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档案管理应急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档案管理应急预案范文1
关键词:突发事件 应急机制 档案局管理 研究
1 档案局管理应急机制介绍
通过查阅国内主要期刊数据库发现,国内关于档案局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文献数量相对较少,其中中文文献不足30篇,外文文献也不超过200篇。对这类文献的研究内容来看,针对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档案局管理应急机制少之又少,且大多学者将注意力放在了突发事件的预测和演变规律方面,因此档案局应急管理研究理论还存在较大空白,其理论体系急需补充和发展。经过汇总分析,现有文献主要特点如下:
1.1 现有相关研究文献方向十分狭窄,文献作者多为档案局或者档案局基层工作人员,其学术水平相对不高,采用的研究工作和理论基础不足,研究成果缺乏理论指导性。
1.2 大多文献将灾害管理、危机管理、突发事件视为同一个概念,这也是研究初级阶段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而事实上灾害只属于突发事件的一部分,危机事件并不一定就是突发事件,因此,概念混淆容易导致研究方向偏离。
1.3 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会给档案局造成毁灭性的损害,也会对档案局内部工作人员和读者造成重大生命威胁,因此,将自然灾害、社会灾害、地质灾害等基础理论融入到重大突发事件研究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现有研究文献内容来看,很少有学者关注档案局应急机制的建立和理论研究,更没有针对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大多研究文献仅仅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
1.4 研究文献主要为理论分析,缺乏实际案例支撑。这主要与文献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和经验有关,也是当前国内文献主要研究空白之处。
从今后档案局应急管理发展方向来看,结合多学科知识和理论来分析突发事件发生规律和趋势,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重点。当前,国内档案局尚没有针对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档案管理预防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弱。大多数档案局工作人员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能力,安全意识薄弱。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不少档案局工作人员对馆内消防应急知识知之甚少,连基本的逃生规则和常识都不了解;档案局也没有针对突发事件建立一套完善的紧急工作组织预案;馆内没有具备良好的紧急避难设施和条件;平时没有重视应对突发事件紧急演练工作,没有指定紧急逃生路线和方案等。现实工作中的空白,也是相关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思路。因此,针对当前档案局应急管理需要,以管理学、社会学、行为学和灾害应急理论为分析工具,来建立一套完善的档案局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档案局防范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档案局管理应急机制研究方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的定义,是指发生具有较大偶然性,影响面广、会造成重大社会损失和危害、需要全社会联动共同应对的公共自然灾害、社会公共卫生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等。档案局所面临的重大突发事件主要有各类自然灾害、公共信息安全威胁以及社会公共安全事故等,这类事件的发生可能会给档案局和内部工作人员、读者造成重大危害,这种危害对人员来说有可能是身体上的,也有可能是心理上的,而对档案局来说,可能是毁灭性的。例如档案局建筑在事故中倒塌,对馆藏文献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威胁工作人员、读者生命安全,对档案局的发展产生重大威胁。
综上所述,当前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档案局应急管理体系,为档案局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研究目标决定了研究的内容和思路,研究内容要围绕“以人为本”的思想,本着“未雨绸缪、防抗避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针对如何保护档案、档案局工作人员和读者的安全开展具体研究工作。研究理论能够有效指导档案局建立一套完善地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不断降低重大突发事故对档案局、工作人员和读者的危害;要指导档案局建立一套完善的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应对措施,使得在任何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档案局人员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应急自救工作,将事故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概括地说,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机制,能够帮助档案局有效规避重大突发事件风险,提高档案资料和馆内人员的安全性水平。因此,本文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2.1 以重大突发事件预防理论、档案局管理理论为基础,建立档案局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模型,该模型围绕“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工作方针,不断强化档案局人员安全防范意识,通过未雨绸缪、事先预防来提高公众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将事件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2.2 重大事件预防理论框架研究。综合各种相关理论,例如自然灾难应急理论、档案局学、信息安全理论、紧急避难理论、社会公共安全理论等,建立一套完善的档案局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基本理论框架,为指导各地档案局、档案局开展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2.3 重大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方案研究,针对如何预防重大突发事件制定一套完善的工作措施和方案,通过评估档案局建筑安全、馆藏档案保管要求以及馆内人员分布特点,不断完善档案局内部重大突发事件管理制度和机构,同时指导日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切实提高档案局预防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
