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植物的现代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植物的现代诗歌范文1
关键词:美国诗歌 荣格 集体无意识 原型
引言
20世纪,现代主义的思潮开始风行欧美,从意象派诗歌起始,美国诗歌跨越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多种风格和流派并存,展现了这个时代的种种矛盾和各种现象。诗人们开始更多地注重表达一种人类历史的情感和人生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返祖寻根的历史情怀。本文采用荣格的理论和原型的批评方法对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进行研究,探讨原型诗歌的写作根源,对诗歌中出现的一些原型意象进行论证,解析原型和诗歌关系的内涵,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质。
一、“原型诗歌”的写作根源
原型的始祖应当归属于心理学大师荣格,他将“集体无意识”理论运用到文学作品的分析中,荣格的一生都在思索无意识和种种人生的神秘现象,他用精神病学知识来解释无意识,来思考人类的各种神秘的原型现象,试图将人们带出困惑的精神迷宫。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亿万次的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心理积淀,它通过种族遗传的方式传达给个体,集体无意识同时又是一种先天的精神模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支配和规范着人的精神活动。[1]这种集体无意识现象就叫做原型,集体无意识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先验的存在,是一种人类历史文化的沉积,具有预测未来的功能,是人的先验存在的原型。因此原型应当是一种心理反映的先验形式,储存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信息密码,作为一种生理机制遗传下来,人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真实,必须要思考自己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一定意义上讲,荣格进一步扩展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同时也复活了康德的“先验判断”,确定了理念的本质含义就是集体无意识或原始意象。原型具有集体的含义,具有远古的特征,对于整个民族和时代来讲是普遍的,有时我们也称原型为原始意象,荣格认为:“每一个原始意象都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的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和悲伤的残留物。”[2]美国现代主义诗歌中,有很多杰出的诗作堪称“原型”诗作,这个时期,人们的意识形态及审美发生了巨大转变,内心开始回归,在人类集体无意识的茫茫海底世界中,人类向往万物平静,天地之间完美和谐。诗人们的复杂情感多借助于自然元素的原型倾泻而出,诗人们主张大胆直白地吐露心声,内心深处更愿意思考自己的内在真实,思考自己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从中得到启示,再来将自己淹没于与繁杂的外部世界的种种关系中。按照荣格的理论,“原始意象无疑表现了无意识心理内容,然而却并不是其全部内容,而仅仅是那些在一瞬间集合起来的内容,这种集合,一方面固然是无意识自发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意识处于某种瞬间状态的结果。”[3]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本能经过诗人们艺术技巧的延伸和拓展,原型在诗作中的表现更加地真实,也更加突出了诗歌的主题本质。
二、诗歌中的各种原型解读
艾略特是美国现代主义诗人中一位震惊英美文坛的于荒原中行走的诗人,他的影响力从20年代开始到六七十年代才渐渐衰退。艾略特是一位典型的原型诗人,从代表作《荒原》到《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四个四重奏》《燃烧的诺顿》等作品无不体现着原型的模式。而西方现代文学中没有一首诗像《荒原》这样整整体现了一个时代,体现了整个西方文明所处的尴尬境地,《荒原》中出现了生死原型、仪式原型、水火原型等,堪称原型的经典之作。艾略特提到受人类学家弗雷泽《金枝》的影响较大,因而将生死与死而复生的仪式原型表现得最为具体。“去年你在花园里种下的尸体,开始抽芽了吗?”“你还活着?还是死了?你头脑里什么也没有?”“那个曾经活着的人现在死了,我们曾经活着现在正在死去”。[4]诗歌中体现出的这些生死观,正是以古老的祭祀仪式为原型,表达死而复生的愿望。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详细叙述了宗教仪式的源头和神的死而复生。