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冬至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冬至的诗句范文1
繁星似花
火炉燃得正旺
我看看暗墙上的摆钟
摆钟滴滴哒哒的数着时间的脚步
我默默地坐着
坐着像个雕塑
我在等一个人
这个人正在我的默默中穿越千年的风雪走来
他歌而啸
锦袖一挥
便涌起壮丽的诗句万傾波涛
他喜欢竹鞋笀杖
喜欢在风雨如晦的人生中放歌自己
直唱得心情光明如镜
直唱得归来也无风雨也无晴
他有时也会像我在黑暗中沉默
沉默像如磬的巨石
像如磬的巨石擎着宇宙
有时他也会朗朗的笑起来
笑得江山如画
笑得日丽春风
他笑世界的不公
他笑人生如舟沉沉浮浮
他笑那颠倒了的黑白的世界
他笑权贵小人的营营苟苟
他笑
笑得醉了
醉了像杯中透明了酒
我等一个人
这个人正在心中温暖的融化
融化了惊涛拍岸和周朗赤壁
融化了朱阁绮户和寒沙净枝
融化了
在融化中
冬至的诗句范文2
[关键词]产业集聚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先进制造业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构层次不断向高端演进,广东省进入产业结构性调整阶段,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速度相应加快,重点加速移向珠三角核心区以外欠发达地区。近几年广东省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变动趋势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变动趋势如何?近几年来广东省各地市集聚的产业有哪些?回答以上问题,需要严谨的实证分析。
产业的空间集聚作为一种全球范围的经济现象,逐渐成为新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 Porter 从创新和竞争力角度对产业集聚展开研究,认为产业集聚是提高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的极大关注。关于该问题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聚集度的测量与产业集聚演化分析上。Keeble(1986)将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用于测量行业在地区间的分配均衡程度。Amiti(1998)拓展了克鲁格曼的思路,测量了欧盟国家的三位码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用以检验欧盟国家的工业集中的演变程度。我国学者白重恩(2004) 、罗勇(2005) 、路江涌(2006)等也对我国产业区域集聚现象进行研究,并对制造业区域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白重恩运用Hoover地方化系数对区域专业化程度进行测量,重点对地方保护主义对制造业区域化和集聚决定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认为地方保护主义的作用超过了外部经济性和规模效用,仅次于历史影响的作用。罗勇等利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和自定义的五省市集中度对中国20个制造业行业1993、2003年等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认为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与工业增长表现出较强正相关性;路江涌等利用EG指数衡量了行业区域集聚和共同集聚的指标体系,考察中国制造业的区域程度在1998-2003年间的发展趋势,并进行了国际比较。
以上的研究大多为基于全国层面的省际分析,且研究数据至多止于2005 年。在中国学者的研究中,对于广东省产业集聚的研究并不多。罗薇薇以1988-2003年广东省制造业数据分析了产业集聚程度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性。舒元以广东省城市为研究对象,以制造业行业工业总产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98年到2007年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城市间制造业的集聚与分工趋势。
本文以广东省各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广东统计年鉴》、《广东工业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以制造业行业工业总产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99-2008年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制造业集聚情况与变动趋势。与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文献不同,本文采用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衡量了广东省两位数水平28个制造业行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实证分析包含了2008年最新的产业数据,以考察广东省产业集聚发展的最新态势,尤其是突出说明了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状况。
二、指标选择
本文选择如下指标来衡量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
1.行业集中度指数(指数)