2.4 选择具体案例深入分析。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来分析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摸出其发生和演变规律,为今天档案局开展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3 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档案局管理应急机制研究目标和价值
当前档案局应急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预防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方面。本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围绕提高档案局人员、档案安全来丰富和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同时结合档案局管理应急理论和具体经验,不断提高重大突发事件中档案局的应对能力和响应速度。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档案局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理论研究工作的四个图谱。
3.1 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制定档案局管理应急机制模型图。该模型能够详细列出档案局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管理目标、职责和应对方案,主要强调“以人为本”的应对精神,注重对馆内人员的安全保护,力争将档案局的人员伤亡和档案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3.2 要针对重大突发事件,编制档案局管理应急机制学科谱。要将涉及到档案局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相关的理论纳入到档案局应急机制学科图谱中,打造多学科知识理论交叉、综合的档案局应急机制理论体系,不断夯实档案局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理论基础。
3.3 要结合当前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特点,编制档案局管理应急机制内容纲要。要提高档案局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必须要编制一套完善的应急机制内容纲要,以提高档案局应急机制中的预案管理能力。预案是帮助档案局提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能够针对各种潜在的突发事件做好充足的预防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危害。
3.4 典型案例的选择、分析与实用研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重大突发事件管理经验,能够有效提升档案局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学习具体案例的发生起因、经过和经验教训,能够弥补档案局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可以显著提升档案局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能力和水平。当前,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理论体系亟待完善和丰富,因此加快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典案例的学习能够为弥补国内重大突发事件档案局应急管理研究模型与基本理论的空白,必须要围绕“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应急工作方针,不断提高档案局人员安全保护水平,为档案局工作人员和读者创造一个平安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4 结束语
本文深入分析了重大突发事件档案局应急工作特点,并提出了有益指导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有效指导国内档案局应对各类重大突发事件,不断提高档案局行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将事故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促进档案局全面健康发展,为完善和丰富重大突发应急事件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石文明.档案局安全管理研究[J].信息管理,2009(3).
档案管理应急预案范文2
关键词: 儿童免疫预防接种档案;微机化管理
自1978年儿童预防接种实行计划免疫以来,儿童预防接种证和接种卡等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沿用手工抄写,免疫程序全部由人工推算,各种接种数据报表手工统计分析,手续繁杂,人为影响较大。虽然在工作中不断改进,但仍不能避免笔下误、预约时间推算错误、报表数据不准确、流动人口管理难等问题。
儿童接种档案微机化管理,是疾病控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通过刷卡自动计算儿童接种疫苗的免疫程序,自动记录接种信息,各种报表由电脑自动生成,改变手工管理模式,具有操作快捷、信息准确、管理高效、程序符合率高的特点,能提高接种率,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大缩短儿童家长接种时的等待时间等,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1 软件介绍
基层金苗卡系统的主要功能有:(1)为儿童建卡,对新建和迁入迁出儿童进行管理。儿童的基本情况信息包括出生日期、性别、体重、居住地、出生情况、过敏史,父母的姓名、单位、联系电话、是否乙肝携带等。(2)对儿童进行接种登记管理,对接种疫苗情况记录。包括接种日期、疫苗名称、批号、生产厂家、费用、接种者等。(3)生物制品管理:包括疫苗出库、入库及库存的数量、日期、批号、生产单位、规格等信息。(4)辖区人口及行政区划管理情况。(5)各类报表的生成与统计。(6)各类数据的查询。
