这几年中正逐渐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中坚力量,它们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当然,基于搜索引擎的电子商务模式虽然有着强大优势,但它仍是一股新生力量,在构建的过程中依然会存在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搜索引擎对电子商务有着巨大的潜在价值,搜索引擎与电子商务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将会带来1+1>2的效果,两者的结合必将成为互联网经济增长未来的看点,赢利价值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赵卫东 黄丽华:电子商务模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寂寞的心情范文2

【关键词】增长极 交通经济带 渝东南 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基本载体。重庆市是特殊的直辖市,全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的区域增长极理论和交通经济带理论的分析框架可为发展渝东南县域经济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视角。

一 增长极与交通经济带理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1.增长极理论与县域经济的结合

第一,增长极理论及其应用。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有广泛影响的经济理论之一。经济增长极理论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在1950年创立,后来法国布代维尔、美国弗里德曼、瑞典缪尔达尔、美国赫希曼等经济学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增长极主要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聚集在一个地域经济内,具有较快发展能力的产业或企业。佩鲁最初对增长极的表述是“一些产业在增加产出或增加购买产品和服务时,能够增加另一个或几个产业的产出水平及其购买力”;二是指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产业而发展起来的,通过投入产出关联的,在地理上又是聚集在一起的具有比增长极的产业发展更快的产业集群。广义的增长极是指比其他经济体发展更快,并存在一定影响作用的经济体,这个经济体可以是一个小区域,也可以是一个行业、一个产业集群、一个企业。他们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比其他同类经济体增长快;对其他经济体有很强的影响作用。区域经济学者把佩鲁的增长极概念和思想引入区域经济研究,融入地理空间概念,从而产生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该理论更倾向于将“增长极”理解成一个区域中的小区域,更重视这一小区域的经济与区域内其他小区域相比具有发展更快的态势与潜质,并且对后者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2)县域经济增长极的提出。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前,党和政府的文件一直使用“县级经济”的概念。十六大报告首次以党政文件形式使用“县域经济”概念后,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就成为各级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研究的热点。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建立的基础是地区内的不平衡发展,而县域经济概念本身就与发展不平衡相联系,因此用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来指导和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将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与县域经济相结合是一种探索,旨在通过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增长极既可以是县域内的企业、产业或是一个行业,也可以是县域内的一个或几个区域、中心镇或园区。从增长极的发展看,前者看重经济主体的发展,后者则强调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对县域经济增长极的研究主要是立足区域发展的角度。事实上,一个经济上落后的地区必须首先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发展那些有优势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创建一个或多个启动型城镇或园区,培育若干产业增长点,在扶持这些城镇或园区发展的同时促进地区的协调发展,以互惠机制形成县域经济增长极。县域经济增长极培育的核心,就是如何使县城、中心镇和园区成为经济增长极,并拉动所在区域发展,同时使本县域成为相邻区域的增长极。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的核心是政府针对不同时期的特征,分别强化增长极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于城市经济,县域经济是一种“弱势经济”,往往市场体制机制不完善,资本稀缺,信息不畅,尤其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弥补市场的不足。在增长极发展初期,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集中财力或给予优惠政策,选择若干条件较好的城镇或工业园区,汇聚有限资源进行重点建设和重要产业发展,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进而带动整个经济发展。

2.交通经济带理论及其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的应用

交通经济带(Traffic Economic Belt,TEB)又称为交通运输沿线经济带,是以交通干线或综合运输通道作为发展主轴,以轴上或其吸引范围内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特别是二三产业为主体的发达带状经济区域。这个发达的带状经济区是一个由产业、人口、资源、信息、城镇、客货流等集聚而形成的带状空间经济组织系统,并在沿线各区段之间和各个经济部门之间建立了紧密的技术经济联系和生产协作。交通经济带包括三大基本构成要素:交通干线或综合运输通道,以工业商贸业为主的三次产业,沿线分布的经济中心和大中城市。三大构成要素相辅相成,三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及关系的演变是交通经济带的基本发展规律。

交通经济带理论对于发展县域经济具有重要启示和意义,其与增长极理论一起应当作为重庆市渝东南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的主要理论依据。重庆市渝东南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在发展路径上应当把培育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增长极作为主要手段,将打造并形成渝东南交通经济带作为目标,最终带动整个渝东南地区甚至重庆的经济发展。

二 重庆市渝东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

1.渝东南交通现状

目前,渝东南(包括涪陵、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有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纵贯其境,国家级公路、省级公路和县乡级公路纵横相连。乌江、阿蓬江等多条内河航运和正在建设的黔江舟白机场。目前渝东南的公铁水交通现状是主干线(包括铁路、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从北部往南依次通过所在区县政府驻地,形成一条干线走廊。次干线和区县级交通线从主干线两旁向外延伸,像神经末梢一样紧紧与乡镇、村落相连,形成巨大的网状结构。

(1)公路。渝东南现有公路16576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9490公里。在高等级公路中,319国道占455公里,高速公路340公里(如下表)。所有高等级公路均呈线状连接涪陵、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的政府所在地。

表1 渝东南各区县319国道、高速公路里程(单位:公里)

交通类型 涪陵 武隆 彭水 黔江 酉阳 秀山 合计

寂寞的心情范文3

【关键词】三维动机理论 专业英语 情境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20-01

一、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对学习动机的关注不够是一个重要方面。上述情况在本人担任的《会计专业英语》课程中同样有所体现。为提升教学效果,该课程进行了基于三维动机理论的情境化教学模式改革。