是测度产业集聚水平方法中最简单的计算指标。但指数随着n的取值不同而不同,结果不唯一,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配合其他方法具体给出产业集聚的地理区域。
2.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
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是李太平(2007)受徐康宁(2003)在衡量中国制造业在地区性集中程度时所设计的标准差系数以及苗齐博士在衡量种植业生产结构变动程度时所构建的种植业结构变动指数启发,按照构建产业地理集中指数的思路,构建的衡量产业区域集聚程度的指数,它的基本含义如下:
假设全国有n个产业和m个地理区域,第i个产业的区域集聚程度指数定义为:
式中: 表示i产业在j区域的从业人员人数,k表示i产业中大于平均从业人员的区域个数,表示i产业在每个区域的平均从业人员人数。表示i产业的地域分布位于平均值以上的那部分不均匀程度占整个产业的比重,其目的在于把这种以绝地值形式表示的集聚程度转化成相对值,以便测度出来的产业地域集聚程度能够在产业之间进行比较。为分布系数,也可以变换成的形式,用它来表示 产业的不均匀程度在地理区域上的实际分布状况。
根据的计算公式便知,产业地域集聚程度指数的取值范围为: 。取值越大,表示产业集聚程度越高;反之,则表示产业集聚程度越低。
李太平通过与罗勇和曹丽莉(2005)用构建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所计算的结果和当前大多数文献的结论对比说明了该指数在衡量产业区域集聚程度上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计算方法简单、直观,可以利用现有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区域集聚程度进行有效测度,更贴近广东省产业区域变化的现实,因此本文采用该指数来反映广东省产业集聚的程度。
三、实证研究
1.样本、数据的说明
选取广东省21个地级市1999―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本文选择两位数水平的28个制造业行业数据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广东统计年鉴》和《广东工业统计年鉴》。为了保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文的工业总产值均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由于2001年数据无法获得,所以本文就只研究其他年份。
2.计算结果及数据分析
(1) 广东省制造业集聚态势及其变化机制分析
根据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的计算公式,对广东省1999―2008年28个制造业行业的区域集中度进行计算,结果见表1。
由于广东统计年鉴从2003年工业企业主要统计指标行业分类和大中小型分类,统一实施新的分类标准,为使统计口径具有可比性,本文着重研究2003-2008年的数据。通过对表1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和图1指数平均值的分析可总结出广东省制造业产业集聚的重要特征和演化趋势。首先,产业集聚的趋势总体上是先上升后下降,符合产业集聚的倒U型特征;其次,从2006年开始,广东省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产业由珠三角核心城市向周边地区转移的态势已出现端倪。
根据指数平均值的具体走势变化,我们又可将2003-2008年分为两个阶段:2003年到2006年、2006年到2008年。在第一个阶段,指数平均值总体在上升,从2003年的0.385上升为2006年的0.4139,其中2003年到2004年该指标略有下降,2004年到2006年 指数平均值上升较快;在第二个阶段,指数平均值由2006年的0.4139下滑到2008年的0.4012。
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空间集聚规模伴随时间推移呈倒U型曲线,产业集聚的边界由促进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和阻碍产业集聚的“离心力”所共同决定。在第一个阶段,由集聚效应所带来的知识的外溢效应、前后向的产业关联与市场关联、特殊技能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使得“向心力”的作用相对较强,广东省的产业集聚呈现出强劲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大量涌入集聚地,这进一步推动了集聚地的制造业产出,强化了集聚效应。这就表现为指数平均值在第一个阶段呈向上攀升的态势。随着地区间一体化的进一步提高,由集聚所产生的“离心力”效应开始显现。因为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后,集聚地生产要素价格以及土地价格的升高、运输成本的增加、竞争的加剧以及环境污染的严重等,往往超过了引向集聚的向心力,将会抵消集聚所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于是产业开始向周边城市转移。这就表现为第二阶段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降低。
(2)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趋势分析
近年来广东省实施“双转移”战略,很多行业出现向欠发达地区如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的现象,一些行业集中度开始下降。表 2 列出了2006年、2008年指数,并计算了2006-2008年指数变动百分比,这里我们关注2006-2008年的指数,以此来总结近几年广东省制造业在城市间集聚的变化趋势。