2004年7月我们将沈苏公司的基层金苗卡系统,在全省率先首次应用到龙口市防疫站、中医院、龙口二院的预防接种门诊,并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研究怎样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更加完善方便快捷地完成儿童接种记录的所有过程。经过一年的运行,我们在省内率先将微机化管理的工作推广使用到全市所有的预防接种门诊,在全省内率先实现了全市3周岁以内儿童接种个案电子化,免疫预防档案微机化管理,替代了延用近30年的手工操作,解决了手工时代的各种难题,使我市的计划免疫管理工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 具体做法
2.1 实施微机化管理前的准备工作 (1)任何一项新技术、新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领导支持。所以就这项技术的优越性、可行性、紧迫性与政府部门各级领导、各镇医院院长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各级政府给予政策、财政等各方面的支持,使这项工作能顺利进行。(2)制订详细、可行的方案。我们在全省内,率先对微机化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根据本市的经济基础和现有的各预防接种门诊的条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决定先小面积试点,积累一定经验后,再在全市进行推广应用。(3)加大宣传力度,广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宣传儿童电子接种证的好处,儿童接种档案微机化管理的优越性,取得儿童家长的配合。
2.2 实施阶段
2.2.1 物资配备 首先各预防接种门诊要配备一台512M以上的微机、针式打印机、UPS、U盘,读卡器由防疫站统一配发。
2.2.2 人员安排及培训 为了保证微机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微机操作员年龄在4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水平。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时间2天。有个别不会的再强化培训,务必达到所有人员回去后都能开展工作。
2.2.3 总结经验试点先行 首先在计划免疫工作较好的防疫站、中医院、二院三个预防接种门诊开展此项工作。第一步首先进行计算机的系统维护,录入各单位的各项基本数据,例如单位编码、接种周期、行政村名称、人口资料等。每个预防接种门诊都有一个全国唯一的用户编码。然后利用2004年12月和2005年1月强化服苗的有利时机,将前来服苗的2000年以后出生儿童的接种证全部收到接种门诊,利用周末和夜间,采取歇人不歇机的办法,1个月内将所有儿童的有关信息全部录入微机。包括儿童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以及所有的以往的疫苗接种记录、过敏史。之所以用接种证作为录入电脑的本底资料,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接种证的信息记录更加真实可靠。录入完毕后,为每名儿童发放了电子接种证,这个电子接种证就保存着该儿童的全部预防接种信息。每名儿童在电脑里有一个唯一的地址,这样儿童接种数据实时上传时,就不会造成混乱。
2.2.4 刷卡接种 2005年2月份开始,在全省率先使用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卡。在接种日儿童家长开始用信息卡到预防接种门诊为儿童进行疫苗接种,用信息卡记录了所接种疫苗的接种日期、种类、批号等所有的相关信息,并自动进行下次接种时间预约,达到了方便、快捷、高效、准确无误,使儿童家长体会到了现代化管理的优越性,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儿童家长的好评。
2.2.5 试点成功,全市推行 2006年,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全省内率先实现了以一个市为单位,所有预防接种门诊,全部实行了儿童接种信息化管理。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儿童携带着电子接种证,在所有的预防接种门诊,都可以进行接种,而绝不会出现人为的计算错误,或漏登、漏记现象。
3 效果
3.1 提高了工作质量
3.1.1 卡证符合率显著提高 儿童接种微机化管理,减少了手工抄写时登记大卡、小证的笔下误。2006年年终工作检查时,对全市19处接种门诊的120名儿童进行了卡证符合率调查,结果发现,卡证符合率由未使用微机前2003年的72%提高到现在的98%。
3.1.2 儿童接种的免疫程序准确无误 由于各种疫苗的免疫程序,均由电脑控制,避免了人工推算免疫程序所导致的时间误差。
3.1.3 对流动儿童管理更加有效 减少了流动儿童因流动性大,接种记录不全而导致的错种、漏种、重复接种现象的发生。全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联网后,对于到外地暂时居住而又忘记带信息卡和接种证的儿童,可以在数据库里查询后,给予补发接种证,既能使儿童及时接种疫苗,又不用家长回家取接种证,减少了儿童家长因此而产生的误工费用和往返的旅程费用。
3.1.4 接种率报表更快捷、准确 实行微机化管理后,各种接种统计报表由电脑自动生成,报表时间由过去的1天时间,减少为现在的5min,并且绝无差错。
3.2 提高了工作效率
档案管理应急预案范文3
关键词: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创新;硬件实施
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有其特殊的专业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对基建档案管理人员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也在逐渐地进行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需要。下面将对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档案管理有所忽视
要想实现高校档案管理的科学性,首先应保证档案的完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管理人员对基础建设有了一定的认识,却在建设的过程中常常忽视积累的文字材料。主要表现为:在认识程度上明显不足,虽然形成了相关的文件资料,却很难进行使用;在管理中只重视建筑工程质量上的管理,而忽视了文档管理;此外,档案的管理部门与基建部门之间沟通甚少,对竣工文件等不能完善地进行管理。
2.缺少完善的基建档案管理制度
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很难建立起一套适用于档案管理的标准规范用来规范基建档案。当前的高校基建档案管理中由于档案的时间跨度比较长,而在这个过程中又有可能出现管理人员的调整,而每个人对档案的分类理解都会出现不同的看法,因此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也就很难达到统一。
