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仪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监测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监测仪

环境监测仪范文1

环境监测仪器大多为高精密仪器,仪器的使用对仪器的放置和使用环境均有一定要求。大型精密仪器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最好一室一类仪器,安装好除湿机、空调等设施。仪器的电源应与照明用电分开,电源线单独接地处理,以减少电磁干扰对测定的影响。仪器使用前后均要检查所用的水、电、气等是否符合要求,建立每台仪器的使用记录和维修保养记录,记录下仪器的使用情况、维修保养等信息。现场监测仪器在使用前一定注意现场监测环境,仪器使用前要校验,使用后要及时做好仪器的保养。对于影响到检测结果的维修,维修完成后要重新对仪器进行检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在可能的前提下应对以往监测数据进行溯源,确保仪器的精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每台仪器的编号,用不同彩色标识仪器状态,表明属于在用、检修、停用、禁用等状态,仪器检定后粘贴上检定标签。对大型分析仪器应对所测的物质定期进行检测限的测定,以保证监测仪器的灵敏性、精密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仪器的期间核查

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是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要求的质量管理的一种方式,环境监测仪器应该结合仪器的特点适时地开展期间核查。对日常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频繁的检测设备,经常携带到现场检测的仪器设备,以及其他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环境监测仪器应进行仪器期间核查。核查时尽可能考虑实际具备的条件和成本等因素,将电子天平、酸度计、电导仪、多功能声级计、智能烟尘采样器和综合采样器纳入仪器期间核查,编制其期间核查规程,年初编制其期间核查计划,保证仪器在一个检定周期中间进行核查。核查不是校准,不需按其检定证书逐项进行核查。对于电子天平使用定值砝码进行核查,酸度计和电导仪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核查,多功能声级计以日常监测每次进行监测的校准前后值作为核查,智能烟尘采样器定期使用氧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标准气进行核查,综合采样器则是对流量和计时准确性进行核查。建立核查记录,记录下测定环境条件、测定原始记录以及核查结论。当监测仪器使用环境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怀疑仪器监测结果等情况时,都应适时开展监测仪器的期间核查工作。当核查情况异常时,应进行复查,查找原因,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3仪器操作人员培训

按年初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学习工作,特别是对监测仪器操作人员更应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监测仪器操作人员的培训对于仪器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有着至关重要,培训应分步进行。在仪器购买前,要结合仪器特点和型号针对性的了解仪器的性能和简单操作、保养知识;仪器安装调试时,全程参与厂家技术人员对仪器的安装调试,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性能、操作程序和保养维护程序。通过培训,监测仪器操作人员达到独立操作和保养监测仪器的目的。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加强仪器操作训练,随时记录分析操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咨询专家解决技术难题。在使用仪器有一定经验后,可以适时联系厂家进行集中培训或参加学技交流会,解决监测仪器使用过程中的技术疑难问题,提高仪器分析人员的技术能力。

4结语

目前,我国已制定各类国家环境标准410项,覆盖了大气、水质、土壤、噪声、辐射、固体废物、农药等领域。已开展了环境质量监测、环境质量周报、日报、预报监测;污染源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污染源解析监测,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效果监测等等。需监测的污染因子达百余种。随着我国工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技术升级的发展,面向“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监测和专用优化系统将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为了满足实现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要求,钢铁、石化、电力、有色金属等企业在环境监测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而最重要的分析仪器领域,尤其是高端环境监测系统领域,不仅仅涉及传统的光学、电化学、色谱、质谱类分析技术,还涉及精密机械、电子学、计算机技术、自动化、人工智能等多种核心技术。这些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环境监测仪器的测量技术不断提高,应用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仪器分析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环境监测仪器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加强环境监测仪器管理愈来愈成为环境监测的基础工作。只有管理好环境监测仪器,才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并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环境监测仪范文2

关键词:环境监测概念 特点 存在的问题 选购时的注意

环境监测仪器是针对环境是否有受到污染的数据进行监测,在环境保护的管理实施过程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国环境监测事业起步较晚,所以还需要学习国外比较先进的技术,改善人们生存的社会环境。