①总体来看从2006年到2008年,28个制造业行业的指数呈普遍下降的趋势。28个制造业行业中,有23个行业的指数变动百分比是负数,这意味着大部分的行业在广东省内已出现向周边城市扩散的趋势。
②传统制造业的指数下降较快,产业转移的趋势较明显。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制造业有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制品业、纺织服装及鞋帽制造业等。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制造业的投入要素是简单劳动力,产业转移难度较小,因此转移趋势明显。
③先进制造业的指数下降幅度较小。根据《珠三角发展纲要》规定的五大先进制造业,2006-2008年除了石油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中的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工用机械制造业的指数大于零以外,其他先进制造业指数在下降,但总体上下降幅度不大。这些行业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产业的转移需要一定的工业基础、科研力量和人才优势,与传统制造业相比转移的难度较大。
④一些重化工行业的指数下降较快,产业转移趋势比较明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医药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近年来广东省政府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加大了对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投入力度,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这些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政策的扶持使得某些重化工业开始向这些地区转移。
四、结论
由以上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广东省十年来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的核心城市中。集聚程度最高的产业中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一些重化工产业。
2.从2006年开始,产业集聚的“离心力”开始发挥作用,广东产业区域集聚程度 指数自2006年到2008年逐年下降,产业开始出现向周边城市转移的趋势。其中传统制造业行业与一些重化工行业转移态势较为明显,而先进制造业的 指数下降幅度较小。以上表明,广东省制造业产业转移的趋势已经显现,它的产业调整正在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舒元杨扬:《城市间产业集聚与产业分工演化---基于1997-2008年广东省城市工业发展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9(2)
[2]薛艳:《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实证研究》[J].《统计教育》,2009(2)
冬至的诗句范文3
“果冻布丁喜之郎”——这一句概念占位的广告语也因此让喜之郎成为了中国果冻食品的代名词,虽然喜之郎并非是中国果冻食品的标准缔造者。这也是让众多的后起之秀们心中大为不悦之处。
突破,一直是后起者的努力方向;但是,尽管我们看到如金娃、徐福记等一直在寻找着市场突起之路,现实是总是不能和喜之郎一样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一席空间,哪怕是它的旁边。金娃一直想依托品牌概念突出喜之 郎的防线;徐福记想借产品的不断创新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但是,都只是赚到了果冻市场的一点碎银。
其实,原因很简单,之所以后起者不能超越喜之郎,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在走着和喜之郎类似乃至相同的营销思路——类似的包装;类似的价格;类似的渠道;类似的终端;类似的促销行为,甚至于类似的广告表现等等,堆头、陈列等等就是彼此在终端竞争表现的唯一所在。
传统的市场推广、概念炒作等等营销行为喜之郎都做过了。但这些只能作为新品牌立足市场的“常规武器”——
那么,如何突破喜之郎的诺曼底防线呢?
策略思考:面对如此“强敌”,既然我们不能从大的市场战略方面突破,就必须在营销链中的从某一个小的地方出其不意地做大做强,让某一点成为牵制整个市场的战略重点,从而取得市场的生存权。
首先,我们经过调查分析发现,为什么果冻布丁是越做越大,由“小布点”到“一小碗”?这里面的产品创新如果不是消费者的需求所致,谁又愿意冒险呢?而这一表面上只是产品体积上从小到大这样一个简单变化却内涵着消费者的饮食消费的奇特心理。
每一样食品都有其独特之处,消费者对于它的看法是不同的。由于果冻是速食产品,无需加热等工序,又由于其是固体状态,即果冻无形却有形。消费者更是愿意把它当饭一样吃,而既是当饭吃,那就是要吃的饱,一次吃的过瘾。
因此,从这一点来说,果冻从指头大的小布丁到掌心大的一小碗增加的还不够份量——而应该是甚至于比拳头还大的“一大碗”才行。这也可以说是消费中的一种“马太效应——大则极大,小则极小”吧。
因此,我们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果冻食品若从常规方法如色彩、配料、包装材质等方面是无法超越果冻巨人——喜之郎的,所以,首先的超越应是满足消费者心理潜在需求的产品力的超越——同样造型的产品比喜之郎要大;不同造型的比喜之郎要多;差异化产品走更是能“吃饱”的多品种营养型等。而这,只是满足消费者能够大口吃、豪吃、吃得爽吃得过瘾的消费心理需求。
其次,如何让消费者在什么地方吃到、吃得过瘾呢?