3.缺少综合性强的管理人员
当前的高校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是基建技术人员兼职,或者是其他的档案管理人员兼职,缺少既懂得基建专业知识,又有档案管理能力的综合性管理人员。基建技术人员虽然在基建业务上比较熟练,但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培训,对材料很难进行科学的整理、归档。档案管理人员虽然懂得怎样整理档案,也有着较强的档案管理知识,但他们普遍对基建业务不熟悉,对档案材料的范围也不是十分明确,再加上工程建设单位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等,使得档案材料出现了不完整的情况,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高校基建档案管理的建设。
二、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应用
1.强化基建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
在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与其他的资料管理工作不同,基建档案管理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要求基建档案管理人员不仅掌握一定的基建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足够的档案管理知识,这样才能对基建档案进行正确的分类整理,从而将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最好,并在日后的生产建设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2.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界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说为基建档案管理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信息化技术建立起基建档案管理系统,将原有的档案整理备份到信息化管理中,不仅方便了日后的查找,更重要的是即使档案遗失,也能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找到备份的档案,而不会因此耽误日后的工作。
3.强化硬件设施
要想切实地保障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应尽量地将档案管理做好,保证每一个档案管理库房都能够达到应有的安全标准。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及时地建立起档案管理大楼,在硬件设施上保证基建档案管理的安全。此外,应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强化档案管理责任制,积极地落实好档案管理“八防”工作。对档案室门口及周边的一些危险物品应及时清理,以便保护档案安全。
4.完善基建档案管理制度
高校基建档案制度需要覆盖全面的档案工作,在基建项目建立的初期就应将档案管理深入到每一个工作的环节中。高校基建档案管理一定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让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能积极地按照管理制度工作,形成良好的风气,同时高校应定时监督检查,保证基建档案的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十分复杂,对档案的管理人员要求也比较高,要求基建档案的管理人员不仅有一定的基建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较强的档案管理知识。虽然当前我国高校的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仍然不够完善,但只要我们不懈努力,不断地对基建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就一定能实现科学的档案管理。在当代信息化发展迅猛的时代,做好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就一定要将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尽量数字信息化,这样才能帮助高校基建档案管理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玲.我国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对策初探[J].硅谷,2010(04):24.
档案管理应急预案范文4
1计算机技术在文件与档案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1.1促进档案管理的科学化
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促进档案管理的自动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计算机技术可以将档案数据进行快速的分类,避免人工管理的缓慢问题,对信息进行自动化的整合,提升档案管理的整体性、准确性,保证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促进档案管理的简单化,促进档案管理的优化,最大程度的保证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1.2提高档案管理的利用效率
在传统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大部分都是纸质档案,携带、整理、查询都比较困难,档案信息没有办法实现信息共享,这给档案管理的综合利用带来不便。通过计算机技术,档案信息能够随时随地的更改、查询、共享,提升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让档案管理的质量与效率都逐渐提升,在信息化背景下,完善档案管理的保存方式,让档案管理的质量水平更高,有效的增强资源的利用,促进事业单位的进步与发展。
2计算机技术在文件与档案管理应用阶段
2.1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阶段
计算机技术应用阶段,就是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到事业单位文件与档案管理工作中,对文件档案管理进行编辑、统计、借阅等,利用计算机编制归档技术,建立文档的数据库,按照不同的管理要求,对单位的数据、文件、文档进行分类与管理,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检索技术,加强对文档的识别能力,让员工能够快速的检索文件,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计算机技术对数据库的文件出入库、库存空间的占有率、归还等进行记录与统计,方便管理者对其进行管理与用。