二、Dornyei的三维动机理论

匈牙利学者Dornyei借鉴和吸收了心理学主流动机理论及二语学习动机理论的精华,构建了三维动机理论。该理论从语言、学习者和学习情境三个层面界定和衡量了外语学习动机。语言层面包括目的语用途等方面动机;学习者层面包括学习者学习外语时所具备的自身特征,主要是对成就的需要和自信心;学习情境层面则由课程、教师、学习团队特定动机三方面构成[1]。

三维动机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强调了英语学习动机的多维性。基于三维动机理论,《会计专业英语》构建了模块化教学主题和阶梯式分层教学方法,并在教学改革中付诸实践。

三、三维动机理论对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和教改实践

(一)模块化教学主题的设置

会计专业英语的应用性强,教学内容应突出实用性,体现前沿性,侧重提高专业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2]。因此,《会计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块设计体现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性主题模块;第二层次为综合性主题模块;第三层次为行业前沿主题模块。

(二)阶梯式教学内容和分层式教学方法的设计

由于在教学初期大量专业术语是学习的主要障碍,教师课上重点关注学生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和吸收,以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中间阶段教学重点则向提高专业综合能力过渡。通过案例、大作业等多种形式考核,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改进教学效果;后期更多采用分组教学,适当借鉴翻转课堂形式,让学生发现、解决现实问题并获得成就感和继续学习的动力。

(三)《会计专业英语》情境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1.情境化教学理念

情境教学是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特定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方法。根据《会计专业英语》课程特点,情境化教学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2.情境化教学模式在《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情境进入

首先通过讨论明确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在财务报表主题模块后提出以下问题:报表数据形成的哪些环节可能出现错弊,如何减少错弊发生?要求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先行思考讨论,查阅相关资料,再带着问题进入会计信息质量教学情境,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性,提升教学效果。

(2)情境创设和展开

①情境创设: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形象感受

会计语言具有一定专业性和抽象性。因此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在会计循环模块设置如下案例:假设学生作为公司HR,负责招聘财会人员。一名应聘者提交了试算平衡表,要求学生根据试算平衡表的编制判断应聘者是否符合业务条件,并与应聘者交流提出改进建议。利用情境创设,教师可以在重点处开发、在难点处提示。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方式学生乐于接受,而且理解深刻。

② 情境展开: 与时俱进增加课堂吸引力

网络的发展为获取一手材料和分享前沿理念提供了可能。例如,在航空公司财务报表主题中,补充了在国内外备受关注的辅助收入(Ancillary Revenue)内容。由于这些信息具有前沿性,学生会感觉新鲜有用,积极投入讨论,提高了其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互动: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构建和应用知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情景互动更多在分层教学中后期展开,借鉴了翻转课堂理念采取了混合式教学[3]。在此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下,通过开展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等多元评价,动态考核和不断改进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课程组有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1.学以致用是形成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的前提。学以致用是激发学生内动力的前提。教学内容的选取应与学生所学专业以及未来职业密切相关,学为所用的教学,是良性互动的关键。

2.循序渐进是维护学习自信增强学习热情的保障。为了维护学生学习的信心,增加其学习热情,教学安排要由浅入深,使课堂教学呈现阶梯式递进。

3.课堂延伸是激发持续学习动力的源泉。将课堂所学延伸到课外,能够激发学生持续自主学习,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也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Dornyei.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Language Teaching[J].1998.

寂寞的心情范文4

又是空荡荡的教室,只有一排排呆呆的书本;又是静悄悄的宿舍,只有一张张整洁的床铺;又是雨蒙蒙的校园,只有在贪婪地吮吸春雨的树木和花草。偶尔三两走过的人,偶尔断续的鸟鸣,又是一个清寂的周末。

独自一人,早早地上了教室,只有一股早晨的清新气息,弥漫着整个校园。自己一个人能干什么呢?书本没有嘴巴开口和我聊天,桌椅没有耳朵和闲情听我倾诉。看向窗外,原来天空是那么明朗,没有朝霞的装饰,没有小鸟的踪影,没有阳光的足迹,但却多了一番清净,多了一片空广,显得更宽阔,更明了,给给人以想像的空间。原来天空也寂寞,而寂寞的天空并不空洞,并不消沉,并不缺乏美,它仍是那么宽厚,包容着整个世界。

带着一种闲暇、空荡的心情和一片空白漫步在一样悠闲、空荡的校园。猛然间才发现,原来大树也是寂寞的,没有鸟儿给他唱歌;花朵也是寂寞的,那上面滚动着的一滴小水珠,可是她忧伤的泪水?小草也是寂寞的,在杂乱地摆弄着身姿,也许在自寻其乐?哦,整个寂寞的校园,整个清闲的世界。没有了往日的热闹非凡却让人心旷神怡,给人以一个何等闲适,何等广阔的想象空间,一人无限的遐想。在这美好的清闲境界,给能使我体会大自然中万物的心情,在幽静中更能忘乎昨日的烦恼,过去的忧愁。