弗雷泽认为植物是有灵魂的,在原始人的观念中,植物的枯荣象征着帝王的死亡与复活,而两性关系也常常影响着植物的荣枯,这些观点都在《荒原》中展现出来,由于渔夫王丧失了生育能力,因而他的国土变成了一片荒原,人类陷入了死亡的境地。弗雷泽在《金枝》中这样描述:男男女女都一齐纵情狂欢,太阳和大地神秘的交合就这样公开地在歌舞声中、在男男女女于树下真正进行的活动中戏剧性地体现出来。听说这宗节庆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向太阳族求得雨水,求得丰富的饮料和食品,子孙兴旺,牲育繁殖,多财多福。[5]在弗雷泽的描述中,我们看到原始人认为播种者的可以引导种子生长,启发了艾略特在《荒原》中的创作。植物的荣枯作为原型的寓意表达死亡与再生,以及国土的繁荣和衰败,在这种最初的原始情境中,集体无意识通过诗人的笔抒发出来,成就了伟大的作品,《荒原》中的再生原型是一种人类无意识的原始情结。《金枝》中描述的原始仪式和农作物的丰收,还有神的死亡和再生这些现象经过代代累积,已经成为隐藏在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结构,符合荣格的理论。
另一位著名诗人弗罗斯特是一位典型的田园诗人,诗歌中同样也充满了很多原始的意象,弗罗斯特一生的经历比较坎坷,大器晚成,偏爱于乡村题材,在普通的生活中抒发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弗罗斯特对乡村生活的感情主要源于他的乡村生活的经历,而这些经历也奠定了他原型写作的基础。弗罗斯特的乡村生活的诗歌题材是广阔的,大地、树木、农舍、河流、老人、邻居、小草、马匹、还有苹果等等这些都是诗人建构的世界,诗人就在这样的世界中沉思。《摘苹果之后》中,摘苹果的老人在丰收的喜悦中睡去,“冬夜本来就该休息,苹果的香味使我瞌睡”,[6]《补墙》中的好邻居“墙高有睦邻”,[6]《刈草》中抒发出“事实,那是劳动所知最美的梦”[6]的感情,《没有走的路》中描绘的两条小村小路,“黄色的林子路分两股,可惜我不能两条都走”,[6]《雪夜林边驻脚》中“林子真美,幽深,乌黑,可是许诺的事还得去做”,[6]一边描绘了乡村夜景,一边阐释了人生体会。弗罗斯特笔下的世界是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有劳动的场景,有乡邻之间的闲谈,夫妻之间的争吵,还有对大自然中的牧场、树林、落叶、小鸟等普通景物的描写,诗人的这些描述充满了生命力,象征着人类向自然本性的回归,散发着古老原始村庄的气息。弗罗斯特笔下的乡村世界,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生活形态,在人类的潜意识中不断地体现,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集体无意识形态,人类最初就是在这样的乡村中生活,有树木、有农舍,还有互帮互助的好邻居,人类在这样的乡村中生存、繁衍,这是一个共同的集体性的乡村。
这个时期很多诗人的诗歌中展现了用原型写作的特征,例如有土地原型,罗宾森《幽暗的远山》中“幽暗的远山映着西天的黄昏”,[6]桑德堡的《大草原》中“哦,大草原母亲,我是你的一个孩子”,[6]斯蒂文斯的《坛子的轶事》中提到的山巅和荒野,这些诗歌中出现的山脉或者荒野都属于土地的范畴,诗歌中充满了人类对土地原始的渴望,土地与人类的起源密不可分,日出日落、大地、山脉等在诗人的笔下展现了无尽的生命力,万物都在自然界中生存,这些原始的自然元素回归到了原古环境里。还有很多关于“水”的原型的诗歌,弗罗斯特的《春潭》中“这些水潭虽然深藏在树林中”,[6]威廉斯的《海边的花》中“而大海却旋转着,安详地,在茎上摇曳,像花一样”,[6]杰弗斯的《晚间退潮》中“大海很久没有这样宁静”,[6]这些诗歌中出现了众多的水意象,水和人类的生存相辅相依,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都在水边,尼罗河、爱琴海、中国的黄河、幼发拉底河等等。水埋藏在人类的内心深处,作为集体无意识的情感,诗人在诗歌中唤醒了人类对水的原始情结。这个时期很多诗人以自然景物为主题,描写了大自然的景物,赞美了大自然的美,在大自然的美中我们仿佛走进了原型的世界。
结语
美国现代主义的诗歌庞杂,众多诗人的诗歌中充满了原型的痕迹,诗人笔下的生活也许是现代的,也许是古代的,也许是跨越了时空,可是无论怎样的时代变换,这些生活代表着集体的无意识,是人类从幼年到成年的一段集体记忆,由于时间的久远,这些集体的记忆便隐藏在了无意识的茫茫大海中,诗人原型式的表达抒发的不是简单的山水和对话,而是具有原始意味的神秘色彩的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形态。现代主义诗歌是美国历史上的宝贵财富,从原型的视角去研究美国现代主义诗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埋藏于人类心底世界中的集体无意识,能更好地把握在20世纪这个大背景下诗人进行诗歌创作的深层理论基础,从诗歌中追寻原型、呼唤人性、回归远古生活的最初记忆,为现代人找到灵魂的栖息处和心灵的故乡。语
参考文献
[1]C.G.荣格.心理类型学[M].吴康,丁传林,赵善华译.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9.