一、环境监测仪器概念和特点

环境监测仪器通常是针对存在于水以及空气里的灰尘、噪音等等,可以用来监测使用的仪表仪器,通常包含了四类:“实验室里使用的通用大中型分析设备仪器、专业使用的环境监测设备仪器、在线使用的自动化监测设备仪器、应急事故专用的监测设备仪器”。实验室里使用的通用大中型分析设备仪器主要用于监测科研项目和要求精密的大型实验室数据分析;专业使用的环境监测设备仪器其中包括了大气环境监测设备仪器、水环境监测设备仪器和各种由于污染的物理监测设备仪器;在线使用的自动化监测设备仪器通常是针对于存在有环境质量问题,以及存在排污污染源的数据指标进行自动化监测;应急事故专用的监测设备仪器通常是因为出现了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并且会造成其他的危害,所以才需要这种携带起来比较方便、使用方法简单、可以快速进行检测的设备仪器。

环境监测仪器针对监测目标的不同,会出现一些特性上的差异,这就导致了不一样的特点。环境质量监测设备仪器用来监测的目标会根据周边的环境质量发生变化的。针对环境周边的质量比较稳定、量值相对比较低的特征。

1.环境监测的设备仪器就需要具备以下特点

1.1灵敏度和准确度要求高

1.2稳定性要求比较好

1.3针对监测目标的因子选择性较强

1.4测定目标的量值其范围一定要适当

污染源监测仪器主要是针对突然出现了污染排放物的污染浓度量值。针对污染排放物的污染浓度量值的变化大、浓度高的特征。

2.环境监测的设备仪器就需要具备以下特点

2.1灵敏度和准确度要求适中,能够满足污染排放物的监测要求以及排放的标准

2.2稳定性要求比较好

2.3针对监测目标的因子选择性较强

2.4其抗干扰性比较好

2.5测定目标的范围其适应性比较强

二、我国现有的环境监测仪器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环境监测设备仪器的市场发展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收获,但是相较于比较先进的市场来说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大多都是由一些中小的企业来进行生产的,因为企业规模和设备的限制,生产出来的多数都是中低档位的产品,产品的技术一般种类也比较少,后期出现的故障率极高,产品的使用寿命比较短。产品的监测频率变低、采样的误差就会变大、监测到的数据准确性低,无法真实的反应出污染排放物的情况,这就会影响政府针对环境污染治理的积极性。

2.现有的环境监测仪器在研究以及开发的能力上比较低,监测仪器配套的生产系统其能力也比较低,无法适应现今的市场需要。我国现在使用的高质量的分析仪器设备、以及专业使用的监测设备仪器和自动化监测设备仪器等等,多数都是从国外进口而来,使用的国产设备仪器市场占有率比较低。我国现在生产的监测仪器技术水平只是世界发达国家在80年代左右时的水准,根本无法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监测仪器的研发资金在我国一些大企业中的占有额还不到销售额的1%,但是在国外监测仪器的研发资金却是10%左右,严重的制约了我国针对污染监测系统的发展。

3.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比较低,劳动的产出率太低,相互之间的模仿性太严重。经过研究表明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3.1国有大型企业其生产运行机制本身存在问题,无法更好的发挥出骨干带头作用;

3.2中小企业都是模仿抄袭生产技术,缺乏研发的资金,生产水平特别低,产品相同性太高,生产出的检测仪器质量一般,设备性能又比较差;

3.3研发团队无法跟企业生产团队做到紧密合作,无法快速的实现检测仪器产业化生产;

3.4政府对研发新的环境监测仪器,缺乏投资和风险的评估。

4.产品市场的供求方面存在着矛盾,高技术含量的检测仪器又比较短缺,根本无法适应现今严格的环境需要。根据目前的市场需求来分析,很大一部分的环境监测仪器还是依赖于国外进口。国内的生产规模还是太小、技术又比较落后、市场竞争又缺少秩序化、生产技术其性能过于不稳定,所以导致了国产中小监测仪器供大于求的问题。

三、环境监测仪器选择购置时需注意的问题

环境监测仪器在选型时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自身需要的实际情况,针对监测目标的特性需要,广泛的根据环境情况作出实际资料收集,根据最经济实用性的原则,通过对所有的企业产品进行对比,考虑到先进的功能和实际使用性,来选择最好最适合的企业来进行监测仪器的购买。在作出选择是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误区:

1.为了节约资金成本过分的追求仪器的低价位。许多的企业在因为投入的资金有限,又想要应付环保上的要求,所以就会选择价格比较低的监测仪器以减少资金的投入。但是这些低成本的仪器都是由一些比较不正规的生产企业来加工生产的,仪器的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根本达不到环境监测的标准要求,售后的维护也无法及时做到,所以选择正规厂家的仪器是很重要的。

2.总觉得贵的就是好的,从而盲目的追求那些纯进口仪器。很多的企业在选购监测仪器时总觉得产品贵就是好的,特别是从国外进口的那些高价仪器就会更好,但是引进回来的设备仪器,无法适应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并且很多的额外功能根本不知道有什么作用,这就在资金上产生了浪费,作用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根本不了解实际的监测目标的情况,过于盲目的选择环境监测仪器的型号。很多的企业在选择监测仪器的时候总是参考别的企业在选择时的标准,根本没有了解这个仪器的型号和技术标准是否适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同的生产厂家其监测仪器测量的标准、范围以及维护等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企业在选择仪器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选择最适合自身特点的,千万不要随大流,切勿乱选择仪器型号。

四、总结

环境监测仪器的选型和管理,是做好环境监测的最基础因素,所以想要良好的发展环境监测事业,就一定要很好的选择监测仪器的生产企业,保障自身的利益,提升社会环境监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董育宏 监测仪器的科学管理 [J] 干旱环境监测 2009,23,(4).

[2]牟建 浅析环境监测仪器的科学选题与使用管理 [J] 煤矿现代化 2009(2).

[3]张蕖,吴爱冬 加强环境应急监测仪器管理的探讨 [J] 海洋与渔业 2009(2).

环境监测仪范文3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Abstract: Due to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the population, the highly developed industrial, the survival of our environment so that the air, water, soil, and many have suffered varying degrees of damage and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become important issues of the world and China's modernization-o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the basi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pollution control.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do a good job of quality control in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Key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management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环境保护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起到特别关键的作用

1.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控制工作重要性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指在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中为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所实施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监督等内容。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就要提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贯穿到环境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积极开展外部质量控制和内部质量保证活动,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及监测人才培养,加强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整体水平,提供准确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负责随时向社会提供公正、科学、准确的具有法律效益的监测数据。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最直接的反映,对数据记录的审核,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监测数据、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因此我们要加强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

2.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环境监测管理是以环境监测质量为中心对环境监测系统整体进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实际上,环境监测管理重点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环境监测信息的代表性和准确性的重要保障即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起步较晚,同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有很大的局限性。本又结合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2.1 环境监测数据缺乏真实性:环境监测的数据和信息是否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质量、环境执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以及政府环境决策的科学性,关系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实施。但是,由于出于政绩考核、技术滞后、指标不明确等诸多原因,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有待进一步高。

2.2监测管理方法手段落后

现有的质量管理手段显然已不再适用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和监测领域的拓展,质量控制措施与实际工作的关联性日益减低,管理措施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对于质量管理控制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可信度难以判定。质量管理在一些新领域中是空白一片,监测方法仍是采用实验室仪器分析法和现场检查等一些陈旧的方法,停留在单一的样本考核,而且由于工作程序和样品运输这些环节存在不相一致的问题,使得老套的监测方法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2.3 室内质量管理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地方环境监测站监测条件很差,监测用房紧张,仪器设备落后而不配套,有些常规仪器很难配全,在这实验条件下很难做到监测信息的准确。分析其中的原因,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经费紧张,监测站大多依靠地方财政拨款,依靠自收自支来维持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运转很困难;二是监测站隶属于环保局,环保局对环境监测工作重视不够,其正常工作所需也就很难得到解决。

2.4监测机构质量管理意识不强、认识不高。有部分监测站通过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的评审获证后,质量管理工作大为松懈,不似评审前认真对待,存在因循守旧、懒散,缺乏主动管理的自觉性,不能积极主动发现、解决质量问题。有些工作人员、甚至高级管理层人员没有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生命线的质量意识,忽视监测质量管理,致使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持续改进和完善。

3.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主要应对措施

全程质量控制的实施直接关系到环境监测分析的质量,搞好全程质量控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是今后的发展趋势。要提高监测质量,就必须加强质量控制的程序化,进行全方位管理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综合起来,主要是对监测方法、监测设备、监测人员三方面进行控制。