当然,热闹更使人振奋,喧哗和欢歌笑语更给人愉快,和亲人、朋友聊天更感到快乐。但寂寞并不等于孤独,寂寞并不代表冷漠,没有内心活动才是真正的麻木。寂寞更能使人展开思维的双翅,去发现和创造美,让花儿淡淡地,悠悠地绽开,让水波泛泛地,慢慢地荡开。寂寞是可以无限遐想的空间,使人放飞思想,去享受自己的空间,去思考,让愉快的思考掠过雅的心灵,在静谧的湖面上划出点点涟漪。拥有寂寞,才能让我们去留意身边细小而有趣的事物,有闲暇的心情去欣赏它们,去发现真理;才能有个缝隙摆脱过去的烦忧;才有一片小小的空白去容纳外界更新奇的东西。寂寞让你有空闲去洗涤一下繁杂的心情,让心灵更舒适,更恬静。所以寂寞并不是可怕的阴影,并不是扼杀欢乐的魔鬼,也不是无所事事的消磨。我们不必惧怕和逃避寂寞。

静静地享受寂寞,你会发现——其实寂寞也是一首美丽而轻扬的赞歌。

寂寞的心情范文5

一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发展和蔓延,部分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陷入窘境,而居民则由于薪酬的减少,不得不减少部分“柔性需求”项目,报刊订购预算减少,故而报刊发行面临一场严重的“需求危机”;

二是2008年度各地报刊社以新闻纸涨价为由头掀起报刊提价浪潮,虽然报刊提价是大势所趋,但当初并未预料到“金融危机”的发生,在价格杠杆的作用下各地报纸零售下滑明显,有的报纸被迫降价,报刊社又面临一场新的“价格危机”;

三是由于网络等新媒体的信息采集成本较低,大都允许免费阅读,故而传统报刊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向新媒体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报刊社正遭遇一场“读者忠诚度危机”。

面对日益“险恶”的形势,报刊发行如何突围?报刊发行人如何亮剑?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应对危机的创新之路值得关注。

聚焦“商圈商流”,做实“有效发行”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报刊发行的经营取向发生了重大调整――由粗放型发行向集约型转变,由单纯追求数量转向数量和质量并重,“有效发行”成为发行的核心诉求。所谓有效发行是指能够有效地扩大报纸的市场占有率、阅读率和影响力,并能够直接带来广告回报或对广告有吸附力的发行。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在经营中发现,做实有效发行的关键是抓住城市的“商圈商流”,做好面向核心商圈的的发行,即依据商业经营和商品流通特性,以核心商圈为重点,以商家商铺为对象,有计划地实施和开展相应的报纸营销方案。

重庆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每日的进货商和消费者流量在2万人次以上,是典型的“商流商圈”富集带。为撬动这一黄金区域,发行公司制作了专题宣传海报,采取了“因势制宜、因地制宜”的发行策略:一是发行员开展“扫摊式”宣传;二是与朝天门工商所下属个体协会合作,委托个体协会代订报纸;三是依靠朝天门综合市场管理处代为征订,对征订成功的每一份报纸支付一定宣传推广费。经过几年的努力,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所属报纸在该区的覆盖率达80%,仅工商个协和市场管理处所代征订晚报、晨报2000余份。

面向核心商圈的发行具有订户忠诚度、稳定性较高,订户密度较大,投递时效快、发行成本低等优势。同时,由于商流的动态型和开放性特征,其报纸传阅率远远高于家庭和单位订阅,故而还有较好的展示效果。此外,核心商圈是报纸广告的主要来源地,抓好商圈商流发行也就为增加报纸广告收入创造了良好条件。

落实创意策划,培育“搭车发行”

经济学中的“搭便车理论”是指企业的某些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正外部性,即某经营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的现象。报刊属“软性”文化产品,具有品牌美誉度高、营销附着性强、活动关联度高等优势,故而提升报刊发行的创意策划水平,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某些行业品牌的营销行为抢抓搭便车机遇,便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报刊进入市场的阻力,达到化解发行成本、提升发行效率的目标。

近年来,重庆报业市场竞争惨烈,发行成本不断攀升,但发行费率又须控制在一定水平,如何在降低发行成本的同时扩大市场占有率,成为必须破解的难题。为化被动为主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提出“借桥过河、搭车发行”的新思路,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是借品牌产品推广之机,做“第三方埋单”发行。2008年11月,发行公司与重庆百货大楼公司合作,联袂推出“重百绿叶卡积分换报”活动,重庆百货公司将重庆晚报及重庆晨报纳入了年终积分返礼项目中。在21天中征订报纸5300余份。

二是借厂商刊登广告之机,做“联动发行”。厂商在报纸上刊发广告之后,必然希望有良好的传播效应,这对发行部门而言无疑是一个联动营销的绝佳时机。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整合采编和广告等部门的资源优势,将零售网络构建成一个针对目标读者群体、放大广告效应的广告传播平台,使商家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有效且加倍放大的广告效应。

其操作模式是:(1)报社广告部门和发行公司零售分公司建立联席操作机构,提前3-5天对将要在报纸上刊发的广告进行筛选。(2)对筛选出来的广告,及时协调广告公司或商家购买一部分当天的报纸,由零售分公司按商家要求进行精准投放,具体形式包括:将商家购买的报纸及时地送到指定地点,用于赠送客户;针对目标读者群派发报纸;在指定区域针对目标读者群派发报纸;在活动现场营造声势、派发报纸;在特别场所(如轻轨、大型卖场)派发报纸。

助推管理升级,践行“标准化发行”

