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视连续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视连续剧范文1
【摘要题】佳作品评
【关键词】审美品格/现实主义/京味风格/人文精神
【正文】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影视的发展逐渐步入了市场机制下的大众文化转型时期,电影、电视作为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越来越被强调,观众的关注焦点越来越被重视,影视剧作家们纷纷放下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姿态走进百姓生活,影视剧(特别是电视剧)悄然从深度开掘转向通俗娱乐,从批判的热情转向文化的消费,从崇高化转向平民化,形成多元共存的文化审美形态。电视连续剧《五月槐花香》就是在这种审美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它没有追踪流行时尚,而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追求探索着“市场的”和“审美的”双赢之路。它通过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注、对人的内心世界的真诚关怀、对现实生活的诗意阐述、对地方风味和地域文化的准确把握,既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又受到了观众的青睐。本文试图从现实主义的回归、风格化的审美形态、诗意化的人文关怀等方面阐释电视连续剧《五月槐花香》的审美品格,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现实主义的回归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中国电视剧创作,受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对解构经典、娱乐搞笑、碎片组合等手法趋之若鹜,有的电视剧打着“娱乐”的旗号进行市场运作,却由于人文精神的缺失和对人的终极关怀的缺席而堕入了平面化庸俗化的泥潭。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这种现象犹为显著,一些搞笑娱乐、戏说历史的电视剧成了“文化垃圾”的代名词。现代性的碎片能否反映现代人的生活状况?剪切、粘贴能否展现现代人的精神面貌?消解深度模式是否符合当下中国观众的审美需求?……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引起艺术家和理论家的广泛争鸣与思考,作为对这种思考的呼应,电视剧创作领域出现了现实主义的回归,电视连续剧《五月槐花香》在这种“回归潮”中脱颖而出。
对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恩格斯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电视连续剧《五月槐花香》(以下称《五》剧)故事的开始发生在清末民初,这是一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转折的重大时期,一个中国文化转型的重要阶段。此时的中国,大清朝已经灭亡,民国虽然建立,但政治上的疲软、外交上的无力使国家在外强中风雨飘摇,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在中国本土萌芽,中国的工业化转型已经初见端倪,外国资本的注入影响着本国的经济发展,“西潮东渐”带来外来文化的渗透。这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很不稳定的时期,封建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未随着大清国的灭亡而土崩瓦解,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仍未完全构建,旧的秩序虽已打破但仍发挥作用,新的秩序尚有待建立,“中国未来向何处去”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五》剧把故事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使剧作具有不言自明的历史厚重感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五》剧中,我们看到各式各样充满历史感和时代感的人物:有满清遗贵(如范五爷),有民国新贵(如蓝掌柜),有平民英雄(如佟奉全),有为爱寻梦一生的女人(如茹秋兰),也有融入革命洪流的女人(如莫荷),……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创造自己理想的生活,每个人的命运又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沉浮。琉璃厂是《五》剧叙述的具体环境,剧作通过影像细致描写这里的街头景象、庭院房屋、家具摆设以及私人生活空间,讲述着古董行业的生意经,刻画着那个时代的精神,在这个典型环境中反映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显示人物的精神风貌,通过环境的逼肖来凸显人物的真实个性。
