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本科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本科教学范文1
关键词:纺织贸易 院系合作 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05
发展跨学科专业是现代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才市场的需求,也是当今学科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势。教育部早在2001 年12 月25 日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提倡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新机制。高等纺织院校也已认识到跨学科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并在此领域内进行了研究和实践,纺织贸易专业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该专业多设置于全日制高校的纺织学院,也可设置于具有纺织工业特色的综合大学的经济学院,如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的纺织工程专业和其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都下设有纺织贸易方向。然而,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学院的不同资源优势及偏重,纺织贸易专业的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及建议。
1 纺织贸易专业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纺织贸易专业本科教学过程中存在如下瓶颈问题,急需改革并突破:
1.1 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目标严重趋同
纺织贸易方向的现有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普遍趋同,各自特色不突出,未能完全考量学科资源、办学条件、生源层次、专业资源和师资力量等客观差异性,也未能充分利用各自的独特学科资源和竞争性优势,都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对纺织贸易人才的需求。
1.2 课程设置脱离人才培养目标
纺织贸易专业都共同开设有商品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等基础课程,但更多的专业课程的设置由于各自师资的限制,无法实现既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设于纺织学院的该方向将对外贸易概论、国际商法等课程设置为专业任选课,是学生在修完主干课程和学分之后出于兴趣爱好而自选的课程,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从难易程度上看也相对浅显;而在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系的纺织贸易方向教学计划中,又将织造原理、针织原理、染整原理等主干课程整合为一门专业任选课程“纺织工程概论”,供学生选修。
1.3 师资队伍各有优劣势,但未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
纺织贸易专业的教师往往只具有单一学科的学位或学历,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同时具备国际贸易和纺织学科双学历的教师仅占不到1%。而其在授课过程中所欠缺的学科知识往往只能通过自学,这势必会导致所授内容的深度、难度及前沿性不足,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未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1.4 实验实践资源未能整合利用
纺织学院和经济学院现有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场所有很大的区别,在纺织学院的实践教学中较强化工程实践能力,而经济学院则较注重贸易环节和流程的模拟和实践,二者各有侧重亦各有欠缺。如纺织学院开设的纺织商品检验学课程因其具备实验条件故配备了纺织商品检验学实验课程,而经济学院的商品检验检疫和纺织商品学课程却只能纸上谈兵;再如经济学院为纺织外贸跟单课程建立了专门的实验室,引进了3D仿真模拟软件,使学生可以进行纺织商品外贸全过程的跟进训练,而纺织学院则无法开设该门课程。
1.5 实习实践流于形式
由于实习的时间、地点、经费、安全性、保密性等多方面因素,纺织贸易专业的顶岗实习往往难以实现,学生们大多只能在实验车间或实习工厂里走马观花地参观,或做些简单的技工、文案工作,形成“实习劳动化,实践形式化”的困局,很难达到实习实践的目标。
2 特色人才培养方案规划
纺织贸易专业的发展要求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张廷海,张庆亮(2010)曾提出特色专业的“特色”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人无我有”,即独特性或个性;二是“人有我优”,即杰出性或优质性;三是“人优我新”,即开拓性或创新性。我校两纺织贸易方向均应立足于服务区域和行业的需要,紧贴天津建设“北方金融中心”、“航运中心”、“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等的需要,围绕纺织品贸易平台,注重纺织专业与贸易知识的有机融合,培养熟练掌握纺织材料、纺织加工流程、产品质量检验与管理,较全面掌握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方法和操作技巧,具有较强计算机与英语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 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突出特色
3.1 开展院系合作培养,人才共建
打破学院行政设置,充分利用两学院现有的师资力量,优势学科,财政投入,教学、科研设施与设备,知识产权、合作企业等内外部资源,优势互补,构建教学团队,共担课程,共享实验实践资源。
3.2 师资交互培养
充分利用两院优势资源,对专、兼职教师进行分批、定期的交互式培养,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科学研究、管理研究等多角度全方位有计划地进修,使只具备单一学科学历的教师更加深入地掌握所需学科知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3 成立学生互助小组,搭建学习平台
在部分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大胆地打破原有院系和班级设置,将两院学生混班编排,成立学生互助小组,共建学科学习网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交流过程中发挥各自学科特长,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郝小礼,王海桥,邹声华,刘何清,刘荣华.论高效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专业特色定位原则与过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7).
[2]黄豹.纺织类高校专业生存及发展的评价标准――以武汉纺织大学法学专业为例[J].纺织教育,2012,(4).
