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范文1
论文关键词: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双循环,培养模式,初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和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特别是对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空前的、新的发展阶段。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于2007年,2008年与新疆军企工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星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新疆巨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签订订单培养协议,被确定为我院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其间经过两年的运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初显成效。
一、“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符含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学习应用,由专业基础到专业技能,由企业培训到顶岗实习直到就业,实行四个阶段循环。
第一阶段:人文学科、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有机地穿插
进行,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工作类别,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以必须够用为度,主要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为后续专业技术课打基础,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需要在校学习三个学期。
第二阶段:与企业合作进行生产过程培训,时间第四学期,利用合作企业提
供的《装载机的维修与故障排除》和《沃尔沃挖掘机的故障排除》作为教材,以及企业提供的有关产品PPT和视频介绍,由我院机电系的两名教师和企业公司的三名工程师或技师做培训指导教师。授课地点安排在企业的修理工间,利用该公司的旧机和总成件作为教具,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重任在肩的感觉。考核办法是根据平时表现和实训报告综合评价,例如在操作实训过程中装配一个总成件、能够用语言清楚的描述其原理、认知其构件名称或在整机上排除一个故障,都可以作为学生培训的成绩。
第三阶段:拓展能力、强化学习,利用企业冬闲期让学生返校完成后续课程的教学,如进行机-电-液一体化的专业知识、专业外语、售后服务和营销技巧等强化学习,教学以在校教师为主,还可邀请企业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和教师对市场的认识以及对专业发展趋势的了解,培训了学生,也培训了老师。
第四阶段:顶岗实习,毕业生产顶岗实习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学生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后,即将毕业时的综合性生产实习。让学生深入实际,开阔眼界,深化与充实工程机械专业知识,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的技能参加顶岗劳动,每人掌握2—4个主要工位的操作技能,参与某一个科室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从而获得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双循环’教学模式以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有针对性地应用了当前生产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相对减少了理论教学时数,增加了实践教学时数。如2007级教学计划中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比调整为55:45。此教学模式成功做到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渗透与穿插。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做紧密结合,克服了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弊端,减弱了以往各学科各自强调的学科系统性。
二、“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培养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提高其专业应用能力,明确了在培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主干课程:根据社会需求及工程机械市场,结合理论教学体系和与之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工程机械维护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建立密切的产学合作机制,请企业的专家参与教学方案、教学计划的制定,由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指导老师共同担任教学任务;请企业的专家参与培训教材的编写,由企业提供专业技术资料结合我们的教学特点融入教材中,拓宽产学合作人才培养途径;加强学生素质培养,促进全面发展,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三、改革课程设置,构建与“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适应“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积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