3.1 全面控制。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分为实验室内和实验室外质量控制。要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除了在实验室内对样品分析进行质控外,还要加强实验室外的质量控制,即对整个监测的全部过程和细节进行质量控制。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是从采样点位的优化布设上开始的,按照方法规范的要求,应对布点进行优化。样品的采集、储运是整个监测的根本。采集环境样本的过程,应建立严格的采样管理制度,规定对采样人员的基本要求、采样程序、采样质量保证,要求采样人员认真填写采样记录、储运记录和送样记录,并确定正确的采样频率。在采样的过程要建立定期对采样容器检查的制度,以消除采样过程中容器对监测样品的污染。环境样品是复杂多变的,必须加强环境样本的采样技术管理,执行各类环境样品的采集规范和统一的采集、保存方法,才能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全程质量控制要求建立严格的报告制度,由质控人员贯彻实施,并定期组织检查。除了报告的准确性外,还应加强对报告时效性的质量控制。项目采集分析后要及时出具报告。实验室的环境条件是影响监测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以往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监测用水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因此,要严格执行“分析实验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在实验用水进入实验室前,要检验是否合乎实验用水规格。

3.2 仪器设备控制。科技的进步,使测设备越来越先进,仪器的灵敏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也依赖于监测仪器的状况。因此要将仪器设备管理作为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仪器的配置,除了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外,为了解仪器状态,维护仪器设备在两次校准期间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减少由于仪器稳定性变化造成的结果偏差,还应进行期间核查。检查情况应记录并归档,发现设备运行有问题时,应停用报修。为随时保持仪器的准确性,还应配置相应的校准仪器,如噪声分析仪应配置声级校准器,对仪器进行自检、自校,并且要有相应的记录。建立完整的仪器设备技术档案和使用记录。仪器的管理要具体到人,加强日常维护,定期检查,随时保持仪器的良好使用状态。

3.3 人员控制。环境监测工作以人为本,人员素质是监测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监测人员的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即使检测仪器再精密,监测方法再先进,也很难使监测工作做好,也就无法提高监测质量。因此,监测站要有系统性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

总之,要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质量保证意识,要求我们加强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管理和技术基础工作,全面提高人员素质,对仪器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只有这样才能使监测质量越来越高,更好地为环境保护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丽华;;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综合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6期

[2] 刘红;论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05年02期

环境监测仪范文4

1.1水质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产生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和日本等国开展了自动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并率先在城市、企业、污水处理厂等区域开展自动在线监测,并逐渐形成了两种在线监测技术,一种是实时在线监测技术,另一种是间歇式在线监测技术,这两种监测技术的测定内容有水温、浊度、电导率、DO、氰化物、氟化物等[1]。随着总量控制制度的全面施行,在70年代末期又在测定内容中增添了T-N、T-P、COD等监测项目,通过远程监控体系将监测到的数据传送至环境执法部门,为其作出行政决策提供参考资料。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地表水质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将市政污水排放监测纳入自动监测体系中,并将其视为重点监测项目。随着自动监测系统的推广和成熟,人们逐渐意识到一个新的问题:自动监测数据能否代表某一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也就是判断监测结果是否具有代表性。经过技术人员的改进研究发现,通过监测布点的优化可以提高监测结果的可靠性。此外,随着水土流失现象的加重,其水样监测再次成为在线监测系统的重点内容,新增监测项目促使自动监测系统需同时具备自动校正、自动清洗、报警、远程传输等功能[2]。

1.2自动在线监测系统的成熟和COD监测体系的应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水质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已相当成熟,并逐渐展现出新的发展活力,世界各国对有机污染物监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使得COD(锰法和铬法)监测项目得到快速发展。水质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是T-N、T-P,关于这两项指标的监测系统开发得较早,相比之下水温、电导率、DO、浊度等监测项目的迫切性则远不如前述。COD监测体系的施行方法较多,从所用氧化剂角度分析可以分为锰法、铬法、OH-法、紫外法,其中,紫外法并不适用氧化剂,从测量方法角度分析可以分为库仑法和光学法。由于锰法、铬法所用氧化剂Mn、Cr6+都是有毒重金属,因此,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家率先采用光吸收UV法来代替COD法,日本目前的COD自动在线监测仪保守量为3500台,UV仪有2500台。