2.2计算机技术运用的综合阶段
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运用阶段,是指在计算机文件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管理人员依据应用效果转变自身的工作状态与工作模式,改变工作方式。因此,对计算机信息处理进行大量的研究,结合本单位工作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软件,构建平台与系统,满足日常工作中的计算机要求。
2.3电子文件应用阶段
电子文件应用阶段,改变了传统档案管理技术,利用电子对文件进行处理,在工作形式与管理方式上有了很大的转变。首先,在生成环境上,文件管理的工作人员,将文档的关键信息与数据录入到计算机程序中,然后形成电子文件,这些电子文件可以在形式、格局上进行改变,可以高效存储、输入,可以更好地进行保密工作,让生成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3计算机技术在文件与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3.1明确应用策略
为了提升计算机的应用水平,需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在开展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对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升级。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素质,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熟练运用,掌握现代化的档案处理模式,促进档案管理的不断创新,加强档案计算机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3.2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
在档案数据库的建设中,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数字档案进行及时保存。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子文档数据系统也应该不断安全、优化,要不断的研发、建立科学的计算机技术与防火墙的技术,对事业单位重要数据与文件进行全面保护与升级。事业单位内部要加档案安全管理,注重自主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网络环境是开放的,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事业单位在建立数字库的时候,要选择适当的、值得信赖的生产商,建立多重保护系统,加强对病毒、网络黑客的防范,在硬件设施上要反复检测,定期维护,全面提升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3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事业单位相关领导应该认识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的高效性。不仅仅重视行政工作的有效进行,更要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运用水平,加强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运用。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定期开展合理的培训,让工作人员熟悉计算机文档的管理流程,完善计算机操作技术,推行奖惩制度,对于那些积极配合、完善自身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那些没有办法跟上时代步伐的员工给予淘汰。单位也要改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待遇与编制问题,多多的吸收相关的专业人才,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4重视文档资源的标准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在文件与档案管理工作中运用范围越来越广,很多单位高度重视对先进设备的采买,忽视文档资源的标准化建设,导致采购的先进设备长期闲置,浪费资金,新型的计算机档案系统没有办法满足单位的真实需求,事业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文档资源的标准化建设,建立有效的数字化管理系统,管理系统中要包括档案管理、系统管理、查询管理、安全措施等等,确保为档案管理工作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总而言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加强计算机与文件档案管理的结合,促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促进档案管理的共享,让档案管理创新与发展。
计算机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杜鹏远.浅谈计算机技术在文件与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
[2]杨卉.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应用中意义研究论述[J].绿色环保建材,2018(7):254-255.
[3]孙欢.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现代化中的运用研究[J].电脑迷,2018(7):7-8.
档案管理应急预案范文5
1、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现在的社会发展如此快速,每一天都有大量的信息产生,这些信息汇聚层档案,加大了档案管理的难度,并且这些信息的传递速度越来越快,过去的档案信息管理方式已经负荷不了如此的速度,因此对于曾经的档案管理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是趋势,也是需求。大部分的档案管理工作都可以借助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来快捷的进行实现,并且可以进行信息共享和传递,这样档案服务工作就会更加的快捷便利。计划生育服务站也是如此,如果沿用曾经的传统管理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工作的需求,现代化信息水平的提升时对传统档案管理提出了挑战,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必须要做的就是对现有的模式进行改革,以增强其适用性,将信息化档案管理作为发展的重点工作,加快建设步伐,发挥出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最大价值。作为人口计划生育正常的记录性资料,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档案需要保证其精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这是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资料和依据。我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正在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中,其计划生育医疗档案管理也同样需要满足这一调整和完善的需求,因此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档案是一个单位技术服务的原始依据,它代表着本单位的技术水平,也容易地反映了其发展历程。