1、专业基础课强调应用,即以“必需、够用为度’与应用密切结含。例如,为优化课程结构,对一些课程的内容、结构进行了改革。如对《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原理》3门课程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整合为《机械基础》;
2、对《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工程机械发动机维修》2门课程根据工作过程的紧密联系要求,整合为《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3、同样,对《工程机械底盘构造》、《工程机械底盘维修》2门课程也整合为《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
4、对《液压与液力传动》课程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分析上,而对基础知识做到够用就行。
5、能力拓展课程上,我们以订单企业的要求,在授课中主要按企业销售的机型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应用能力的提高上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
四、改革实践应用,构建与“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栝习题课、课堂讨论、总成拆装、实训、顶岗实习等,占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5%以上。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突出了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体系上形成了工程工程机械拆装训练三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1、工程机械实训课;适当增加学时,充实实训内容,减少演示性实验项目。实训均要结合生产实践,以充分体现专科特色,实训课单独评定成绩。
2.校企合作培训;校企联合共同进行教学,在企业进行生产过程培训,针对一种项目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熟悉企业的管理制度、工作技能、团队合作的精神
3、结合第三年的顶岗实习;尝试在2007级教学计划中增加了校企合作培训环节,在第五、六学期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并要求写出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还要进行答辩。这也是在毕业生实习、求职和就业等环节所作的一些有益而成功的探索。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多年的理论实践证明,采用“双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充分体现了区域和行业的产业特征,体现了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毕业生普遍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事业心和责任感,适应能力强,作风朴实,踏实肯干,得到了社会各界和行业很高的赞誉及认可。从最近两年的反馈情况来看,该专业平均就业率高达98%,对毕业生进行的跟踪调查反映表明总体评价优良率为85%。
2009年4月我院机电系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筑机D071、筑机K071班的学生安排在企业进行生产过程实习,两星期后我们收集了他们的体会,学生普遍反映在企业学到的知识即快又扎实,而且能够很快应用到工作中。该班学生在企业进行理论授课时打瞌睡的少了,问问题的多了,甚至有学生说如果再让我们回校学习,我们将是另外一种精神面貌。这说明实际工作还是需要理论指导,理论和实践必须充分融合,才能使我们的毕业生在工作中更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当代经济的发展,也符合市场的需求,这种培养模式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教高[2000]2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2.教高[2004]1号《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3.教职成[2004]12号《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4.教高[2006]14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范文2
1.1应急维修方法
为了避免施工现场出现工程机械故障情况,应做好事先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机械正常运转。具体预防措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档案。根据工程机械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工程机械档案,包括零件目录、使用方法和维修手段等各种基础性资料,同时还要制作相应的登记卡,以便将维修时间、维修地点、维修部位和零件更换等信息详细记录下来,这样不仅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工程机械的实际运用情况,还能给日后的维护检修工作提供强有力参考依据。