长期以来,管理粗放、效率低下、成本高等病症困扰着我国报刊发行企业,如何推动“小米加步枪”式的管理向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标准化管理转型,是当行人面临的重大课题。所谓管理标准化是指在尽可能详细的情况下,将每项作业的程序和步骤、危机事件处理、业绩突出的奖励、违规操作和失误应该给予的处罚等具体化和制度化,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每一个决定都有法可依,每一个员工都尊崇标准,并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它是当代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支柱,是企业开展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依据,更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经过几年的探索,在管理标准化方面探索出一些经验:

第一,发行作业流程的标准化。设置一套相对标准化的业务操作模型,将发行员“装”进去。在这个模型中,发行员仪容仪表、行为动作、投递速度、问候语言、宣传口径、订报对话和销售技巧等都有一套标准,要求发行员反复演练、依“法”执行。2008年发行公司领导在走访一线发行站站长、班长和发行员,了解发行员的订报技巧,收集遭受读者拒绝的原因和失误等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出一套25000字的《发行宣传话术赏析》,使得基层发行员与读者之间的对话模式有章可循。又如,从2007年起为破解新订读者投诉率较高的难题,公司推出“预投拜访制度”――对新起投递的读者,发行站提前一周上门拜访,客服中心专员再根据所有拜访结果进行电话回访。该制度的实施,有效避免了盲目投递,每月月初新订读者的投诉率大为降低,月均读者有效投诉率降低到万分之二以内,成为全国发行行业中有效投诉率最低的单位之一。

第二,绩效考核体系的标准化。经过几年的探索,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绩效考核体系。针对分公司和发行站,将考核项目划分为“主营业务、多种经营、财务、人力资源、服务质量、综合管理”六个考核主目录、72个量化子目录,涵盖了发行经营的方方面面,体现了公司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每项指标均实行量化考核,实施按绩定分、以分计酬。考核计分公式化,避免产生争议和主观情绪干预;易于部门间的横向对比,迅速查找出存在的差距和努力方向,促使各考核部门主动出击占领市场,达到提升业绩的目的。

第三,市场调查的标准化。为及时把握市场竞争态势,挤干发行量水分,还原发行数据的真实性,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于2008年起聘请专业的第三方市场调查机构,开发出针对订阅市场的调查模型,对所属报纸的发行数量、市场占有率、服务质量、读者满意度、发行员敲门频率、家庭订阅细分市场、单位订阅细分市场等十几个指标进行调查分析,每季度向各分公司公布一次调查结果,并将调查数据纳入对经理的月度考核。由报业集团发行公司委托第三方数据调查公司对区域报纸订阅市场进行全面调查,此举系全国首创,填补了国内报纸发行订阅市场调查的空白,丰富了报刊发行市场调查的内容。

营造企业文化,倡导“快乐发行”

20多年来,我国自办发行一直存在从业人员职业认同度低、行业归属感弱等痼疾,直接导致招人难、留人难和培训难等问题,归根结底是企业文化浅薄,缺乏文化浓度。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激情订报,快乐发行”的文化氛围,取得了良好效果。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于2008年起开展“快乐基金”游戏活动。为每个部门、发行站购买一个储钱罐,只要团队中的伙伴出现了公司约定的过失行为或不良习惯(说脏话、迟到或面对任务时说“不可能”等),就主动投入1元的快乐基金。如公司规定凡是说“不可能”这三个字的员工,都要交1元的快乐基金。通过把“不可能”这三个字消灭掉,从而扭转职员的思维,树立一种信念――永远不要说“不可能”,凡事都去寻找方法。所交的快乐基金存放在一个公开摆放的透明玻璃储钱罐里,员工之间互相监督,所积累的快乐基金最后作为大家的快乐活动费。该活动推出后,基层员工的言行举止得到有效约束,全体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应对科技变革,开创“数字发行”

面对网络、电视等媒介的激烈竞争,单纯发行纸质报纸已不能适应读者需求,利用电子技术推进报纸发行的“多媒质化”成为必需。国内绝大多数党报数字报供读者网上免费阅读,难以实现经济效益――这一僵局被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率先打破。

2007年起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把党报数字报发行纳入发行计划,在全国率先实施党报数字报由免费阅读变为收费发行,重庆日报数字报以每份200元的价格进入市场化发行运营的轨道。依国际惯例,将数字报发行量计入重庆日报发行总量,与纸质报同等统计和认可。发行公司通过召开发行推广会、印刷数字报宣传资料等方法,重点拓展高校、党政部门、高档写字楼及偏远县区等目标群体。2009年重庆日报数字报收费发行量接近1万份,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64%,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收费数字报。

总结报刊发行创新的“重庆模式”,那就是:聚焦“商圈商流”,做实“有效发行”;落实创意策划,培育“搭车发行”;助推管理升级,践行“标准化发行”;营造企业文化,倡导“快乐发行”;应对科技革命,开创“数字发行”。面对一轮又一轮的市场搏击,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为代表的本土报纸不仅有效抵御了外来“入侵”,而且在竞争中实现了创新与超越:目前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所属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等媒体日发行总量超过150万份,在重庆报业发行市场中稳居龙头老大地位。在夯实报刊发行的基础上,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广告收入不断攀升,2008年集团主报广告收入突破5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参考文献:

①朱勇:《坚持质量效益型发行经营战略》,《今传媒》2008年第4期。

②方晓东:《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员工培训问题研究》,《今传媒》2008年第12期。