本科教学范文2
一、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现状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目前的传播学本科教学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总结如下:教学深度难以把握;理论教学的主导地位导致“学而无用”;教学与学术研究分离导致学科发展缓慢。
首先,教学深度难以把握。一般的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都把传播学作为理论基础课程,安排在第一或者第二学期,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很难在入学之初就对这个专业有一定了解,甚至有的学生反映“不知道要学什么?”。因为这个学科需要一定的理论与专业基础,所以授课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调节课程的难度,逐步的深入,必要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做到教学相长。
其次,理论教学的主导地位导致“学而无用”。传统意义的传播学课程是讲授式的理论教学课程,在这样的课程安排下,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接受的是理论教学,可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面学了很多类似“概念、特点、分类、意义、功能等”这样的内容,考试也是理论考察的方式以记忆为主。然而,在这样的授课方式下,理论教学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造成学生“学完就忘记了”,根本无法和实际建立联系,更不能建立合理的实际联想,学生感觉学习之后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造成教学资源巨大的浪费,甚至是“学而无用”。面对这样的困惑,后面的章节会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再次,教学与学术研究分离导致学科发展缓慢。上个问题中已经提到传统的授课方式,那么除了学生缺少实践联想之外,传统的教学方式还使学生失去很多思考问题的条件,没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很难有所探索。这样就造成一种现象:目前的传播学研究,往往仅陷于少数学者的范围内,而大量的传播学专业学生毫无科研能力。如果能充分调动在校学生的科研热情,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善加利用学生的科研成果,相信传播学专业会发展的更好。
二、传播学本科教学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探索
鉴于目前传播学本科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存在,同时结合几年来传播学本科教学实践的一点思考,笔者认为:传播学本科教学应该坚持“实用教育+延续教育”的教学理念。具体的说,就是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对传播学具体实务的联想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尽可能的帮助那些在理论与科研方面有更深层次要求和更高潜质的学生,构建完备的理论体系,设计有效的研究方法,启迪前沿的学术思想。这一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可担当专业教学,可适应大众传媒要求,又可进行科研探索的复合型传播人才,适应全球化信息社会的要求。
为配合上面提出的“实用教育+延续教育”的教学理念,下面介绍一个传播学本科教学的“渐进循环”教学模型。在“渐进循环”模型中,传播学的教学包括了四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1、经典理论的解析阶段。2、相应案例的引入阶段。3、传播实务的实践阶段。4、学术前沿的启迪阶段。
01
这四个阶段可以看作是由课堂的理论教学开始,结合教师经验的案例分析承接,以学生亲身的专业实践配合,最后启迪学生思考并研究学术问题为步骤的逐渐教育过程。而这四部分之间的循环则体现在,经过学生亲身调研、设计实验,论证之后对传统、经典理论的验证、深入、乃至发展之上。这样的“渐进式”教学,可以深入浅出的把学生逐步引入对人类传播活动的理解与研究过程中,解决以往教学中“学生认为过难”的问题。而由学术研究到理论发展的“循环”又为我国的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来自大学生的新鲜血液,能有效的解决前面提到“传播学学科发展缓慢”的问题。下面分别解释每一个教学阶段的含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并以讲授“议程设置”功能为例,分步骤的逐一说明每个阶段教学的具体方法。
1.经典理论的解析阶段
理论教学是传播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传播学教学的第一阶段,或者说基础阶段,就是对传播学理论体系下的经典理论与模型做深入的解析。这里所说的解析,不仅仅是对教材中关于传播学的理论的讲解说明,更重要的是对这些经典理论的研究历史、研究方法、适用范围、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等做细致的归纳总结。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传播学研究者,都编著了很多关于传播学概论性的著作,比如:麦奎尔的《McQuail’sMassCommunicationTheory》(2000);③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1999)。④虽然这些著作的编写思路不尽相同,但是不难看出传播学教学主要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传播的概念、传播学的研究范围、传播的不同分类、人类传播的过程、传播学的研究方法等。其中关于传播过程的研究内容尤其丰富,包括了对传播者的控制研究、对传播内容的符号学思考、对受众角色的分析、对媒介功能的研究和对传播效果的深入论述。
在上述的每个研究领域中,都含盖了大量了概念、经典理论和模型,仅仅以传播效果研究为例,在著名传播学研究学者麦奎威尔的传播学导论中,收录的关键词就有几十个之多。因此,教学的重点不仅仅只是告诉学生“什么是这个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弄清楚这个理论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的?”,是“以什么为研究对象,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的?”,在这个领域内“目前用这个理论能解决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无法解决?”。比如教师要讲解大众传播的宏观效果“议程设置”功能。首先,应该简述理论的具体内容(这一理论用来衡量一种媒介的影响。在传播过程中,公众脑海中的新闻事件、议题、或者人物的相关重要性,受到新闻报道呈现次序或者显著性的影响)。⑤然后要逐一解释其中的关键点:议题和显著性。更重要的是,要重点交代这个理论的研究历史,交论中涉及到的媒介议程(mediaagenda)-公众议程(publicagenda)-政策议程(policyagenda)的关系。⑥
2.相应案例引入阶段
在第一个环节的理论教学中,学生已经对经典理论的体系与研究历史有了深入了解。因此,根据上面的解析,选取大量典型的传播案例进行形象的分析说明就显得尤其重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典型的案例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案例之间的比较,以此引导学生找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些规律。
仍然以讲授“议程设置”功能为例,要引入大量的新闻议程设置案例,同时分不同的媒体类型进行分析。比如通过对当日〈新闻联播〉新闻议程的设置分析当天的重要事件;通过连续几日〈新闻联播〉新闻的议程设置分析最近一个时期的重大事件;通过分析不同时间的〈人民日报〉头条新闻的设置来分析近一段时间媒体新闻议程的变化等等。
3.传播实务的实践阶段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需要亲自参加到各种传播机构或组织的传播活动之中去,以亲身的实践验证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思路。虽说这个环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仍然需要做相应的指导。要在学生亲身实践之前拟订详尽的指导书,内容包括:说明实践的意义,列出实践的步骤,建议实践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在实践后做认真的总结,必要时要求学生上交亲身实践的作品进行讲评。