(2)维护保养。施工人员对工程机械的维护保养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工程机械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磨损与擦伤等现象,使得施工效率不断下降,最终导致机械故障产生。针对这一情况,施工人员一定要做好工程机械的维护保养工作,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3)业务素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工程机械设备的不断革新,人们开始对工程机械维修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施工单位应组织所有维护人员展开相应的培训活动,以有效提高专业化能力,增强自身业务素质,这对于工程机械施工现场的应急维修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应急维修方法:
(1)塔吊起重臂与平衡臂折臂。首先,立即停止塔吊动作,并根据抢险方案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焊接措施,接着紧固塔吊结构,也可以运用连接手段将塔吊结构与其他结构有效结合在一起,避免因塔吊拆除或倾翻而导致意外事故产生;其次,采用2台起重机,1台锁平衡臂1台锁起重臂,注意其中一台机械要将平衡力矩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防止发生因力倾翻情况;再次,严格依照抢险方案顺序执行,把处于平衡臂与起重臂内的变形连接件提取出来,利用气焊将其完全割开后,采用起重机取出臂杆;最后,根据拆塔程序对塔吊实施拆除,如果遇到变形结构,那么就要利用气焊将其完全割开。
(2)塔吊基础倾斜与下沉。首先禁止塔吊的所有动作,再适时锁紧回转机构,以便防止转动情况发生,最后根据塔吊的实际情况做好地锚的设置工作,严格控制塔吊基础倾斜与下沉。
(3)塔吊倾翻。首先,在不损坏塔吊失稳受力的基础上,采用焊接方法与连接手段来提高平衡力矩水平,以有效避免塔吊倾翻;最后,合理选用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起重机,根据抢险方案逐步拆除塔吊,如果遇到变形部件,就要利用气焊将其完全割开。
1.2应急维修技巧
拧螺栓、拆轮胎与割轴承等均属于工程机械的应急维修技巧,这些技巧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拧螺栓。在工程机械维修工作中,拧螺栓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因为施工现场没有合适的扳手,所以使得机械零部件的拆装无法顺利完成,特别是从国外购买的螺栓。为此,工程机械维修人员必须对拧螺栓方法做适当改进,例如在扳手大于螺栓的情况下,应合理选用一些铁丝和铜皮等材料垫于扳手内部,接着逐步增加气力做机械拆装工作;在扳手小于螺栓的情况下,应合理选用锉刀来扩大扳手开门口,这样便于拧动机械螺栓。通过上述拧螺栓方法对工程机械进行拆装,不仅可以及时处理相应的机械故障问题,还可以有效延长扳手的使用周期。
(2)拆轮胎。拆轮胎在工程机械的应急维修中是一种极为艰巨的任务。由于轮胎具有使用周期长、维护保养不易等特点,使得轮辋有锈蚀现象产生,长期下来就会导致轮胎与轮辋紧密相连在一起。若维修人员单纯采取行走碾压或放气措施对轮胎进行拆卸,那么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针对这一情况,维修人员必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拆卸方法,例如可先将锁圈取出,然后把水灌入轮胎和轮辋中,这样有利于提高效果,接着于轮辋中间插入适宜的铁棒,利用钢丝绳绑紧后,采用起重机展开起吊作业,这样便可以完全分离轮胎与轮辋。
(3)割轴承。大部分工程机械的连杆轴承都极易产生问题,而且连杆轴承在损坏后因轴承外圈无法与连杆孔分离,所以必须采用钢锯或切割机进行切断,但由于外圈过于坚硬,导致实施过程中打滑现象严重,这给机械维修带来了一定难度。维修人员面对这一情况时,可利用台钳紧固连杆,接着选用重型套筒扳手套住轴承外圈与连杆轴承,最后逐步夹紧台钳,以完全显露轴承外圈。
2结语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范文3
关键词:工程机械维修;现状;发展
当下中国,工程机械的保有量正在不断增加,与之而来的相关机械设备维修的问题也逐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当下,我国的工程机械维修水平已无法满足建设事业与工程机械改造等发展的需求。环境与条件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工程机械的使用。如何增加工程机械的使用年限,提高工程机械的使用效率,是做好工程机械维修工作必须面临的严峻问题。
一、当前我国工程机械维修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工程机械维修的市场
因为大量国外工程机械流入中国市场,对中国的工程机械维修行业造成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当下中国的从事工程机械生产的企业,几乎将自己的所用资源,用在了工程机械的制造与销售当中,造成了这些国产工程机械在投入线上工作之后的后期维修投入关注力度不够。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并非不够关注而是根本无法关注,当前中国的工程机械维修市场所包含的问题有以下几点。首先,相较于其他维修行业的市场,工程机械维修起步较慢,相关工艺较为落后,专业工程机械维修人才缺乏,发展滞后。再有国内的工程机械生产企业与其维修部门相互分离。企业生产的新产品,研发的高新技术无法得到相应的推广使用,从而使维修部门的维修难度大大增加。第三,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旗下的维修部门水平良莠不齐,缺乏有效的管控,没有企业对维修部门的技术水平做相应的评估调查,同时没有设置完善的监管机制。最后,作为跨地区、跨行业的工程机械维修行业,却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行业标准,也缺乏相关的行业规范的引导等诸多问题。