2简易现场监测技术及其仪器的发展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水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简易现场监测技术与自动在线监测技术相比更加具有发展前景。在诸多简易现场监测技术中,XRF(车载型X线荧光光谱仪)是应用最多、测量最简便的一种监测手段,尤其在固体样品的监测中更加具有技术优势,不经消解处理即可直接用于监测。车载型GC是测量有机物污染的首选方法,在发达国家已得到普遍应用,但在我国的起步时间较晚,从技术优势来看,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在现有推广应用的便携监测仪器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是PASTELUV型水质快速监测仪,该监测仪可在40s的时间内快速监测样品中的COD、TOC、BOD含量,这取决于其巧妙的设计原理和高集成的中心处理器[3]。其中心处理器可同时存储成千上万个样品实测图谱,通过对比分析实测图谱与标准方法的测量结果,可以得出最终测量值。因此,借助PASTELUV型水质快速监测仪不仅可以大大缩短监测时间,提高监测效率,而且还有效省略了繁杂的前处理程序,从而减少了使用化学试剂带来的二次污染。

3实验室监测技术及其仪器的发展

在第五次全国环境监测会议的倡导下,实验室监测技术及配套仪器得到快速发展,各级监测站也都添置了许多实验室监测分析仪器。这类仪器除可以用于常规环境监测外,还可用于实验室精密分析和科研分析,GS-MS(气相色谱-质谱仪)、HPLC-MC(液相色谱-质谱仪)、XRF、ICP-AES(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等都是监测站水环境监测常用的大型实验分析仪器[4]。

4结语

环境监测仪范文5

[关键词]环境监测 注意事项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187-1

环境恶化会不同程度的对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造成影响,甚至会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因此,环境监测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国外在环境监测技术方面发展得相对成熟,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相对较晚,在环境监测方面还存在不少这样那样的问题,发展还不成熟。

1环境监测的概念

环境监测是指以科学的方法对环境的质量以及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数据进行检测和反映的过程,环境监测能够通过测定环境质量的代表值,判断环境质量的好坏和污染情况。环境监测的对象重要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和污染组分。环境监测在内容方面主要包括对水环境、大气、生物、土壤、物理污染等的监测。其中对环境质量的监测是工作主体。环境监测工作的原则主要有经济原则、实用原则和代表原则,环境监测工作的进行必须严格遵循这几项原则。

2我国环境监测中的注意事项

2.1环境监测的技术人员方面

首先,很多地方的环境监测站都存在工作人员在编不在岗的问题,这种情况使在岗人员的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当一些专项大型任务被布置下来的时候,工作人员就更加捉襟见肘,在岗人员面对大量的工作,压力非常重。其次,在很多县级的监测站中,监测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技术知识老化,引进专业人才的速度慢等问题。再次,现阶段,环境监测工作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第一,由实验室分析向快速应急分析和自动连续分析转移;第二,由单一的采样点式分析向空中遥感监测和采样面分析转移;第三,由手工数据分析向连续在线自动分析与手工分析相结合转移;第四,监测信息要由浓度信息向总量与浓度信息、环境安全与生态风险信息相结合转移。这些工作对监测人员的技术和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人员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后,现阶段的环境监测机制在人员激励方面做的还不够,导致监测部门缺乏工作动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不高,严重影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扩充环境监测人员的数量。环境监测部门要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加强沟通,积极招聘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尝试灵活多样的聘用机制,通过劳务人员的引进、对内返聘等形式,将部门内的人力资源盘活。其次,对在岗的监测人员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工作。人力资源要想增值保值,培训是重要手段之一。现在,环境监测人员数量增长相对较慢,因而,必须加强对现有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尽力提高监测队伍的整体水平。培训的形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培训的重点内容包括提高实验室分析的技术、应急监测技术、现场采样技术和质量管理技术,努力加强监测人员的实际环境监测能力。再次,对监测人员的待遇要合理的提高。吸引人才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薪酬激励。环境监测部门也要对其工作人员的待遇和薪酬进行适当的提高,以保障监测人员专心执行监测任务和从事技术科研工作。管理部门要将绩效管理列为部门的一项任务,对一些艰苦、劳累的项目要加大分值的比重,这种分值要与年终评选和奖金挂钩,从而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发监测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