为了更好的了解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电视台或者报社进行一个短期的实践,比如让学生跟踪该媒体一天新闻编排的整个过程,指导学生注意分析电视媒体新闻的编排顺序,每条新闻长度的不同要求;报纸每条新闻所在的版面和字数要求等等。同时让学生对受众进行一个问卷调查,分析一下受众看了当天的电视新闻或者阅读了报纸新闻以后,认为什么是最近的“大事”,从而对照媒体新闻传播的预期效果,验证议程设置的功能。
4.学术前沿的启迪阶段
在开篇我们已经谈到过关于中国传播学发展的现状,其中谈到目前传播学研究发展比较缓慢的问题,那么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在学生已经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务经验的前提下,针对目前传播学业的问题进行学术的探索,以发展我国的传播学研究事业,同时学生也为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做大量的积累工作。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启迪学生思考目前的传播学学术前沿问题,指导设计研究方法,提供适当的文献支持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往往不具备系统的科研思维,因此教师指导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科研的系统化、逻辑化、科学化、数据化。
以“议程设置”的不同功能相互作用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研究一些实际的问题。对于研究政策议程转化为媒体议程,可以启发学生研究一些对国家重大的政策、法规、或者决定的媒体宣传作用,比如“论两会报道中央视的重要角色”;对于研究公众议程转化为媒体议程,可以启发学生结合目前网络媒体中“BBS,Blog”等个人媒介的作用,分析“个人媒介议程对大众媒介议程的影响”。
三、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传播学教育
本科教学范文3
关键词: 科学研究 学校发展 教师发展 大学生培养
科学研究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活动。随着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要求的不断提高,科技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需求的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在本科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在高校发展、教师发展及大学生培养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日益显著的影响,本文从这几个方面对科学研究在本科教学中的作用加以分析和阐述。
1.科学研究在高等学校发展中的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因此,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实施与开展的地方,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科研素养,形成一定科研能力的大学生,这个任务的实现得益于高校科学研究的发展。通过大学学习,学生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了解相应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够在毕业步入社会后很快适应其相关领域的发展需要。无论是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国内重点高校,都将科学研究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研究对于推动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
2.科学研究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教学研究型大学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已不仅局限于上好课、教好重要组成部分。科研课题、科学研究论文也已成为教师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3]。因此,教师如果想要在个人事业上取得发展,就必须开展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对教师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大学生创新训练等培养大学生科研素养项目在高等学校的开展,对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要求更加严格,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教师只有在自身科学研究上取得一定的进展才能很好地对学生的科研活动加以指导与帮助,这就要求教师从事一定的科学研究。从另一角度看,教师通过科学研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前沿,可以很自然地将这些前沿动态融入自身的课程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更新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质量。由此可见,科学研究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3.科学研究对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性
对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衡量高校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人们通常将大学生的科研素养的按组成要素分成四个要素: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科研精神[4],这其中每个要素的培养都离不开科学研究。大学生通过参加一些科学研究工作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科研兴趣,特别是对相关学科的学习兴趣。很多大学生都觉得单纯的书本知识比较枯燥乏味,似乎没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参与科学研究,能够让大学生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内容,提高兴趣,从而端正对该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态度,改善教师的教学质量。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是对其能力培养的一个系统工程[5]。整个科学研究的过程不仅是动手做实验,而且要从文献查阅开始。大学生首先通过文献查阅,初步学到凝练科学问题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对英文文献的阅读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随后在课题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小组合作的课题研究,能够促进大学生与人合作和交流沟通的能力。最后在课题的总结阶段,通过科学论文写作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写作能力。这整个过程的进行无疑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不仅如此,大学生通过科学研究的参与,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提高了其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科学研究作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已逐渐成为本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教师的科研素养及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大学生的包含科研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得到改善,高等学校也因为教师的发展和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而得到发展。因此,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动力,是高校教师进步的动力,也是大学生培养的有力手段,科学研究已经并将继续在本科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雁.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60-61.