(二)我国工程机械维修的制度
工程机械维修在中国主要的维修制度目前还是以“定期做强制性保养,计划好预防修理”为主。尽管对于保证工程机械的使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依旧存在者诸多问题。首先,维修制度中根据工程机械的磨损程度进行维修,其局限性太大。其次,计划规定定制工程机械为重周期和工作内容是依据磨损规律进行的,但这与我国工程机械维修技术情况有着较大的差距,容易造成过度维护或者维护不足。第三,机械运转时间是定期维修制度的基本依据,所以对工程机械正确的运转时间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总体说来,计划预期维修已经不再符合当前现状。
(三)工程机械维修的管理
因其波及面积广,人员数量大并又需要人员之间相互联动,因此维修管理过程中一个部门出现了问题,必将影响到之后的处理结果。同时,在实际上当前的维修管理也很难适应当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这五个方面。其一,国内的工程机械的维修管理制度多为生产型,并非生产经营一体化。其二,相关维修政策执行力度不足造成了维修管理水平滞后。其三,工程机械的分配成本不明,责任划分不到位。其四,机械过度使用却疏忽保养的问题屡见不鲜。其五,管理差等。
(四)我国工程机械的维修技术
伴随着技术含量的逐年增产,工程机械的维修技术也得到了飞速进步。各种先进的技术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这让工程机械维修变得更加及时准确。但是,较多的施工工程作为短期行为,工程负责人对于工程机械所投入的保养力度远远不够,在工地使用的工程机械检测仪器和相关设备的保养,维修都远远无法达到要求的水平。造成这些结果的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检测设备不够完备。二是施工方对于故障设备的检查判断依旧还在以经验判断水准。三是相关维修技术员工水平滞后。四是工程机械的维修太过肤浅,劳动量较大,且效率很低。
二、提升工程机械维修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工程机械维修市场
首先,建立地区性的RCM的服务网,由企业提供机械,RCM服务网网点提供工程机械的维修服务。同时组织批量维修高科技含量的工程机械零部件,工程机械生产企业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其次,组建相关中介平台,在工程机械维修市场中心组建同时,中介平台也应该随之建设起来。中介平台的存在应保证在不会破坏市场经济的前提下进行,不能对市场的活动有过度的干预,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市场的有序运营,做到协调市场的作用。最后,尝试构建先进的维修服务市场,基于RCM的服务网网点,以互联网作为手段,增加服务涉及面,组成多形式的工程机械维修公司。让生产、施工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工程机械设备优势、相关先进技术、科研单位的理论、脑力优点、小公司的数量多分布广以及服务到位等优点组合起来。充分发挥相关企业的优点,更优质地为客户服务,从而形成一套全新的经营模式,即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服务。
(二)增强维修管理工程的运用
维修与管理工程机械,一定要从起步规划和设计研发阶段开始着手。在工程机械的研发设计阶段,不仅仅是针对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和造价等进行考虑,还需要对工程机械的后期维护、维修保养等问题进行细致规划。工程机械的可靠性增加,故障率降低,客户对于工程机械后期维护的费用便会大大减少。工程机械的可维护性很高,修理方便,就可以使用“低支出的快速维护”,这样可以让工程机械设备长期处于稳定良好的工作状态。而一旦出现了故障问题,因为可以低支出快速维护,不再需要更换新的配件或者更换新的工程机械。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维修所需要的费用,也大大降低了维修所耗费的时间。工程机械的后期维护工作做得好,售后服务完备,有利于客户降低在工程机械方面的投入。从而加强对检测仪器和相关配件的采购,从而增加建设工程的质量。
(三)注重工程机械设备的前期管理
工程机械的前期管理指的是从定制好设备,并完善好规划方案开始,到今后工程机械投入生产为止,该阶段的所有管理方面的事项。其主要有工程机械的使用规划、设备购买、工程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这四个方面。生产企业只有做好设备的前期管理方面的一系列工作,才可以达到对工程机械设备的完全综合管理。做到不断增加设备使用效率,增加设备寿命以及降低维护方面投入经费的目的。高质量的完成设备前期管理工作,不但可以迅速发现工程机械的功能不足和前期投入使用中所遇到的故障问题。并且可以让设备在投产后在使用,维护等后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直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四)重视工程机械类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程机械类技术人才需树立思想的主动性,以及责任心。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不断掌握先进工程机械维修技术才能真正完成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加强对技术员工工程机械的结构知识、常见问题的判断、工程机械零部件的拆卸重组以及设备调试等方面的培训,相关企业可以使用内部培训和邀请先进技术人员进行外部培训的方式,不断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