1.2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档案为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
1.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档案是技术服务事故、纠纷发生后的重要依据。医疗文书是纪录患者就医过程的客观文书,也是解决医疗纠纷,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判断医务人员和医疗活动与患者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重要法律依据。
2、规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档案管理制度
2.1通过学习,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对医疗重要性的认识,落实人员责任,组织技术服务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2.2加强技术服务人员医疗文书书写的培训,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记录应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文书书写式样》的内容和格式书写工整、清晰,诊断准确,语言通顺,表达规范,标点正确,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2.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加强资料、档案的管理。建立档案接收记录,按立卷标准,及时分类整理、立卷、编目。建立健全医疗文书档案保管,统计、借阅、复印管理制度,防止损毁、丢失、丢弃原始文书。在整理归档前严把医疗文书的质量关,不规范的医疗文书一律不得进入档案室,在整理归档时严格执行病历管理制度。
3、如何改进有关在计生服务站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注重基础建设
企业对于局域网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其可以快速的在企业内部进行资源的传递和共享,实现信息化管理。我国的部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拥有这部分的建设,可是数量不多,仍然没有普及,大部分的仍然是没有这种观念和意识,因此档案制度存在漏洞。
3.2加强技术保护政策建设
我国法律对于电子格式的文件并与给予明确和标准的法律定位,其安全性仍然是比较令人担忧的地方,管理标准不统一,所以存在较大的安全漏洞,需要加强技术保护政策建设。
3.3不够完整的有关体系
关于档案工作,标准和规范是目前档案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大的前提条件,在现在看来,虽然关于档案管理,已经有了部分的标准化文件发出,却离使档案现代化的发展更加迅速有一定的距离,这些不完整使得整个的档案建设速度有了约束。
3.4基础的设置等待加强
进行档案管理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设施属于基础设施,是开展档案管理的基础设备,这部分我国很多的计划生育服务站比较落后,部分地方甚至都没有这些设备。
3.5档案建设方面缺少人才
计划生育服务站缺乏专业性人才,目前的计划生育服务站人员他们大部分都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或计算机知识,因此不具备复合型人才的标准,为了能够满足计划生育服务站的需求,需要培养和引入这样的人才。
3.6档案安全第一
加强档案安全保护,档案是计划生育服务站工作的依赖,其安全性关乎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工作开展,因此需要加强防范,做好保护措施。
档案管理应急预案范文6
关键字:媒介、管理、便捷、促进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现实工作中,档案是一种信息能够延续下去的媒介,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档案所承载的信息能够真实反映情况,体现时间原始状态,使记录的技术成果具有可查性。档案作为一种资源,他的意义已经超过了某个单位所拥有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的作用。传统的档案管理具有效率低,保密性差,档案和资料查找不方便等弊端,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深刻理解社会需求,符合经济发展的目标,懂得客户的期望。
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信息需要去处理,这些信息包括电子形式的以及纸质版面的,为了方便于我们信息的处理,我们可以多方面借鉴现代电子技术,运用科学的原理,进行开发和管理档案,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使档案信息更多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一、超媒体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我们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对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存储以及传送给其他用户,这些档案资料不仅仅是几份纸质文件,它还会包括信息量更大、覆盖面更广的数字化、网络技术化资料。为了满足现代档案管理的需要,我们可以运用编码技术对这些数字化的音频文件、视频文件进行再加工,这样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综合的服务。下面就目前经常用到的超媒体技术进行分析。