传统商场超市的零售方式无法真正满足消费者如何吃得过瘾这一需求。为什么呢?首先,是吃得不方便。就说那表面的一层保护膜吧,要是想把它去掉有时却是要费一番功夫的。其次,就是吃得不过瘾。一个一个的去壳吃,有一勺一勺的大口吃得爽吗?而且现在又出现了一个由于老年人或小孩由于过力吸入而把果冻吸到气管里的危险状况,因此,这里就隐藏着一个由吃的方式的变革而带来的商机。
这个商机就是要让消费者从经过商家间接去吃到直接吃成品,即所谓的现场制作加工。而能够满足这种做法则就是所谓的新商机——果冻食品的连锁加盟店商业形式。这也就是通过新的渠道模式和消费者走得更近。对于连锁加盟,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但是就是这么的一个市场中的“旧元素新组合”,能够给果冻市场一个新的利润空间。同样,这种模式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只能在城市中心年青人集中的地方、商业闹市区等,前期更易在中心城市开展。
冬至的诗句范文4
关键词
具身认知;语言理解;动作知觉;心理模拟
分类号
B842
1
引言
语言理解是当前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什么是语言理解?当我们说我们理解了一个单词,一句话,一段文字时,我们是指什么?在第一代认知科学的框架下,语言理解是建立在抽象规则和表征的基础之上,认为人们通过对独立于大脑和世界的抽象规则和表征的理解来进行语言理解。然而这种观点无法回答符号接地问题(symbolgrounding problem),
即如何使一个形式符号系统的语义解释具有系统的内在性,而不仅仅是寄生于我们头脑中的意义?抽象符号和规则并不能完全的解释现实世界,因此在解释语言理解机制的过程中存在缺陷。
针对这种语言理解理论遇到的问题,一些研究者从具身认知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具身认知的语言观(embodied language of cognition)。这种观点认为,语言概念是植根于动作和知觉系统中的(Glenberg,1997;Barsalou,1999;Barsalou,Simmons,Barbey,&Wilson,2003),单词的意义植根于身体的知觉与运动,而并非通过抽象的非模态符号来进行表征。具体的说,语言理解植根于我们身体的感知系统和行为计划之中,并且与我们的感知系统与计划交互作用。一个例子可以更形象的理解这一观点,“地瓜”这一事物,因为其不同的属性有不同的名称:从出处和产地可分别叫做:地瓜(长在地下),山芋(长在山地),番薯(来自国外);从外表的颜色可分别叫做:红薯,白薯,红苕;从味觉和触觉可分别叫做甘薯(味甜),凉薯(触觉);从外在的形状可叫做豆薯(王寅,2004)。由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具身语言理解的观点,人类对于事物概念的理解并非来自于抽象的命题表征,而是来自具体的身体的感知系统,来自我们认知的各个角度。本文首先对具身语言理解的理论进行讨论和阐述,之后回顾了一些重要的相关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层面论证了语言理解植根于感知和动作之中。最后,对具身语言理解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2 具身认知与具身语言理解
2.1具身认知的提出与发展
从上世纪认知心理学兴起代替行为主义成为主流之后,心理学中依次出现了两种认知观:以计算机隐喻为核心的信息加工模型和联结主义的神经元网状结构模型,二者被统称为第一代认知科学。但是,“尽管符号计算主义和联结主义在加工的结构上不同,但两者的基本假设相同,即心智完全是由脑的相关过程实现的,而这些过程的关键性质可以在独立于大脑神经细节的水平上进行研究……”(Bickhard,2009)。也就是说,对心智的研究可以等同于对大脑的研究。然而,“当前的认知科学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信息加工模型的认知观点……”(Obeck,2009)一具身认知观,即:身体的状态直接影响认知过程的进行,大脑与身体的特殊感觉一运动通道在认知的形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叶浩生,2011)。