三、结束语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只有不断改善并增强工程机械的维护水准,增加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所需费用,才能保证企业拥有好的经济收益。而在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过程当中,应不断进行一系列的培训,才能在科技飞速进步的今天,满足工程机械维修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路晓东.浅谈工程机械维修现状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3,26:105+161.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范文4
工程机械配件有自身独特的特性。合理地使用机械配件,有利于工程机械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工程机械配件的主要特点有:
(1)需求的随机性:工程机械配件的损坏的发生相对来说是随机的,因此对它的需求也是随机发生的。
(2)种类的多样性:工程机械设备一般都是大型设备。这些大型设备装配技术要求较高,如果装配不合要求,可能会酿成事故。因此,要求工程机械配件有高的品质。
(3)品质要求高。工程机械一般采用的是高新技术,工程机械上有很多配件的安装及使用有其特殊的装配要求,如果装配不当,可能引发事故。
2工程机械配件的分类
2.1按替代程度分类
(1)标准配件:例如:螺母、垫片、铆钉等都属于一般配件。这类配件使用数量大,较为普遍出现,要求的专业程度低,易于获得。
(2)一般配件:这是工程机械配件中最普遍的,要求的专业程度最低,获得最易。
(3)关键配件:关键配件需求量和重要性程度都很高,这类配件一般特殊型号的产品专用,不适合通用。处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工程机械配件制造商会对关键配件进行特别的改造设计,以防止仿制件的出现。具有独立性和唯一性。
2.2按使用年限分类
(1)耐损件:这类配件的使用年限通常较长,在使用过程中磨损度较小。出现单个零配件的损坏的情况较少。很难对需求量进行预测。厂家一般都是通过对以往数据的分析来预测。
(2)消耗件:这类配件的使用年限通常较短,随着设备的使用逐渐磨损消耗,有基本固定的使用年限,但这类服务配件所占比例较小,一般情况下,只占10%左右。如:轮胎、过滤器、密封垫片、刹车片等。
2.3按需求程度分类
(1)高需求配件:高需求配件的需求度高,库存流动速度较快。一般来说,大部分消耗件都是快速流动的配件。
(2)低需求配件:低需求配件需求量往往较少,有的甚至在几年内都没有需求。一般来说,大部分耐损件都是慢速流动的配件。
3工程机械配件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三个子系统
3.1工程机械配件采购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工程机械配件的采购是配件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使需求方充分掌握供货方的情况,如果供货单位出现生产或计划变动,需求方可以通过工程机械配件采购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对计划进行适当的变更,便于配件企业和供货单位保持信息通畅。同时,利用工程机械配件采购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需求方可以准确了解现有以及需求的配件量,以制订有效、合理的生产经营计划。
3.2工程机械配件仓储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仓储是工程机械配件物流的重心之一。通过对工程机械配件仓储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可以帮助企业对库存工程配件的数量等信息进行精准的掌握,为采购部门和销售部门提供准确的库存信息,便于采购部门和销售部门作出正确决策。刚采购的工程机械配件也可以通过工程机械配件仓储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及时进行数量、存放地点等相关信息的记录、把握,有利于企业工程机械配件进行高效管理。
3.3工程机械配件数据库管理和维护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在有工程机械的企业中,系统管理员需要对相关的数据库进行备份,还要通过各种职位变化、人员流动等对系统进行相关保密设置等,这些都需要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作支撑。运用工程机械配件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可以对基础数据实施维护,并能提供强大的数据查询、统计、报表生成等功能,对工程机械配件企业的数据库管理和维护起到重要作用。
4工程机械配件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4.1对于标准类配件
标准类配件标准程度的要求不高而需求程度比较大,需求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价格的高低,需求商在此类配件的物流信息系统管理上,应积极与供货商交流,签订长期合同,建立一般性合作伙伴关系。谈成较为合适的价格,选择生产能力强且能给出较低价格的供应商。
4.2对于一般配件
一般配件通常来说需求量较低,使用年限一年左右,因此不宜与供货方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在T程配件的供应商管理中,应当寻找集成的供应商,以每年的需求量为依据进行招标招商,每年议定一次价格,在对供货商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到售后服务水平。保证可以合理地进行换货或者退货服务。
4.3对于关键配件
关键配件需求量和重要性程度都很高,这类配件一般特殊型号的产品专用,不适合通用。在此类配件的供货商管理体系中要积极地寻找替代品。由于很难在和供应商的谈判取得优势地位,出、于经费考虑又不能大量采购,因此需要尽可能地寻找替代品以及可以供货的商家。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范文5