超媒体数字档案管理技术是一种新型并且典型的档案管理方式,它把文本与多媒体技术进行了综合,它的信息量不只包含一些文本,还包含一些视频以及音频文件,它是由一些节点以及一些链组成,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技术传播这些信息,在之前需要对信息进行集成化管理。超媒体档案管理具有表现自然、对事物叙述详尽生动等优势,相对于其他档案管理方式还更加灵活,它能够体现一种新的管理意识。超媒体档案管理重视信息直接相互联系,它的思维习惯更加贴近于人类的真实表现,这种思维是一种非线性的、具有多网状的结构。多媒体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打破了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也不再具有传统档案管理的缺点,在动画、声音、图像等信息的存取应用方面更加快捷迅速,也更加准确。超媒体档案管理已经能够具有高度集成、信息实时传播、信息载荷更全面等突出特性,完全能够胜任现代工作的需要。
1、 超媒体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超媒体档案存储可以利用信息压缩与存储以及音频、视频的编码解码技术,这样就为档案的传播、存取以及利用提供了前提条件。这种技术把信息变得更加生动、具体,静止的信息给人以动态的感觉,推动了档案信息载体的一体管理以及档案的综合化利用。这样的解码压缩技术可以使图像以及语音信息浓缩到一张光盘或者其他载体中,可以达到信息的海量存储,由于光盘等载体体积小所以会节省空间,为用户省去了一些成本费用,也减少了人力的支出。为了更好并且妥善的保存这些信息资料,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把信息转化成电子声像信息,不仅能够减少原件存取磨损,还能快捷搜索到信息,把逼真形象的信息呈现在用户面前。
2、 多媒体技术的形式
网络以及通讯技术应用形式主要有两种,以声音、电视图像为主体的网络通信,常包括影视点播、系统工作、可视电话,电视会议等。以文本为主的数据通讯,主要包括电邮、远程登录、网络新闻以及Web等。档案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全世界用户共享,不光节省了客户的搜索信息的时间,也减少了信息提供者的精力,档案资料的价值也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档案资料的快速传递以及网络服务,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可以用充足的时间整理更新档案信息,又可以及时的发现网络上面的信息反馈平台的用户反馈信息,通过这个途径可以知道客户的需求以及客户对档案管理机构的意见,档案管理机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改变自己的工作状态,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档案信息。
超媒体档案信息处理模式,可以远程协作并实现异地的协同合作,这就使处在不同地域位置的档案管理同行们同时进行学术的交流与探讨,比如在不同国家的档案管理人员可以经过电话视频会议进行档案整理的学术探讨,不仅快捷而且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环节。
3、 档案利用的形象化以及智能化
为了提高档案信息的形象化以及动态化,一些技术人员把动画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过程中,这样可以增加档案信息的趣味性以及易理解性,丰富了客户的信息获取的模式,极大地拉近了档案与用户的距离,使档案利用从专业人士更加广泛的走进普通利用者。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虚拟档案室的发展,使得档案的利用达到轻松操纵、任意遨游的境界。虚拟现实是由超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交互式人工世界。在这种人工交互世界里,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完全真实的感觉。未来的档案室将会采用真实与虚拟并存的方式,虚拟档案室是采用数字模拟物品及真实场景的三维模型展示,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操作者置身于一个虚拟档案室里面,可以观看立体的档案展品和查阅档案资料。对于一些较为珍贵的信息资料不仅可以做到资源共同分享,还能减少被破坏、被盗窃的风险。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内实际应用中,以敦煌莫高窟为典型代表,过多人的参观使得敦煌莫高窟宝藏受到不可修复的毁坏,但这些丰富的宝藏是应该让世人所了解的,利用虚拟世界可以较好的解决这类问题,通过网络技术进行虚拟软件操作,可以使人们免除了长途奔波去参观的劳碌,也能真实感受到敦煌莫高窟的实景。
二、文书与档案一体化档案管理系统
通过大家所熟悉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把各个用户作为一个个信息工作站进行整合起来,用户的文件所形成的计算机信息可以汇总到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人员对这些信息进行自动的整编、归档统计并进行分析,这项工作覆盖档案信息整理的全过程。由于这些汇编的过程是计算机自动完成的,正确率也得到了保证,为用户创造了方便。目前来看,文书与档案管理的一体化进程还不是太完美,很多环节需要去完善。这种档案管理方式需要很多部门以及用户之间的配合协作,根据系统的思想以及集成化要求,文书与档案管理的系统需要组成系统的横向以及纵向各个节点应该达到一定水平,为了充分发挥这种管理方式的作用,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网络进行信息的关联。比如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是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国家档案管理一级标准研制开发的集公文管理与档案管理与一体的计算机应用软件,适合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公文管理和档案管理。其主要功能模块为公文管理和档案管理。其中公文管理中包括收文管理、发文管理和内部文件管理,档案管理包括文书档案管理、科技档案管理、财务档案管理、声像档案管理、实物档案管理,资料管理。归档的文件可直接调用收、发文数据及内部文件数据,可实现网上归档、借阅管理和原文显示。
本文对超媒体技术在档案管理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也展望了在未来的工作中超媒体技术对档案管理又有哪些深刻影响。另外,对目前大家经常用到的文书与档案管理一体化系统进行了介绍,这两种档案管理的新技术对档案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简化了查阅以及反馈的环节,省去一些不必要的精力损失。档案管理技术人员为了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应该多接触、多学习新知识,把学到的新技术应用到日常工作中,为档案管理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