《五》剧的人物性格塑造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铁三角”饰演的范世荣、佟奉全、蓝一贵是三个性格迥异的人物,他们具有各自完全不同的出生环境、家庭背景、现实条件和人生理想,三人的命运形成了三条时而平行、时而交叉、时而混杂的轨迹线。范世荣是满清贵族,清朝灭亡后他随着贵族阶层的没落而跌入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他具有所有没落贵族的习气,既不满意现状又无法回避现实,整天沉溺于对过去的奢华生活和高雅情趣的虚无想象之中,他穷得要莫荷嫁人赚彩礼钱,却又信誓旦旦地许诺等某一天自己“发迹”了要给莫荷“八个丫头六个老妈子伺候着”。《五》剧第二集范世荣与汽车司机的一段戏,生动地展现了范世荣落魄贵族的性格和心态:汽车熄火了,正无所事事的范世荣上前指导,轻易地解决了问题,范神往地表达着自己过去的辉煌:“这路美国车,别克、库力思、道济、雪佛兰、旁太克、司都拿克,都玩过”,“你这类欧斯玛壁开过三辆”,当司机拿一个铜板谢他时被他愤然拒绝,等司机走后,他半蹲不蹲地去捡钱,当这一个铜板被莫荷捡起时,他又以“不是你捡,我可不要”来维护他可怜的尊严,细节的描写如此生动地传达了这个没落贵族的真实形象。佟奉全是《五》剧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性格贯穿于他的整个行动之中,琉璃厂学徒出生的佟奉全,只能靠一手过硬的技术在琉璃厂这条街立足,他的“慧眼”和“绝活”伴随着他从掌柜到伙计,从伙计到掌柜的几起几落。剧中佟奉全的行动贯穿全剧,全剧的开头就叙述了他与沈松山之间的较量,接着展现了一个忙忙碌碌的佟奉全:给茹二奶奶打工还债、造假画、下山西寻宝、得鼎、造鼎、卖鼎、……佟奉全为了自己的理想生活而左突右奔,行动积极主动,在他的积极行动中展开故事情节,透视人物性格。然而,他的行动又是一种被动的行动,在人生关键的时刻,他总是做出在他看来“不得不这样”的决定,原因往往在于他的忠厚、朴实、善良和责任心,以至于莫荷痛心疾首、满目同情地说“佟哥,你好象一生都在等”,在一生的等待和寻觅中蕴含着佟奉全优秀的个性品格。别林斯基说“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2]。《五》剧中的蓝一贵就是这样一个“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这是一个地道的商人,精明是商人的本色,同时,被人称作“蓝半张”的蓝一贵又是一个颇有文物鉴赏力的文化商人,在蓝一贵身上兼有文化人和商人的特点,是我们身边熟悉的陌生人。在剧中,范世荣、佟奉全、蓝一贵好象就是为“铁三角”量身定做的角色形象,性格的塑造和到位的表演精彩地展示了那个特定时代特殊生活群体独特的精神风貌。
二、京味风格的美学形态
优秀的艺术作品最可贵的就是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五》剧中呈现出一种风格化的审美形态,它以鲜明的京味风格取胜,剧中通过镜头语言描述北京的民俗风情、展示北京的风俗文化、采用京腔京韵的语言,全剧编、导、演风格一致,各部门以自己的方式彰显着京派风格和民族风韵。
如果说北京是一个京味十足的历史文化名城,那么琉璃厂就是北京近代文化发展的一个见证者,因为“琉璃厂文化街集中了一批经营古旧书刊、文房四宝、碑帖字画、珍宝古玩等颇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名店老铺”[3],是一个商人集中、文人荟萃的地方。《五》剧中讲述的正是清末民初北京琉璃厂这条老街上发生的故事,这种叙事本身就充满了文化韵味。清末民初,八旗子弟的飘零、沦落带来了一个文化转变的契机,当旗人、贵族走出皇宫、大宅门,进入平常百姓大杂院,
他们带来了上层社会的文化,与京城市民文化融汇交流之后,成为民国初期北京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落魄的王公贵族靠典当变卖“玩意儿”为生,而一些军阀、新贵却附庸风雅的购置古玩,于是琉璃厂的生意格外的红火起来,也就有了《五》剧中充满了时代感和京城地方色彩的故事。琉璃厂的商业活动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其经营方式、商业道德、商业作风、商店的格局和情调,都带有传统文化的鲜明色彩。《五》剧中的琉璃厂是一条古朴精致的老街,具有一种属于胡同世界的商业的宁静和古城情调的悠闲,古意盎然的经营方式透露出深深的人情味,人人彬彬有礼,人人笑容可掬,用剧中禄大人的话说,叫做“把生意做得不像做生意才叫味道!”文物本来就是一个把玩品味的东西,买卖文物的生意当然应该做得温情脉脉才对得住那“上千年的玩意儿”了。佟奉全跟茹秋兰结婚后重新当上了掌柜,教他的伙计如何接待客人的一段戏可谓这种商业文化和商业人情的经典阐述。《五》剧将人物置于特定的时代环境和老北京风俗化背景中,在古玩收藏的文化氛围中加以描写,从而对历史与人生进行哲理性的探讨。
《五》剧京味风格的美学形态不仅体现在它对北京文化的阐释,而且呈现于它浓浓的京味语言中,地道的北京方言中透出浓郁的京味文化风格。语言是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使用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某种文化承诺,获得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接受一套概念和价值,在成长的儿童缓慢而痛苦地适应社会成规的同时,他的祖先积累了数千年而逐渐形成的所有思想、理想和成见也都铭刻在他的脑子里了”[4],北京方言的运用自然而然地在观众面前展示出北京的文化生活背景,把观众带入了北京所特有的皇城底下的百姓生活之中。《五》剧使用纯正的北京方言,体现了它对北京文化的整体认同,北京方言很自然的把北京文化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平民日常生活之中了,北京人有的哲理睿智、风趣幽默通过人物的语言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剧中运用了大量的方言俚语,人物对话具有浓郁的京派风格,人物的性格和心理也在语言表达中凸显出来。第17集,蓝一贵被逮进监狱,他企图贿赂警官又不明说,对“贿赂”二人心照不宣,在与警官的对话中显示出蓝一贵世故圆滑和不吃眼前亏的精明:警官:什么事儿啊!跟洋人过不去了……(翻报纸。)/蓝一贵:其实跟他没关系,他非要揽事!/警官:说得有理,跟他没关系,他揽着了不就跟他有关系吗!服个软认个输吧……/蓝一贵:我服了也认了,他不饶人……/警官:还是没服……(假装不看报纸了,低头看空空的桌面。)/蓝一贵:(明戏,从怀里掏出一块表,几块大洋来放桌上)……/警官:你这是干吗呀!/蓝一贵:老总,先存您这儿,回头进号里再让人家抢了……/警官:也好!看好了啊,一块表十五块大洋,代存!……押七号,让青子照顾照顾!