【关键词】工程;机械设备;日常维护;平时保养;定期检查
1、前言
各种各样的因素制约机械设备的运用,因而零部件会造成多方面的损坏。通常情况下,能够在设备损坏前,预先进行维护保养则得到良好的使用保障。设备需要在日常维护以及保养中延长其使用价值寿命,因其与企业的生产运行效益有密切关系。必须以科学技术为前提进行零部件各方面的维护以及保养,避免不必要的停产损失。伴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投入大量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这使得工程机械设备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运用。以下是作者的一些观点。
2、工程机械设备日常维护
2.1月检查
一个月以内的工作时间段设为月检查,以正在进行运作的设备作为月检查的目标。全程操作均由操作人员进行,通常情况下必须依据相关规范要求检查。不仅要使用感官判断,更加需要便携仪器来准确判断。而且必须每天都要在规定时间进行检查,特殊情况则需要多次检查,特别是相对于一些重要零部件的内外检查。必要时要进行设备调整以及维护,每天的检查记入月检查卡即预防和及时准确发现设备异常,确保设备运转正常进行。
2.2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必须根据月检查卡规范进行,检查人员一般是设备维修员以及专业人员。使用感官判断进行设备的各方面零部件查看,仔细观察其运作状态。本次检查不仅仅是月检查这么简单,还需要进行对设备的各方面测定(精度、功能系数、损坏程度)等。明确造成设备损坏的内外因,并记下本次检查的结果,保证设备运行正常进行。准确无误的判断设备零部件的损坏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是定期检查的主要目的,必须定期掌握设备的劣化状态,为后期精度调节和及时进行维修的根本前提埋下坚实的基础。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无明显问题出现,运行状态维持良好。
2.3进行精密查看
研究观察及调节设备的几何精度、运行精度、装置水平。本次精密查看的任务专门由专职人员按照规定要求来操作。本次精密查看的主要目是测定设备的切实精度,它为设备的各方面调节维修、报废等作了参照。要求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每个项目定期按时查看,且保障记录的运行信息是准确无误的,这为以后设备的维修奠定了可靠保障。
3、设备相关保养
3.1平时保养
必须在上班前进行相关设备地仔细查看,以规定作为前提进行加油以及,且做好月检查工作。班中应自觉遵守设备相关的使用规则,明确进行设备操作运行。如果发现设备出现问题时,需立刻解决。如果遇到的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要紧急通知电修理工进行检查维修。下班后要做好设备清洁和,通常情况下设备为15-30分钟,需要适当延长时间的设备有大型设备和关键设备。油池、油线、油毡及油孔每周必须要清洁一次。还要将当天的设备工作状况记在本子里,交接班时做好本子的交接。每一天都需要清理,临近周末则需大清理。一般情况下,月底都是要进行彻底清理,而且要按时进行相关评比工作。一般来说,周末时设备大约需要1个小时清洁,重要设备则需要大约两个小时清洁,月底清洁时,时间逐一延长一个小时左右。并且要进行按时评比工作,登记好结果。
3.2一般保养和特殊保养
通常情况下,一般保养是指主要人员为操作人员,辅助人员一般均为维修人员,他们按照相关规定对设备进行定期维修护理。对设备各个零部件进行查看清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特别是路油与毡垫需要更为细微的检查。同时调节和稳固设备各零部件之间的适合位置,电气部分则让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设备的工作时间在600小时以内,则进行一般保养。特殊情况下,特殊保养是指以维修人员为主,操作人员参与的按时维修。他们对设备部分零部件进行查看清洗,进行调节精度、拆开查看以及更新修复各零部件等。剩下的其他零部件则进行系统和清洗,以及对电器系统进行精确检测和调节牢固。受轻微磨损的零部件需要刮掉,以便设备在运行中不受影响。如果设备的工作时长在3000小时以内,则进行特殊保养。
4、设备关键零部件维护保养
气缸寿命能否得以延长靠的主要是发动机中装置的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的维护保养好坏直接影响到气缸寿命。柴油机装置的空气滤清器包括惯性式、过滤式以及它们的结合式。滤芯材料包括干式和湿式两种。当今社会,在通常情况下,国外的柴油机工作时长大约8000小时。所以,依据世界各国的工程机械设备使用操作状况来说,能够在一定意义上达到指标是具有很大距离的。
电源在设备中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即储备和转换能量。电源电解液稀释的大小以及其周围受污染面积大小,直接危及到设备的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设备都是采用柴油发动机,冬天时柴油发动机便很难启动,然而频繁启动又易损坏发动机,所以使用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先进的工程机械都备有特制的冷启动系统,这样就为设备的启动排除难题。
5、结语
工作过程中的工程机械设备,会因各种各样的因素受阻。如果零部件被损坏,不管损坏程度大小,都需要立刻进行专业的技术维修保养。才能使得设备的发动力,效益性、保障性得到良好的使用保证。各种各样的因素制约机械设备的运用,因而零部件会造成多方面的损坏。通常情况下,能够在设备损坏前,预先进行维护保养则得到良好的使用保障。设备需要在日常维护以及保养中延长其使用价值寿命,因其与企业的生产运行效益有密切关系。必须以科学技术为前提进行零部件各方面的维护以及保养,避免不必要的停产损失。伴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投入大量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这使得工程机械设备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运用。如今工程机械设备得到进一步的科学开展和研究,则更应该使用科学现代化先进的技术进行维护保养。