在具身认知的观点看来,认知不仅仅依赖于大脑的神经细节,也依赖于我们的感知和动作系统,依赖于我们的身体与环境。身体的物理性质(形态动作)以及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塑造了我们的认知。认知始终与具(体)身(体)结构和活动图式内在关联(李恒威,盛晓明,2006)。由于具身认知理论对传统认知主义发起了强烈挑战,提出了崭新纲领,因而被称为“第二代认知科学”。
2.2
具身语言理解相关理论
随着具身认知研究的不断扩展,在情绪、态度、知觉等研究领域都涌现出一股“具身思潮”。而在语言认知方面,有研究者提出了具身语言认知理论,这种观点认为人的语言理解植根于我们的感知和动作系统,它注重语言理解的感觉运动基础,并强调经验作用(Glenberg,1997;Barsalou,1999;Barsalou et al,2003)。这种关于语言研究的新视角将具身认知、心理语言学与语言理解相结合,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具身语言理解观。典型的具身语言理解观包括Glenberg的索引假设、Zwaan的浸入式经历者框架、Feldman和Lakoff的语言神经理论,这些语言理解的具身观虽然因着眼点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在基本观点上却是相似的(鲁忠义,高志华,段晓义,刘学华,2007),下面对这几种理论进行简单介绍。
冬至的诗句范文5
1997年年初,新生活厨具总汇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公司的经营可谓困难重重。首先是注册资金仅有3.5万元,流动资金匮乏。其次所品牌也不被市场认可。我至今还记得一位老同学见面的第一句寒暄:“祥子,你现在在做药品?”我诧异得嘴巴好一会儿就没合上,见我没有听明白,他又补充说:“创尔特难道不是止血疗伤的创可贴?”
销售的艰难可想而知,但我相信母亲的眼光,所以相信创尔特的产品。我创尔特品牌,是听从有着几十年燃气产业工作经验的母亲的建议。尽管创尔特品牌知名度还不够高,然而工厂的规模、技术储备和发展潜力都较好,在强大的硬件设备基础上,只要从软件上加以正确的实施和处理,定能马到功成。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因而处理措施很重要,产品品质好,价格自然会高一些,但创尔特品牌知名度并不高,要做好三四级市场,就必须破局。在没有价格优势的前提下,如果以杂牌的经营思路去和杂牌竞争,肯定没有市场。
我认为,经营理念要借助两个力量才能得以实现,一个是拉力,一个是推力。
从拉力看,主要来自于品牌效应和广告宣传,重点是要将产品本地化和差异化。十多年前的淮南虽然是一座工业化城市,但由于生产标准的不规范,家庭用气有7种气源。在广大的三四级市场,更是如此。我公司就采取扫大街的模式,跑家串户,分别依据各小区不同的气源将产品进行划分,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销售,做到有的放矢,及时将市场上的信息反馈给工厂,建议工厂生产适合不同气源使用的产品,两厢配合下,销量渐渐有了起色。
在营销策略上,虽然我们没有在广告上大规模投入,而是通过组织一些公益活动、体育活动宣传品牌。自2002年至今,每年在七、八月间我公司都冠名举办一场“创尔特杯足球赛”,以球会友,借友促销。参与的单位涵盖了市政机关、银行、企业、大学。把这些单位里对足球感兴趣的人集结在一起,让他们在挥洒汗水的同时记住了创尔特。由于参与这项活动的单位及个人通常都是有经济实力的人,通过将产品从高向低渗透的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淮南市球迷对这项赛事的关注程度甚至超过了同期举办的足协杯。此外,新生活公司也积极参与一些公益活动,譬如为小学的小朋友们发放带有“创尔特”标志的小黄帽,保障他们过马路时的安全,同时,也很好的宣传品牌,可谓一举多得。