[2]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冯川,苏克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
[4][6]赵毅衡编译.美国现代诗选[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
描写植物的现代诗歌范文2
创造性使用教材有利于打破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和思维,培养教师自主解读教材的能力,让教师花时间思考“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把教材变活;使每位教师对同一作品有着不同的解读与思考,多维度解读教材,把教材变“厚”。虽然众多语文教师也都认识到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意义与作用,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不少误区。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帮助,使创造性使用教材成为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内在追求。
关键词:
语文教师;创造性;研究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同一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同一本语文教材,不同的语文教师也有不同的解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世伟认为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可分为五层境界,第一层:主要关注“教材中包含了什么?”第二层:主要思考“教材的重点内容是什么?”第三层:主要关注“教材内容应该如何组织与整合?”第四层:还要关注“教材对教师和学生意味着什么?”第五层:还应思考“教材折射出什么学科教育理念?”只有达到了较高境界,才算是深入解读教材。[1]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是深入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知识水平,能够有效地控制课堂,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又不偏离语文课堂所需要的课程情境知识。它要求语文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不断反思,并加以改造,特别是通过对语文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这意味着语文教师不能再局限于教材,必须要学会用教材教,并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基于此,我认为创造性使用教材可以遵循以下几个策略。
一、找准起点,把握“最近发展区”
建构主义认为,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建构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所谓“跳一跳摘到果实”,就是要让学生在努力之后能够掌握,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为此,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到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点,使“教”与“学”相适应,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在语文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建起一座桥梁。以《秋游》为例,学生刚在《练习1》“读读背背”板块学习了几个描写秋天的成语和一首小儿歌,他们对秋天的气象,动物,植物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在学习课文时,对于“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这句话自然就能理解,并且还可以自己仿照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写一写。这样不但能巩固学生已学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另外,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正是入秋的时节,教师就可以仿照课文,带学生们去学校的小树林走一走,感受“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观察白云形状的变化,借机训练句式“有时•……有时……”并结合他们的所见所闻,感受秋游带给人的快乐,让他们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重视过程,形成独特学习风格
在升学率的压力下,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会忽视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紧盯学生考试成绩,使语文课变成知识积累课,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不起来。语文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只关心教材中教学目标的实现,还应该关注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否通过教材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力展现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丰富过程,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究中经历二次创造,鼓励学生找到自己的方式,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例如中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在借助多媒体课件等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读,背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可以鼓励学生将诗词唱出来,或者是用作文,现代诗歌等不同形式来诠释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看法,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看待的角度不一样,自然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能享受这个“改编”的过程带给自己的乐趣,能够从中得到发展。
三、合理重组,实现“二次创造”
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内容是教材编写者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并不是为了某个地区,某个班,某位学生特别定制的。因而语文教师需要把握教材系统,独立钻研教材,大胆纠正不合理因素,站在学生的角度,感受学生学习时的情感,了解学生学习时的困难,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二次创造,创造性地改编教材的表现形式,给予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让学生从中真正掌握知识。以《大禹治水》为例,现在的孩子,包括我自己,都是没有经历过洪水的,没法理解洪水带给人们的灾难,因此,要理解大禹治水的决心光靠课文中的一些字词还是不行的,那么,我们可以在课前就让学生观看有关洪水的影片,或者向爷爷奶奶请教,让他们首先感受到洪水带来的灾难,治理洪水的不易,这样学习课文时,学生就很容易体会大禹的坚定决心和他一心为民的精神。
四、适当拓展,发现崭新天地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既要立足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根据学生实际,适当进行拓展和延伸,给学生打开学习语文的那扇门,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发现语文的世界与他们想象的有所不同,让学生们感到学习语文所带来的新奇感受,让学生们每走近语文一点就更喜爱语文一点,让学生们每多学习一点语文知识就会发现一个更加美丽的语文天地。以《散步》为例,教师在找准学生生活经验的切入点,引入课文之后,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完成教学目标之后,可以向课外拓展,举一些有同样“举重若轻”的语言表达特点的文章,让学生感受“举重若轻”的语言表达除了能把小事写得庄重,意义不凡外,还有使文章轻松幽默等作用,在不同场合使用“举重若轻”的表达技巧有不同的效果,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这一手法,并能从语言表现手法上去欣赏文学作品,发现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文本,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教师除了要培养大胆创新的意识之外,更应注意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认真研究教材编写意图及教材文本,准确把握学情,重视实践与反思并及时总结规律。
总而言之,创造性使用教材文本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一种专业自觉,这种专业自觉不仅是外界赋予的权利,也是教师教学生活的内在追求。
作者:谈丽 单位: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