[2]张金安.科学研究在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4,8:68-69.
[3]陈长喜,卢秉福.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机制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59-61.
[4]占梅英.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探索――对Z校“三级”论文科研训练计划的个案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1.
本科教学范文4
1.1学生自身的因素
高校扩招使大部分高中毕业生有了读大学的机会,但同时也给高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扩招后录取分数线的降低使高校的生源质量下降,在校生的知识水平不一,教师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另一方面,大学阶段学习和中学有很大差别,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自学及自我约束能力,但部分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迟到、旷课、考试作弊,影响整个学校的学习风气。
1.2现代教育技术因素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国家重点建设院校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其他高校应达到15%以上。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增加课堂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然而多媒体教学的质量控制目前尚无严格的标准,由于使用不当,一些教师盲目地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学生难以真正理解课程教学的内容,且一哄而上的多媒体教学难免出现一些劣质的多媒体课件,这些均不利于高校教学的进行,造成教学质量下降。
1.3教学管理因素
尽管高校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增多,但部分高校的管理工作仍然采用以往死板僵化的管理模式,缺乏人性化元素,严重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创新潜质的发展,造成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管理制度的反感;同时,落后的管理手段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效率,教务工作比较繁杂,使高校的管理工作处于被动地位。在学科建设方面,部分高校没有把本科教学真正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不够,改进措施不得力,对不同学科专业缺乏细致的有差别的评估指标体系。在学风建设方面,管理者对生源质量的评估、认识不足,针对性的措施不够等,导致目前部分本科高校的学风不是很理想,迟到、旷课、早退等现象屡见不鲜,考试作弊、抄袭论文、成绩弄虚作假等现象出现亦时有发生。高校中存在的这种风气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活动及本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2提高医学生本科教育质量的建议
2.1适应教学模式的转变
新的研究型本科教学体制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占有者,传统教学方式受到严重的冲击。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是现代实践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一堂课从头到尾全是老师讲,认真的学生被动地听,不认真的学生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把它当成催眠曲。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思考问题,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教学实践的主体,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空间。老师除了要通过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及其他先进技术和理念以营造积极的、活泼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发表不同见解外,还应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如开展社区调查、服务,组织课外科研小组等,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听课的积极性高了,更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追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最优化。
2.2优化课程设计
目前的课程设置重视理论课轻视实践课、重视专业课轻视通识基础课、重视学术学科课程、轻视职业技术学科课程、重视分化的学科分支课程、轻视综合的跨学科课程。在课程体系上必修课门数、课时多,选修课、辅修课和素养课门数、课时少。“板块式”课程之间“裂痕”难以愈合,专业课程排斥公共课程的现象在许多高校仍较普遍,因此,本科课程亟待整合,并开设具有创造性的整合课程。浙江大学医学院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人体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以及药理学六门基础医学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实践证明该办法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同时还避免了过去学科之间对某些教学内容重复讲授的现象,节省了教学时数。同时,医学院校中往往存在人文教育不足的现象,而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不仅仅是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因此在医学本科课程中应开设中外传统文化必修课程,加强人文教育,并浓缩专业必修课程,尝试与外校联合,增强课程结构的弹性,不断优化当前课程设计尚存在的不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积极探索本科生导师制