三、人文关怀的诗意表达
在《五》剧的表层叙事中,讲述了许多尔虞我诈、造假做旧、坑蒙拐骗的故事,琉璃厂古玩街上似乎处处是陷阱,人们在里面生死沉浮不能自拔,但就是这样一个鱼龙混杂的世界却引起观众深切关注和同情,并从价值观念上表示认同。究其原因,就在于《五》剧的深层叙事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对人的命运的深切关注,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五》剧在展现经营之道的同时强烈渲染的是对真善美永恒追求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渗入使《五》剧的精神内涵远远超越了它在表层叙事中的故事呈述。
剧中的罗先生充当了“精神之父”的角色。罗先生是大学教授,以自己微薄的收入尽力收购珍贵文物,为的是不让国宝流失国外,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么珍贵的东西流失一件少一件啊!”显示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与社会责任感。佟奉全崇拜罗先生的学识,每有“好东西”总是要让罗先生鉴别,他更敬重罗先生的为人,对罗先生的教诲牢记于心。沈松山死后,佟奉全悔不该当初,他来到罗先生家里倾诉内心的苦闷,这个“精神之父”以佛门之语来阐述他的人文思想:“忘义取利就是病,以智轻人也是病。你以为你聪明是不是,你这是害人家”,并颇具哲理的指出:“逃得一时,逃不了一世,逃得众人嘴,逃得了自己的心吗?跟你说负债而逃是大病,负孽债而逃,更是大心病!”尽管罗先生并没有帮佟奉全解决现实的问题,但他的话却使佟奉全做人做事原则发生了重大转变,虽然“该怎么办我还不知道,但我心里有谱了”。《五》剧用前三集的篇幅完成了佟奉全人格精神的基本定位,也给全剧的精神品格定下了基调,在全剧设局害人、算计较量的故事进程中一直渗透着对美好人性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这就使《五》剧完全区别于那些庸俗化平面化的影视作品,显示出自己内在的审美品格,它在丑陋恶劣、互相倾轧的外部事件背后叙述的是深切的人文关怀。
罗先生是佟奉全的精神导师和灵魂拯救者,佟奉全是罗先生精神追求的具体实施者。罗先生这个在剧中连名字都没有的人物,在全剧精神格调的确立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关键角色,他的人格品性、爱国心、民族责任感都贯注在佟奉全的身上,佟奉全收到的珍贵文物只有经过罗先生确认之后才能显示其真正的价值。当佟奉全把自制的鼎卖给禄大人而被人误称“卖国贼”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找罗先生解释一番以寻求理解和慰藉,再三的请求遭到拒绝后,佟奉全失去了精神依靠,陷入了求告无门的境地,从此佟奉全厄运不断,他只能暗自保存好那只真的尊以求内心的安宁。在故事的结尾,当法庭即将判决佟奉全“卖国罪”的时候,罗先生再次以“精神之父”的形象出现,宣布莫荷端出来的这只尊就是佟奉全当年保护下来的尊,最终完成了“灵魂的拯救者”的形象塑造,把对真善美的追求贯注于全剧之中。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真善美的追求则化作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张扬,在龙门石窟中,三位石匠宁愿牺牲生命也不愿毁坏那些祖先留下来带有“神性”的东西。琉璃厂的商人们大多是具有爱国心和民族感的,在把文物卖给外国人这一点上,他们的态度基本是趋同的,面对索巴大把大把的美钞和佟奉全送去的白面,他们多数人选择了后者。蓝一贵这种世故圆滑、唯利是图的奸商也能在关键时刻把国宝藏好而用伪造品带之,尽管他的主观出发点也许是为保全自身,然而客观的看他确实为文物保护做出了贡献。佟奉全作为罗先生精神追求的具体实践者,更是高扬着人文主义的旗帜,把对人的关怀化作对国家民族的关切。当看到敦煌的石雕像被毁,佟奉全悲痛欲绝地趴在破碎的石像上泣不成声,充满诗意的旁白恰如其分地响起:“这人与物的关系,从来分不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为的是什么,自家民族文化的一脉传承,转眼毁坏殆尽。残忍哪,无知呀,为了私利,将你的精神一脉毁了,将你传承的精神依靠毁了,你不失魂落魄才怪呢!你不肝脑涂地才怪呢!你不悲痛欲绝才怪呢!伤悲呀!”琉璃厂古玩街中的人物兼商人和文化人的特点,他们一边做着生意,一边经营着民族文化,人的命运总是跟时代精神、民族命运纠结在一起的,他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成为民族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播者,他们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看到文物被毁坏,大段的抒情简直就是一首现代抒情诗,充满了剧作家的哲理之思,蕴涵着剧作家自己对中华文化的深切之爱。