2.2环境监测的硬件设施

环境监测在硬件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第一,已有的监测仪器老化,无法满足新的工作需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环境监测仪器也进步的相当快,因而,一些地方的仪器就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变化,这种情况会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造成严重影响。第二,环境监测仪器的配置不足。环境监测部门的经费由财政负责,获得经费的渠道单一,财政投入不足,导致环境监测的仪器配置不足。因此,环境监测在这一方面的注意事项就是要加大财政对环境监测的投入,同时,拓宽环境监测的融资渠道,让社会各方面参与到环境监测工作中来。

2.3对环境监测成果综合利用方面的注意事项

环境监测成果在综合利用方面的问题主要有:首先,对环境监测数据的综合对比分析不足。许多环境监测数据一般就是报出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污染不超标或者超标的原因等等,到底是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误差还是真正的环境质量变化引起的问题,都没有进行有效说明。其次,环境监测报告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还不够。环境监测报告需要深入对各阶段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总结规律,进而对污染物进行控制。监测报告还要结合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对环境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并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对策。再次,环境监测成果需要提高其可读性。现在,人们群众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环境信息公开已经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但是,环境监测报告一般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表述方式一般是数字和文字,因而,普通民众对报告的内容往往难以理解。针对这一问题,环境监测报考需要提高其可读性。要想对环境监测成果进行充分的利用,首先,环境监测报告对各方面的数据都要充分的利用,并进一步扩展其深度和广度,分析其因果关联。还要以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气候变化为依据,分析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对不同阶段的监测数据要深入分析,总结规律;结合实际情况,对环境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其次,环境监测报告的表达方式要更加通俗易懂,一些过于专业化的语言要尽量避免使用,让普通民众能够对环境监测报告更好的进行理解。

2.4其他环境监测的注意事项

环境监测任务主要由环境监测站执行,环境监测站对环境监测任务要进行有序的调度,分清不同任务的缓急和主次,尽量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环境监测站对监测任务的部署要科学,在进行任务分配时,要充分考虑监测站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对环境的参与权和知情权。环境监测站还要规范环境监测任务的实施过程,确保其按照规定和标准执行监测任务。

3结语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监测任务将会更加重要。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环境监测的经费投入。环境监测作为环境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研究和分析一直没有中断过,虽然现阶段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进行,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正在不断的成熟和进步。

环境监测仪范文6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water environment organic pollution. Organic pollutant monitoring has become a hot topic and social concern. Through field sampling, sample preservation transportation, monitoring instrument analysis of wate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on link analysis, put forward to capture the reli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path measure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control; measure

中图分类号:P331

前言

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包括:采样质量控制保证、分析测试质量保证和数据处理与综合评价质量保证三类。水环境监测工作中强调全程序质量控制,因此这三大类分别独立,各有其重点所在,又相互关联,表现为水质监测的全面质量制约。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就是要把监测分析误差控制在容许的限度内,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使分析数据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有把握达到所要求的质量。同时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分析工作的内容之一,是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技术关键和科学管理的有效方法。

1、现场采样

1.1监测点位的设置

信息量科学、合理。所设计的布点方案,必须能够保证提供监测范围内具有足够代表性的环境质量信息,代表性是指能代表一定空间范围内环境污染水平规律及变化趋势和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足够的信息量是指所获得的监测数据,在空间分布上重复性最小,代表性最好,在时间上分辨率处于最佳状态。既能满足信息量的要求,又不致造成过大的经济负担。

反映的信息完整。所设计的方案不仅能掌握环境污染水平、环境质量状况,而且还能掌握监测范围内的污染源状况及区域环境污染特征。不仅能获得监测范围内环境污染的共性信息,还能获得监测范围内特有的典型的个性信息。

操作可行。在进行布点方案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现实的可行性,对许多具体问题应做周密考虑。如监测点位上有无易获得的电源,交通条件是否便利,微气候条件会否干扰样品采集,有无局地污染源对采样产生干扰,点位设置是否会损坏或破坏景观环境等等。

1.2采样前的准备

现场监测仪器。pH测定仪、溶解氧测定仪、温度计、透明度盘等,由具有资质的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后投入使用。