导师制在十四世纪就由英国教育家提出,十七世纪,英国的牛津、剑桥等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普遍采用这种制度并取得很大成功,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牛津、剑桥等高校开始将导师制用于本科生的培养,中国首先在北大兴起,在国内已经得到一些应用,收效很好。由于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不多,可以通过教学、科研等活动深入了解学生并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合理而完善的导师制是提高医学本科教育质量有效途径。但是,由于高校评价体系的固有缺陷,长期以来大学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一直存在。在职称评定、晋级晋职等工作中,教学基本上是一种软任务,缺乏一些硬性的衡量指标和要求,导致大学教师对本科教学投入时间精力不足,而导师制的实施需要大量积极参加一线教学的优秀教师。因此,高校除了要严格进行导师的选拔和培训、定期对导师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以促进导师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外,还需要建立更为合理的评价体制,将教学以量化的指标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并逐渐提高其权重,将导师工作的考评情况与教师的报酬、职称评聘及职务晋升结合起来,奖勤罚懒,激励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导师制的核心依然是“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水平,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
2.4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教育部决定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部分,是为高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来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支持优秀学生进行创新性试验,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老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启发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使学生有机会接受科研能力的基本训练,在查阅有关文献及资料,并经实验小组反复讨论,逐渐完善设计的科学性后,可开放学生实验室,由学生自己完成实验的准备及操作全过程,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写出论文。
2.5借鉴先进的教学观念
美国学者曾提出的“本科教学优秀实践的七原则”亦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1)师生课内外要经常交流(课堂内外师生经常接触是影响学习动机和参与的重要因素);
(2)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而不是相互竞争和孤立地学习(集体努力比个人努力更能促进学习,合作可以提高参与意识以及与别人交流的意识,使思维更敏捷并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3)鼓励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知识的一部分,为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
(4)对学生的表现要及时反馈(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懂了什么和不懂什么,对学生能力要及时评价,从而帮助学生对自己现有知识和能力作出评价);
(5)强调完成任务的时间,即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地利用时间;
(6)向所有学生,不管是基础差的还是好的学生,转达对他们抱有很高期望的信息;
本科教学范文5
[关键词] 教学改革;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 李小冰,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C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8-0171-04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由此可见,具有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是本科毕业生基本能力之一。《高等教育法》从法律的角度规定了培养本科生科学研究能力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本责任。
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主席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而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是关键。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以科学研究为根基。因为科学研究不仅是探究未知世界的活动形式,也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大学生通过接受各种科研训练,形成基本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因为有科研能力的人往往善于思考、敏于观察、勇于探索,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任何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较强的科研能力,大学生才能拥有广阔的社会舞台。
一、我国本科生科研现状及存在问题
不少国家的大学,非常重视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在国外,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研究型大学从20世纪90年代起思考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问题,开始设置研究性课程内容。如1991年国防科技大学为本科生开设了数学建模课程;2003年北京大学制定了《北京大学本科生研究课程相关管理规定(试行)》,决定在本科课程中增加“教师指导下的独立研究”课程和“教师指导下的小组研究”课程;清华大学近几年开设了新生研讨课;2007年4月,清华大学率先开出大型选修课――实验室科研探究,全校有22个院系的52个国家实验室参与开课。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使本科生尽早形成开阔的科学视野和开拓的思维方式。清华大学还把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纳入本科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要求学生必须取得科研能力训练学分才能合格。此外这些研究型大学还加大了对本科生科研的扶持力度,浙江大学从1998年起每年投入20万~50万元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北京大学每年拨款30万元支持本科生科研。
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本科生能力培养方面,重点大学做得相对较好,而一些非重点大学尤其是地方院校的本科生科研尚未进人正轨。多数举措还处于摸索阶段,科研能力培养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训练项目开发等方面与美国的大学相比,差距甚远。
二、我国本科生科研存在问题的成因
我国本科生科研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领导认识不到位,没有把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纳人教育培养目标的高度来定位,没有形成制度,科研能力培养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其具体问题如下:
(一) 课程设置不合理