几年的推广,使得我发现这种文化性质上的公益活动对品牌的宣传和促销效果极好,于是,我就将这种模式推广复制到在三四级市场。当然,在三四级市场搞足球比赛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就根据当地消费者的休闲特点,采取了象棋比赛、蓝球比赛等形式。三四级市场的分销商促销资源有限,但这种活动形式投入较少。再加上现在政府也非常提倡在三四级市场搞文化活动,做这些文化活动也就非常容易得到政府和广大消费者的支持。良好的产品品质,配上公益性的活动,场场活动使得创尔特品牌慢慢沁入人心。
市场的工作很细,也很辛苦,只有通过不断的活动去巩固市场,才能取得滚雪球般的市场业绩。目前,我国三四级市场与市区的销售比例为4:6,其实很多三四级市场还是布网点的阶段,我相信未来的市场潜力更大。
从推力看,则来自于售后服务的打造,通过销售人员服务和售后渠道产生强大的推力。为了使成功的模式顺利的在三四级市场推行,公司对下级客户提供保姆式的服务,我认为既然做了我的下级客户,那么就有责任推着其挣钱。公司的业务员每周都要和下级客户见面沟通。两个月开一次会,下级客户在我这里会看到我在终端和小区中的做法,以及我做的各种公益推广。我也会把我公司的做法和想法告诉他们,结合他们带来的竞争对手的信息,充分沟通,根据他们当地的具体情况,找出具体的做法。同时公司也经常对下级客户做培训,教下级客户如何开拓市场。
通过做好县级市场,可以很好的带动乡镇市场的购买,我甚至将网点下沉到镇里,但大可不必布到村级,毕竟目前交通很方便。我们通常在县级市场建立2~3个专卖店,在一些较为发达的2~3万人的镇上建立专卖店,也能够生存。三四级市场是非常广阔的,在不发达的乡镇市场建设专卖店,无论从成本还是资金,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市场的推广宣传必须要全方位覆盖的。于是,公司建立了流动专卖店,流动专卖店是一辆很大的厢式货车,2米宽4米长,在8平方的车厢里面,布有标准的展台,车厢外体打有统一的VI。这种流动的专卖店,比较标准,档次也较高,再结合各种宣传措施和活动,很容易吸引眼球,宣传效果较好。通过流动专卖店的宣传推广,既达到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又极大的促进了产品的销售。
早在1997年,公司就已建立了用户数据库,每年6~8月都会定期的回访,并在小区内开展抽奖活动。1999年,新生活公司的800免费服务电话正式开通,是淮南市第一家推出800免费电话的用户。三四级市场不像市区竞争那么激烈,相对来讲,运营成本还比较低。通过流动专卖店的宣传推广,当消费者认可时,购买是非常方便的,只需通过一个800电话既可达成。
目前在淮南市区,燃气热水器可以占到50%,太阳能热水器占25%,电热水器占25%。但在三四级市场,太阳能热水器可占85%,电热水器占10%,燃气热水器仅占5%。随着新农村建设,家电下乡等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西气东输进入淮南的广大三四级市场,同时公司向县乡镇市场的进一步渗透,以及农村消费者居住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三四级市场燃气热水器的扩容是必然的。做三四级市场就像滚雪球一样,雪球会一年比一年大。只要前期基础工作做好,后边市场就会特别的好做
2009年底,新生活公司的拥有各类销售网点20个。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经商之道,我认为:获得客户的认可是商道之根本。
冬至的诗句范文6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的规定,输出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检疫依据有:输入国家或者地区和中国有关动植物检疫规定;双边检疫规定;贸易合同中订明的检疫要求。
目的:为了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和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传入、 传出国境,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