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人的终极关怀,对人及人类文明的终极命运的关注,这种终极关怀必须与当下现实相联系才能发挥作用,“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是相互关照的,终极目标是现实关切的指向,现实关切是终极关怀的基础,缺乏终极关怀视野的现实关切是急功近利、短视的,往往利弊相抵,不植根于现实关切的终极关怀是空洞无力、无意义的”[5],然而,在琉璃厂这条街上,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往往呈两相背离的
状态。佟奉全的理想与追求似乎是一个永远难圆的梦,他对真善美的追求往往不能实现,他常常做着一些在他看来别无选择的事情:他希望与莫荷成亲而不得不违心地帮范世荣做假画,他要离开茹家却一再的开不了口,他不愿别人误会他和茹秋兰的关系又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保护她,……《五》剧深切关注人物的命运,但剧中的人物总是处于“缺乏终极关怀视野的现实关切”或“不植根于现实关切的终极关怀”之中,总是欲动而静、欲罢不能、欲言又止、欲说还休,总是不能挥洒自如、淋漓尽致:泼辣热情的茹秋兰希望离开贝子府寻到真爱,却不料价值连城的珍宝换不回流逝的青春;纯贞素朴的莫荷渴望得到爱的归宿,然而有情人终难成眷属;范世荣追求做人的体面与派头,最终只能在悲壮的自杀中重温“爷”的气度;蓝一贵徒有“蓝半张”的虚名毫无文化人的气度;悲剧人物佟奉全终其一生未能圆梦,……在这里,理想与现实之间如此难以把握,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之间如此不可调和,正如主题歌中娓娓道来的凄美沧凉:“半掩纱窗,半等情郎,半夜点起半炉香,半轮明月照半房。……半夜如同半生长”。
《五》剧关注人的命运,揭示真的人性,企图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理想的精神家园,然而,人性和精神家园并非恒久不变的,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人物生存活动的大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人的真诚关怀汇入了阶级斗争的时代洪流,在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时代中,人被衍化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和符号,“人”已经成为“非人”,人文精神的探寻在这里出现了断层,人们找不到可以皈依的精神家园,更不知道解决问题的出路在哪里。《五》剧中一直在进行的人文精神的探讨被现实政治强力阻断,在新的社会环境、新的时代境况之下,人文精神何在?精神家园何在?新的人生态度何为?这显然是一个困扰着剧作家及剧组成员的问题。人文精神的失落造成了剧作最后几集在人物塑造和故事铺排中的摇摆不定,创作者对这部分的安排明显缺乏自信,影响了全剧审美品格和精神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恩格斯.1888年4月致玛·哈克奈斯[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2.
[2]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M].北京:时代出版社,1953.191.
[3]沈念乐.琉璃厂史画[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24.
电视连续剧范文2
在喷着火舌的机枪扫射和炮弹不时爆炸的衬底上,叠印出东北地图和移动着的箭头……
深沉地画外音:一九三一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沈阳、长春、吉林等地,我东北八十万平方公里锦绣山河危在旦夕。
1、靶场上(晨,外)
晨光从云缝中挤出来射向大地,层林尽染的“五花山”显得分外妖娆。黑龙江宽阔的江面上,如同撒满碎银,波光粼粼,闪闪烁烁。
随着一声声清脆的枪响,立在靶场尽头的一面面日本膏药旗应声倒下。此刻,留着整齐‘八字胡’的马占山,正在飞奔的爱骑上,忽而斜身钻到马肚侧面,时而挽蹬探身马首,身手敏捷地连连出枪射击。
靶场尽头的日本小旗被一扫而光。
一个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的小兵,欣喜地拢嘴喊道:“报告司令——十八个小日本通通击毙!”