③伍悦:《“商流商圈”报纸发行模式概述》,《重庆发行》2008年第2期。

④姜春宁:《公司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商业发行取得显著成绩》,《重庆发行》2008年第10期。

⑤陈涛:《公司与重百联袂开展“积分换报”活动》,《重庆发行》2008年第9期。

寂寞的心情范文6

关键词 生态适度人口;情景分析;生态足迹;生态敏感性;兰州新区

中图分类号 C924;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1-0075-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1012

适度人口作为对某项特定目标而言的最佳人口目标,是英国经济学家坎南(E·Cannan)于19世纪末首先提出的,是指能够达到一个特定或一系列目标的“最佳”或“最理想”的人口规模[1],适度人口既要考虑人口自身协调发展,也要顾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适度人口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的人口,其大小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人们追求的生活水平密切相关[2]。适度人口理论经历了早期适度人口论、现代适度人口论和可持续生态适度人口论三个发展阶段,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人类认识到适度的人口不仅要与社会经济系统相适应,更要与资源环境系统相协调,即所谓生态适度人口。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适度人口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大都是单一目标(如水资源、土地、耕地面积、消费水平等)决定下的人口测算。适度人口规模不是柏拉图理想国意义上的最优人口,也不是孤立系统资源环境支持能力的人口承载力,而是多因素决定下的较为合理的人口规模[3]。由于人口对资源消耗的“分母加权效应”,使得人口对资源消耗的增加不仅来自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而且来自每个人消耗量的增长,因此传统的“人口密度”指标在度量生态系统承受的人口压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4-5]。生态适度人口是指在某区域的某一预见时段,以不损害区域生态环境和破坏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前提,能够保障生态环境物质能量循环相对均衡,环境和自然资源对人口的平均负荷力与人类最佳生存条件一致的适宜人口量。

兰州市是全国紧凑程度最高的省会城市之一,主城区发展空间严重不足,兰州新区作为兰州市拓展的重要空间承接点和突破口,是提升城市职能、推进城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将兰州新区定位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先导区,黄河上游生态修复与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示范区,内陆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和新型城镇化的试验区,实施向西开放战略的重要平台”。然而,兰州新区由于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地表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极其敏感、脆弱,可利用城市建设用地与基本农田高度重合,人口与环境、发展与保护、统筹与协调成为新区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多目标约束视角分析,对兰州新区生态适度人口进行测算,为制定新区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提供科学依据。

1 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

在土地生态敏感性分区的基础上计算生态适度人口是本文重要内容。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是指区域内土地生态系统中各生态过程,在外界干扰(包括自然和人为)超过一定限度时,对各种不良影响的敏感程度[6]。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就是评价具体的生态过程在自然状况下潜在的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大小。兰州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地质灾害频发等,针对每一生态问题选择若干影响因子,在ArcGIS软件环境下,转换为单因子栅格数据。通过综合各影响因子分布图,采用spatial analyst模块地图代数分析功能得出各生态环境问题的敏感性分布图,然后再进一步综合,得出全区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布图。评价标准主要依照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附件C和相关研究[7]。

水土流失敏感性以Reynard K G等提出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为基础进行评价[8],即A=R·K·LS·C·P。式中A为土壤侵蚀量;降水侵蚀力(R)值采用王万忠等提出的适合干旱区的简便算式[9],利用气象站的多年降雨纪录资料,借助ArcGIS的创建表面功能,采用样条函数内插法得到全区30 m×30 m的R值分布栅格图;坡度坡长因子(LS)在大尺度区域上很难计算,为此本研究采用地形起伏度值(即地面一定距离范围内最大高差)作为区域土壤侵蚀评价的地形指标,以1∶10万DEM(数字高程模型)上的每个栅格点作为目标栅格,利用ArcGIS的Focalrange函数,用3×3分析窗口对全图逐栅格求取高差,求得地形起伏度的栅格数字矩阵;土壤质地因子(K)由1∶10万土壤图经数字化后提取获得;覆盖因子(C)通过2010-9-10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提取NDVI后求取获得。农业措施因子(P)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因子,与生态系统的自然敏感性关系不大,这里不做考虑。水源敏感性以数字化的兰州新区河流水系图为基础,生成200 m缓冲区。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以甘肃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兰州新区灾害危险性评价图》为依据,数字化后转为栅格,赋值得到。

将各敏感性专题栅格图层(像元大小均为30 m×30 m),转化到相同投影和比例尺下,通过ArcGIS进行栅格地图代数乘积运算,对多个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评价。然后采用自然分界(natural break)法将敏感性分为5级。这种分类方法是基于统计学的Jenk最优化法得出的分界点,能够使各级的内部方差之和最小。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涉及诸多因子,任何因子受影响的程度一旦超过阈值,整体生态环境将受到严重的破坏。而将多个环境因子的评价结果进行加权求和,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单因子评价结果之间的抵消或放大,从而影响区域综合生态敏感性的评价结果。因此,本文采用取极大值的方法,取各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中的最大值进行综合评价:I=(Sj)max,式中I为生态综合敏感性评价结果,Sj为第j个因子的敏感程度。评价结果如图1所示,生态敏感性分区面积见表1。

2 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

可利用土地资源是后续基于用地空间和绿地指标进行人口测算的基础。可利用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空间尺度上可作为后备建设用地的土地。采用《省级主体功能区划编制规程》中可利用土地资源计算方法[10],即:

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适宜建设用地}-{已有建设用地}-{基本农田},其中:适宜建设用地={可用地形}-{林草地}-{水域}-{沼泽}-{荒漠},可用地形={适宜高程的土地}∩{适宜坡度的土地},林草地面积={林地面积+草地面积}×0.85。

已有建设用地={已有城镇村建设用地}+{已有交通用地}+{已有工矿用地}+{已有特殊用地}+{已有农村居民点}+{已有水利设施用地}。

《省级主体功能区域划分技术规程》中有关海拔高程、坡度、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等分级标准不适合兰州新区,根据新区实际提出可利用土资源技术规程如下:新区无

借助Landsat TM影像判读和DEM,提取新区范围内适宜建设用地面积为37 024.47 hm2,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新区范围内基本农田面积为16 30467 hm2,扣除范围内的现状建设用地和林地、湿地等,兰州新区范围内可利用土地资源15 33675 hm2(见图2)。

3 适度人口测算

3.1 基于用地空间的人口容量

土地是城市空间扩展的载体,有无开阔的空间往往成为其规模大小的决定条件。可供建设用地的总量是确定城市人口容量规模的前提,因此,城市用地分析是城市人口容量确定的基础。

3.1.1 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适度人口容量准,尽可能地节约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发展紧凑型城市,实行“精明增长”政策[11]。根据欧美发达国家经验,大城市较为合理的城区人口密度为1万人/km2左右。据此,可得到城市适度人口容量P的经验公式:

P=1×Ls(1)

式中:Ls表示适宜建设用地面积(km2),下同;P(万人),下同。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12],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不低于65.0 m2/人,据此,得到城市最大人口容量Pmax计算公式:

Pmax=(100×Ls)/65.0(2)

据此,可计算出兰州新区适度人口为153.37万,最大人口容量为255.61万。

3.1.2 基于人均居住用地指标的适度人口容量

规划的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25 %-40 %)及人均居住用地标准 (28-38 m2/人)是限制人口容量的两个硬性指标,但不同性质的城市、不同的居住高度(中高层或中低层)等对人口容量有一定影响。因此,适度人口容量的求算在规定范围内就有一定的浮动空间,视具体城市而定。总体上应符合:

P=(100×Ls×rs)/Rs(3)

式中:rs 代表居住用地的适宜比例,单位为%;Rs代表适宜人均居住用地标准,单位为m2/人。

参考兰州中心城区2010年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26.38%(取自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城市建设统计年报2010》),按建设园林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要求,降低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比重,本文将rs取25%,Rs取中间值(33 m2/人),则兰州新区适宜人口数为116.19万;若按照rs为40 %的最高标准及Rs为28 m2/人的最低标准,则兰州新区最大人口规模为219.10万。

3.2 基于可供水量的适度人口

在城市日最大总可供给水资源量已知情况下,根据现状人均用水量指标,科学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反推可容纳的适中或最大城市人口量,这种“以供定需”的测算法,是现今城市用水预测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兰州新区由大气降水形成的自产水资源总量为2.34亿m3,但无长年地表径流形成,均以蒸发、入渗的方式回归自然。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新区供水主要依靠引大(通河)入秦(王川)工程调水,根据兰州市水电勘测设计院的评价报告,引大入秦灌溉工程不同水平年向兰州新区可供支配水资源总量为22 288万m3,其中生活用水量按总用水量的34.6 %计算(兰州市2010年水平),则可供生活用水7 706.27万 m3/a。兰州新区目前处于开发起步阶段,现状年人均综合用水定额为80 L/d,参考《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甘肃省地级城市和中国北方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水情况,考虑到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确定兰州新区人均生活用水适度值为180 L/d,人均生活用水极限方案取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的下限值110 L/d。对照2010年全国和黄河流域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分别为212 L/d和207 L/d,来源于中国水资源公报),兰州新区人均生活用水适度值明显偏低,这也符合兰州新区属于西北干旱区的实际。如不增加建设新的水源工程,按照上述标准,兰州新区2020年适度人口应为117.30万,最大人口规模则为191.94万。

3.3 基于绿地指标约束的人口容量

通过绿地计算城市生态人口容量是较常用的方法之一。最新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规定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10%-15%,人均绿地面积≥10 m2, 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 m2。根据《兰州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兰州新区规划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11.50 %,人均19.5 m2,人均公共绿地10.65 m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秦岭-淮河以北100万以上人口大城市的人均公共绿地需达到6.6 m2,绿地率不低于28 %,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3 %。截止2010年,我国共有128个地级以上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其中秦岭-淮河以北有36座。本文计算出这些城市2009年人均绿地平均值为32.84 m2,其中秦岭-淮河以南城市平均值为36.69 m2,以北城市平均值为28.55 m2。以北方园林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平均值作为参考,取29 m2作为兰州新区未来适宜人均绿地面积;以甘肃省城市2010年平均人均绿地面积(17.26 m2)作为参考,取18 m2作为兰州新区未来最低的人均绿地面积,城市绿地覆盖率取定为30%,可得:

P=(100×Ls×30%)/29(4)

Pmax=(100×Ls×30%) /17(5)

计算得到兰州新区适度人口为158.66万,最大人口规模为255.62万。

3.4 基于生态足迹的人口容量

生态足迹方法是利用生物生产土地面积这一生物物理指标来定量地指示区域生态承载力的需求和供给的。模型计算公式为[13]:

ef=∑n[]i=1(ci/pi)(6)