1.2.1采样器具的选择和洗涤。样品采集所用移液管,采样容器都要按样品成分和监测项目进行认真的洗涤、凉干备用。通常,玻璃瓶和塑料瓶首先用水和清洗剂清洗,以除去灰尘和油垢,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0%的硝酸浸泡24小时,取出沥干,用自来水漂洗干净,最后用去离子水充分荡洗三次。有特殊要求的容器首先用水和洗涤剂清洗,以除去灰尘和油垢,并用自来水冲净,再分别按特殊要求处理。尽可能使用专用容器。如不能使用专用容器,那么最好准备一套容器进行特定污染物的测定,以减少交叉污染。同时应注意防止以前采集高浓度分析物的容器因洗涤不彻底污染随后采集的低浓度污染物的样品。对于新容器,一般应先用洗涤剂清洗,再用纯水彻底清洗。

1.2.2样品统一编号。水样采集后,往往根据不同的分析要求,分装成数份,并分别加入保存剂,对每一份样品都应附一张完整的水样标签。水样标签应事先设计打印,内容一般包括:采样目的,项目唯一性编号,监测点数目、位置,采样时间、日期,采样人员,保存剂的加入量等。标签应用不退色的墨水填写,并牢固地粘贴于盛装水样的容器外壁上。采样人员认真核对,记录其状态,是否异常或与相应的监测方法中所描述的标准状态有所偏离。对需要现场测试的项目,如pH、电导率、温度、流量等应按下表进行记录,并妥善保管现场记录。

1.2.3水样采集的要求。在水样采集过程中,应按规定增加室内空白样、现场空白样、现场平行样和现场加标样等工作,并要按规定对样品的代表性进行跟踪检验。在同一采样点由质控人员对凡能做平行双样的分析项目,按分析每批水样做10%平行双样的原则,同时采用密码编入的方法,采集平行双样,按程序移交实验室进行分析;水样批量较少(少于3)时,采集100%平行双样。

2、水样保存、运输

2.1运输前应将容器内、外盖盖紧,装箱时分隔好。特殊样品(如冷藏、保温)要按要求运输。运输时有专人押运,需司机配合的要告知司机。凡能做现场测定的项目,均应在现场测定。 2.2为保证从样品采集到测定这段时间间隔内,样品待测组分不产生任何变异或使发生的变化控制在最小程度。在样品保存、运输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守《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和《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针对水样的不同情况和待测物特性实施保护措施,并力求缩短运输时间,当待测物浓度很低时,更要注意水样保存,应尽快送实验室进行分析,采样人员应根据不同项目的要求,进行有效处理和保管,指定专人运送样品并与实验室人员交接登记。

2.3送入实验室的水样首先做好样品交接手续,采样人员将样品和采样记录同时交样品管理员检查并添好样品登记记录,以免发生样品的漏、丢、不合格等事故发生。

2.4分析人员在接受样品时,要仔细核对样品和采样记录,如果样品与提供的说明不符,分析人员应在工作开始之前询问采样人员,要求进一步予以说明,确认正确无误后,方可签收。样品要按保存期、保存环境、保存条件和有效期等进行保存,符合要求的样品方可开展分析。

3、监测仪器

3.1定期检定校准仪器,必须按计量法规定,对所用计量分析仪器定期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经检定合格,方准使用。

3.2加强日常使用过程中维护保养。并对使用频率高的仪器在两次检定周期进行期间核查。如天平的零点,灵敏性和示值变动性;分光光度计的波长准确性、灵敏度和比色皿成套性;pH计的示值总误差;以及仪器调节性误差,参照有关计量检定规程定期核查。

3.3选定合格的玻璃量器。建立合格供应方采购名录,采购合格的玻璃量器。在使用前,首先对玻璃量器密合性、容量允许差、流出时间等指标进行检定,合格方可使用。使用后,及时清洗。

4、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4.1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机构建设标准组织实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从打造硬件基础着手,对实验室进行规范化建设,高标准配备操作台,及时更新水、大气、噪声等监测仪器,满足环境监测数据准确行要求。其次,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应加强对环境监测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技术功底厚的环境监测队伍。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带领大家出去参观学习,拓宽视野;邀请具有丰富监测知识和多年实际监测经验的专家进行业务指导和操作技术技能培训。培训可以采用课堂讲解、现场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主要是污染源监测布点、现场采样、化验分析、编制监测报告等。 4.2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数据质量月分析制度,实行不定期考核制度,及时发现处理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拿出具体的措施,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做到人人有压力,人人有担子。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质控人员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4.2.1做好样品的采集和保存工作,从点位布设到样品的采集贮存要严格执行《采样管理程序》。

4.2.2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组织的能力验证实验,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