马占山猛然勒住马缰,将手中匣枪扔给奔到近前的一个膀大腰圆的士兵,接着,匪里匪气地喊道:“喂!武姐,咋样?你老头子,还有点当年战场上那个‘马小个子’的味儿没有了?”
一个正骑在马上跃跃欲试的中年女人,接上话茬:“想让你武姐夸你不减当年是不?想美事吧!……一边歇着去,瞧你‘双枪夫人’的!小高丽,布靶!”
马占山:“快到点儿了,还是让小高丽陪你在这疯好吧。兵蛋子,打道回府!”
远处的小兵应了声“是!司令。”急忙跃上马,奔过来。
马占山两腿一夹:“兵蛋子,拔交姆!(俄语:走的意思)”
“是!”兵蛋子尾随着马占山,旋风般地飞驰而去。
武姐冲着他们背影嚷着:“对,赶紧回去看你那个‘钩死鬼’去吧!省得人家玛达姆着急!”
2、马占山黑河公馆门前(晨,外)
马占山从马背上跃下,将缰绳扔给兵蛋子,大步流星地奔向门厅。
门前岗哨向他敬了个持枪礼:“敬礼!”
马占山边回礼边问:“妮娜小姐到了没有?”
哨兵:“报告司令,到了。”
3、马占山黑河公馆客厅(晨,内)
一台正播放着俄语的旧式收音机。
一个婀娜多姿的俄国少女正全神贯注地听着收音机。
一个青年军官见马占山匆匆进来,忙站起身:“司令。”
马占山边脱着将军服,边说:“青山,你咋一清早就拱上来了?有啥急事咋的?”
李青山:“没有,我也想借个光儿,听听小日本这几天又有什么动向?”
俄国少女边听边记录着。
马占山:“妮娜小姐,远东电台还没开始广播国际新闻吧?啊?”
妮娜“嘘”了声,压低声音说:“正在播放。”
马占山:“啊,好好。”
4、靶场上(晨,外)
武姐勒住马缰,将两支匣枪插至腰间。
小高丽:“夫人,该回去了。”
武姐拍着身上的尘土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我这双手,一天不打枪就痒痒。若不是快到给干娘请安的点儿了,真想再打它两梭子。上马!”
5、马占山黑河公馆客厅(晨,内)
妮娜正对着用流利的汉语,向马占山复述苏联电台播发的新闻。
妮娜:“……据塔斯社记者昨日报导:社会主义祖国苏联,将在今年年内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马占山:“打住打住!……我说妮娜小姐,难道我雇你当了这么些天翻译,连我到底想听什么你还不清楚?”
妮娜:“对不起,我下面要翻译的,肯定是将军阁下最想知道,而又最不愿意听道的。”
李青山:“看来是条坏消息?”
妮娜:“没错,而且不只一条。”
马占山:“这是预料之中的。”
妮娜:“……据塔斯社报道,九月二十二日,日本关东军武装进入中国满洲军事要地郑家屯。”
马占山:“妈的!我就知道,给他点脸,他准往鼻子上抓挠!”
妮娜:“另悉,九月二十四日,500多名日本关东军,携带枪支弹药和两门野炮、三列铁甲车,进入中国满洲洮南。”
马占山:“小日本这真是他妈要把中国人逼上梁山!……还有吗?”
妮娜:“没有了,将军阁下。”
马占山沉思少许,自语道:“凭着一个军人的知觉,我估摸着,小日本下一步就该趁驻黑龙江省群龙无首,进犯齐齐哈尔了。”
妮娜:“但愿不会如此。”
马占山:“嗯?打不打齐齐哈尔,跟你这个俄国玛达姆有啥关系?”
妮娜:“如果我告诉您,我父亲就在齐齐哈尔,您还会这样问吗?对了,我正想告诉将军阁下,今天,这是我最后一次为您充当译员了。”
马占山:“嗯?为啥?嫌报酬少,可以增加嘛。”
妮娜:“不,不是因为钱的问题。”
马占山:“那为什么?是本司令哪儿让你不愉快了?”
妮娜:“不不,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是我自己的原因。因为我明天早晨将启程去齐齐哈尔。”
李青山:“去齐齐哈尔?这个时间去齐齐哈尔,你不觉得太危险吗?”
妮娜耸耸肩:“我也是迫不得已。大师兄来信说,我那位酗酒如命的父亲,近来已经喝得连生活都难以自理了,所以,我只好辞退这里照相馆的工作,去那里照顾他。”
马占山眼里顿时现出几分敬佩:“好,想不到你们俄国人也懂得尽孝道,好啊。……兵蛋子!”