其中, ef为人均生态足迹; ci为第i商品的人均消费量;pi为第i种消费品的平均生产能力;i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类型。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14]:

EC=∑[DD(]n[]j=1[DD)]aj×rj×yj(7)

式中,EC为区域生态承载力(hm2),aj为实际第j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rj为均衡因子,是使不同类型的生物生产性土地转化为在生物生产力上等价的系数,yj为产量因子,表示某地区的某种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平均生态生产力与同类土地的世界平均生态生产力之间的比率。生态足迹的计算过程由两个部分构成:生物资源和能源。均衡因子采用世界野生基金会Livin Planet Report 2004中研究的最新成果;产量因子则沿用Wackernagel计算中国生态足迹时所采用的值。同时,根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报告,在计算兰州新区生态足迹时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

基于生态足迹的生态适度人口用公式表示为[15]:

P=[SX(]EC[]ef-ec[SX)](8)

式中,P为区域的生态适度人口,ec为人均实际利用的生态承载力,ef为人均生态足迹。兰州新区2010年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见表2,计算数据来源于2010年兰州统计年鉴、永登县统计年鉴和皋兰县统计年鉴,地类面积来源于兰州新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由表2可知,兰州新区2010年的生态承载力面积为1.197 hm2/人,生态足迹为1.907 hm2 /人,生态赤字为0.738 hm2/人。由公式8,计算出兰州新区生态人口容量为91.78万。

3.5 基于土地生态敏感性的人口容量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的核心,也是生态适宜性评价和生态限制条件下土地承载力评价的基础。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结果依据前文对土地生态敏的评价结果,综合考虑区域内对城市空间发展的限制因素,根据不同生态敏感程度,基于不同分区及对应人口密度,估算土地资源可承载人口规模。极度和高度敏感区主要安排能够直接或间接改良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区域人地关系的地类,如林地、园地、水域、绿地、城市缓冲用地和休养与休闲用地等,可有条件布置适量的农用地和居住用地。国内外关于不同生态敏感区域人均用地标准可参考的文献不多,且存在较大差异,目前该方面的研究尚无统一结论。本文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16],确定不同生态敏感区人口承载水平(见表1),根据表1敏感分区面积,计算求得兰州新区生态人口容量约在74.11万-90.45万之间,取其均值作为适度人口,则为82.28万。

3.6 综合评价

城市人口容量应是各个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对于每个影响因素的人口容量测算,若存在多情景模式,可以取不同情景模式下人口容量的平均值作为该影响因素的最终人口容量[17]。如果按照这种测算依据,从而兰州新区适度人口为119.93万,最大人口规模为230.57万。生态足迹法由于忽视了地下资源和水资源的估算,计算生态承载力时也没有考虑未利用地,相对比较保守;由于兰州新区地处内陆,自然环境恶劣,生态敏感性方法较多地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出发,淡化产业发展和城市扩展带来的人口集聚,计算结果亦偏小。

根据胁迫定理,城市发展的优劣往往不是由最优的条件决定,而应由最制约发展的因素左右,每一个影响因素都可能成为人口容量的最短边。本文研究表明,生态环境和用地空间对兰州新区人口容量规模的限制作用较其它因素强烈,而作为“客水区”的兰州新区受水资源的约束作用反而不是十分突出。根据木桶原理,生态敏感性因素是影响兰州新区人口规模的“最短边”,从而兰州新区适宜人口规模为82.28万,但这种结果弹性不大。根据《兰州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新区人口规模为110.6万人,意味着将达到或接近适度人口规模。

4 讨 论

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理论要求人口生产、物质生产和资源环境生产统一协调,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深入研究区域生态人口承载力是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战略的必然要求。本文提出了“生态适度人口”的概念和测算方法,并以兰州新区为例,从可利用土地资源、可供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生态敏感性等多种约束条件出发,对其生态适度人口进行了测算。

迄今为止,国务院已先后批准成立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沈阳沈北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4个国家级新区,这些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国内许多城市为了破解发展难题,也都在新区建设上进行了有益尝试,不仅拓展和优化了城市的发展空间,而且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兰州新区作为建设中的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承担着甘肃省跨越式发展重要经济增长极的重任,但新区总体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少雨气候,地表植被覆盖率低,生态承载能力有限。本文研究表明,兰州新区的生态承载力高于整个兰州中心城区和市域水平,生态赤字低于整个兰州市域水平[18]。通过与国内其它主要城市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新区生态赤字属中游水平。按照本文测算结果,兰州新区生态适度人口规模为82.28万-119.93万,与最大人口相比约有110万人的承载剩余空间。但由于土壤贫瘠,土壤次生盐渍化趋势较严重,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因素影响,东南和西部山体为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纵横,城市东西向扩展成本较高,需对地形进行改造,中部发展要占用大量优质农田,土地资源的生态支撑能力逐步面临较大的压力。新区所在的秦王川盆地几乎完全依赖于外来调水,新区建设将挤占秦王川盆地农业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随着新区建设推进和产业聚集,水资源也将成为制约新区人口发展的重要因素。