科研能力是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时,在运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本领。人们通过研究发现,要全面完成科研任务,必须具备几种主要能力:立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集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是关键。要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必须要开设与上述能力相关的课程,做相关能力的训练,必须对本科生做系统的、连续性的培养。而我国大部分普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合理,除了普遍开设写作课与信息检索课外,其他课程,特别是涉及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逻辑思维素质的课程几乎没有涉及。由于这些课程的缺失,没有形成系统的训练,构成科研能力的主要素质不全,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低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 教学方法不得当
创新人才应该如何培养?有专家认为,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同。中国传统教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根本目的,局限于记忆能力、模仿能力的培养。这种教法只能培养学生解决同类问题的能力,不能引导学生去创新。而美国的学校则注重学生的批判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特别强调多看、多问、多想、多干;强调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创造力的培养。这就难怪乎我们中国学生虽然学得比美国学生多和深,但是发展后劲不如美国人。改革开放后,我国不少学生前往西方国家就读或工作,一般地说,在上课和考试中,中国学生往往好过美国学生,但是做研究和进一步办产业时,情况正好相反。在国内,情况就更突出了。近年来,中国的SCI论文数已居世界前八名,但其中原创性内容极少;中国的发明专利就更少,中国所拥有的高新产业中的核心技术几乎都是空白。这些情况,暴露出了中国学生总体上创新能力不足。这不能不说与我们落后的教学方法有关。
(三)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虽然《高等教育法》规定了培养本科生科学研究能力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本义务,但是很多高校领导认识不到位,没有把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纳入教育培养目标,没有形成培养实施方案,科研能力培养处于自发、无序状态。大学四年少有针对科研能力培养的专门训练,到了第四学年,直接布置毕业论文写作。不少学校虽设有本科生的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环节,但是都没有进行必要的安排与组织,科研能力培养没有落到实处。
我们之所以强调对学生进行系统、持续的科研训练,一方面是因为绝大多数学生缺少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不能够一蹴而就,科研能力的提高建立在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收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如果缺乏系统、持续的培训,这些相关的能力,无法自然形成,科研能力也就无法提升。如果有了教师循序渐进的培训,学生就能逐步掌握科研方法,培养起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获得有价值的科研课题,并在教师指导下不断修正研究中的错误,逐步形成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对策
(一) 把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纳入教育培养目标,建立起校级培养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开设专门的研究课程
目前我国许多院校在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问
题上普遍没有形成体系和制度,基本还属于个人或个别院系的自发行为。要整体提高我国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必须像美国那样重视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并逐步形成体系和制度。
1998年美国卡耐基教育促进委员会发表了《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报告(以下简称《博耶报告》)。报告批评研究型大学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没有为聪慧、有创造力的学生提供最大的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机会”,报告建议大学开展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报告发表后,美国研究型大学积极采纳建议,基本上都已开展了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的各种活动,很多学校正式启动新的本科生课程改革,把本科生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设立了富有特色的本科生训练计划,形成了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校内校外培养系统。其做法是:(1)校内是由一年级研讨课和中高年级的科研经验计划、顶点计划等组成的连续的层级培养体系,同时开展前期培训,设有一些导入的科研讲座和方法论课程。(2)校外则形成了一些由热心公益的社会组织、研究机构构成的支持系统,他们提供资金和研究机会支持本科生科研。我国虽然无法完全照搬美国模式,但是建立起校内培养体系应该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有了明确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才能使我们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二) 采取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的培养方式
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美国一些大学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美国的做法是:
1.围绕科研核心素质设置课程。首先开设讨论课和方法论课程,要求学生在本科前两年必须完成一门通识教育或主修专业研究能力培养的课程。然后,在高年级中开设专门研究课程,如加州大学伊文分校的“大学生独立研究课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特别研究课程:“指导下的小组研究”、“指导下的独立研究”、“田野研究”等5门课程,这些课程旨在锻炼学生的责任感和科研思维方式。
2.训练方法上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美国大学一般分两步走:
(1)课程学习、模拟研究阶段。针对大一新生,开设讨论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科研的第一步。如美国伊利诺斯大学1998年设置“发现课程”,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1999年启动“一年级探究计划”。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高级研讨课程。最著名的有顶点课程,如达特茅斯学院的顶点课程“高级顶点课程计划”,顶点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掌握创新研究的方法。最后开设专门研究课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特别研究课程:“指导下的小组研究”、“指导下的独立研究”、“田野研究”等5门课程。这些课程为学生下一步进入正式课题研究打下基础。
(2)实战研究阶段。首先,组织学生进入课题项目组参与研究生或教师的科研活动。比较著名的有麻省理工的“大学生研究计划”,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大学荣誉计划”、“大学学者计划”,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等。活动目的是让本科生更深入地进行科研训练,与教师一起进行前沿问题研究,在研究中激发研究兴趣,提高研究技能。其次,设立大学生研究计划项目。随着学生知识积累的增多和研究机会的扩大,更多学生选择了独立研究或小组研究。在指导教师的帮助和监督下,学生全程参与,自己提出项目方案,如拟定科研计划、提交申请、数据分析、成果汇报等。加州理工的“夏季大学生研究计划”、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伯克利贝克曼学者计划”等,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最后,学生进入企业或研究机构从事实践和科研训练。美国的一些社会组织非常关心大学的人才培养,纷纷出资和提供研究机会支持本科生科研。如1978年成立的“本科生科研理事会”,面向科学、数学和工程学领域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1987年成立的“全国本科生科研大会”,弥补了“本科生科研理事会”在活动领域方面的局限性,让所有学科本科生都有机会参与科研;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立了“本科生研究经验项目”,以工作站的方式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于2001年对全美国123所研究型大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被调查的123所研究型大学都为本科生提供了科研和创新活动的机会,学生的参与程度较高。在被调查的大学中,有16%的大学,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占75%以上;有26%的大学,学生的参与程度在一半左右。
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要因地制宜,不能完全套用美国模式。笔者认为:在我国可大致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一年级,以培养发现问题、逻辑推理能力为主。课堂上,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把教材中有关的学术观点、争论性问题、学术动态及参考文献向学生作简要的介绍,并给学生提出挑战性的课题,让学生辩论,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第二阶段为二年级,可以开设“学习与创新”、“图书资料查询”等研究性课程,使学生初步掌握信息的收集、资料的分析、论文摘要的撰写等科研步骤和方法。第三阶段为本科三、四年级,以实践创新为重点,突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若条件允许,学生可以参与导师的课题,或在导师指导下申请学生科研课题。
(三) 改革教学方法。开展探究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活动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改革教学方法成为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美国大学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方面非常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其中探究性学习则集中体现了这一点。1998年发表的《博耶报告》建议大学开展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并认为这种探究越早开展越好,最好在一年级时就开始。具体来说,探究性学习包括这样一些方面:研讨性学习法、案例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基于课题的学习、高峰体验以及探究性课程等。其中基于课题较具有普遍性,其核心内涵则强调把学习放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形成研究课题,来把握隐含问题背后的概念和原理。该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如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学习资源的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近年来,一些在京高校和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也相继开设了类似美国探究式学习法的研讨课。如清华大学每周定期举行一次的研讨课,教师根据学生研究课题的不同将学生分组。同一小组的学生就本组课题共同展开讨论、积累材料、进行调研,分工合作完成课题。北京联合大学也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法”、“基于课题的学习法”、“基于项目的学习法”、“基于行业的学习法”。这些方法越来越多地被高校采用,表明人们已逐步认识到探究式教学法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明显优势。
(四)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本科教学范文6
因此,从对高校整体水平的评估,转变为对高校下属学院(或系、所)的评估,是有效的应对之举。
“悖论”何生
对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指责之一是评估指标体系的齐整化,或者说大一统性。
对此,教育部有理由申辩,指标体系明明把办学指导思想列为一级指标,还兼顾了特色项目,怎么说是齐整化?更何况,与水平评估方案配套,2002年又对医药、财经、政法、师范等类高校部分评估指标做出调整;2004年8月,对医药类院校部分评估指标进一步调整;2006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对部分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及体育类、艺术类高等学校评估指标调整的说明》。
从纵向比较来看,2002年之前的评估实际上考虑到了各个高校的实力,并加以区别对待。始于1994年的合格评估主要用于1976年以后新建、本科教育历史较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始于1996年的优秀评估主要用于100所左右本科教育历史长、基础好、工作水平高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而针对介于上述两类学校之间的普通院校,则于1999年开始采用了随机性水平评估。合格评估和优秀评估都针对不同科类进行了分别评估,在考虑到各类高校实力的基础上,还兼顾了各类高校的特色。而在2002年的方案里,地方高校要与重点高校接受同一套指标体系的切割和审视。2006年9月,教育部认识到了这一点,对部分重点建设高校的评估指标进行了调整。而此时,至少有412所普通本科院校已经接受了评估。