勤务兵兵蛋子从外面应了声“有!”,进门。
兵蛋子:“司令。”
马占山:“去看看四太太起来没有,起来了,让她给拿一百块哈大洋来。”
兵蛋子:“是!”退下。
李青山:“司令,该出早操了,我得回去看看。”
马占山:“好。对了,李团长,最近一定要搞一次实战演习,到时候我去视察。”
李青山:“是,我马上着手准备。……再见,妮娜小姐。”
妮娜:“再见,可爱的小伙子。”
李青山走了出去。
妮娜:“将军阁下,我想我们应该吻别了吧?”
马占山:“吻别?啊……不不,等我的勤务兵把钱拿来,让我的马车送你回去。”
妮娜:“将军阁下不会这么健忘吧?我的酬劳,我来服务的第一天就已经付清了,而且是全部。”
马占山:“这我知道。你给我当了两年多翻译,没少受累,‘九一八’以来,又起早贪黑地帮我收听老毛子新闻,与公与私,我都该犒劳犒劳你。”
妮娜:“谢谢将军阁下的好意,不过,不该得的钱我是不会要的。”
6、公馆院内(晨,外)
武姐带着小高丽匆匆走进大门,迎头撞见兵蛋子。
兵蛋子:“回来了,夫人。”
武姐将马鞭扔给小高丽,问兵蛋子:“你这是干啥去?”
兵蛋子:“回夫人的话,司令吩咐我去四太太那拿一百块哈大洋。”
武姐:“一大早,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兵蛋子:“司令没说。”
7、马占山黑河公馆客厅(晨,内)
妮娜:“如果将军阁下能允许我向您吻别的话,那将是我一生的荣幸,也是您对我的最好奖赏。不是吗?”
马占山:“当然,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妮娜:“这么说,将军阁下已经答应了,是吗?”
马占山:“我别无选择了?”
妮娜兴高采烈:“谢谢!谢谢您!”说着,扑上去一下抱住马占山。
正当妮娜与马占山吻别,武姐进门,望着眼前情景,一时间不置可否。
此刻,马占山也发现武姐,连声说:“好了好了,行了行了……”
妮娜放开马占山,盯着他满意地嫣然一笑,拿起提包,坦然自若地:“希望我们还会见面,将军阁下。”
马占山摸着被吻过的面颊,尴尬地:“我也是。……祝你一路平安!”
妮娜回了声“谢谢”,过去又不由分说地与武姐吻别:“再见,我尊敬的夫人。”
武姐作出彬彬有礼的样子,与妮娜送别:“妮娜小姐,您慢走,没事请常来玩儿。”
妮娜:“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会的。”说完,落落大方地走出门去。
武姐用嫉妒目光瞅了她背影一眼,转身对马占山阴阳怪气地:“现在我明白了,男人为什么都那么喜欢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原来味道就是不一样。就连我,让这个洋妞亲这么一口,浑身都麻酥酥的!”
马占山边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划着蓝色箭头,边说:“有人说,不知道吃老公醋的老婆,不是有外遇,就是根本不爱你。”
武姐:“你啥意思?你是说我吃醋了?哼,就你这么个小小的黑河警备司令,比你小一半带拐弯的毛子靓妞就会看上你?你自己添美去吧!”
马占山:“多亏没看上,不然,就她身上那股味儿,还不把我给活薰死。”
武姐:“你就别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了。不过我可把丑话说前边,她以后再来,你要再跟她粘粘乎乎的,可别怪我给你来个当面羞!”
马占山:“我觉着你武姐不大爱吃醋了的,今个咋这么酸溜溜的?”
武姐:“再不爱吃醋,也没一个女人会愿意让别的妞亲自己的爷们儿!”
马占山:“大惊小怪了不是!什么亲?这叫吻别。在人家老毛子那边儿,这是家常便饭,管什么男的女的,只要是分手,都得来这么一下。从明天起,你想吃这个醋也吃不上喽!”
武姐:“咋的,她不干了?”
马占山:“妮娜小姐,明天就要到齐齐哈尔她父亲那去了。”
武姐:“真的?那往后跟老毛子会晤,还有听老毛子电台新闻,谁给你当翻译?”
马占山:“在黑河找别的没有,俄语翻译比土豆子还多,满地骨碌。”
兵蛋子拿着钱进来:“司令,给,一百块哈大洋。”
马占山:“人都走了,拿来还有个屁用!”
武姐:“太遗憾了。妮娜为你当了这么长时间翻译,人家要远走他乡了,是该表示表示。到四太太那就这么一胯子远儿,你咋这么没紧没慢的?”