未来新区发展应统筹城乡各类资源的利用,提高城乡空间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分区,严格实施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和建设用地分区管制,按照城市建成区、镇区、村庄等空间层次,有序引导人口集中发展。加快新区的生态绿化建设,以沿引大东一干渠和东二干渠两侧防护林带及周边山体绿化为重点,实现万亩生态绿化工程,逐步推进“千塘百湖”的生态水系工程,保育山水、构筑生态屏障。充分利用生态和自然资源优势,优化新区南部山区和北部农业地区的功能布局,保护生态基底,形成兰州新区快速发展的生态保障和环境基础;结合自然地形、河流水系等自然基底建设贯穿城市的大型绿色廊道,构筑线型绿化生态骨架,分隔城市组团,保护城市环境,形成完整的生态廊道和良好的景观绿化体系,提高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谭子粉,刘桂菊,张旺,等.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长株潭城市群适度人口容量预测[J].武陵学刊,2010,35(1):66-69.[Tan Zifen, Liu Gyuju, Zhang Wang, et al. Optimum Population Capacity Forecast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of the ChangshaZhuzhou Xiangtan City Cluster[J]. Journal of Wuling, 2010, 35(1):66-69.]

[2]王颖,黄进,赵娟莹.多目标决策视角下中国适度人口规模预测[J].人口学刊,2011,(4):21-29.[Wang Ying, Huang Jin, Zhao Juanying. The Estimation of Optimum Population of China Under Multiple Goals Restrain[J]. Population Journal, 2011, (4):21-29.]

[3]靳玮,徐琳瑜,杨志峰.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及应用[J].环境科学学报,2010,30(2): 438-443.[Jin Wei, Xu Linyu, Yang Zhifeng. A Multiobjective Decision Making Approach to Determine Optimum Urban Population Siz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Tongzhou District of Beijing[J].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2010, 30(2): 438-443.]

[4]傅世锋,张平,蒋金龙.基于开发区规划环评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12,23(2):459-467.[Fu Shifeng, Zhang Ping, Jiang Jinlong. Evaluation of Land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of Development Zone Based on Planning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12, 23(2):459-467.]

[5]陈爽,,李广宇,等.承载力评估在区域人口配置中的应用:以常州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2,23(2):483-490. [Chen Shuang, Wang Dan, Li Guan, et al. Application of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in Spatial Allocation of Regional Population: A Case of Changzhou City of East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12, 23(2): 483-490.]

[6]曹建军,刘永娟.GIS支持下上海城市生态敏感性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7):1805-1812.[Cao Jianjun, Liu Yongjuan. Ecological Sensitivity of Shanghai City Based on GIS Spatial Analysis[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10, 21(7): 1805-1812.]

[7]潘竟虎,石培基.张掖市生态功能分区[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22(1):38-43.[Pan Jinghu, Shi Peiji. Ecological Function Divisions in Zhangye City[J]. Urban Environment & Urban Ecology, 2009, 22(1): 38-43.]

[8]Wischemier W H, Smith D D. A Soil Erodibility Nomograph for Farmland and Construction Sites[J].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1971, 26(3): 189-193.

[9]王万忠,焦菊英.中国的土壤侵蚀因子定量评价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1996,16(5):1-20.[Wang Wanzhong, Jiao Juying. Qutantitative Evaluation on Factors Influencing Soil Erosion in China[J].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1996, 16(5): 1-20.]

[10]张玮,陈基伟,刘雯,等.上海市主体功能区划分中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J].上海地质, 2009, (3): 32-34.[Zhang Wei, Chen Jiwei, Liu wen, et al. Evaluation of Exploitative Land Resources in Major Function Zoning of Shanghai[J]. Shanghai Geology, 2009, (3): 32-34.]

[11]马强,徐循初. “精明增长”策略与我国的城市空间扩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4,(3):16-22.[Ma Qiang, Xu Xunchu. Smart Growth Policy and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in China[J]. Urban Planning Forum, 2004, (3): 16-22.]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9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18.[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Code for Classification of Urban Land Use and Planning Standard of Development Land GB137-90[M].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2011:1-18.]

[13]Bicknell K, Ball R, Cullen R, et al. New Methodology for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New Zealand Economy[J]. Ecol Econ, 1998, 27: 149-160.

[14]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等.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2):280-285.[Xu Zhongmin, Zhang Zhiqiang, Cheng Guodong, et al. Ecological Footprint Calculation and Development Capacity Analysis of China in 1999[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3, 14(2): 280-285.]

[15]王丽晔.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法的人口容量计算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3):343-348.[Wang Liye. A Study on Population Ecological Capacity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The Case of Jinhua in Zhejiang Province[J]. 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2008, 31(3): 343-348.]

[16]高小羊,葛幼松.基于生态敏感性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以泉州市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07,(8):123-126.[Gao Xiaoyang, Ge Yousong. Study on the Land Carrying Capacity Based on the Ecosensitivity:A Case Study of Quanzhou[J].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7, (8): 123-126.]

[17]潘竟虎,董晓峰,魏彦强. 兰州市中心城区适度人口测算分析[J].西北人口,2008,29(3):50-54.[Pan Jinghu, Dong Xiaofeng, Wei Yanqiang.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n Optimum Population in Center District of Lanzhou[J]. Northwest Population Journal, 2008, 29(3): 50-54.]

[18]张永芳,张勃,郭玲霞.兰州市生态足迹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9):25-29.[Zhang Yongfang, Zhang Bo, Guo Lingxia.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Lanzhou City[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 22(9): 25-29.]

Study on Ecooptimum Population in Lanzhou New Area Using Multiple Scenarios Model

PAN Jinghu SUN Huihui SHI Peiji

(College of Geographic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70,China)

上一篇地质大学

下一篇李白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