现行本科教学评估方案是以2001年随机性水平评估方案的调整意见为基础,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三种方案合并而成。作为一个整合体,2002年方案指标体系的设计理念简单明晰,突出重点,适用于各类普通本科院校。应该说,这是试图简便高效地对本科院校做出评估的一种努力。出台该评估方案的现实背景,则是高校合并导致的综合化以及高校的趋同之势。后者体现在学科专业设置上的趋同。尤其是高教扩招之后,随着办学资源日益吃紧,高校合并,趋同之风日烈。既如此,分科类分实力来进行评估似乎没有必要。
高校趋同带来的是高校无特色。可以说,高校趋同为评估指标体系的齐整化提供了现实背景,而评估指标体系的大一统性,无疑反过来强化了这种趋同。说到底,本科教学评估的落脚点应是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及其就业出路,而在现实操作中,评估却人为加剧了人才无特色化和平庸化,这不能不说是评估的一大悖论。
一种颠覆
如果我们低调地把评估的性质界定为合格评估,那么,它所遭受的指责可能会小得多。因为,优秀意味着在某个范围内的不平庸、少数和特色,这是一个个性化和相对化的概念。
如果要对全国700余所普通本科高校进行优劣高下的评定,显然是目前所用的大体相同的标准无法胜任的。
2005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2004年接受评估的54所高校的评估结果:其中30所高校“优秀”、19所高校“良好”、5所高校“合格”。如此多的“优秀”,不仅与我们对高校现状的直观感觉有不小差距,更是对优秀内涵的篡改。
当评估的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优秀”的时候,随后被评估的高校所面临的压力就越来越大。竞优已经从一决雄雌的决心,转变为对颜面不保的担忧,从对卓越的努力攀登,转变为翻越底线的苦苦挣扎。其结果必然让翘首以待的民众和高校失望――它似乎什么都没有说明,但另一方面,它似乎又说明了一切。当无法从评估结果中读出中国高等教育的真实状况时,我们有理由比评估前更加困惑。
要找回评估已然失去了的严谨性和权威性,目前的本科教学评估应低调地回归到合格评估,将目前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结论从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转变为通过、待考察和不通过三种。合格评估意味着对高校办学能力底线的判断,这种判断并没有阻止高校朝自己的发展方向努力,其所产生的齐整化和去特色化的弊病要少得多。更重要的是,这种转变将淡化评估作为官方排行榜的影响,减少高校的造假行为和形式主义之风。
考虑到目前我国高校现实,合格评估的有效实施,也需要在技术设计层面上加以推敲。随着高校合并、扩招及办学资源日益吃紧,多数高校纷纷上马热门专业。以传媒相关本科专业为例,2006年,设立新闻学的本科院校有229所,设立广播电视新闻学的高校有158所,设立广告学的高校有262所,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高校有127所。此外,新兴的交叉专业,如动画、数字媒体技术、录音艺术等不断涌现,这种高校内部各类专业交叉、衍生的现实,已经使任何一种分类显得含糊而笼统――无论是按学校的学科分布特点分为综合性、多科性和单科性院校,或者按学校功能特点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和教学型院校,或者按学校的实力和办学历史分为重点院校、一般院校和新升格的本科院校。这些分类,包括目前对医药、财经、政法、师范、体育、艺术类普通本科高校进行的小幅指标调整,都显得过于简单。
更可行的做法是,从对各个高校的评估,转变为对高校的各个学院(或系、所)的评估。作为各学院(或系、所)的联合体,一所大学的水平,取决于学院(或系、所)的水平。从对高校整体水平的评估,转变为对高校下属学院(或系、所)水平的评估,要求制订出学院(或系、所)的指标体系,组织相关领域的同行进行评估。由此取代对医药、财经、政法、师范、体育、艺术类普通本科高校进行的小幅指标调整。
对学院(或系、所)进行评估,是对目前高校评估方式的颠覆。这意味着评估工作量的加大――首先必须打破以高校为整体的评估指标体系,制订出高校各个学院(或系、所)的相应指标体系。
但是,此举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具体有三:其一,评估指标体系的针对性提高,从而将原来的大一统性减少到最低;其二,每所学院的评估者是该领域的同行或专家,他们今日是该学院的评估者,明天可能就是该学院同行的评估对象,评估者自始至终都与评估对象密切合作与交流,保证了评估的专业性和互动性;其三,调动各个学院(或系、所)的积极性,使评估成为一种全校的共同价值的创造过程。另一个附带的好处是,它可以清除当前高校内部普遍存在的学术山头主义和部门主义,优化学科设置,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做好评估需权力下放
尽管本科教学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但目前我国本科教学评估基本上还是政府和高校上层领导之间的互动。
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学学院(或系、所)本科教学评估本质上是一种学院认证和专业认证。这也必然要求评估执行者具有专业权威性。这种权威性,不是校长或教务处处长的行政权威,而是某一专业领域的学术权威。
从一开始,中国高校的教学评估就是由教育部牵头进行的一项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行动。2004年8月,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成立,作为教育部直属的正司级行政性事业单位,其性质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1994年成立)一样,都是政策指导类机构。我们看到在教育部价值预设下安身立命的评估中心,并没有使本科教学评估摆脱中央管制的模式,也无助于提高评估结果的公信力。
官方评估的利弊得失不可一概而论。至少,明智的校长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把官方评估作为提高办学质量、争取资源的重要途径。但是相反的情况似乎更加普遍。在评估过程中,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的严重程度有目共睹。
根据教高评中心[2006]1号文件规定,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原则上只抽查在校学生近一年的试卷、实验实习报告和调阅最近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针对教师教案的抽查,也以教师的当年教案为主;2007年4月份下发的《关于严肃评估纪律进一步提高评估工作实效的通知》(教高评中心[2007]2号),明确指出“不搞迎评演练等有可能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活动”,“保证教学数据与教学文件的原始性与真实性、不虚构、不编造。不得修改及补做以往的考试试卷和毕业设计(论文)。”这表明,在评估过程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已是普遍现象,最后需要用正式文件进行约束。
这也说明官方主导的评估行为本身极容易遭受后现代式的攻击和逆反,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无论姿态主动与否,大学已经身不由己地陷入了只能依赖教育部准则行事的尴尬处境中。
事实已经无数次地告诉人们,仅靠行政杠杆根本撬不动中国高校这块巨石,不恢复高校原有的自组织能力,高校的事就不可能办好,而高校的自组织能力只能靠学者和学者社团自身力量一点一滴地复原,才有可能真正具有力量。
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期待由政府主办转变为政府委托专业学会或民间团体来负责实际执行。评估的有效展开,有赖于评估中介机构的真正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