参考文献
[1]徐鹏.对搞好石油化工建设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几点认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0)
[2]刘业川.浅谈公路机械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1)
[3]赵格俭.浅论施工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10)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范文6
关键词:工程;机械;寿命
一、设计方面
第一,采取优化设计以保证应有的寿命。优秀的设计是延长使用寿命的首要环节。一些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提出“设计立业”的思路,采取多方论证设计的优劣,选择最佳优化设计方案,使得他们的产品经久耐用,高效低耗,从而占领全球主要工程机械销售市场。美国卡特彼勒公司运用负荷分析方法,准确地分析了挖掘机、推土机在施工中受力部件的应力,提出了延长机件寿命的设计(长寿设计):一是降低面压(机件表面的接触应力),如用螺旋齿轮代替渐开线齿轮,使其重迭系数增大;二是分散负荷,如采用三角形履带行走系代替常见的履带行走系,将驱动轮从常规的触地式移至三角形顶部,与地面脱离接触,使驱动轮承受的冲击负荷、作业负荷、泥土带进履带传动副阻力大幅度减小;三是减少热量,如采用湿式离合器与制动器等,以减少摩擦产生的热量。由于他们成功的优化设计,使其产品投放市场后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第二,改善维修保养的设计以延长寿命。设计时努力改善机械的维修保养性是延长其寿命的有利措施。如果机械的维修性好,能采用“低成本的快速修理法”,就可使机件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一旦出了故障,无须更换新部件或新机器,这实际上就等于延长了机械的使用寿命。设计新机器时,提高其维修保养性的原则:一是拆装简单化,使维修工作空间方便和人性化;二是部件组合化,将零部件设计成便于拆装的组件;三是加油集中化,有利于确保按期进行和防止遗漏;四是检查监控化,防范于未然;五是延长周期,可确保机件处于良好的状态;六是易损件通用化,以减少备件储备和方便备用件的采购;七是随机工具完备,便于驾驶员进行日常维护修理。
二、制造生产方面
有些工程机械主机与总成件的质量较好,但外协厂家生产的机械附件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致使整机经常出现故障。例如,有一种装载机仅仅是由于主操纵阀安全密封圈的质量不过关,需经常更换,而增加了维修工作量。所以,主机生产厂家应严格按验收规范严格验收外协作零部件,建立严格的质量验收体系,不合格的外协作零部件不准装配主机。
三、使用方面
为了延长工程机械的寿命,在使用方面必须坚持实行“二定三包”制度(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正确使用机械,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对机械设备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将操作者的经济效益与机械使用费用(如燃料费、维修费、保养费、工具费等)挂钩,变机械驾驶员被动日常维护保养设备为主动日常维护保养。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即环境因素对机械使用的影响。工程机械大部分是露天作业,作业地点经常变动,所以其性能受到作业场地的温度、气压、污染、路况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不少施工单位由于忽视了环境因素对机械使用的影响,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措施,致使机械性能降低,寿命缩短,甚至酿成事故。如果在施工现场采取有效措施,如经常使施工通道保持平整,雨天将通道上的水坑及时填平,晴天经常洒水,减少灰尘;修整施工通道时要因地制宜地减少坡度等,都对延长机械寿命有利。
四、保养方面
对工程机械实行定期保养是延长工程机械寿命的关键。某些施工单位对工程机械的保养都有很多明确规定,但是不少施工单位一旦工期紧、任务重时就往往忽视保养工作,认为机械运行正常,没有故障,无需停下来进行保养。其实恰恰相反,若不及时保养,往往会使机械出现大的故障,甚至发生事故,既增加维修费用,又耽误工程工期。
五、维修方面
工程机械维修工作是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采用合理的维修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机械行业提出的“低成本快速修理法”也是延长机械或零件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实施此法,除了机械设计时采用维修性设计提高机械的维修性外,在维修实践上还可采用如下方法:一是零件换位,施工机械上的许多零件,如推土机、柴油机缸套等,在运行中往往承受单向负荷,造成不均衡的磨损,如果适时地更换受不均衡负荷零件的位置,使它们的磨损均衡,则可延长其使用寿命;二是采用先进的刷镀与胶粘修复技术,在施工现场运用刷镀、胶粘修复工艺,可快速、低成本地修复失效的零部件。
六、合理处理机械使用寿命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以上论述的都是延长工程机械物理寿命的方法,但实际上,工程机械的寿命还有经济寿命和技术寿命之分。经济寿命是从经济的角度和机械最合理的使用期限,具体来说就是指能使工程机械的年平均使用成本(由工程机械购置费的折旧费和工程机械的年运行费用两部分组成)最低的年数。技术寿命是从技术折旧角度看工程机械最合理的使用期限,具体地是指从工程机械开始使用到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所持续的时间,它与技术进步的速度有关,与工程机械的运转时间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