兵蛋子:“对不起,都怪我,刚才我见四太太正给小少爷洗脸,就拖了一会儿才吱声。”
马占山:“算了,不早了,我们该去给干娘请安了。”
武姐:“好,我去把昨天给她老人家买的咳嗽药拿着。”
8、马公馆内干娘房间(晨,内)
佣人刘嫂为干娘梳理完了发髻,说:“老太太,我咋觉着这几天你老这白头发多了不少?是不是您见老爷这些天来总吃不好睡不好,操心操的?”
干娘一边点燃三柱香,一边忧心忡忡地:“虽说秀芳这忧国忧民之拳拳之心,精神可佳,可他每日公务如此繁忙,若总这样食不下咽、夜不成眠,长此以往,又如何能受得了。唉,说真的,在这个世界上,能让我时刻放在心上的,也就只有我这个比亲儿子还亲的干儿子了。”
刘嫂:“这个谁都看得出来,您对老爷和老爷对您,都是一百个头儿的。”
电视连续剧范文3
1、有《爱似百汇》、《美味的童话》、《春天的谎言》。侯佩岑(Patty Hou),1978年12月20日出生于台北,中国台湾女艺人。
2、2004年,侯佩岑凭主播新闻成名,随后成为东风卫视节目《娱乐亚洲》的主持人。2013年9月,侯佩岑凭借台视节目《乐光宝盒Music Box》获得台湾电视金钟奖“综艺节目主持人奖”提名。2015年11月,侯佩岑加盟北京卫视传统文化展示真人秀《传承者》,担任评委。2016年9月25日,侯佩岑加盟的综艺节目《饭局的诱惑》开播。
(来源:文章屋网 )
电视连续剧范文4
1、林定邦和马皓天两兄弟并肩战斗,联手对付龙文康,但龙文康身手了得,二人合力也不是他的对手,龙文康举枪射击,关键时刻,马皓天挡在林定邦身前中枪身亡。
2、解放军对上海发起总攻,龙文康恼羞成怒,无情地杀害了黄小曼和芳子,之后从地下水道逃脱,马皓天和林定邦开车追上龙文康,不料龙文康又抓住了米恋和九九,还在她们身上装上了炸弹。龙文康用米恋和九九要挟马皓天、林定邦把枪放下,他还要求马皓天打死林定邦,迷途知返的马皓天说再也不会对自己兄弟开枪。
(来源:文章屋网 )
电视连续剧范文5
从新版《水浒》全剧的音乐来看,非常值得肯定。尤其在乐队的运用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既大量用了民族乐器的独奏、合奏;也大量用了管弦乐队的合奏和独奏。混合性乐队的穿插使用,丰富和拓展了音乐的表现力。在乐器组合上也有一定的突破,如弹拨乐器和与乐队的组合就很有新意,把剧中的人物表现的更为形象和生动。在人声与乐队的组合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这些方面都显示出作曲家驾驭乐队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音乐的民族性、原创性的结合方面,尺度和关系也把握的较好。曲调广泛吸收了河南、河北、山东一带地域性较强的音乐素材,使得音乐散发出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但作曲家仅仅是以此来作为发展的基础,更多呈现的则是经过精心改编或原创性的音乐。
音乐风格多样化。比如,主题歌曲和结尾的歌曲风格就不尽相同;主题音乐和剧中诸多片段的风格也略有不同。这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所形成的对比,产生出一种多侧面,多角度,立体化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和作用。
音乐与画面的配合相得益彰。音乐在剧中的运用特点是,收得拢,放得开,收放自如,恰到好处,深刻揭示了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发挥了音乐的独特作用。比如,在攻打方腊时双方交战的一场戏中,悲壮的音乐与惨烈的画面配合得就可圈可点,观众不仅被剧情所震撼,也被其音乐所深深地感染。
当然,从更高的要求来看,音乐诸多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如,对主题歌曲就提炼得不够生动形象,没有从本质上揭示出英雄好汉的特点。尤其是旋律,陈旧平庸,缺乏个性,曾似相识的音调始终难以深入人心、融入剧情。尽管演唱者的表现已经是竭尽全力,但由于其嗓音条件所限,显得声音憋屈沉闷、吃力甚至有些做作。
对主题的展开和变奏有些过于简单。当然,重要的是没有发挥出主题音乐的基本作用。如深化剧情主题、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等;所以,也就难以表现和挖掘剧中人物更深层次的情感。再之,虽然剧中的配乐风格多样,但如果仔细推敲,发现其互相之间却缺乏逻辑关系,实际上反而弱化了音乐的表现力。最明显的是剧中反复出现的那段有些矫揉造作的女声吟唱,和几段带有港台风格的配乐段落。由于互相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显得与剧情风格和音乐整体风格都不大协调。
再就是主题中变化音的运用,生硬而不够自然,既无益于旋律的流畅,也使得主题流于平庸。
和声配置也有些无序,没有体现出它对旋律及织体的支撑作用,也没有给人带来和谐充实或丰厚之感,到觉得好像成了旋律的一个拖累和包袱。
从音乐的基调来看,剧中表现的都是铮铮铁骨的江湖好汉,音乐理应也是定位在刚硬有力、豪情四溢的基调之中。而现在则是显得刚性不足而柔弱有余,这些正是音乐的致命弱点所在。
相比之下,旧版《水浒》的音乐在这些方面却是非常成功。特别是其中的主题歌曲,极为深刻地展示了剧情主题的内涵。在当年播出这部电视剧时,一曲高亢激越的主题歌曲《好汉歌》随即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了观众最喜爱的影视歌曲,刘欢那充满激情和魅力的演唱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旧版的音乐虽然也是取材于民间,但经过作曲家的加工取舍后,提炼出了素材中的最精华、最本质的部分表现剧情,这也是能够得以广泛流传和观众认可的重要原因。
电视连续剧范文6
《大雪无痕》讲述故事的第一个特点体现在样式上。实际情节的内核并不复杂,是一宗以数额很大的原始股贿赂高级干部的反贪题材。可编导却运用了综合思维的结构手法将其讲得有声有色,讲的富于特点而又吸引人。创作者将反贪样式与侦破样式以及家庭爱情样式相结合、相综合,形成具有现代特征、多信息、独特的电视剧。几条不同特点的戏相互交叉、穿插、融合,增强了影片的可看性与信息量。实际上,《大雪无痕》还具有心理剧的因素,可惜未加以发展运用。比如周密这条线的后半部分,日记的因素、犯罪后心理的因素、犯罪的灵魂剖析,如何从自杀转为杀人,以及公安局方雨林等对周密的心理攻坚及双方的心理仗等。而廖红宇与冯祥龙的线也可以往心理方面发展。如果综合进心理剧因素,相信戏会更丰富更好看。而后半部分戏也不至于蹋下去。
模糊思维与悬念构置
以往我们比较强调要把故事讲清楚,强调的是明确性。实际上要讲好故事还必须强调另一方面即事物的不确定性。《大雪无痕》开局开的好就在于表现了事物的不确定性,制造了大量的悬念。第一集表现了为衣锦还乡的军区丁司令员举行歌舞升平的招待会,山庄戒备森严,通过“拦车”揭示了丁洁与方雨林的神秘关系,接着找张秘书、枪声、张秘书被害、“他杀!”点明规定情境;如何在违背常规的时间地点作案……提出一系列悬案。主人公方雨林的出现也是充满悬念,他与丁洁的爱情关系?他本人的被处分处境?他与马局的矛盾?通过这两组扑朔迷离,显影式地提出5·25“东钢”原始股案件的中止,接着表现了两位关键知情人的死亡。又通过方雨林与马局的矛盾点出案件牵涉到上边的复杂性。更巧妙的是让第一嫌疑人周密通过爱情线浮出,而且是在他升职为市长的背景下……编导在讲述这一复杂的故事时设置了许多“突来之笔”“悬来之笔”“神来之笔”。为观众构置了一个个悬念,形成了一个个期待,使连续剧抓人好看。悬念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的模糊性,其核心内容是不确定性。《大雪无痕》的开局正是取了情节的一些非感性的点、面、线、表现了事件运动过程中模糊与不确定的波纹。这就好比将一个石子扔进湖里,我们不去表现“扑通”的中心处,而是有选择地去描述富于悬念的波纹,通过一系列跳跃式的波纹的描述以显影的方式逐渐深入到中心。悬念的运动过程的非线性及不平衡、不明确状态却显现出波澜起伏、跌宕多姿、曲折有致,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在有关情节的点、面、线上,都延伸着无穷的悬念魅力与韵味,而在情节的纵深角度上,采用的是点与点的跳跃,不是仅停在一个点或一条线上,形成纵深感的诱导性拓展性的悬念。而在情节的横向上,则由点、线通过相互的关连性因素扩展为面,复合的面形成开拓性,生发性和多义性。自然,模糊性思维应来自于整体性的思维,而模糊与清晰是彼此交融,相得益彰的。《大雪无痕》的悬念成果无疑是来自模糊思维的艺术观念,特别是前半部分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围棋思维与复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